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虎[1](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赵静[2](2008)在《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种质的遗传基础研究一直是玉米育种工作的重点。科学鉴别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特性,对种质质量鉴定、遗传资源评价、品种权益保护均具重要意义。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种质材料资源进行鉴定、分类研究和整理,在明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种质扩增和改良。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对陕西省玉米种质材料进行研究,构建了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指纹图谱数据库,并对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及银染检测等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形成了SSR分析技术体系,从均匀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100对SSR引物中筛选了33对扩增带型稳定、多态性丰富、重复性较好的引物作为陕西省玉米种质指纹图谱分析的核心引物。2、通过SSR分析,23份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共检测出16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4.91个等位基因, PIC分布范围为0.406-0.884。构建23个主要玉米自交系数字化的指纹图谱,计算其出现概率为1.08×10-22,可用于自交系的真实性鉴定。3、利用SSR分子标记可将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划分4个类群,即改良Reid类群、四平头群、Lancaster群和旅大红骨群。聚类结果与已知系谱基本一致。其中改良Reid类群和四平头群分别含有13和6个自交系,在4个类群中所占比重较重。说明这两大类群遗传基础较为丰富。4、选取29对核心引物对26份陕西省主要玉米杂交种进行SSR分析,共检测到14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个,变化范围为2-9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90。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20-0.851,平均值0.674,具有共同亲本的品种均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系数。5、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26个杂交种可分为5大类,主要杂种优势模式为改良Reid×四平头、四平头×外杂选和综合种×外杂选,其结果与系谱分析结果相一致。表明利用SSR技术筛选核心引物进行玉米杂交种多样性研究是可行的。
位芳[3](2007)在《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粘果、易变、偏凸、二角4种山羊草细胞质为背景,核型为77(2)、偃师9号、80(6)、8222、83(37)65的几类异质1BL/1RS小麦不育系为主要试材,同时,以对应保持系和异质非1BL/1RS小麦(核型为90-110)、以及化学杀雄诱导的部分常规品种(如西农1376、西农9718、2611、小偃166等)为对照,系统研究了异质1BL/1RS小麦不育系在接受异源花粉(玉米陕单902和黑麦)刺激后,单倍体诱导的频率,并且利用染色体和胚胎学制片技术,通过与异质非1BL/1RS小麦和化学杀雄诱导不育系比较,分别从细胞遗传学和胚胎解剖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单倍体产生机理的研究,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用玉米陕单902和黑麦作为父本花粉来源和喷施一定剂量的2,4-D,系统调查异源花粉诱导1BL/1RS小麦的单倍体频率(或子房膨大)。结果表明:分别采用普通玉米和黑麦授粉时,与对应保持系相比较,1BL/1RS小麦不育系接受异源花粉,并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后,单倍体(子房膨大)诱导的频率显着提高;异源细胞质背景下,黑麦花粉诱导单倍体的频率较普通玉米高;对同一种母本不育系人工授粉时,单倍体诱导频率的高低与花粉种属来源有关;混合玉米-黑麦花粉(3:1)饱和授粉时,不能提高1BL/1RS小麦不育系诱导单倍体的频率。2.利用细胞学制片技术,观察并统计几类1BL/1RS、非1BL/1RS及化杀诱导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异频率。结果发现,与几类非1BL/1RS小麦不育系及化杀不育系相比,1BL/1RS型小麦在减数分裂中后期染色体变异频率显着提高,并且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频率中期和后期呈显着正相关;而非1BL/1RS及化杀型不育系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频率一致较低,中后期变异率相关系数较小。3.采用细胞遗传技术,特就几类异质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或特定异源细胞质与1BL/1RS易位染色体互作产生单倍体的细胞遗传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通小麦细胞质和山羊草属异源细胞质背景下,1BL/1RS小麦花粉母细胞发育过程中都出现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配对现象,但频率不同,普通小麦细胞质背景下出现的频率较低;(2)特定的山羊草属异源细胞质背景下,1RS染色体,因其易位片段大小和特定核质互作能共同削弱受体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的能力;(3)在所采用的供试材料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与诱导单倍体性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呈显着正相关;4.利用胚胎学制片技术研究发现,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无融合生殖有2种类型: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
