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SCILAB/SCICOS的控制系统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佑伟[1](2021)在《SiROS仿真引擎加速机理研究》文中指出SiROS仿真软件目前只支持串行仿真方式,且SiROS仿真器调度算法存在许多不足,当仿真模型比较复杂时,SiROS仿真过程耗时过久,仿真速度较慢。仿真引擎加速是基于部署在云平台上的SiROS仿真软件实现的,围绕解决仿真速度慢,提高仿真性能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云平台架构进行设计,包括硬件架构及网络环境、软件架构及环境配置与软件结构实现。利用Docker容器化、虚拟化技术将SiROS仿真软件部署在云平台上,云平台为每个用户虚拟出Docker容器,仿真时用户通过B/S(Browser/Server)架构连接Docker虚拟终端,访问容器资源完成仿真任务,云平台中三类应用服务镜像为用户提供相应仿真服务。并研究仿真软件SiROS模块化总体架构,对SiROS仿真交互界面实现及数据通信过程进行分析。(2)在并行仿真引擎关键技术研究中,对仿真引擎并行加速实现原理进行研究,改进并行仿真算法,研究仿真模型并行化技术,对并行仿真引擎的层次结构和原型实现进行说明。通过对并行仿真中各种时间开销进行比较,引出加速比和粒度等性能衡量指标,用加速比衡量多处理器并行仿真加速性能,讨论粒度变化对加速比的影响,研究乐观算法中各种回退方法并对不同回退方法的性能进行分析。(3)通过对SiROS仿真引擎研究及性能分析,本文提出两种方案实现仿真引擎加速,分别是并行函数parallel_run调用法和仿真器调度算法优化。并行函数parallel_run调用法实现原理是使SiROS仿真软件不仅支持串行运行模式,也支持用户在多处理器计算机中并行处理仿真任务,提高仿真速度。仿真器调度算法优化是通过修改SiROS软件源码实现的,使SiROS仿真软件在仿真过程中减少编译、运行时间开销,提高仿真运行效率。并用不同仿真模型验证了两种方案的加速效果。
仪冉[2](2021)在《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复杂系统计算机仿真,往往由多个单位协作完成,不同单位采用不同的仿真工具建模,导致模型类型不一致,使得整个系统的联合仿真难以实现。本论文在分析对比不同联合仿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FMI标准实现复杂系统的联合仿真。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FMI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理解FMI接口用法、FMU模型构成及FMU模型的仿真流程基础上,设计本论文的联合仿真方案。(2)对Scilab和AMESim模型封装成FMU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对Scilab软件下的FMU模型封装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了不同仿真软件封装FMU模型的方法。(3)采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作为联合仿真模型。在AMESim下构建了阀控缸物理系统模型,在Scilab软件下构建滑模变结构控制模型。并对联合仿真过程中的核心处理方法和算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模型拓扑结构处理方法、模型调度策略、联合仿真主控算法及主控程序与FMU通信方式。(4)设计并搭建联合仿真平台作为本论文设计内容的验证手段,将仿真模型导入联合仿真平台,进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Scilab下单独仿真对比,验证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效果。基于上述工作,完成了基于FMI标准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工作,采用自行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进行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联合仿真,无论仿真结果还是仿真性能都优于单独使用Scilab仿真,证明了FMI标准在复杂系统仿真中的优越性。
李勇波[3](2020)在《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精确制导武器的飞速发展对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以一种耗弹量低、见效快的手段来减少试验成本。半实物仿真兼备了数字仿真的灵活性和物理仿真的精确性,以置信度高、见效快、成本低的优势,被更多武器生产国所重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导弹半实物仿真平台大多是基于Matlab/Simulink等商业软件开发,其高昂的价格、专用的设备和严格的授权限制了高校师生、小型团队的使用。本文基于开源软件Scilab/Xcos及Linux RTAI开展了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并对设计完成的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具体工作总结如下。首先,建立了导弹的弹道模型并进行纯数字仿真。对导弹做了合理的假设与简化,利用Scilab/Xcos建立了导弹六自由度模型,推导并验证了速度时变条件下带落角约束的最优制导律,设计了三通道双回路制导控制系统,进行了纯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导弹弹道模型是正确的。其次,搭建了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并进行实时性和有效性测试。采用Linux RTAI双内核实时化方案来扩展Linux系统的实时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时运行环境的实时性能相比其他环境有一定提高,可满足半实物仿真试验要求,测试模型可成功转化为实时代码并正确运行。接着,开发了VMIC在Linux RTAI环境下的驱动程序和实时接口模块。介绍了所做工作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开发了驱动程序,包括头文件和主函数;编写了自定义接口函数和自定义计算函数,并封装成可在实时环境下运行的实时接口模块,搭建了仿真设备与仿真模型之间通信的桥梁。