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庐阳 突起大火(论文文献综述)
靳昕[1](2020)在《“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逐渐扩张,合肥老城区传统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政治优势等逐步稀释淡化,但老城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商贸云集的城市氛围,仍是合肥未曾偏离的城市中心。老城中的弱势建筑蕴含着社会性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及其承载的文化习俗、日常生活具有的复杂丰富多元的特征,是维系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内在需求的直接与及时体现,更是影响城市活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城市弱势建筑因为缺乏着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设计,面临着深刻的改革。本文以合肥老城的弱势建筑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前期文献资料研究和对合肥老城的初步认知完成对“城市弱势建筑”的基本涵义的定义,并对其存在的类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与归纳。结合对合肥老城“弱势建筑”分布情况和应用现状进行考察调研,分析合肥老城“弱势建筑”的现状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现存问题,着重研究了琐碎、真实又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不同弱势建筑及其建成环境与人行为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老城弱势建筑更新改造策略,强调了公众参与和微观、渐进的城市空间干预技术,这也是城市空间生产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文拓展现有建筑学的观念,以整合城市空间,连接时间的观念,敏锐观察、认真对待、细致研究城市空间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合肥老城更新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图[53]表[9]参[91]
吕姝焱[2](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佘梅美[3](2018)在《《陈士业先生集》整理与陈弘绪研究》文中认为陈弘绪是明清之际的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官宦之家,且受父荫授官,在明末时期任官,有惠政。在明亡之后虽受举荐,但拒不出仕,致力于着述,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本文将其流传的成册的着作进行了介绍。但由于其明清之际朝代更替的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部分作品毁于战火,从而只见其篇目而不见其文。陈弘绪在任官期间编成了《恒山存稿》、《鸿桷集》,但后来散乱残缺。陈弘绪之孙玫?饶州时,丘象豫见其遗编,便出资将其整理成刊,现在看到的《陈士业先生集》,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其孙玫文玉重梓本。笔者对《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中收录的《陈士业先生集》进行了标点断句,结合新风楼藏的手抄本进行注释。文字的保存实属不易,陈弘绪的《陈士业先生集》在清初被作为禁毁书目,世人不得以多见其全貌,但在他人的着述中可散见其收录。笔者将收集到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中收录的《陈士业先生集》文中的篇目情况和新风楼收藏的手抄本《陈士业先生全集》的篇目情况进行了统计。笔者主要以《陈士业先生集》为依据,探讨了陈弘绪的文学活动和从官经历,及他的交游经历,可见其文学思想和为官之思。同时,本文集中,陈弘绪对他人的着作进行评点,对于已经失传的着作在此可知其着作的主要内容。着述的过程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记录。
蓝青[4](2017)在《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文中提出“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地区着名的文学群体,成员有陆圻、毛先舒、柴绍炳、张丹、沈谦、丁澎、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十人,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与陈子龙、吴伟业、顾炎武、陈维崧、施闰章、宋琬、王士禛、魏禧等文坛名流俱有交游,对清初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陵十子”带动下,杭州成为东南文坛一个声势显耀的文学中心,虞山顾祖禹即称“一时诸名宿竞以风雅主坛坫,而西泠尤为英隽薮,娄东、云间皆推服恐后”(《孙宇台先生遗集序》)。顾氏将西陵置于娄东、云间之上,或许是出于其与“西陵十子”成员孙治的深厚交情,即便如此,亦可见“西陵十子”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小觑。“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娄东派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之风的盛行。