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1~6期)文题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梁颖[1](2019)在《补气活血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补气活血汤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该方为经典方剂。由黄芪、当归、川芎、地龙等共计9味中药材组成,为理血剂。主要被应用于各种气虚血瘀症者,如半身不遂、中风等证,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行动不便。具有活血、益气以及通络之药用功效。本课题拟将通过对一系列的提取工艺的优选,以及对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将汤剂研制成颗粒剂。在维持了处方原有药效的基础上,还具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和贮存等诸多优点。本研究第一部分为补气活血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考察吸收溶媒量,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并且每个因素下分别选取3个水平,分别以浸膏中黄芪甲苷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考察指标,选取出最佳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提取2次,每次2h;采用乙醇沉淀法进行除杂,以出膏率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得到最佳除杂工艺为将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入乙醇并制成含醇量达70%的溶液,静置24h;在制剂成型工艺方面,综合分析提取、浓缩、干燥等各步骤,通过对润湿剂以及多种辅料进行筛选,确定可溶性淀粉:乳糖=3:1为辅料制粒,在65℃干燥4h。并对颗粒性能进行考察,总体制备工艺稳定并且可行,产品质量可靠。第二部分为补气活血颗粒相关方面的质量研究:为了保证补气活血颗粒的质量,使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04项下颗粒剂的检测项目方法,对三批补气活血颗粒中试样品进行相关检查,均符合规定。在本次研究中,对处方中的君药黄芪和丹参以及臣药中的当归做了 TLC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建立了制剂中黄芪甲苷、丹酚酸B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黄芪甲苷浓度在0.135mg/mL~1.215m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黄芪中苷含量为1.57mg/g。丹酚酸B浓度在60.8μg/mL~420.0μg/m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丹酚酸B含量为9.02mg/g。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为制定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最终建立了有效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第三部分对补气活血颗粒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受时间限制,只对本颗粒剂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内容主要是按药典相关项下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被测定的各项指标值均稳定,未产生明显差异变化,经检测全部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颗粒剂项下的要求,因此判断补气活血颗粒剂质量相对稳定。综上所述,本课题对补气活血颗粒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以及质量标准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研究,并对颗粒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的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研究表明稳定性良好,为工厂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唐百成[2](2018)在《晚明官箴研究 ——以《官箴书集成》为中心》文中提出晚明以前,官箴经历了由“箴文”到“官箴书”的发展历程,在形态上也由最初“官箴王阙”到“二元并立”,再到“君臣互箴”,最终定格为“官吏自箴”,主体内容则由“为政之道”的思想阐释,演变为“从政经验”的传授叙说。至晚明,官箴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势头,面貌风格亦有较大变化。晚明官箴书在数量上或已达到甚至超过宋至明中叶的总和,单部官箴书的规模也有所扩大,其创作群体亦发生了阶层上移。官箴书在类型及内容上也有所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多种新型官箴书。国家机器的扩展,吏治士风的恶化,社会的剧烈变动,士人刻书风气的浓厚,商业出版的繁荣兴盛,这都构成晚明官箴发展变化的时代动因。晚明官箴的主要载体是官箴书,《官箴书集成》收有十部晚明官箴书,其中以《实政录》和《治谱》最具代表性,它们篇幅众多,体例完备,内容齐全,几乎涵盖了从政、施政的方方面面。《实政录》为吕坤所作,分明职、民务、乡甲约、狱政、监察等几大部分;《治谱》为佘自强所作,分初选、到任、堂事等十部分,是从政者官场应酬、施政执法等的重要参考读物。《居官水镜》和《抚黔纪略》是“公牍辑录型”的代表,《居官水镜》选辑了刘时俊任知县时期所形成的公牍,有谳语、批词、告示等形式,《抚黔纪略》是江东之在抚黔期间所写的序、记、檄、谕、训等,为所办公益事业的记述。《牧民政要》与《新官到任仪注》则只涉及某一个领域。《牧民政要》为捕、打、监、罚等司法方面的官箴书,“慎”的思想贯穿全书。《新官到任仪注》之内容则为进贺、庆贺、乡饮、祭祀等礼仪知识与规范。上述六部代表了《官箴书集成》中晚明官箴书的三种类型:从政经验型、公牍辑录型及专业领域类。晚明官箴虽在总体上转向了对行政事务的细微指导,但绝不会放弃对为官之德的再三申述,《初仕要览》与《宦游日记》即对为官操守与职业素养多有申述。而在具体的待人处世方面,与上司同僚、士夫生员的相处之道,如何与之维持良好的关系,及对待僚属吏役等问题,都是晚明官箴的重要内容。在官员正式上任前的准备工作方面,官箴也都有涉及,形成完整的流程与程序。