一、特竞天择 适者生存——加入WTO中国传统电视产业的市场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朴美慧[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刘登攀[2](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吴思建[3](2019)在《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抵御当前国际社会中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民族国家认同必不可少。清末民初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认同集中激发的时期,这一时期知识精英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思想入侵,强化国家意识做出了许多贡献。内穷外困的社会现实刺激着中国的民族观念走向变革,以应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这一时期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主要被三种思想所影响,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为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奠定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赋予这一时期民族观念“强权、竞争”的色彩,民族国家思想为中国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分析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构建实践,深入认知这一时期民族观念的内涵,从而吸取前人在构建中华民族意识的经验和教训,寻找清末民初与当代民族观念的内在契合点。对清末民初知识精英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把握中国民族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发现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历史影响,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推动中国和平崛起提供符合中国自身逻辑的思考和认识。
王锣丹[4](2018)在《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电力改革不断加深,国有电力企业转型势在必行,如何适应即将到来的全新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国企威信,将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的品牌深入人心很有必要。国有企业有别于一般私有企业,巨大的背景下开启全新思路适应市场,电力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而给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思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作为一个供电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属于寡头垄断下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下,平顶山供电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成为的国有企业,“品牌”在立足于目前竞争加剧的市场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关键。本文首先对平顶山供电公司的内部进行了调研,并详细研究了公司目前所身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SWOT分析和目前公司品牌管理的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应问题,进而根据现代电力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公司应该建立品牌策略的必要性。然后,本文将自身实际情况与品牌策略相关的理论(品牌定位、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品牌传播以及社会责任建设等)相结合,为企业规划合理的品牌策略。最后,为保证制定的品牌策略能够有效的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前在供电企业中,品牌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针对平顶山供电公司提出的品牌策略可以很好的帮助该公司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扩展未来市场。此外,本论文的研究也对同行业的其他供电企业制定品牌策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柳森[5](2016)在《竞优机理及竞优评析方法的拓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竞优”是在反思人类社会过度强调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总结人类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重新诠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内涵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出的智慧主体的一种普遍行为模式。所谓竞优,是指行为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竞相探索、认识并利用事物的演变规律,展示自身优良的行为。推动人类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非竞争,而是人们竞相表现其符合自然法则,并运用自然法则改变环境造福自然、造福人类的竞优行为。但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影响,行为主体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在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必然存在差异,难以判断谁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在评价和分析行为主体的行为效果时,应该在社会关注的内容及符合社会宏观追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承认其优良。目前围绕竞优的认识、管理及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统称竞优理论。竞优理论的相关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指导思想、管理模式、以及可操作的技术与方法,对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作为发展中的理论,无论是面对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还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和处理不断涌现的新的管理问题,竞优理论的相关研究都需要不断地拓展与完善。为此,本文以既有的竞优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围绕竞优理论的完善与发展问题,从理论探索、方法构建、应用研究三个方面开展了以下主要研究工作:(1)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由于竞优理论具有一定的原创性,而且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不同,针对竞优理论的拓展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所以为理清本研究各项工作之间,以及与既有竞优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本研究工作的具体开展;同时也为后续的类似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方面的参考,在全面提炼和整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逻辑、所需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2)研究了竞优的行为机理。