本文以“西陵十子”及其诗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地域文化、时代政治、周边文学风气等背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揭示“西陵十子”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对“西陵十子”的家世、生平、着述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考察,着力发掘其对明代复古派诗学之修正与突破,同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展现各成员诗歌的独特风貌;最后考察“西陵十子”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同时勾勒出杭州诗坛自清初至嘉庆百余年诗歌发展轨迹。论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概述“西陵十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的地位,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考察学界对于“西陵十子”的研究现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突破处,并阐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主要探讨“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的形成。本节对“西陵十子”成员交谊、形成过程、确立时间逐一进行细致考证,并对“西陵十子”的诗学宗旨及闻名一时的“西陵体”之特征予以阐述。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对“西陵十子”所处的地域、时代环境及与其他地域流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西陵十子”诗学观形成的背景因素。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杭州秀逸的自然景观与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娱乐业使“西陵十子”形成了隐逸恬澹、风流自适的价值取向,亦促成了重风韵、尚绮丽的诗学倾向,颇多山水之音与旖旎之情,这也使其更偏向以丰神情韵见长的唐诗而非喜说理议论的宋诗。第三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面对清兵对杭州的劫掠与蹂躏,“西陵十子”对满清政权大多持不合作态度,绝意仕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清廷恩威并施的政策,加之杭州长期以来形成的达生、自适的地域文化传统,“西陵十子”大多由最初的抵制变为认同与接受,由怀恋亡明的遗民转为不问世事的“逸民”与顺应新朝的臣子,故形成了平和雅正的诗风,这与越中遗民长期坚持反清斗争,倡导凄厉哀愤的变风变雅之音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四节研究“西陵十子”与云间派之文学交往。在提倡文学复古上,“西陵十子”与云间派颇为一致,二者往来甚密,互通声气,共同掀起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高潮。第二章全面梳理“西陵十子”各成员之家世、生平、着述。“西陵十子”大多出身杭州望族,一门之内诗人众多,声名赫赫,且“十子”身经明清易代,考察他们的家世与生平,展示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及特殊的人生经历,对“西陵十子”诗学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西陵十子”大多倾力于着述,撰着宏富,本章对各成员的着述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辨别版本源流,厘清存佚状况,为诗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西陵十子”的诗学思想。学界往往将“西陵十子”诗学视为对明代前后七子之因袭。“西陵十子”诗学的确有源自明代复古派的一面,但亦多有突破,本章即重点论述“西陵十子”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对明代复古派的继承与修正,认为“西陵十子”鉴于明前后七子的模拟蹈袭,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反对将格调凌驾于情志之上,并主张对“情”有所规范,力图将诗歌创作导向温厚和婉;在情志为本的基础上,“西陵十子”高度重视法度格调,但不同于七子派尺寸古法,强调“遗筌舍筏”,体现出更为鲜明的主体精神。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通过分析“西陵十子”对前代诗歌的具体批评,进一步发掘其诗学旨趣。“西陵十子”虽然延续了明代复古派“格以代降”的文学退化论,认为整个诗歌史就是古意逐渐凋丧的过程,但在具体批评中,能够做到以创作实际而不以时代先后论体格高下。“西陵十子”在论历代诗时,观点与前后七子多有不同。如评汉魏诗,以尚和婉、忌讦露为标准,认为班婕妤诗优于卓文君、阮籍诗优于嵇康;评六朝诗,一反明代复古派对六朝之鄙夷,不仅认为六朝诗的骈偶、用典、巧思等技法“未乖古调”,还从唐人对六朝诗的接受来肯定六朝诗的价值;评唐诗,对前后七子所不屑的晚唐诗予以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尊奉的盛唐李白、杜甫诗颇有微词;评宋元诗,批评宋元诗之俚俗与议论,但较明七子派“自郐以下无讥焉”的态度更为理性与通达。第三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理论。