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意见奖得奖名单

读者意见奖得奖名单

一、读者意见有奖征询获奖者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黄翠红[2](2014)在《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鸿隽在民国年间的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是一位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贡献的人物。他既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又是留美归国的新派学人。他是民国年间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学术社团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社长(后改称理事长)一职。因管理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需要,1924年成立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简称“中基会”)。中基会因其稳定而较丰厚的资金、中美董事共管、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运作模式,能够大力资助学校、图书馆、研究所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开展。任鸿隽长期担任中基会干事长(为1949年前担任中基会干事长时间最长的人)、董事会董事,参与决策和具体执行中基会的事务。他带领下的中基会为民国年间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他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受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该院总干事,带领这个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度过了内迁的艰难时期。同时他亦是颇受高层青睐的教育管理者,曾先后被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任命为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和国立四川大学校长,特别是在川大任期内,以“国立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对川大进行改革,奠定了川大发展的良好基础。任鸿隽的一生与“科学”紧紧相连。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硕士,学成归国后首先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化学教授,但其抱负并不在三尺讲台。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亦于1928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未就任),但仕途不是他的追求目标,他的志向是做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人。自从在美国留学时感受到了因科学的发达而强大的西方世界,就立志要把“科学”传播到中国去,通过在《留美学生季报》和《科学》杂志上呼吁“科学救国”,最终促成了发萌于鸦片战争时期的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自此,任鸿隽致力于通过相关机构向大众进行科学启蒙;同时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和良好氛围。总之,他希望从科学普及与学术研究两个层面全面推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一手创建并相伴始终的中国科学社和其长期任职的中基会正是其实现上述理想的主要依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推手”,在解放后因为种种原因,其人其事竟然渐渐蒙上了历史的灰尘,不为人所重视。近来,人们开始通过研究民国年间的学术社团、相关文化机构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里的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科学体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中国科学社、中基会的研究已有相关专着出现。在这些研究中,任鸿隽的身影时隐时现,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中心人物。如果能对任鸿隽的生平进行梳理和研究,将会增加人们对民国科学社团、学术研究推进体制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然而,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任鸿隽一生的经历丰富,所处的时代变迁亦巨。他既是清末秀才,又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他既是辛亥革命元老,又是科学救国运动的领军人物。时代的变迁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亦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的道路选择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先进分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任鸿隽的一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当然是本文的首要意义),亦由此探见清末民初的留学生群体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推进之功,也有助于我们对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重要的人和事的专题研究,如辛亥革命史、中国留学史、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社团发展史、近代中国科学研究推进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历史、民国年间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胡适研究、蔡元培研究等专题。本文将主要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兼及社会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任鸿隽与相关机构的关系为纬,着重考察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中基会、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任鸿隽与《独立评论》社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机构发展的贡献,最终落脚于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以任鸿隽的国内求学经历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先后在传统的书院就学,然后转入新式的重庆中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的经历,重点解读其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外促进因素。其次研究了辛亥革命洪流中的任鸿隽,主要对任鸿隽留学日本时期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的经历进行介绍,分析在孙中山辞职后任鸿隽留学美国的动机。第二章以任鸿隽留学美国期间的经历为考察对象,着重介绍任鸿隽对《留美学生季报》的改版、创办《科学》杂志及中国科学社、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等情况,这一阶段是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奠定时期。第三章介绍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这一时期是任鸿隽一生事业的起步阶段,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社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发展形势良好,有了固定的社所,建立了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等机构,说明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国科学社推进科学启蒙和科学研究事业。