最后,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与分析。基于以上工作,给出了某型无推力空地导弹的半实物仿真方案,包括信息交互关系、节点间通讯数据规格、节点间同步方案等,在Linux RTAI半实物仿真平台下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对比半实物仿真和纯数字仿真结果,分析误差来源,总结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优点与不足。综上,本文研究了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它有着二次开发性强、源代码开放、成本低等优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可满足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为导弹、火箭的半实物仿真试验提供了一种新平台,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应用意义。
李勇波,潘涛,崔建鹏,张辉[4](2020)在《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探空火箭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文中指出半实物仿真是火箭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外常见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大多基于闭源商业软件开发,存在价格昂贵、源码封闭、定制性不强等问题。文章研究了基于Scilab/Linux RTAI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在Linux环境下利用开源软件Scilab建立数学仿真模型,采用双内核实时化方案构建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采用VMIC光纤反射内存实时网络传输数据,编写了VMIC-PCI5565的驱动程序和实时接口模块,保证了仿真平台的实时性及硬件设备与模型通信的实时性。随后,测试了整个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实时性能,并进行了某型探空火箭的半实物仿真试验。与Simulink/RT-LAB平台下的仿真结果相比,一致性很好,可以满足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而且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丽娜,朱祉瑛[5](2015)在《基于SCILAB/Xcos的PID控制器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进入各个领域,使用科学计算软件已经变成越来越常规的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Matlab(主要是基于数值式计算)、MAPLE(主要是基于符号式计算)等科学计算软件得到了迅猛发展。科学计算软件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及在未来的普及应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在此通过SCILAB软件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进行仿真分析,看到了SCILAB软件在PID控制方面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今后PID控制领域的分析探索出新的领域。
陈萍,周会超,周虚[6](2011)在《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指出了目前高校通信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中的问题,阐述了开源软件引入实验教学的意义,同时对ScilabSCICOS构建虚拟实验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适合于北京邮电大学电类、通信类专业的虚拟实验室功能特点及虚拟实验室模型库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验体系结构和教学活动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结合通信原理实验,引入ScilabSCICOS,初步完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自主开发,并将所开发的实验平台应用于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陈萍,周会超,周虚[7](2011)在《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目前高校通信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中的问题,阐述了开源软件引入实验教学的意义,同时对ScilabSCICOS构建虚拟实验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适合于北京邮电大学电类、通信类专业的虚拟实验室功能特点及虚拟实验室模型库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验体系结构和教学活动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结合通信原理实验,引入ScilabSCICOS,初步完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自主开发,并将所开发的实验平台应用于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陈萍,周会超,周虚[8](2010)在《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指出了目前高校通信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中的问题,阐述了开源软件引入实验教学的意义,同时对ScilabSCICOS构建虚拟实验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适合于北邮电类、通信类专业的虚拟实验室功能特点及虚拟实验室模型库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验体系结构和教学活动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结合通信原理实验,引入ScilabSCICOS,初步完成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自主开发,并将所开发的实验平台应用于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德栋[9](2010)在《基于HIL的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机械振动一直是影响数控系统高精度加工的重要因素,避免系统工作在共振频率附近可极大提高加工精度。