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1](2021)在《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涂料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阻尼涂料由于其低VOC、施工简单、涂覆效率较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以及建筑外墙等领域,而水性丙烯酸酯可以用作阻尼涂料的基础乳液,在具备优异阻尼性能的同时又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危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材料,并且可以依据涂料具体的工作环境来设计水性丙烯酸酯的阻尼性能。1.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段单体,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采用无规共聚的聚合方式合成了一系列二元共聚物。通过改变软硬单体的种类以及比例,研究了其对乳液性能、胶膜疏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硬单体比例增加对胶膜的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并且确定了共聚产物在-40℃左右低温时仍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以及二元无规共聚物有效阻尼温域达到最宽值70℃时的乳液配方。2.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研究粒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以MMA与St共聚物为核结构,BA的均聚物为壳结构,发现疏水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与交联剂用量成正比的关系。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水接触角可达到96.5°,拉伸断裂强度最大为1.21 MPa,但是有效阻尼温域改善并不明显,因此为了扩宽阻尼温域利用Fox方程设计了以BA,MMA,St为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功能性单体的多层核壳型系列丙烯酸酯乳液,结果发现当HEMA用量为最外层单体质量的2%时,有效阻尼温域最宽可达到135.60℃,但是两个阻尼峰之间会出现波谷,因此为了改善共聚物的相容性,将各层间Tg跨度缩窄,实现了仅有一个阻尼峰的目的,当层重比为1/2/2时有效阻尼温域宽度也可以达到71.99℃。3.选择无规共聚体系中的BA与St共聚乳液作为阻尼涂料的基础乳液,加入一系列填料以及助剂制备成水性阻尼涂料,研究发现较大粒径的云母粉对涂料阻尼性能改善显着,有效阻尼温域为61.01℃。当云母粉目数为400目,质量比为40%时有效阻尼温域最宽为74.64℃。
李兰[2](2021)在《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丙烯酸树脂主要是以丙烯酸类单体作为主要单体,经过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一般用在涂料中会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并且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至于各个国家对有机挥发物(VOC)的排放进行了限制,这也导致了水性树脂的兴起,也因此丙烯酸树脂的水性化显得极其重要。金属及其构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被腐蚀,这就会导致经济的损失,久而久之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保护金属构件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金属表面涂覆涂料。尽管丙烯酸树脂涂料有着较好的金属防护性能,但依然存在着成膜性差、硬度低以及耐腐蚀性不足等缺点,因此需要对丙烯酸树脂进行适当的改性,来制备性能更好的丙烯酸树脂涂料。本文主要是通过在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引入自交联单体的方式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然后用制备得到的树脂分散体作为基料,添加适量的水性助剂,配制漆膜并测试其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先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式将自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引入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再通过转相方式制备得到水分散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并采用1,6-己二酸二酰肼(ADH)作为交联剂制备得到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酯涂膜。对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固化膜的研究表明,随着AAEM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的粒径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随着中和度的提高,分散体的粒径减小而粘度增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透射红外等对交联单体、固化剂、树脂以及固化涂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自交联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且固化反应成功进行。DSC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所得固化涂膜的玻璃化温度(Tg)最高,达到了56.89℃,即该条件下所得涂膜的交联程度最高;TGA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固化涂膜的外推起始温度最高,达到了347.5℃,即该涂膜的热稳定性最好。当AAEM用量为5.0~7.5 wt%、共聚物Tg为45℃、中和度为90%、ADH用量为150%时,固化涂膜的凝胶分数达到了90%,固化漆膜的铅笔硬度为H,附着力为1级,弯曲性能为3 mm,耐冲击性为50 kg·cm,耐水性达到了72 h,具有较好的性能。(2)通过先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式将AAEM引入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上,再通过转相的方式制备得到水分散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在高温烘烤条件下能发生自交联,在180℃条件下固化时间为1 h时得到的涂膜凝胶分数达到71%左右。对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及其固化膜的研究表明,随着AA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粒径减小而粘度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减小;随着AAEM用量的增加,分散体的粒径增大,涂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透射红外等对树脂以及固化涂膜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自交联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酸酯分子链段上且固化反应成功进行。DSC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所得固化涂膜的Tg最高,达到了60.53℃,即该条件下所得涂膜的交联程度最高;TGA分析表明,AAEM用量为5.0 wt%时,固化涂膜的外推起始温度最高,达到了360.2℃,即涂膜的热稳定性最好。当AA用量为3.5 wt%、AAEM用量为5.0 wt%、共聚物Tg为45℃、固化条件为180℃烘烤1 h时,固化涂膜的凝胶分数达到了72.3%,固化漆膜的铅笔硬度为2 H,附着力为1级,弯曲性能为3mm,耐冲击性为50 kg·cm,耐水性达到了168 h,具有较好的性能。
李雪梅[3](2021)在《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文中指出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抗菌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原则是阻止细菌病原体传播,对新型高效抗菌材料的研究已迅速成为减轻细菌病原体感染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聚合物在抗菌材料的制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具有广谱、高效抗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聚合物材料更受关注。本论文采用廉价的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含季铵盐的官能团为抗菌单元、选择H2O作为溶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另外,通过引入其他的无机活性组分,增强其抗菌活性,并应用于不同体系的抗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在对微生物基础知识、抗菌剂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典型高分子抗菌剂的合成方法与应用领域。其次,通过一锅无皂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以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为共聚单体,以H2O为溶剂,成功合成了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BsCCP)。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温度和单体比例对BsCCP合成的影响。采用FT-IR、SEM、XPS、粒径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BsCC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BsCCP在一定浓度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培养24 h后,BsCCP对大肠杆菌(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0.00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MIC为400.00μg/m L。