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苏湾英[1](2018)在《参附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又称为Buerger病(Buerger’s disease),是主要侵犯四肢中小动静脉为主的非动脉粥样性疾病。有关TAO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在国内外尚不完全清楚。前列环素I2(Prostacyclin I2,PGI2)和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与体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中PGI2是在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synthetase,COX)作用下,由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代谢以及前列环素合酶(Prostaglandin synthetase,PGIS)催化合成;TXA2经由血栓素合酶(Thromboxane synthase,TXAS)作用合成,TXA2/PGI2在生理状态下处于动态平衡,当比值失衡可导致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等。我们前期研究及其他文献报道在TAO模型中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表达水平显着增高,而6-酮-前列腺素1?(6-Keto-prostaglandin,6-K-PGF1?)表达水平降低。但TAO病理机制中有关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 1,COX-1)、前列腺素I2(Prostaglandin I2,PGI2)和cPLA2等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白三烯(Leukotriene,LTs)作为一有效促炎因子,也是AA的代谢分解产物。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是LTs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白三烯B4(Leukotriene,LTB4)可增强血管内皮与其他细胞的粘附,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可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收缩性。有文献报道在颈动脉、主动脉、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斑块内可见5-LO和LTB4高度表达,而目前尚缺乏LTs与TAO相关性的研究报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系由三种NO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合成,是一种旁分泌因子,可影响血管张力和血小板功能,防止白细胞粘附并减少内膜增生。有研究显示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肺动脉高压、外周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等可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表达增高;另有少量文献报道在TAO病理机制中NOS活性也有增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能显着增加血管灌流量、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抗凋亡、抗炎等作用,常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但将SFI应用于TAO的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将在前期实验基础上,从TXA2/PGI2、5-LO/LTB4和NOS/NO等通路,进一步探索SFI对TAO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制作:按我们课题组前期报道方法,将SD大鼠应用月桂酸钠股动脉注射制作TAO动物模型,而假手术(sham)组注入生理盐水,SFI用药组在制作TAO模型后第3天开始给予低中高剂量的SFI进行治疗,连续尾静脉给药15天,其用药量根据其体表面积折算,其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2.动物体症变化:记录各实验组大鼠体重变化,观察大鼠患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有无肿胀、跛行、坏疽和坏疽的程度等情况。3.股动脉组织病理改变:实验结束后取股动脉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观察股动脉病理损伤情况。4.血浆相关指标的测定: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TXB2和6-K-PGF1?含量。⑵ELISA检测血浆中LTB4和LTC4含量。⑶Griess法检测NO含量。5.凝血四项测定和血流变指标: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代为检测。6.基因水平分析:Q-PCR检测大鼠TAO股动脉TXAS、PGIS、COX-1、COX-2、cPLA2、5-LO、LTA4H、LTC4S、iNOS和eNOS等mRNA表达变化。7.蛋白水平分析:蛋白印迹检测TAO股动脉TXAS、PGIS、COX-1、COX-2、cPLA2、5-LO、LTA4H、iNOS和eNOS等蛋白表达情况。8.免疫组化检测TXAS、PGIS、COX-1、COX-2、cPLA2和LTC4S在股动脉的表达分布。结果:1.SD大鼠股动脉注射5%月桂酸钠溶液约10-15min后,造模肢体膝关节以下及足爪部呈现苍白,继而青紫,足部肿胀和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第二天大鼠造模侧后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造模侧的足趾部青紫继而发黑并向上发展,最后形成坏疽和木乃伊化。部分大鼠表现为患肢疼痛、跛行、拖曳现象,15天后其患肢呈现典型的TAO症状。2.从第2天开始,TAO模型组和各剂量SFI组大鼠进食量和活动量减少;在造模第3天,与sham组相比,TAO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从尾静脉给药第6天后,各剂量SFI组大鼠体重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增加(p<0.05),其中以中、高剂量组体重上升较快。3.Sham组大鼠患肢足部没有任何坏疽症状,而TAO模型组和低、中和高剂量SFI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坏疽症状,TAO模型组大鼠坏疽程度最为严重,Ⅲ、Ⅳ、Ⅴ分别有3只、3只和2只,而各剂量SFI组大鼠患肢的坏疽程度较TAO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sham组相比,TAO模型组大鼠患肢坏疽程度显着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和高剂量SFI组大鼠患肢的坏疽程度明显减少,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显着(p<0.01)。4.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股动脉内膜光滑,内部弹性薄层完好,无剥离和脱落现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排列有序,血管壁无炎性细胞浸润。TAO模型组大鼠股动脉可见内部弹性薄层基本完好,但不如sham组规则,沿弹力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在血管腔中可见新鲜血栓和组织血栓,而SFI各剂量组股动脉管腔闭塞程度均不同程度减轻,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其中以中剂量组股动脉闭塞程度最轻。5.凝血四项结果显示,TAO模型组大鼠血浆纤维蛋白浓度(Fibrin concentration,FIB)较sham组升高,而SFI低、中、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TAO大鼠血浆FIB的水平(p<0.05);TAO模型组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clotting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较sham组降低,SFI各剂量组能显着增加TAO大鼠血浆中PT、APTT和TT的含量(p<0.05)。6.血流变学结果显示,TAO模型组大鼠血液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活动度较sham组表达降低,而SFI各剂量组能显着增加TAO大鼠血液INR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0.05)。TAO模型组血液中D-二聚体、红细胞刚性指数(RBC rigidity index,ERI)、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cell aggregation index,EAI)、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1/S、30/S和200/S)和血浆粘度较sham组明显增加,而SFI各剂量组血液中D-二聚体、ERI、EAI、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和高切)、全血粘度(1/S、30/S和200/S)和血浆粘度较TAO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7.与sham组相比,TAO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明显增高(p<0.001),且SFI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相反,TAO模型组大鼠血浆中6-K-PGF1?含量与sha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且SFI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TAO大鼠血浆中的6-K-PGF1?