晚明官箴在坚守“德本位”的前提下,考虑到了当时的官场现实与政治环境,处处可见其灵活性与变通性,颇有“外圆内方”的智慧和理念,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明哲保身”的潜规则。晚明官箴的主体内容是官员施政理政的经验与方法,大体可分经济民生、赋税徭役、乡约保甲、学校教化、盗贼治安、司法诉讼与狱政管理等七大方面。《实政录》将民生视为有司首政,并作大量篇幅论述“养民之道”。赋税徭役直接关乎官员仕途,官箴书也有较多笔墨,涉及清丈田土、征解粮税与编审均徭等。乡约与保甲在晚明基层社会颇为流行,《实政录》将乡约、保甲组织合二为一,称“乡甲”。消弥盗贼、维持治安是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官箴涉及防盗、察盗、治盗与捕盗等程序,及相关司法案件的处理,提出“截杀法”“拏盗法”等多项技巧。在学校及教化方面,有兴复社学、修举学政与禁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司法诉讼亦是晚明官箴的重要内容,既有阐述司法精神,也有具体讲述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与方法技巧。狱政管理则涉及狱弊防革、狱卒职责、狱中关防与囚犯体恤等。晚明官箴在传统官箴中的地位及作用主要体现于两大方面。其一,晚明官箴是官箴文化在传统社会晚期迅速走向鼎点的起始阶段,相比于宋代以来,官箴在晚明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清代后期,造就了清代官箴文化的巅盛之态。其二,晚明官箴是宋元官箴形态演化为清代官箴形态的转折点。总体来看,明前中期官箴与宋元官箴一脉相承,在编纂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有较多相似性。而晚明社会的剧烈变动促使了官箴的嬗变,在内容上有新知识的加入,在形式上体现为不同知识文本的集合体,这种嬗变及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了清代的官箴形态,文本集合在清代持续发展,并最终完成整合,演变为新式的编纂结构。
郑茹[3](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黄耀明[4](2018)在《古籍用字考论》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界对古代汉语教材、注释、字典中的术语“通”的含义颇多争论,许多学者认爲“通”指通假字,但又有不少学者认爲它还包括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多种字际关系。“通”究竟指哪些用字关系?它的内部各个字际关系如何进行科学的界定?这都是该文要研究的问题。对它所涉及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字际关系的划分和科学的界定不仅有助於读者閲读古书古注、字典解释,而且有助於构建科学的文字训诂学的术语体系,对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以古籍注释用语“通”所反映的关系爲切入点,侧重探讨相关的字际关系术语,包括通假字、同源字、古今字等等。首先认爲古注中的“通”包括通假和通用两大类。又总结出学界分析字际关系的九个维度:字形、字音、字义、用字、源流、时间、地域、方向、数量等。用这九个维度结合学史对通假和通用的源头、定义、辨识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力求把这三个方面论析清楚。通过探求文字学意义上“通假”“通用”的源头和本义、梳理清代之後百年来学界对的定义和辨识观点,提出了通假字和通用字的新定义、新的辨识方法,并对通用字的下位概念进行界定,辨识了几十对通假字、通用字。文章从通假、通用两大部分得出如下结论:一、在“通假”部分,分探源、界定、辨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在“通假”探源方面,认爲文字学意义上的“通假”源头是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通借)。如果局限於“通假”二字,则最早见於明代方以智的《通雅》。其文字学意义上“通假”的本义是:在书写时,本来有该用的字却没有写出,於是临时借用另一个形义不同的字来代替它,用後即还,不影响二字在通常情况下的使用。作者认爲通假原本就是狭义的概念。其次,在“通假”界定方面,从认定通假字的角度提出的新定义:在上古文献具体句子中,甲字字义(含本义、引申义)与句意及文意不合,且同时代存在一个音同音近而与甲字字形不同、字义不同的乙字(多爲本字、正字)符合文意,在其他大多数语句中二字是非借用的用法。我们就把甲字叫做通假字,乙字叫做本字,二字的这种临时借用关系就是通假。又从九个维度论视角针对其内涵提出简明的定义:通假字是形不同、义无关、音同或音近的字的共时借用现象。强调通假字的本质特征是同音借用。最後,在“通假”辨识方面,提出识别通假字的10条新标准:范围标准、假定标准、字音标准、字形标准、字义标准、文意标准、语法标准、实例辞书标准、本字标准、论证标准。着重探讨了其字音标准,认爲通假字语音标准的范围应该比学界普遍使用的王力同源字语音标准的范围更大。王力的同源字语音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合通假字的字音判定。并认爲应该在王力标准基础上,增加一些有密切音理的声类、韵部关系,如来见、明晓等远纽关系和之歌、脂职等远韵关系。依据新的识别标准,辨明了“麟之定”中通假字“定”的“本字”的错误,证实了“定”的本字是“顁”,新识了“刀—鐎”等14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通假字(狭义)。二、在“通用”部分,分探源、界定、辨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首先,在“通用”探源方面,认爲“通用”的源头是:三国时期韦昭《国语注》和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以此爲基础,探求文字学意义上“通用”本义爲:(一组字在某意义上)互换使用。其次,在“通用”界定方面,提出新的通用字定义:通用字是部分字义相同或相近而互换使用的一组字。此就内涵而言,强调通用字的本质特征是同义换用,字音异同不限。就外延讲,通用字包括互相换用的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同义字、同音字,但不包括通假字、不换用的假借字、不换用的同音字。并以九个维度论界定了通用字的7个下位概念:互用同源字、互用古今字、互用异体字、互用繁简字、互用假借字、互用同义字、互用同音字。最後,在“通用”辨识方面,提出新的通用字识别标准共5条:字义标准、时间标准、字用标准、实例标准、文意标准。并根据这些新标准识别了包括“信”“伸”在内的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中通用字共11对。总之,以往学者所论通假字和通用字之源头不确。通假字侧重从字音维度界定,是同音字(音近字)之间的临时替代;而通用字侧重从字义维度界定,是同义字(隐含的同义)的互换使用。通假字的识别应该采用该文提出的10条标准,通用字的识别应该采用该文提出的5条标准。