因为竞优理论的研究工作是以竞优这种普遍的行为模式为基础展开的,认清竞优活动的内在规律——也即竞优的行为机理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部分研究工作采用了“先分后总”的研究设计。在竞优行为的研究方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演的方法,结合生活实践,对既有的竞优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整合:包括从多角度深入诠释了竞优的内涵,论述了竞优行为的特性,提炼并描述了竞优行为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竞优内核的研究方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竞优内核的特性、竞优内核的本质及其内部结构、以及竞优内核的生成与演化过程;最后,根据“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整合竞优的外部行为表现和竞优内核的生成及演化过程,阐述了竞优的行为机理。既丰富和完善了理论层面的竞优研究,也为竞优评析方法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3)提出了面向三角模糊数的竞优评析方法。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们思维能力、知识结构以及认识水平的局限性,观测信息通常无法以具体的清晰数形式给出,往往以模糊信息或混合信息的形式呈现。针对竞优评析方法未能处理指标值为模糊数的问题,在理想点效用模式基础上,根据三角模糊数的相关知识,围绕个体优势特征识别、个体代理评析、民主代理评析、主旋律分析和行为特征群识别及分析这五项功能,分别针对单层和层次结构的多层指标体系的竞优评析问题,提出了面向三角模糊数的竞优评析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方法不仅丰富了竞优评析方法体系,也将竞优评析问题的研究视角扩展到模糊数情境。(4)提出了面向混合信息的竞优评析方法。针对由清晰数、区间数、语言评价信息以及直觉模糊数构成的混合信息问题,在理想点效用模式基础上,根据清晰数、区间数、语言评价信息与直觉模糊数的转化关系,以及直觉模糊数自身的性质及运算规则,围绕竞优评析的五项功能,分别针对单层和层次结构的多层指标体系的竞优评析问题,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数的竞优评析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方法既丰富了竞优评析方法体系,也将竞优评析问题的研究视角扩展到混合信息情境。(5)竞优机理及评析方法的应用。以上述理论和方法研究为基础,聚焦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通过整合或改造竞优评析方法的相关功能,本文分别提出了竞优视角下的R&D人员绩效评析方法,以及基于能岗匹配的人员甄选方法。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相应的实例计算与分析,给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拓展了竞优机理及评析方法的应用空间。
高搏[6](2015)在《“热潮”的背后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中国电视媒体一直作为政府的舆论宣传工具,传递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化功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消费心理开始转变,电视媒体也随之进行着转型,电视的娱乐功能逐渐凸显。自从20世纪90年代,真人秀节目在欧洲兴起,迅速风靡全球,90年代末被引进到我国,在国内亦掀起一股热潮。从早期的《生存大挑战》到《超级女声》,到《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创造了一个奇迹,无论从栏目数量、收视率还是对频道市场份额的贡献率方面,都已经发展为当下电视栏目的主流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和发展属于国内传媒产业的热点现象,热潮现象的出现是国家、资本、受众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将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成的热潮现象呈现出来,针对现象,重点分析形成热潮现象的动因所在,主要从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诉求、受众消费心理对接及受众身份转变三个方面进入深入分析,试图全面具体地将热潮动因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对“热潮”背后隐藏的产业运作、创新困境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产生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陈吉学[7](2013)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弱势群体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导致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从而影响了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弱势群体问题的发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着这一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性质、规模、程度、影响等都各不相同,因而其解决的路径、方式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贫富差距的拉大,阶层分化的加剧而逐步出现的。社会转型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最重要的历史背景。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关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观点,认真分析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影响及产生的原因,并在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研究和化解弱势群体问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国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为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提供了借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对弱势群体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效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自身特点。它既不同于阶级对立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具有对抗性。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正确的政策和长期的努力,才能使这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根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市场经济的冲击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某些不容乐观的文化现象,信息分化导致现代“知沟”越来越宽,社会歧视和文化排斥以及贫困文化的影响等,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文化原因;社会分层的固化加剧,动态上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静态上不合理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某些具体社会机制的不够合理、完善,构成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研究特别是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当代中国包括弱势群体问题在内的一切民生问题提供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首先,需要坚持以往鉴今,有选择地继承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的相关制度、实践;坚持巧用他山之石,批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其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弱势群体观,端正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正确对待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问题。