的含量。8.TAO模型组大鼠血浆LTB4和LTC4含量与sham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与TAO模型组相比,SFI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LTB4含量显着降低,其中以中剂量组最低(p<0.05),而LTC4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9.TAO模型组大鼠血浆中NO含量与sham组相比显着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SFI均可降低TAO大鼠血浆中的NO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SFI中剂量组NO含量最低。10.与sham组相比,TAO模型组大鼠股动脉中TXAS、COX-1、COX-2 cPLA2、5-LO、LTA4H、LTC4S和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低、中和高剂量SFI不同程度的降低了TXAS、COX-1、COX-2和cPL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而TAO模型组大鼠股动脉中PGIS和eNOS mRNA和蛋白表达与sha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SFI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股动脉PGIS和eNOS mRNA和蛋白表达较TAO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结论:1.成功复制TAO模型大鼠,SD大鼠股动脉注射5%月桂酸钠溶液15天后其患肢呈现典型的TAO症状。2.SFI可增加TAO大鼠体重,减轻坏疽程度和管腔闭塞程度,表明SFI对TAO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3.SFI通过影响凝血四项以及血流变指标,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流状况,发挥治疗TAO模型大鼠作用。4.SFI对TAO大鼠治疗作用与其调控TXA2/PGI2平衡有关,其机理可能涉及其对cPLA2/COX/TXAS和PGIS信号途径影响。5.SFI对TAO大鼠治疗作用与其降低LTB4含量有关,其机理可能涉及其下调其合成酶5-LO和LTA4H的表达。6.SFI对TAO大鼠治疗作用与其调节NO含量有关,其机理可能涉及下调iNOS和上调eNOS的表达,使NO含量保持合适的浓度。
刘慧敏[2](2010)在《清肝降压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清肝降压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并用Wistar大鼠做空白对照。灌胃4周后,观察清肝降压饮对SHR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影响,并利用HE染色、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细胞形态学、血液中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1(AngⅡ)、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脑钠素(BNP)、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结果:清肝降压饮可明显降低SHR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和血浆ET-1、AngⅡ含量;下调SHR心肌BNP、CaN的表达;促进心肌eNOS蛋白表达,升高SHR血清NO水平。结论:清肝降压饮可产生明显的降压和抑制心肌肥厚的效应,且作用机制广泛,可能与其影响血液中ET-1、AngⅡ、NO的含量以及心肌CaN、BNP和eNOS的表达有关。
陈敏[3](2010)在《参芪复方调控GK大鼠大血管病变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凋亡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参芪复方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低度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参芪复方调控内皮细胞凋亡的通路,揭示参芪复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微观机制,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3只GK大鼠随机分为4组:GK组18只、模型组19只、阿托伐他汀组18只、参芪复方组18只,Wistar大鼠1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参芪复方组均给予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0.1mg·m1-1·d-1,加入饮用水中进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造模,造模时间为35天。造模同时开始给药,Wistar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Wistar组、GK组及模型组按5m1·kg-1·d-1灌服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按1.6mg·kg-1·d-1灌服阿托伐他汀钙悬液,参芪复方组按1.4-4g·kg-1·d-1灌服参芪复方混悬液。期间观察一般状况、饮水量、摄食量、血糖及体重。35天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血糖、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腹主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表达,腹主动脉环氧化酶(COX)-2mRNA表达,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及胸主动脉Akt、phospho-Akt(Ser473)、eNOS、phospho-eNOS (Ser1177)蛋白表达量情况。结果:实验开始时,Wistar大鼠与各组GK大鼠随机血糖及体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各组GK大鼠间随机血糖及体重比较无差异。实验第3周两治疗组与GK组、模型组饮水量出现差异(P<0.01),第4周起参芪复方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之间饮水量存在差异(P<0.05),参芪复方可以改善饮水情况;实验第5周,模型组较两个治疗组摄食量显着减少(P<0.05)。参芪复方组处死前体重较模型组增加(P<0.01),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RP、TNF-α水平及主动脉caspase-3、COX-2 mRNA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参芪复方可以降低血清TC及TG水平,降低血清CRP及TNF-a含量,抑制主动脉COX-2 mRNA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主动脉caspase-3表达,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抑制主动脉phospho-Akt (Ser473)、phospho-eNOS (Ser1177)蛋白表达。结论:参芪复方可以减少模型大鼠饮水量,增加体重,改善糖、脂代谢,具有抗T2DM低度炎症和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3表达,降低TNF-α、CRP血清含量,降低主动脉COX-2 mRNA表达,抑制主动脉phospho-Akt (Ser473)、phospho-eNOS (Ser1177)等蛋白表达,阻止病理性血管新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等来实现的。
高杉[4](2007)在《盐酸埃他卡林预防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可能的内皮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学特征表现为压力超负荷(pressure overload)和心血管重构(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包括血管重构(vascular remodeling)和心脏重构(cardiac remodeling)。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心肌重构不但可导致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还是心肌梗塞、甚至心衰死亡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能否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血管重构,从而降低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已成为临床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开发新型的抗高血压、抗心血管重构的新药仍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方法:在体实验: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麻醉后于左肋弓下缘纵切口,分离出腹主动脉后用外径为0.7 mm的小圆棒和腹主动脉一起结扎形成腹主动脉缩窄模型,诱导心肌肥大和重构。离体实验:取新生的1~3d的SD大鼠乳鼠心脏,消化后行心肌细胞原代培养。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ISO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和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第一部分盐酸埃他卡林(iptakalim, IPT)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的作用大鼠随机分为6组:⑴假手术对照组;⑵模型对照组;⑶IPT 1 mg/kg组;⑷IPT 3 mg/kg组;⑸IPT 9 mg/kg组;⑹L isenopril 15 mg/kg组。