而机械分析器的主要用途就是测定数控系统的共振频率,以便对数控系统进行在线调整达到最好的加工性能。随着数控系统不断发展,总线技术出现在数控系统中,同时CACSD设计方法的逐渐成熟,为机械分析器在数控中的成功应用提供了可能。首先,本文分析了硬件在回路仿真方式,并根据数控总线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数控系统的硬件在回路仿真CACSD软件体系结构。然后针对机械分析器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纯硬件实现和纯软件模拟方式的弊端,从而提出了软硬件结合的基于硬件在回路方式的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其次,对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主要的功能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系统的实时性实现方案以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并主要介绍了现场总线通信协议软件实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实验的最后成功对数控系统的共振特性曲线进行了的测定,找到了系统共振频率。本文最终实现了面向数控系统的机械分析器,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开放性和可移植性,能够高效地支持用户实时应用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为研究如何在数控系统上快速开发应用软件提供了支持。
王云,葛宝明,毕大强[10](2010)在《Scilab/Scicos在风力发电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Scilab/Scicos是一个功能类似于Matlab/Simulink的自由开源软件。由于它的开放性,用户可以方便地直接面对Scilab的源代码进行优化和扩展。因此,本文以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为目的对其工具箱进行了扩展,搭建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模型,并对机组不同工况进行了仿真,获得了合理结果,验证了Scilab/Scicos软件在风力发电系统仿真应用中的适用性,使Scilab/Scicos软件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同时也为也为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SCILAB/SCICOS的控制系统仿真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CILAB/SCICOS的控制系统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SiROS仿真引擎加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基于云平台的SiROS仿真软件研究 |
2.1 云仿真平台介绍 |
2.2 云仿真平台架构设计 |
2.2.1 云平台硬件架构及网络环境 |
2.2.2 云平台软件架构及环境配置 |
2.2.3 云平台软件结构实现 |
2.3 SiROS仿真软件设计 |
2.3.1 SiROS仿真软件总架构 |
2.3.2 SiROS仿真软件交互界面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3.并行仿真引擎研究 |
3.1 仿真引擎加速实现原理 |
3.1.1 并行仿真研究 |
3.1.2 并行仿真算法改进 |
3.1.3 仿真模型并行化 |
3.2 并行仿真引擎结构与实现 |
3.2.1 并行仿真引擎概述 |
3.2.2 仿真引擎与仿真模型的关系 |
3.2.3 并行仿真软件的层次结构 |
3.2.4 并行仿真引擎的层次结构 |
3.3 并行仿真引擎原型实现 |
3.3.1 通信层原型实现 |
3.3.2 核心层原型实现 |
3.3.3 RTI服务层原型实现 |
3.3.4 功能扩展层原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并行仿真引擎性能分析 |
4.1 并行仿真引擎性能衡量指标 |
4.1.1 并行仿真中的时间开销 |
4.1.2 并行仿真加速比与粒度 |
4.2 并行仿真回退方法与性能分析 |
4.2.1 并行仿真引擎回退方法 |
4.2.2 不同回退方法的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SiROS仿真引擎加速研究及实现 |
5.1 SiROS仿真引擎加速研究 |
5.1.1 SiROS仿真软件编译器与仿真器实现 |
5.1.2 SiROS仿真软件编译与运行功能实现 |
5.1.3 SiROS底层语言实现 |
5.1.4 SiROS仿真引擎加速方法 |
5.2 SiROS仿真引擎加速实现 |
5.2.1 SiROS仿真模块封装 |
5.2.2 SiROS仿真引擎加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联合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FMI标准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与安排 |
2 FMI标准研究与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2.1 FMI标准研究 |
2.1.1 FMI标准的分类 |