最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情出发,秉承人权保护、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符合实际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并积极付诸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最终化解,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宋同飞[8](2013)在《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文中指出在中国的历史和实践语境中,食品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始终是民生的最核心议题,因此,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能够符合“天道”这一最高政治正当性的衡量标准,在中国传统公共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中国,食品的这种重要性依旧在延续,不仅没有在时代的发展中遭到削弱,反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的新背景下,日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必须承认的是,当代中国食品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发生了转移,即传统的食品供应量不足的“短板”已经得到纠正,食品的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了出来。近年来,我国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一些影响十分恶劣的食品安全卫生事件。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个亟需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公民个体的健康和生命,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和公信力。加强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是当前我们一个阶段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伦理道德维度的缺失是食品安全一度严重失范的重要原因,加强食品安全的伦理维度研究,尤其是责任伦理学视角的研究,是从根本上把握和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性步骤。责任伦理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语区出现并发展,尔后在全世界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应用伦理学理论。责任伦理学把关注的焦点从单个的个体身上扩展到全人类以及人与自然、与生态圈的伦理关系上,提出了对未来负责、对大自然负责的伦理学命令。责任伦理学发掘了传统伦理学不曾触碰到的新维度,从而被誉为是一种“新伦理学”,也被认为是能够指导和帮助我们避免现时代生死攸关问题的伦理学理论。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问题上,传统伦理学,如功利主义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往往因为明于此而昧于彼都不能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发挥有效的价值指导作用,而责任伦理学以其宽广的理论视角和独特的思想资源对我们当前解困食品安全危局大有裨益。本文正是在责任伦理学的启发下展开内容构建的。论文陈述我国食品安全的严峻现状,总结并归纳国外对食品安全的责任伦理学研究成果,确定责任伦理学在我国的食品安全研究领域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预期目标和整体结构。全面概括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成绩与仍然存在的问题,继而深入分析功利主义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三种主要的伦理学理论以及在食品安全问题域中的应用程度,凸显责任伦理学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之间存在着最大程度的理论契合,并在此前提下提出应该从政府、食品企业和第三方力量入手,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性责任主体框架。论文从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责任政府出发,认为现代政府在食品安全中应该承担公共利益责任、监管责任和引导责任。在分析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中不仅具有显性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更加需要凸显隐性的伦理责任。而且,只有在伦理责任得到彻底维护和实践的前提下,企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才有意义。同时,按照食品供给和消费的逻辑,本章还讨论了食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销售企业在食品安全当中的阶段性责任。在责任伦理学的架构中梳理和解释政府与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的责任之后,分析第三方责任价值,包括媒体、食品企业行业组织与消费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NGO)、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三个主体在食品安全的题域研究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主体性责任。针对新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情况与新挑战,提出我们应该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强食品在跨国流通中的安全保障,并且理性看待现代生物技术,比如转基因食品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运用,强化责任伦理学的规制价值与意义,实现食品的全面安全。
袁也[9](2013)在《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这一创新课题进行研宄和探讨。文章认为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传媒产业提高媒体传播能力与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国传媒文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遇到较多的困难,为了克服我国传媒文化发展的短板,我们从本质上分析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将“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机结合,为中国传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言献策。本文通过对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阻抗和策略研宄,以期对中国传媒文化的发展实践有所裨益。本文的研宄路线是,在已有的传媒文化“走出去”相关研宄的基础上,从中国传媒文化源与流入手,深刻分析我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与要务。以前的研宄大都集中于文化“引进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走出去”成为了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分析比较,得出“走出去”与“引进来”都是文化贸易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文章的主要观点:(一)从中国传媒文化的史脉以及世界影响力方面论证了中国传媒文化的源流与地位;(二)通过对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和模式分析论证了什么是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战略;(三)从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入手,深层次地分析了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抗阻与要务。
