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一、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1](2021)在《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文化多元与价值多元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现实。在多元背景的冲击下,我国中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德育管理如何把握德育发展方向?如何强化德育价值,提高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如何优化德育功能,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又该如何提高德育效率,提升德育队伍综合素养,使道德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如此种种的问题是新时代学校德育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初中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总体而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是提升初中德育管理能力,发挥初中德育工作最大效益的关键。本文聚焦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德育计划、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德育文化、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德育评价等是影响德育管理实践的关键维度。因此,为了解初中德育管理的现状成因,本研究以文献为基础,采用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选取了瑞昌市S初级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特定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当前,初中德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对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根据教师访谈结果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四点: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七个方面着手改善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现状问题: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王光[2](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黎育生[3](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毛丹丹[4](2021)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就是高校的食堂、宿舍、校医院、图书馆以及负责学生生活环境建设的后勤部门,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基础保障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谐的环境氛围、丰富的劳动资源等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从而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育人方式。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进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研究有利于促进服务育人和“三全育人”相关理念的完善和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渠道,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但是由于当前关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全面,以“三全育人”为视角进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研究的文献缺乏,亦没有形成规范、完整的实践经验,亟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及国外相关学者的理论,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分析当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品德育人功能、管理规范功能、环境熏陶功能和劳动教育功能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对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发挥情况整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高校后勤工作人员育人属性不够显着、管理规范职能发挥不到位、环境建设有待提升、劳动教育相关设置不健全。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后勤机构公益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管理机制未能与时俱进、高校后勤机构经费制约、尚未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及后勤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通过突显高校后勤机构的公益属性,提升后勤工作人员服务育人意识,服务育人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提升高校后勤品德育人功能;通过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化员工技能培训工作,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通过改善硬件设施,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创设高校后勤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完善劳动体系建设,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协同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劳动教育体系。

魏晓宇[5](2021)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出强调,此举再次引发社会对德育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维度的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最终成效。目前,普通高校在进行德育课程管理方面虽然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省内四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德育课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以改善本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质量,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核心概念。从基础概念、课题价值和历史文献等角度入手,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经验,寻求突破。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属性分析部分,主要对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本质属性进行剖析,阐述德育课程管理时应遵循的理论依据,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四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德育课程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第四部分是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部分,旨在为后续优化策略的提供针对性方向。第五部分是解决策略部分,从德育课程管理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监管等几个角度入手,提出合理定位德育课程管理目标、优化德育课程结构、完善德育课程内容、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和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监督与评价机制等策略。

吕明阳[6](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董文静[7](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刘亚男[8](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兼具教育性和受教育性的存在,教育实践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讲授政治知识、培养道德情操的政治性活动是片面的。人的活动不仅包括求真、尚善,还包括审美活动。因此,从美学角度出发,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实践体系加以审视,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出发,进一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真善美统一的辩证性的实践活动,突显其“审美化”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美、实践客体美、实践手段美及实践环境美所构成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之美,实践性和审美性是其鲜明特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途径的拓宽、创新的实现以及实效性的提高方面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实现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遭遇了实践主体“缺美”、实践客体“违美”、实践手段“少美”、实践环境“欠美”等现实困境,这主要源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现意识不足、实现能力不强以及实现管理不善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现路径,既要秉持艺术性和思想性内在契合、规律性和现实性同向共进、引导性和创造性互动融通的基本原则,更要以形象美、语言美、思想美和人格美的实现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美,通过提升审美理性、审美理想、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打造实践客体美,借助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形式、关注情感因素实现实践手段美,并辅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实践环境美,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的实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向纵深推进,从而取得更大成效。

