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育》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杞茗[1](2021)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根据地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中,小学教育事业得以发展。小学音乐活动在教育政策、文艺政策的指导下逐渐丰富,对当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大致可以分为课堂音乐教学活动、课外文娱活动和课外音乐宣教活动。课堂音乐教学活动方面,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均开设有音乐课,为适应抗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教授抗战歌曲与生产歌曲,音乐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为开展音乐教学,根据地编写小学音乐教材,《小学生唱游集》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音乐教材内容体现了音乐与游戏结合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文娱活动是小学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学生团体如学生会、俱乐部、民革室等组织开展,主要形式包括歌咏、秧歌、戏剧等。小学经常组织歌咏比赛、音乐检阅等音乐竞赛活动,并在节日、纪念日举行庆祝与纪念活动,在课余时间开展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音乐宣教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宣传活动,二是社会音乐教育活动。音乐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小学组织的宣传抗战音乐活动、宣传生产音乐活动和宣传拥军音乐活动,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进行宣传。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小学师生在社会教育组织中开展的音乐活动,小学教师在冬学中教授唱歌、秧歌,领导农村剧团,在夜校、民众学校中教授音乐,小先生教授校外儿童、家长识字与唱歌,吸引校外儿童入学。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视小学音乐师资培养、重视小学学生干部培养、注重小学学生音乐团体建设、重视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这些经验对当下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提出配备小学音乐教师,加强音乐教师培训;强调发挥学生组织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重视小学音乐团体建设,发挥音乐特长生的骨干作用;将课外音乐活动纳入小学学业要求,这些做法传承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音乐教育的宝贵经验。
王盈琪[2](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郝思维[3](2019)在《日本音乐对朝鲜半岛音乐的影响研究(1910-1945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上半叶是各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启蒙并逐渐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音乐课程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而音乐教育的实行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规定。通过研究日本对1910—1945年期间的朝鲜音乐到底造成了哪些影响,即是对朝鲜近现代音乐教育研究的最直接的方法。该时期颁发了《第一次朝鲜教育令》、《第二次朝鲜教育令》、《国民学校规程》等教育相关的文件,妄图在音乐教育方面抹杀朝鲜传统音乐文化。而对于音乐市场的把控和对爱国音乐家的迫害,也昭显出侵略者的狼子野心。20世纪初期,日本已经经历了明治维新,传统音乐的地位有所下降,而西洋音乐进入日本并普及开来。最初西洋音乐是作为军乐传入日本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日本政府方面和教育机构才认识到在学校进行全面的西洋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日本的侵略,朝鲜半岛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的侵略也将在本国推行的西洋音乐教育带入了朝鲜学校。日本的文化侵略对原传统民间音乐采取抹杀政策,同时又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情绪,使作曲家的创作思路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形成了一批形式和体裁都较之前有所不同的音乐。日本为了加快文化侵略的速度,在朝鲜组建了规模大小不一的音乐团体和音乐教育机构,随之带来了西方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乐,歌剧,室内乐,艺术歌曲等。但,这并不是为了给朝鲜带来先进音乐文化,而是为了灌输奴化教育,践踏并抹杀朝鲜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给了以民族传统音乐为主的朝鲜音乐界巨大的冲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朝鲜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音乐家,用自己毕生所学创作歌曲,鼓励人民争取独立,将侵略者赶出国土。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已经成为不同地区文化的重要标志。想要研究朝鲜日据时期的历史文化,就必然要对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音乐领域进行研究。而国内关于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及延边地区的音乐受日本影响情况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在此论文中,本人将针对这一时期日本对朝鲜音乐的影响进行调查与研究,希望能为20世纪初期朝鲜音乐研究提供一些事实性参考,同时也对日本对朝鲜音乐界的文化侵略做出揭露。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郭景川[5](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陈兰枝[6](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张娣[7](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张宁[8](2015)在《八十年代《美育》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育》杂志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份以“美育”命名的美育学术刊物。它创刊于1981年1月,当时席卷全国且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同时继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大地悄然进行。《美育》杂志成为这一时期美育界交流美学思想和探讨美育实践的公共平台。从该刊物的创办过程、它所刊文章的基本主张及刊物的专题内容来看,《美育》杂志在推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美学知识普及和审美教育发展两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在中国期刊史、新中国美育发展史上都应当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有人对这份杂志进行系统的研究,所以笔者以八十年代《美育》杂志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教育学视角,综合运用了传播学、编辑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借鉴了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还包括三个章节。其中,绪论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育》杂志的创办背景、发展历程、编辑特征。第三章分析了《美育》的基本主张和专题内容。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美育》杂志对新时期我国美育发展的影响。最后,在结语中笔者对本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本文的局限性。
