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1](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方立魁,刘丽,李均,颜学汉,肖若于,丛云飞,李杰[2](2020)在《基于重庆高质高效创建核心区的水稻产量构成分析》文中提出对重庆市永川区高质高效创建60个核心区180块稻田进行产量构成调查,分析不同穗型杂交稻品种在手栽和毯苗机插等不同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核心区平均移栽密度13.35万窝/hm2,有效穗218.55万穗/hm2,着粒223.7粒/穗,结实率87%,千粒重27.54 g,平均产量9 579 kg/hm2;其中产量达到9 000~10 500 kg/hm2的田块占63.3%。大穗型品种产量表现较稳定,穗数型品种在机插秧条件下产量表现更突出。移栽密度、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在生产上选用机插秧或者新型直播栽培技术或者适度增密增穗,是提高产量水平的主要技术途径。
吴壮[3](2020)在《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机插稻等轻简化栽培模式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水稻生产高效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生产模式的变化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对水稻品种的生产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机械化轻简化生产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要求表现最为常见的是生育期的缩短,在较短的生育期内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而达到丰产高效协同提高的目标。但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吸收和高效利用方面,对于物质生产时空高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不同类型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小苗移栽模拟机插的方式,从物质生产、籽粒灌浆、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等方面分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类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氮肥施用和弱光胁迫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现代化高效丰产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轻简栽培条件下高效丰产优质群体的构建提供可行途径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水稻品种结实期日生产速率与产量的高低,将水稻品种区分为高效丰产、低效丰产和一般品种3个品种类型。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更高水平的群体库容量和较高的结实率,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常规粳稻的有效穗数分别是构成其较高群体库容量的关键因子。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较低,茎叶干物质转运对穗部贡献率不高,表明高效丰产品种穗部的物质积累更多的依赖光合产物积累,而对茎鞘贮藏物质的利用相对较小;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后期较轻的的茎鞘干物运转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茎鞘的衰老,维持了茎鞘较强的生理功能。2.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抽穗期茎、叶中氮浓度相对较高,成熟期穗部氮浓度相对较高,结实期内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穗部的转运能力强;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明显高于一般品种,对氮的同化能力更强。3.高效丰产品种强势粒具有起始生长势大,灌浆时间短且灌浆速率大的特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灌浆充实,强、弱势粒最终粒重差值小且灌浆行为差异相对较小;一般品种的弱势粒与高效丰产品种相比,起始生长势相对较低,灌浆时间长且灌浆速率小,籽粒充实物质积累缓慢,其弱势粒最终粒重与强势粒差值大。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行为差异较小是其结实性能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高效丰产品种籽粒发育关键酶蔗糖合酶(SS)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显示其籽粒灌浆生长活性较强。4.在结实期遭遇弱光胁迫时,高效丰产品种依旧有着相对较高的结实率,产量降幅小。弱光胁迫下的高效丰产品种相较于一般品种来说,其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相对较低,穗部干物质增加量相对较多,其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保证其物质生产能力强于一般品种。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好的耐弱光胁迫特性,在弱光胁迫下依然能够表现相对较高的物质日生产能力。在抽穗后30%遮阴20d后恢复正常光照,供试品种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后的恢复能力表现较好。弱光胁迫对弱势粒影响更大,籽粒活跃灌浆期变长,灌浆速率变慢,最终粒重下降。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弱光胁迫下弱势粒灌浆降幅较小,这与其在弱光下保持较高的同化物质生产能力有关,也是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下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5.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与低效丰产品种和一般品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同一品种类型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也较大,表明稻米品质与物质生产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稻米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有明显差异,过高或者过低的氮肥施用均导致品质变劣。弱光胁迫下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增大,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值和崩解值降低,弱光胁迫下稻米品质变劣的程度与品种类型没有明显关系。
何连华[4](2019)在《基于日产量的中籼杂交稻机插适应性评价及高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四川地区尚缺乏适宜机插杂交籼稻的品种筛选标准及评价方法入手,2017年以34个中籼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收集数据,结合实际生产与聚类分析对机插栽培下中籼杂交稻品种的日产量、株型特征、物质生产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进行研究,探讨日产量这一指标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的可行性。在2017年的基础上,剔除实际生产中易倒伏及全生育期过长或过短的品种,2018年共选择20个品种进行机插杂交籼稻的株型特征、群体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株型指标、物质生产特性指标、氮素吸收利用指标与日产量的关系,筛选出了与日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明确了四川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的日生产效率水平、产量形成及群体生长特性、氮素吸收利用的优势所在。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对供试品种的实际生产茬口衔接特性及日产量特性进行探讨,对供试品种的日产量进行聚类分析,明确了日产量可以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的主要指标之一,筛选出了适宜四川地区机插的6个品种天优华占、繁优609、晶两优534、Y两优1号、C两优华占及F优498。与低日产量类型品种相比,高日产量类型品种具有全生育期适宜,每穗粒数多,有效穗充足,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高的基本特征,弥补了千粒重较小的劣势,从而实现机插高产。因此,四川地区机插杂交籼稻应选择全生育期适宜、穗粒协调型品种更有利于在足穗条件下通过增加穗粒数来扩库增产。