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

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

一、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敏[1](2021)在《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OP.1)的音乐特征及教学探析 ——以第一、二、五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希曼诺夫斯基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体裁广泛,而前奏曲是他早期创作的第一部钢琴作品,这为他之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选择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九首中的其中三首——第一首、第二首和第五首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研究,因为这三首前奏曲是九首前奏曲中的小调作品,同时它们囊括了其他六首作品大部分的演奏技巧。本篇文章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他的音乐创作。第二章从宏观结构的层面分析了作品的曲式结构、主要作曲技术和速度、力度、节奏的处理,总结了前奏曲的音乐特征。第三章通过结合自身的演奏对这三首前奏曲的演奏分析、踏板运用和教学应用进行了教学探析。力图为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的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帮助,拓展人们对前奏曲这一体裁的研究范畴。

陈杰[2](2020)在《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文中提出正确的音乐作品分析有利于演唱者(或演奏者)将其自身的技巧与作品内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而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于绝大多数从事音乐方向的工作者而言,往往停留在音乐形式(包括和声、旋律、音乐题材以及曲式结构)上的分析,也即"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深层次把握音乐作品内涵,还需对此进行社会、历史方面的分析。肖邦《革命练习曲》作为华沙革命时期的烙印,不仅体现了肖邦精妙的作曲技法,更是涵盖了他那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采用于润洋先生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法来进行本首作品的分析。

张怡斐[3](2019)在《玛格丽特·隆的钢琴演奏和教学思想(三)》文中认为四、隆举办的大师班和国际比赛带来的深远影响(一)隆举办和组织的大师班隆举行大师班的初衷,是想推广当时的现代音乐,演奏新作品。20世纪50年代,大师班这种形式越来越盛行,范围也扩大了。隆为每个大师班都安排了一个作曲家。这个班里所有的学生只演奏肖邦、福雷、德

林然[4](2019)在《A·库拉克《钢琴演奏的美学》的初步研究与思考》文中提出本文以德国钢琴家、音乐学家阿道夫·库拉克Adolf Kulak所着《钢琴演奏的美学》Aesthetics of Piano Performance为学术基础,介绍了这位中国音乐学术界生疏的学者,关注他所涉及的钢琴演奏美学问题。A.库拉克的研究,涉及了欧洲键盘乐器的工艺史、几百年来的键盘钢琴演奏艺术史,结合这几个方面,库拉克提出了他的演奏美学观念。本文结合库拉克的研究和西方钢琴演奏美学的历史发展,讨论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和肖邦等几位钢琴家的演奏美学问题,同时也对该着作的美学内涵进行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韦杰[5](2017)在《于润洋学术思想与实践对音乐传播研究的涉及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当代中国音乐学大家,于润洋先生为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在音乐哲学、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学等学科领域的奠基、开拓,以及在音乐学分析、专业音乐教育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其成就和成果已为学人们所熟悉并受益。纵观于先生近几十年的研究,除了以上人们熟悉和了解的领域以外,他还从历史与当代的视角,对中外的音乐社会、传媒音乐现象投以学术关注与学科思考——有些成果

金顺福[6](2017)在《肖邦练习曲的音乐与演奏风格研究——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素有"钢琴诗人"之誉,肖邦有着崇高的爱国情怀,甚至许多音乐语言元素上也有一定的波兰民族特点,肖邦音乐的民族性无疑是一种世界性,他已经超越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局限,完全融入了当时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无人相比的是肖邦音乐的诗性。肖邦音乐并不完全表现在具体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

于润洋[7](2016)在《肖邦少年时期的创作尝试(1810—1826)》文中提出1810年!对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来说,这是带有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里,肖邦与舒曼诞生了,此前一年门德尔松已出生,而此后两年间瓦格纳与威尔第相继诞生。1810年3月1日,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诞生于玛佐维亚地区的热拉佐瓦·沃拉(N·elazowa Wola),(1)这是一个距离华沙约50公里的风景优美的乡村,位于乌特拉塔河边,是一位