孙友位[4](2007)在《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文中指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评价以及种质间遗传关系研究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6个国内和6个CIMMYT自交系为标准测验种,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上广泛利用和具有应用潜力的119个早熟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整合了我国常用的其它自交系的SSR检测数据,初步构建了包含375个玉米自交系的SSR指纹数据库。主要结果如下:1.70对SSR引物在119个早熟自交系和12个标准测验种中共检测出285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4.0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从0.18到0.81,平均0.58。119个早熟和12个标准测验种共131个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0-0.94之间,平均0.68。利用UPGMA方法将119个早熟自交系划分为四平头、旅大红骨、PA、PB、BSSS、Lancaster等6个类群,划群结果与其系谱分析基本相符。2.基于相同的标准测验种、引物和统一规范的检测方法,整合了本实验室肖木辑博士(2006)分析189个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遗传遗传多样性时获得的SSR检测数据,初步构建了包含375个玉米自交系的SSR指纹数据库。70对SSR引物在375个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91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为4.2个,多态性信息量(PIC)范围从0.16到0.88,平均0.60。375个自交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30-0.98之间,平均0.64。利用UPGMA、主坐标、ME、遗传结构等分析方法将375个自交系划分为四平头、旅大红骨、PA、PB、BSSS、Lancaster等6个类群。连锁不平衡(LD)分析表明70个SSR位点在全基因组范围存在广泛的连锁不平衡。3.针对70位点在375个自交系中检测结果获得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进行标准误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用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的SSR引物数应不少于40个,获得的等位基因数应不少于180个。比较分析了不同来源标准测验种的SSR检测结果,认为12个标准测验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可用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参照自交系。
王桂清[5](2003)在《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生物学多态性与生理分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常年损失可达6%10%。玉米灰斑病在我国过去是次要病害,但进入90 年代以来,该病已成为东北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对该病害进行系统研究,找到防治该病害的最佳途径,已成为保证玉米可持续增产的关键环节。国内外对该病害的病原学、流行学、抗性基因定位、品种资源抗性评价及综合防治方法等方面已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然而对其病原菌生物学及遗传多态性、生理分化等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重点对这些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为今后有针对性的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从寄主-病原互作角度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变异与致病性分化,采用培养性状、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基因组随机多态性扩增技术(RAPD),明确了该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物学多态性和致病性分化现象,并从遗传物质DNA 水平证实病菌致病性分化并非是表型变异,而是一种基因的分化,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尤其对病菌的强致病类型更是如此。本研究在组织学、蛋白质和DNA 水平上,系统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病菌形态学和培养性状多态性:菌株间存在分生孢子形态、菌丝生长速度、菌落产色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该病菌在自然界存在另一种变异类型——白化菌株,说明灰斑病菌的确存在遗传变异的潜能。研究发现:白化菌株与野生的黑色菌株在生物学特性、蛋白质及同工酶谱带和活性以及DNA 多态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虽然白化菌株生长速度快,但致病性较弱,说明白化菌株的致病性与生长速度无关,可能与产生孢子的水平有关。②组织学水平上的多态性:主要体现在菌株间侵袭力水平、病害显症过程、病斑反应型的复杂性等方面。③酶学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可溶性蛋白、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多酚氧化酶(PPO)等谱带和活性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菌丝融合和血清学上的差异。④DNA 水平上的多态性:本研究采用RAPD 技术将来自玉米
李晓辉[6](2002)在《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种子真伪和纯度检验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随着玉米育种和种子贸易的发展,对新品种进行保护的重要性亦越来越突出。检验DNA指纹图谱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定品种的同一性和特异性,因此建立分子测试技术对鉴定杂交种子纯度及保护植物品种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SR标记技术,初步建立了一套玉米品种的分子测试技术体系,包括DNA分子检测技术,用于PCR扩增的核心引物及最佳反应条件,我国主要玉米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以及品种差异量化分析指标。结合单籽粒DNA快速提取方法,探讨了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优化实验步骤,建立了SSR标记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包括PCR扩增反应体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扩增产物银染程序,以及带型统计分析等。 2.从98对引物中筛选出66对扩增主带清晰,带型稳定,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的引物。66对引物在21份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51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2~9个,平均3.80个;片段大小介于63~502 bp之间;多态性信息量为0.149~0.800,平均为0.515。研究发现7对具有较高多态性信息量的引物,可以对供试材料进行初步鉴定。 3.