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丁小平[1](202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水环境质量以及该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不仅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还有助于该区域的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划分出三个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各功能区特点选取相应的指标,构建出水环境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不同功能区的典型代表城市,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三个城市2019年不同区域以及2016-2019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其水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趋势,并在最后分析了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整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不同功能区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不同,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水环境承载力受水资源指数和排放强度指数影响较大,重点生态区主要受到水环境质量指数的影响。通过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整体分析发现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普遍较好,但也普遍存在水生态薄弱问题。最后结合甘肃省不同功能区以及整体水环境承载力情况,给出相应的“减排”和“增容”对策,全面提升甘肃省水环境承载能力。
李宝龙[2](2021)在《黑河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文中认为河流作为水陆间重要的生态通道,不仅维系着地球水循环和区域的生态平衡,而且在调节气候、重塑地形地貌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改变、水文情势的差异,以及筑坝截流、工农业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持续扰动,使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境,并对河流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的中间环节,具有分布广、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对水环境变化敏感且脆弱等特点,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既能反映不同的生境特征,又能精确地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为此,本文通过对黑河上中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水环境因子进行野外监测,探究了大型底栖动物和功能摄食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及功能摄食类群的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同时运用生物指数和水化学指标对研究区域内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内陆河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2种,隶属于3门7纲18目32科。其中节肢动物39种,占物种总数74.00%,软体动物11种,占22.00%,环节动物2种,占4.00%。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捕食者和刮食者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4.33%和32.62%,其次为收集者,占18.57%,滤食者和撕食者最少,分别占2.45%和2.03%。大型底栖动物及功能摄食类群的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均存在显着的时空差异,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为中游﹥上游干流﹥上游支流,时间上为夏季﹥秋季。水蜘蛛、豆娘幼虫、秀丽白虾、青步甲、龙虱、耳萝卜螺、琥珀螺为现阶段优势种,上游支流和干流优势种以清洁型物种为主,中游以耐污型物种为主;夏秋季优势种数量相同,但组成存在差异,水蜘蛛、龙虱、耳萝卜螺和琥珀螺为两季共有物种。(2)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影响大型底栖群落的环境因子有所差异,影响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盐度(Salinity)、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性总固体(TDS);秋季为WT、Salinity、流速(V)、氨氮(NH3-N)、高锰酸盐(CODMn)、总磷(TP)。影响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WT、DO、EC、BOD5、Salinity、CODMn、TDS;秋季为WT、COD、Salinity、NH3-N、TDS、CODMn。在空间上,上游支流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差,上游干流个别点受CODMn、NH3-N、TP和Salinity影响较大,中游受WT、DO、BOD5、Salinity、TDS、NH3-N、CODMn等因子的影响较大。(3)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BI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上中游水质存在显着的时空差异,整体为Ⅱ~Ⅲ类水质标准,属清洁~轻污染水平,个别点处于中污染。在空间上,水质污染程度表现为中游>上游干流>上游支流;工农业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加剧了N、P等元素的污染水平。在季节上,水质污染程度表现为秋季>夏季;不同时期河流的水文特性(水温、流速)及生物活性等对水体污染物稀释作用存在差异,生物分解作用强的季节水质相对较好,而降水少、生物作用弱的时期水质较差。(4)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参数对水生态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物质的循环与输送能力较强,水生植被的覆盖率高,生境稳定性好,但水质相对较差;上游支流受气候条件及河流本底值的影响,植被稀少,水质较好,但生境稳定性较差;上游干流筑坝拦截对生境稳定性的影响明显大于工农业活动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利用这类指标对黑河这样的内陆河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其区域生境特征和气候差异,这对准确评价内陆河流健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常妮妮[3](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张明慧[4](2020)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是恢复和改善砂质海岸带资源环境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海岸整治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命题——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采用现场调查/观测法、数值模拟法、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通过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实施后的海岸带自然环境、海滩资源、景观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调查/监测与对比分析,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整治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四个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论文选取营口市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和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进行应用实践研究,检验本文研究建立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方面,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空间评价单元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将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分化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在沙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沙滩底质指数;在潮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潮滩侵淤指数、潮滩游乐指数、潮滩底质指数。研究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海滩综合养护指数及其沙滩养护指数和潮滩养护指数,沙滩养护指数包含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和沙滩底质指数,潮滩养护指数包含潮滩游乐指数、潮滩侵淤指数和潮滩底质指数。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可实现砂质海岸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化评价,能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特征。