苏晓璐[8](2014)在《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语汇的特殊性》文中研究说明希曼诺夫斯基被尊称为“现代波兰音乐之父”,他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有着异国情调的优美,心醉神迷的企盼感和对色彩和光辉的高度领悟。希曼诺夫斯基的九首钢琴前奏曲充分展示了他的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音乐文化价值。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希曼诺夫斯基作品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见,而针对希曼诺夫斯基的前奏曲研究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过引起人们对希曼诺夫斯基前奏曲的重视。同时对希曼诺夫斯基前奏曲的语汇的研究,希望会对前奏曲的研究提供微薄的力量。本文采用理论借鉴、音乐分析、文本分析、归纳提炼的研究方法,以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哲学思想为指导,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研究。将希曼诺夫斯基的艺术道路、钢琴前奏曲的发展历程、希曼诺夫斯基前奏曲与其他音乐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曼诺夫斯基在波兰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作为宏观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将前奏曲的曲式、旋律、节奏、和声、调性、演奏、美学作为微观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通过介绍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使读者对希曼诺夫斯基的风格变化发展有一个大体了解。再加之,通过介绍四个影响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的因素入手,使读者对希曼诺夫斯基的风格形成有一个大体认识。第二章,主要通过介绍前奏曲四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代表人物,加深读者对前奏曲发展史的认识。第三章,分别通过曲式、节奏、和声、旋律以及调式调性等方面对于希曼诺夫斯基的前奏曲特殊的语汇进行剖析。并通过对前奏曲演奏的分析,进一步体现希曼诺夫斯基前奏曲语汇的特殊性。第四章,从希曼诺夫斯基的艺术贡献角度出发,阐述了希曼诺夫斯基一生对波兰音乐的影响。另外,笔者还对作品中体现的情感进行剖析,试图去想象希曼诺夫斯基创作前奏曲时的心理活动。本文在对本套前奏曲进行音乐分析的同时,更加注重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论述。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直是人类灵魂深处恒久不变、无穷无尽的痛苦根源,由此引发出的孤独感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望都充分地体现在希曼诺夫斯基的前奏曲中,希曼诺夫斯基用音乐这种特殊的形式从各方面表现出了人类最本源性的命题,给后人以无穷的启迪。

毕雪莲[9](2013)在《《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文中认为《人民音乐》是新中国出版最早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音乐刊物,也是当今国内音乐领域的核心期刊,其中所刊载的关于肖邦的文章,侧面反映出《人民音乐》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人民音乐》中关于肖邦的文章做概要式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人民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而探求肖邦音乐的中国接受状况。

王冬阳[10](2012)在《肖邦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的创作大多数都是钢琴作品,虽然音乐形式比较单一,但是体裁非常丰富。夜曲则是肖邦最具代表性并独具风格的音乐体裁之一,而且以其富于诗意、优美如歌的旋律着称于世。其中所包含的旋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都是其他钢琴音乐作品所不能比拟的。肖邦夜曲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中采用了大量的抒情性旋律。旋律中被赋予了相当丰富的音乐形象、情景以及作曲家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演奏这种旋律则不仅仅是要求让音与音之间保持基本的连贯,而是要最大限度地用钢琴将音乐旋律“唱”出来,从而就需要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尽可能的运用“歌唱性”的演奏技术。然而,对于一些钢琴演奏者来说,很多在学习和演奏肖邦夜曲时片面以及盲目追求演奏技巧,忽略乐曲旋律性、歌唱性在作品表现中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演奏出来的作品大失光彩。本文力求通过综合前人对肖邦夜曲的研究,以音乐旋律为主要切入点,首先分别从句式、节奏、速度、力度以及调性等方面探讨肖邦夜曲的特点及风格特征并找出其共同点以及规律,从而理论联系实践,从触键方法、踏板运用、节奏处理、速度处理等方面研究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术。

二、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OP.1)的音乐特征及教学探析 ——以第一、二、五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意义
第一章 希曼诺夫斯基与他的音乐创作
    第一节 希曼诺夫斯基主要创作阶段
        一、希曼诺夫斯基的主要创作阶段
        二、希曼诺夫斯基的主要作品
    第二节 希曼诺夫斯基钢琴作品的整体风格成因
        一、主要钢琴作品
        二、风格成因
第二章 《前奏曲》的宏观结构与音乐特征
    第一节 《前奏曲》的曲式结构
        一、《前奏曲》第一首的曲式结构
        二、《前奏曲》第二首的曲式结构
        三、《前奏曲》第五首的曲式结构
    第二节 《前奏曲》第一、二、五首的作曲特征
        一、调式和声特征
        二、复合节拍特征
        三、主题展开特征
    第三节 速度、力度、节奏的处理
        一、速度的处理
        二、力度的变化
        三、节奏的处理
第三章 《前奏曲》的微观结构与教学探析
    第一节 《前奏曲》的教学演奏分析
        一、《前奏曲》第一首的演奏分析
        二、《前奏曲》第二首的演奏分析
        三、《前奏曲》第五首的演奏分析
    第二节 踏板的运用
        一、延音踏板
        二、弱音踏板
    第三节 教学的应用
        一、预备练习
        二、教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钢琴诗人”肖邦
二、音乐形式的艺术分析
三、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
    (一)“悲情”肖邦
    (二)民族情、爱国心
四、结语

(3)玛格丽特·隆的钢琴演奏和教学思想(三)(论文提纲范文)

(一)隆举办和组织的大师班
(二)隆创办的国际比赛
    1. 背景
    2. 第一届比赛
    3. 发展历程
    4.“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比赛”的影响