同时,BsCCP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将BsCCP应用于内墙涂料,获得了具有抗菌性能的BsCCP基涂料(BsCCP-C),同样在24 h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第三,以含有阳离子抗菌活性单元的丙烯酸酯共聚维酮(CACPV)为原料,利用其中的吡咯烷酮(共聚维酮)单元,采用碘络合反应,成功制备了具有双抗菌活性中心的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CACPVI)纳米微球。采用FT-IR、UV-vis、XPS、SEM、Size和接触角测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ACPVI的的抗菌活性进行考察,并且研究了CACPVI的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协同抗菌活性的CACPVI在11 d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CACPVI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0.00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0.00μg/m L。同时,CACPVI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考察了CACPVI的抗菌应用性,发现将CACPVI添加到墨水、染料和涂料等精细化学品后,可赋予其明显的抗菌性能。第四,通过一锅无皂乳液聚合法,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以及[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为共聚单体,H2O为溶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成功合成了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RsCACPs)纳米微球。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温度、MAPTMA含量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的影响。采用FT-IR、SEM、XPS、粒径以及接触角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RsCACP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机理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sCACPs在96 h内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sCACPs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00.00 m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00.00 mg/m L。同时,RsCACPs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进一步应用于制备抗菌棉织物,发现将RsCACPs涂覆于织物表面后,棉织物(RPs@CF)具有持久抗菌活性,并且RPs@CF具有较好的抗细菌粘附能力,在经过50次循环洗涤之后,RPs@CF也具有一定的耐洗脱性能。第五,以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OSalphen M)为活性物质,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α-(甲基丙烯酰基-氨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M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为共聚单体,H2O为溶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SpM@PMNMM)纳米微球。采用FT-IR、SEM、EDS、XPS、粒径和电位测试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评估了HSpM@PMNMM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所获得的HSpM@PMNMM在96 h内具有出色的抗菌活性,并具有协同抗菌活性。另外,还测试了HSpM@PMNMM对典型的苹果树腐烂菌的抗菌活性。抑菌圈实验结果表明,HSpM@PMNMM对苹果腐烂真菌也具有良好的活性。综上所述,以季铵盐为抗菌单元,廉价的丙烯酸酯为共聚单体,制备了四种具有抗菌活性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此外,将三种无机活性中心引入了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中,以增强其抗菌活性,有望应用于涂层、织物、精细化学品和农业等领域,这可为制备高效、持久性能的抗菌剂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刘红艳[4](2021)在《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在涂料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自身的耐热性、耐老化性和力学性能较差,防水防污性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对其改性来提升性能。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老化、耐化学稳定性、自清洁性能和极低的表面能。同时纳米TiO2催化活性高、氧化能力强,具有较好的抗菌和自清洁性能,还可以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因此将含氟单体和纳米TiO2引入丙烯酸酯聚合物中,能够制备具有优异的拒水拒油性、抗菌性、耐热性、抗老化性和力学性能的含氟丙烯酸酯纳米复合乳液。本课题在油性引发剂的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乙烯基磺酸钠(ES)、丙烯酸丁酯(BA)、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FM)为主要单体反应生成预聚体。然后以TBOT为纳米TiO2的前驱体,用KH570对其水解产物改性,生成的改性纳米TiO2在水性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的作用下与预聚体反应,制得高性能阴离子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研究了合成条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合成的复合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并将复合乳液用于纸张和织物,对复合乳液处理后纸张和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最佳合成条件为:m(FM):m(ES):m(TBOT):m(KH570)=6:4:2:3,软硬单体比例 BA:MMA 为 1:1,pH值为8,KPS用量为0.5%,温度80℃,反应时间5小时。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液性能稳定且乳胶膜拒水拒油性好,复合乳胶膜的铅笔硬度在H-2H之间,抗冲击强度达到42 kg.cm。然后,测试表征了合成出的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紫外-可见光谱(UV)表明FM和KH570成功改性后的纳米TiO2已被接枝到聚合物中;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纳米粒度仪(DLS)表明,乳胶粒为标准球形,分布较为均匀,粒径在150-200nm之间且粒径分布较窄,乳液稳定;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CA)、热重分析仪(TG)分析得出,相比纯聚丙烯酸酯,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表面明显粗糙,出现微米级的凹槽和沟壑,涂膜的防水防油性能显着提升,复合乳胶膜对水和CH2I2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20°和113°,F和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复合乳胶膜的热分解温度,增强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降低了乳液的表面张力。将复合乳液用作表面施胶剂,确定的最佳工艺为复合乳液用量1%,温度120℃,处理时间3 min,此时纸张的疏水疏油性最好,对水和CH2I2的接触角可分别达到138.4°和124.7°。施胶后纤维排列紧密纸张表面致密平滑,表面自由能降低为5.03 mJ/m2,纸张的抗张强度、耐折度和平滑度都有所提高。纸张纤维的XPS分析表明施胶后F、Ti元素的存在。抗菌性分析得出随着纳米TiO2的增加,纸张的抑菌环宽度也不断增加,在纳米TiO2为10%时抑菌环的平均宽度为2.04 mm。将复合乳液用作织物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纤维表面褶皱淡化,防水防油性能提升,防水等级为90分,防油等级达到6级,表面自由能降低为4.39 mJ/m2。织物的白度、柔软度、透气性测试结果显示各指标均有轻微下降但没有太大影响。XPS分析表明整理后织物表面不同界面都含有F和Ti元素。抗菌性分析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随着纳米Ti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许晓敏[5](2021)在《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文中认为涂料染色工艺简单,色谱齐全,可上染各类纤维,染色后无需进行水洗,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染色工艺。现阶段国内涂料染色粘合剂多为聚丙烯酸酯乳液,但聚丙烯酸酯乳液存在耐摩擦牢度差、高温发粘、低温发脆的缺点;聚硅氧烷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柔顺性,通过有机硅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可以合成出粘结性好、成膜性佳的粘合剂。