在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针对砂质海岸带以旅游休闲娱乐为导向的整治修复工程实施目标,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格局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确定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和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针对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方法及景观主体度指数计算方法;针对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自然度指数和景观丰富度指数;针对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变化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针对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构建了沙滩面积指数和潮滩游乐指数。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对海岸景观格局的改变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方法,可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景观生态效果,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生态效果的宏观定量评价。在砂质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通过对比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海湾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从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和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2个方面确定了海岸带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思路。在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评价方面,构建并遴选了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在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评价方面,构建了海湾水体半交换变化率指标。在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面,研究建立了以海洋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的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比分析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主要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变化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变化,评价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营口月亮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效果。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潮汐水动力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落潮流夹沙侵蚀过程的影响程度;水体半交换率可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海湾内外水体交换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海湾水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程度;海湾水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海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影响海湾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改善效果。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果评价方法方面,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研究构建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目标层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准则层分别为海岸带自然环境效果、景观生态效果、海滩资源效果、社会经济效果4个指标;因素层包括准则层自然环境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景观生态效果的4个评价因素、海滩资源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社会经济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共13个评价因素;指标层包括13个评价因素的17个评价指标。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划分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同时将沙滩资源和潮滩资源各划分为若干个空间评价单元,建立了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海滩资源效果空间差异化多指标评价模型,弥补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将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整体化评价的传统方法不足;(2)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及其评价指标,包括景观主体度指数、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变化指数等,用于定量描述砂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对海岸带景观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效果,填补了该方面评价方法空白;(3)从海滩资源养护效果、景观生态修复效果、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的定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由简单对比分析向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的转变,充实和填补了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缺失。
李晓燕,张国珍,张红斌,周添红[5](2020)在《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文中认为以黄河兰州段为研究对象,将模糊数学的模糊识别和最大隶属度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2018年丰水期黄河主流6个检测断面7项水环境质量因子进行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6个检测断面水质均为I类,单因子指数评价水质都为II类,均达到既定的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限值,模糊综合评价在综合考虑各项污染因子对水质的贡献的同时,将不同水质类别分界线模糊化,更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张国栋[6](2020)在《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三江平原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经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冲积作用形成了我国的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该区域一直承受着高强度的开发,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当地农民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地下水资源,经过降雨、蒸发、径流、下渗等自然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此种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三江平原腹地粮食生产核心区十六个典型临江灌区作为研究基点,对其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以及灌区整体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探究其内部关系,利用情景分析法对研究区水环境未来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并研究水环境约束下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地表水水质指标进行采样与实验,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除集贤灌区外其他灌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水质相对较差的灌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空间分布与灌区河网密度有关,河网密度大的地区相对水质情况较好。通过分析构建的AMFO-PPE模型、RAGA-PPE模型、FA-PPE模型以及NIM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68,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079,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09875,虽然NIM区分度为1.14205,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指标进行采样与实验,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除蛤蟆通灌区外其他灌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较差,十六个灌区地下水等级分布空间呈现出东部状况好于西部的状态,从所测指标值来看,Fe、Mn指标含量明显超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孔隙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将铁锰矿物质溶解于水体。