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韩厚明[6](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认为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朱兰春[7](2015)在《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文中研究指明从1985年5月起,至2014年12月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约8000件民事裁判文书或案例,与多数人的想当然所不同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日益巨大且十分宝贵的司法资源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发掘,总结审判经验,理清法理逻辑,洞悉裁判思维,辩明发展方向,必将直接、持久地惠及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把案例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准。本书认为,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司法资源,欲保持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滋养,又不失理论对实践的统摄和把握,首先应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革新,这是衡量案例研究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案例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通行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实务取向的案例汇编解析法,还是理论层面的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体系法,均是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应的是个案研究,遵循的或是从特殊到一般,或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路径,其特征是微观分析,其优势是分析透彻。但面对司法资源信息浪潮的冲击,以现有研究方法应对,沧海拾贝绰绰有余,总揽全局能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后者的困境如长期存在,将全面解构前者的存在价值。黑格尔认为,“真实的只是整体”,我国哲学家王太庆先生进一步引申为,真理是全体,不是鸡零狗碎的东西。哲学如此,法学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的危机,首先是研究方法的危机。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通盘把握更为深刻的裁判思维,正是本文的全部目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危机,迫使笔者不得不另寻研究制高点,最终立足于民法基本理论体系,以“主体、行为、权利、责任”为基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炼出四元结构分析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部民事案例,以四元结构重新归类、多次归类,遵循的是从一般(大理论)到一般(大实践)的认识路径,使得极为浩繁的实证研究,获得了相当清晰的方向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述困惑,为理论重新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四元结构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在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提精取萃中,基本理清了最高法院三十年来民事审判的历史脉络,证实了笔者长久以来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最高法院民事审判思维已初步成型,但尚不固定,且未来走向仍不确定,由此形成了本文的中心命题:作为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四元结构既是统领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的总线索,也是揭示最高法院民事审判规律的总钥匙。显然,这一中心命题由两个相互缠绕的子命题组成。笔者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命题,按双螺旋线索展开全文,一方面论证,四元结构能否以及如何起到统领作用;另一方面实证,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是否以及如何相对成型于四元结构。开篇从以往的研究经验出发,上升至方法论的高度自我反思,在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四元结构方法的分析框架,再以此切回到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梳理,以该分析框架的每一基元为标准,提取案例公因式,构筑了四个子系统,依次分别为“界定民事主体”、“判断法律行为”、“保障民事权利”、“划分民事责任”。而每一子系统项下,又不断细分若干裁判元素或类型,继续细分和提取案例公因式,如“界定民事主体”子系统项下,又可细分出“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判断法律行为”子系统项下,最终可细分出“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等等。理论结构从主干一直延伸到毛细血管,在案例诸元素的重新归纳、逐级整合中,图景脉络越来越明晰,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总体驾驭。与此同时,看似杂乱无章的海量案例,也经由毛细血管的吞吐、梳理,开始井井有条,显出内在的机理,并经由主干直通理论结构,体现出实践为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与实践的穿梭往来,最后合而统之于有机之四元结构,并收于对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的整体考察中,得出全文结论。各章的实证研究表明,三十年来,最高法院在界定民事主体时,开放中有规范;在判断法律行为时,宽松中有反复;在保障民事权利时,绝对中有限制;在划分民事责任时,承担中有平衡。笔者相信,如果不从四元结构方法的理论自觉出发,很难从容俯瞰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在长时段中的总景图,传统研究方法的乌龟再努力,也永远追不上司法的兔子;更难深入探究最高法院法官群体审判思维的模块要素,一块砖头研究得再仔细,仍可能对整座大厦的结构一无所知。