因为中国科学社的事业,其个人也因此得到国内政界、学术界的认可,有了从政经历,他在国立东南大学任职副校长的经历是本章考察的重点之一。此时期他开始到中基会工作,帮助该会干事长制定了该会基本的规章制度,奠定了中基会事业的基础。第四章以1928—1937年间的任鸿隽的经历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任鸿隽如何利用中基会所掌握的资金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进行资助,从而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亦重点研究了任鸿隽出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后对该校的改革,他所确立的“国立化”和“现代化”的川大新目标基本把川大由一个地区性大学带上了国立大学的新轨道。第五章主要研究1937年到1949年间的任鸿隽。这一阶段,任鸿隽所有事业的背景是战乱,本章亦主要研究任鸿隽在此乱世如何艰难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包括带领内迁的中央研究院重新步入工作的正轨。此阶段的中基会先后面临着国民政府因经济困难而停付庚款和1943年中美新约的签订所带来的生存危机,重新出任总干事的任鸿隽如何勉力维持,带领中基会渡过危机,并为抗战中的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亦考察了任鸿隽为中国科学社的生存所做的努力。第六章首先分析了在政权更替的关键时刻,任鸿隽去、留的选择,并分析其放弃赴美、留在大陆的原因。其次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党对科学团体的“统一”的政策,任鸿隽为保留中国科学社的各项事业所做的挣扎与努力,最终把各项事业上交国家的历程。第七章论述了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的体系,并对其科学救国事业进行了评价。

李占京[3](2013)在《“大公报文艺奖金”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评奖史上,“大公报文艺奖金”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评奖活动。随着文学评奖活动日益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大公报文艺奖金”的重要性也逐渐被研究者所注意。然而纵观相关研究,学界对“大公报文艺奖金”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史料梳理的角度,返回历史现场,通过对“大公报文艺奖金”活动的外在传播平台、内在文学理念等方面的爬梳整理,力求还原“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本来面目。论文第一部分对“大公报文艺奖金”的举办理念进行了论述,从编者的主观层面梳理了编辑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变化。指出了以萧乾、沈从文为代表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者们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对文学的现实关怀的重视、对扶持新人做出的努力,以及萧乾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大胆采用“集体批评”的新形式的意义以及萧乾采用书评所带来的广泛影响力。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编辑理念与《大公报》的评奖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了二者之间的一致性。第二部分从内外两个层面考察了这次评奖活动的评选过程。外部研究部分从历时的角度,详细梳理了这次评奖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及相关评价,肯定了其历史影响力。内部研究部分,分析了评委会之间在文学观念上的矛盾与冲突,着重梳理了朱光潜与曹禺关于“《日出》第三幕”的论争、朱光潜和巴金关于“眼泪文学”的论争。通过文学论争,双方在文学观念上的分歧也得到了更为明晰的体现。在对评奖活动的背景和具体经过详细梳理之后,论文对此次评奖活动的历史地位及性质做出了评价。尽管“大公报文艺奖金”事实上并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首次文艺奖金”,但无论在评选的公正性、获奖作品的经典性还是评选活动影响力等方面,它都超过了之前的“良友文学奖金”。对一次文学评奖活动来说,最根本的标准是评选出社会、历史公认的经典作品。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说“大公报文艺奖金”真正开启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评奖活动的新篇章。另一方面,虽然不论是评选委员会成员,还是获奖作家都与“京派”关系密切,甚至京派成员占据大部分了名额,从整体风貌上,“大公报文艺奖金”又带有鲜明的“京派”文学色彩。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公报文艺奖金”是一次带有“京派”色彩的、公正而成功的文学评奖活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西昌[4](2013)在《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的时代语境中愈发显现出矛盾性的生态尴尬。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传统知识资源日益消减;同时,出于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认同,传统手工艺又被作为一种遗产资源予以消费,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精神与经济的双重角色。对于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上。本文以法理为依据,突出客观现实对立法研究的反证作用,侧重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试图将法学研究与艺术学研究相结合,挖掘和梳理传统手工艺行业与知识产权立法之间的需求关系,以图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立法基础研究,进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法律的路径选择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由于专业的隔阂,使得大多数的法学工作者无法深入到传统知识形态的内部去理解问题,仅是将其作为一个浑沌的整体去对待,择其点斑,置入预设的法理框架之内予以探讨。其结果是,无法对研究对象做出“分型、分类、分层次”的针对性研究,因此,在立法建设上也便无法具体化,从而影响到立法建议的可操作性。笔者试图从传统手工艺历史纵向和文化横向的两个维度入手,对其文化传播和知识保障体系进行剖析,并结合国际、区域及国内立法和执法的现状,对目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解析。尤其集中解决在传统手行业中所凸显出来的焦点冲突之上,经过对此类问题的剖析,以求展现传统手工艺及其相关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复杂现状。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生态发展的机制问题。同时,立法研究也不仅仅只是针对法理层面的探讨,而应是注重将立法与执法环境相结合,在充分了解保护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挖掘知识资源权益主体的底层声音,并与国际立法相结合,不断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制度创新的过程。