因此本课题以自制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并将合成的改性乳液作为粘合剂应用在棉织物的涂料染色中。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是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为聚合反应单体,以乳液聚合的方式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所得乳液稳定性良好,单体转化率高。第二部分是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的合成。本实验选择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与丙烯酸发生开环反应,合成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经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表明,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发生了环氧结构的开环反应,与丙烯酸发生了化学键合,合成了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本实验以自制的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为改性剂,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通过设计核壳结构的粒子,合成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好,凝胶率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乳液微观结构、乳液粒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乳液平均粒径小,乳液粒径分布窄,根据TEM图可知,乳液颗粒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X射线原子能谱仪的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改性乳液成膜后表面硅元素含量较高,这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乳液在成膜过程中出现核-壳结构的转变。第三部分是将合成的改性乳液作为粘合剂应用在棉织物涂料染色中。实验主要探究粘合剂中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用量、粘合剂用量、焙烘温度与时间等对涂料染色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料染色棉织物的手感柔软,干/湿摩擦牢度好,其中干摩擦牢度达4~5级,湿摩擦牢度为4级,最后将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与市售的阳离子粘合剂6218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乳液粘合剂处理所得的涂料染色棉织物各项牢度指标与粘合剂6218相近,并且在织物手感上优于粘合剂6218,因此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徐陈静[6](2021)在《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和涂层特性》文中提出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分子结构和性能可调、安全环保、耐候等优点,在建筑、纺织、造纸、石油和工业防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聚丙烯酸酯涂层的耐热性、耐水性较差,存在“冷脆热黏”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发展受限。采用刚性无机纳米颗粒与聚丙烯酸酯复合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乳液是增强涂层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极性差异较大,相容性不好,纳米氧化硅改性聚合物时分散不均,往往需要在聚合前先进行化学改性,复合乳液制备工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辅助单体与纳米氧化硅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分别采用原位Pickering乳液聚合和细乳液聚合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并对聚合过程、复合乳胶粒径分布和形貌、复合粒子形成机理及复合乳液成膜后涂层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单体、1-乙烯基咪唑(1-VID)为辅助单体、纳米氧化硅为Pickering乳化剂,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合成MMA共聚物/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纳米氧化硅无需额外的表面处理,在辅助单体的作用下纳米氧化硅粒子吸附在聚合物乳胶粒子表面,充当反应体系乳化剂。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合成的复合粒子具有明显的“草莓状”结构。研究了纳米氧化硅用量、阳离子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浓度等对MMA乳液聚合转化率、乳胶粒子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着AIBA浓度增大,Pickering乳液聚合速率增大,复合乳胶粒子粒径分布逐渐变窄;随着氧化硅用量增加,复合乳胶粒子粒径分布逐渐变宽;由于辅助单体和AIBA均能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在纳米氧化硅表面,通过原位Pickering乳液聚合可以得到高纳米氧化硅含量(如大于20wt%)的MMA共聚物乳液。其次,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氧化硅溶胶。以MMA为主单体、1-VID为辅助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HD)为主/助乳化剂,通过细乳液聚合合成MMA共聚物/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研究了温度、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浓度和氧化硅用量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引发剂浓度越大,细乳液聚合反应速率越大,而氧化硅的存在对细乳液聚合有一定的缓聚作用。研究了纳米氧化硅粒径和用量、乳化剂浓度对复合乳胶粒子形貌的影响。对于粒径为20 nm的纳米氧化硅,乳化剂SDS浓度的变化影响复合乳胶粒子粒径,但当聚合前期采用Tween-80乳化剂,后期补加少量SDS时,氧化硅可起到一定的Pickering乳化剂的作用,确保复合胶乳的稳定性。不同氧化硅用量的复合乳胶粒子粒径在90~200 nm之间,氧化硅含量增加会导致复合乳胶粒径增大和粒径分布变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证明在MMA共聚物乳胶粒子表面也存在氧化硅粒子。最后,以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单体,1-VID为辅助单体、SDS/HD为主/助乳化剂,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纳米氧化硅用量的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透射电镜证实了复合粒子的形成,复合乳液成膜过程受温度影响。随着纳米氧化硅粒子含量的增加,复合胶膜的疏水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有所提高。AFM分析表面形貌发现纳米氧化硅的添加增加了乳胶膜的表面粗糙度,使其耐水性增加。在一定纳米氧化硅用量范围内(如3%~9%),纳米氧化硅的添加可提高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储能模量。
陈八斤[7](2020)在《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具有力学强度高、耐老化等优点,被广泛用作纺织印染和纸张处理助剂。聚氨酯具有耐磨、耐寒、软硬度可调、黏结性强等优点,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和醋酸乙烯酯聚合物,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拓宽聚合物在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中的应用范围。乳液聚合是合成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在聚合中仍以使用常规乳化剂为主,存在乳化剂易从聚合物粒子上解吸、残留等不足。与常规乳化剂相比,可聚合型乳化剂结构中除了含有基本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外,还包含可参与聚合的反应性官能团。因此,可聚合型乳化剂不仅能起到常规乳化剂的乳化作用,还能以共价键接到聚合物粒子表面,从而避免乳化剂从聚合物乳胶粒子的解吸,为制备高固体含量的稳定聚合物乳液提供基础。本文设计合成了具有梳状结构的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并用于纺织印染和造纸助剂用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对聚合物乳液的应用特性进行了评价。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非离子型扩链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二羟甲基丙烷基醚(Ymer N12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端为双键、主链亲油、侧链亲水的梳状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化学结构,通过水溶液电导率测定得到该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4g/L,发现该乳化剂对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单体具备优异的乳化能力。其次,分别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配制得到仿蜡印整理剂。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得到的PVAc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涂层耐水性优于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得到的乳液,随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增加。