梁继威[10](2011)在《胡锦涛的时代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观问题是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关系着该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为适应新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胡锦涛紧密结合国际形势,在国内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时代观并对其进行创新,借助中国综合国力飞速提升的有利条件,创造性的提出了胡锦涛时代观。它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独具中国特色,是胡锦涛结合国情、世情求真务实为民的产物,为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中国的崛起复兴指明了方向。作为领导者必须要有世界眼光的战略思维,因此胡锦涛时代观在胡锦涛整个的战略思想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并彰显了新时期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新型理念。胡锦涛时代观是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和“全民福祉”民本理念的积极践行,具有合作、和谐、共赢、共担的时代特征。认真研究和分析胡锦涛时代观,有利于我们科学解读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走向,表明中国求和平、求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有效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复兴崛起的理解和认同。更为重要的是,胡锦涛时代观在合理表达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爱好和平、维护稳定的良好国际形象。它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特竞天择 适者生存——加入WTO中国传统电视产业的市场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竞天择 适者生存——加入WTO中国传统电视产业的市场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清末民初民族相关概念的讨论 |
(二)关于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的讨论 |
(三)关于清末民初民族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四、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一)知识精英 |
(二)民族观念 |
(三)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 |
(四)报刊文献相关资料 |
第一章 背景与渊源: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形成 |
第一节 内穷外困:时代需要民族观念的更新 |
一、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
二、被压迫民族“我”者意识的兴起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报刊的兴起 |
第二节 中西交汇: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撞 |
一、中华传统的普世世界观——天下观念 |
二、西方强势威逼下的时代共识——民族国家思想 |
三、救亡警钟声中的救命稻草——社会达尔文主义 |
第二章 传入与接受: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和国家:来自异域的概念与归抚 |
一、西方民族概念的传入与形成 |
二、“天下”观念的落幕与“国家”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本来与本源:民族来源说和夷夏观念的式微 |
一、“西来说”与汉民族来源 |
二、“夷夏之辨”观念的异化及其发展 |
第三章 挑战与应对: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与中华民族重构的讨论 |
第一节 从排满到同化: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实践观念 |
一、“排满”观念的兴起与消亡 |
二、“民族竞争”观念的传入 |
三、“同化”观念的流行与发展 |
第二节 从救亡到建国:民族国家构建与领土疆域问题的实践观念 |
一、救亡图存——多种救国观念的讨论 |
二、“多民族”建国观念的确定 |
三、西藏边疆问题的争论 |
第四章 时势与应变:影响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因素 |
第一节 千古变局与应对策略:知识精英的难题 |
一、满汉矛盾与中西冲突:社会变迁中的民族问题突显 |
二、异族与灭种: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
第二节 角色转变与认知重构:知识精英的答案 |
一、社会角色的变迁 |
二、知识结构的变迁 |
第五章 自觉与反省: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与唤醒:知识精英对中华民族形成与民族国家建立的影响 |
一、知识精英对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相关问题解决的推动 |
二、知识精英对国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唤醒 |
三、知识精英与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增强 |
四、知识精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发展 |
第二节 激进与虚无: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存在的时代遗憾 |
一、极端民族主义萌发 |
二、文化守旧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冲击 |
结论 |
一、民族的知识精英发挥好意见领袖作用 |
二、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推动国家认同 |
三、强化爱国主义精神要关注民族国家要素 |
四、“兼容并包”应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内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品牌及品牌策略 |
2.2 品牌定位 |
2.2.1 品牌定位的内涵 |
2.2.2 品牌定位流程 |
2.2.3 品牌定位策略 |
2.3 品牌文化 |
2.3.1 品牌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
2.3.2 品牌文化的建设 |
2.4 品牌命名及形象设计 |
2.5 品牌整合传播 |
2.5.1 品牌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
2.5.2 品牌信息的传播沟通模式 |
2.5.3 整合传播 |
2.6 电网公司品牌概念 |
3 平顶山供电公司环境分析 |
3.1 平顶山供电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平顶山供电公司概况 |
3.1.2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管理现状分析 |
3.1.3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管理存在问题 |
