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_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论文文献综述)
朱苏月[1](2020)在《依托咪酯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nAChR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脊髓是人体运动控制的初级中枢,存在复杂的胆碱能神经系统,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脊髓的运动控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在脊髓腹角有广泛分布,对于脊髓运动控制具有重要的调制功能。探讨依托咪酯(etomidate,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nAChR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ET发挥麻醉作用的脊髓机制,也将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12 d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麻醉后,将其含有腰骶膨大的脊髓游离并切片,用木瓜蛋白酶(Papain,0.18 g/30 ml人工脑脊液)对脊髓切片进行恒温消化20-25 min后孵育40-50 min,在体视显微镜下选出切片的腹角,用经火抛光的不同口径的巴斯德吸管对神经细胞进行急性机械分离,对贴壁的状态良好的神经细胞结合药理学方法实施穿孔膜片钳记录实验。在电流钳模式下,先记录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分别记录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AP的影响。在电压钳模式下,先应用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出内向电流,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记录在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不同钳制电位以及不同使用时间的情况下,依托咪酯对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的内向电流的影响。结果:(1)经急性机械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状态良好,具有形状多样的胞体和完整的突起。(2)共记录到21例脊髓腹角神经元有自发AP,经0.3、3.0、30.0?mol/L(3.0?mol/L相当于临床浓度)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预处理2 min后,与给药前比较,12例神经元的AP幅度、锋电位幅度及超射(overshoot,OS)皆被浓度依赖性的压抑(ANOVA,P(27)0.01);自发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27)0.01)。另外9例神经元的AP被3.0或30.0?mol/L的依托咪酯完全取消。(3)在相同钳制电位下(VH=-70 mV),分别经0.3、3.0和30.0?mol/L的依托咪酯预处理2 min后,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被浓度依赖性压抑(P(27)0.01,n=7)。(4)将钳制电位(VH)分别设定为-30、-50和-70 mV,应用30.0?mol/L的依托咪酯预处理2 min后,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被电压依赖性的压抑(P(27)0.01,每个钳制电位下n=6)。(5)在30.0?mol/L的依托咪酯预处理6 min过程中,分别于0、2、4、6 min时先后四次暴露于0.4 mmol/L的尼古丁(每次暴露时间为2 s),随着暴露次数增多,尼古丁电流幅度逐渐减小;但若在6 min的预处理过程中,仅在开始(0 min)和结束(6 min)时先后两次暴露于相同浓度的尼古丁,则电流幅度抑制率较四次暴露尼古丁时的抑制率明显降低(P(27)0.01,n=6)。结论:经急性机械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状态良好,适于膜片钳实验研究。依托咪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并且以浓度依赖、电压依赖和使用依赖的方式抑制nAChR介导的电流。
李昌俊[2](2014)在《正常及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网络在体电生理特性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海马-皮层神经网络的电生理特性在大鼠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目的:分析海马-皮层神经网络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其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电生理技术同时记录双侧海马CA1区和顶叶联合皮层区突触传递,观察Schaffer侧枝-CA1通路(SC)、Schaffer侧枝/联合纤维通路(SAC)和Schaffer侧枝/联合纤维-皮层通路(SACC)的电生理特性的差异与联系。结果:(1)SAC和SACC通路的突触传递依赖于海马联合纤维[背侧和腹侧海马联合纤维,内侧隔核(MS)和海马CA3联合纤维];(2) SACC通路的神经传导速度可能比SAC通路快;(3)与SAC和SACC通路相比,SC通路的I/O曲线向左移;(4)这三种通路都可以诱导稳定的LTP,但SAC和SACC通路LTP比SC通路LTP更强;(5)与SAC和SACC通路相比,SC通路的双脉冲易化较弱;(6)切断脑肼胝体和联合纤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探索新事物能力减弱,同时自发活动也减弱。结论:海马联合纤维在大脑两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SC、SAC和SACC三种通路相互联系并共同参与学习记忆的形成和巩固。第二部分: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clonidine对在体大鼠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LTP诱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α2肾上腺素受体对在体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在体电生理技术探究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齐clonidine对在体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LTP和PPF的影响。结果:Clonidine (0.05mg/kg,0.1mg/kg, ip)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突触传递,同时可显着降低麻醉大鼠的心率和血压。Clonidine (1.25μg/kg,2.5μg/kg, icv, HFS前10min给药)亦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突触传递,但对心率和血压无显着影响。但是,在HFS后20min给予clonidine对LTP无显着影响。Clonidine (2.5pg/kg)对LTP的抑制作用可被yohimbine (18μg/kg, icv)和ZD7288(5μg/kg, icv)拮抗。此外,clonidine对LTP的抑制作用伴随着PPF的显着增加。结论:Clonidine可以显着抑制海马CA1区LTP的诱导,可能与突触前膜α2受体的激活及其对HCN通道功能的调控有关。