通过分析四种模型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98,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366,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18358,虽然NIM区分度为1.21836,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利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法对灌区水环境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指标利用构建的AMFO-PPE模型进行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除蛤蟆通灌区外其他灌区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较差,水质空间分布成块状分布,西部、北部和东部较好,中南部较差。通过所得结果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分析可以发现,灌区水环境质量与地下水水质为强相关关系,相关性大于其余两者。通过分析四种灌区水环境评价模型的性能,得到AMFOPPE模型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973,接下来随机抽取10个灌区重复25次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值为24.409,经计算得到AMFO-PPE模型区分度值为1.15267,虽然NIM区分度为1.17080,但NIM标准化分值曲线分布并不合理,说明AMFO-PPE模型在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根据调查选取耕地面积占比、降水量、渠系入渗补给系数以及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四个驱动因子,利用多元回归方程和情景分析法对研究区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当前趋势继续发展,研究区水环境呈现变好的趋势,通过减小耕地面积比例增长趋势或减少单位面积施肥量,当地水环境质量变好的趋势在增大,但是变化趋势依旧不明显。(5)通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布谷鸟算法进行求解,将灌区水环境质量指数,作为约束条件对灌区农业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由于受到水环境约束条件的限制,对当地的水资源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同时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并对当地的水环境保护以及农业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建议。
林正松[7](2020)在《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文中提出清江下游流域(以下统称“研究区”)位于湖北宜昌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境内,属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第二大支流。康乾时期,研究区分布有数十座向王庙,还流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谚语,且当地土家族人民将“向王天子”的水神形象作为保护水环境的集体记忆。向王庙自身的三大功能(即“向王崇拜”、“灯塔与航标”和“凝聚”)与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化”了环境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康乾时期研究区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不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筑水坝、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引进生态修复技术等方式遏制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从传承文化景观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视角,提出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破坏较重的遗址断面进行环境复原与修复,并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该模式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对此科学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鄂西南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中找出向王庙遗址(1)揭示鄂西南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本土文化。研究区位于鄂西南连片贫困山区,具有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雨水分布不均等地质地貌特征。康乾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被打破,土汉交融促使本土文化快速发展。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一文中,将“向王天子”作为治水有功的水神,被广乏流传,“向王文化”也因此成为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2)通过田野调查提取向王庙遗址数据。土家族人民为保持“向王天子”的人物形象,在研究区险要关隘处和地质灾害多发地修建庙宇,被称为“向王庙”,长期以来成为当地典型的文化景观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加上“清江画廊”、“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等促使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王庙断面的建筑、道路、植被等损毁严重。通过田野调查,提取了研究区向王庙遗址断面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保存状况等基础数据,为文化景观复原与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二部分揭示向王庙的历史变迁、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意义(1)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田野调查中发现向王庙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和支流的“川盐古道”和“万里茶道”险要关隘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特征,为分析研究保护文化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康乾时期,“生态环境—向王庙功能—人类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促使人与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遗址断面生态系统失衡。康乾时期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一面对改善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重拾“向王文化”,从复原和修复文化景观资源的视角,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复原和修复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1)制定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的运行机制。本文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总体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从田野调查、评估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效果评价等步骤制定运行机制。(2)运用典型案例对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重拾“向王文化”为切入点,以复原向王庙的“三大功能”为主题,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环境修复设计研究,其结果不仅保护了文化景观资源,还提高了文化旅游价值,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对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遗址断面的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发现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2018年前后的环境修复设计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环境修复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引入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环境修复设计的权重值为0.462,高于其它几项驱动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环境修复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可行性(1)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遗址断面的参数指标中有13项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Ⅲ类”标准,还有5项指标在环境修复设计后依然超标。