3.2 平顶山供电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供电行业现状分析 |
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SWOT分析 |
3.3.1 平顶山供电公司优势分析 |
3.3.2 平顶山供电公司劣势分析 |
3.3.3 平顶山供电公司机会分析 |
3.3.4 平顶山供电公司威胁分析 |
3.3.5 平顶山供电公司SWOT矩阵分析 |
3.4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实施的必要性 |
4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的制定 |
4.1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目标与流程 |
4.2 STP策略 |
4.2.1 市场细分 |
4.2.2 目标市场选择 |
4.2.3 品牌定位 |
4.3 品牌核心价值与形象确定 |
4.3.1 品牌核心价值提炼 |
4.3.2 品牌形象设计 |
4.4 品牌文化建设 |
4.4.1 打造卓越“电文化”提升品牌 |
4.4.2 依靠规范管理提高品牌文化 |
4.4.3 全力做好售电服务夯实品牌文化根基 |
4.5 品牌推广及传播 |
4.5.1 目标受众分析 |
4.5.2 明确传播内容 |
4.5.3 确定传播模式 |
4.5.4 品牌推广方式的选择 |
4.5.5 整合媒介传播 |
4.6 品牌社会责任建设 |
4.6.1 明确社会责任 |
4.6.2 社会责任根植及项目推广 |
4.6.3 发布履责报告 |
5 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的实施建议 |
5.1 树立全员强烈的“电品牌”意识 |
5.2 建立跨职能的品牌经理制 |
5.3 加快公司内部改革 |
5.4 加强“电品牌”的维护 |
5.5 品牌形象的巩固与调整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顾客满意度测量表 |
附表二:顾客意见调查表 |
附表三:公司员工品牌认知度调查表 |
(5)竞优机理及竞优评析方法的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竞优理论研究综述 |
2.1 竞优的概念 |
2.2 竞优的研究成果 |
2.2.1 理论层面 |
2.2.2 方法层面 |
2.2.3 应用层面 |
2.3 研究述评及启示 |
第3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说明 |
3.1 研究逻辑说明 |
3.2 具体研究设计 |
3.2.1 研究一:竞优行为机理的研究设计 |
3.2.2 研究二和三:两类竞优评析方法的研究设计 |
3.2.3 研究四:应用层面的研究设计 |
3.3 研究框架构建 |
第4章 竞优的行为机理研究 |
4.1 竞优行为的相关研究 |
4.1.1 竞优释义 |
4.1.2 竞优的特性 |
4.1.3 竞优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
4.2 竞优内核的相关研究 |
4.2.1 竞优内核的本质 |
4.2.2 竞优内核的结构 |
4.2.3 竞优内核的生成与演化 |
4.3 竞优的行为机理 |
4.3.1 理论阐述 |
4.3.2 案例说明 |
4.4 基于竞优行为机理的管理建议 |
4.4.1 尊重竞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4.4.2 科学地引导和管理竞优活动 |
4.4.3 丰富和发展竞优评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一般模糊信息的竞优评析方法——以三角模糊数为例 |
5.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研究综述 |
5.2 预备知识 |
5.3 面向单层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 |
5.3.1 问题描述 |
5.3.2 个体优势特征识别 |
5.3.3 个体代理评析 |
5.3.4 民主代理评析 |
5.3.5 主旋律分析 |
5.3.6 群识别及评析 |
5.4 面向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 |
5.4.1 问题描述 |
5.4.2 个体优势特征识别 |
5.4.3 个体代理评析 |
5.4.4 民主代理评析 |
5.4.5 主旋律分析 |
5.4.6 群识别及评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混合信息的竞优评析方法——基于直觉模糊数的方法设计 |
6.1 基于混合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研究综述 |
6.2 预备知识 |
6.3 面向单层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 |
6.3.1 问题描述 |
6.3.2 不同数据类型与直觉模糊数的转化 |
6.3.3 个体优势特征识别 |
6.3.4 个体代理评析 |
6.3.5 民主代理评析 |
6.3.6 主旋律分析 |
6.3.7 群识别及评析 |
6.4 面向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 |
6.4.1 问题描述 |
6.4.2 个体优势特征识别 |
6.4.3 个体代理评析 |
6.4.4 民主代理评析 |
6.4.5 主旋律分析 |
6.4.6 群识别及评析 |
6.5 本章算例演示 |
6.5.1 采用整体算例的说明 |
6.5.2 具体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研究 |
7.1 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评价方法 |
7.1.1 问题背景 |
7.1.2 方法设计 |
7.1.3 应用分析 |
7.2 基于能岗匹配的人员甄选方法——以高校科研教师岗为例 |
7.2.1 问题背景 |
7.2.2 方法设计 |
7.2.3 应用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8.3 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6)“热潮”的背后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概述 |
第一节 真人秀的界定与分类 |
第二节 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
一、节目数量递增趋势凸显 |
二、节目收视上升势头显着 |
三、节目内容热点多元 |
第三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成热潮的原因 |
第一节 传媒产业自身发展诉求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性引导 |
二、经济利益的追逐 |
三、多方竞争压力的推动 |
四、电视制作理念的转变 |
第二节 受众的消费心理对接 |
一、娱乐狂欢需求的满足 |
二、窥探猎奇心理的驱使 |
三、情感共鸣心理的慰藉 |
四、人际关系效用的需求 |
第三节 受众身份的转变:观众到参与 |
一、电视观众角色的嬗变 |
二、受众参与方式多样化 |
第四章 “热潮”背后的思考 |
第一节 创新困境与创新能力提升 |
一、规避风险意识影响下的创新困境 |
二、创新空间的深化与培养 |
第二节 节目运作单一与产业延伸 |
一、整体产业化运作单一 |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延伸产业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问题 |
(一) 弱势群体概念的兴起 |
(二) 弱势群体的内涵与外延 |
(三) 弱势群体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西方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对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综述法 |
(二) 跨学科研究法 |
(三) 定性定量分析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外思想家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思想 |
一、仁爱思想 |
二、人道思想 |
三、民本思想 |
四、大同思想 |
五、义利思想 |
第二节 国外关于弱势群体问题的相关理论 |
一、哲学方面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
二、政治学方面 社会正义论 |
三、社会学方面 几个典型的理论 |
四、福利经济学方面 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理论 |
五、法学方面 人权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问题的探索思考 |
一、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