在诗歌理论方面,毛先舒是“西陵十子”中最为出色者,其《诗辩坻》在清初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毛先舒对明代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法由彼立,杼自我成,始即临摹,终期脱化”,在纠正各派诗学偏至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诗学体系;并提出“艳”不碍“雅”,为齐梁与晚唐艳体诗争取合理地位,而尚绮艳、宗晚唐正是其针对明代七子派之赝古、公安派之俚俗、竟陵派之枯寒所提出的新的诗学路径。第四章考察“西陵十子”的诗歌创作,结合具体创作进一步探究其诗学倾向。本章选取了“十子”中成就较高,且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四位成员的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他们分别为毛先舒、张丹、沈谦与丁澎,四人皆主张宗唐复古,但在具体宗法对象上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第一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创作。毛先舒于诗歌既有宗法汉魏盛唐者,慷慨悲凉,浑厚壮阔;又有追摹齐梁及晚唐者,绮思华藻,艳而不冶,丽而不俗;尤其是其五七言绝句,清新流丽,情韵兼胜,倍受清初诗家推许。第二节考察张丹的诗歌创作。张丹早年身经丧乱,流落饥寒,对杜甫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在主题倾向与艺术风貌上皆类似杜诗;晚年隐居秦亭山下,生活较为安定,故更多取法王维,呈现恬澹自然的风格特征。张丹的行旅诗尤为引人注目,在感慨身世的同时,以纪实的笔法沿途叙写民生多艰,具有“诗史”特质,且在艺术形式上颇具特色,多采用组诗及五古形式记录游踪,且多押仄韵尤其是入声,彰显奇崛兀傲,赢得了诗学家的高度称誉。第三节考察沈谦的诗歌创作。沈谦生于繁华,中年家道沦落,虽受云间派及其师陆圻复古理论影响,有效仿汉魏杜诗、沉郁悲凉者,但敏感多情、易于感伤的自身气质使其更偏于大历及晚唐,诗风衰飒冷漠,与盛唐之调迥别;沈谦诗歌以七律成就最高,深婉流利,缠绵缱绻,最受世人推崇。第四节考察丁澎的诗歌创作。丁澎早年以艳体着称,绮靡婉丽;中年入京为官,宗唐复古,雅正典丽;后因科场案谪戍尚阳堡,谪居期间人格心态经历了巨大转变,关外的恶劣气候与雄壮景观,伴随着诗人的复杂情绪,使其创作风格豪迈雄壮,气魄宏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五章主要研究“西陵十子”对杭州诗坛的影响。“西陵十子”作为清初杭州诗坛执牛耳者,对乡邦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西陵十子”的影响,亦是勾勒杭州诗坛自顺治至嘉庆间之传承演变,这对于浙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考察“西陵后十子”。“后十子”成员有洪异、徐逢吉、吴允嘉、李延泽、钱璜、俞士彪、沈用济、陈煜、丁文衡、张潞十人,可谓清代杭州第二代诗人群体中最负盛名者。“后十子”大多出自“西陵十子”门下,继承了“西陵十子”宗唐复古、温厚和平、晚年崇尚清雅的诗学主张,同时亦有突破,不仅在廓清拟古弊病上较“西陵十子”更为进步,而且对宋诗的态度较前辈更为缓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宋诗纳入取法范围。第二节考察“钱塘四子”、“东江八子”等“西陵十子”其他后学。这些诗人名气虽不及“后十子”,但亦出自“西陵十子”门下,并与“后十子”共同促进了杭州诗坛的繁荣,故对其生平、师承及诗学等一一考述。第三节考察厉鹗对“西陵后十子”之传承与变革。以厉鹗为首的杭州诗坛第三代诗人群体虽然对西陵前辈的复古诗学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但亦有继承,厉鹗早年即与“西陵后十子”往来密切,其对唐诗的浸润以及对醇雅的追求,宗宋仅取“永嘉四灵”、陈与义等小家而非浙东诗人取法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均与“西陵后十子”有着密切关系。第四节考察以朱彭为首的抱山堂诗人群体。以朱彭为首的第四代杭州诗人群体不满于厉鹗等人的宗宋取向与“枯瘠琐碎”,重新标举乡先辈“西陵十子”宗唐复古诗学,使杭州诗坛在乾嘉之际重新流行起唐诗风,可见“西陵十子”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本文最后有附录五则,分别是“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西陵十子”年谱简编、“西陵十子”交游考、《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以及“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吴慧芳[5](2014)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危机弹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我们迈进了危机时代。危机弹性是衡量地区危机抗性的概念之一,通过地区各指标来评估其对于危机的应对能力是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危机弹性评估并建立区域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工程和群体三个角度出发,对不同致灾因子对地区的损害程度及地区本身的危机承受能力进行衡量,从而得到地区面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弹性表现。研究中首先阐述了相关基本概念,然后建立了城市危机弹性评价体系并基于合肥市区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做出了总结与建议。基于致灾因子种类和承灾能力评估,危机弹性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区域的考察分析,对合肥市区内不同区域内的危机特征进行辨识和评价。