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凡[1](2021)在《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对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能改善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受水后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下沉,强度迅速降低,会对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湿陷性黄土处理中,常使用水泥搅拌桩来加固由含水量较高的弱湿陷性黄土组成的软弱地基,此类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不挤土、低噪音,在不良地基处理中广为应用。深层搅拌桩的固化材料主要为水泥,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黄土后,与黄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化合物,使黄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达到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针对此方法,为确定内蒙地区湿陷性黄土最合适的水泥配比和附加掺料,提升实验区地基承载能力,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周边地区的湿陷性黄土为研究对象,在湿陷性黄土中加入水泥进行抗压力学对比试验,通过强度分析和材料变形特性确定单掺水泥最优配比。在掺入水泥的基础上加入玄武岩纤维,由无侧限抗压试验确定水泥土中加入玄武岩纤维后力学性质是否会进一步得到,以及通过试验确定纤维最优配比,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受力变形趋势,再由核磁共振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内部微观结构。综合以上实验探讨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水泥掺量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和破坏形态内部的微观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首先通过基本土工试验确定原状土的物理性质,通过室内浸水载荷试验明确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等级,素土中掺入不同质量配比的水泥,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变形特点测定单掺水泥的最优配比为干料质量的15%和20%。2.在最优配比的水泥中掺入一定量的玄武岩纤维,无侧限抗压试验测得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由力学对比试验可知水泥掺量为20%,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5%~0.8%时力学性能最好,进一步通过核磁共振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从微观角度验证玄武岩纤维和水泥最优的掺量。3.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和本构方程的分析,确定单掺水泥和双掺水泥、玄武岩纤维受压变形的特点。
王建[2](2020)在《原状黄土的真三轴压缩增湿湿陷变形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天然黄土沉积形成过程中,在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会产生大孔隙架空结构体系。黄土的特殊结构是决定其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随着西部地区发展,在黄土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工程实际建设,由于降雨、灌溉、地下水位上升等均会引起湿陷性黄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湿变形问题,导致山体滑坡、路面裂缝与地基不均匀沉降与建筑倾斜等危害。本文开展了原状、重塑黄土的单轴抗压与单线法真三轴增湿湿陷试验,主要研究了原状黄土在真三轴复杂应力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及其原因。(1)不同含水率原状、重塑黄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表明:不同含水率原状黄土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为软化型,重塑黄土曲线随含水率增大由软化型向弱硬化转变,其原因是重塑扰动会导致黄土内部联结键的破坏,形成了新的结构;随含水率增大原状、重塑黄土单轴抗压强度与原状构度指标均变小,且在较低含水率时下降速率快,说明初始含水率愈低,构度降低对水愈敏感。(2)开展了中主应力参数一定,不同应力比与球应力条件下真三轴单线法增湿湿陷试验,表明:中主应力参数与应力比一定时,球应力增大,增湿变形量增大并逐渐趋于平缓;中主应力参数与平均球应力一定,应力比增大,增湿变形量增大,在大应力比时黄土微增湿便发生较大增湿变形。建立了反映力与水对增湿变形影响的增湿体应变与增湿剪应变的计算表达式。黄土发生增湿变形是力与水共同作用下土结构的力学响应,伴随着土结构损伤后愈合发展。(3)开展了球应力一定,不同中主应力参数与应力比条件下真三轴单线法增湿湿陷试验,表明:随着中主应力参数的增大,增湿体应变与剪应变均逐渐增大,与不同应力比规律相似。但是不同主应力方向增湿变形规律不同,这与应力比或中主应力参数改变,土体三个主应力方向所应力发生变化有关;中主应力参数或应力比较大时增湿在小主应力方向更易出现鼓胀变形。
张绍川[3](2020)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道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使全国范围内油气资源实现供需均衡,呈现自西向东趋势的长输管道路线应运而生。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具有极高的黄土覆盖率,导致沿途管线不可避免地穿越西北地区大范围跨度的黄土地区,尤其是以湿陷性黄土为代表性土质在浸水后易产生自重湿陷,黄土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导致沿途管道产生沉降、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埋地管道的安全运行产生威胁。为了研究埋地管道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外径和壁厚的管道在黄土湿陷时产生的位移、应力。采用特征值屈曲理论,得到一定条件下埋地管道在黄土灾害中所能承受的极限长度。结果表明:增大管道外径和壁厚、减少管道在黄土中的埋深,可以在有效降低管道在湿陷性黄土中的位移,内压对管道最大位移的影响几乎为零;且管道外径与壁厚的提高,也可有效避免管道出现局部应力过高的现象;管道的最大应力与应变均出现在湿陷区中心约管道全长3/40范围和两侧固支端位置;经屈曲特征值理论分析得到了管道在土体产生自重湿陷时的湿陷区极限长度约为65m,提高管道外径和壁厚可增强埋地管道在黄土遇水湿陷时的抗屈曲能力。针对埋地管道上覆土湿陷时产生位移载荷作用的情况,比较了传统的基于应力设计方法与基于应变的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埋地管道边界条件以及载荷作用,确定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道的临界极限状态和许用应变;定量分析了管道外径、管道壁厚和管道埋深位置对最大轴向拉应变的影响;以许用轴向拉应变为判断管道失效标准,结合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得到了基于应变设计方法的有效工作长度较基于应力设计方法提高了87.8%。