利用66对引物初步构建了我国94份主要玉米自交系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66对引物在94份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95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2~19个,平均4.47个;片段大小介于63~502bp之间;多态性信息量为0.040~0.875,平均为0.516。 4.从66对引物中筛选出29对扩增主带清晰,多态性丰富,共显性规律强的核心引物。29对引物在26份自交系中共检测出116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2~6个,平均为4.00个,片段大小介于63~502bp之间,多态性信息量为0.038~0.767,平均为0.545。 5.利用29对核心引物对13个玉米杂交种进行SSR标记分析,发现杂交种与双亲扩增带型包括“双亲互补型”、“偏父型”、“偏母型”以及“杂种型”,其中“双亲互补型”是杂交种SSR图谱的主要类型。 6.以籽粒胚为材料供体,通过快速碾磨(在DNA提取液中)、离心,取上清液,建立了玉米单籽粒DNA的快速提取方法。 7.采用SSR标记检测技术和29对核心引物,结合单籽粒DNA快速提取方法,进行杂交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研究表明利用其中的2个或3个引物组合构建的SSR图谱,通过统计测验可以有效地将其区分。
胡辉林[7](2000)在《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子标记在种质研究领域的应用 |
1.2 分子标记与指纹图谱构建 |
1.2.1 自交系纯度检验对玉米生产的重要性 |
1.2.2 玉米品种真实性检验技术及方法 |
1.2.3 利用DNA 分子标记技术构建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1.2.4 指纹图谱技术在农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1.3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
1.3.1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概念 |
1.3.2 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
1.3.3 划分杂种优势群、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 |
1.3.4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划分杂种优势群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核心引物的确定及指纹图谱的绘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实验数据处理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核心引物的筛选 |
2.2.2 亲本的指纹图谱及数字化 |
2.2.3 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真实性鉴定 |
2.3 讨论 |
2.3.1 种子真实性的分子标记鉴定体系 |
2.3.2 精确性高,重复概率低 |
2.3.3 核心引物的建立 |
第三章 陕西省主要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3.2.2 23 份自交系的类群划分 |
3.3 讨论 |
3.3.1 SSR 标记的引物 |
3.3.2 陕西省玉米产区杂种优势利用 |
3.3.3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群 |
第四章 陕西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SR 标记的多态性 |
4.2.2 陕西省主要玉米杂交种间的SSR 遗传差异 |
4.2.3 陕西省主要玉米杂交种杂优模式 |
4.3 讨论 |
4.3.1 SSR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
4.3.2 SSR 标记在玉米遗传资源中的应用 |
4.3.3 分子标记技术与玉米育种利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部分相应的数字化指纹 |
附录2 23 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3 26 个杂交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
附录4 化学试剂和溶液配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及类型 |
1.1 发育细胞来源 |
1.2 发育胚囊结构 |
1.3 是否需要花粉辅助刺激 |
1.4 发育形成专性 |
2. 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基础 |
2.1 二倍体孢子生殖 |
2.2 无孢子生殖 |
2.3 不定胚生殖 |
3. 无融合生殖体的遗传学基础 |
4. 无融合生殖遗传控制理论 |
4.1 无孢子生殖专化基因组区(apospory specific genomic region ASGR) |
4.2 无融合生殖的发育学观点 |
4.3 基因组冲撞观点 |
4.4 单基因控制理论 |
4.5 多基因控制理论 |
4.6 其它 |
5. 无融合生殖相关基因及染色体片断 |
5.1 与无融合生殖相关的基因 |
5.1.1 FIS 类基因 |
5 1.1.a FIS 类基因编码的蛋白 |
5.1.1.b FIS 类基因在山柳菊中的表达 |
5.1.1.c FIS 类基因与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
5.1.2 rolB 基因 |
5.1.3 BBM 基因 |
5.1.4 SERK 1 基因 |
5.2 与无融合生殖基因有关的特异片断 |
6. 植物无融合生殖的鉴定 |
6.1 形态学观察法 |
6.2 显微观察法 |
6.2.1 胚胎学观察法 |
6.2.2 胼胝质的沉积观察法 |
6.2.3 染色体数目观察和细胞DNA 含量显微分光光度法 |
6.2.4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 |
6.3 生化鉴定法 |
6.3.1 化学成分分析法 |
6.3.2 同工酶分析法 |
6.4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
6.4.1 RAPD 分析法 |
6.4.2 RFLP 分析 |
6.4.3 cDNA 差异显示技术 |
6.4.4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6.4.5 其它方法 |
7. 人工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体的途径 |
7.1 利用常规杂交法获得植物无融合生殖 |
7.1.1 与有亲缘关系的无融合生殖植物杂交 |
7.1.2 与有亲缘关系的非无融合生殖植物杂交 |
7.2 栽培作物人工加倍后获得无融合生殖 |
7.3 其他方法 |
8. 诱导小麦发生孤雌生殖的途径 |
8.1 人工授粉诱导法 |
8.2 化学药剂处理诱导 |
8.3 未授粉子房、胚珠的离体培养 |
8.4 异种属细胞质-核替换 |
9.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概况 |
9.1 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异源细胞质种类 |
9.2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的遗传机制 |
9.3 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细胞来源 |