相较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以四元结构梳理和分析最高法院三十年来全部民事判决,在此基础上总结民事审判思维以及审判规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一研究有如下四个特征: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方法新,理论张力强。覆盖范围广,是指研究对象包括最高法院迄今公布的全部民事判决,把以往民事判决的类型化研究,推进到全口径研究的更高层面;时间跨度长,是指研究案例上溯1985年5月起,下至2014年12月止,历时整整三十年;研究方法新,是指突破了现有实务和理论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四元结构作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统摄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涵盖案件审理主要环节;理论张力强,是指四元结构本身脱胎于民法理论,既是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也是民法思维的逻辑构造,其强大的理性思辨力,与万花筒般的司法现实之间,构成必要的张力,二者未来的互动将演绎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案例库数量巨大,加之这一研究方法本身,对首创者的识见和意志均要求极高,笔者虽竭尽全力,但兼受学识、专业和精力所限,学术勇气有余,学术水平有限,故本项实证研究尚存诸多不足,尤其在个案的的法理生成路径、案例之间的内在机理关联、审理模式的历史节点转换、法官心证判断的识别依据等深层次领域,均无力涉及或浅尝辄止,一定程度上限制、削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品质。对此,笔者完全有自知之明,将正视不足与缺陷,并以此为动力,听从命运的召唤,继续投入到这项永无止境的研究事业。
孙广平[8](2013)在《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考述》文中提出目前的学术界,尤其是在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兴起了一股对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研究热潮。在这些研究中,更多的是对清末民初教科书进行宏观性、整体性的研究,很少有针对某一学科的深入研究,并且,由于晚清教科书文本的难以收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初时期。本文作者从英美、日本、港台,以及国内各大知名图书馆多方收集到晚清时期所出版的七十余本原版英语教科书,以真实文本为基础,力图对晚清时期的英语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按晚清英语教科书的发展演变历程,本论文划分为三个阶段共六章。第一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的萌芽期(1807—-1840年)。在这个阶段,中国英语教科书的编写还处于无意识阶段。由中国人编写的供英语学习的材料,基于上都是洋泾浜英语文本。与此同时,以马礼逊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为中国入学习英语编写了专门的教科书,标志着中国人接受正规英语语言教育的开始。英华书院在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科书,无疑是中国人学习正规英语的最早文本,在中国英语教科书编写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但是由于英语教科书的使用范围所限,这些最早期的英语教科书对中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可说是微乎其微。第二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的发展时期(18401895),本阶段分两章来阐述。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为前段时期。值此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首次打开,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英语在中国的渐进传播。清政府首次真正认识到英语学习对提高国家实力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晚清英语教科书获得了初步的发展。由中国人自编的英语教科书,最初主要将英语视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工具,后来,随着晚清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以及外语学习风潮的不断兴起,中国人开始将英语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行学习,中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的门类也渐渐增多,出现了英语语法、英语口语和英语翻译教科书。中国人开始参与到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这表现了中国人对英语语言、对西方文化从鄙夷到渐趋接受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他们通过引入原版欧美英语教科书、编写适合中国人使用的英语教科书等各种手段,丰富了晚清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资源,也间接地提高了中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的质量。第三阶段为晚清英语教科书的成熟时期(1895—1911)。甲午战争的失败,极大地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使命感。随着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以及《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在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教育者都把英语学习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英语教科书也在当时强大的社会需求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英语教科书之发展,呈现了与以往时期完全不同的特点。