宋献华[4](2019)在《一种评价黄土及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新方法》文中认为目前,工程界对黄土湿陷性的评价仅限于湿陷量的概念,没有涉及到湿陷敏感性的问题,对湿陷敏感性的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但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在工程中如何对湿陷敏感性进行定量判别也没形成统一的标准。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在不增加试验工作量的前提下,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黄土湿陷敏感性及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方法简单可行,易于在工程中应用,经实践检验效果良好。虽如此,仍需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刘传杰[5](2019)在《亭南煤矿三盘区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彬长矿区亭南煤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东南部,亦属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梁沟壑区,开采煤层覆岩中普遍赋存厚度在200 m以上坚硬洛河组砂岩,且地表覆盖有较厚的第四系黄土松散层,地表移动规律受洛河组砂岩与黄土层共同耦合作用。在此条件下研究地表移动规律对亭南煤矿建(构)筑物下压煤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本文以亭南煤矿三盘区4#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对三盘区地质采矿条件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开采工作面地表进行了移动变形观测,给出了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规律,其结果表明:当单一工作面开采时,地表移动变形微弱,下沉系数仅为0.028,未对地表建筑造成损坏,属于非充分采动;当回采接替至两个工作面时,地表移动变形幅度增大,下沉率达到0.15,亦属非充分采动。一个工作面与两个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采动移动范围基本一致,但多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点的下沉值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洛河组坚硬岩层的控制作用。应用FLAC3D软件模拟各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证实,303、305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规律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307工作面开采后,地表下沉系数为0.431,地表仍未达到充分采动;309工作面开采后,地表下沉系数为0.554,达到充分采动状态,分析给出了充分采动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由于受巨厚洛河组砂岩的控制影响,使得三盘区地表达到充分采动时的开采范围较常规开采条件下大。当倾向(最小)开采范围/采深≥1.5时,地表方能达到充分采动。在地表实测及数值模拟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白垩系洛河组高位厚硬砂岩下开采地表的移动变形规律及特征。受洛河组砂岩主关键层的控制作用,使得地表下沉值与主关键层的挠度协调一致。在此条件下,地表是否达到充分采动应根据该地表最大下沉值与洛河组砂岩主关键层的最大挠度是否吻合来判定。研究成果为彬长矿区厚砂岩覆盖层下大采深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作为彬长矿区建(构)筑物下安全采煤的参考依据。
张瑜婷[6](2019)在《温度对重塑马兰黄土渗透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工程“特殊土”,常被作为工程材料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建设中。其渗透性作为重要的工程性质指标,控制着土中水分的运移,进而大大地影响着黄土的各种工程性质。由于温度的四季变化、昼夜更替,黄土的渗透性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国内外目前对重塑黄土渗透性随温度的变化及不同温度下黄土渗透系数的校正方法等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泾阳高庄镇马兰黄土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常水头饱和渗透试验探究了温度对马兰重塑黄土渗透性的影响,讨论了传统的渗透系数温度校正系数在马兰黄土中的适用范围,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及容量瓶法分别揭示了渗透过程中土体微观结构变化和温度影响下的结合水状态。主要成果如下:(1)温度变化时,饱和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在4℃时,饱和渗透系数存在明显变化点,即4℃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增长率快于0-4℃阶段;25℃时,温度对饱和渗透系数影响最大,饱和渗透系数增长率此时达到最高。(2)升温过程会强化土体密实度对渗透性的影响,高密实度会弱化土体渗透性的温度效应,且土体渗透稳定性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3)泾阳地区马兰重塑黄土饱和渗透系数、温度、干密度三者之间拟合关系为LnK=-(TB+C2)p+C1。(4)马兰黄土在饱和渗透过程中存在劣化现象,且该现象受物理、化学作用共同影响。当土体密实度较差时,水流携带小颗粒向上运动以及土体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坍塌,导致饱和渗透系数会随渗透时间增加而减小后趋于稳定;当土样密实度较好时,水流的化学溶解主导,使饱和渗透系数随渗透时间的增加而短期增大后趋于稳定。(5)渗透率虽然是一种固有属性,但在渗透过程中其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试验表明,温度与渗透率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而渗透试验过程中渗透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土体密实度增加由指数关系向幂函数关系转变。(6)饱和渗透系数受劣化影响,实测值与计算值存在偏差,因此温度校正系数原型公式K=pg/μ=kg/μ适用范围讨论如下:在0-4℃时:K(T)≈K0(冰点附近除外)在 4-10℃ 时:K(T)=k(1.05366-0.000816(?)g/0.261+1.517exp(-0.034688×T)在10-25℃、密实度较差时,土体劣化占主导:K(T)=k(T)/eBt·(1.05366-0.0008161(?))g/0.261+1.517 exp(-0.034688 × T)在10-25℃、密实度较好时,溶解冲刷作用占主导:K(T)=k(t)/tB·(1.05366-0.000816(?))g/0.261+1.517 exp(-0.034688×T)大于25℃时:需要考虑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7)通过微结构观察可知,渗透率随渗透时长的变化是由于渗透过程中的孔隙变化造成的。水流作用使得土样中主导渗流的大、中孔隙多向小、微孔隙转变,且干密度越小,该现象越显着。(8)结合水分析表明,0-4℃阶段,饱和渗透系数变化平缓主要是由于结合水变化造成的。在该阶段温度升高,颗粒附近自由水向弱结合水转变,导致渗流水量小于计算值。