从具体的方法看,该体系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从以上两方面对社区的综合危机抗性进行了半定量评价,作为区域危机管理的重要依据。合肥作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各类危机都具有高度的易发性,而且其爆发对整个城市发展运作的稳定性影响更为恶劣且深远。急速膨胀的人口数量、高度扩张的城市面积以及新市民与老城区之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等都使得很多危机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威胁性。瑶海区与政务区分别是新旧城区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以合肥瑶海区与政务区两个区域作为案例,利用构建的评估模型对这两个具有较大差异的区域进行了综合危机弹性的比较,检验了该评估体系的可用性,并基于分析结果探讨强化区域危机弹性的具体方法。从本文研究结果得知:1.各类危机事件均存在强相关指标,针对强指标来采取措施会有更强的效用;对于指标的不同属性可以采取的措施分为主动措施和被动措施。2.除自然灾害类事件外,瑶海区的其他三类的局部承灾能力表现评价均高于政务区。虽然政务区在多个指标上有着更好的水平,但由于瑶海区作为中心城区在部分强指标表现较好,其承灾能力也随之较强。3.政务区在区域的综合危机弹性评价中表现更佳,这主要由于合肥人口和发展状态在整个合肥区域分布不均匀,而人口和资源过分集中的主城区受到的破坏性更强。同时结合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合肥城区发生的各类危机频率相对较高,这也在一方面弱化了瑶海区综合弹性表现。
章建[6](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孔庆利[7](2012)在《余阙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元一代是一个各民族大融合、大统一的社会,也是一个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与交流的时期,尤其在元代后期,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登上了诗坛,他们在发挥自己创作才能的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具有悠久诗歌传统的中原大地上,留下了独特光辉的一页,余阙就是重要的一位代表诗人。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学诗人个体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论述了生活在元代末期的余阙他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成就。文章首先对余阙的生平和着述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将他的一生分为了三个时期:青年时他躬耕读书于青阳山中,学习汉族文化,学问日进;三十一岁开始进入官场,几度沉浮,曾两次辞官返乡;晚年余阙出任淮东都元帅副使,驻守安庆城,并与红巾军鏖战数年,终因孤城兵败,自刎而死。余阙诗歌的内容亦非常广泛,其中主要包括了社会讽喻诗、山水诗、送别诗、题画诗四类题材,最有现实意义的当属他的社会讽喻诗,这类诗歌真实地再现了战争中百姓的生活状况,体现出了诗人以民为本的儒家思想和嫉恶如仇的品质性格。他的山水诗多采用白描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怀抱的愿望。余阙的送别诗按主题倾向的不同,一类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凄切哀婉,另一类则重在勉励友人或者自己。其题画诗则包含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多个画科,他以诗写画,再现画境,进行着诗画融通的艺术再创造,为其诗增添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余阙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体裁结构上他的诗歌诸体皆备,但以五古为主。叙事描写艺术上,余阙多借助典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丰富了诗歌内容,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艺术风格方面,余阙取法汉魏,推崇古朴典雅,又追求六朝的清新明丽,成就突出。语言艺术方面,余阙追求质朴平淡的风格,同时又注重文字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尽显语言的张力。此外,他还非常关注西夏人的生活习俗,并将汉族文化中的精华与其民族奔放犷悍的个性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佳篇。综上可以看出,无论在题材内容方面,还是在艺术特色角度,余阙的诗歌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成为元代后期诗坛上不可或缺的一人,我们在赞美余阙高义的同时,对其文学创作成就和地位影响,也应给与高度的关注和肯定。