王慧娴[5](2012)在《基于体验视角下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与提升 ——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博物馆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一种旅游资源,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文化的守望者”,博物馆与旅游的联姻打开了博物馆的院门,丰富了旅游资源。依托博物馆的特性与功能开发博物馆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提升和推动作用。目前旅行社组织的博物馆旅游大多还停留在初级的游览观光阶段,互动性活动较少、体验活动不多,因此单纯的博物馆路线吸引力较弱,难以调动普通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博物馆内的遗产旅游展示类服务具有公益属性,应进行非营利性经营,而餐饮、纪念品销售、休闲娱乐服务等非遗产展示类旅游服务可以通过转让和特许经营的方式由企业进行营利性经营,既可以获得效益,又丰富了博物馆旅游的内容。进入后现代旅游阶段,游客更注重个人体验,希望通过旅游来达到彻底的身心放松,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内心的满足。本研究从体验的视角切入,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将博物馆锁定到遗址类博物馆这一特定类型。在总结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的基础上,探讨了后现代旅游的特点和博物馆开发的理论,充分阐述了体验旅游的特点和此背景下游客的旅游行为对产品的需求,奠定了文章的理论基石。接着界定了遗址类博物馆的概念,指出创新开发的途径是对遗址类博物馆进行主题公园式开发,表达了作者对于主题公园式开发的理解和认识。后又运用SWOT分析法选择西安半坡博物馆作为案例地,深入实地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提出了遗址类博物馆游客体验模型。根据模型分别对西安半坡博物馆休闲游憩情境的创建、深度体验项目的设计与他者关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其中笔者重点对深度体验项目的设计与市场营销部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全景式解说,希望对半坡博物馆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徐萍[6](2011)在《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文中提出论文以媒介环境为背景,对晚清至民初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侧重小说)变革进行梳理性研究。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现代文学特别是“新小说”的兴起、兴盛、发展和衍变的过程,即考察“新小说”的流变及其与媒介环境的关系。着重考察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又是如何影响的。研究的时间范围限定在晚清最后十几年至民初(五四新文学革命之前),即1895-1917年间。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而对媒介环境与文学变革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媒介环境学研究的主旨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环境”的着名论断,它有三层意思:第一,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第二,媒介(或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三,环境不是被动的,它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媒介不仅仅是静态的包装,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进程。波斯曼给“媒介”的定义是:“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媒介即环境……媒介和技术是环境,因为它们影响我们所处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影响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换一种说法,媒介未必改变我们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必定改变有关我们文化的一切”;第二,“媒介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变成文化,媒介就是文化……我们的文化由传播活动组成,其构成成分只能是传播活动,包括一切传播活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为特定的地点和时代主导的、最强大的、甚至占统治地位的媒介的运作方式和主导程度各有不同。所以,波斯曼关于媒介环境学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必须要理解媒介的这个偏向、这个环境、这种文化,并找到抗衡和平衡的办法。依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预设,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审视晚清至民初时期亦即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变革,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且视角独特。本论文另一个重要创新点是对“新小说”媒介技术角色的探讨和研究。学界对“新小说”的文学性、政治性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其媒介技术角色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新小说”的闪亮登场,是文学“新”模式与受众期待中的传统模式“错位”,这种“错位”又“暗合”了国人利用新媒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构建新世界的欲望,所以才会出奇制胜,成为文学“新贵”。“新小说”以文学的形式在舆论上起着主导媒介的作用,一度成为现代传媒的副产品。晚清至民初时期,报刊印刷媒介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作为文学的环境,它不仅影响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而且还成为文学的一种维度。晚清至民初的中国文学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是晚清“小说界革命”所产生的“新小说”取代了古体诗文而成为文坛“新贵”;二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借新文化运动之势,以“新文学”取代了已经失去政治意义的、由“新小说”衍变而来的、具有消闲趣味和世俗情调的民初“言情”小说,而成为文坛主流。晚清至民初文学的两次变革,都是在现代新媒介环境中进行的,作为社会主导媒介的报刊印刷媒介,在两次文学变革中都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现代传媒在清朝末年从西方进入中国并参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传播以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就与媒介的现代性进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了。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中的作用表现在:现代传媒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外在载体和传播渠道,而且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重要构成成分;它不仅具体地实现中国文学变革信息的物质传输,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体意义,并且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生产、流变和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来说:第一,随着传媒力量的日益凸现,传媒生态环境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有力地参与和营造了文学现代性得以生成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域”。第二,现代传媒直接创造了新的行业,如活字制作者、排字工、印刷工等;创造新的职业,如职业作家、报刊编辑、书商等;创造新的产业,如印刷机制造商、墨水生产商、现代化书局、出版社等。第三,现代传媒不但是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而且,它引进了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它的生产理念、生产方式、公共性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方式。