张耀[7](2019)在《酸性环境下黄土结构的演变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结构性土,在我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分布。然而,黄土特殊的结构性使其具有不同于同一时期其他沉积物的独特性质——湿陷性、震陷性和液化性。这些不良特性往往给修建在黄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带来严重的危害。黄土的结构特点-架空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压缩空间,在受到特殊外力作用,例如浸水或者地震时,就会发生塌陷或液化。由此可见,黄土特殊的结构是其致灾的根本原因,对其细、微结构的研究更能从本质上去了解和改进它的宏观物理属性。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快速发展,然而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导致的土壤和地下水的酸化,酸雨的扩展等环境问题却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酸性环境下黄土的结构和工程性质的改变(包括人为主动改良黄土的结构和自然环境下黄土被动的破坏),对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两个出发点,笔者研究了酸性环境下黄土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力学变化特征,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黄土结构改良的概念,即将黄土的天然属性——湿陷性、震陷性和液化性看作不良属性,对这种不良属性的消除实质上是对黄土固有属性的优化。在此理论基础上,人为主动采用化学方法改良了黄土的结构,即利用酸能溶解CaCO3的特性,迅速有效的破坏黄土内部的不良孔隙结构,并通过电镜扫描的观察,分析了在不同压力下,不同浓度的磷酸溶液对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改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于800kPa压力时,由于磷酸的作用,黄土的结构得到了显着改良;高于800kPa压力时,由于压力已经破坏了黄土的孔隙结构,磷酸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固结试验与湿陷试验证明了在同等压力条件下,经过磷酸溶液处理过的黄土发生湿陷和多次湿陷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都较小。静三轴和动三轴试验证明了由于固化粘聚力和原始粘聚力的增强,土的抗剪强度得到了增强;由于较低的孔隙比,酸改良黄土有着更好的抗震性和抵抗液化的能力。(2)在黄土湿陷性试验的浸入水溶液里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与乙酸,测试在酸性环境中,不同压力下黄土的湿陷系数、稳定时间、湿陷速率等湿陷敏感性指标。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试验前后土样的孔隙、结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湿陷性黄土在低于400kPa压力时,湿陷系数增大较多,在各级压力下的湿陷稳定时间均有所延长;在水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黄土有着不同的湿陷敏感压力区间等。在此试验基础上,吸取前人的经验,提出用完成90%湿陷量的时间和湿陷系数这2个指标对黄土及其场地进行湿陷敏感性评价,并以发生过湿陷的场地——抽黄渠为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采用MATLAB与Image-Pro Plus 6.0两款软件对上述试验土样的SEM电镜扫描照片进行了预处理,并计算了颗粒分维值和孔隙含量与数量。试验测试并计算了不同土样颗粒间的范德华力与库仑力。从黄土结构熵的角度解释了其结构特征和宏观力学特征在荷载、水和酸的作用下得到改良的机理,从粒级熵、排列熵和能级熵3个方面对其结构性做了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增大的时候,土壤颗粒粒径的相对大小处于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其粒度分维值表现为阻尼波状。这就表明土壤颗粒粒径的调整是一个“相对均匀-相对不均匀-相对均匀”的周期性反复转变的过程。这种周期性的转变过程对于其他条件下(增湿、加酸)黄土结构的变化是一致的。其孔隙特征表现为,随着压力的增大,含水量的增加,酸性的增强,中孔隙和大孔隙的数量和含量均减小,微孔隙以及小孔隙的数量和含量均增加。土壤之间的孔隙间距和土的粒径由此减小,土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与库仑力的微重比随之增大。以上结果证明,黄土的湿陷性随上覆压力、含水量和酸性的增加而降低,稳定性随之增强。(4)简明介绍了二元介质模型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自然酸性环境下黄土被动破损演化的机理。基于对胶结黄土微观结构的抽象,以颗粒接触方式(胶结接触与摩擦接触)计算天然黄土中摩擦元和胶结元所占有的体积。基于宏细观能量平衡原理,利用能量方程推导了考虑化学因素影响的破损变量。基于钙质胶结与酸反应的速率及黄土在酸性环境下的破损机理,一个改进的二元介质模型用来预测酸性环境下黄土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在这个模型中,黄土看作是结构体和软弱带的结合体,分别承担着来自于外界的应力。通过简单的表达式反应了黄土中结构体、软弱带在酸性环境下的破损特征。文中给出了各个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通过湿陷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证明了该模型能够预测酸性环境下黄土的变形特征。
张耀,胡再强,陈昊,李冰,宋朝阳[8](2018)在《酸性溶液对黄土结构改良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了黄土结构改良的概念,即将黄土的天然属性——湿陷性和震陷性看作不良属性,对这种不良属性的消除实质上是对黄土固有属性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方法改良了黄土的结构,即利用酸能溶解碳酸钙的特性,迅速有效的破坏黄土内部的不良孔隙结构,并通过电镜扫描的观察,分析了在不同压力下,不同浓度的乙酸溶液对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改良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压下,由于乙酸的作用,黄土的结构得到了显着改善;高压下,由于压力已经破坏了黄土的孔隙结构,乙酸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又通过饱和压缩试验和固结快剪试验验证了乙酸溶液对黄土结构的改良效果:在同等压力条件下,经过乙酸溶液处理过的黄土发生二次湿陷或多次湿陷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都较小,并且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最后,指出了这一研究成果在现实应用中的可能:在预浸水法中添加适量的乙酸可以显着改善处理效果;能够为被酸性废水污染的黄土上的岩土工程建设及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威[9](2016)在《