从韧度、软度、滑度等方面考察了采用两种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发现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比采用常规非离子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制得的仿蜡印整理剂的手感风格更接近原布,纤维间基本没有聚合物表面成膜后的黏连现象,对织物纤维原有形貌和织物手感影响小。随着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仿蜡印整理剂处理的织物的白度略有下降,撕裂强力略微上升,色变变化不大。新型仿蜡印整理剂可赋予织物厚实、挺弹、蓬松、柔软的手感风格,无刺激性气味和色变,而且不降低织物的强度,具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再次,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的乳液共聚合,制得核-壳结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配制了涂料印花黏合剂。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为乳化剂,可明显提升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黏合剂的稳定性。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备的乳液黏合剂的印花织物色牢度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主要键接固定于聚合物链段上,不易迁移。两种乳化剂都能延长乳液的结膜时间,而可聚合乳化剂可以更好地改善结膜性能,这是因为可聚合乳化剂的梳状结构具有更好的抱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够阻止水分迁移并提升乳液的机械稳定性。最后,分别以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和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为乳化剂,通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单体乳液共聚合,制得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纸张防水剂。发现两种纸张防水剂对纸张的拒水性、干湿强度均有提升作用,而且采用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的提升作用较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乳化剂制备的纸张防水剂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乳化剂为梳状结构且通过双键共聚进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聚合物与纸张纤维的结合着更为紧密,乳化剂不易在水中发生迁移,在湿态下树脂与纸张纤维的结合更为牢固。
高壮[8](2020)在《FPC基材用高性能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丙烯酸酯树脂具有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以及性能优异等特点,广受人们的好评。而FPC基材用丙烯酸酯胶粘剂受到目前电子市场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性能挑战。随着电子器件向着更轻、更薄、更快的方向发展,FPC基材用丙烯酸酯胶粘剂就需要能够具有更好的耐温性、更低的吸湿率以及更好的粘接强度。本文围绕目前市场上出现的FPC基材用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性能研究以及改性研究。首先,通过对胶粘剂中基础丙烯酸酯乳液依次进行各组分单因素影响研究,由各组分的研究结果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经综合验证,得到基础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优配方;所得胶粘剂的性能表现为:包封样剥离强度(PS)为0.93N/mm,单面板对压样PS为2.15N/mm,胶膜吸湿率为2.98%,耐焊性通过率100%。其次,在次基础上对进一步对胶粘剂进行3种方面的改性,分别为聚合工艺改进、内交联单体改性和外加固化剂改性。最后再在3种改性中选取综合性能较好的两个方案进一步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由此得到综合性能最佳的胶粘剂合成配方和工艺;此时胶粘剂的性能表现为:包封样PS为1.24N/mm,胶膜样PS为1.96N/mm,耐焊性通过率为100%,胶膜吸湿率为1.78%。此时胶粘剂的性能相于上述胶粘剂,包封样PS提高了33.3%,胶膜样PS降低8.8%,胶膜的吸湿率降低了40.2%,同时胶膜的初始分解温度从300℃提高到312℃。综合改性得到的丙烯酸酯胶粘剂性能表现优异。所制得胶粘剂在后期FPC生产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综合性能赶超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同时在价格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
吕福宁[9](2020)在《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具备设计多样性、环境污染小、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在生物医学成像、化学传感器设计、有机发光二极管、防伪加密涂层、分子逻辑开关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本工作中,我们首次将适用于水性环保涂料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用于制备掺杂型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发现,由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乳液制备的薄膜具有对金属基材优异的附着力和良好的阻隔性能。通过有机染料N-羟乙基-4-溴-1,8-萘二甲酰亚胺(HBN)与聚合单体共同预乳化的方法,实现了向疏水聚合物体系中成功引入微量(0.062 wt%)发光分子的同时,避免了对聚合物膜的阻隔性能和拉伸性能造成损害。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在室温环境条件下具有双重发射性质,分别为(1)紫外和可见蓝光区的荧光发射和(2)530~690 nm的室温磷光发射。共聚物中的聚偏氯乙烯链段对HBN的光致发光性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工作中采用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非常低的结晶度,并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不超过室温,远低于文献报道的常用于负载磷光分子的刚性疏水性聚合物(刚性体现为高Tg和高Tm)。基于此现象,推断出在室温环境条件下,室温磷光材料高效RTP发射的必要因素是聚合物基质限制磷光分子的运动,而不是聚合物基质的刚性。此观点对既有掺杂型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补充。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对中极性至非极性溶剂具有一定的可逆选择性响应。这种对中极性至非极性溶剂的可逆性颜色响应可能会拓宽室温磷光共聚物薄膜在化学诱导逻辑门领域的应用。
杨凤敏[10](2020)在《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文中指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等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丙烯酸酯乳液。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耐候性、耐酸碱、成膜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化工、皮革、功能性膜、医用高分子及水处理等领域。但是作为成膜物使用时其耐水性差、吸水率高,这一缺点严重限制了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范围,为了拓宽应用范围,需要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耐水性,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鉴于此,本文进行了降低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首先,考察了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配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交联剂的类型及其用量、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及外交联体系对丙烯酸酯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通过优化乳胶粒的内交联结构,确定了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及聚合条件;最后,探索了用低分子量SMA共聚物的皂化物作乳化剂对合成具有低吸水率乳胶膜的丙烯酸酯乳液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配方组成中乳化剂用量、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软硬单体配比、疏水性单体St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均有影响。其中,复合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疏水性单体用量对丙烯酸酯乳胶膜的吸水率影响最大。保证乳液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乳化剂用量、提高复合乳化剂中非离子型乳化剂比例、增大疏水性单体用量均可极大程度地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2)丙烯酸酯乳液内交联反应的交联剂类型、用量及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对乳胶膜的交联度及吸水率的影响较大,其中乳胶粒的交联结构是影响交联度及吸水率的重要因素。采用DVB作内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的2%(质量分数,下同)时,乳胶膜的吸水率最低。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乳胶粒的交联结构,发现当交联结构为内交联层在自交联层以内,内交联层所用单体量为20%时,形成的核壳结构有助于降低乳胶膜的吸水率,此时吸水率最低仅为4.24%。(3)外交联体系的选择对吸水率有较大影响,GMA+AA交联体系较AM+AA交联体系更适合作丙烯酸酯乳液的自交联体系。当交联单体用量占单体的2%时,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较好,吸水率较小为4.79%。(4)碱皂化低分子量SMA共聚物可单独作为合成丙烯酸酯乳液的乳化剂。其中Na OH皂化SMA共聚物作乳化剂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乳胶膜吸水率较低仅为9.52%。