(2)环境修复工程前后超标水质指数变化分析。本章从地理区位因素和超标水质属性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超标水质指数值由环境修复工程前的27.21下降到修复后的20.58,下降幅度为24.37%,整体显示此次环境修复设计改善了遗址断面的环境质量,促使水环境质量提高,说明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改善遗址断面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3)政府科学引导,合理控制污染源。针对水环境中超标水质在不同遗址断面的污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稀释、植物吸附法等措施,来降解、稀释和去除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当地政府综合管理的加强,在污染严重的遗址断面扩大环保宣传力度,从增加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促进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张泽航[8](2020)在《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以亚运村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要求的政治初心,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勇立潮头的时代使命,引领浙江社会治理创新走在前列的改革要求,浙江省于2019年4月开展未来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水环境作为未来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未来社区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但是目前尚未有针对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亟需开展相关研究,为浙江省未来社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建议。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国外内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英国等先进国家城市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资料,筛选其中与未来社区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归纳整理出包括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城市水环境设施评价与城市水环境管理评价在内的各项评价体系内容,并深刻剖析未来社区水环境内涵,同时遵循指标选取原则,构建了一套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构建的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包括水环境质量、水文水动力、水景观、水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公众满意度在内的6项准则层,包括地表水质、河道底泥污染指数与防洪能力等在内的14项指标层,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相关研究与规划确定了指标的评价标准。2、选取杭州市亚运村未来社区作为评价对象,证明了所构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实用性。评价主要结果为:杭州市亚运村未来社区最终得分为83.8分,水环境总体情况较好,其中评价得分较低的是水生生物等相关指标与水域面积率指标,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得分较低的原因是先锋河刚刚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治理还未形成新的生态体系,水域面积率指标得分较低的原因是亚运村未来社区还正处于建设阶段,多处水系还未连通同时有部分河道被堵塞。3、根据亚运村未来社区的评价结果提出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整治与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快引配水工程的实施、加快完善水生生物多样性、继续深化截污纳管工作、定期开展清淤工作、未来社区水环境治理引入海绵理念、开展社区内河道与海绵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护坡工程、建立互联网+水环境信息平台等。
郭楠楠[9](2020)在《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评价及Ecopath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西大洋水库是河北省规模较大的综合利用型水库,位于白洋淀上游,是白洋淀重要的补水水库,水环境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白洋淀水质状况。本研究选取西大洋水库某一库湾区,建立生态修复示范区,对示范区水环境进行修复,使之逐渐成为一个自我维护、良性循环、结构合理的水生生态系统。本研究于2019年5、7、9、11月中旬对示范区水质状况及水生物进行调查,并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及构建Ecopath模型,判断生态修复对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及生态平衡的影响,对生态修复工程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为修复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p H维持在8.5左右,为碱性水体;SD在2.6~5.2m之间,DO变化范围在5.46~6.48之间;示范区CODMn、TP浓度与对照区相比分别降低22%和55%;5、9月示范区Chl.a浓度低于对照区,7、11月示范区Chl.a浓度高于对照区;5、7、9、11月示范区TN、NO3-、NO2-浓度与对照区无明显区别;5月示范区NH4+浓度低于对照区,7、9、11月NH4+浓度与对照区无明显区别。浮游植物评价结果表明:5、7、9月示范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高于对照区。5、7月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高于对照组;优势种种类数方面,5、7月示范区浮游植物种类数高于对照区,5月示范区优势种种类数低于对照区,7月示范区与对照区优势种种类数相等,9月示范区浮游植物种类及优势种种类数都高于对照区。优势种种类数由低于对照区逐渐向高于对照区变化,由此可看出,示范区的建立对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有积极作用。西大洋水库示范区Ecopath模型结果表明:16个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为1.00—3.62;系统总流量为12130.47 t/(km2·a),能量流动主要分布在Ⅰ~Ⅲ营养级之间;系统能量转化效率较低,仅为1.7%;食物网结构主要分为三条,牧食食物链两条,分别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小型鱼类—中大型鱼类、水草—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碎屑食物链:碎屑—底栖动物和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系统连接指数(CI)与系统杂食性指数(SOI)结果表明,示范区食物网结构较为复杂,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稳定。水草的大量种植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Ecopath模型中水草的生态营养效率仅为0.005,能量利用率低下,造成大量能源浪费,下一步工作中可考虑在示范区放养一定量的食草性鱼类,提高初级生产力的利用率,使示范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张媛[10](2020)在《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沣河流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对渭河水环境及关中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沣河水环境背景资料及水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设立了8个监测断面,监测了15种水质因子。通过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水质数据,探讨了沣河在这一水文年中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指标化学特征、水质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评价了流域水质类别和污染程度;解析了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与污染源;分析了流域中下游断面富营养化爆发风险;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PO4-P和NO2-N对流域水质变化影响很小。N类指标和P类指标相关性较高,对水质变化影响较大。同一时期站点水质污染状况为上游<下游<中游,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与人口密度的影响;按不同水期来看,丰水期污染最轻,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污染最严重,主要原因是低径流的枯水期水体停留时间长,对水体中各种元素有富集作用。(2)综合来看,监测点的污染状况从优到劣依次为沣峪、高冠峪、严家渠、三里桥、秦渡镇、太平峪、沣河口、潏入沣。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为三个水质时期中12.5%的断面水质为IV类水质,87.5%为V类水质;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价水质12.5%为IV类和V类水质,87.5%为劣V类水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流域V类水比例高达91.8%,这三种方法评价结果都较悲观,主要原因是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最严重的因子-TN。