10. 异源细胞质诱导小麦单倍体在育种实践上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异源花粉诱导异质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2.1 异源花粉对相同细胞质不育系诱导单倍体(胚)频率的影响 |
2.2 异源花粉对相同核型不育系诱导单倍体频率的影响 |
2.3 玉米-黑麦混合花粉(3:1)授粉对1BL/1RS 小麦不育系诱导单倍体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异质1BL/1RS 小麦雄性不育系单倍体产生的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细胞学观察鉴定和F1 代单倍体植株调查 |
1.2.2 1BL/1RS 小麦不育系授粉前后的胚胎学微切割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异质1BL/1RS、非 1BL/1RS 及化杀不育系减数分裂中、后期Ⅰ染色体行为观察 |
2.2 三种不同类型小麦不育系减数分裂中、后期Ⅰ染色体变异频率的研究 |
2.3 异质1BL/1RS、非1BL/1RS 及化杀小麦不育现象比较 |
2.4 不同异质1BL/1RS 不育系杂交组合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遗传学观察及分析 |
2.5 异质1BL/1RS 小麦胚囊发育时期的微切割的研究 |
3. 讨论 |
3.1 三种不育类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的分析 |
3.2 异质1BL/1RS 不育系单倍体产生细胞来源分析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说明(EXPLANATION OF PICTURES)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国玉米生产 |
1.1.1 玉米生产布局及生产状况 |
1.1.2 中美玉米生产状况比较 |
1.1.3 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 |
1.2.1 历史回顾 |
1.2.2 研究现状 |
1.3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 |
1.3.1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3.2 划分杂种优势群的方法 |
1.3.3 DNA标记差异性与杂种优势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早熟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育期性状鉴定 |
2.2.2 119份早熟玉米自交系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早熟自交系种质的类群划分 |
2.3.2 未知血缘自交系的类群划分 |
第三章 37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SR检测 |
3.2.2 遗传变异 |
3.2.3 375个自交系的遗传结构及种质类群划分 |
3.2.4 种质类群划分结果与审定品种组合间的关系 |
3.2.5 种质类群遗传多样性 |
3.2.6 连锁不平衡 |
3.3 讨论 |
3.3.1 SSR标记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
3.3.2 我国玉米自交系的种质类群 |
3.3.3 外来种质与地方种质的利用 |
3.3.4 标准测验种的选择 |
第四章 玉米自交系SSR指纹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
4.1 数据库材料来源 |
4.2 分子标记方法 |
4.3 分子检测平台 |
4.3.1 检测方法 |
4.3.2 核心引物 |
4.3.3 标准测验种 |
4.3.4 标准等位基因 |
4.4 不同来源数据的有效整合 |
4.4.1 统一标准的SSR核心引物 |
4.4.2 相同的标准测验种 |
4.4.3 统一规范的SSR技术检测平台 |
4.4.4 规范数据收集、存储操作 |
4.5 玉米自交系 SSR指纹数据库的构成因素 |
4.5.1 基因型数据库 |
4.5.2 Marker数据库 |
4.5.3 研究背景数据库 |
4.6 玉米 SSR指纹数据库的使用及完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生物学多态性与生理分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玉米灰斑病与病原菌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
一、玉米灰斑病的研究概况 |
(一) 危害与分布 |
(二) 症状 |
(三) 病原学 |
(四) 发生规律 |
(五) 致病机制 |
(六) 品种抗病性 |
(七) 综合防治 |
二、主要玉米种质基础与病害演替规律的关系 |
(一) 国内玉米病害的发生现状 |
(二) 我国主要玉米病害的演替过程 |
(三) 我国主要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 |
三、植物病原菌生理分化的遗传学 |
(一) 植物和病原物群体遗传结构概念 |
(二) 植物群体抗病性遗传的多样性 |
(三) 病原物群体的致病性遗传多样性 |
(四) 植物与病原物群体互作的遗传变异 |
(五) 协同进化理论和寄主一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
四、生物技术在研究病原菌生理分化及遗传宗谱方面的应用 |
(一) 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二) DNA 指纹技术的应用 |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玉米病原物和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
(一) 病原物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
(二) 病原物毒性变异机制研究 |
(三) 病原物变异的分子监测 |
(四) 玉米抗病性基因定位研究 |
(五) 玉米抗病性机制研究 |
六、展望 |
第二部分 玉米灰斑病菌生物学多态性研究 |
第二章 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病菌分离与鉴定 |
(一) 标样的采集 |
(二) 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
二、生物学特性研究 |
(一) 培养性状观察 |
(二) 营养对病菌生长的影响 |
(三) 环境因子对病菌生长的影响 |
(四) 环境因子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过程的寄主反应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寄主发病过程的观察 |
二、病菌致病性分化的多样性 |
三、病斑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
(一) 病斑反应类型 |
(二) 反应类型出现的频率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玉米灰斑病菌菌株间亲缘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抗原蛋白浓度 |
二、抗血清效价测定 |
三、琼脂糖双扩散反应 |
四、对流免疫电泳 |
