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虎,孙建华,贝斐,王亮君,步军,张国庆,叶秀霞,须丽清,邵志英,张蕾,刘丽晓[1](202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风险预测的区域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浦东医院出生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产科出院前每天监测经皮胆红素值(t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出院后进行门诊随访和28 d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分为NHB组和非高胆红素血症(non-hyperbilirubinemia,Non-HB)组,进行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将产科出院前TcB所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区间和临床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小时胆红素值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新生儿发生NHB风险的效能。结果共8 664名新生儿纳入研究,发生NHB 1 196例,发生率1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血型O型、胎膜早破、男性、胎龄35~37周、皮下瘀斑/头颅血肿、母乳喂养为新生儿发生NH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临床危险因素、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预测NH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95%CI 0.861~0.885)、0.664(95%CI 0.647~0.680)、0.891(95%CI 0.880~0.902),P均<0.05。结论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结合临床危险因素能更好地预测新生儿发生NHB的风险,对于NHB的临床管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孟令霞[2](2021)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晚期早产儿胆红素代谢能力尚不成熟,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病因较为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将引起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研究通过分析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减少晚期早产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2020年12月在昌乐县人民医院(简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胎龄为34+0周~36+6周444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临床常规密切监测胆红素,其中达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198例患儿,设为高胆组;同期未达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2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生化检查,动态监测胆红素。调查两组围产期相关资料,包括:(1)患儿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胎龄;(2)黄疸特点:黄疸出现时间、高峰时间及消退时间;(3)新生儿相关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史、胎便排泄延迟、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感染、喂养不耐受、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增多症、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头颅血肿、宫内窘迫;(4)母亲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剖宫产/自然分娩)、胎次(初产妇/经产妇)、母亲年龄(<35岁、≥35岁)、妊娠方式(自然妊娠/辅助生育)、胎儿数量(单胎/双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肾脏病、妊娠合并贫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应用催产素史、应用糖皮质激素史、居住地(城市/农村);(5)黄疸程度及转归。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以上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1)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4.59%,高胆组、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体重、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早产儿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1)新生儿相关合并症:高胆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窒息史(χ2=16.45,P<0.05)、胎便排泄延迟(χ2=18.68,P<0.05)、母婴血型不合溶血(χ2=86.43,P<0.05)、感染(χ2=10.61,P=0.02)、喂养不耐受(χ2=34.49,P<0.05)、低蛋白血症(χ2=10.63,P=0.02)、红细胞增多症(χ2=12.90,P=0.01)、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低(χ2=10.63,P=0.02)、头颅血肿(χ2=9.33,P=0.03)、宫内窘迫(χ2=18.4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亲相关因素:两组患儿母亲年龄≥35岁(χ2=12.50,P<0.05)、妊娠期糖尿病(χ2=30.19,P<0.05)、妊娠期高血压(χ2=18.97,P<0.05)、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χ2=15.41,P<0.05)、胎膜早破(χ2=25.6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母亲自然分娩、经产妇、辅助生育、双胎、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肾脏病、妊娠合并贫血、胎盘早剥、催产素使用史、糖皮质激素史、来自农村各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表明:喂养不耐受(OR=4.45)、头颅血肿(OR=3.06)、妊娠期高血压(OR=2.48)、感染(OR=1.87)、母婴血型不合溶血(OR=1.84)、宫内窘迫(OR=1.77)、胎膜早破(OR=1.66)、新生儿窒息史(OR=1.64)和红细胞增多症(OR=1.05)以上9个因素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两组患儿黄疸特点:与对照组相比,高胆组黄疸出现时间早(t=4.73,P<0.05)、高峰时间早(t=3.06,P<0.05)、黄疸消退时间晚(t=6.39,P<0.05)。(5)198例高胆红素血症晚期早产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78例,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128例,进行单因素分析示:重度组与轻中度组相比,母婴血型不合溶血(χ2=21.71,P<0.05)、感染(χ2=4.51,P=0.03)、喂养不耐受(χ2=6.74,P<0.05)、妊娠期高血压(χ2=7.73,P<0.05)、胎膜早破(χ2=7.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5个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itc分析,结果表明:喂养不耐受(OR=5.27)、母婴血型不合溶血(OR=4.93)、妊娠期高血压(OR=4.31)是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喂养不耐受、感染、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史、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是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喂养不耐受、母婴血型不合溶血、妊娠期高血压是晚期早产儿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丽琴,王增成,李瑞,汪淼,徐亮[3](2021)在《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胱抑素C(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16例作为研究组。按其病情分成轻度组152例、中度组105例以及重度组59例,另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总胆红素(TSB)水平,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的关系。此外,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ST、IGF-1、NSE、CysC、TS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水平与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母婴血型不合、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P<0.05)。结论: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的加剧,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逐渐升高且均与血清TSB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辅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且以上指标水平的升高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风险。