2、与低日产量类型品种相比,高日产量类型品种株高、秆长、N3节间长、N4节间长较短,着粒密度较高,上三叶叶长、叶宽则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秆长、N3节间长、N4节间长与日产量呈显着负相关,着粒密度与日产量显着正相关,剑叶叶长、宽与日产量呈正相关,倒二、三叶叶长、宽均与日产量呈弱负相关,但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表明茎秆形态、穗型与日产量关系密切,同时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茎秆形态(偏相关系数r=-2.641**)、穗型(偏相关系数r=4.951**)对日产量有极显着的影响,因此,可以将株高、秆长、N3节间长、N4节间长及着粒密度作为田间鉴选高日产量品种的参考指标。3、与低日产量类型品种相比,高日产量类型品种移栽后8 d具有较高的地上部及根系生长量,且差异显着;移栽至分蘖有效临界期具有较快的群体生长速率,无效分蘖期消耗低,中(拔节至齐穗期)、后期(齐穗至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群体生长速率显着增加,尤其是齐穗后穗部干物质积累优势较大,且齐穗后具有较高的茎鞘、叶片物质表观输出量、输出率及转换率(即中后期具有高积累、高转化的特性);齐穗期及齐穗后植株总氮素积累量(尤其是穗部氮素积累)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氮素收获指数、稻谷生产效率及较低的百千克籽粒吸氮量。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上述指标均对日产量有显着的影响,表明中后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相关指标可以作为筛选高日产量品种的重要指标,且前期早生快发的特性也可作为基础指标进行辅助筛选。
裘实[5](2019)在《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33°05’N,119°58’E)进行。以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出较好产量特性、较大增产潜力的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4949和江苏苏中苏北及皖中地区大面积应用的中穗型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南粳9108、南粳505为材料,采用钵苗机插方式,设置了 2种行距(33+27cm、33cm)×5种株距(12.4cm、13.8cm、15.5cm、17.9cm、20.7cm)处理,以毯苗机插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技术的生产优势,以及钵苗宽窄行机插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结构、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及稻米主要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明确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超级稻品种适合的机插行株距,以期为新时期钵苗宽窄行新机型的技术推广和高产栽培创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5%-8%,籼粳杂交稻均以K2和D2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两种钵苗机插方式下,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趋势一致,在相同株距处理下,钵苗宽窄行机插条件下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钵苗等行距机插处理和毯苗机插处理,平均增产8%-11%。常规粳稻均以K1和D1处理最高,在钵苗机插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常规粳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可见钵苗机插条件下,常规粳稻的耐密植能力显着,增密增产仍有潜力。在钵苗机插条件下,密度对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单位面积穗数显着上升,而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但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不同处理间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总体来说,钵苗宽窄行机插对比钵苗等行距机插和毯苗机插,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的显着提高,同时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对稳定。2.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随品种类型而不同。两种钵苗机插水稻移栽后的茎蘖数总体表现为K1>K2>K3>K4>K5和D1>D2>D3>D4>D5,而作为对照的毯苗机插方式下趋势与之一致,三种机插方式的水稻茎蘖数在拔节期前后到达峰值。机插规格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因品种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随着机插基本苗的增加,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的茎蘖数呈上升趋势,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行距扩大后大穗型的籼粳杂交稻抽穗到成熟期光合势大,叶面积衰减率、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高,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籼粳杂交稻适当稀植有利于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在保证合理穗数的基础上,保证群体生长。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适当密植,增加全田基本苗数,虽然将导致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叶面积衰减率较高,但是能充分发挥群体生长的优势,群体的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着增加,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3.钵苗机插密度对水稻主要稻米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受品种类型和机插规格的不同而表现差异性。随着行株距的减少,密度的增加,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和中穗型常规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垩白大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钵苗机插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而胶稠度则下降趋势。总体来说,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条件下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略高。对于大穗型籼粳杂交稻品种而言,随着机插密度的降低,三种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递增的趋势,消减值呈递减的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就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而言,随着密度降低,对比毯苗机插方式,钵苗机插方式下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毯苗机插方式下的峰值黏度呈递增;钵苗机插条件下消减值呈先减后增,毯苗机插方式呈减少趋势,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复值变化不一。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行距为33+27cm,既适宜配套植株生长繁茂的大穗型杂交稻品种,充分发挥杂交稻的壮秆大穗优势,也利于配置中穗型品种,弥补钵苗等行距机插方式下基本苗不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穗型杂交稻品种适宜机插密度为K2(株距13.8cm)-K3(株距15.5cm),而中穗型型常规粳稻适宜机插密度为K1(株距12.4cm)-K2(株距13.8cm)密度以获得高产。