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TN对水质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12.5%为II类和III类水质,54.2%为IV类水质,33.3%为V类水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流域I类水质占比75%,V类水质占比25%,与其他方法判定类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因子标准化处理方式不同。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优点,削弱了TN的影响,均衡了CODMn和DO的占比,权重分配更合理,I类水、II类水和III类水占比49.9%,IV、V类水占比50.1%。本研究认为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论更合理。(3)根据富营养化风险评价,沣河中下游有轻度甚至中度富营氧化的风险,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生长很可能受到了N、P,DO和水温的限制。表层水中的N含量与沉积物中的N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是由于内源氮对表层水的影响较大。(4)通过污染源分析,流域上游主要污染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中下游主要的污染来源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流域主要污染要素是TN、NH3-N和TP。流域水质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为控制营养盐污染。为了打造更适宜的人居和水文环境,在进行水环境宣传工作的同时,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包括:养殖业中开发利用绿色饵料和优良苗种进行生态养殖;农业上科学合理施肥,同时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工业上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辅以奖惩、经济扶持,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的前提下,结合建设湿地工程,防止大规模散排现象的发生。
二、浅析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
1.2.1 水环境承载力概念 |
1.2.2 水环境承载力特点 |
1.2.3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
1.2.4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
2.1.2 气候气象 |
2.1.3 土壤和植被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水环境特征 |
2.3.1 水文特征 |
2.3.2 水环境质量现状 |
2.3.3 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2 指标评价体系 |
3.2.1 重点开发区 |
3.2.2 农产品主产区 |
3.2.3 重点生态功能区 |
3.3 指标数据标准化 |
3.4 确定指标权重 |
3.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4.2 构造判断矩阵 |
3.4.3 构单层单权重 |
3.4.4 一致性检验 |
3.5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 |
3.5.1 专项指标计算 |
3.5.2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 |
3.6 水环境承载力状态判别 |
3.7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校验 |
3.7.1 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 |
3.7.2 水环境承载力指数校验 |
第四章 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分区 |
4.3 重点开发区典型城市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4.3.1 兰州市指标数据标准化 |
4.3.2 兰州市确定指标权重 |
4.3.3 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分析 |
4.4 农产品主产区典型城市定西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4.4.1 定西市指标数据标准化 |
4.4.2 定西市确定指标权重 |
4.4.3 定西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分析 |
4.5 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城市甘南州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4.5.1 甘南州指标数据标准化 |
4.5.2 甘南州确定指标权重 |
4.5.3 甘南州水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分析 |
4.6 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整体情况分析 |
4.7 改善建议及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黑河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栖动物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
1.2.3 水环境质量评价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黑河流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水文特征 |
2.1.6 水资源及梯级电站开发状况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采样点布设原则及采样点布设 |
2.2.1 采样点布设原则 |
2.2.2 采样点布设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1 大型底栖动物样品采集及鉴定 |
2.3.2 水体理化因子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生物多样性指数 |
2.4.2 优势种 |
2.4.3 BI指数 |
2.4.4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
2.4.5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及生态系统属性划分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
3.1 黑河上中游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 |
3.2 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空间分布 |
3.2.2 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空间变化特征 |
3.2.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空间变化特征 |
3.2.4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空间变化特征 |
3.2.5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 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
3.3.1 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季节变化 |
3.3.2 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季节变化 |
3.3.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季节变化 |
3.3.4 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季节变化 |
3.3.5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 |
3.4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变化特征 |
3.4.1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组成 |
3.4.2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空间分布特征 |
3.4.3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季节分布特征 |
3.5 讨论 |
3.5.1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
3.5.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1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1.1 数据筛选 |
4.1.2 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1.3 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1 数据筛选 |
4.2.2 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3 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4.3.2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的主导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
5.1 黑河上中游水质理化评价 |
5.2 黑河上中游水质生物学评价 |
5.3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参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4 讨论 |
5.4.1 水质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