第四,现代传媒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它还关乎现代文学的文本意义,从而关乎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意义构成。总之,现代传媒营造出的媒介环境,全面地、大规模地介入到中国文学的生产,使得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研究方法和视角:一是媒介环境学视角,对现代传媒、传媒环境、文学现象和文学变革的梳理式研究,以变化和比较的方法,对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媒介环境的形成及其对文学发生、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二是现代化视角,现代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现代性,晚清至民初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三是在对现代传媒环境和文学现象描述性和比较研究中,进行理论的提升。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考究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发生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并考察是如何影响的。陈平原先生在其着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是这样论及现代传媒(特别是小说杂志)在文学变革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的:首先,从《新小说》开始,每批作家、每个文学团体都是通过筹办自己的刊物来实践其艺术主张;第二,不是出版商办杂志,而是作家亲自创办或编辑文学杂志;第三,晚清和民初两代作家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报刊上发表后才结集出版的。因此,陈平原先生说:这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晚清至民初,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办刊高潮,一是1902年至1906年,有六种具有影响力的“新小说”期刊陆续创刊,“新小说”蓬勃发展起来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二是1907—1917年,其中经历了1907-1911年的“纠偏与创新”期,以及民初(即1912-1917年)的“反思与调整”期,“新小说”开始创新探索,从政治转向文学审美等多元追求。特别是民初,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期刊副刊化趋于普遍,使得小说创作最终走向对市民消闲情调的追求,最终终结了“新小说”的政治宗旨,使文学(小说)创作走向多元和成熟。三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特别是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传媒与大学联合、与社团结合,知识精英与文学作家开始有目的地结集,成为新文学革命的中坚力量,形成一种强大而有力量的媒介环境。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文学开始了新的追求、新的走向。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前两次办刊高潮及其所形成的媒介环境新变以及给文学带来的新变化。(本论文暂不涉及第三次办刊高潮的具体情形。)本文为了比较、研究和叙述方便,将“新小说”杂志按刊行时间、办刊方针、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等大致分成五组,又按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传媒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有西学背景的学术性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和文学三条线索,文章也是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论文共九部分,七章:绪论: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第一章: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主要论述现代传媒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以及媒介环境的形成,传媒与文学的联姻、最早的文学期刊和最早的小说期刊的创办、现代化运营方式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是现代小说)生产的借鉴和影响。第二章: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新小说”产生前的媒体舆论对小说的理论提倡、舆论造势以及小说创作的实践活动,以及西人傅兰雅的“时新小说”征文活动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以《新小说》、《新新小说》、《粤东小说林》(《中外小说林》)为例,阐释政治家所办文学期刊的特点,杂志的办刊人是政治精英同时也是作家和小说理论家,他们虽然政治主张有所不同,但文学观念比较接近:立意政治小说,坚持刊物和小说的宣传、启蒙的工具作用。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办刊思想和文学实践,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新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和创作境界,影响深远。《新小说》的创办意义重大,“新小说”的提倡与实践是史无前例的,“新小说”担当起小说从未有过的思想政治以及媒介技术角色。第四章: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探索。以《绣像小说》、《月月小说》以及部分文艺小报为例。特点是传媒知识分子办刊,办刊者是新式传媒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小说作者,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务实与本真,才能使得“新小说”走向真正的文学艺术之途。在有选择地借鉴域外小说、保持中国特色、提倡短篇小说方面功不可没。第五章: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小说林》、《游戏世界》、《教育世界》、《河南》等杂志为例。这一组杂志比较另类,创办者和主要撰稿者具有西学背景,受西方美学理论影响而追求一种纯文学、纯艺术和提倡艺术审美。《小说林》对“新小说”理论与创作的过度政治化有一定的纠偏作用,《游戏世界》是文学“游戏”观(性灵说)提倡者和实践者,《教育世界》和《河南》因为三位着名人物王国维和周氏兄弟的参与而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印记。参与办刊、创作、翻译的知识分子们几乎都有着西学背景,中西文化并举,眼界开阔。他们提倡文学的游戏性、纯粹性、非功利性,理论上具有现代性,这些刊物的特点为办刊、翻译、着作、小说评论并举,且很有成就。这几种杂志使得“新小说”有了一种纯文学或者说是学术型的审美取向,真正使得新小说理论有了新质。第六章: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现代传媒发展到民初,出现新变化,首先是文学杂志办刊思想和创作取向以及风格的变化,接着带来了文学(小说)创作的变化。以《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礼拜六》(前期)为例,这一组文学期刊由晚清延续下来,多少都继承了一些晚清文学期刊的政治性特点,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有一种“启蒙”立场。主办者也是小说作者,主要有陈景韩、恽铁樵、包天笑、周瘦鹃等。特点是办刊、着作、翻译并举,名重一时。最显着的成就是对西方短篇小说的借鉴与创作,从题材、到形式、再到叙事都有新的尝试。虽然办刊宗旨中也提倡启蒙立场,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而已,在“启蒙”立场的旗帜下,提倡文学的消闲娱乐趣味。第七章:世俗情调的言情小说。以《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为例,这一组杂志大多由报纸的副刊转化而成,副刊的知识性、消闲性、娱乐性、大众性风格被自然承接下来,被称作副刊化期刊,它们基本放弃了“新小说”杂志的启蒙政治立场,专门刊登迎合世俗情调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是一种充满市民情调的“言情”文学。