二、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涂料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阻尼技术 |
1.1.1 阻尼机理及概述 |
1.1.2 阻尼材料 |
1.1.3 聚合物阻尼材料 |
1.1.4 影响聚合物阻尼材料性能的因素 |
1.1.5 聚合物阻尼材料的改性方法 |
1.2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胶粒子概述 |
1.2.1 核壳乳胶粒子的设计 |
1.2.2 核壳结构乳液聚合工艺 |
1.2.3 核壳乳胶互穿网络 |
1.2.4 核壳乳胶粒子应用现状 |
1.3 阻尼涂料 |
1.3.1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 |
1.3.2 水性阻尼涂料的基本组成 |
1.3.3 水性阻尼涂料配方设计基本原则 |
1.3.4 水性阻尼涂料填料的选择 |
1.3.5 水性阻尼涂料助剂的选择 |
1.4 本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阻尼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2.3.1 无规共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2.3.2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2.3.3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制备 |
2.4 阻尼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胶膜的制备 |
2.5 阻尼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的测试与表征 |
2.5.1 乳液固含量测试 |
2.5.2 乳液粒径测试 |
2.6 阻尼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胶膜的测试与表征 |
2.6.1 胶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
2.6.2 胶膜的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 |
2.6.3 胶膜的吸水率测试 |
2.6.4 胶膜的力学测试 |
2.6.5 胶膜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2.7 水性阻尼涂料的测试与表征 |
2.7.1 阻尼涂料的附着力测试 |
2.7.2 阻尼涂料的涂层SEM测试 |
第3章 无规共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规共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配方 |
3.3 无规共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基础性能 |
3.4 软硬段单体种类以及用量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3.5 丙烯酸酯胶膜的红外光谱 |
3.6 软硬段单体种类以及用量对接触角与表面能影响 |
3.7 软硬段单体种类以及用量对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3.8 软硬段单体种类以及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9 软硬段单体种类以及用量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2.1 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基础性能 |
4.2.2 交联剂用量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4.2.3 交联剂用量对胶膜接触角与表面能的影响 |
4.2.4 交联剂用量对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2.5 交联剂用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6 交联剂用量对阻尼性能影响 |
4.3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3.1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基础性能 |
4.3.2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粒径的研究 |
4.3.3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胶膜接触角与表面能的研究 |
4.3.4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胶膜吸水率的研究 |
4.3.5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力学性能的研究 |
4.3.6 多层核壳型丙烯酸酯阻尼性能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制备配方 |
5.3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基础性能 |
5.4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附着力性能研究 |
5.5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的涂层SEM形貌的研究 |
5.5.1 不同云母粉目数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5.5.2 不同云母粉用量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5.6 水性丙烯酸酯阻尼涂料阻尼性能的研究 |
5.6.1 不同云母粉目数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
5.6.2 不同云母粉用量对阻尼性能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性树脂的种类 |
1.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概述 |
1.3.1 丙烯酸树脂的发展 |
1.3.2 丙烯酸树脂的类型 |
1.3.3 丙烯酸树脂的水性化 |
1.3.4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分类 |
1.3.5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研究 |
1.4 几种常见交联体系的研究简介 |
1.4.1 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交联体系 |
1.4.2 环氧基交联体系 |
1.4.3 氨基交联体系 |
1.4.4 氮丙环交联体系 |
1.4.5 多异氰酸酯交联体系 |
1.4.6 硅氧烷交联体系 |
1.4.7 酮羰基与酰肼基交联体系 |
1.4.8 乙酰乙酰基交联体系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室温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制备工艺 |
2.2.4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AAEM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2.3.2 聚合物T_g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3 中和度对树脂分散体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2.3.4 固化剂对固化膜的影响 |
2.3.5 树脂和固化涂膜的表征 |
2.3.6 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制备工艺 |
3.2.4 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A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3.4.2 AAEM对聚合物、树脂分散体及固化膜的影响 |
3.4.3 聚合物T_g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固化漆膜性能的影响 |
3.4.4 固化条件对固化膜的影响 |
3.4.5 树脂和固化涂膜的表征 |
3.4.6 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菌及其应用 |
1.1.1 有害微生物及其传播途径 |
1.1.2 抗菌的定义 |
1.1.3 典型抗菌方法 |
1.1.4 抗菌剂的应用领域 |
1.2 抗菌剂的防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
1.2.1 抗细菌粘附策略 |
1.2.2 杀菌策略 |
1.2.3 抗细菌粘附-杀菌共作用策略 |
1.2.4 影响抗菌性能的因素 |
1.3 抗菌剂的结构类型 |
1.3.1 无机抗菌剂 |
1.3.2 有机小分子抗菌剂 |
1.3.3 高分子抗菌材料 |
1.4 典型高分子抗菌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
1.4.1 壳聚糖类天然高分子抗菌材料 |
1.4.2 聚季铵盐抗菌材料 |
1.4.3 聚季鏻盐抗菌材料 |
1.4.4 聚卤胺抗菌材料 |
1.4.5 聚胍抗菌材料 |
1.5 丙烯酸酯类高分子抗菌剂研究进展 |
1.6 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BsCCP)的合成 |
2.2.3 黑莓状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的制备(BsCCP-C) |
2.2.4 BsCCP乳液的测定 |