涂阳阳,刘潞,原新慧,李宇宁[4](2021)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12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患儿,根据是否发生ABE将其分为ABE组(28例)和非ABE组(9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BE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显着高于非ABE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住院时间及顺产、混合喂养、感染合并颅脑出血比例均显着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32,95%CI 1.007~1.057)、住院时间长(OR=1.15,95%CI 1.007~1.312)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OR=0.151,95%CI 0.028~0.821)。结论血红蛋白值高、住院时间长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

唐思嘉[5](202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接受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的病因构成,总结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应用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安全性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接受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换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纳入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的病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因、换血前后48小时是否应用抗生素、母亲年龄、母亲孕期有无特殊疾病、母孕期有无特殊用药等有无差异。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及例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换血后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75例病例,对照组169例,观察组106例,病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疾病最多,共151例(54.91%),且颅内出血居首位,共149例(54.18%),其次为新生儿溶血病119例(43.27%),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最多,共97例(35.27%)。体重丢失超过10%53例(19.27%),产伤41例(14.91%),病因不明38例(13.82%)。合并2种以上病因122例(44.36%)。2.本研究累计发生不良反应134例次,其中最多为血小板减少症(69例次),其次为低钙血症(33例次),其他不良反应分别为低钾血症(16例次)、抽搐(7例次)、呼吸暂停(4例次)、呼吸窘迫(2例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次),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次)、心功能不全(1例次)。合并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共25例次。3.换血日龄、换血前血小板计数、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合并产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为不良反应保护因素(OR=0.484,95%CI0.288-0.815),合并产伤为换血疗法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7,95%CI 1.085-5.164)。结论:1.接受换血疗法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以出血性疾病占比最多,其次为新生儿溶血病,另外体重丢失超过10%、病因不明、产伤等占一定比例。2.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其次为低钙血症,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为不良反应保护因素,合并产伤为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艳萍[6](2021)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由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或达到换血水平并且胎龄≥35周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查询同期新生儿科总住院人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人数,以此作为人群基线。回顾性分析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比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中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及变化。并根据有无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其纳入标准为P<0.2,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度高胆红素症患儿发生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流行病学资料:该院2010年~2019年以来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相邻两年间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卡方分割检验原理,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相邻两年合并再行检验发现2010~2011年与2012~2017年、2012~2017年与2018~2019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下降趋势。(2)2010年~2019年该院新生儿科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者共23663(23663/60487,39.1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8073(8073/23663,34.12%)例,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者669(669/8073,8.28%)例。(3)699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其中酸中毒180(26.92%)例、新生儿ABO溶血症56(8.37%)例、新生儿Rh溶血症32(4.78%)例、内出血127(18.98%)例、G6PD缺乏222(33.18%)例、败血症104(15.55%)例。(4)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有内出血、G6PD缺乏症、败血症、合并有其他感染、肠道疾病、新生儿Rh溶血症、新生儿ABO溶血症、伴有酸中毒者发生、存在胎膜早破、患儿为第二胎及以上者、患儿为第二产及以上、患儿为剖腹产出生者、来自县级以下地区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者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胆红素脑病组患儿入院日龄、峰值日龄较早(P<0.001),出生体重、入院体重更低(P<0.005),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更低(P<0.001),B/A比值、TSB峰值更高(P<0.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G6PD缺乏(OR:1.743,P<0.002)、城乡(OR:1.516,P<0.020)、TSB峰值(OR:1.032,P<0.001)、血红蛋白(OR:0.99,P<0.001)、入院日龄(OR:0.928,P<0.020)、出生体重(OR:0.999,P<0.034)均是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自高到低依次为G6PD缺乏、居住地为农村、TSB峰值高、出生体重低、血红蛋白低、入院日龄小。结论:1.2010年~2019年十年来该院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例数以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2.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G6PD缺乏症、居住地为农村、TSB峰值高、出生体重低、血红蛋白低、入院日龄小。

涂阳阳[7](2021)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寻找降低ABE发生率的方法,为AB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患儿基本情况、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是否发生ABE将研究对象分为ABE组及非ABE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再次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23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被纳入本研究,其中ABE组患儿28例,非ABE组患儿9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分娩方式、喂养方式、伴随疾病、红细胞压积、住院天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32,95%CI 1.007~1.057)是ABE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母乳喂养是ABE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151,95%CI 0.028~0.821)。结论: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高度警惕ABE的发生,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和指导可能有利于预防ABE的发生。