主办者兼作者主要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他们办报刊、着书、翻译皆有成就,都是新式文人,创作多借鉴域外手法创作,以言情(时称为“惨情”)为主,尝试以骈文创作长篇小说且成“气候”。这一空前绝后的文学现象,堪称民初文坛一绝。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李明德[7](2006)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传播学视角来观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过程,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对文学传播过程的研究实质上是针对传播载体展开的,因此,作为文学重要传播载体的文学期刊便从文学研究的隐性因子转而跃升到显性位置。探寻当下文学期刊的现在时,焦点主要是其面临的困境及其造成困境的原因和未来出路,这不仅是笔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直接动因,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文学期刊作为纸质媒介的代表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传播、接受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试图从传播学视角对文学期刊重新进行审视,在梳理其演变过程的同时实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观照。 论文将文学期刊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命题来提出,一则是为了呼应文学传播学这一新的研究课题,更深的意图在于把握当代文学在传播力量的影响下由外及内的变化。当下对文学期刊这一研究课题的展开,多从现象和具体的文本出发,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现象分析阶段,而本文对文学期刊的研究则直接从其本体切入,围绕文学期刊的本体、流变及趋向三个重大问题结构全文。行文上打破时间序列上的线性叙述,以内在变化为纲领,将论文串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论述文学期刊的双重身份为出发点,通过对单一身份到双重身份的变迁事实的再次指证和确认,将涉及文学期刊本体问题的“身份”给予界定,进而深入文学期刊内部,对其生产力问题以及功利与唯美纠结的场域进行理论阐述,其中关于文学期刊的生产力问题既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典型的生产与消费理论中得到启发,也是文学期刊迈向产业化必将面临的现实议题,是衡量文学期刊发展变化的一个可量化指标,由此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期刊的生产力是物质与精神同体的生产力。精神性的生产力是文学期刊所体现的社会职能、审美功能等,是掩藏在文学期刊文学性内部的隐性效应;而物质性生产力是文学期刊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显性的数值关系。精神性的生产力着眼于价值判断,而物质性生产力则更多地体现出数值衡量。在文学期刊的发展场域中,着眼点放在对其体制、机制、生产、消费等环节的剖析上,而关于文学期刊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文学期刊所引发的审美倾斜则是作为核心问题来提出,通过对文学期刊“审美试验”的分析来阐明审美观的衍变轨迹。对上述问题厘清的过程,就是依赖逻辑推理和

倪长江,李宏建,曲东锋[8](2002)在《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文中研究指明

王瑛[9](1995)在《集纳百家言 更上一层楼──本刊举办征询读者意见活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集纳百家言更上一层楼──本刊举办征询读者意见活动综述王瑛为了集思广益,进一步办好《邮电企业管理》杂志,使之更贴近基层、贴近读者,更好地为邮电企业服务,本刊自5月1日至6月15日举办了有奖征询意见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寄自包括西藏、青海和新疆在内的28个...

二、读者意见有奖征询获奖者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意见有奖征询获奖者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青少年时期的任鸿隽(1886-1912)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经历
        一、受熏于传统文化
        二、沐浴新式教育的曙光
        三、负笈东瀛、中西兼修
    第二节 在革命的洪流中
        一、为革命学制炸药
        二、进行革命宣传
        三、赞襄政务
第二章 留美时期的任鸿隽(1913—1927)
    第一节 主笔《留美学生季报》
    第二节 创办《科学》月刊和中国科学社
        一、创办《科学》月刊
        二、成立中国科学社
    第三节 任鸿隽与白话文运动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任鸿隽(1918—1927)
    第一节 试办实业
        一、考察国情
        二、筹建四川钢铁厂
    第二节 投身教育界
        一、从北大教授到教育部官员
        二、担任国立东南大学副校长
        三、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秘书
    第三节 推进中国科学社的发展
        一、建立社所、确立根基
        二、募集经费、共谋发展
        三、举办年会、扩大影响
        四、创办生物研究所以为科学研究之示范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上)(1928-1937)
    第一节 主持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工作
        一、协助制定中基会用款原则
        二、稳步推进中基会举办之事业
    第二节 任鸿隽与《独立评论》
        一、《独立评论》的创刊
        二、“独立评论派”的核心人物
    第三节 任鸿隽与国立四川大学
        一、国立四川大学概况
        二、任鸿隽出任川大校长背景及各界反应
        三、任鸿隽对川大的改造
        四、《川行琐记》事件与任鸿隽的辞职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任鸿隽(下)(1937—1949)
    第一节 领导中基会渡过难关
        一、抗战时期
        二、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央研究院
        一、出任中研院总干事
        二、新院长选举“风波”
    第三节 任鸿隽与战火中的中国科学社
        一、战前中国科学社的发展概况
        二、在大后方的“挣扎”
        三、战后的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 任鸿隽的晚年岁月(1949—1961)
    第一节 政权更替时的抉择
        一、由香港到北京
        二、投入新政权的怀抱
    第二节 在“统一”与“独立”间挣扎
        一、新政权科学社团政策对中国科学社的冲击
        二、《科学》的停刊与复刊
        三、中国科学社的结束
第七章 任鸿隽对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第一节 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发端
        二、任鸿隽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
    第二节 任鸿隽科学救国论的思想体系
        一、追问“科学”为何物
        二、科学的“源泉”在于科学精神
        三、科学的推进依赖科学研究
    第三节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实践及评价
        一、对近代科学事业进行“拓荒”
        二、对任鸿隽科学事业的历史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档案
    二、资料
    三、着作
    四、论文
附录
    附录一 川人哀告文
    附录二 告前方将士文
    附录三 祭明孝陵文