第三部分: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诱导的认知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HCN通道和GABAB受体在病理情况下的变化,探讨GABAB受体激动所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慢性低灌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的GABAB受体与HCN通道之间的相互调控。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建立大鼠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应用水迷宫和新事物认知实验评价其认知功能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神经元丢失情况;高尔基染色测定海马树突棘数目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ABAB1, GABAB2受体,HCN1,HCN2通道以及PKA, p-PKA, TRIP8b(1a-4), TRIP8b(1b-2), AAK1, p-AP2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2VO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对新旧事物的辨别能力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及树突棘的数目显着减少;海马CA1区GABAB1,GABAB2受体以及HCN1通道的膜表达降低,而HCN2的膜表达增加。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可以显着改善学习记忆损伤,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在低灌性脑缺血情况下,baclofen也可能通过间接激活PKA而抑制GABAB1,GABAB2受体膜表达下调。此外,baclofen可以恢复海马CA1区HCN1和HCN2膜表达的平衡,其可能机制为:(1)增加TRIP8b(1a-4)和TRIP8b(1b-2)的表达;(2)通过AAK1和P-AP2μ2调控TRIP8b(1a-4)和TRIP8b(lb-2)的功能。结论:GABAB受体的激活可重新平衡HCN1和HCN2的膜表达,进而改善慢性低灌性脑缺血引起的认知功能的损伤。
姚青[3](2007)在《mHCN4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临床常见,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且发病机理不清,也无有效防治措施。目前,病窦综合征的治疗以植入电子心脏起搏器为首选,但电子心脏起搏器价格昂贵、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检测及更换,以及植入电子心脏起搏器可发生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使其应用受限。因此,探讨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窦房结结构与功能进行修复,重建一个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物心脏起搏器”,以取代电子心脏起搏器治疗,则是当今心脏电生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虽有少数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直接或修饰后移植至生物体内以构建心脏起搏点的研究,但其结果尚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主要问题是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短、心率增快不明显及心率变异性低等,表明现有的“种子细胞”尚不能满足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的需要。因此,探索寻找适合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的“种子细胞”,已成为当前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既往研究表明,起搏电流(funny current,If)是心脏窦房结细胞自律性产生与维持的决定因素,而超极化激活的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CN)基因家族则是If形成的分子基础。HCN基因家族包括四个成员,即HCN1~HCN4,其中HCN4与If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为探讨mHCN4基因修饰的大鼠MSCs作为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85)的资助下,利用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构建的mHCN4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对大鼠MSCs进行转染,并在体外诱导培养,以期获得具有自律性的心脏起搏样细胞,为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提供“种子细胞”。研究方法:1.以mHCN4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mHCN4-EGFP)及不含mHCN4的逆转录病毒对照载体(pMSCV-EGFP)分别转染大鼠MSCs,并进行嘌呤霉素加压筛选,观察绿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HCN4基因表达,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重组mHCN4通道进行动力学测定。2.将获得的m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进行活细胞形态学的动态观察。3.用透射电镜观察诱导培养后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α-actin、cTnT及Cx43的表达,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的动作电位。4.对转染mHCN4基因的大鼠MSCs与分离的普通心房肌细胞进行混合培养,用透射镜电观察细胞间结构连接情况;用荧光光漂白后恢复技术(FRAP)检测细胞间通讯功能状况。研究结果:1.成功将mHCN4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mHCN4-EGFP)转染至大鼠MSCs,并经加压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mHCN4基因的大鼠MSCs。2.对获得的稳定表达mHCN4基因的大鼠MSCs进行细胞膜片钳检测,可记录到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其半数最大激活电压为-98.2±5.7mV,反转电位是22.5±5.2mV,在-140mV指令电位时的激活时间常数为451±61ms。该电流具有明显的时间及电压依赖特性,且对细胞外Cs+高度敏感。在相同记录条件下,仅转染pMSCV-EGFP的大鼠MSCs及未转染组大鼠MSCs均未记录到明确的超极化内向电流。3.对mHCN4基因修饰的大鼠MSCs进行诱导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进行活细胞观察发现,普通培养10天左右,可观察到搏动细胞出现,细胞呈长杆状,搏动频率88-318次不等,平均202±72.9次/分,单个细胞自主搏动2-3天后停止,其收缩最明显地部位出现空泡状结构。