五、菌丝融合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玉米灰斑病菌的可溶性蛋白及同工酶多态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病菌可溶性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 |
(一) 可溶性蛋白质 |
(二) 酯酶 |
(三) 过氧化氢酶 |
(四) 多酚氧化酶 |
(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
(六) 苹果酸脱氢酶 |
(七) 过氧化物酶 |
二、电泳图谱的等位酶分析 |
三、病菌同工酶水平上的相似性和聚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多态性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样品DNA 的检测 |
(一) 样品DNA 分子量检测 |
(二) 样品DNA 纯度及浓度的检测 |
二、引物的筛选 |
三、RAPD 扩增结果 |
四、病菌菌株间的相似性及聚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机理研究 |
第七章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的寄主鉴定技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病菌生理分化寄主鉴别技术 |
(一) 寄主鉴定方法的选择 |
(二) 接种方法的选择 |
(三) 环境因子对鉴定结果的影响 |
(四) 不同寄主生育期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二、鉴别寄主的筛选及遗传背景分析 |
三、病菌生理分化鉴定分析 |
(一) 病菌在鉴别寄主上致病类型的划分 |
(二) 病菌在鉴别寄主和辅助鉴别寄主上致病类型的综合划分 |
四、病菌同工酶鉴别技术与寄主鉴别技术比较分析 |
五、病菌DNA 鉴别技术与寄主鉴别技术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玉米灰斑病菌--寄主互作的遗传与分化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及分析 |
一、病菌菌株间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 |
(一) 纤维素酶 |
(二) 果胶酶 |
二、寄主对病菌产生同工酶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
(一) 寄主对病菌产生同工酶的影响 |
(二) 寄主对病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 |
三、病菌致病性的稳定性 |
四、病菌对寄主的适应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全文总结 |
一、玉米灰斑病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多态性 |
(一) 病菌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多态性 |
(二) 组织学水平上多态性 |
(三) 酶学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多态性 |
(四) DNA 水平上的多态性 |
二、玉米灰斑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
三、寄主对病菌同工酶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
四、玉米灰斑病属于数量遗传控制的病害 |
五、品种抗病性与亲本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
六、品种的选择作用是病菌致病性分化的主要原因 |
七、环境因子和寄主生育期对生理分化类型鉴定有明显影响 |
八、进一步寻找与病菌生理分化相关生理生化和遗传标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6)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体系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品种纯度检验对玉米生产及新品种保护的重要性 |
1.2 玉米品种纯度检验技术及方法 |
1.2.1 形态鉴定法 |
1.2.2 生化鉴定 |
1.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试验数据处理 |
2.2 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品种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体系 |
3.1.1 SSR分子检测技术 |
3.1.2 核心SSR引物的初步筛选 |
3.1.3 构建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DNA指纹图谱数据库 |
3.1.4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的构建 |
3.1.5 单籽粒DNA快速提取方法 |
3.2 分子测试技术在杂交种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
3.2.1 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3.2.2 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种子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
4 讨论 |
4.1 SSR分子检测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
4.1.1 核心引物的筛选 |
4.1.2 引物重复类型与DNA片段长度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 |
4.1.3 核心引物与标记检测技术 |
4.1.4 杂交种的谱带类型与品种鉴定 |
4.2 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品种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
4.3 分子测试技术在玉米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 |
4.4 下一步研究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2]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 赵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3]几类异质1BL/1RS小麦诱导单倍体及其细胞遗传学和胚胎学机理的研究[D]. 位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4]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D]. 孙友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5]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生物学多态性与生理分化机理研究[D]. 王桂清. 沈阳农业大学, 2003(06)
- [6]玉米品种分子测试技术体系及其应用[D]. 李晓辉. 东北农业大学, 2002(01)
- [7]改良陕单902与陕单902的蛋白酶谱研究[J]. 胡辉林. 玉米科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