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总结了已有强夯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以饱和粉(砂)质地层强夯加固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速率效应和地基模量变化的粘弹塑帽子土体本构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耦合动力有限元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了强夯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规律,揭示了强夯下不同渗透性土体的动力夯实机理,最后提出了强夯法加固地层的设计建议和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分析了强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得出高能级强夯技术以及强夯复合降水措施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结合收集的国内182项强夯工程的实践成果,采用实测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施工各参数间关系,包括夯击能级与有效加固深度的关系、夯锤重量与夯锤落距间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击能级的关系、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关系、夯锤直径与夯间距的关系以及各类工程中加固的有效深度范围,获得了强夯施工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2)建立了基于Biot流固耦合理论、弹塑性CAP本构以及考虑了夯锤与土体接触计算的强夯分析模型,并借鉴Pareto最优理论,以NSGA-IIa作为主体反分析算法,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实现了动态调查强夯下土体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解决了数值计算在确定参数上的困难,同时很好的克服了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在调查强夯下土体力学特性方面的局限性。另外,目前计算常采用的CAP本构低估了土体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刚度响应且不能很好的反映土体不断被压密的特性。(3)针对CAP本构不能很好的反映应变率和连续压密等问题,本文将Perzyna超应力方程嵌入到CAP本构模型当中,用来考虑土体加载速率效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引入了土体弹性参数变化模式来考虑土体不断被强夯压密的特性,对CAP本构进行了扩展。最后利用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导入至LS-DYNA平台,并得到了室内静、动态试验以及原位试验的验证。(4)利用前述改进的本构模型,阐明了饱和土在强夯作用下的孔压发展规律,总体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夯冲击阶段,此刻地基处于不排水状态,土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随强夯荷载的施加瞬间增大,当地基上的加载开始卸荷时,孔隙水压力也随之下降,直至强夯结束地基内仍保持一定的残余孔压;第二阶段为强夯固结阶段,此刻地基处于固结排水状态,土体内的残余孔隙水压力随固结的发生逐渐消散,而地基的强度开始逐渐的固结增强。进一步地,对影响强夯下饱和土动力排水固结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级的提高,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逐渐扩大,单纯地提高能级反而会使孔压消散变慢,土体固结强度增长减缓;随着夯锤半径的增大,对地基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由深层向浅部并沿径向发展,超孔压的消散逐渐变快,相应的土体固结强度增长也随之加快;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地基内孔压的影响主要在强夯固结阶段,渗透系数愈大,地基的超孔隙水压消散的愈迅速,土体固结强度增长的也愈快。另外,在强夯实践中,可在地基内增设排水措施加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但并非是排水设施的插入长度越深越好或是离夯点中心的间距越近越好,应综合水力梯度影响来选取最佳的埋置深度和距离。(5)应用上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不同渗透性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研究,完善了强夯施工的设计方法。针对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关键在于处理孔压消散和增加有效加固深度间的关系,在对影响弱渗透性地基加固效果以及效率的因素进行全面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法加固的设计建议,并通过上海某工程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强夯处理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比选,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夯处理设计建议是合理的;针对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强夯加固特点,系统的研究了强夯作用下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的地表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地基密实度、夯击能级和动量、夯锤形状以及锤击数等因素影响下的强夯施工地表变形程度的预测公式,并通过与两个工程案例的实际地面变形情况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
范寒光[10](2016)在《西安地铁工程黄土的湿陷性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黄土湿陷性一直是黄土地区一个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其对分布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活动常常造成巨大的危害,而黄土湿陷性的室内计算值又往往与现场实测值有较大差异,这就需要针对黄土湿陷性这一特性开展更深一步的探讨。本论文以西安地铁四号线穿越湿陷性黄土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利用数值分析深入研究了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征,探讨了湿陷性室内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存在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室内外湿陷试验存在的应力路径差异,试验环境差异,浸水饱和度差异导致了两者结果的差异;(2)对湿陷性土单元不连续分布的黄土体,由于浸水后发生应力的重分布,使得湿陷性土单元的湿陷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比规范计算值要小,在湿陷性土单元分布越无序,湿陷土的湿陷程度越强时,这种效应越明显。