其一是中国英语教科书的来源更加多元化:既有从西方直接引入的原版教科书,又有受到日本明治改革的影响而大量引入的日本英语教科书;还有中国学者自己编写的专为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使用的教科书;其二是英语教科书的门类细化:既有以往学习英语所特别重视的语法类教科书、商务英语类学习读本,也有英语口语类教科书等。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出现了由中国人编写的专为适合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中小学分年级英语教学而使用的系列课本,这在此前的英语教科书编写中是绝无仅有的;其三是英语教科书的编写有意识地体现了当时的教育理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受日本教育理论的影响非常深远。通过分析此阶段的英语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中国所盛行的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以及代表先进教育法的古安系列教学法,并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改革与英语教科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所出现的英语教科书进行文本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历史学、英语语言教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对晚清英语教科书做深入的、跨学科的分析与研究,力求表现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在语言接触层面中所表现出的碰撞与交融,从而再现当时的历史原貌。晚清英语教科书,作为当时民众接受西方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文化交流的领域。透过研究晚清英语教科书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为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形提供了真实的参照。
李玉君[9](2010)在《金代宗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金代,宗室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金代宗室,对于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金代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同时,还注重运用计量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并尽量多地采用正史史料之外的笔记文集及金石史料进行整合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六部分:一、界定所要研究的宗室的范围,认为金代宗室是指始祖函普及其兄弟阿古乃和保活里的子孙;澄清学界认为“金朝宗室皆谓之郎君”的错误,认为在金代郎君是对贵族青年男子的称呼;对《金史?宗室表》做出补充,补80余人。二、阐述宗室的入仕途径;考察宗室在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机构中的任职情况,认为其政治权势至金后期逐渐减弱,前期在中央任要职的基本是宗室近支,海陵后不少宗室疏属跻身要职,章宗后任用的宗室基本都是疏属;考察出宗室死后赠官的几个特点。三、论述宗室的经济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及经济特权,认为宗室生活并不全是“锦衣玉食”,不少疏支宗室也生活窘迫。四、首次论述宗室的管理机构大宗正府的机构设置、官员选任标准、官员职掌以及宗室的兼理机构;论述了宗室犯罪的类型、惩罚方式及特点,认为只要不涉及危害皇权的宗室犯罪大多得以从轻处罚;否定了学界认为金代无流刑这一观点;认为统治者视宗室为威胁皇权的重要因素而采取了诸多防范措施。五、分析了宗室的婚姻状况并总结出其特点及影响,认为金代宗室婚姻的政治目的强烈,表现为多与权重功高的豪门大族联姻。六、论述了金代宗室受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探讨了宗室所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及其形成原因。认为金代有文学造诣的宗室基本集中在世宗家族,认为金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具有全面性、家族性、阶段性等特点;学界认为金代文学即北方汉人文学的观点值得商榷。总之,理解金代宗室历史,恰如其分地考察、评价宗室管理机构、教育科举、政治辉煌、社会地位、婚姻关系以及文化成就,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宗室制度的变迁和全面认识金代社会,还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金代的兴衰史。
高志明[10](2010)在《通感研究》文中提出在多学科背景下对新时期以来的通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力图为后续的通感研究作必要的学术观察和学术准备。参照接受修辞学的基本观:修辞活动是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互动的言语审美活动,作为学理依据,界定通感:通感是在言语活动中,因本觉和通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而生成的审美话语形态。联觉、移觉和通感三者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它们共同构成通感的三层级系统。以新的通感定义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文艺美学等理论资源,依次探讨通感的话语特征,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通感在“表达—接受”、“主体—客体”之间的双重互动关系;用辨异和比较的方法论,初步探讨了通感与相关辞格的关系,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比较和参照。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够为现有的同类研究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个案。