5.4.2 黑河上中游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黑河上中游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名录 |
(3)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
2.1.2 水体调研方法 |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1 水质评价 |
2.3.2 敏感性分析 |
2.3.3 统计分析 |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5.3.2 权重的确定 |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
6.1 典型案例 |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我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2.1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
2.2 砂质海岸带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
2.2.1 沙滩空间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2.2 沙滩体量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2.3 沙滩舒适度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 砂质海岸带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
2.3.1 潮滩适宜游乐区域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2 潮滩剖面形态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3 潮滩底质物质养护效果评价指标遴选 |
2.4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空间差异化评价方法 |
2.4.1 GIS技术及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矢量数据 |
2.4.2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2.4.3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3.1 景观生态学主要理论与方法 |
3.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方法 |
3.2.1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数据 |
3.2.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类型划分 |
3.2.3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技术流程 |
3.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
3.4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1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2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3 景观格局优化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4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
3.5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砂质海岸带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4.1 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4.1.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方法 |
4.1.2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4.2.1 海洋水环境效果评价方法 |
4.2.2 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起源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
5.1.3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过程 |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5.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步骤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5.3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框架建立 |
5.3.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遴选 |
5.3.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层次框架建立 |
5.3.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
5.4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5.4.1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5.4.2 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5 综合模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5.1 Satty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2 最大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
6.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6.1.1 营口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概况 |
6.1.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
6.1.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案概况 |
6.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2.1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监测 |
6.2.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
6.3.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
6.3.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总体评价 |
6.3.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
6.3.4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6.3.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
6.3.6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3.7 结果讨论 |
6.4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4.1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4.2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
6.5.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监测 |
6.5.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分析与指标赋值 |
6.5.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
6.5.4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6.5.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
7.1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7.1.1 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概况 |
7.1.2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7.2 大连金石滩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1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监测 |
7.2.2 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3 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4 海滩综合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3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
7.3.1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
7.3.2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效果分析 |
7.3.3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
7.3.4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 |
7.3.5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
7.3.6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
7.3.7 结果讨论 |