随后搏动细胞不断出现,呈集落生长,可观察到短梭形、单细胞核细胞搏动。GFP组细胞仅见少量长杆状细胞出现,未观察到细胞自主搏动,对照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及细胞的自主搏动。4.选择普通培养14天的搏动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发现,该细胞可记录到窦房结细胞样的动作电位(平均最大舒张电位为-50.9±4.8mV,平均动作电位幅度为62.9±5.2mV);5.搏动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该细胞不但表达mHCN4通道,同时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α-actin及cTnT;透射电镜观察也发现其细胞内有明显肌丝分布,但肌丝的排列紊乱与稀少,未见肌节样结构形成,胞浆内可见丰富的颗粒、少量线粒体,其结构特点与乳鼠窦房结细胞超微结构非常相似。6.经检测m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可表达Cx43,其表达水平明显较GFP组及未转染组高,与心房肌细胞的Cx43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7.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到m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可与相邻细胞间可形成指状交错的连接,并可观察到缝管连接的形成。.8.经荧光光漂白后恢复技术(FRAP)检测发现mHCN4阳性细胞组及mHCN4阳性细胞与心房肌细胞共培养组的平均荧光恢复率明显高于GFP阳性细胞组及GFP阳性细胞与心房肌细胞共培养组,并与心房肌细胞组相似。本研究结论:1.mHCN4可成功转染至大鼠MSCs,并可稳定持续的表达。2.mHCN4基因修饰的大鼠MSCs可记录到If,表明其已具有心脏起搏细胞的电生理特性。3.m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具有自律性的心脏起搏样细胞。4.m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高度表达Cx43,并可与混合培养的心房肌细胞产生缝隙连接,并存在有效的胞间通讯。
李雪[4](2007)在《吗啉甲基萘满酮舒张血管及降压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吗啉甲基萘满酮(CY)是从一系列数十个目标化合物中筛选出来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我们首次发现该化合物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和整体动物实验考察了CY舒张血管平滑肌及降压的作用。在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中,我们考察了CY对致痉剂收缩的家兔、豚鼠、大鼠离体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此外,还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整体动物实验中,我们就CY对麻醉大鼠的心电、呼吸、血压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CY(3.0×106~3.0×10-3 mol/L)能够完全舒张NE、AD、BaCl2、高钾液收缩的家兔、豚鼠、大鼠离体血管平滑肌;比较加入阻断剂前后的CY的舒张量效曲线发现,吲哚美辛、亚甲蓝、格列本脲及维拉帕米皆不能阻断CY的舒张作用,但亚甲蓝、格列本脲及维拉帕米孵育对CY的舒张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CY(10-5,10-4,10-3mol/L)孵育能使NE、KCl及CaCl2的累积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CY可剂量依赖性抑制NE所致依内源性钙收缩及总的收缩,而对NE所致依外源性钙收缩无明显抑制作用。本文还研究了CY对麻醉大鼠的心电、呼吸、血压的作用,结果表明,CY各剂量组及络活喜对照组对麻醉大鼠的呼吸频率、心率、ST段抬高、T波高度均无明显影响,CY高剂量组(10.68mg/kg)、中剂量组(5.34mg/kg)及络活喜对照组能明显降低麻醉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综上所述,CY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多种途径而实现的,可能与环鸟苷酸(cGMP)途径、ATP敏感钾通道(KATP)开放和对钙通道的阻断有关,且CY舒张血管效应与抑制内钙释放有关。
ZHAO Ding, REN Lei-M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Pharmacy,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5](2003)在《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文中研究指明 AIM: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moxonidine (Mox), clonidine (Clo), agmatine (Agm), and xylazine (Xyl) on action potentials (AP) of the rabbit sinoatrial node (SAN) pacemaker cells and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α-adrenoceptors to the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 responses induced by the agonists. METHODS: Intracellular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was used to record AP in the rabbit SAN pacemaker cells. Vasoconstrictive responses to norepinephrine (NE), Mox, Clo, Agm and Xyl were observed in the thoracic aorta and ear vein isolated from rabbits. RESULTS: (1) In the rabbit thoracic aorta, a rank order of potency producing vasoconstrictive responses was NE>Clo>Mox; and a rank order of potency in ear vein was Clo>NE>Xyl=Mox. Agm did not produce any vascular responses in both preparations, and Xyl did not produce vascular responses in the thoracic aorta. (2) Mox, Clo, Xyl, and Agm concentration-dependently decreased the rate of pacemaker firing (RPF), and prolonged APD50 and APD90 in the rabbit SAN pac