通过对2004年以来开展的13组试坑浸水试验资料的总结,对西安地铁穿越湿陷性黄土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了考虑黄土沉积时代和湿陷土不连续分布效应的自重湿陷量计算经验公式;(2)提出了西安地铁工程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建议初勘阶段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量计算可采用规范法和经验公式进行评价,详勘阶段进行现场试坑浸水试验;(3)制定了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原则: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内穿越的各类施工工法形成的地铁隧道可以不采取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相应地基处理措施;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内穿越的各类施工工法形成的地铁隧道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各指标的评判关系,给出评价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4)根据地铁隧道工程穿越湿陷性黄土制定的地基处理原则,结合地铁工程的特点,给出了地铁工程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后续西安地铁工程结构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西安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对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能改善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土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搅拌桩研究现状 |
1.2.3 玄武岩纤维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方法和内容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土样物理性质 |
2.1.2 试验土样湿陷性等级 |
2.1.3 水泥 |
2.1.4 玄武岩纤维 |
2.2 试块制备及养护 |
2.2.1 试块制备 |
2.2.2 试块养护 |
2.3 试验内容 |
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2 核磁共振试验 |
2.3.3 扫描电镜试验 |
3 湿陷性黄土水泥土力学特性研究 |
3.1 湿陷性黄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
3.1.1 水泥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2 龄期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 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 |
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泥土破坏形态 |
3.4 水泥土本构模型的建立 |
3.5 水泥土固化机理 |
3.5.1 水泥土水解、水化反应 |
3.5.2 水泥与土体颗粒之间的反应 |
3.6 水泥土微观结构分析 |
3.7 水泥土试验总结 |
4 玄武岩纤维湿陷性黄土水泥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试块制备 |
4.2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力学强度试验 |
4.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4.2.2 单掺水泥和纤维水泥土抗压强度对比研究 |
4.3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正交试验分析 |
4.3.1 正交试验结果 |
4.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3 确定最优方案 |
4.4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 |
4.4.1 各配比下纤维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 |
4.4.2 各龄期下纤维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 |
4.4.3 纤维水泥土和水泥土应力-应变关系对比 |
4.5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破坏形态分析 |
4.6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本构方程的建立 |
4.7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作用机理和微观结构 |
4.7.1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加固作用机理 |
4.7.2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微观结构分析 |
4.8 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核磁共振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原状黄土的真三轴压缩增湿湿陷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研究现状 |
1.2.1 试验仪器与室外试验方面 |
1.2.2 增湿路径 |
1.2.3 宏微观方面研究 |
1.2.4 数值与试验结合 |
1.3 结构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构度与真三轴增湿湿陷试验方案 |
2.1 试样用土介绍 |
2.2 试样制备 |
2.3 试验方案与试验步骤 |
2.3.1 试验方案 |
2.3.2 试验仪器 |
2.3.3 试验步骤 |
2.3.4 试验注意事项 |
2.4 论文相关参数的说明 |
3 原状黄土的真三轴单线法增湿湿陷变形规律 |
3.1 不同含水率原状黄土的构度研究 |
3.1.1 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3.1.2 原状、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构度指标分析 |
3.2 中主应力参数值确定条件下单线法增湿变形规律 |
3.2.1 中主应力参数一定不同增湿水平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 |
3.2.2 中主应力参数一定不同应力比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 |
3.2.3 中主应力参数一定不同球应力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 |
3.3 球应力确定条件下单线法增湿变形规律 |
3.3.1 球应力一定不同应力比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 |
3.3.2 球应力一定不同中主应力参数条件下增湿变形规律 |
3.4 本章总结 |
4 黄土增湿变形的定量计算 |
4.1 增湿体应变的计算 |
4.2 增湿剪应变的计算 |
4.3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管土关系及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湿陷性黄土埋地管道力学分析 |
2.1 管道变形曲线及位移计算 |