杨林[9](2020)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进步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但是处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影响,承受着思想与现实的沉重压力,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频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还严重危害了学校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实现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攻克的难题。因此,在调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基础上,研究融入路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回顾。本部分剖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背景,梳理了具体的实践历程,将其分为起步初探、快速发展、规范化发展和战略提升四个阶段。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依据。本部分通过解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阐释两者的契合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传统,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本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寻找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所在,并从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困境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是针对第三部分的困境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主要从高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五个角度切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涂畅[10](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二、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德育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2.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建设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
        3.提高初中德育管理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德育管理内涵及作用研究
        2.关于德育管理的实践研究
        3.关于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关于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
        2.德育管理
        3.学校德育管理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
    (一)期望理论
    (二)目标理论
三、瑞昌市S初级中学德育管理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研究工具的设计
        3.研究过程的实施
    (二)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1.初中德育管理总体情况分析
        2.不同变量下初中德育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四、初中德育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关于德育管理各维度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计划作用认知不足,德育计划制定缺乏科学性
        2.德育方法呆板单一,方法使用缺乏情怀与温度
        3.德育组织不健全,组织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4.德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创新
        5.德育活动设计缺乏民主性,德育活动形式制度化,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
        6.德育课程忽视隐性教育意义,课程模式单调乏味
        7.德育评价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单一
    (二)德育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影响德育组织发展及计划制定
        2.固定思维模式阻碍德育课程改革及文化传播
        3.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素养不高限制德育活动及方法创新
        4.教师品德结构认知不足导致德育评价功能缺失
五、初中德育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更新德育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优化德育管理组织
    (二)遵循教育规律,以教育总方针为根基,制定科学德育计划
    (三)提高师资门槛,以专业化培训为辅助,使用走心德育方法
    (四)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良性竞争,德育文化多渠道创新
    (五)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丰富德育活动
    (六)坚持隐、显性德育相结合,构建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
    (七)建立科学德育评价体系,鼓励全员德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六、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德育管理问卷
    附录2 初中德育管理访谈提纲
致谢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4)“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理论概述
    2.1 “三全育人”的含义
        2.1.1 “三全育人”的要素组成
        2.1.2 “三全育人”之间的关系
    2.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相关概念
        2.2.1 高校服务育人
        2.2.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
    2.3 “三全育人”和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之间的关系
        2.3.1 “三全育人”是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
        2.3.2 后勤服务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场域
    2.4 “三全育人”视角下研究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理论依据
        2.4.1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2.4.2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4.3 其他相关理论
3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概述
    3.1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
        3.1.1 品德育人功能
        3.1.2 管理规范功能
        3.1.3 环境熏陶功能
        3.1.4 劳动教育功能
    3.2 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要素
        3.2.1 服务态度
        3.2.2 后勤制度
        3.2.3 生活环境
        3.2.4 劳动资源
    3.3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特点
        3.3.1 潜隐性
        3.3.2 间接性
        3.3.3 生活性
        3.3.4 延时性
4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实证调研
        4.1.1 访谈设计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4.2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发挥现状
        4.2.1 品德育人功能
        4.2.2 管理规范功能
        4.2.3 环境熏陶功能
        4.2.4 劳动教育功能
        4.2.5 总体分析
    4.3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现存问题
        4.3.1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育人属性不够显着
        4.3.2 管理规范职能发挥不到位
        4.3.3 环境建设有待提升
        4.3.4 劳动教育相关设置不健全
    4.4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的影响因素
        4.4.1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因素
        4.4.2 高校学生的因素
        4.4.3 环境因素
    4.5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4.5.1 公益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
        4.5.2 管理机制未能与时俱进
        4.5.3 高校后勤机构经费制约
        4.5.4 尚未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机制
5 “三全育人”视角下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对策
    5.1 提升高校后勤品德育人功能
        5.1.1 突显高校后勤机构的公益属性
        5.1.2 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意识
        5.1.3 服务育人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
    5.2 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
        5.2.1 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2.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5.2.3 深化员工技能培训
    5.3 创设高校后勤良好育人环境
        5.3.1 改善硬件设施
        5.3.2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5.4 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劳动教育体系