屠晓[6](2019)在《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试验于2016-2017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对象,以当地代表性品种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设3次重复;在施纯氮300 kg·hm-2条件下,通过3种氮肥运筹塑造穗盖顶、中间型和草盖顶3种栽培株型结构,系统研究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生理特性,揭示甬优2640高产途径与机制,为甬优2640和其它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年甬优2640平均产量11.25 t·hm-2,分别比武运粳24号和南粳9108增产20.52%和34.83%,达极显着水平;甬优2640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显着大于常规粳稻,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高达60%左右,总颖花量极显着大于常规粳稻,结实率为85.83%,甬优2640主要通过大穗来获得高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产量最高,两年平均产量为11.88 t hm-2,比穗盖顶、草盖顶分别增产11.69%和5.25%,且与常规粳稻相比,中间型对甬优2640增产更为显着。中间型单位面积穗数居中,每穗粒数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显着下降;中间型的穗粒结构中二次枝梗粒数占总粒数比例最大。2.甬优2640与常规粳稻相比,株高、茎粗均为最大,冠层倒一至倒五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大,冠层上部叶片(倒一至倒三叶)披垂度居中,下部叶片(倒四至倒五叶)披垂度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逐渐增大;抽穗期,甬优2640叶面积指数(LAI)和高效叶面积率均为最高,保证了灌浆期间叶源的数量和质量。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形态结构最优,中间型的株高居中,在132cm~136cm范围内,茎粗最大,在0.75cm~0.95cm范围内,剑叶的叶长和叶宽最大、倒一至倒五叶片披垂度居中;抽穗期,中间型高效叶面积率最高,LAI居中,抽穗后30天,中间型LAI下降幅度最小。3.甬优2640冠层叶片光合能力最强;甬优2640抽穗期倒一至倒五叶片的耐光氧化能力大于常规粳稻,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甬优2640地上部叶片的含氮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平均SPAD值均大于常规粳稻,且上五张叶片SPAD值衰减慢,功能期长;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内,冠层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为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冠层上五张叶片的Fv/Fm值和Y(Ⅱ)值与常规粳稻相比无显着差异,Fv/Fm值均处在0.80~0.85数值范围内,Y(Ⅱ)值均处在0.70~0.80数值范围内,且下降幅度最小,剑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果糖-1,6-二磷酸酶(FBP)、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均高于常规粳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为最低。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的光合生理特性在三种株型中总体最优;抽穗期,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尤其是剑叶耐光氧化能力最强,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地上部叶片含氮量和冠层上五张叶片的SPAD值均居中,叶片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高,SPAD值下降幅度最小;抽穗期至抽穗后30天,中间型冠层上部叶片的Pn、Gs、和Tr均最优,其Fv/Fm值最大(与草盖顶无显着差异),Y(Ⅱ)值与穗盖顶和草盖顶无显着差异;抽穗期至成熟期,中间型剑叶中的FBP和PEPC活性均为最高,SPS活性居中,Rubisco活性在抽穗后20天至成熟期为最大。4.甬优2640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抽穗期至成熟期,茎叶向籽粒中的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与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为最大,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低,NSC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最高,甬优2640灌浆结实期间茎叶对干物质与NSC转运较常规粳稻优势更大。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中,中间型株型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茎鞘中NSC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高,茎叶中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为最低。
张新月[7](2019)在《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水稻生产从单一追求产量向优质丰产协同提高转变,同时水稻机械化种植作为一种高效丰产稳产的现代化栽培模式全面推广,而机插稻等高效种植方式带来了水稻品种要求的新变化,高效优质生产已经成为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适应性品种的必然要求。针对水稻高效丰产优质生产协同形成的品种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已经成为现代水稻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制约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类型杂交稻和常规粳稻进行了产量形成、群体发育、物质生产、氮肥利用等方面的分析,解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对栽培措施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高效丰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品种选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以产量和结实期生产效率(日生产量)把水稻品种界定为高效丰产、低效丰产和一般品种3个类型。与一般水稻品种相比,高效丰产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显着较高。高效丰产品种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群体颖花量。在杂交稻品种中,高的每穗粒数为关键因素,而在高效丰产粳稻品种中,高的单位面积穗数作用较大。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产量对氮肥的响应程度高于其他品种,在高氮条件下,依然可以表现较高产量水平。高效丰产粳稻品种表现在中氮水平即达到最高产量水平,对高氮水平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低效类型品种则显示对高氮条件依赖性强的特点。晚播导致各类型品种产量均显着降低,高效丰产品种在晚播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水平的结实率,是晚播条件下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2.高效丰产品种在生育前期(移栽25天)、结实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表明其生长前期与生长后期的干物积累量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品种前期分蘖生长快,根系氧化力较高,茎蘖成穗率高,且高效叶面积率较高,结实中后期净光合速率较高。高效丰产品种根系干重在各个生育时期均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随施氮量增加,各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鞘和叶片的转运量与转运率降低,高效丰产品种在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较为敏感,茎鞘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物质对穗部的贡献率低于一般水稻品种,但穗部干物质增加量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品种特征表现为,在较高群体库容基础上,以高效的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保证结实,获取较高的产量水平。高效丰产类品种在迟播条件下,在生育前期及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仍保持较高水平。3.以抽穗期为界比较生育期前后分配比例可见,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抽穗前生育天数较其他类型品种而言相对较短,结实期相对较长,加之结实期干物质日生产量显着高于一般类型品种,从而表现出高水平的结实期生产量。高效丰产粳稻品种结实期比例则相对稳定,依靠后期较高的生产效率获得较高的结实期生产量。