其中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只行手术通路,不结扎腹主动脉,其余手术操作均和手术组相同。其它各组大鼠均做模型处理。各组药物均溶于NS中,于术后第3天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0.5 ml/l00 g体重。每天1次,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普通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6周。实验结束后八导生理记录仪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HE染色和Masson’s染色观察心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检测心肌肥大的标志基因——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和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表达。第二部分:IPT逆转心血管重构的内皮机制(一)内皮素系统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大鼠随机分为5组:⑴假手术对照组;⑵模型对照组;⑶IPT 1 mg/kg组;⑷IPT 3 mg/kg组;⑸IPT 9 mg/kg组。手术方案同第一部分。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的含量,RT-PCR观察心肌组织ET-1和内皮素转化酶(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 ECE)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ETA和ETB的表达。(二) eNOS-NO信号通路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大鼠随机分为5组:⑴假手术对照组;⑵模型对照组;⑶I PT 3 mg/kg组;⑷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 G-nitro-L- 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50 mg/kg (L-NAME 50)组;⑸IPT 3 mg/kg + L-NAME 50 mg/kg (IPT 3+L-NAME 50)组。手术方案同第一部分。实验结束后八导生理记录仪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HE染色和Masson’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eNOS的表达,生化法观察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含量的变化。(三)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PGI2)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大鼠随机分为5组:⑴假手术对照组;⑵模型对照组;⑶IPT 3 mg/kg组;⑷i ndomethacin 2 mg/kg (Indo 2)组;⑸IPT 3mg/kg + indomethacin 2 mg/kg (IPT 3+Indo 2)组。手术方案同第一部分。实验结束后八导生理记录仪观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HE染色和Masson’s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观察血浆中PGI2含量的变化。第三部分:IPT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1:确定ISO诱导心肌肥大的最适浓度。将培养72 h后的心肌细胞按1×105/孔接种到24孔板中,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复孔。⑴Control;⑵ISO 1×10-8 mol/L;⑶1×10-7 mol/L;⑷1×10-6 mol/L;⑸1×10-5 mol/L;⑹1×10-4 mol/L。培养48h后,Lowry’s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2:不同浓度IPT对ISO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影响。将培养72 h后的心肌细胞按1×105/孔接种到24孔板中,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复孔。⑴Control;⑵ISO 1×10-5mol/L;⑶ISO 1×10-5mol/L+IPT 1×10-7mol/L;⑷ISO 1×10-5mol/L+IPT 1×10-6mol/L;⑸ISO 1×10-5mol/L+IPT1×10-5mol/L;⑹ISO 1×10-5mol/L+IPT 1×10-4mol/L。培养48h后,Lowry’s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将培养72 h后的心肌细胞按1×105/孔接种到24孔板中,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复孔。⑴Control;⑵ISO 1×10-5mol/L;⑶ISO 1×10-5mol/L+IPT 1×10-7mol/L;⑷ISO 1×10-5mol/L+IPT 1×10-6mol/L;⑸ISO 1×10-5mol/L+IPT 1×10-5mol/L;⑹ISO 1×10-5mol/L+IPT 1×10-4mol/L。培养48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每组心肌细胞Ca2+含量,每组取20个细胞。结果:第一部分IPT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血压:整个实验6 wk内,假手术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基本保持稳定,模型组大鼠血压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各时间点血压均比基础值升高约1.5 kPa左右,IPT 1,3,9 mg/kg/d和Lisenopril 15 mg/kg/d治疗自试验第2周起,可以明显降低大鼠尾动脉SBP。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动脉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平均动脉压(mean blood pressure, MBP)和腹主动脉跨狭窄部位收缩压压力差(Transtenosis gradient of SBP)都明显增高(P<0.01 vs Sham组)。经过IPT 1,3,9 mg/kg/d治疗6 wk后,各组大鼠颈动脉SBP,DBP,MBP,腹主动脉跨狭窄部位收缩压压力差呈剂量相关性降低。心功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dp/dtmax),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 -dp/dtmax),心肌纤维缩短速度的生理最大值(Vmp),心肌纤维缩短速度的理论最大值(Vmax)均明显增加,表明为了适应腹主动脉缩窄后后负荷的增加,模型组大鼠动用了左心室的心力储备,收缩功能明显增强(P<0.01 vs Sham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LVEDP)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表明模型组大鼠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减弱,心肌的顺应性降低。而经过IPT 1,3,9 mg/kg/d治疗6 wk后,各组大鼠的心室舒缩功能明显改善。心血管重构:腹主动脉缩窄后6 wk,可引起全心指数(heart weight/body weight, HW/BW)、左心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body weight, LVW/BW)、右心指数(right ventricular weight/body weight, RVW/BW)和肺指数(lung weight/body weight, LW/BW)都明显增加,表明心脏发生了大体上的重构,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ardiomyocyte cross-section area)、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erivscular collagen area, PVCA)心肌的羟脯氨酸含量(hydroxyproline)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P<0.01 vs Sham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的血管总面积(total artery area, TAA)、管腔总面积(lumen area, LA)、血管管壁面积(cross-section area, CSA)、CSA/TAA、血管平均直径(artery diameter, AD)、血管管壁平均厚度(media)以及M/L等参数均明显增加,表明模型组大鼠的主动脉发生了明显的重构(P<0.01 vs Sham组)。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大鼠心肌组织ANP、BNP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 vs Sham组)。经IPT 1,3,9 mg/kg/d治疗后,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心脏指数和肺指数,可剂量相关地抑制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分别为41.54%,43.59%,44.10%(P<0.01 vs Control组);可剂量相关地抑制CVF的升高,分别为35.71%,73.21%(P<0.01 vs Control组),87.98%(P<0.01 vs Control组);可剂量相关地抑制PVCA的升高,分别为34.96%,56.50%(P<0.05 vs Control组),66.26%(P<0.05 vs Control组);可剂量相关地抑制大鼠心肌的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6.72%,92.53%(P<0.05 vs Control组)和92.53%(P<0.05 vs Control组),可剂量相关地下调大鼠心肌组织ANP、BNP mRNA的表达(P<0.05, P<0.01 vs Control组)。