李爱军[9](2014)在《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出于理论兴趣的偶然事件,而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所包含的非单独性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一复杂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散播使其逐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并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和场面恢弘的历史画面,致使其从众多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思潮逐渐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传播相对照,深入挖掘和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规律及其历史经验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主要关涉到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起源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研究为选题,其目的就是通过微观的地方区域传播史来进行生动的个案研究,试图抛弃那种“大而化之”的宏观叙述,以便于更加强充实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本论文在传播学的视阈下注重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试图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的历史画面,以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具体来说,两湖地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三种主要“传播渠道”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并引起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接受而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作为传播主体在两湖地区这个特定的“传播环境”中,综合运用有效且切合实际的多种“传播媒介”,向“传播对象”即两湖地区各个社会阶层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就其传播效果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两湖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与扩展及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二是促使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初步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等地传播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传播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武汉国民革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度曾取得合法性的地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二是涌现了一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人物,形成了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三是通过书信人际交流等多种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是产生了多部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着作;五是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合作支持。另外,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也有其不可多得的历史经验,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切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的传播取向;二是存在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中坚;三是宣传、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媒介多样化。但不可避免的是也有其历史局限,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过程中理论准备不足,而且存在着理论传播“碎片化”的症候;二是马克思主义虽然在两湖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地社会实际的结合存在很大不足;三是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得以传播所依赖的媒介尽管存在多样化,但是存在传播广度和深度有限的问题;四是四是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尽管皈依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当地社会的问题,但在当时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它。尽管有这些历史局限的存在,仍然无法否定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两湖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作出得重要贡献。
吴莹[10](2013)在《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文中指出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三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二、《幼儿教育》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教育》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条件、史料来源与活动形式 |
第一节 音乐活动开展的历史条件 |
一、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 |
二、文化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二节 音乐活动研究的史料来源 |
一、档案文件 |
二、报刊 |
三、文集、回忆录、年谱 |
四、书信、日记 |
第三节 音乐活动的形式与制度规范 |
一、音乐活动的形式与界定 |
二、音乐活动的制度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堂音乐教学活动 |
第一节 音乐课程设置与考核 |
一、课程设置以为抗战服务为原则 |
二、广泛开设音乐课程 |
三、音乐课程的精简与合并 |
四、音乐课程的考核方式 |
第二节 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
一、小学教学以“学用一致”为导向 |
二、音乐教学以教授唱歌为主 |
三、教授当地民间音乐 |
第三节 音乐教材的编印与特点 |
一、统编与自编相结合的小学教材 |
二、教材内容反映了抗战与根据地生活 |
三、音乐教材的编印 |
四、音乐教材《小学生唱游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文娱活动 |
第一节 课外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
一、小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
二、课外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 |
三、小学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广泛 |
第二节 学生团体是小学课外文娱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
一、学生团体负责组织小学课外文娱活动 |
二、学生团体下设负责组织课外文娱活动的部门 |
三、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的工作流程 |
第三节 课外文娱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
一、开展歌咏与秧歌活动 |
二、学生与群众共同开展音乐活动 |
三、举行庆祝与纪念性音乐活动 |
第四节 小学课外开展音乐竞赛活动 |
一、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
二、小学内部与小学之间均开展竞赛活动 |
三、举行唱歌与秧歌竞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课外音乐宣教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宣传抗战音乐活动 |
一、宣传抗战是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
二、宣传抗战是小学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 |
三、宣传抗战音乐活动的形式 |