    附录四 中国科学社总章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大公报文艺奖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的举办理念
    一、从沈从文到萧乾:编辑理念的承继与编辑手法的创新
        (一) 理念的承继
        (二) 手法的创新
    二、合作之基:与报社评奖观念的比较
第二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评选过程
    一、外部研究:评选经过
        (一) 评奖起因
        (二) 八个月的评选过程
        (三) 结果揭晓与相关评价
    二、内部探索:观念冲突与更换获奖作品问题
        (一) 参与者间的矛盾与冲突
        (二) 萧军作品的“去留”与拟定名单的变更
        (三) 作为评活动一部分的《大公报小说选》
        (四) “《宝马》”问题
第三章 “大公报文艺奖金”历史地位及评奖性质
    一、历史地位:“中国首次文艺奖”的问题
    二、评奖性质:京派权力的集中表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4)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方法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相关术语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四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与知识产权立法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及保护历程
        一 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界定
        二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分类
        三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历程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及相关立法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现状
        二 传统手工艺的相关立法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质疑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小结
第二章 传统手工艺保护中知识产权要素的历史性考查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特征
        一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结构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结构及特征
        三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古代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特征及技术权利
        一 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组织结构
        二 传统手工技艺的控制与流播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手工艺生态
        一 调整传统手工艺资源的组织机构
        二 传统手工艺的技术转移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手工艺生态
        一 经济体制转型所带来的知识产权困境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
    小结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属性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着作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主体
        二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客体
        三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的权益内容
        四 现有着作权法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局限
    第三节 专利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专利法保护的困境
        二 外观专利与着作权的协调保护
    第四节 商标法与传统手工艺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与商标法
        二 传统手工艺与地理标志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及工艺秘密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 传统手工艺的工艺秘密保护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的邻接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立法保护
        二 传统手工艺邻接权的保护现状
    小结
第四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焦点争端
    第一节 物权占有引起的着作权问题
        一 物权非法占有所导致的着作权问题
        二 物权占有所衍生的修改权问题
    第二节 直接侵权行为下的着作权问题
        一 署名权
        二 财产权
        三 作品完整权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着作权中的“模糊地带”
        一 抄袭与仿冒
        二 临摹与复制
        三 引用与汇编
        四 职务作品侵权
    第四节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争议
        一 “原创”与“二度创作”
        二 “二度创作”的着作权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保护
        一 传统手工艺的衍生品
        二 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着作权问题
    第六节 传统手工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性
        二 “泥人张”字号之争
    小结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知识产权调研
    个案一:苏州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现状
        第一节 苏州刺绣技艺的历史概况分析
        一 苏绣的艺术特征
        二 着作权免费许可的尝试:苏州刺绣研究所
        三 镇湖刺绣集群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镇湖刺绣产业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其争端
        一 频惹官司的《贵妃醉酒》
        二 镇湖绣娘侵权行为及心理调研
        三 苏绣的选稿要求及画家群体分析
        四 艺术家不维权的原因
        第三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利益结构及保护措施
        一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利益结构
        二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 镇湖刺绣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 法理与现实的矛盾
        二 官方与民间立场的矛盾
        三 法律保护与技艺传承的矛盾
    个案二:当凤翔泥塑产业遭遇知识产权
        第一节 凤翔泥塑技艺的历史概况及产业特征分析
        一 凤翔泥塑的产业空间
        二 凤翔泥塑的产业形式
        三 凤翔泥塑的工艺技术特点