刘盈[8](2010)在《杨圻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至民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杨圻正是生活在这一特殊、复杂时期的一位诗人。他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种种巨变,也用诗歌记录这一切。其诗歌内容丰富,大体可分为:记事诗、咏怀诗、纪游诗、题画诗;其诗风格多样,或如杜子美般沉郁顿挫,或如李太白般豪放恣肆,或如王摩诘般清微淡远,或如李义山般沉博绝丽。杨圻转益多师,而最终成一己之风格。钱仲联先生称:“近代学唐而堂庑最大者,必推杨云史”,他是近代学唐派的一面旗帜。本文试图以作家论的形式,在对杨圻诗集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结合杨圻的生平经历,联系清末民初直至抗战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诗坛状况,比较全面地对杨圻进行分析。文章详细地论述杨圻的生平经历,其一生四处奔波,人生阅历丰富,这对其诗歌创作有很大影响。文章又着重分析了其诗歌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色,论述了他的诗学主张、诗歌渊源及其诗歌地位。
陈桂棣,春桃[9](2005)在《包公遗骨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责编手记】一包公的遗骨,在他的故乡合肥,曾经难寻安放之地;世人对包公的怀念,竟然难有真实的寄托。这样的故事,让陈桂棣和春桃知道了,当然放心不下。几年前就有写作的心思。只因为"三农"问题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耗费了他们这些年的全部心血,才搁置下来。"三农"之后,很多读者都希望他们再一次"振聋发聩"。那也是他们的愿望所在。我知道,他们为下一个选题,也做了很多前期调查。本想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没想到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一些意外,搞得
马智敏,华强[10](2002)在《谈电视新闻的互联网传播》文中研究表明“热点寻踪 栏目中刊登了两篇关于互联网上传播电视、传播广播节目的文章。如何开拓网络电视和网络广播的新局面呢?上述两篇文章涉及到了这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二、合肥庐阳 突起大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庐阳 突起大火(论文提纲范文)
(1)“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修补 |
1.3.2 弱势建筑 |
1.3.3 城市弱势建筑 |
1.4 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弱势建筑的认识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弱势建筑中的“弱势” |
2.1.2 弱势建筑与弱势空间 |
2.2 城市弱势建筑形成的原因 |
2.2.1 客观原因 |
2.2.2 主观原因 |
2.3 城市弱势建筑的本质属性 |
2.3.1 模糊性与透明性 |
2.3.2 相对性与渗透性 |
2.3.3 复杂性与开放性 |
2.3.4 日常性与地方性 |
2.4 城市弱势建筑的构成因素 |
2.4.1 界面构成要素 |
2.4.2 异化的物质元素 |
2.4.3 公共小品设施 |
2.4.4 文化元素 |
2.4.5 人和动物的参与 |
第三章 合肥城市弱势建筑类型特征及存在问题 |
3.1 当前合肥城市弱势建筑的类型 |
3.1.1 弱势的自发建筑 |
3.1.2 弱势的公共空间 |
3.1.3 弱势的文化场所 |
3.2 当前合肥城市弱势建筑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无序混乱,缺乏管理营造 |
3.2.2 利用单一,缺乏整体意识 |
3.2.3 低效利用,缺乏共享空间 |
3.2.4 有失品质,缺少人文活力 |
第四章 城市弱势建筑更新改造案例解析 |
4.1 草根文化的共存 |
4.1.1 街市草根文化重生——香港“铁皮排挡”改造 |
4.1.2 朗读违章——台湾都市夹缝中的展览 |
4.2 公共空间的创生 |
4.2.1 街道新生——四平路空间创生行动 |
4.2.2 线性空间重生——洛杉矶公共花园 |
4.3 传统文化的重塑 |
4.3.1 胡同再生——“遇见什刹海”设计 |
4.3.2 永庆共生——恩宁路改造 |
4.4 “悟”——案例的总结 |
4.5 “情”——疫情下的反思 |
第五章 “修补”理念下的合肥老城弱势建筑更新改造策略 |
5.1 宏观策略 |
5.1.1 优化政府角色介入程度 |
5.1.2 推行精准化的智慧更新改造 |
5.1.3 倡导市民城市 |
5.2 中观策略 |
5.2.1 制定弱势建筑更新改造行动计划 |
5.2.2 增强社区更新基层主动性 |
5.2.3 打造文化IP |
5.3 微观策略 |
5.3.1 非正规行为的创造 |
5.3.2 物质环境的更新 |
5.3.3 空间功能的多样化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不足 |
6.3 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陈士业先生集》整理与陈弘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三、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上篇——《陈士业先生集》整理与研究 |
第一章 《陈士业先生集》整理 |
第一节 凡例 |
第二节 《陈士业先生集》文献整理与校注 |
序1 |
序2 |
序3 |
陈征君文集弁言 |
《石庄初集》目录一 |
《石庄初集》目录二 |
《石庄初集》目录三 |
《石庄初集》目录四 |
《石庄初集》目录五 |
《石庄初集》目录六 |
《寒崖近稿》卷一目录 |
《寒崖近稿》卷二目录 |
《敦宿堂畱书》目录一 |
《敦宿堂畱书》目录二 |
《鸿桷集》卷一目录 |
《鸿桷集》卷二目录 |
《鸿桷续集》卷一目录 |
《鸿桷续集》卷二目录 |
《恒山存稿》目录一 |
《恒山存稿》目录二 |
第二章 《陈士业先生集》研究 |
第一节 《陈士业先生集》的版本与价值 |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陈士业先生集》研究 |
一、目录错讹汇总 |
二、文中缺页汇总 |
第三节 新风楼藏《陈士业先生全集》研究 |
一、目录错讹汇总 |
二、文中缺页汇总 |
下篇——陈弘绪研究 |
