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诗:从风至到淅川

沉思诗:从风至到淅川

一、沉思的诗:从冯至到西川(论文文献综述)

元波[1](2020)在《王家新诗歌创作论》文中指出王家新是为当代诗坛带来尺度的诗人。从90年代初时代命运的内在承担,到晚近丰富世界的个人“旁注”,王家新的诗歌越来越展现出一种诗学“人类学”的特征,即从诗学的众多向度,探讨人之完成的可能性。他观看动物、微物、无物,为事物立心,为词语立命,也是为了开掘出人之存在的源泉。研究从王家新个人诗学的风格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看取王家新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回顾诗人的诗歌创作历程和精神成长史,尝试破译其诗歌的密码,概括出王家新诗歌精神的主题意蕴及精神内核,探寻其诗歌创作精神的抵达之路和诗学启示。王家新始终以自我为尺度,以个人的主体承接天地人神,他的这个自我向广大的世界开放,保持与时代的对话关系;他的诗心与中外众多璀璨的心灵产生共振,在自己的胸腔里锤炼一颗自由而人性的心灵,直面历史的重负和死亡的威胁,从而在时间的质押中带回一点点生命。王家新一直倡导有难度的写作,以难度为砥砺,淬炼诗艺与诗心,遵从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技艺考验真诚”的教诲。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开掘经验的幽暗部分:怀着一颗慈悲的心,提取事物的金粉,发现动物的灵光;写下能够沉入人心的语言,有力地标刻出诗歌进入灵魂的深度;凭借一双痛苦的眼睛,看进生命的幽暗之处,看取恶的深邃历史。王家新诗歌内核里包含了一种对人之完成的思考,他对存在深刻地辨认,不断地省思个人生命的限度,通过内在的承担和对命运的辨认,拓宽生命的疆域。他的诗歌发掘过去的记忆,直面当下的困境,朝向未来的可能,有一种提升人的力量,给人带来生活的勇气、生存的勇气和存在的勇气,最终以“文学是人学”为旨归。

王德威,刘倩[2](2019)在《六个寻找杜甫的现代主义诗人》文中认为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的《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1921)是欧洲现代主义戏剧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品。剧本开始时,六个陌生人出现在一个话剧公司的彩排现场,声称他们是一个尚未写完的剧本中的人物,要求导演来排演这部剧本。在排演的过程中,这六个人物不断批评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向他们揭示甚至亲自出演剧中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构成了剧中剧的基础。最终,整部剧就是剧中人与演员和制作团队之间,甚至剧中人内部的一系列争执,在高潮时剧场里呈现

孙秀昌[3](2019)在《冯至与雅斯贝斯的相遇——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认为冯至与雅斯贝斯都是带着切己的生命体验不懈地求索人类精神出路的生存个体,因此两人的相遇乃是互相敞开、互相发现的过程。从冯至与雅斯贝斯的交往过程看,他俩的交往始终是在"生存"的层面上展开的,而生存的自由选择、自我决断及其渴望交往的意志终于让一个生存型的中国诗人与一个生存型的德国哲学家走到了一起。就此而言,冯至与雅斯贝斯的相遇乃是喻示"生存交往"之意趣的一个范例。在雅氏致力的生存哲学中,无条件的"生存交往"不同于那种有条件的"实存交际",说到底它是源发于生存决断的事件。这种"生存交往"意义上的相遇超越了专业、国别乃至一切外在的囿限,从而使得两位同样具有敏锐的时代处境意识与自觉的文化危机意识的生存个体,在体味个人的挫折、民族的苦难并探问人类可能的前景的过程中有缘并肩行进在探问与倾听人类共同思想的途中。