2.2 管道应力计算 |
2.3 管道载荷计算 |
2.4 载荷分析 |
2.5 特征值屈曲分析 |
3 模型及有限元网格 |
3.1 有限单元分析 |
3.2 实体模型网格化 |
3.3 有限元模型及APDL参数化语言 |
4 管道在湿陷性黄土中的位移、应力及稳定性分析 |
4.1 管道在黄土湿陷时的形变及应力分析 |
4.2 模型基本物性参数 |
4.3 位移分析 |
4.4 应力分析 |
4.5 管道在湿陷性黄土中的稳定性分析 |
5 基于应变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道稳定性 |
5.1 基于应力的埋地管道设计方法 |
5.2 基于应变的埋地管道设计方法 |
5.3 基于应变的管材本构模型 |
5.4 基于应变分析埋地管道稳定性 |
5.5 影响因子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
(4)一种评价黄土及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土湿陷的敏感性 |
1.1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工程涵义 |
1.2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评价指标 |
2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
2.1 敏感性分级、评价标准及处置措施 |
2.2 评价结果的分析验证 |
2.2.1 全国典型地区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2.2.2 西安地区典型地层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2.2.3 评价结果与湿陷性试验曲线的对比分析 |
3 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
4 工程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4.1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评价分析 |
4.2 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评价分析 |
5 结语 |
(5)亭南煤矿三盘区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移动观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采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厚砂岩覆盖层下开采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
1.2.4 厚湿陷性黄土山区地表沉陷破坏规律研究现状 |
1.2.5 地表沉陷灾害防治对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三盘区地质采矿条件及覆岩结构特征分析 |
2.1 三盘区地质条件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结构 |
2.2 三盘区开采条件 |
2.2.1 煤层条件 |
2.2.2 顶底板条件 |
2.2.3 构造情况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工作面开采情况 |
2.3 三盘区覆岩结构特征分析 |
2.3.1 洛河组高位厚硬砂岩层 |
2.3.2 地表厚黄土覆盖层 |
2.4 本章小结 |
3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研究 |
3.1 地表移动观测方案设计 |
3.1.1 观测方案设计原则 |
3.1.2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设 |
3.1.3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 |
3.2 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结果分析 |
3.2.1 303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结果分析 |
3.2.2 305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结果分析 |
3.3 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三盘区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规律模拟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模拟软件 |
4.3 建立模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地表已开采工作面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2 后续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4.4.3 各工作面开采地表下沉曲线对比分析 |
4.5 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采动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及灾害防治措施 |
5.1 采动地表移动变形特征 |
5.2 地表移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厚洛河组砂岩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5.2.2 松散层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5.2.3 区段煤柱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5.2.4 覆岩移动变形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地表沉陷灾害防治对策 |
5.3.1 研究区开采地表沉陷特征 |
5.3.2 研究区开采地表沉陷灾害形成机理 |
5.3.3 研究区开采地表沉陷灾害防治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温度对重塑马兰黄土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度影响下的土体渗透性能研究现状 |
1.2.2 渗透率及渗透率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结合水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研究区黄土地质工程性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2.2.2 试验过程 |
2.2.3 几点解释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对重塑黄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3.1 温度对饱和渗透系数的影响 |
3.1.1 0-40℃下饱和渗透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
3.1.2 0-10℃下饱和渗透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
3.1.3 饱和渗透系数、干密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3.2 饱和渗透系数实测值与计算值 |
3.2.1 0-40℃下饱和渗透系数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 |
3.2.2 0-10℃下饱和渗透系数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 |