2.1.2 FMI标准接口解析 |
2.1.3 FMU模型结构解析 |
2.1.4 FMU模型仿真流程 |
2.2 联合仿真方案设计 |
2.2.1 联合仿真过程设计 |
2.2.2 联合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模型封装技术研究 |
3.1 AMESim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2 Scilab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2.1 Xcos模型封装方式研究 |
3.2.2 Xcos模型生成C代码 |
3.2.3 C代码封装FMU模型 |
3.3 其他模型封装为FMU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联合仿真模型搭建与仿真算法设计 |
4.1 仿真模型搭建 |
4.1.1 模型概述 |
4.1.2 构建AMESim物理模型 |
4.1.3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线性化分析 |
4.1.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4.1.5 Scilab/Xcos构建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模型 |
4.2 联合仿真算法研究 |
4.2.1 仿真模型拓扑结构处理 |
4.2.2 仿真模型调度策略设计 |
4.2.3 联合仿真主控算法设计 |
4.2.4 主控程序与FMU通信 |
4.3 本章小结 |
5 联合仿真平台实现与测试验证 |
5.1 联合仿真平台设计目标 |
5.2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 |
5.2.1 模型管理子系统 |
5.2.2 仿真流程管理子系统 |
5.2.3 仿真运行子系统 |
5.2.4 仿真数据库子系统 |
5.2.5 人机交互子系统 |
5.3 联合仿真测试验证 |
5.3.1 仿真结果测试 |
5.3.2 仿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源软件Scilab/Linux RTAI的研究现状 |
1.2.2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 |
2.1 半实物仿真系统结构 |
2.1.1 仿真平台 |
2.1.2 仿真设备 |
2.1.3 参试部件 |
2.2 仿真计算机功能 |
2.3 图形化仿真建模及代码生成 |
2.3.1 Scilab/Xcos仿真建模软件 |
2.3.2 RTAI-Lab代码生成 |
2.4 Linux系统实时性扩展 |
2.4.1 实时操作系统 |
2.4.2 Linux系统内核结构 |
2.4.3 制约Linux系统实时性的因素 |
2.4.4 常见Linux实时化方案 |
2.5 模型监控与调参 |
2.6 小结 |
3 导弹弹道模型的建立与数字仿真 |
3.1 引言 |
3.2 导弹弹道模型的建立 |
3.2.1 弹体模块 |
3.2.2 舵机模块和测姿仪模块 |
3.2.3 制导模块 |
3.2.4 控制系统模块 |
3.3 制导律推导与验证 |
3.3.1 制导律建模 |
3.3.2 制导律推导 |
3.3.3 制导律对比验证 |
3.4 控制系统参数 |
3.4.1 滚转通道 |
3.4.2 偏航通道和俯仰通道 |
3.5 数字仿真 |
3.6 小结 |
4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的搭建与测试 |
4.1 引言 |
4.2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软件架构 |
4.2.1 RTAI体系结构 |
4.2.2 Linux RTAI双内核实时化方案 |
4.3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的搭建 |
4.3.1 准备工作 |
4.3.2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功能的实现 |
4.3.3 RTAI对 Scilab/Xcos的实时扩展 |
4.4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的测试 |
4.4.1 实时性测试 |
4.4.2 有效性测试 |
4.5 小结 |
5 实时接口技术的开发 |
5.1 引言 |
5.2 实时接口技术在系统中的作用 |
5.3 驱动程序的开发 |
5.3.1 反射内存操作理论简介 |
5.3.2 头文件声明 |
5.3.3 Linux层驱动开发 |
5.3.4 RTAI层驱动开发 |
5.4 实时接口模块的开发 |
5.4.1 自定义接口函数 |
5.4.2 自定义计算函数 |
5.4.3 实时接口模块的封装与加载 |
5.5 实时代码的生成 |
5.6 小结 |
6 基于Scilab/Linux RTAI仿真平台的半实物仿真试验 |
6.1 引言 |
6.2 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案 |
6.2.1 系统组成和功能 |
6.2.2 系统工作原理 |
6.2.3 节点间通讯数据规格 |
6.2.4 节点间同步方案 |
6.3 半实物仿真试验实现 |
6.3.1 仿真试验流程 |
6.3.2 仿真试验现场 |
6.4 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试验日志 |
6.4.2 仿真平台实时性能参数 |
6.4.3 仿真结果对比 |
6.4.4 误差分析 |
6.5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
6.6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探空火箭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 |
2 仿真平台设计方案 |
2.1 仿真建模环境 |
2.2 RTAI自动化代码生成技术 |
2.3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 |
2.3.1 双内核实时化方案 |
2.3.2 Linux RTAI实时运行环境的搭建 |
2.4 实时接口技术 |
2.4.1 驱动程序和接口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 |
2.4.2 VMIC驱动程序的开发 |
2.4.3 VMIC实时接口模块的开发 |
2.5 节点同步方式和同步精度 |
2.6 仿真模型监控 |
2.7 硬件方案 |
3 半实物仿真试验与分析 |
3.1 仿真平台实时性能 |