第二部分:IPT逆转心血管重构的内皮机制(一)内皮素系统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大鼠血浆ET-1的含量比假手组明显升高(101.97±19.64 pg/ml vs 135.27±36.91 pg/ml,P<0.05);大鼠心肌组织ET-1、ECE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 vs Sham组);大鼠心脏的内皮素受体A型(endothelin-1 receptor A type, ETA)、内皮素受体B型(endothelin-1 receptor Btype, ET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 vs假手术组)。IPT 1、3、9 mg/kg治疗6 wk后,可剂量相关地抑制大鼠血浆ET-1的升高,分别为(120.11±40.06)pg/ml、(95.98±28.27)pg/ml(P<0.05 vs Control组)和(78.01±21.77)pg/ml(P<0.01 vs Control组);可剂量相关地下调大鼠心肌组织ET-1、ECE mRNA的表达(P<0.05,P<0.01 vs模型组);可剂量依赖性性地下调大鼠心脏ETA、ETB的表达(P<0.05,P<0.01 vs模型组)。(二) eNOS-NO信号通路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血压:在6 wk的实验期间,单独应用L-NAME大鼠的SBP随时间逐渐升高,第2 wk、第4 wk、第6 wk的SBP分别为20.6±2.2、20.8±1.7、21.2±1.4 kPa,与同期模型组的SBP 17.9±2.5、18.7±1.2、18.0±1.2 kPa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而IPT 3+L-NAME 50组和单用L-NAME组相比,在第2 wk、第4 wk、第6 wk能分别降低SBP约10.4%、15.1%和10.7%(P<0.0l)。心功能:经过6 wk的内源性的NOS抑制后,L-NAME 50组大鼠心室的收缩功能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强,而心室的舒张功能和顺应性明显降低。合用IPT,能明显降低ASBP和LVSP(P<0.05)。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L-NAME 50mg/kg/d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和IPT合用,都导致了比模型组大鼠还要严重的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却未发生大体形态学上的心肌肥大。心脏重构: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无论是单用L-NAME还是和IPT合用,2组大鼠的心脏从大体上和病理学检查上都未发现明显的肥大(vs Sham组)。单用L-NAME组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1 vs Sham组),甚至诱发了比模型组更严重的胶原沉积,合用IPT可以改善单独应用L-NAME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分别为0.87%(CVF)和4.3%(PVCA),明显抑制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1 vs L-NAME 50)。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肌丝排列整齐、连续,线粒体和心肌纤维呈平行排列,线粒体嵴突排列整齐,Z线清晰。IPT 3+L-NAME 50组的心肌纤维平行排列,Z线均匀分隔肌小节,卵圆形的线粒体呈列分布在肌纤维之间。而单独用L-NAME组的心肌细胞可以看到无论使线粒体的数量还是体积都比假手术组和IPT 3+L-NAME 50组明显增加。提示当内源性的NOS被抑制后,心肌细胞发生了亚细胞结构的重构,表现为线粒体数量的增加(hyperplasia)和体积的增加(hypertrophy)。IPT可以改善这种亚细胞结构的重构。eNOS-NO: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血浆中的NO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21.56±8.06μmol/L vs 13.89±1.59μmol/L,P<0.05)。IPT1,3,9 mg/kg可以剂量相关地提高血浆中NO含量(P<0.05,P<0.01 vs Control组)。并且血浆中的NO含量和左心室重构指数、心肌胶原含量、SBP(tail-cuff)呈明显的负相关。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的eNOS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下调。经过IPT治疗6 wk后eNOS mRNA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单独应用L-NAME 6 wk后,大鼠心肌组织的eNOS mRNA和eNOS蛋白表达被明显抑制,合用IPT后能明显提高被抑制的eNOS mRNA和eNOS蛋白的表达。(三)PGI2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血压:单用indomethacin组SBP(tail-cuff)呈时间依赖性升高,颈动脉收缩压(right carotid aorta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SBP)和跨狭窄部位收缩压差值也明显增加,合用IPT后只能部分而不能完全改善indomethacin诱导的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心功能:单用吲哚美辛Indo 2组的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增加,心肌的顺应性明显下降,合用IPT后能明显抑制心肌收缩力的提高,改善心肌的顺应性。心脏重构: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单用吲哚美辛和假手术组相比HW/BW,LVW/BW和RVW/BW比值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亦明显增加,合用IPT后只能部分而不能完全改善心肌细胞的肥大。单用Indomethacin后,心肌组织的CVF、PVCA、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 vs Sham组),合用IPT后可明显抑制CVF和PVCA的恶化(P<0.05,P<0.01 vs Indo 2)。明显抑制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增高(P<0.05 vs Indo 2)。PGI2:腹主动脉缩窄6 wk后,模型组血浆中PGI2含量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63.87%,P<0.05 vs Sham组),IPT 1,3,9 mg/kg可以剂量相关地提高血浆中PGI2含量(P<0.05 vs Control组)。Indo 2组血浆的PGI2含量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和模型组相比也降低了19%,合用IPT后能明显提高血浆中PGI2的含量(P<0.05 vs Indo 2组)。第三部分:IPT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ISO1×10-5mol/L组和ISO1×10-4mol/L组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4.53%和31.74%(P<0.01),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说明1×10-5mol/L ISO可以完全激活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使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显着增加;2: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增加了39.62%,IPT 1×10-7mol/L组、1×10-6mol/L组、1×10-5mol/L组、1×10-4mol/L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蛋白含量的增加,抑制率分别为52.38%、85.71%、95.24%、95.24%。3: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心肌细胞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明显增加(15.18±10.99 vs 125.82±45.56,P<0.01),IPT 1×10-7mol/L组、1×10-6mol/L组、1×10-5mol/L组、1×10-4mol/L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荧光强度的增加,抑制率分别为26.36%、31.82%、70.91%、90.91%。结论:1 IPT 1,3,9 mg/kg组可以明显逆转腹主动脉缩窄/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血管重构,并且这种逆转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2 IPT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可能与作用于内皮细胞上的KATP通道,恢复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即增加NO和PGI2的分泌,抑制ET-1的合成、分泌,抑制内皮素系统的活化;3在培养新生乳鼠心肌细胞上,IPT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膜静息膜电位,抑制Ca2+内流有关。