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
三、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
第二章 弱势群体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透视 |
第一节 弱势群体问题研究解决的哲学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之前人本主义学说对弱势群体问题的错误理解 |
二、马克思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和哲学分析 |
三、马克思人道思想为弱势群体问题解决奠定了哲学基础 |
第二节 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
一、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
二、马克思之前古典经济学家在弱势群体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释及其实质 |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学 |
第三节 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终极价值目标 共产主义 |
一、弱势群体的积增 社会不和谐、社会冲突的直接原因 |
二、从和谐社会到共同富裕到中国梦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目标 |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关爱弱势群体 |
四、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终极价值关怀 共产主义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现状 |
一、总体情况 |
二、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具体弱势化表现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影响 |
一、经济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
二、政治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
三、文化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
四、社会层面,弱势群体问题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建设进程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
一、经济全球化是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国际背景 |
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
三、市场经济本身对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 |
一、不容乐观的文化现状 |
二、信息分化导致现代“知沟”越来越宽 |
三、社会歧视与文化排斥 |
四、贫困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
一、社会分层的结果 |
二、社会结构的影响 |
三、社会制度的缺失 |
第五章 国内外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制度、实践及其启示 |
第一节 以往鉴今 我国的制度和实践 |
一、我国在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
二、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政策分析 |
三、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制度和实践的反思 |
第二节 他山之石 国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模式 |
一、国外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支持的主要措施 |
二、国外弱势群体支持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观 |
一、科学发展观是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正确理论 |
二、批判、纠正国内外在弱势群体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认识 |
三、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社会弱势群体观 |
第二节 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
一、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总体思路 |
二、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指导原则 |
第三节 化解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选择 |
一、围绕“民有”,发展经济做大蛋糕 |
二、围绕“民享”,注重公平分好蛋糕 |
三、围绕“民治”,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各项民主权利 |
四、努力构建弱势群体问题化解的全社会安全网 |
参考文献 |
结语 |
(8)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1.1.1 食品安全中的责任伦理纬度 |
1.1.2 从责任伦理视角研究食品安全的价值与意义 |
1.2 国内外基于责任伦理视角对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2 中国食品安全与责任视野的凸显 |
2.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分析 |
2.1.1 “食品”以及“安全”的概念界定 |
2.1.2 食品安全的内涵 |
2.2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伦理风险 |
2.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2.2.2 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 |
2.3 食品安全与伦理理论 |
2.3.1 功利主义伦理学与食品安全 |
2.3.2 美德伦理学与食品安全 |
2.3.3 责任伦理学与食品安全 |
2.3.4 食品安全责任分析中的相关主体 |
3 错位与重构:政府在食品安全中的多元责任 |
3.1 政府模式、职能与职责 |
3.2 政府在食品安全中的责任 |
3.2.1 公共利益责任 |
3.2.2 监管责任 |
3.2.3 引导责任 |
3.3 食品安全中政府的责任冲突及其解决 |
3.3.1 伦理学意义上的责任冲突 |
3.3.2 食品安全中政府责任冲突的主要表现——经济增长和公共健康 |
3.3.3 政府的责任冲突之解决 |
4 效率与义务: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的责任担当 |
4.1 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 |
4.1.1 企业伦理的涵义 |
4.1.2 市场经济与伦理精神 |
4.1.3 企业竞争与伦理约束 |
4.2 企业责任的内涵 |
4.3 食品企业在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的责任划分 |
4.3.1 食品生产企业之责任 |
4.3.2 食品流通企业之责任 |
4.3.3 食品销售企业之责任 |
4.4 企业责任之认定与承担 |
4.5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困境 |
5 独立与客观:第三方在食品安全中的责任价值 |
5.1 第三方责任之界定 |
5.2 第三方责任的重要性 |
5.2.1 媒体在食品安全中的责任 |
5.2.2 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团体的责任 |
5.2.3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责任 |
5.3 第三方责任之实现 |
6 开放与未来:食品安全责任的新挑战 |
6.1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责任 |
6.1.1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责任之利弊 |