播期推迟降低了高效丰产品种抽穗前天数,主要是播种-拔节的天数,抽穗后天数略有增加或基本不变,生育期前后比例变小。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物质生产效率较高且在晚播条件下仍具有较高水平。4.高效丰产品种总吸氮量、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吸收利用率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高效丰产杂交稻品种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高于一般水稻品种,而高效丰产粳稻品种籽粒生产效率与其他品种无显着差异。高效丰产品种的NR和GOGAT活性在移栽25天显着高于一般品种,GS活性在各个生育时期都显着高于一般品种。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稻各类型水稻品种的总吸氮量增加,其他氮肥吸收利用指标呈下降趋势。播期推迟降低了高效丰产水稻品种总吸氮量、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有所增加。5.除丰产杂交稻品种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一般品种外,各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无显着差异,且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RVA谱特征值在品种类型间无明显规律。可见稻米品质指标与品种类型没有必然联系。各类型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对氮肥响应一致,均在中氮水平下蒸煮食味品质较好。播期推迟,对各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影响较小,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有所上升。播期推迟使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下降;但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品种间表现有所不同,杂交稻蛋白质含量普遍升高,而粳稻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播期推迟使各品种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崩解值均有所降低,消减值和回复值有增加趋势,各类型品种表现较为一致。
黄礼英[8](2018)在《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总产不断增加,这主要源于水稻单产的增加,而水稻单产的增加与品种改良密切相关。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培育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然而这些超高产品种通常种植在高氮环境下,它们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表现仍不清楚。为此,我们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进行减氮条件下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Y两优1号)、籼型杂交稻(珞优10号和川优6203)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和绿稻Q7)的产量和NUE差异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0 kg N ha-1)和减氮(N90:90 kg N ha-1)两个氮肥处理,并以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180 kg N ha-1(N180)作为高氮对照处理。在2015-2017年,我们比较了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减氮条件下(100 kg ha-1的施氮量)的产量和NUE表现。了解这些品种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机制,可为绿色高效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减氮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在不施氮、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2014和2015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籼型常规稻高5.4%、8.4%和6.6%,差异均达显着水平,而其与籼型杂交稻仅在施氮处理下差异显着,在减氮和高氮对照处理下两年平均分别比籼型杂交稻增产3.7%和8.8%。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籽粒重是籼型超级杂交稻在三个氮肥处理下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的原因。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分析,在不施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产量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主要归因于显着高的收获指数,在减氮处理下,主要是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高氮对照处理下主要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2)在不施氮和减氮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植株总氮积累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无显着差异,但在高氮对照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具有相对较高的植株总氮积累量。在三个氮肥处理下,籼型超级杂交稻的NU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籼型杂交稻和籼型常规稻,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等有关。(3)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在100 kg N ha-1下的产量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增产10.6%和19.5%。从产量构成方面分析,显着高的每穗颖花数是甬优4949产量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的主要原因,而其较高的每穗颖花数主要源于较高的干物质颖花生产效率、氮素颖花生产效率和积温颖花生产效率。从物质生产和分配方面看,甬优4949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显着高于扬两优6号和黄华占;就干物质积累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较长的籽粒灌浆期、花后缓慢的叶片衰老、相对较长的绿叶面积持续期、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优的冠层结构(消光系数KL小)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较大的氮素消光系数KN和KN/KL比值)是甬优4949花后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原因。(4)就氮素积累和NUE而言,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的植株总氮积累量不占优势,但其NUE显着高于籼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籼型常规稻黄华占,其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在2015-2017年平均分别比扬两优6号高8.2%、6.2%和10.6%,而比黄华占分别高18.4%、17.7%和19.5%,且其较高的NUE与其较高的收获指数和KN/KL值,较低的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叶片氮素浓度有关。综上所述,超高产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品种在减氮背景下仍具有较高的产量,且其NUE均不低于其它类型水稻品种。在减氮条件下,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对籼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和NUE起着重要作用。较大的库容、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较优的源库协调性(较高的粒叶比和收获指数)以及良好的冠层结构和光氮在冠层内的协调分布是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高产和氮高效的原因。