二、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1~6期)文题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1~6期)文题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补气活血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药复方颗粒研究现状 |
1.1.1 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
1.1.2 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 组方中各药材研究现状 |
1.2.1 黄芪的研究进展 |
1.2.2 当归的研究进展 |
1.2.3 赤芍的研究进展 |
1.2.4 红花的研究进展 |
1.2.5 川芎的研究进展 |
1.2.6 丹参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3 课题的主要实验内容 |
2 补气活血颗粒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工艺研究 |
2.3.2 纯化工艺研究 |
2.3.3 成型工艺研究 |
2.3.4 中试验证试验 |
2.4 实验结果 |
2.4.1 补气活血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
2.4.2 补气活血颗粒纯化工艺研究 |
2.4.3 补气活血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2.4.4 补气活血颗粒的制备工艺的确定 |
2.4.5 中试验证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补气活血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性状 |
3.3.2 薄层鉴别 |
3.3.3 检查 |
3.3.4 丹酚酸B含量测定 |
3.3.5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补气活血颗粒的性状检测 |
3.4.2 补气活血颗粒的薄层鉴别 |
3.4.3 补气活血颗粒的检查 |
3.4.4 补气活血颗粒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
3.4.5 补气活血颗粒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补气活血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长期稳定性试验 |
4.3.2 加速稳定性试验 |
4.4 实验结果 |
4.4.1 长期稳定性试验 |
4.4.2 加速稳定性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
5.2 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
5.3 质量标准的研究 |
5.4 稳定性考察的初步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晚明官箴研究 ——以《官箴书集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晚明以前官箴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从“箴文”到“官箴书” |
一、先秦时期——箴文的产生与衰微 |
二、两汉至隋唐时期——箴文的复兴发展与官箴书的产生 |
三、宋至明中叶——官箴书的不断涌现及其主导地位 |
第二节 从“官箴王厥”到“官吏自箴”问题的再探讨 |
一、由“隋唐说”与“秦汉说”引发的思考 |
二、两汉至南北朝的官箴性质再探讨 |
三、先秦时期“箴官”文献的产生 |
四、隋唐至明中叶的官箴形态 |
第三节 从“为政之道”到“从政经验” |
一、先秦箴文——“为政之道”的阐述 |
二、两汉魏晋箴文——职责规范与官德要求 |
三、唐代《臣轨》——“居官法则”的系统阐释 |
四、宋至明中叶官箴书——“从政经验”的叙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官箴的兴盛与变革 |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发展及变化 |
一、官箴书数量的骤增 |
二、创作群体的阶层上移 |
三、形式及内容的创新与丰富 |
第二节 晚明官箴发展变化的时代动因 |
一、国家机器的扩展与吏治士风的恶化 |
二、晚明社会的变迁与行政治理的挑战 |
三、印刷技术的改良与刊刻出版的兴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官箴的主要载体:官箴书 |
第一节 晚明官箴书的典型:《实政录》与《治谱》 |
一、吕坤及《实政录》相关情况 |
二、佘自强及《治谱》相关情况 |
第二节 公牍辑录型:《居官水镜》与《抚黔纪略》 |
一、刘时俊及《居官水镜》相关情况 |
二、江东之及《抚黔纪略》相关情况 |
第三节 专门领域类:《牧民政要》与《新官到任仪注》 |
一、《牧民政要》的版本与内容 |
二、《新官到任仪注》的版本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为官之德与待人处世:晚明官箴的“内方”与“外圆” |
第一节 操守、素养与选任、明职 |
一、为官操守与职业素养 |
二、临选、赴任与任后须知 |
三、明职与尽职 |
第二节 与上司同僚、士夫生员的相处之道 |
一、事上司:谨小慎微与士夫之气 |
二、处同僚:赤诚恭谦与扬善宽厚 |
三、待士夫:“道”与“术”的平衡 |
第三节 吏役防备与衙门革弊 |
一、吏役防备 |
二、衙门革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政治理与司法实践:晚明官箴的主体阐述 |
第一节 经济民生与赋税徭役 |
一、农作与生计 |
二、积贮与应灾 |
三、收养与举医 |
四、清丈土地与均审徭役 |
五、钱粮催科 |
第二节 社会教化与社会治安 |
一、社学、学政与禁约风俗 |
二、“乡甲约”与治安教化 |
三、消弥盗贼与治安秩序 |
第三节 司法诉讼与狱政管理 |
一、受理 |
二、调查 |
三、审理 |
四、判决 |
五、囚犯优恤 |
六、牢狱关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
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
3.1.1 史料的采集 |
3.1.2 数据的处理 |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
4.1.1 三级审稿制 |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
4.2.1 手稿 |
4.2.2 打印稿 |
4.2.3 电子稿 |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
4.3.1 题名规范 |
4.3.2 文章篇幅 |
4.3.3 摘要与关键词 |
4.3.4 引文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古籍用字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一节 论字际关系的九个维度及其分析模型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及思路 |