第一章 陈弘绪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第二节 陈弘绪父母葬地及其老家考索 |
第三节 陈弘绪的从官经历 |
一、晋州知州 |
二、湖州知府 |
三、舒城县令 |
四、南直安庐监军推官,理安庆府、庐州府军务 |
第四节 陈弘绪的文学活动 |
一、杏花楼社 |
二、豫章社 |
三、复社 |
第五节 陈弘绪着作考 |
一、《寒夜录》 |
二、《南昌郡乘》 |
三、《江城名迹》 |
第二章 陈弘绪交友考 |
第一节 与徐世溥的交往 |
第二节 与万时华的交往 |
第三节 与艾南英的交往 |
第四节 与贺贻孙的交往 |
第五节 与宋应星的交往 |
第六节 与施闰章的交往 |
第七节 与方以智的交往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陈弘绪年谱 |
附录二 《故征君晋州知州陈公墓志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 |
第一节 “西陵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 |
一、“西陵十子”成员及其交谊 |
二、明季西陵文社 |
三、南楼唱和 |
四、《西陵十子诗选》与“西陵十子”的确立 |
第二节 “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 |
一、隐逸之风 |
二、旖旎之情 |
第三节 “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 |
一、消极逃隐:“西陵十子”对清廷的排斥 |
二、从排斥到接纳:“西陵十子”对清廷的认可 |
第四节 “西陵十子”与云间派 |
一、“西陵十子”与云间派的交游 |
二、“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合” |
三、“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离” |
第二章 “西陵十子”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一节 毛先舒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毛先舒家世生平考 |
二、毛先舒着述考 |
第二节 陆圻、柴绍炳、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陆圻家世生平着述考 |
二、柴绍炳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三、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三节 丁澎、沈谦等其他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一、丁澎家世生平着述考 |
二、沈谦家世生平着述考 |
三、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家世生平着述考 |
第三章 “西陵十子”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西陵十子”对前后七子复古诗学的继承与修正 |
一、情志为本 |
二、温柔敦厚 |
三、法度与新变 |
第二节 “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以《诗辩坻》为核心 |
一、尚和婉,忌讦露:评汉魏诗 |
二、“未乖古调”,“大启唐音”:评六朝诗 |
三、推崇初盛,兼及晚唐:评唐诗 |
四、“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评宋元诗 |
第三节 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 |
一、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
二、毛先舒的诗学主张 |
三、毛先舒诗学审美理想 |
第四章 “西陵十子”诗歌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拟古与求变:论毛先舒的诗歌创作 |
一、宗法汉唐,沉郁悲凉 |
二、取法晚唐,绮艳秾丽 |
三、拟古与求变 |
第二节 “得杜之苍”,“得王之清”:论张丹的诗歌创作 |
一、“得杜之苍” |
二、“得王之清” |
三、险峭奇崛的行旅诗 |
第三节 深婉流利,缠绵缱绻:论沈谦的诗歌创作 |
一、凄艳之情 |
二、衰飒之音 |
三、哀婉流利的七律创作 |
第四节 雄浑苍凉,豪迈壮阔:论丁澎谪戍期间的诗歌创作 |
一、寒苦与压抑 |
二、通达与自适 |
三、乡关之思 |
第五章 “西陵十子”对杭州文坛的影响 |
第一节 “西陵后十子” |
一、“西陵后十子”成员考述 |
二、“西陵后十子”与“西陵十子”的交往 |
三、“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继承 |
四、“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突破 |
第二节 “西陵十子”其他后学 |
一、“钱塘四子” |
二、张丹门人 |
三、沈谦门人 |
四、毛先舒、柴绍炳、孙治门人 |
五、蕉园诗人群体 |
第三节 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
一、厉鹗与“西陵后十子”交游考 |
二、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
第四节 上溯“十子”,反拨浙派:朱彭及抱山堂弟子 |
一、朱彭对厉鹗诗学的反拨 |
二、承继乡贤,宗法唐人:抱山堂弟子考述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 |
附录二: “西陵十子”年谱简编 |
附录三: “西陵十子”交游考 |
附录四: 《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 |
附录五: “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危机弹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 |