明确这些超高产品种在减氮栽培下的产量和NUE表现及其形成机制,可为选育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和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周伟[9](2016)在《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STA/ILR1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国对未来粮食生产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长,加之农业资源的匮乏更给我国维护粮食安全增加了压力。因此通过育种及栽培耕作手段来提高水稻单产从而实现我国水稻产量的整体增长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栽插密度对于重穗型杂交水稻生长发育以及干物质动态等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以期为高产栽培密度的确定、高产形成机理的探索及具有高产潜力的种间杂交稻组合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试验针对水稻高产目标,以自主选育的重穗型部分种间杂交稻组合STA/ILR1,以及超级稻品种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Q优6号、籼型两系杂交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甬优15等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的密度处理,三次重复,研究不同栽插密度下水稻群体质量特性、干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及产量形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穗型杂交稻株高、上三叶的长、宽及剑叶角度受环境、气候、栽培条件及自身遗传因子影响较大,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差异不显着。茎蘖数随生育进程呈现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缓慢下降的过程,双本条件下茎蘖数增加速度和下降速度都较单本快。单株茎蘖数移栽后前期受密度影响不大,后期随密度降低呈现显着增加的趋势,最低密度下最终茎蘖数较最高密度多72.0%;群体总茎蘖数在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以高密度下茎蘖数较多,低密度下较少,各密度下最终茎蘖数差异不显着,分蘖能力FLYX1>QY6≥STA/ILR1>YY15;分蘖成穗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高低密度间相差10%左右。2.重穗型杂交稻单穴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的消长动态趋势一致,单穴叶面积随密度增加而变小,各密度处理间群体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高密度下大,而低密度下相对较小。在齐穗期及齐穗后剑叶SPAD值随密度增加呈现减小趋势,SPAD值衰减率表现与之相反,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剑叶SPAD值及衰减率差异显着,其中部分种间杂交组合STA/ILR1较其他材料齐穗期后SPAD值较高、衰减率较低,表现出较好的持绿性。3.重穗型杂交稻干物质在生育进程内呈现“S”型曲线增长,不同密度下单茎干物质重差异不显着,不同品种间具有显着差异,成熟期部分种间杂交组合 STA/ILR1单茎干物质重较籼型三系杂交稻QY6高14.8%,较籼型两系杂交稻FLYX1高18.5%;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单穴干物质积累动态趋势类似,但对不同密度处理的结果响应有差异,随密度降低单穴干物质重增加,单位面积干物质重减少。产量与总干物质重呈显着线性相关。4.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品种(系)的产量、日产量表现规律一致,均基本呈现出高密度(2.00万穴/亩或1.75万穴/亩)下较高,低密度下较低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系)、不同年份、不同基本苗条件下产量、日产量有所差异。部分种间杂交组合STA/ILR1较同熟期籼型三系杂交稻QY6产量高15.6%;日产量高20.1%,与相对生育期稍长的籼型两系杂交稻FLYX1产量接近;日产量高5.3%。5.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总干物质重、单位面积实粒数、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极显着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904、0.952、0.884),而与单株产量没有显着相关关系,说明大面积增产的决定性因素是单位面积生物量和单位面积实粒数的提高,不应过分强调单穴稻谷生产的产量贡献。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生物量的积累是单株产量的决定性因子;单位面积籽粒充实率是单位面积产量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株高等群体结构因子亦有重要贡献。分析表明,密度通过影响单株生物量进而影响单株产量,其后进一步通过影响单位面积实粒数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6.本试验从群体结构、干物质生产、产量及产量形成等方面,研究了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的影响,明确了在试验设置密度范围内(1.0万-2.0万穴/667m2),几个重穗型杂交稻以密度1.75万-2.0万穴/667m2左右、单本插植更有利于获得高产。
吕伟生[10](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二、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
2.4.2 直播栽培 |
2.4.3 再生稻栽培 |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
2.7 水稻优质栽培 |
2.8 水稻绿色栽培 |
2.9 水稻逆境栽培 |
2.9.1 温度胁迫 |
2.9.2 水分胁迫 |
2.9.3 O3胁迫 |
2.9.4 盐分胁迫 |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
(2)基于重庆高质高效创建核心区的水稻产量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样本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核心区总体产量构成 |
2.2 品种类型及产量构成分析 |
2.3 不同栽培技术产量构成分析 |
2.4 产量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穗型、穗粒数及栽插方式与水稻产量、产量潜力的关系 |
3.2 两系品种产量潜力发挥 |
3.3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
(3)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特征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生产特征研究 |
1.3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结实灌浆特征 |
1.3.1 不同源库类型品种的籽粒灌浆 |
1.3.2 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灌浆 |
1.3.3 水稻籽粒灌浆中相关酶活性及生物激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
1.4 籽粒生长与稻米品质关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 |
2.3.1 生育期记载与茎蘖动态 |
2.3.2 水稻物质生产积累特征 |
2.3.3 籽粒灌浆动态 |
2.3.4 籽粒发育关键酶测定 |
2.3.5 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
2.3.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7 稻米品质 |
2.3.8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类型特征 |
3.1.1 供试品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 |
3.1.2 高效丰产品种的生育期和分蘖特性 |
3.1.3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的形成特征 |
3.1.4 不同类型品种物质生产特征及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1.5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分析 |
3.2.1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动态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的关键酶活性差异 |