6.1.2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责任之实现 |
6.2 现代生物技术笼罩下的食品安全责任 |
6.2.1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对食品安全责任的挑战 |
6.2.2 技术进步还是伦理灾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价值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传媒文化的源流与地位 |
2.1 什么是中国传媒文化 |
2.1.1 中国传媒文化的内涵 |
2.1.2 中国传媒文化与经济 |
2.1.3 中国传媒文化与政治 |
2.1.4 中国传媒文化与社会发展 |
2.2 中国传媒文化的史脉 |
2.2.1 15世纪至18世纪的启蒙 |
2.2.2 19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 |
2.2.3 20世纪以后的流变 |
2.3 中国传媒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
2.3.1 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 |
2.3.2 走向世界的华文媒体 |
2.3.3 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 |
第3章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与抗阻 |
3.1 中国传媒文化为什么要走出去 |
3.1.1 中国传媒文化厚积薄发 |
3.1.2 提升中国软实力 |
3.1.3 维护中国大国形象 |
3.2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现况 |
3.2.1 传媒文化“走出去”的内容由浅入深 |
3.2.2 传媒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推陈出新 |
3.2.3 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多元化 |
3.3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问题与阻抗 |
3.3.1 与经济发展不对称 |
3.3.2 缺乏时代感的创新思维 |
3.3.3 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
第4章 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与模式 |
4.1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战略 |
4.1.1 文化宣传战略 |
4.1.2 文化外交战略 |
4.1.3 文化贸易战略 |
4.1.4 文化品牌战略 |
4.1.5 文化人才战略 |
4.2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模式分析 |
4.2.1 政府的文化交流 |
4.2.2 民间的文化活动 |
4.2.3 文化企业的对外贸易 |
第5章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要务 |
5.1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条件与环境 |
5.1.1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
5.1.2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
5.1.3 “汉语热”持续升温 |
5.2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制 |
5.2.1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5.2.2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 |
5.2.3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5.3 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 |
5.3.1 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产品与理念 |
5.3.2 积极利用海外资本 |
5.3.3 “走出去”与“引进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胡锦涛的时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胡锦涛时代观提出的背景 |
2.1 胡锦涛时代观提出的理论渊源 |
2.1.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吸收 |
2.1.2 对我国古代、近代思想家时势观的适时阐述 |
2.1.3 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代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
2.2 胡锦涛时代观提出的实践背景 |
2.2.1 后“冷战”时代,世界单一格局带来的新挑战 |
2.2.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后的新格局 |
2.2.3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下的发展新理念 |
2.2.4 国际社会的期望、猜测与中国话语权表达的新要求 |
第3章 胡锦涛时代观的主要内容 |
3.1 世界深刻变革的重大变革论 |
3.2 新安全观为主体的和谐世界论 |
3.3 共同发展下的共担责任论 |
3.4 增强中国实力的积极参与论 |
3.5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 |
第4章 胡锦涛时代观的主要特征 |
4.1 与邓小平、江泽民时代观的纵向比较:更加强调国际形势下的合作共赢 |
4.1.1 强调发展理念下的合作共赢 |
4.1.2 突出有所作为下的积极参与 |
4.1.3 彰显人性关怀的外交为民理念 |
4.2 与美国、俄罗斯战略观的横向比较:更加强调世界的和谐发展 |
4.2.1 各国共担责任 |
4.2.2 合作为核心的和谐世界 |
4.2.3 非武力的和平发展 |
4.2.4 由普世价值观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 |
第5章 胡锦涛时代观的价值与意义 |
5.1 科学解读了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走向 |
5.2 深刻阐明了中国和平崛起、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
5.3 充分展示了中国爱好和平、维护稳定的良好国际形象 |
5.4 合理表达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
5.5 有效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复兴崛起的理解和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特竞天择 适者生存——加入WTO中国传统电视产业的市场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朴美慧. 延边大学, 2021
- [2]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D]. 吴思建.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4]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品牌策略研究[D]. 王锣丹.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5]竞优机理及竞优评析方法的拓展研究[D]. 柳森. 东北大学, 2016(08)
- [6]“热潮”的背后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 高搏. 云南大学, 2015(08)
- [7]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 陈吉学. 南京大学, 2013(02)
- [8]责任伦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D]. 宋同飞. 中南大学, 2013(02)
- [9]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研究[D]. 袁也. 湖南大学, 2013(05)
- [10]胡锦涛的时代观研究[D]. 梁继威. 湖南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