3.3 马兰黄土渗透过程的劣化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影响下饱和渗透系数经验公式及适用性讨论 |
4.1 温度影响下的水密度和流体粘滞系数 |
4.1.1 温度影响下的水密度 |
4.1.2 温度影响下的流体粘滞系数 |
4.2 温度影响下饱和渗透系数经验公式 |
4.2.1 温度影响下饱和渗透系数经验公式推导 |
4.2.2 温度影响下饱和渗透系数经验公式的应用 |
4.2.3 适用性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饱和渗透系数的温度效应成因分析 |
5.1 饱和渗透过程微结构变化简析 |
5.1.1 黄土微观结构 |
5.1.2 试样制备及试验过程 |
5.1.3 微结构分析结果 |
5.2 温度影响下的结合水简析 |
5.2.1 结合水测定方法 |
5.2.2 样品制备及试验过程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酸性环境下黄土结构的演变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绪论 |
1.1 黄土的基本特征 |
1.1.1 黄土的分布特征 |
1.1.2 黄土的物质成分特征 |
1.1.3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1.2 黄土结构性的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的结构性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土结构性研究现状 |
1.2.3 黄土结构性研究现状 |
1.3 岩土化学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1 岩土中化学反应的研究现状 |
1.3.2 化学角度研究岩土宏观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 |
1.4 黄土湿陷敏感性的研究现状 |
1.5 土微观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6 现存问题与研究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主要内容 |
2 酸性溶液对黄土结构改良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2.1.2 试验材料的性质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3.1 固结试验与湿陷试验 |
2.3.2 三轴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压缩试验 |
2.4.2 湿陷试验 |
2.4.3 三轴剪切试验 |
2.4.4 动三轴试验 |
2.5 应用前景 |
2.6 本章小结 |
3 酸性环境下黄土湿陷敏感性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湿陷系数比较 |
3.3.2 湿陷速率比较 |
3.3.3 湿陷稳定时间比较 |
3.3.4 饱和变形量比较 |
3.3.5 饱和变形时间比较 |
3.4 黄土及场地的湿陷敏感性评价 |
3.4.1 黄土的湿陷敏感性评价 |
3.4.2 场地的湿陷敏感性评价 |
3.5 湿陷敏感性评价实例 |
3.6 评价方法的说明 |
3.7 本章小结 |
4 酸性环境下黄土微结构的定量计算与评价 |
4.1 图像预处理与计算 |
4.2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粒级熵的比较 |
4.2.1 原状黄土结构的破损与演化 |
4.2.2 浸水黄土结构的破损与演化 |
4.2.3 浸入0.3MOL/L硝酸后黄土结构的破损与演化 |
4.2.4 浸入2MOL/L硝酸后黄土结构的破损与演化 |
4.2.5 浸入不同溶液黄土的粒度特征综合对比分析 |
4.3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排列熵的比较 |
4.3.1 微孔隙及小孔隙的演化 |
4.3.2 中孔隙的演化 |
4.3.3 大孔隙的演化 |
4.3.4 浸入不同溶液黄土的大、中孔隙综合对比分析 |
4.4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能级熵的比较 |
4.4.1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范德华力微重比的比较 |
4.4.2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库伦力微重比的比较 |
4.4.3 浸入不同溶液黄土的能级熵的综合对比 |
4.5 不同环境条件下黄土结构熵的综合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酸性环境下黄土的二元介质破损模型 |
5.1 基本概念 |
5.2 结构性黄土的微观抽象 |
5.3 酸性环境下黄土的破损与演化 |
5.3.1 酸性环境下黄土破损演化的机理 |
5.3.2 酸性环境下黄土破损演化的规律 |
5.4 酸性环境下黄土的二元介质破损模型 |
5.4.1 结构块 |
5.4.2 软弱带 |
5.4.3 破损参数 |
5.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6 考虑酸侵蚀作用的黄土破损模型的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强夯法概述 |
1.1.2 强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
1.1.3 强夯法设计与施工规定 |
1.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进展 |
1.2.2 强夯加固的理论分析进展 |
1.2.3 强夯施工设计参数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强夯分析模型 |
2.2.1 Biot动力固结方程 |
2.2.2 边界条件 |
2.2.3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
2.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方法 |
2.3.1 多目标反分析理论 |
2.3.2 待估的土体力学参数 |
2.3.3 强夯作用下土体力学特性的反分析程序实现 |
2.4 工程案例分析 |
2.4.1 工程概况 |
2.4.2 模型建立 |
2.4.3 多目标反分析过程 |
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1 强夯冲击特性分析 |
2.5.2 多目标反分析结果 |
2.5.3 不同夯能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5.4 连续夯击下土体动力响应预测与比较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夯作用下土体相关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进的粘塑性帽子本构模型 |
3.2.1 超应力方程 |
3.2.2 CAP本构模型 |
3.2.3 土体弹性参数的变化模式 |
3.2.4 数值算法的实现 |
3.2.5 模型参数的总结 |
3.3 有限元软件LS-DYNA的本构二次开发 |
3.3.1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编写 |
3.3.2 用户材料子程序的使用 |
3.4 室内试验验证 |
3.4.1 静态加载试验 |
3.4.2 动态加载试验 |
3.5 原位测试验证 |
3.5.1 连续强夯加载试验 |
3.5.2 不同能级强夯加载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夯作用下饱和土的动力排水固结分析 |
4.1 引言 |
4.2 强夯动力固结模式 |
4.3 强夯动力固结的分析模型 |
4.3.1 数值模型 |