赵丁[6](2003)在《咪唑啉受体/α2-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电生理效应》文中指出莫索尼定(moxonidine, Mox)为新型咪唑啉类中枢降压药,与可乐定(clonidine,Clo)相比,降压时嗜睡?口渴等副作用明显减少?利用牛延髓腹外侧头端核团细胞膜进行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证实,Mox与咪唑啉I1位点和α2 位点的亲和力比值αI 1/α2)为30,而Clo的比值仅为4?Mox对清醒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但其抗心律失常的受体机制尚不清楚?虽然有研究表明心脏组织存在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 receptors, IR)和α2-受体,由于IR的激动剂或阻断剂同时也对α2-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使得心脏IR和α2-受体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面临很大的困难?有关Mox和Clo对兔离体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Mox?Clo?胍丁胺 (agmatine,Agm,I-/α2-受体的内源性配基) 和噻拉嗪(xylazine,Xyl,非咪唑啉类α2-受体激动剂)对兔离体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ox、Clo、Agm和Xyl四个药物对兔离体胸主动脉 (α1-受体标本)和兔离体耳静脉 (α2-受体标本) 的药理学效应和药物的效价强度;以便综合分析上述激动药主要通过何种受体影响兔离体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Mox与Clo抑制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的作用早有报道,曾认为这种作用完全由突触前α2-受体调节?近十年的研究表明,突触前IR存在于多种动物(包括人)的各种组织,激动该受体时外周交感神经末梢NA释放减少?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作为交感神经的共递质诱发动脉收缩已得到广泛承认,交感嘌呤能神经递质对血管收缩功能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咪唑啉类化合物调节嘌呤能神经递质ATP释放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索外周IR和α2-受体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我们采用交感嘌呤能血管收缩实验法,观察Mox?Clo?Agm和Xyl对兔离体隐动脉神经源性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以确证突触前IR的存在及突触<WP=5>前IR和α2-受体对交感嘌呤能缩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第一部分 莫索尼定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Mox为第二代中枢降压药,对咪唑啉I1-受体的激动作用明显大于α2-受体?有研究表明,Mox可防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认为Mox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中枢α2-受体和I1-受体激活引起交感张力降低有关?Mox及其他I1-受体激动剂在另一些模型中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也支持了这种解释?在离体心脏,Mox对局部缺血引起的室颤具有除颤作用?但是,Mox对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拟研究Mox对兔窦房结细胞的电生理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Mox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标本在持续灌流中平衡1h后,将充以3 mol·L-1 KCl的玻璃微电极插入窦房结主起搏细胞,记录细胞内电信号,放大后经MAP2微机动作电位(AP)分析软件自动测算?分析AP各项参数:最大舒张电位(MDP),幅值(APA),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AP复极达50 %和90 %的时间(APD50和APD90),舒张期除极速率(VDD)和自发搏动速率(RPF)?用50 μL微量注射器将Mox注入标本槽,终浓度为0.1?0.3?1和3 mmol·L-1?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s?20 s?30 s? 45 s? 1 min?2 min? 3 min? 4 min? 6 min? 8 min? 15 min和30 min的细胞AP,观察AP各参数的变化及恢复情况?不同浓度的给药时间间隔为30 min?Mox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兔窦房结起搏细胞AP的VDD(6.3±4.6%-19.0±6.2%)和RPF(4.7±3.3%-12.3±5.0%),延长APD50 (4.3±2.9%-11.6±2.2%)和APD90(4.9±2.8%-12.4±3.6%)?此外,Mox 1.0和3.0 mmol·L-1显着降低MDP;轻微增加APA和Vmax,但无统计学意义?2. 育亨宾对Mox电生理效应的影响育亨宾( 1 μmol·L-1 ) 灌流标本20 min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AP各参数均无明显影响? 在育亨宾存在的条件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WP=6>Mox,育亨宾取消了Mox降低兔窦房结起搏细胞VDD以及延长APD50 和APD90的作用;抑制Mox在较低浓度降低RPF和MDP的作用;部分拮抗3 mmol·L-1Mox对MDP的作用;但是对1和3 mmol·L-1Mox降低RPF的作用无明显影响?此外,育亨宾处理标本后,1和3 mmol·L-1 Mox明显增加Vmax 和APA?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通过改变心脏的心肌电生理活动,特别是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AP的有效不应期而发挥打断折返的效应?本实验中,Mox(0.3-3 mmol·L-1)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兔窦房结起搏细胞AP的VDD和RPF,延长APD50 和APD90?结果表明,Mox可能通过上述作用而抗心律失常;其延长APD50 和APD90,以及减慢VDD的作用主要由α2-受体中介;Mox增大MDP和减慢RPF的作用与α2-受体部分相关?第二部分 I-α2-受体激动剂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Ren等曾报道,第一代中枢性降压药Clo浓度依赖性诱发犬离体动脉收缩, 但是α2-受体选择性激动药Xyl无效?利用牛延髓腹外侧头端核团细胞膜进行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证实,Clo与I1位点和α2 位点的亲和力比值(I 1α2)为4,Mox的比值可达30?我们在前述兔离体窦房结起搏细胞AP的实验研究中发现,Mox延长AP时程(APD) 以及降低VDD的作用主要由α2-受体中介,其增大MDP绝对值和减慢RPF的作用则与α2-受体部分相关??
秦晓梅,何瑞荣[7](2001)在《胍丁胺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反射(英文)》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胍丁胺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方法:利用灌流左颈动脉窦方法,观察胍丁胺对麻醉大鼠压力反射机能参数的影响。结果:(1)胍丁胺1,5,10mmol/L均使颈动脉窦压力反射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和反射性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均减小,提示胍丁胺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抑制作用;(2)预先应用咪唑啉受体(IR)和肾上腺素能α2受体(α2-AR)拮抗剂咪唑克生(idazox-an,0.1mmol/L),则可完全阻断胍丁胺5mmol/L的效应。预先应用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imbine,15μmol/L),则可部分阻断其效应;(3)预先应用NOS抑制剂L-NAME(500μmol/L),对胍丁胺的抑制作用无影响。结论:胍丁胺对颈动脉窦压力反射有抑制作用,并由咪唑啉受体和α2受体介导。