3.3 不同类型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1 产量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3.3.2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4 弱光胁迫对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5 弱光胁迫对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3.4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形成特征 |
3.4.1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4.2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4.3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弱光逆境的响应差异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形成及其结实期物质生产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 |
4.4 高效丰产品种对结实期弱光逆境的抗逆性研究 |
4.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形成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6.1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日产量的中籼杂交稻机插适应性评价及高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机插秧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进展 |
1.2.2 适应性品种筛选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3 机插秧群体茎蘖动态特征研究进展 |
1.2.4 机插秧株型特征研究进展 |
1.2.5 机插秧物质生产特征研究进展 |
1.2.6 机插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研究进展 |
1.2.7 机插秧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切入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土壤基础肥力测定及试验地当年生育期间详细气象资料收集(2017、2018) |
2.4.2 缓苗期生长特性(2018) |
2.4.3 茎蘖动态与生育进程调查(2017、2018) |
2.4.4 株型测定(2017、2018) |
2.4.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氮素吸收利用测定(2017、2018) |
2.4.6 氮素利用相关指标测定(2017、2018 年) |
2.4.7 产量及其构成(2017、2018)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机插栽培水稻全生育期、产量及日产量 |
3.2 机插栽培中籼杂交稻品种日产量聚类分析及品种选择 |
3.3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
3.4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栽后缓苗生长特性 |
3.5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 |
3.5.1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茎型特征差异 |
3.5.2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叶型特征差异 |
3.5.3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穗型特征差异 |
3.5.4 株型与日产量的关系 |
3.6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特性 |
3.6.1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时期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 |
3.6.2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主要生育时期群体干物质分配特性 |
3.6.3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特性 |
3.6.4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成熟期群体干物质转运特性 |
3.6.5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主要生育阶段群体生长速率 |
3.6.6 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与日产量的关系 |
3.7 不同日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
3.7.1 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及各器官含氮率 |
3.7.2 主要生育时期植株及各器官氮素积累特性 |
3.7.3 主要生育时期氮素分配特性 |
3.7.4 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与日产量的相关性 |
3.8 机插栽培中籼杂交稻品种适应性综合指标筛选 |
3.8.1 与日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8.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日产量作为机插栽培中籼杂交稻品种筛选的可行性 |
4.2 机插高日产量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特征及群体生长特性 |
4.2.1 机插高日产量类型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
4.2.2 机插高日产量类型品种群体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 |
4.2.3 机插高日产量类型品种群体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
4.3 适宜四川地区机插杂交籼稻品种的特征性指标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2 研究进展 |
2.1 钵苗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2 宽窄行机插技术发展概况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1 产量及产置结构的特征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的特征 |
2_3.3 株型和抗倒伏的特征 |
2.3.4 稻米品质的特征 |
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措施 |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关键生育期及秧苗素质调查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影响的方差分析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杂交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常规粳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2.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阶段干物质积累及比例的影响 |
2.4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衰减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 |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1.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RVA特征值的影响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产出 |
(6)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 |
1.2 籼粳杂交稻的选育历程、发展及产量优势 |
1.3 籼粳杂交稻群体生态生理特征 |
1.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
1.5 水稻株型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主要研究内容 |
4.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形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比较 |
2.2 茎蘖动态的比较 |
2.3 穗部性状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形态结构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型结构的比较 |
2.2 叶面积的比较 |
2.3 株型形态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中含氮量的比较 |
2.2 冠层叶片SPAD值的比较 |
2.3 冠层叶片耐光氧化能力的比较 |