4.3.2 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 |
4.4 强夯动力固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夯击能级的影响 |
4.4.2 夯锤半径的影响 |
4.4.3 渗透系数的影响 |
4.5 工程排水措施的设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渗透性粉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点夯击下地基的压密模式 |
5.3 多点夯击下地基压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数值模型 |
5.3.2 夯点间距的影响 |
5.3.3 夯击次序的影响 |
5.3.4 夯击方式的影响 |
5.4 强夯处理的设计建议 |
5.5 大面积吹填土强夯加固的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模型建立 |
5.5.3 模型验证 |
5.5.4 加固效果分析 |
5.5.5 施工方案的比选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强渗透性砂质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6.1 引言 |
6.2 强夯地基加固的变形模式 |
6.3 强夯地表变形分析模型 |
6.3.1 工程概况 |
6.3.2 模型建立 |
6.3.3 模型验证 |
6.3.4 强夯地表变形分布的简化模型 |
6.4 模型参数分析 |
6.4.1 地基属性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2 夯锤半径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3 夯击的能级与动量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4.4 夯击次数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6.5 预测公式的提出与应用 |
6.5.1 预测模型 |
6.5.2 工程案例1 |
6.5.3 工程案例2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内强夯工程实例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西安地铁工程黄土的湿陷性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研究现状 |
1.3.2 黄土隧道地基处理原则及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西安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评价 |
1.4.2 西安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应对措施研究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安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 |
2.1 一号场地试坑浸水试验 |
2.1.1 试验场地选址分析 |
2.1.2 试验场地浸水试验方案设计 |
2.1.3 现场试验数据与分析 |
2.1.4 试验结论 |
2.2 二号场地试坑浸水试验 |
2.2.1 试验场地选址分析 |
2.2.2 试验场地浸水试验方案设计 |
2.2.3 现场试验数据与分析 |
2.2.4 试验结论 |
2.3 黄土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差异原因分析 |
2.3.1 黄土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差异 |
2.3.2 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条件差异 |
2.3.3 自重湿陷量计算公式的有关探讨 |
2.3.4 湿陷土不连续分布的湿陷量数值计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地铁工程穿越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 |
3.1“关中地区”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方法探讨 |
3.1.1 湿陷势与湿陷可能性 |
3.1.2 近年黄土试坑浸水试验结果分析 |
3.1.3 考虑沉积时代和湿陷不连续性影响的经验公式 |
3.2 地铁工程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方法 |
第四章 西安地铁工程穿越湿陷性黄土应对措施 |
4.1 地铁工程黄土地基处理原则研究 |
4.1.1 地铁结构变形控制标准 |
4.1.2 不同结构的适应变形能力分析 |
4.1.3 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则 |
4.2 地铁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
4.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
4.2.2 不同工法的施工特点分析 |
4.2.3 地铁工程穿越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措施 |
4.2.4 地铁工程穿越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措施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1:~(14)C年龄测定数据报告 |
附件 2:试验场地地层显微结构试验研究 |
附件 3:X-RAY能谱仪化学成分分析 |
附件 4: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实例分析 |
四、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玄武岩纤维和水泥对湿陷性黄土力学性能改善的试验研究[D]. 李凡.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原状黄土的真三轴压缩增湿湿陷变形规律研究[D]. 王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湿陷性黄土地区埋地管道稳定性研究[D]. 张绍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一种评价黄土及黄土地基湿陷敏感性的新方法[J]. 宋献华.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5)
- [5]亭南煤矿三盘区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 刘传杰.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温度对重塑马兰黄土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 张瑜婷. 长安大学, 2019(01)
- [7]酸性环境下黄土结构的演变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 张耀.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8]酸性溶液对黄土结构改良的试验研究[J]. 张耀,胡再强,陈昊,李冰,宋朝阳.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4)
- [9]强夯作用下饱和粉(砂)质土地基响应及加固效果研究[D]. 王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西安地铁工程黄土的湿陷性评价及应对措施研究[D]. 范寒光. 长安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