潘孝贵[5](2008)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运动心脏重塑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运动员心脏”(athlete’s heart)是指运动员特有的高功能、高储备、大心脏,是机体对长期运动训练良好适应的结果。运动心脏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血流动力学超负荷导致的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及相应亚细胞结构改变的简单过程,而且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产生的一系列代谢、结构、功能诸方面的重塑过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是目前已知最强的舒血管活性物质,对心肌具有正性变力和变时作用,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能明显地舒张冠状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能有效防治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脏重塑和保护作用的重要调节物质。经长期的耐力训练后,心脏和血液中的CGRP显着升高,提示CGRP可能参与运动诱导的心脏重塑和保护作用。目前,有关运动与CGR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脏和血液CGRP含量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不能全面和系统地反映运动对CGRP的影响,而且运动对CGRP合成及CGRP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在运动心脏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运动心脏重塑后CGRP的变化和耐力训练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为科学制定运动训练方案、有效预防运动心脏损伤、提高体育人口心脏健康及制定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等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耐力训练组(n=33),对照组(n=33)。耐力训练组大鼠进行持续10 week的耐力跑台训练(75% VO2max)建立运动心脏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随机选取半数大鼠进行连续3 d的力竭运动,以检验大鼠的训练效果和诱导心肌微损伤。力竭运动后即刻麻醉大鼠,取血、心脏和胸腰段背根神经节。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GRP浓度,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含量;用HE染色和碱性复红苦味酸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和缺血缺氧改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CGR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心肌、背根神经节CGRP分布与表达;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背根神经节CGRP mRNA表达;用酶还原法、硝酸还原法、亚硝酸盐还原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血清和心肌乳酸含量、一氧化氮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研究结果:(1)10 week耐力训练后,耐力训练组大鼠心脏重量与体重比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升高了9.67%;组织学观察也发现,耐力训练组大鼠心房和心室肌细胞体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大,提示耐力训练诱导了心脏形态上的肥大。(2)力竭运动测试表明,耐力训练组平均距离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提示耐力训练诱导的心脏肥大是生理性的。(3)耐力训练组力竭运动时血乳酸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但心肌乳酸含量没有显着差异,提示耐力训练诱导的肥大心肌代谢表型改善。(4)与对照组比较,安静状态下耐力训练组大鼠血清CGRP浓度显着升高(P<0.05);心脏CGRP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免疫反应阳性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显着增大(P<0.05),心室肌组织CGRP含量显着升高(P<0.01);背根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阳性反应面积和平均光密度上显着增加(P<0.01),但背根神经节CGRP m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1),表明运动心脏CGRP释放、储备、合成增加,但基因表达下调,提示耐力训练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心脏CGRP。(5)力竭运动后,两组大鼠心脏CGRP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减弱,平均光密度显着下降(P<0.05),耐力训练组心室肌CGRP含量显着下降(P<0.05);背根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免疫阳性反应面积和平均光密度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大鼠血清CGRP和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的变化不同:耐力训练组血清CGRP显着提高(P<0.01),mRNA表达量没有显着变化,而对照组血清CGRP没有显着变化,CGRP基因表达显着下调(P<0.01)。提示力竭运动损害了CGRP基因表达,减少了CGRP的合成,降低了心脏CGRP储备,但预先的耐力训练可以保持力竭运动时CGRP正常的基因表达和释放,提高心脏对长时间运动的耐受能力。(6)安静状态下,两组大鼠血清和心肌一氧化氮含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力竭运动后对照组心肌一氧化氮含量显着下降(P<0.01),提示力竭运动可造成未经训练大鼠心脏一氧化氮合成能力下降。(7)力竭运动后,对照组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显着升高(升高11.37倍),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缺血缺氧改变;而耐力训练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没有显着变化(升高0.54倍),心肌组织仅出现轻微的缺血缺氧改变。提示力竭运动诱导了心肌损伤,耐力训练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8)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性显着上升(P<0.01),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血清、心肌丙二醛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表明耐力训练可以上调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9)力竭运动后,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性没有显着变化,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性显着上升(P<0.01),血清和心肌丙二醛含量均显着提高(P<0.01)。而耐力训练组血清、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性显着降低(P<0.01),血清丙二醛含量并没有显着变化,心肌丙二醛含量显着升高(P<0.01),提示力竭运动显着增强了血液和/或心肌脂质过氧化。研究结论:(1)10周耐力跑台训练可以诱导大鼠心系数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泵血功能显着提高,是建立运动心脏动物模型的可靠方法。(2)耐力训练通过增强背根神经节CGRP的合成,提高心脏CGRP的储备,促进CGRP的释放,从而生理性重塑了运动心脏。(3)力竭运动可以降低了背根神经节CGRP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减少了心脏CGRP储备,导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可释放量减少,心脏保护能力下降,心肌发生微损伤。(4)耐力训练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CGRP释放能力,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以及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提高冠脉血流量来实现的。