2.4 冠层叶片光合参数的比较 |
2.5 冠层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
2.6 剑叶中光合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能力特征 |
3.2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冠层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 |
3.3 甬优2640及其3种栽培株型剑叶中光合相关酶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光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储存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地上部干物重的比较 |
2.2 茎叶干物质转运力的比较 |
2.3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力的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产量构成特征 |
1.2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形态结构特征 |
1.3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特性 |
1.4 甬优2640三种栽培株型的光合物质转运和积累特征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特征 |
1.2 高产类型水稻品种的形态生理基础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叶面积指数 |
1.2.3 根系特性 |
1.2.4 光合特性 |
1.3 高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1.4 氮高效品种的物质生产表现特征及其高产调控 |
1.5 稻米品质的决定因素及栽培条件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茎蘖动态与生育期记载 |
2.3.2 叶面积 |
2.3.3 植株干物重与含氮量 |
2.3.4 叶片氮代谢酶活性 |
2.3.5 植株净光合速率 |
2.3.6 根系氧化活力与根干重 |
2.3.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8 稻米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供试品种的生产类型划分 |
3.2 高效丰产品种产量形成及其对氮肥和迟播的响应特征 |
3.2.1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特征 |
3.2.3 高效丰产品种物质生产效率 |
3.3 高效丰产品种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
3.3.1 不同类型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特征 |
3.3.2 迟播对水稻品种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3.3 不同类型品种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 |
3.4 高效丰产品种群体发育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3.4.1 高效丰产品种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
3.4.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
3.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根干重及根系氧化活力 |
3.4.4 不同类型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
3.5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的表现及其环境效应 |
3.5.1 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 |
3.5.2 供试品种蒸煮食味品质 |
3.5.3 供试水稻品种RVA谱特征值 |
4 讨论 |
4.1 高效生产品种产量形成及其群体建成特征 |
4.2 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特征 |
4.3 水稻高效生产与氮肥的吸收和利用 |
4.4 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表现及其优质调控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进程 |
1.1 水稻品种类型的变化 |
1.2 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 |
1.3 水稻单产的变化 |
2 水稻产量的形成 |
2.1 水稻产量形成与产量构成因子 |
2.2 水稻产量形成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2.3 水稻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生产和转运 |
2.4 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 |
3 氮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及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3.1 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氮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现状 |
4 水稻素氮利用效率 |
4.1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 |
4.1.1 不设立无氮区 |
4.1.2 设立无氮区 |
4.2 水稻对氮肥的吸收特性 |
4.3 水稻NUE差异 |
4.3.1 水稻NUE的品种间差异 |
4.3.2 水稻NUE的类型间差异 |
4.3.3 与水稻NUE有关的农学和生理性状 |
5 有关水稻产量和NUE还需进一步探索的科学问题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与NUE的农学和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进程 |
1.2.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1.2.3 光照拦截动态 |
1.2.4 SPAD值测定 |
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2.5.1 关键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成熟期收获指数 |
2.5.2 干物质转运特性 |
2.5.3 作物生长速率 |
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植株生长特性 |
2.6.1 分蘖特性 |
2.6.2 分蘖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3 叶面积生长特性 |
2.6.4 叶面积生长速率与群体作物生长速率的关系 |
2.6.5 营养生长期的光照拦截特性 |
2.6.6 花后SPAD值的变化 |
2.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1 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氮浓度 |
2.7.2 关键生育期的氮素积累 |
2.7.3 氮素转运特性 |
2.7.4 氮素利用效率 |
2.7.5 NUE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
2.7.6 NUE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其农学和生理特性 |
3.2 籼型超级杂交稻在减氮条件下的氮素积累、转运及NUE表现 |
3.3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NUE相关性状 |
4 结论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在减氮背景下的产量和NUE的农学与生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生育期记载 |
1.2.2 叶面积和干物质 |
1.2.3 颖花分化与退化 |
1.2.4 冠层结构特性 |
1.2.5 产量和产量构成 |
1.2.6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
1.3 其它数据计算 |
1.4 数据处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条件 |
2.2 产量及其构成 |
2.3 甬优4949 大穗的形成 |
2.3.1 颖花分化与退化 |
2.3.2 颖花分化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 |
2.3.3 颖花分化末期至齐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 |
2.3.4 群体颖花生产效率 |
2.4 干物质生产及与干物质生产有关的植株性状 |
2.4.1 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 |