7.4 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文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3 海滩底质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5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
7.5.1 综合评价指标监测与赋值 |
7.5.2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
7.5.4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7.5.5 结果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介绍 |
1.1 单因子指数法 |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 采集水样及水样水质检测 |
3 水环境质量评价类别 |
4 水环境质量评价 |
4.1 单因子指数法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 建立因素集U和评价集V |
2) 建立隶属函数和模糊矩阵R |
3) 评价因素的权重确定 |
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5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
6 结论 |
(6)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3 考虑水环境约束的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区地表水环境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域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分区 |
2.1.2 自然条件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投影寻踪模型 |
2.3.2 内梅罗指数法 |
2.3.3 改进遗传算法 |
2.3.4 萤火虫算法 |
2.3.5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
2.3.6 模型性能评估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地表水水质等级划分和指标选取依据 |
2.4.2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3 基于RAGA-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4 基于FA-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4.5 基于AMFO-PPE模型的地表水水质特征分析 |
2.5 讨论 |
2.5.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2.5.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2.5.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灌区地下水环境特征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指标选取及水质等级划分依据 |
3.3.2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3 基于RAGA-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4 基于FA-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3.5 基于AMFO-PPE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4.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3.4.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3.4.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灌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其发展态势研究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R聚类 |
4.2.2 变异系数 |
4.2.3 相关系数分析法 |
4.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2.5 情景分析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基于R聚类的指标筛选 |
4.3.2 基于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 |
4.3.3 指标体系建立 |
4.3.4 灌区水环境质量分级标准 |
4.3.5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6 基于RAGA-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7 基于FA-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8 基于AMFO-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
4.3.9 基于AMFO-PPE模型的灌区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10 灌区水环境质量未来演变趋势分析 |
4.4 讨论 |
4.4.1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4.2 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 |
4.4.3 评价方法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环境约束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2.1 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2.2 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5.2.3 模型配置要素划分 |
5.2.4 供需水量预测 |
5.2.5 模型求解算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模型参数确定 |
5.3.2 模型求解及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化景观资源研究现状 |
1.2.2 文化景观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3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 |
1.3.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概念 |
1.3.2 环境修复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环境修复设计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鄂西南生态环境转型时期的向王庙遗址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鄂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2.2.2 气候变化特征 |
2.2.3 植被类型与分布状况 |
2.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5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
2.2.6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3 土家族敬畏清江观念的转型 |
2.3.1 航运变迁导致敬畏清江观念的矛盾 |
2.3.2 山体资源化导致环境问题恶化 |
2.3.3 水体资源化改变生态系统平衡 |
2.4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提取 |
2.4.1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调查与挖掘 |
2.4.2 向王庙数据提取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王庙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1 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 |
3.1.1 向王文化的历史变迁 |
3.1.2 向王庙地望及其分布格局 |
3.1.3 向王庙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向王庙遗址的功能特征 |
3.2.1 “灯塔与航标”:保障人们通行安全 |
3.2.2 “向王崇拜”:为土家族人民消灾祈福 |
3.2.3 “凝聚”: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
3.3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3.1 人们开发清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2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王庙断面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运行机制 |
4.1.1 修复目标 |
4.1.2 修复原则 |
4.1.3 修复策略 |
4.1.4 效益评价 |
4.1.5 综合分析与判断 |
4.2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与实施 |
4.2.1 建筑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2 道路系统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3 植被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4 水体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5 废弃物处理与修复设计 |
4.3 文化景观效益对比分析 |
4.3.1 文化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
4.3.2 景观效益评价分析 |
4.4 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4.4.1 水环境质量污染对比分析 |
4.4.2 土壤环境污染对比分析 |