杨绍军[4](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提出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王文静[5](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李成莲[6](2019)在《雷平阳诗歌创作论》文中指出雷平阳是在当代诗坛和读者当中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诗人,尤其是他自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创作,被评论界视为中国新诗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他的叙事性很强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意蕴,他那充满痛感的文字见证了这个时代乡村的荒芜和神性的消逝,以及人们对失去的故乡和精神家园的痛惜和追怀。他对云南故乡的书写和大量叙事技巧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有着很高的辨识度。作为一个“乡村之子”,雷平阳站在时代的“渡口”,怀着悲悯之心和对故乡的热爱,肩负起了为故乡“立传”的使命。他在诗歌里开辟了一片“旷野”,将故乡和亲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引种于纸上。诗人无力扭转时代的潮流,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守护日渐荒芜的故乡和精神家园。诗人对失去的家园的哀悼与痛惜,以及与这个时代的紧张关系,体现出诗人和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意识、怀疑精神和悲悯情怀。论文试图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诗人的创作置于中国新诗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来阐释和评析雷平阳的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在诗歌艺术上进一步发展和开拓的可能。第一章探讨童年经历对雷平阳乡土情结的形成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试图从雷平阳诗歌创作主题入手,从生态环境、传统道德伦理、少数民族文化和信仰等诸多方面,探讨“故乡”的消亡和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以及某种救赎的可能。第二章从“人与城”的关系角度切入,论述自幼受乡土文化影响成长的诗人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雷平阳笔下“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的生活;最后将雷平阳对农民工生存境遇的观照和表现,与其他打工诗人同类题材的创作进行比较研究。第三章分析雷平阳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重点讨论他的诗歌的“小说化”、寓言化的别样世界,及其诗歌特有的叙事张力形成的原因。雷平阳是位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的诗人,他的悲悯情怀和日益成熟的诗艺有助于他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中开拓出更加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

师力斌[7](2018)在《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文中认为百年来,新诗如何看待旧诗,始终是一桩未解公案。旧诗是新诗最大的心病。新诗不如旧诗,这种观念无论在诗人、批评家还是公众那里,都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对待旧诗的态度两极分化,要么回到古典,比如新月派、格律诗派,要么全盘西化,诗歌散文化。两种主张谁也说服不了谁。主张西化的看不起守旧派,主张古典的又拿不出新东西,水火不容。

江琴琴[8](2018)在《论冯至20-40年代诗歌的叙述性》文中认为本文以冯至20-40年代诗歌为研究对象,探讨冯至该时期诗歌的叙述性。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主客观方面撮述冯至诗歌叙述性的原因。客观方面:“五四”运动影响下的早期新诗,形式上亦多脱胎旧诗,抒情叙事说理太过直白,诗的内容多抒发个人的兴感。到了20年代后期,新诗陷入革命文学的泥淖里。主观方面:诗人家庭环境影响下的忧郁气质、喜欢含蓄真诚的作品以及丰富的求学经历等影响着冯至诗歌创作。第二、第三、第四章对冯至20-40年代的抒情诗歌、叙事诗歌和十四行诗的叙述性做具体的文本分析。第二章概括分析了冯至20年代的抒情诗的叙述性特征,解析冯至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对日常生命的体验,着重分析冯至在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叙述语言与叙述方式。第三章选取冯至的《寺门之前》、《蚕马》、《帷幔》、《吹箫人的故事》四首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诗人在这四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多层叙述以及环境描写与音乐节奏在诗歌叙述中的作用。第四章重点解析冯至的《十四行集》,从叙述主体、叙述对象与诗歌意象入手,深入解读《十四行集》的叙述性。第五章结合冯至诗歌叙述的独特性,论述冯至20-40年代诗歌叙述性的影响,对其自身诗歌创作带来了独特价值的同时也影响着其他诗人如郑敏、第三代诗人的诗歌叙述。通过对冯至20-40年代诗歌叙述性的关照,拓展冯至诗歌研究的视角和领域,丰富冯至诗歌的价值。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借助比较、文本细读的方法展开文本分析并利用数据、图表等方法进行数量分析,较清晰地概括出冯至诗歌的大体变化。

师力斌[9](2018)在《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文中研究说明百年来,新诗如何看待旧诗,始终是一桩未解公案。旧诗是新诗最大的心病。新诗不如旧诗,这种观念无论在诗人、批评家还是公众那里,都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对待旧诗的态度两极分化,要么回到古典,比如新月派,格律诗派,要么全盘西化,诗歌散文化,两种主张谁也说服不了谁。主张西化的看不起守旧派,主张古典的又拿不出新东西,水火不容。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杜甫是个新诗人,是自由诗人,是先锋派,是实验诗人,是需