上编 “通假”考论 |
第一章 “通假”探源研究 |
第一节 “通假”探源史论 |
一、“通假”源头的研究 |
二、“通假”本义的研究 |
第二节 “通假”探源新论 |
一、据 “通假”探源 |
二、据 “通借”探源 |
第三节 “通假”的词义流变 |
一、字学意义上“通假”含义的流变 |
二、宽泛意义上“通假”含义的流变 |
小结 |
第二章 “通假”界定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定义研究史论 |
一、“通假”定义认定方法 |
二、清代之後“通假”定义述论 |
三、广、狭义“通假”定义的对比与取舍 |
第二节 “通假”定义新论 |
一、“通假”范围考论 |
二、“通假”定义新订 |
小结 |
第三章 通假字辨识研究 |
第一节 通假字识别研究史论 |
一、识别总论 |
二、识别分论 |
第二节 通假字辨识标准新说 |
第三节 通假字的字音标准新探 |
一、声母标准探讨 |
二、韵母标准探讨 |
第四节 通假字辨识例说 |
一、通假字辨误与证实例说 |
二、通假字新识例说 |
三、出土文献异文通假字辨识浅探 |
小结 |
上编 总结 |
下编 “通用”考论 |
第一章 “通用”探源研究 |
第一节 “通用”探源史论 |
一、“通用”源头的研究 |
二、“通用”本义的研究 |
第二节 “通用”探源新论 |
一、“通用”源头新探 |
二、“通用”本义新探 |
小结 |
第二章 “通用”界定研究 |
第一节 “通用”定义研究史论 |
一、就 “通用”论通用之内涵 |
二、就 “通假”论通用之外延 |
第二节 “通用”定义新论 |
第三节 “通用字”下位概念略论 |
一、互用同源字的界定 |
二、互用古今字的界定 |
三、互用异体字的界定 |
四、互用繁简字的界定 |
五、互用假借字的界定 |
六、互用同音字的界定 |
七、互用同义字的界定 |
小结 |
第三章 通用字辨识研究 |
第一节 通用字识别研究史论 |
一、一维说 |
二、二维说 |
三、三维说 |
四、四维说 |
五、五维说 |
六、六维说 |
七、七维说 |
第二节 通用字辨识标准新说 |
第三节 通用字辨识例说 |
一、传世文献通用字辨识例说 |
二、出土文献异文通用字辨识浅探 |
小结 |
下编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録1 |
附録2 |
附録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论四元结构: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有研究方法分析 |
1、实务研究方法 |
2 、理论研究方法 |
3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
三、四元结构分析法 |
1、逻辑起点:法的重新理解 |
2、逻辑中介:回归民法理论 |
3、逻辑终点: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
4、理论观点与司法统计 |
5、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界定民事主体 |
一、主体资格的司法扩张 |
二、主体资格的扩张依据 |
三、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 |
1、直接权利义务 |
2、合同相对性 |
3、当事人选择 |
4、以工商登记为准 |
5、以资质为准 |
6、以专营制度为准 |
7、以中央文件为准 |
四、几种特殊主体的认定 |
1、分支或内设机构 |
2、吊销营业执照和破产企业 |
3、指挥部等临时机构 |
4、外国代表处 |
5、职工持股会 |
6、业主委员会 |
7、国家机关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一 地方政府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以最高法院椒江大桥航道通行权案为例 |
第二章 判断法律行为 |
一、审查诉讼请求 |
1、不告不理原则 |
2、诉求的识别、释明与选择 |
二、查明案件事实 |
1、待查事实的影响因素 |
2、无法查明事实的处理方式 |
3、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分 |
4、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摇摆:以土地使用证为例 |
5、法律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以民刑交叉证据为例 |
6、视为与推定 |
三、定性法律关系 |
1、性质决定审理方向 |
2、不同法律关系能否合并处理 |
3、法律关系的内外之别 |
4、法律关系的流变与转化 |
四、认定行为效力 |
1、区分成立和有效 |
2、法院能否主动审查合同效力 |
3、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 |
4、合同效力:渐宽与反复 |
5、论无效合同 |
五、分析与评论 |
附录二 从合同成立之诉到合同效力之诉:以最高法院布吉公司股份代理转让合同案为例 |
第三章 保障民事权利 |
一、物权 |
1、物权确认基本原则 |
2、关于物权追及力 |
3、土地与房屋分别确权 |
4、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 |
5、几类特殊物权归属 |
6、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
7、相邻权 |
二、股权 |
1、工商登记与股权认定 |
2、审批手续与股权认定 |
3、出资与股权认定 |
4、股权行使诸问题 |
三、债权 |
1、债权债务转移 |
2、代位权与撤销权 |
3、外部善意债权人 |
4、外部过错债权人 |
四、知识产权 |
1、司法保护取向 |
2、平衡与限制 |
五、民事权益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三 从利益平衡到禁止权利滥用:以最高法院采乐商标案为例 |
第四章 划分民事责任 |
一、主体性质与责任归属 |
1、职务行为 |
2、管理过错 |
3、个人行为 |
二、各方责任的分别认定 |
1、违约中的责任认定 |
2、侵权中的责任认定 |
3、公平中的责任分担 |
三、民事责任的连带与扩张 |
1、恶意串通 |
2、挂靠关系 |
3、追加开办单位 |
4、验资等中介机构责任 |
5、人格混同或否认 |
四、民事责任的加重、减轻与免除 |
1、加重 |
2、减轻 |
3、免除 |
五、强制执行中的民事责任 |
六、分析与评论 |
附录四 非诉行政执行的合法性审查:以最高法院普华凯达公司执行监督案为例 |
结论 |
一、四元结构是统摄宏观司法资源的有效理论工具 |
二、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已相对成型并正在转型 |
三、司法实践是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相对成型的最终塑造者 |
四、相对成型的最高法院审判思维,尚不稳定和不确定 |