        四 凤翔泥塑艺人的技术观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中逐渐显化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村落语境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
        二 凤翔泥塑与邮票设计的权益纠纷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人的权益与知识产权机制
        一 采稿程序的合法性
        二 原创作者的确认
        三 邮票的真正设计主体
        四 民间工艺的“原创性”
        第四节 村落手工艺知识产权的伦理语境分析
    小结
第六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评析
    第一节 利用传统手工艺资源的不同形式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公法保护的利弊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私法保护的困境分析
        一 业者:观念淡薄和维权之难
        二 协会:行业管理的“无效能”
        三 市场:执法的困境及其原因
        四 制度:认定机制的有待完善
    第四节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
    小结
第七章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立法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完善
    第一节 国际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及经验分析
        一 国际及区域的相关立法
        二 立法模式及经验分析
    第二节 我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特殊保护的制度选择
        一 侵权机制的完善
        二 赔偿及利益平衡
        三 立法制度的协调
        四 知识产权之外的保护机制
    第三节 对知识产权特别保护立法内容的建议
        一 传统手工艺的法律角色定位
        二 对立法模式选择的建议
        三 特别知识产权法保护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体验视角下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与提升 ——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博物馆旅游
        2.1.1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
        2.1.2 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
        2.1.3 综述评析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3.1 后现代旅游
        3.1.1 后现代旅游的研究进展
        3.1.2 后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
    3.2 博物馆开发理论
    3.3 旅游体验与体验旅游
        3.3.1 旅游体验研究概况
        3.3.2 体验旅游的特点
        3.3.3 游客需求下的产品供给
    3.4 遗址类博物馆
    3.5 主题公园式开发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4.1 研究案例的选择
        4.1.1 西安半坡博物馆基本概况
        4.1.2 西安半坡博物馆开发管理现状
        4.1.3 案例选择方法
    4.2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4.2.1 问卷设计
        4.2.2 调研过程
        4.2.3 数据分析
    4.3 研究模型
第五章 西安半坡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与提升建议
    5.1 西安半坡博物馆休闲游憩情境创建
        5.1.1 游线设计
        5.1.2 空间布局
        5.1.3 景观环境
        5.1.4 展厅陈列
        5.1.5 解说系统
    5.2 西安半坡博物馆深度体验项目设计
    5.3 西安半坡博物馆他者关系建设构想
        5.3.1 市场化运作
        5.3.2 服务管理
        5.3.3 社区参与
        5.3.4 公众教育
        5.3.5 市场营销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半坡博物馆问卷调查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
第一章 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
    第一节 媒介环境(报刊印刷媒介)的形成
        一 传教士宣教和办刊:传播观念的跨时空嫁接
        二 现代报刊“本土化”形象培植
        三 “传教士小说”的传播和影响
    第二节 《申报》与《瀛寰琐记》
        一 传媒与文学联姻:最具创建性的经典之举
        二 《瀛寰琐记》及其期刊意义
        三 一报一刊早期刊登的小说和译着
    第三节 《海上奇书》:小说期刊的先行者
        一 现代营销策略:广告先行与依托报纸销售网络
        二 《海上花列传》的现代意识
第二章 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
    第一节 “新小说”前的新小说
        一 傅兰雅与“时新小说”竞赛
        二 “时新小说”的“新”症候
    第二节 “新小说”的舆论发动
        一 《国闻报》:呼吁小说的重要性
        二 《时务报》:域外观念引进与文学探新
        三 《清议报》:“新小说”的启蒙工具论
        四 《新民丛报》:倡导与呼应
第三章 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
    第一节 《新小说》与“新小说”
        一 《新小说》:开启现代小说杂志新时代
        二 “新小说”:文学大家族的“新贵”
    第二节 《新新小说》的“狭客”精神
    第三节 《中外小说林》:独树一帜的小说理论
第四章 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探索
    第一节 《绣像小说》:图文并重与开发民智
    第二节 文艺小报与“谴责小说”
    第三节 《月月小说》:趣味与多元探索
    第四节 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创作探索
第五章 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
    第一节 《小说林》的纯艺术追求
    第二节 《游戏世界》的“游戏”观
    第三节 《教育世界》和王国维的艺术观
    第四节 《河南》与周氏兄弟的文学观
第六章 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
    第一节 《小说时报》的锐意改革和“催醒“作用
    第二节 《小说大观》和《小说画报》的创新举措
    第三节 前期《小说月报》对文学精神的追求
    第四节 《礼拜六》(前期)及其他
第七章 世俗情调: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改良
    第一节 《民权素》:新内容与旧形式的纠结
    第二节 《小说丛报》《小说新报》:“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
        一 《小说丛报》与《小说新报
        二 民初言情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上海时期《新青年》的媒介策略
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文学期刊的外围生态环境
    二、文学期刊研究的段落划分及与其有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文学期刊的理论品格及其性质
第一部分 文学期刊本体论
    第一章 文学期刊传播与生产的双重身份确认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传媒品格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类别划分