2.2.5 BsCCP的分析表征方法 |
2.2.6 BsCCP和 BsCCP-C的抗菌性能测试 |
2.2.7 BsCCP的细胞毒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sCCP的制备 |
2.3.2 反应条件对BsCCP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3 红外光谱(FT-IR) |
2.3.4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 |
2.3.5 表面元素分析(EDS) |
2.3.6 粒径(Size) |
2.3.7 电位(Zeta)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9 BsCCP-C的基本性能 |
2.3.10 BsCCP和 BsCCP-C的抗菌活性测试 |
2.3.11 BsCCP的抗菌机理 |
2.3.12 BsCCP的细胞毒性测试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丙烯酸酯共聚维酮碘纳米微球(CACPVI)的合成 |
3.2.3 CACPVI的结构表征与成分分析 |
3.2.4 CACPVI的抗菌性能测试 |
3.2.5 CACPVI的细胞毒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ACPVI的制备 |
3.3.2 红外光谱(FT-IR) |
3.3.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3.3.4 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元素分析(EDS) |
3.3.5 粒径(Size) |
3.3.6 电位(Zeta) |
3.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3.8 接触角测试 |
3.3.9 CACPVI的抗菌性能测试 |
3.3.10 CACPVI的抗菌机理 |
3.3.11 CACPVI的细胞毒性测试 |
3.3.12 CACPVI的抗菌应用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中的抗菌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RsCACPs)的合成 |
4.2.3 覆盆子状丙烯酸酯共聚物涂覆抗菌织物(RPs@CF)的制备 |
4.2.4 RsCACPs乳液的性能测定 |
4.2.5 RsCACPs的表征和分析方法 |
4.2.6 RsCACPs的抗菌性能测试 |
4.2.7 RsCACPs的细胞毒性测试 |
4.2.8 RPs@CF的抑制区(ZOI)测定 |
4.2.9 RPs@CF细菌粘附的形态观察 |
4.2.10 经处理的织物抗菌和细菌抗粘附耐久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sCACPs的制备 |
4.3.2 反应条件对RsCACPs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3 红外光谱(FT-IR) |
4.3.4 扫描电镜(SEM) |
4.3.5 粒径(Size) |
4.3.6 电位(Zeta) |
4.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4.3.8 RsCACPs的抗菌测试 |
4.3.9 RsCACPs的细胞毒性测试 |
4.3.10 RPs@CF的抗菌活性测试 |
4.3.11 RPs@CF的抗细菌粘附机理 |
4.3.12 RPs@CF的抗菌耐久性测试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HOSalphen Zn,HOSalphen Cu的合成 |
5.2.3 丙烯酸酯共聚物结合希夫碱金属配合物(HSpM@PMNMM)的合成 |
5.2.4 HSpM@PMNMM的表征 |
5.2.5 HSpM@PMNMM的抗细菌性能测试 |
5.2.6 HSpM@PMNMM的抗真菌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SpM@PMNMM的制备 |
5.3.2 红外光谱(FT-IR) |
5.3.3 扫描电镜(SEM)和表面元素分析(EDS) |
5.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3.5 粒径(Size) |
5.3.6 电位(Zeta) |
5.3.7 HSpM@PMNMM的抗细菌活性测试 |
5.3.8 HSpM@PMNMM的抗菌机理 |
5.3.9 HSpM@PMNMM的抗真菌活性测试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氟聚合物 |
1.1.1 含氟聚合物的结构与特征 |
1.1.2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构 |
1.1.3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
1.1.4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 纳米TiO_2及其改性 |
1.2.1 TiO_2简介 |
1.2.2 纳米TiO_2粒子的制备与改性 |
1.3 纳米TiO_2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机械共混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原位乳液聚合法 |
1.3.4 优势与研究现状 |
1.4 防水防油机理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2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合成研究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制备 |
2.2.1 实验原理 |
2.2.2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制备过程 |
2.3 乳液性能测试 |
2.4 乳胶膜性能测试 |
2.5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聚合条件的确定 |
2.5.1 聚合单体的选择 |
2.5.2 软硬单体配比的影响 |
2.5.3 TBOT的影响 |
2.5.4 KH570的影响 |
2.5.5 pH值的影响 |
2.5.6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2.5.7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5.8 温度的影响 |
3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
3.1 实验仪器 |
3.2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
3.3 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3.3.1 红外图谱(FT-IR)表征 |
3.3.2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1H-NMR) |
3.3.3 紫外光透过率分析 |
3.3.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3.3.5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分析 |
3.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能谱表征分析 |
3.3.7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8 AFM分析 |
3.3.9 表面张力分析 |
3.3.10 接触角(CA)分析 |
3.3.11 热重(TG)分析 |
3.4 小结 |
4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表面施胶工艺 |
4.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1 防水防油效果测试 |
4.3.2 纸张的抗张强度测试 |
4.3.3 纸张耐折度测试 |
4.3.4 纸张平滑度测试 |
4.3.5 纸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 |
4.3.6 纸张的接触角测试(CA) |
4.3.7 纸张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4.3.8 纸张的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
4.3.9 纸张纤维的抗菌性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施胶剂用量对纸张防水防油性能的影响 |
4.4.2 含氟单体和纳米TiO_2对纸张防水防油性能的影响 |
4.4.3 热处理温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4.4.4 热处理时间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4.4.5 常规应用性能测试 |
4.4.6 纸张表面自由能 |
4.4.7 纸张纤维表面微观形态(SEM) |
4.4.8 纸张纤维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4.9 纸张纤维的抗菌性分析 |
4.5 小结 |
5 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在织物中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仪器 |
5.2 整理工艺 |
5.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5.3.1 织物纤维表面形貌表征 |
5.3.2 织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5.3.3 拒水性能测试 |
5.3.4 拒油性能测试 |
5.3.5 透气性测试 |
5.3.6 白度测试 |
5.3.7 柔软度测试 |
5.3.8 织物的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
5.3.9 织物的抗菌性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整理后织物表面的微观形貌 |
5.4.2 整理后织物的防水防油性和表面自由能 |
5.4.3 整理后织物的常规应用性能测试 |
5.4.4 整理后织物纤维表面能谱分析(XPS) |
5.4.5 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性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工作及结果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纺织品涂料染色 |
1.2.1 涂料染色概述 |
1.2.2 颜料与色浆 |
1.2.3 涂料染色粘合剂 |
1.3 乳液聚合 |
1.3.1 乳液聚合体系的物理模型及各阶段的动力学模型 |