五、审判思维的未来走向,受制于最高法院复杂多元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补记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8)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萌芽篇 |
第一章 鸦片战争(1840)前英语学习读物在中国的出现 |
第一节 早期《红毛番话》类英语读本 |
第二节 马礼逊与《英国文语凡例传》 |
发展篇 |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1840—1895)西人所编英语教科书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教会学校英语教学 |
第二节 甲午战争前教会学校英语教科书 |
第三节 罗存德与《英话文法小引》 |
第四节 罗伯聃与《华英通用杂话》 |
第三章 甲午战争前(1840—1895)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 |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建立 |
第二节 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概述 |
第三节 国人自编主要的英语词语类教科书分析 |
成熟篇 |
第四章 甲午战争后西方英语教科书在中国的流传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中国英语教科书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英美原版教科书的引入与编译 |
第五章 甲午战争后从日本引进的英语教科书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发展之比较 |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日本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科书引自日本 |
第六章 甲午战争后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 |
第一节 国人自编英语教科书之发展 |
第二节 国人自编的主要英语语法教科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9)金代宗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第一章 金代宗室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金代宗室的范围与相关称呼 |
一、宗室的界定 |
二、皇族与内族 |
三、金代的“郎君” |
第二节 金代宗室谱系及《金史?宗室表》补正 |
一、金代宗室谱系及人口 |
二、《金史?宗室表》订补 |
第二章 金代宗室的任官与特权 |
第一节 宗室的入仕升迁途径 |
一、军功 |
二、世袭 |
三、荫补 |
四、科举 |
五、出职 |
第二节 宗室在中央机构中的任用 |
一、金初勃极烈与宗室 |
二、都元帅府、元帅府及枢密院中宗室的任用 |
三、中央尚书省及御史台中对宗室的任用 |
第三节 京、都长官中对宗室的任用 |
第四节 宗室致仕与死后赠官 |
第三章 金代宗室的经济生活与特权 |
第一节 宗室的日常生活 |
一、皇宫、王府宗室的生活 |
二、宗室成员经济生活的差距 |
第二节 宗室的经济来源 |
一、常规性收入 |
二、非常规性收入 |
第四章 金代对宗室的管理与防范 |
第一节 宗室的管理机构 |
一、宗室的专门管理机构大宗正府 |
二、宗室的兼理机构 |
第二节 宗室的犯罪与惩罚 |
一、宗室犯罪的类型 |
二、宗室犯罪的量刑处置 |
三、宗室犯罪处罚的特点 |
四、宗室中的奴告主案 |
第三节 金代对宗室的防范对策 |
一、虚封爵位,限制任官 |
二、待遇优厚,亲亲之道 |
三、无情杀戮,迁徙禁锢 |
第五章 金代宗室的婚姻 |
第一节 宗室婚姻状况 |
一、帝王的婚姻 |
二、公主的婚姻 |
三、帝王之外男性宗室的婚姻 |
第二节 宗室的婚礼 |
一、婚姻六礼 |
二、宗室妇女的贞节观念 |
第三节 宗室婚姻特点与影响 |
一、宗室婚姻的特点 |
二、宗室婚姻的影响 |
第六章 金代宗室的教育与文化建树 |
第一节 金朝宗室的教育 |
一、宗室的教育方式 |
二、宗室的教育内容 |
第二节 金代宗室的文化建树 |
一、金代宗室的文化成就 |
二、宗室文化成就的形成原因 |
三、宗室文化成就的特点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0)通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0.1 新时期通感研究述评 |
0.2 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重新定义通感:本文研究的起点 |
1.1 重新定义通感 |
1.2 联觉—移觉—通感:学科归属与通感的构成维度 |
第二章 通感的话语特征 |
2.1 通感话语的感觉特征 |
2.2 通感话语的生成特征 |
2.3 通感话语的存在形态 |
2.4 通感话语的认知特征 |
第三章 通感的语篇功能 |
3.1 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 |
3.2 通感在语篇中的衔合功能 |
第四章 双重互动中的通感 |
4.1 "表达—接受"互动中的通感 |
4.2 "言语主体与客体世界"互动中的通感 |
第五章 通感:辨异与比较 |
5.1 通感与比喻、隐喻及移就的辨异 |
5.2 通感自身的辨异 |
5.3 通感的语义、语法和修辞阐释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一 广义修辞学视野下通感修辞个案分析 |
附录二 1977—2009年国内通感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1~6期)文题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补气活血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梁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2]晚明官箴研究 ——以《官箴书集成》为中心[D]. 唐百成.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4]古籍用字考论[D]. 黄耀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7]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D]. 朱兰春. 武汉大学, 2015(03)
- [8]晚清英语教科书发展考述[D]. 孙广平. 浙江大学, 2013(04)
- [9]金代宗室研究[D]. 李玉君. 吉林大学, 2010(08)
- [10]通感研究[D]. 高志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