        5.4.1 完善劳动体系建设
        5.4.2 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5.4.3 协同搭建劳动教育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发挥情况的问卷调查(学生版)
附录 B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发挥情况的问卷调查(职工版)
附录 C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情况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三)现有研究特点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框架思路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高校
        (二)德育
        (三)德育课程
        (四)德育课程管理
第一章 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属性
    第一节 德育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政策文件依据
        二、系统管理理论
        三、课程管理理论
    第二节 高校德育课程的类型及基本属性
        一、德育课程的类型及特点
        二、德育课程管理的基本属性及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现状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调查问卷
        二、选取调查对象
        三、调查的方式与途径
        四、收集整理数据
        五、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第二节 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德育课程管理目标的调查分析
        二、德育课程结构的调查分析
        三、德育课程管理内容的调查分析
        四、德育课程管理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五、德育课程管理评价的调查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德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价值目标不够明确
        二、德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三、德育课程管理方法陈旧
        四、德育课程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五、课程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课程管理观念的禁锢
        二、相关德育理论知识不足
        三、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四、管理队伍组织协调不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第一节 合理定位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目标
        一、制定科学的德育课程管理目标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课程理念
    第二节 优化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结构
        一、实行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二、构建产教融合的德育课程
    第三节 完善普通高校德育课程内容
        一、优化德育学科课程内容
        二、丰富隐性德育课程内容
    第四节 提高德育课程实施质量水平
        一、提高德育课程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
        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课程教学资源
        三、拓宽德育课程管理的渠道
    第五节 建立健全德育课程监督与评价机制
        一、建立严密的课程管理监督机制
        二、完善德育课程评价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释义
        1.4.1 美的本质
        1.4.2 审美教育
        1.4.3 审美力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儒家人文精神
        1.3.2 高校体育教师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归纳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4.4.1.1 以人为本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4.4.1.4 自省自克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4.4.1.11 有教无类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难点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释
        一、 思想政治教育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构成要素
        一、 引导性的实践主体美
        二、 能动性的实践客体美
        三、 多重性的实践手段美
        四、 综合性的实践环境美
    第三节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价值意义
        一、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的着力点
        二、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途径的突破点
        三、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切入点
        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的关键点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现实状况分析
    第一节 现实状况调查
        一、 现状调查
        二、 现状分析
    第二节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现实困境
        一、 实践主体“缺美”
        二、 实践客体“违美”
        三、 实践手段“弱美”
        四、 实践环境“欠美”
    第三节 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 追求“速成”而非“养成”致意识不足
        二、 强调“外塑”而非“内化”致能力不强
        三、 侧重“灌输”而非“润泽”致管理不善
第四章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路径探讨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 艺术性和思想性内在契合
        二、 规律性和现实性同向共进
        三、 引导性和创造性互动融通
    第二节 实践主体美的实现
        一、 提高审美修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美
        二、 提升教学艺术,发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美
        三、 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美
        四、 明确使命担当,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美
    第三节 实践对象美的实现
        一、 培育教育对象的审美理性
        二、 引导教育对象的审美理想
        三、 提升教育对象的审美品位
        四、 增强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
    第四节 实践手段美的实现
        一、 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实践吸引力
        二、 创新教育形式增进实践引导力
        三、 关注情感因素提升实践感召力
    第五节 实践环境美的建设
        一、 引导家庭环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二、 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实践条件
        三、 重视社会环境建设健全实践保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回顾
    (一)实践背景
    (二)实践历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依据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传统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表现
    (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高校:完善育人体系,健全融入保障
    (二)教师:统筹教学要素,创新融入过程
    (三)学生:提高重视程度,增强融入自觉
    (四)家庭:转变教育观念,筑牢融入基础
    (五)社会:发挥教育合力,改善融入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问卷
后记

(10)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一) 人与文本对话
        (二) 人与人对话
        (三) 人与自我对话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一) 调查的对象
        (二) 调查的内容
        (三) 调查的方法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生活世界原则
        (三) 合作共享原则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

四、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德育管理调查研究 ——以瑞昌市S初级中学为例[D]. 田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提升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D]. 毛丹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5]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德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D]. 魏晓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7]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D]. 刘亚男. 华侨大学, 2020(01)
  • [9]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 杨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标签:;  ;  ;  ;  ;  

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