(4)A·库拉克《钢琴演奏的美学》的初步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库拉克及其着作简介
    二、相关前期研究检索分析
第一章 A.库拉克《钢琴演奏的美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全书章节布局与写作特色
    第二节 库拉克论钢琴工艺史与演奏史
        一、古钢琴阶段
        二、初期现代钢琴
        三、钢琴与古钢琴并存时期
        四、现代钢琴时期
        五、小结
    第三节 库拉克论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
    第四节 库拉克对几位着名演奏家的评论
        一、J.S.巴赫:手指的解放者
        二、莫扎特——流着热油的演奏
        三、贝多芬——踏瓣与钢琴交响化
        四、李斯特——钢琴的炫技美学
        五、肖邦——让钢琴唱歌
        六、小结
第二章 A.库拉克钢琴演奏美学的内涵
    第一节 强调技术之美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技术目的与美感追求的平衡
    第三节 要求有很高的文化教育水平
第三章 对A.库拉克的初步评价及思考
    第一节 对音乐美学的贡献
        一、音乐美学研究角度的借鉴
        二、实证主义方法的意义
        三、钢琴演奏美学观点的启示
    第二节 美学理论思辨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于润洋学术思想与实践对音乐传播研究的涉及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领域:对与媒介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化现象的思考
    (一) 电影音乐美学研究的开拓
    (二) 流行音乐学术观照与分析
二、方法/视角:社会·历史·美学理论工具的运用
    (一) 西方古典音乐家/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研究
    (二) 对阿多诺“社会性”研究方法的引介
    (三) 音乐鉴赏与接受机制的美学梳理
三、学科建设:关于音乐传播研究定位与发展的启示以及支持
    (一) 在学科边缘与交叉点上寻找学术生长点
    (二) 提倡史论意识
    (三) 音乐传播研究的学科意义
    (四) 对学术平台《音乐传播》的关心与指导
结语

(8)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语汇的特殊性(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希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人生
    第一节 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思想发展历程
    第二节 影响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的因素
第二章 钢琴前奏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前奏曲的“旧约书”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诗情”
    第三节 印象主义的画卷
    第四节 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第三章 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的语汇
    第一节 语汇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三节 表现“特殊性”的钢琴语汇
    第四节 钢琴演奏技法对前奏曲语汇的应用
第四章 希曼诺夫斯基对波兰音乐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章内容
三、文章作者
四、文章时间
五、结语
    (一)文章用途的两面性
    (二)评论趋于深度化
    (三)研究者的大众化

(10)肖邦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肖邦与他的夜曲
    一、肖邦概述
        (一) 华沙时期
        (二) 华沙起义时期
        (三) 巴黎时期
        (四) 晚期
    二、肖邦夜曲
        (一) 肖邦夜曲概述
        (二) 肖邦夜曲的风格特征
第二章 钢琴歌唱性演奏技术
    一、钢琴歌唱性演奏概述
        (一) 歌唱性演奏的概念
        (二) 歌唱性演奏的意义
    二、歌唱性演奏的技术手段
        (一) 歌唱性演奏的触键方法
        (二) 歌唱性演奏的踏板运用
        (三) 歌唱性演奏的艺术处理
第三章 肖邦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术
    一、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旋律中的运用
        (一) 歌唱性演奏针对不同题材旋律的运用
        (二) 歌唱性演奏针对不同形式旋律的运用
    二、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节奏中的运用
        (一) 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节拍中的运用
        (二) 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对位中的运用
        (三) 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速度中的运用
    三、歌唱性演奏在肖邦夜曲和声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OP.1)的音乐特征及教学探析 ——以第一、二、五首为例[D]. 张婧敏.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2]肖邦《革命练习曲》音乐学分析[J]. 陈杰. 北方音乐, 2020(12)
  • [3]玛格丽特·隆的钢琴演奏和教学思想(三)[J]. 张怡斐. 钢琴艺术, 2019(08)
  • [4]A·库拉克《钢琴演奏的美学》的初步研究与思考[D]. 林然. 西安音乐学院, 2019(07)
  • [5]于润洋学术思想与实践对音乐传播研究的涉及并启示[J]. 韦杰. 音乐研究, 2017(05)
  • [6]肖邦练习曲的音乐与演奏风格研究——以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例[J]. 金顺福. 音乐创作, 2017(06)
  • [7]肖邦少年时期的创作尝试(1810—1826)[J]. 于润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 [8]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语汇的特殊性[D]. 苏晓璐. 山东大学, 2014(01)
  • [9]《人民音乐》中肖邦文献综述[J]. 毕雪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6)
  • [10]肖邦夜曲的歌唱性演奏技术研究[D]. 王冬阳. 云南艺术学院, 2012(09)

标签:;  ;  ;  ;  ;  

肖邦时代的华沙音乐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