韩俊强[10](2017)在《在而立之年思考人生——评西川《写在三十岁》》文中指出《写在三十岁》写于1993年6月24日,此时诗人西川恰处于人生的而立之年。诗中有着诗人对人生中三个十年情况的叙述以及生活中经验感悟的述说和诗人自身对人生、命运沉静的思考。在其叙述中,可以看到西川与博尔赫斯一脉相承的叙述诗学以及他一直坚持的"知识分子写作"中对诗歌形式感的重视及对历史的感悟、对责任感的承担。

二、沉思的诗:从冯至到西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思的诗:从冯至到西川(论文提纲范文)

(1)王家新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是一场诗性对话
    (二)王家新诗歌既有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以自我为尺度:王家新的个人诗学
    (一)我与世界的相遇
    (二)心灵的对位法
    (三)时间永恒的人质
二、写作的难度:王家新诗歌的主题意蕴
    (一)经验的幽暗
    (二)语言的“吃水线”
    (三)“痛苦的视力”
三、存在的限度:王家新诗歌的精神内核
    (一)生命记忆的居所
    (二)个人内在的承担
    (三)存在的辨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六个寻找杜甫的现代主义诗人(论文提纲范文)

膜拜杜甫:黄灿然、西川和叶维廉
模拟杜甫:洛夫、萧开愚、罗青

(3)冯至与雅斯贝斯的相遇——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4)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雷平阳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一种“新的诗歌”的诞生
    (一) 童年记忆与云南的“山水课”
    (二) 边地、边缘与另一种“荒原”意识
    (三) 南方的写作与精神返乡
第二章 寻找与拯救
    (一) 从“乡下人”到“都市土着”
    (二) 底层叙事与批判意识
第三章 作为叙事的诗歌
    (一) 跨文体叙事
    (二) 寓言性叙事
    (三) 叙事张力与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论文(着) 及科研情况

(8)论冯至20-40年代诗歌的叙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叙述和叙述性的界定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冯至诗歌叙述性的成因
    第一节:强大抒情背景下的独特书写
    第二节:诗人对新诗的真诚探索
第二章:冯至20年代抒情诗的叙述性
    第一节: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日常化的叙述
    第二节:多变化时间和空间意象联想式的叙述
    第三节:幽婉的叙述语言和自然的结构叙述
第三章:冯至四首叙事诗的叙述性
    第一节:叙述主体的多层叙述性
    第二节: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叙述
    第三节:音乐性的隐喻叙述
    第四节:语言的象征性叙述
第四章:冯至十四行诗的叙述性
    第一节:叙述主体生命意识的独特性
    第二节:叙述生活日常经验的自觉性
    第三节:质朴意象带来叙述的轻缓性
第五章:冯至20-40年代诗歌叙述性的影响
    第一节:幽婉沉思的叙述影响自身诗歌创作
    第二节:日常经验的叙述影响着其他诗人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9)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避杜”情结与出了问题的现代性
二、晚节渐于诗律粗:现代诗人为何不学、少学或学错杜甫
三、自由、先锋、实验:不妨把杜甫看成新诗人

(10)在而立之年思考人生——评西川《写在三十岁》(论文提纲范文)

一、博尔赫斯的叙述诗学在诗中的体现
    (一) 日常生活经验融入诗歌
    (二) 沉思性的叙述语调
二、《写在三十岁》的写作背景以及西川的诗歌观念
    (一) 写作背景
    (二) 诗人此时期的诗歌观念
三、《写在三十岁》的语言和形式特点
四、《写在三十岁》中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四、沉思的诗:从冯至到西川(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家新诗歌创作论[D]. 元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六个寻找杜甫的现代主义诗人[J]. 王德威,刘倩. 当代作家评论, 2019(04)
  • [3]冯至与雅斯贝斯的相遇——基于学术史的考察[J]. 孙秀昌. 江海学刊, 2019(04)
  • [4]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6]雷平阳诗歌创作论[D]. 李成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J]. 师力斌. 诗探索, 2018(03)
  • [8]论冯至20-40年代诗歌的叙述性[D]. 江琴琴.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9]杜甫与新诗的现代性[J]. 师力斌. 文艺评论, 2018(01)
  • [10]在而立之年思考人生——评西川《写在三十岁》[J]. 韩俊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沉思诗:从风至到淅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