3.2 仿真结果 |
4 结论 |
(5)基于SCILAB/Xcos的PID控制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分析方法 |
1.1 SCILAB简介 |
1.2 SCILAB的特点 |
1.3 SCILAB软件国内外应用状况 |
2 PID控制器的原理 |
3 实验 |
3.1 对话设参数示例 |
3.1.1 CLR模型对话框 |
3.1.2 仿真激励 |
3.1.3 分析响应 |
3.2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7)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仿真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1 适合于本校电类、通信类专业的虚拟实验室功能特点分析 |
1.2 虚拟实验室模型库的研究 |
1.3 实验体系结构的研究 |
(1) 演示型。 |
(2) 基础型。 |
(3) 综合型。 |
(4) 设计型。 |
(5) 创新型。 |
1.4 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教学活动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
2 取得的成果 |
2.1 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发方面 |
2.2 在通信实验教学方面 |
2.3 在教学改革和实验创新方面 |
3 结束语 |
(9)基于HIL的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控系统发展历史 |
1.2 CACSD 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工作的项目背景和目标 |
1.5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硬件在回路仿真的CACSD |
2.1 硬件在回路仿真方法 |
2.2 基于现场总线结构的数控系统 |
2.2.1 数控系统 |
2.2.2 现场总线技术 |
2.2.3 几种代表性总线技术 |
2.2.4 现场总线发展趋势 |
2.3 数控总线系统CACSD 体系结构 |
第三章 基于CACSD 的机械分析器设计 |
3.1 机械振动 |
3.1.1 机械振动 |
3.1.2 影响振动的因素 |
3.2 机械分析器 |
3.2.1 工作原理 |
3.2.2 主要作用 |
3.3 传统机械分析器 |
3.4 Simulink 模拟机械分析单点频率工作 |
3.4.1 Simulink |
3.4.2 单点频率模型 |
3.4.3 机械振动结果 |
3.4.4 结果分析 |
3.5 硬件在回路仿真方式的机械分析器 |
3.6 系统总体设计 |
3.6.1 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流程 |
3.6.2 系统的模块划分及其功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实现 |
4.1 系统软硬件技术方案设计 |
4.1.1 软件技术方案 |
4.1.2 硬件技术方案 |
4.2 系统实时性设计方案 |
4.3 通讯接口卡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
4.4 现场总线通信协议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4.1 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软件数据链路层设计与实现 |
4.4.2 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软件应用层设计与实现 |
4.4.3 接口模块设计 |
4.4.4 内核与用户空间通讯机制 |
4.5 激励信号的产生和反馈信号的收集 |
4.6 用户接口GUI 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实时性验证 |
5.2 单点振动情况实验 |
5.3 测定系统共振频率实验 |
5.4 系统性能评价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基于SCILAB/SCICOS的控制系统仿真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SiROS仿真引擎加速机理研究[D]. 曾佑伟.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FMI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D]. 仪冉. 中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D]. 李勇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2020(02)
- [4]基于Scilab/Linux RTAI的探空火箭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J]. 李勇波,潘涛,崔建鹏,张辉. 固体火箭技术, 2020(05)
- [5]基于SCILAB/Xcos的PID控制器分析[J]. 赵丽娜,朱祉瑛. 现代电子技术, 2015(03)
- [6]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 陈萍,周会超,周虚. 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 2011(总第174期)
- [7]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陈萍,周会超,周虚.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03)
- [8]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A]. 陈萍,周会超,周虚. 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10
- [9]基于HIL的数控系统机械分析器设计与实现[D]. 张德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0(04)
- [10]Scilab/Scicos在风力发电系统仿真中的应用[J]. 王云,葛宝明,毕大强. 微计算机信息,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