1.3.2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1.4 阳离子乳液聚合 |
1.5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1.5.1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基本方法 |
1.5.2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乳液稳定性 |
2.4.2 凝胶率 |
2.4.3 固含量 |
2.4.4 单体转化率 |
2.4.5 乳液粒径 |
2.4.6 聚合物乳液胶膜吸水率 |
2.4.7 胶膜的力学性能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乳化剂的选择 |
2.5.2 引发剂的选择 |
2.5.3 功能单体的选择 |
2.5.4 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比例 |
2.5.5 反应温度与保温时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端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开环机理 |
3.3.2 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制备 |
3.3.3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乳液稳定性 |
3.4.2 凝胶率 |
3.4.3 固含量 |
3.4.4 单体转化率 |
3.4.5 乳液粒径 |
3.4.6 乳胶膜吸水率 |
3.4.7 胶膜的力学性能 |
3.4.8 红外光谱分析 |
3.4.9 透射电镜(TEM) |
3.4.10 接触角 |
3.4.11 胶膜表面元素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
3.5.2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3 不饱和聚硅氧烷用量对阳离子核/壳型硅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
3.5.4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胶颗粒结构分析(TEM) |
3.5.5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胶膜表面元素分析 |
3.5.6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胶膜耐水性 |
3.5.7 端丙烯酸酯基聚硅氧烷用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8 核/壳比例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在涂料染色中的应用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染色织物K/S值 |
4.4.2 耐摩擦牢度 |
4.4.3 皂洗牢度 |
4.4.4 织物柔软度 |
4.4.5 扫描电镜(SEM)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
4.5.2 粘合剂用量对涂料染色织物性能的影响 |
4.5.3 焙烘条件对涂料染色织物性能的影响 |
4.5.4 与市售阳离子型粘合剂产品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和涂层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纳米氧化硅的表面修饰 |
2.1.1 基于化学相互作用的表面修饰 |
2.1.2 基于物理相互作用的表面修饰 |
2.2 原位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 |
2.2.1 传统乳液聚合 |
2.2.2 分散聚合 |
2.2.3 无皂乳液聚合 |
2.2.4 Pickering乳液聚合 |
2.2.5 细乳液聚合 |
2.3 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3.1 纳米粒子分散状态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3.2 纳米粒子粒径和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3.3 无机纳米粒子接枝情况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3.4 无机粒子增强增韧机理 |
2.4 研究内容 |
3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 |
3.2.3 测试分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聚合时间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和复合粒子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转化率和复合粒子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3 纳米氧化硅用量对复合粒子粒径分布和形貌的影响 |
3.3.4 复合物结构分析 |
3.3.5 复合粒子形成机理 |
3.4 小结 |
4 细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粒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不同粒径氧化硅溶胶的制备 |
4.2.3 细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 |
4.2.4 测试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粒径氧化硅的合成 |
4.3.2 原位细乳液聚合动力学 |
4.3.3 复合乳胶粒径及粒径分布 |
4.3.4 细乳液法制备PMMA/纳米氧化硅复合乳胶及其形貌 |
4.3.5 结构分析 |
4.3.6 复合粒子形成机理 |
4.4 小结 |
5 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氧化硅复合乳胶膜的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氧化硅软质复合乳液 |
5.2.3 细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氧化硅软质复合乳液 |
5.2.4 复合乳胶膜的制备 |
5.2.5 测试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乳液的合成和成膜过程 |
5.3.2 乳胶膜的接触角 |
5.3.3 乳胶膜的热稳定性 |
5.3.4 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5.3.5 复合乳胶膜的力学性能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纺织印染和纸张助剂 |
2.1.1 印染助剂 |
2.1.2 纸张助剂 |
2.2 乳化和乳液聚合 |
2.2.1 乳化 |
2.2.2 传统乳液聚合 |
2.2.3 其它乳液聚合方法 |
2.3 可聚合乳化剂参与的乳液聚合 |
2.3.1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特点 |
2.3.2 可聚合型乳化剂的分类 |
2.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
2.4 研究思路 |
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规格 |
3.2.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合成 |
3.2.3 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3.2.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苯丙乳液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2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的CMC值 |
3.3.3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单体的乳化能力 |
3.3.4 苯丙乳液胶膜的耐水性 |
3.3.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胶膜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仿蜡印整理剂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仿蜡印整理剂的制备 |
4.2.3 仿蜡印整理剂的应用 |
4.2.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和膜层、仿蜡印整理织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乳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特性的影响 |
4.3.2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手感的影响 |
4.3.3 仿蜡印整理剂整理后织物SEM分析 |
4.3.4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3.5 仿蜡印整理剂对织物色变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印花黏合剂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核-壳型印花黏合剂的制备 |
5.2.3 涂料印花黏合剂的应用 |
5.2.4 丙烯酸酯聚合物和乳液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料印花黏合剂分析 |
5.3.2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储存稳定性影响 |
5.3.3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摩擦牢度的影响 |
5.3.4 乳化剂对印花黏合剂结膜性能影响 |
5.4 小结 |
6 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在纸张防水剂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纸张防水剂的制备 |
6.2.3 纸张防水剂的应用 |
6.2.4 乳液和纸张特性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工艺条件对纸张防水剂用乳液特性的影响 |
6.3.2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的吸水率的影响 |
6.3.3 乳化剂对纸张防水剂处理纸张拒水性的影响 |