4.4.3 空气污染对比分析 |
4.5 多因素改善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4.5.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5.2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及其应对措施 |
5.1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检测 |
5.1.1 采样及检测 |
5.1.2 检测方法与流程 |
5.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5.1.4 检测结果与统计 |
5.2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区位因素的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3.2 基于超标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以亚运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建设背景 |
1.1.2 浙江省水环境治理发展历程 |
1.1.3 浙江省水环境管理成效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2.2 国外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2.3 国内城市水环境设施评价研究 |
1.2.4 国外城市水环境设施评价研究 |
1.2.5 国内城市水环境管理评价研究 |
1.2.6 国外城市水环境管理评价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未来社区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水环境评价的内涵 |
2.2 指标选取原则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2.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 指标体系的意义、量化方法 |
2.5.1 水环境质量指标 |
2.5.2 水文水动力 |
2.5.3 水景观 |
2.5.4 水生态保护程度 |
2.5.5 水生生物 |
2.5.6 公众满意度 |
2.6 评价标准的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与指标权重确定 |
3.1 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调查研究 |
4.1 水环境质量调查 |
4.1.1 监测分析方法 |
4.1.2 评价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水文水动力调查 |
4.2.1 分析方法与评价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水景观调查 |
4.3.1 分析方法与评价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水生态保护程度调查 |
4.4.1 分析方法与评价 |
4.4.2 结果与讨论 |
4.5 水生生物调查 |
4.5.1 分析方法与评价 |
4.5.2 结果与讨论 |
4.6 公众满意度调查 |
4.6.1 分析方法与评价 |
4.6.2 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州市亚运村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分析 |
5.1 区域概况 |
5.2 分指标评估 |
5.2.1 水环境质量 |
5.2.2 水文水动力 |
5.2.3 水景观 |
5.2.4 水生态保护程度 |
5.2.5 水生生物 |
5.2.6 公众满意度 |
5.3 综合评价 |
5.4 评价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6.1 潜在问题分析 |
6.2 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介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评价及Ecopath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环境修复 |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 |
1.3 生物评价 |
1.4 Ecopath模型 |
1.5 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生态修复措施 |
2.1.3 采样点及采样频次 |
2.1.4 样品采样与测定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示范区水质与对照区比较 |
2.2.2 水环境质量评价 |
2.3 讨论与分析 |
2.3.1 示范区对水质影响 |
2.3.2 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示范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生态修复措施 |
3.1.3 采样点及采样频次 |
3.1.4 样品采样与测定方法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
3.2.2 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变化 |
3.2.3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间关系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浮游植物群落密度、生物量与优势种分析 |
3.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关系 |
第四章 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示范区Ecopath模型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生态修复措施 |
4.1.3 采样点及采样频次 |
4.1.4 采样方法 |
4.1.5 功能组划分 |
4.1.6 参数确定 |
4.2 实验结果 |
4.2.1 营养级特征、能量流动及转化效率 |
4.2.2 食物网 |
4.2.3 混合营养效应 |
4.2.4 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模型质量评价 |
4.3.2 生态系统特征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特色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特色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监测点分布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植被 |
2.1.6 人文概况 |
2.2 监测点分布及评价指标 |
2.2.1 监测点分布 |
2.2.2 评价指标及采样方法 |
2.2.3 样品预处理及监测方法 |
第三章 水质指标分布特征与统计分析 |
3.1 不同时期评价指标统计特征描述 |
3.1.1 物理指标 |
3.1.2 化学指标 |
3.1.3 生物指标 |
3.2 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1 皮尔逊相关性 |
3.2.2 聚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 |
4.1 单因子指数法 |
4.2 内梅罗指数法 |
4.2.1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 |
4.2.2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 |
4.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1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2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 评价方法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沣河流域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
5.1 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分布 |
5.2 表层水中富营养化程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沣河流域污染源及防治对策 |
6.1 营养盐污染 |
6.2 降水和地表径流 |
6.3 流域污染防治措施 |
6.3.1 区域化防治措施 |
6.3.2 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丁小平. 兰州大学, 2021(11)
- [2]黑河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D]. 李宝龙.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3]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 张明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黄河兰州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J]. 李晓燕,张国珍,张红斌,周添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0(03)
- [6]灌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张国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D]. 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浙江省未来社区水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以亚运村社区为例[D]. 张泽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西大洋水库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水环境质量评价及Ecopath模型构建[D]. 郭楠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10]沣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 张媛.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