帅春[6](2003)在《自组活血补气方防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疗效和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自组活血补气方(丹参、川芎、当归、黄芩和黄芪组成)对IUGR孕鼠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和尿8-表氧-异前列腺素F2α(8-epi-PGF2α)的影响,阐明其治疗机理;探讨自组活血补气方防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疗效,为临床使用该方剂防治IUGR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被动吸烟法建立IUGR孕鼠模型。50例IUGR妊娠孕鼠被随机分为5组:未干预组、中药高剂量干预组、中药中剂量干预组、中药低剂量干预组和左旋精氨酸(L-Arg)干预组;另选10例正常妊娠孕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未干预组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d;中药高、中和低剂量干预组分别给予自组活血补气方汤药3ml/100g·d、1ml/100g·d及0.3ml/100g·d;L-Arg干预组给予L-Arg 0.05g/100g·d。在妊娠前,留取雌鼠尿液,在妊娠第21天处死孕鼠,留取血液并剖腹取胎。测定胎鼠体重、鼻-臀长和胎仔重量系数。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妊娠晚期末孕鼠血中NO和ET-1含量,酶免疫法(EIA)测定妊娠前及妊娠晚期末孕鼠尿中8-epi-PGF2α的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胎盘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①与各干预组相比,未干预组的胎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鼻-臀长明显缩短(p<0.01),胎仔重量系数明显降低(p<0.01)。②正常对照组孕鼠的8-epi-PGF2α水平在妊娠晚期末时明显高于妊娠前时的水平(p<0.01)。③与各干预组比较,未干预组的孕鼠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NO/ET-1比值明显降低(p<0.01),尿8-epi-PGF2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④在妊娠晚期末,中药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孕鼠尿中8-epi-PGF2α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L-Arg组水平(p<0.01)。⑤未干预组的胎盘出现病理改变,表现为蜕膜带有淋巴细胞浸润,迷路带血窦减少,滋养细胞增生,而干预组的胎盘表现正常。 结论:①正常妊娠期间,孕鼠体内存在着脂质过氧化作用。②IUGR妊娠时,孕鼠体内存在着明显增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NO/ET-1失衡。③自组活血补气方具有改善子宫-胎盘-胎儿的血液循环,并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能抑制IUGR妊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调节NO/ET-1平衡,对IUGR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玲,惠延平,侯英萍,鱼绥和[7](2002)在《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窒息新生大鼠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围产期窒息时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 NO)的变化与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关系及 NO的前体 L-精氨酸 ( 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 L-硝基 -精氨酸甲酯 ( L-NAME)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窒息组血浆 ET和胃壁 NO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1 ) ,胃黏膜损伤明显 ;L -Arg组血浆ET水平较窒息组显着下降 ( p <0 .0 1 ) ,血浆和胃壁 NO含量则显着升高 ( p <0 .0 1 ) ,胃黏膜损伤减轻 ;L-NAME组血浆 ET水平和 L I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和 L -Arg组 ( p <0 .0 1 ) ,血浆和胃壁 NO含量较 L-Arg组显着下降 ( p <0 .0 1 ) ,表明围产期窒息时 NO和 ET的变化与胃黏膜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NO在围产期窒息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而 ET则作用相反。L -Arg的保护作用和 L -NAME的损伤作用均是通过 NO的变化来实现的。
王玲,侯英萍,鱼绥和[8](2000)在《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文中认为
侯英萍,王玲,林国城,鱼绥和[9](2000)在《窒息新生大鼠血浆ET水平及L-Arg和L—NAME对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一氧化氮(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围产期窒息新生大鼠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窒息新生大鼠及窒息前应有L-Arg或L-NAME预处理的新生鼠血浆ET的水平。结果显示:窒息组血浆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Arg组血浆ET水平较窒息组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而L-NAME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L-Arg组(P<0.01),与窒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L-Arg能有效地降低窒息新生大鼠血浆ET的水平;L—NAME则作用相反,NO合成抑制可明显增加ET水平。
二、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参附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SFI对 TAO的治疗作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溶液与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月桂酸的配置 |
2.2 动物模型制作 |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4 体征变化 |
2.5 标本的采取 |
2.6 股动脉病理切片 |
2.7 凝血四项测定 |
2.8 血流变指标测定 |
2.9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TAO模型的建立以及给药期间大鼠情况的观察 |
3.2 体重 |
3.3 坏疽程度 |
3.4 股动脉病理损伤情况 |
3.5 SFI对 TAO大鼠凝血四项的影响 |
3.6 SFI对 TAO大鼠血流变指标测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章 参附注射液通过影响TXA2/PGI2 平衡治疗TAO模型大鼠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主要溶液与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作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血浆TXB2、6-K-PGF1?的测定 |
2.5 Q-PCR检测SFI对 TAO大鼠mRNA表达的影响 |
2.7 蛋白印迹法检测SFI对 TAO大鼠蛋白表达的影响 |
2.8 组织免疫组化 |
2.9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SFI对 TAO大鼠血浆TXB2、6-K-PGF1含量的影响 |
3.2 SFI对 TAO大鼠TXAS表达的影响 |
3.3 SFI对 TAO大鼠PGIS表达的影响 |
3.4 SFI对 TAO大鼠COX-1 表达的影响 |
3.5 SFI对 TAO大鼠COX-2 表达的影响 |
3.6 SFI对 TAO大鼠c PLA2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SFI经5-LO/LTB4 途径治疗TAO模型大鼠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主要溶液与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置 |
2.2 动物模型制作 |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4 大鼠血浆LTB4和LTC4 的测定 |
2.5 Q-PCR检测SFI对 TAO大鼠mRNA表达的影响 |
2.6 蛋白印迹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TAO大鼠血浆LTB4和LTC4 的测定 |
3.2 SFI对 TAO大鼠LTA4H表达的影响 |
3.3 SFI对 TAO大鼠LTC4S表达的影响 |
3.4 SFI对 TAO大鼠5-LO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SFI经 NOS/NO信号途径治疗TAO模型大鼠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主要溶液与试剂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置 |
2.2 动物模型制作 |
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4 Griess法检测大鼠血浆NO含量检测 |
2.5 Q-PCR检测SFI对 TAO大鼠mRNA表达的影响 |
2.6 蛋白印迹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血浆NO含量的测定 |
3.2 SFI对 TAO大鼠iNOS表达的影响 |
3.3 SFI对 TAO大鼠eNOS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2)清肝降压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认识 |
(一) 心肌肥厚的主要病理变化 |
(二)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流行病学 |
(三) 高血压心肌肥厚发病机制 |
(四) 高血压心肌肥厚的西医干预治疗概况 |
二、中医学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认识 |
(一) 中医学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 中医学对高血压心肌肥厚治疗方法的探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清肝降压饮对SHR血压的影响 |
实验二 清肝降压饮对SHR的LVW/BW影响 |
实验三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 |