颜佳佳[8](2021)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NJ)湿热内蕴证患儿代谢组学特征。明确中药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特征标志物的影响,为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代谢组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NJ患儿20例,健康新生儿10例。随机将NJ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与试验组(联合中药灌肠方治疗组)各10例。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集血浆,治疗疗程为5天。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及方法,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PCA分析、OPLS-DA分析)结合单变量统计分析(student’s t test),结合HMDB、KEGG等数据库,筛选出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显着差异代谢物,探究湿热内蕴证的代谢组学特征和清热退黄灌肠方的作用机制。结果:1.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与健康新生儿对比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两组血浆样本代谢物水平分布完全不同。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差异代谢物21种,其中α-酮戊二酸、顺式乌头酸、2-氧戊二酸、柠檬酸等含量下调,尿酸、肌酸酐、泛酸、烟酸、尿苷等含量上调。2.试验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对试验组治疗前后代谢物构建PCA及OPLS-DA模型,得到相应的代谢轮廓,发现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代谢物能够得到区分,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种差异代谢物17种,其中α-酮戊二酸、2-氨基己二酸、顺式乌头酸、N-乙酰甘露糖胺、胆碱、乙酰胆碱等含量上调,尿酸、肌酸酐、泛酸等含量下调。3.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将对照组与试验组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构建PCA及OPLS-DA模型,得到相应的代谢轮廓,发现对照组与试验组各自聚集,并且呈分离状态,通过对代谢产物分析筛选,共得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α-酮戊二酸、N-乙酰-L-天冬氨酸、L-谷氨酸、胆碱、乙酰胆碱等含量上调,尿酸、肌酸等含量下调。结论:1.本研究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能够区分和阐释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与正常新生儿、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代谢特征。2.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浆主要存在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紊乱,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诊断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3.清热退黄灌肠方对于新生儿黄疸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胆碱能通路有关。

周忠梅,曹营卿,刘树芹[9](2021)在《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导致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26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产妇围产期资料、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同时监测新生儿胆红素值,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制定护理对策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围产期情况中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均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新生儿情况中头颅血肿、开奶时间、母乳喂养频率、排尿次数、血型不合及胎便排出时间均为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儿窘迫、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及血型不合均为影响足月新生儿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均P<0.05)。结论该院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偏高,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减少开奶时间、减少胎儿胎便排除时间、预防性诊断血型不合并及时治疗及加强围产期综合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

张瑞雪[10](202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数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采用光疗、换血和药物治疗该疾病。本文根据三种疗法机理,建立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数学模型,实时跟踪胆红素水平变化规律,其研究结果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光疗结合胆红素机理和血液循环原理,建立了间歇性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由临床实验数据和数值逼近算法,估计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依据《专家共识》标准,设计了两种间歇性治疗方案,结合临床实际护理要求,对不同时龄的新生儿,数值模拟出标准光强照射下总胆红素与经皮胆红素的曲线,发现通过增大光照强度,有助于提高重症患儿治疗效果。其次,根据换血置换新生儿高胆红素机理,建立了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解的表达式。依据《专家共识》标准,结合不同时龄新生儿胆红素增长水平,分别设计出用单倍与单双倍之间换血量协同光照治疗方案,数值模拟了方案的可行性。将模型运行结果与临床病例治疗数据相比较,发现吻合效果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根据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的机理,建立了药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求解。设计了药物、换血与光疗联合治疗方案,数值模拟方案的可行性。其运行结果对比换血协同光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发现对较严重患儿,联合治疗能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运用模拟分析临床病例,通过调整胆红素初值,分析异常数据的变化过程,提出建议性治疗方案。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 纳入、排除标准
    3 方法
        3.1 胆红素测定标准
        3.2 临床资料
        3.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高胆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 高胆组与对照组黄疸特点分析
    3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单因素分析
        3.1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合并症单因素分析
        3.2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母亲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4 晚期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5 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5.1 高胆组严重程度
        5.2 晚期早产儿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合并症单因素分析
        5.3 晚期早产儿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母亲相关单因素分析
        5.4 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
        5.5 高胆组治疗期间并发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现状及诊治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四组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 C、TSB水平对比