2.4.2 冠层光照拦截和光能利用率 |
2.4.3 冠层内光照和氮素的垂直分布 |
2.4.4 LAI降低速率和绿叶面积持续期 |
2.5 粒叶比和收获指数 |
2.6 氮素积累和利用效率 |
2.7 NUEg与 NHI、HI和成熟期叶片、饱粒氮素浓度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在减氮条件下的产量和NUE表现 |
3.2 颖花生产效率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3 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4 冠层特性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3.5 粒叶比和HI对籼粳杂交稻甬优4949 产量和NUE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STA/ILR1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产水稻生产发展研究概况 |
1.2 水稻高产栽培途径研究概况 |
1.3 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规律 |
1.3.1 水稻干物质生产规律 |
1.3.2 水稻产量形成规律 |
1.4 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
1.4.1 密度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1.4.2 密度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4.3 密度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农艺指标 |
2.3.2 考种与测产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和分析 |
3.1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群体生长过程的影响 |
3.1.1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株高的影响 |
3.1.2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分蘖的影响 |
3.1.3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叶片生长的影响 |
3.2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2.1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单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单穴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2.4 重穗型杂交稻群体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
3.3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1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3.4 产量分析 |
3.4.1 产量与部分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2 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
3.4.3 各主成分与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的相关分析及回归方程建立 |
4 讨论 |
4.1 栽插密度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4.2 栽插密度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4.3 栽插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1 水稻叶龄模式 |
2.2 水稻群体质量 |
2.3 栽培技术定量 |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
2.3.2.1 壮秧标准 |
2.3.2.2 适宜播量 |
2.3.2.3 机插育秧 |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龄模式参数 |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2 分蘖特性 |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
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育秧基质试验 |
1.2.2 播种量试验 |
1.2.3 秧龄试验 |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
1.2.5 氮肥运筹试验 |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蘖动态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植株含氮率 |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类型划分 |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2.2.1 分蘖成穗特征 |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
2.3.1.1 茎蘖数 |
2.3.1.2 LAI |
2.3.1.3 干物质量 |
2.3.3 抽穗期 |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
2.3.3.2 总颖花量 |
2.3.3.3 LAI及粒叶比 |
2.3.3.4 干物质量 |
2.3.4 成熟期 |
2.3.4.1 LAI |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
4 小结 |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计算方法 |
1.2.1 安全日期 |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
1.2.5 温光资源特征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
2.3.1 热量资源 |
2.3.2 光照资源 |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
3 讨论 |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
4 小结 |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成苗率 |
1.2.2 秧苗形态 |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
1.2.5 机插质量 |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2.4 机插壮秧指标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4 小结 |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
1.2.2 茎蘖动态调查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
4 小结 |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2.3 植株含氮率 |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 相关指标计算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2]基于重庆高质高效创建核心区的水稻产量构成分析[J]. 方立魁,刘丽,李均,颜学汉,肖若于,丛云飞,李杰. 南方农业, 2020(19)
- [3]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D]. 吴壮. 扬州大学, 2020(04)
- [4]基于日产量的中籼杂交稻机插适应性评价及高产特性研究[D]. 何连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D]. 裘实. 扬州大学, 2019
- [6]甬优2640超高产栽培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D]. 屠晓. 扬州大学, 2019(02)
- [7]水稻高效生产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其氮肥利用效率[D]. 张新月. 扬州大学, 2019(02)
- [8]减氮背景下超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农学与生理研究[D]. 黄礼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9]栽插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STA/ILR1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 周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10]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