二、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_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_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论文提纲范文)
(1)依托咪酯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nAChR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仪器与软件 |
1.3 实验溶液与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 脊髓切片制备 |
2.2.1 实验前准备 |
2.2.2 游离脊髓 |
2.2.3 脊髓切片 |
2.3 急性机械分离脊髓腹角神经元 |
2.3.1 酶消化脊髓切片 |
2.3.2 机械吹打脊髓腹角切片 |
2.4 快速给药系统结合重力给药 |
2.5 穿孔膜片钳记录 |
2.5.1 实验前准备 |
2.5.2 实验操作 |
2.5.3 实验模式 |
2.6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结果 |
1 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
2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的作用 |
4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的抑制具有浓度依赖性 |
5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的抑制具有电压依赖性 |
6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的抑制具有使用依赖性 |
讨论 |
1 脊髓切片及实验结果评估 |
2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AP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3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抑制 |
4 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的抑制 |
4.1 依托咪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 |
4.2 依托咪酯电压依赖性地抑制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 |
4.3 依托咪酯使用依赖性地抑制脊髓腹角神经元尼古丁电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正常及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网络在体电生理特性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海马-皮层神经网络电生理特性在大鼠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一) 三条通路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记录 |
(二) SAC和SACC通路突触传递依赖于海马联合纤维 |
(三) 三条通路fEPSP的潜伏期及I/O曲线的特征 |
(四) 三条通路双脉冲易化(PPF)和长时程增强(LTP)的特征 |
(五) 切断胼胝体和海马合纤维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clonidine对在体大鼠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LTP诱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一) 腹腔给予clonidine对大鼠Schaffer侧枝-CA1区基础突触传递和LTP的影响 |
(二) 侧脑室给予clonidine和/或yohimbine对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传递的影响 |
(三) Clonidine对PPF的影响 |
(四) 侧脑室联合给予ZD7288和clonidine对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传递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GABA_B受体激动剂baclofen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诱导的认知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一) Baclofen可改善2VO诱导的学习记忆损伤 |
(二) Baclofen对2VO诱导的大鼠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通路突触传递的影响 |
(三) Baclofen对2VO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 |
(四) Baclofen慢性暴露对正常及2VO大鼠海马CA1区GABAB受体膜表达的调节 |
(五) Baclofen对2VO大鼠海马CA1区HCNl/HCN2膜表达的影响 |
(六) Baclofen对2VO大鼠海马CA1区HCN通道调节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件 |
致谢 |
(3)mHCN4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mHCN4 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mHCN4 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大鼠MSCs 及鉴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mHCN4 基因修饰大鼠 MSCs 体外诱导分化及鉴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mHCN4 基因修饰大鼠 MSCs 细胞间连接功能的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心脏中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心脏生物起搏器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或交流的论文 |
(4)吗啉甲基萘满酮舒张血管及降压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BHP与抗高血压药物 |
2.高血压与血管平滑肌 |
3.本文的课题研究 |
第二章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药品与试剂 |
3.实验仪器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一、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 |