实验四 清肝降压饮对SHR血浆(血清)ET-1、NO、AngⅡ含量的影响 |
实验五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BNPmRNA表达的影响 |
实验六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CaN表达的影响 |
实验七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eNOS表达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动物模型的选取和意义 |
二、清肝降压饮组方原则及药物配伍研究 |
(一) 清肝降压饮组方配伍意义 |
(二) 清肝降压饮主要组分的现代药理研究 |
三、阳性对照药物的确定 |
四、实验结果讨论 |
(一) 清肝降压饮对SHR血压的影响 |
(二) 清肝降压饮对SHR的LVW/BW(LVMI)影响 |
(三) 清肝降压饮对光镜下SHR心肌形态结构的影响 |
(四) 清肝降压饮对SHR血液中ET-1、NO含量以及心肌eNOS表达的影响 |
(五) 清肝降压饮对SHR血液中Ang Ⅱ含量的影响 |
(六)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BNPmRNA表达的影响 |
(七) 清肝降压饮对SHR心肌CaN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着作 |
详细摘要 |
(3)参芪复方调控GK大鼠大血管病变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凋亡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品 |
1.3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流程图 |
2.2 造模及分组方法 |
2.3 给药方法 |
2.4 取材 |
2.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5.1 大鼠的一般状况 |
2.5.2 饮水量、摄食量 |
2.5.3 体重 |
2.5.4 随机血糖 |
2.5.5 生化指标检测 |
2.5.6 CRP血清含量 |
2.5.7 血清TNF-α含量 |
2.5.8 腹主动脉caspase-3表达 |
2.5.9 胸主动脉凋亡检测 |
2.5.10 腹主动脉COX-2 mRNA表达测定 |
2.5.11 胸主动脉Akt、phospho-Akt(Ser473)、eNOS、phospho-eNOS(Ser1177)蛋白表达测定 |
2.6 实验用溶液的配制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动物一般状况 |
3.2 给药前随机血糖和体重情况 |
3.3 饮水量情况 |
3.4 摄食量情况 |
3.5 体重变化情况 |
3.6 血糖变化情况 |
3.7 血清TC及TG水平变化情况 |
3.8 对CRP血清含量的影响 |
3.9 对TNF-α血清含量的影响 |
3.10 对腹主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3.11 对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3.11.1 对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 |
3.11.2 对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 |
3.12 内参β-actin扩增曲线及融解曲线情况 |
3.13 腹主动脉COX-2 mRNA RT-PCR扩增曲线、融解曲线情况及表达水平变化 |
3.13.1 腹主动脉COX-2 mRNA RT-PCR扩增曲线及融解曲线情况 |
3.13.2 对腹主动脉COX-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4 对胸主动脉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5 对胸主动脉phospho一Akt(ser47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6 对胸主动脉e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7 对胸主动脉phospho-eNOS(Ser1177)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8 胸主动脉phospho-eNOS(Ser1177)与phospho-Akt(Ser473)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
3.19 主动脉凋亡内皮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与caspase-3表达及phospho-Akt(Ser47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DM大血管病变的阐释 |
1.1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DM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DM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
2.1 DM大血管病变流行病学资料 |
2.2 DM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2.3 DM大血管病变与炎症的关系 |
3 本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3.1 DM常用实验动物及造模方法介绍 |
3.2 本实验动物模型建立的依据 |
4 药物的选择 |
4.1 参芪复方研究 |
4.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4.3 药物剂量的确定 |
5 参芪复方对早期DM大血管病变防治作用的机制探讨 |
5.1 参芪复方对DM大血管病变GK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5.2 参芪复方对DM大血管病变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
5.3 参芪复方对DM大血管病变CRP的影响 |
5.4 参芪复方对DM大血管病变TNF-α的影响 |
5.5 参芪复方对DM大血管病变COX-2的影响 |
5.6 参芪复方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5.7 参芪复方对Akt/eNOS通路的影响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中医药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内皮功能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盐酸埃他卡林预防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可能的内皮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一部分 盐酸埃他卡林(IPT)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的作用 |
1 实验分组 |
2 实验结果 |
2.1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动态体重? 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
2.2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2.2.1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主动脉? 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差以及跨缩窄压梯度的影响 |
2.2.2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2.3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 |
2.3.1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指数和肺指数的影响 |
2.3.2 病理学观察 |
2.3.2.1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影响 |
2.3.2.2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CVF 的影响 |
2.3.2.3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PVCA 的影响 |
2.3.2.4 IPT 对主动脉重构的影响 |
2.3.3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 IPT 对心肌重构Marker 基因ANP? BNP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IPT 预防心肌重构的内皮机制 |
(一) 内皮素系统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
1 实验分组 |
2 试验结果 |
2.1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
2.2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 表达的影 |
2.3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ECE mRNA 表达的影响 |
2.4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 ETA 表达的影响 |
2.5 IPT 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 ETB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二) eNOS-NO 信号通路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
1 实验分组 |
2 试验结果 |
2.1 IPT 对血浆 NO 含量的影响 |
2.2 血浆NO 含量与左心室重构指数?心肌胶原含量? SBP 的相关性分析 |
2.3 L-NAME 对IPT 改善大鼠BW? SBP 和HR 作用的影响 |
2.4 L-NAME 对 IPT 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2.5 L-NAME 对 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脏重构作用的影响 |