    2.2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水平与血清AST、IGF-1、NSE、Cys 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对比
    2.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1.1 胆红素代谢及特点
        2.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2.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2.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研究
    2.3 展望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2.1 临床资料收集及分组
        3.2.2 统计学方法
        3.2.3 相关诊断标准及定义
        3.2.4 换血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临床资料
    4.2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4.2.1 单因素分析
        4.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定义
    2.4 研究内容
    2.5 研究分组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2010年~2019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重度NH的发病率、ABE发病率及变化
    3.3 重度NH、ABE伴发疾病、症状
    3.4 ABE患儿的临床症状、MIR结果及BAEP结果
    3.5 转归
    3.6 ABE单因素分析
    3.7 ABE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2010年~2011年住院新生儿中NH的发病率以及其中重度NH、ABE的发病率
    4.2 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分析
    4.3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红素脑病相关诊断检测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定义、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
    1.2 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1.3 分组
        2.1.4 诊断标准
        2.1.5 其他相关因素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2.2.2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ABE影响因素(计量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
    3.3 ABE影响因素(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
    3.4 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血红蛋白与ABE的关系
    4.2 生化指标与ABE的关系
    4.3 各种伴随疾病与ABE的关系
    4.4 喂养方式与ABE的关系
    4.5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西医学对新生儿黄疸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1 病因病机
        1.2 西医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研究进展
    2.中医学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2.1 中医病名及历史沿革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3 中医辩证论治
        2.4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研究进展
    3.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
        3.1 代谢组学概况
        3.2 代谢组学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
    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样本采集及处理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终止试验标准
        1.6 样本采集
    2.实验方案
        2.1 治疗方案
        2.2 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代谢组学多元化分析结果
        3.3 湿热内蕴证新生儿黄疸代谢组学结果
        3.4 试验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3.5 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研究背景
    2.结果分析
    3.创新之处
    4.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数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发展现状
        1.2.2 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发展现状
        1.2.3 药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及有待研究的内容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1.3.2 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1.3.3 药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第2章 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2.3 模型(2-1)中参数的估计
        2.3.1 胆红素的自然增长率r(t)
        2.3.2 胆红素分解物反转率σ的估计
        2.3.3 体内总胆红素与经皮胆红素相互转换率k_(12)与k_(21)的估计
        2.3.4 光照分解率k的范围估计
    2.4 数值模拟光照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2.4.1 无治疗情况下新生儿胆红素的变化趋势
        2.4.2 光照治疗不同时龄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变化趋势
        2.4.3 光强对治疗方案的灵敏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3.3 模型(3-1)中参数的估计
        3.3.1 胆红素的自然增长率r(t)
        3.3.2 胆红素置换速率v_2的估计
    3.4 数值模拟换血协同光照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3.4.1 换血协同光疗方案设计
        3.4.2 换血协同光疗干预新生儿胆红素方案的数值模拟
        3.4.3 临床治疗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药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4.1 引言
    4.2 药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数学模型
    4.3 模型(4-1)中参数的估计
        4.3.1 白蛋白一级消除速率k_β及相关参数的估计
    4.4 数值模拟药物联合换血和光照治疗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4.4.1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
        4.4.2 联合治疗干预新生儿胆红素方案的数值模拟
        4.4.3 临床治疗案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风险预测的区域性研究[J]. 黄家虎,孙建华,贝斐,王亮君,步军,张国庆,叶秀霞,须丽清,邵志英,张蕾,刘丽晓.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1(05)
  • [2]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D]. 孟令霞. 青岛大学, 2021
  • [3]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王丽琴,王增成,李瑞,汪淼,徐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12)
  • [4]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涂阳阳,刘潞,原新慧,李宇宁.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06)
  •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D]. 唐思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6]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林艳萍. 南华大学, 2021
  • [7]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D]. 涂阳阳. 兰州大学, 2021(12)
  • [8]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湿热内蕴证代谢标志物的筛选研究[D]. 颜佳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周忠梅,曹营卿,刘树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5)
  • [1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数学模型研究[D]. 张瑞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