6.3.4 乳化剂对纸张干态强度的影响 |
6.3.5 乳化剂对纸张湿态强度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8)FPC基材用高性能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FPC基材及其胶粘剂的简介 |
1.2 丙烯酸酯胶粘剂 |
1.3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研究进展 |
1.3.1 含氟改性 |
1.3.2 有机硅改性 |
1.3.3 环氧改性 |
1.3.4 聚氨酯改性 |
1.3.5 自交联改性 |
1.3.6 其他改性方法 |
1.4 乳液聚合 |
1.4.1 乳液聚合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
1.4.2 乳液聚合特点 |
1.4.3 乳液聚合机理 |
1.4.4 乳液聚合工艺 |
1.4.4.1 半连续乳液聚合 |
1.4.4.2 连续乳液聚合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胶粘剂中基础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单体的前处理 |
2.2.3.2 基础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2.2.3.3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 |
2.2.3.4 FPC基材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2.4.1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2.2.4.2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2.2.4.3 乳液凝胶率的测定 |
2.2.4.4 GPC测试 |
2.2.4.5 FPC基材剥离强度测试 |
2.2.4.6 FPC基材耐焊性能测试 |
2.2.4.7 胶膜吸湿率测定 |
2.2.4.8 胶膜FT-IR测试 |
2.2.4.9 胶膜DSC测试 |
2.2.4.10 胶膜TGA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工艺/方法的选择 |
2.3.2 各组分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2.1 软单体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2.2 硬单体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2.3 交联单体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2.4 乳化剂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2.5 引发剂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2.3.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3.4 最优配方验证实验 |
2.3.5 最优配方胶粘剂红外测试分析 |
2.3.7 最优配方胶粘剂热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工艺改进 |
3.3.2 内交联单体的改性 |
3.3.2.1 MAA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3.2.2 MEA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3.2.3 MAH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3.2.4 混合交联单体改性 |
3.3.3 外加固化剂的选择改性 |
3.3.4 综合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9)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金属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2 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非掺杂型室温磷光材料 |
1.2.2 掺杂型室温磷光材料 |
1.3 聚偏氯乙烯的研究进展 |
1.3.1 聚偏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
1.3.2 聚偏氯乙烯的性质性能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
2.3.2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
2.3.3 性质表征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的优化 |
2.4.2 水性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性质 |
2.4.3 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性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有机染料HBN的制备 |
3.3.2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
3.3.3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制备方法 |
3.3.4 性质表征和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有机染料HBN的性质 |
3.4.2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制备方法的优化 |
3.4.3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膜的性质 |
3.4.4 掺杂HBN的偏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膜的溶剂响应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丙烯酸酯乳液简介 |
1.2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研究 |
1.2.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2 聚氨酯(PU)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3 环氧树脂(EP)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2.4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3 丙烯酸酯乳液的交联 |
1.3.1 内交联 |
1.3.2 外交联 |
1.4 乳化剂 |
1.4.1 小分子乳化剂 |
1.4.2 反应性乳化剂 |
1.4.3 高分子乳化剂 |
1.5 影响乳胶膜吸水率的因素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方组成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2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4 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3.5 苯乙烯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交联对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原料 |
3.2.3 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内交联剂类型的影响 |
3.3.2 内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3.3.3 内交联结构的影响 |
3.3.4 外交联体系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高分子乳化剂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皂化类型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3.2 皂化程度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3.3 高分子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及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水性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涂料的制备与阻尼性能研究[D]. 王喆.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自交联型水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兰.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丙烯酸酯共聚物纳米微球的合成与抗菌性能[D]. 李雪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氟钛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复合乳液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刘红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阳离子硅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应用[D]. 许晓敏. 东华大学, 2021(01)
- [6]聚丙烯酸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和涂层特性[D]. 徐陈静. 浙江大学, 2021(01)
- [7]可聚合聚氨酯乳化剂和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织物和纸张中的应用[D]. 陈八斤. 浙江大学, 2020(05)
- [8]FPC基材用高性能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高壮. 江汉大学, 2020(01)
- [9]基于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研究[D]. 吕福宁. 天津大学, 2020(02)
- [10]降低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研究[D]. 杨凤敏.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