营养液的配制 |
标本的制备 |
1.CY对不同动物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1 CY对家兔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2 CY对豚鼠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3 CY对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4 硝普钠对家兔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2.CY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2.1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不同动物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1.1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家兔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1.2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豚鼠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1.3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大鼠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2 CY对NE、KCl、CaCl_2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2.1 对NE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2.2 对KCl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2.3 对CaCl_2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3 CY对NE引起的家兔降主动脉依赖于细胞内钙与外钙收缩的影响 |
二、整体动物实验 |
CY对麻醉大鼠心电、血压、呼吸的影响 |
三、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一、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 |
1.CY对不同动物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1 CY对家兔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2 CY对豚鼠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3 CY对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1.4 硝普钠对家兔离体降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 |
2.CY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2.1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家兔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2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豚鼠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3 四种阻断剂对CY舒张大鼠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影响 |
2.4 CY对NE、KCl、CaCl_2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4.1 对NE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4.2 对KCl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4.3 对CaCl_2引起家兔降主动脉收缩的影响 |
2.5 CY对NE引起的家兔降主动脉依赖于细胞内钙与外钙收缩的影响 |
二、整体动物实验 |
CY对麻醉大鼠心电、血压、呼吸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 |
一、离体血管平滑肌实验 |
二、CY对麻醉大鼠心率、呼吸、血压的影响 |
小结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符号 |
致谢 |
(6)咪唑啉受体/α2-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电生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咪唑啉受体I-α_2-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电生理效应 |
引言 |
第一部分 莫索尼定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咪唑啉受体I-α_2-受体激动剂对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突触前咪唑啉受体的确证及其对兔离体隐动脉嘌呤能缩血管反应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咪唑啉结合位点及受体与心血管功能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_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托咪酯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nAChR的影响[D]. 朱苏月. 皖南医学院, 2020
- [2]正常及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网络在体电生理特性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D]. 李昌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3]mHCN4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 姚青.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3)
- [4]吗啉甲基萘满酮舒张血管及降压作用的研究[D]. 李雪.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
- [5]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midazoline/α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J]. ZHAO Ding, REN Lei-M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Pharmacy,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3(12)
- [6]咪唑啉受体/α2-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电生理效应[D]. 赵丁. 河北医科大学, 2003(01)
- [7]胍丁胺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反射(英文)[J]. 秦晓梅,何瑞荣.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