1.2 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弹性相关概念 |
2.2 社会弹性的评估方法 |
2.3 AHP(层次分析法) |
2.3.1 AHP法的基本步骤 |
2.3.2 AHP法在matlab上的实现 |
2.4 数据材料收集及处理方式 |
第三章 合肥两区域致灾程度与承灾能力分析 |
3.1 合肥致灾因子分析 |
3.2 致灾因子损害程度综合评估 |
3.2.1 致灾因子损害强度等级评定 |
3.2.2 致灾因子发生概率等级评定 |
3.2.3 致灾因子综合等级评估 |
3.2.4 区域综合致险程度评价 |
3.3 合肥各区域的危机承载能力分析 |
3.3.1 生态弹性 |
3.3.2 工程弹性 |
3.3.3 群体弹性 |
3.4 合肥各区域危机弹性综合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瑶海区和政务区为例 |
4.1 合肥两区域致灾因子致灾程度分析比较 |
4.1.1 自然灾害类致灾因子致灾程度分析 |
4.1.2 公共事故类致灾因子致灾程度分析 |
4.1.3 公共卫生事件 |
4.1.4 社会安全事件 |
4.2 合肥两区域针对致灾因子的弹性分析比较 |
4.2.1 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
4.2.2 工程承载力的比较 |
4.2.3 群体承载力的比较 |
4.3 合肥市瑶海区与政务区危机弹性综合比较分析 |
4.3.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计算综合权重 |
4.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局部权重分析 |
4.3.5 合肥市区两个不同区域在局部致灾因子中的危机弹性比较 |
4.3.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合肥地区危机防范管理措施的相关建议 |
5.2 本文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余阙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余阙的生平与着述 |
1.1 余阙的家世与生平 |
1.1.1 读书青阳山 |
1.1.2 入仕累迁官 |
1.1.3 死守安庆城 |
1.2 余阙的着述及其版本 |
第2章 余阙诗歌之题材内容 |
2.1 社会讽喻诗 |
2.1.1 关注民生,与民同忧乐 |
2.1.2 抨击时弊,拟古以讽今 |
2.2 山水诗 |
2.2.1 流连山水,回归自然 |
2.2.2 借物寄托,怀古抒情 |
2.3 送别诗 |
2.3.1 直抒离别之情 |
2.3.2 蕴含勉励之意 |
2.4 题画诗 |
2.4.1 山水题画诗 |
2.4.2 人物题画诗 |
2.4.3 花鸟题画诗 |
第3章 余阙诗歌之艺术特色 |
3.1 体裁特点 |
3.1.1 诸体皆备 |
3.1.2 五古居主 |
3.2 叙事艺术特色 |
3.2.1 多用典故 |
3.2.2 托物言志 |
3.3 诗歌艺术风格 |
3.3.1 古朴典雅 |
3.3.2 清新明丽 |
3.4 语言艺术 |
3.4.1 质朴平淡,发人深省 |
3.4.2 色彩艳丽,搭配得当 |
3.5 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 |
第4章 余阙诗歌之地位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杨圻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杨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杨圻的家世 |
第二节 杨圻的生平 |
第二章 杨圻的诗歌理论 |
第一节 杨圻的诗歌渊源 |
第二节 杨圻的诗学思想 |
第三章 杨圻诗歌的内容 |
一、记事诗 |
二、咏怀诗 |
三、纪游诗 |
四、题画诗 |
第四章 杨圻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题材广泛,体裁多样 |
二、风格多样,沉雄为主 |
三、工于白描,善于造境 |
四、语言平易,长于叙事 |
第五章 杨圻诗歌的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学唐派的轨迹 |
第二节 杨圻在近代诗坛上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合肥庐阳 突起大火(论文参考文献)
- [1]“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D]. 靳昕.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2]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陈士业先生集》整理与陈弘绪研究[D]. 佘梅美.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0)
- [4]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D]. 蓝青. 山东大学, 2017(04)
-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危机弹性评价研究[D]. 吴慧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6]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7]余阙诗歌研究[D]. 孔庆利. 河北大学, 2012(08)
- [8]杨圻诗歌研究[D]. 刘盈. 苏州大学, 2010(02)
- [9]包公遗骨记[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5(03)
- [10]谈电视新闻的互联网传播[J]. 马智敏,华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