        第三节 技术力量对文学期刊的影响
    第二章 功利与唯美纠结的场域
        第一节 文学期刊经营性质的确立
        第二节 艰难的体制创新
        一、计划化时期文学期刊的一元化体制
        二、变化中的痛苦选择:从一元到多元
        三、在文学法则与市场法则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第三节 管理模式的有效尝试
    第三章 文学期刊的生产力
        第一节 文学期刊生产力的确认
        一、文学生产力的确认
        二、文学期刊生产力内涵分析
        三、文学期刊的发展必须兼顾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主体性
        一、文学期刊主体性的三个层面
        二、生产层因素
        三、外围层因素
        第三节 文学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编的更替对文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办刊宗旨的变动对文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作家资源储备断裂对文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体制与机制以及经济分配关系的改变对文学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审美理想的摇摆与归位
        第一节 文学期刊与文学奖
        一、文学期刊自身设奖是其审美追求的体现
        二、文学期刊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审美试验
        一、审美试验类型
        二、文学期刊的审美变化
        第三节 从文学的泛审美到文学期刊的泛审美
        第四节 审美的倾斜与归位
第二部分 文学期刊流变论
    第一章 结构体系下的文学期刊
        第一节 计划化时期文学期刊的地位、功能及作用
        一、作协对文学期刊的影响
        二、文学期刊形成严格的等级制
        三、文学期刊政治职能的形成及其原因
        四、计划化时期文学期刊的价值评判
        第二节 一统时期文学期刊的困境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期刊的紧密关系
        二、文学期刊的调整及其特点
        第三节 17年时期的《人民文学》
        一、从《发刊词》说起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风格的展现
        三、审美风格的演变
        四、虚拟的权力与权力的颠覆
    第二章 文学期刊的转折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勃兴
        一、文学期刊逐渐回归自我
        二、文学期刊本体功能的发挥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一、文学期刊对文学失去热情,改革迟缓
        二、文学期刊的第二次转型
        第三节 文学期刊困境的追问及对策
        一、困境的实质
        二、文学期刊市场化及其负面效应
    第三章 解构体系下的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文学期刊无产化趋势加剧
        一、文学期刊经费窘况
        二、文学期刊自救之策
        三、文学期刊在商业化支配下的主体彰显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越界与扩容
        一、文学及文艺学科的越界与扩容
        二、文学期刊的“改版试验”
        第三节 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一、改变销售策略,理顺销售渠道
        二、由单一化经营向综合化方向拓展
        三、开展广告业务,尝试产业化运营
        第四节 体制及机制改革
        一、改变经营观念,从人事和分配制度入手进行体制改革
        二、寻找体外资本的介入与运作,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三、转变经营机制,探索期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五节“改版”的正态效应与负面影响
        一、文学期刊发展的几个重大转变
        二、另类“改版”的警示意义
        第六节 消费社会文学期刊的尴尬境遇
        一、消费文化盛行对文学期刊的影响
        二、文学期刊的应对举措
第三部分 文学期刊趋向论
    第一章 文学职能及作家身份
        第一节 文学被边缘化还是文学的职能被边缘化
        第二节 文学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移与置换
        第三节 文学内部的流变与职能的发挥
        第四节 文学叙述主体身份的变迁与分化
        一、作家身份确认
        二、创作主体的变迁使得媒体对文学的干预加强
    第二章 文学期刊的走向与前瞻
        第一节 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 纯文学期刊的文化品格及审美品格的重建
        第三节 消费时代通俗文学期刊的市场潜能
        第四节 创作主体在文学期刊变革中的作用
    第三章 文学期刊对文学的仿生成像与超越
        第一节 传媒从工具理性向功能主体的转换
        一、传媒对文学的演变过程
        二、传媒对文学的双重影响
        三、传媒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意义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文学的关系演进
        第三节 文学期刊塑造文学经典的能力质疑
        第四节 文学期刊期待第三次复兴
结语 从文学期刊的擅变看当代文学的演进
主要参考书目
读博以来(2003.9-2006.4)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写在最后(代致谢)
附录
    附录1:当代主要文学期刊创办年代
    附录2: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来源期刊及出版社
    附录3: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作品及来源期刊、出版社
    附录4:1978-2000年全国文学奖获奖作品来源期刊及出版社
    附录5:“茅台杯”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

四、读者意见有奖征询获奖者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2]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任鸿隽生平研究[D]. 黄翠红. 扬州大学, 2014(10)
  • [3]“大公报文艺奖金”研究[D]. 李占京.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4]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 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 2013(12)
  • [5]基于体验视角下遗址类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与提升 ——以西安半坡博物馆为例[D]. 王慧娴.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03)
  • [6]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 徐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D]. 李明德. 兰州大学, 2006(09)
  • [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J]. 倪长江,李宏建,曲东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02)
  • [9]集纳百家言 更上一层楼──本刊举办征询读者意见活动综述[J]. 王瑛. 邮电企业管理, 1995(08)

标签:;  ;  ;  ;  ;  

读者意见奖得奖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