2.5.1 L-NAME 对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作用的影响 |
2.5.2 L-NAME 对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作用的影响 |
2.6 L-NAME 对 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7 L-NAME 对IPT 改善血浆NO 含量的影响 |
2.8 L-NAME 对IPT 促进心肌组织eNOS mRNA 表达的影响 |
2.9 L-NAME 对IPT 促进心肌细胞eNOS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三) PGI_2 在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
1 实验分组 |
2 试验结果 |
2.1 吲哚美辛对IPT 改善大鼠BW? SBP 和HR 的影响 |
2.2 吲哚美辛对 IPT 改善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2.3 吲哚美辛对 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脏重构的作用 |
2.3.1 哚美辛对 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2.3.2 哚美辛对 IPT 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 IPT 对血浆 PGI_2 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IPT 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
1 实验分组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浓度ISO 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IPT 对ISO 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 IPT 对细胞内游离 Ca~(2+)浓度的影响 |
3 讨论 |
四、结论 |
五、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运动心脏重塑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运动心脏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态机能特征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 |
1.2 训练方案 |
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4 技术路线 |
1.5 样本采集 |
1.6 实验方法 |
1.7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动物的一般情况 |
2.1.1 建模过程中大鼠体重的变化 |
2.1.2 建模过程中大鼠精神状态 |
2.2 运动心脏的形态学特征 |
2.2.1 大鼠心脏重量与心脏/体重比 |
2.2.2 大鼠心肌一般结构 |
2.3 运动心脏的机能特征 |
2.3.1 大鼠力竭运动能力 |
2.3.2 血乳酸和心肌组织乳酸浓度 |
3 分析与讨论 |
3.1 运动心脏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 运动心脏的形态学特征 |
3.3 运动心脏的机能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运动心脏重塑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 |
1.2 训练方案 |
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4 技术路线 |
1.5 样本采集 |
1.6 实验方法 |
1.7 统计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力竭运动前后血清CGRP 含量的变化 |
2.2 力竭运动前后心肌组织CGRP 的分布、表达及含量的变化 |
2.3 力竭运动前后背根神经节CGRP 免疫反应阳性分布及表达的变化 |
2.4 力竭运动前后背根神经节CGRP 基因表达的变化 |
2.5 力竭运动前后血清和心肌乳酸含量的变化 |
2.6 力竭运动前后血清和心肌NO 含量的变化 |
2.7 CGRP、乳酸、NO 的相关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CGRP 的心血管效应 |
3.2 运动心脏血清CGRP 的变化 |
3.3 运动心脏CGRP 表达和含量的变化 |
3.4 运动心脏背根神经节CGRP 表达的变化 |
3.5 运动心脏背根神经节CGRP 基因表达的变化 |
3.6 运动过程中CGRP 释放的调节机制 |
3.6.1 CGRP 释放的刺激因素 |
3.6.2 CGRP 释放与NO 生成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耐力训练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 |
1.2 训练方案 |
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4 技术路线 |
1.5 样本采集 |
1.6 实验方法 |
1.7 统计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力竭运动对大鼠机体的影响 |
2.2 力竭运动诱导的心肌损伤 |
2.2.1 力竭运动前后大鼠心肌常规组织学变化 |
2.2.2 力竭运动前后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染色的变化 |
2.2.3 力竭运动前后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的变化 |
2.3 力竭运动前后血液和心肌氧化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2.3.1 血清和心肌SOD 活性 |
2.3.2 血清和心肌MDA 含量 |
2.3.3 CGRP 与cTnI、SOD、MDA 的相关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力竭运动对大鼠机能状态的影响 |
3.2 力竭运动诱导的心肌损伤及耐力训练的影响 |
3.2.1 力竭运动后心肌显微结构的变化 |
3.2.2 力竭运动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的影响 |
3.3 耐力训练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 |
3.3.1 血液SOD 与MDA 的变化 |
3.3.2 心肌SOD 与MDA 关系 |
3.4 CGRP 与CTNI、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6)自组活血补气方防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疗效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 概述 |
二、 一氧化氮、内皮素-1系统和IUGR妊娠 |
三、 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和IUGR妊娠 |
四、 IUGR妊娠药物治疗的治疗进展 |
五、 本研究治疗IUGR的理论依据 |
六、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方法 |
1、动物分组 |
2、IUGR动物模型建立 |
3、实验内容 |
4、数据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窒息新生大鼠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 |
1.2 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LI) |
1.3 NO含量测定 |
1.4 血浆ET浓度检测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新生大鼠血浆ET及血浆、胃壁NO含量 |
2.2 窒息及L-Arg、L-NAME干预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
3 讨论 |
四、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参附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苏湾英. 南昌大学, 2018(05)
- [2]清肝降压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慧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3]参芪复方调控GK大鼠大血管病变炎症状态及血管内皮凋亡的实验研究[D]. 陈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12)
- [4]盐酸埃他卡林预防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可能的内皮机制[D]. 高杉.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8)
- [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运动心脏重塑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 潘孝贵. 上海体育学院, 2008(03)
- [6]自组活血补气方防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疗效和机制[D]. 帅春. 暨南大学, 2003(03)
- [7]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窒息新生大鼠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J]. 王玲,惠延平,侯英萍,鱼绥和. 动物医学进展, 2002(04)
- [8]L-Arg和L-NAME对窒息新生鼠血浆ET及NO的影响[J]. 王玲,侯英萍,鱼绥和. 新生儿科杂志, 2000(06)
- [9]窒息新生大鼠血浆ET水平及L-Arg和L—NAME对其影响[J]. 侯英萍,王玲,林国城,鱼绥和.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