第二节 开展宣传生产音乐活动 |
一、生产是保障抗战粮食供给的基本途径 |
二、小学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
三、小学宣传生产音乐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影响 |
第三节 举行宣传拥军音乐活动 |
一、根据地开展拥军活动促进军民鱼水情 |
二、宣传拥军是小学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 |
三、小学利用各种音乐形式宣传拥军 |
第四节 小学在社会教育组织中开展音乐活动 |
一、开展社会教育是小学与社会结合的重要途径 |
二、小学教师是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力量 |
三、小先生参加社会音乐教育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特点与经验传承 |
第一节 以抗战为中心的小学音乐活动 |
一、小学课堂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二、小学课外文娱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三、小学课外音乐宣教活动中的抗战内容 |
第二节 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经验 |
一、重视小学音乐师资培养 |
二、重视小学学生干部培养 |
三、注重小学音乐团体建设 |
四、重视小学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 |
第三节 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历史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传承 |
一、配备小学音乐教师,加强音乐教师培训 |
二、重视小学音乐团体建设,发挥音乐特长生的骨干作用 |
三、将课外音乐活动纳入小学学业要求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报刊信息汇编 |
附录B: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大事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日本音乐对朝鲜半岛音乐的影响研究(1910-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武断政治”时期对音乐的压制和抗日救亡唱歌运动 |
2.1 “武断政治”时期的音乐教育政策 |
2.2 朝鲜总督府的唱歌教科书内容和特征 |
2.3 抗日救亡唱歌运动 |
第三章 “文化政治”时期怀柔性音乐政策和抗日音乐文化 |
3.1 “文化政治”时期的音乐教育政策 |
3.2 唱歌科的课程内容 |
3.3 《普通学校补充唱歌集》分析 |
3.4 文化政治时期的抗日救亡音乐运动 |
第四章 “皇国臣民化”时期被当作政治工具的音乐教育 |
4.1《国民学校规程》公布前的音乐教育 |
4.2 《国民学校规程》公布后的音乐教育 |
第五章 民族音乐运动和音乐产业的兴起 |
5.1 “色童会”的艺术运动 |
5.2 尹克荣对童谣创作发展的贡献 |
5.3 洪兰坡对艺术歌曲的贡献 |
5.4 朝鲜大众音乐的诞生 |
5.5 朝鲜的唱片产业 |
5.6 大众音乐时期的着名歌手和作曲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5)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
一、短讯与通讯 |
二、调查与统计 |
三、小说与传记 |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
附录 |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
参考文献 |
Ⅰ 中文部分 |
Ⅱ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八十年代《美育》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美育》杂志简介 |
2.1 刊物的创办背景 |
2.1.1“文化大革命”对美育发展的摧残 |
2.1.2“改革开放”对美育发展的恢复 |
2.1.3“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对美育发展的推动 |
2.2 刊物的发展过程 |
2.2.1 创刊准备(审批、调查、组稿) |
2.2.2 办刊过程(创刊、反响、成长) |
2.2.3 停刊更名(时间、缘由、变化) |
2.3 刊物的编辑策略 |
2.3.1 编辑构成 |
2.3.2 编辑策略 |
第3章 《美育》杂志的基本主张和专题内容 |
3.1 《美育》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3.2 《美育》主张“普及美学知识 进行审美教育” |
3.2.1 《美育》中“美学知识”类专题 |
3.2.2 《美育》中“审美教育”类专题 |
第4章 《美育》杂志对新时期我国美育发展的影响 |
4.1 《美育》杂志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系统化 |
4.2 《美育》杂志推动了新时期大众美育的发展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国美育座谈会倡议书》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现代性因素 |
一、新的经济因素在两湖地区的扩散与生长 |
二、新兴社会组织在两湖地区的涌现及其政治参与 |
三、近代新闻报刊在两湖地区的兴起与发展 |
四、近代教育在两湖地区的初步发展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两湖地区的传播渠道 |
一、通过两湖地区留学生群体传入 |
二、通过两湖地区及其两湖地区之外的报刊杂志传入 |
三、通过共产国际代表传入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基本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启蒙传播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广泛传播 |
三、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深入传播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主要媒介 |
一、通过创办或利用进步报刊杂志及其出版书籍等媒介进行传播 |
二、通过创建进步社团、书店及其学校等媒介进行传播 |
三、通过开展马克思诞辰等各种纪念活动媒介进行传播 |
四、通过发动自治运动、工农学运动等媒介进行传播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主要内容 |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 |
三、介绍苏俄社会革命和苏联建设情况 |
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建党思想 |
五、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
六、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效果、特点、经验及其局限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传播效果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若干特点 |
三、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其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912-1927年两湖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着作目录 |
附录二 湖北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名单一览表 |
附录三 湖南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名单一览表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概述 |
(二) 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相关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背景 |
(一) 华侨与华侨教育 |
(二) 侨乡 |
(三) 英属马来亚的地域和研究时间界定 |
(四) 英属马来亚早期华人移民与华人社会的建构 |
第一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仿创国内旧教育模式中发展(1840-1904) |
一、英属马来亚旧式华侨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旧式教育在英属马来亚的仿创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新式华侨教育的序幕(1904-1911) |
一、清政府对华侨教育态度的转向及其参与 |
二、保皇派与革命派对华侨教育的推波助浪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外压下的不断前行(1911-1941) |
一、民国政府和殖民政府对侨校的介入 |
二、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
第一节 中国驻外领事对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推动 |
一、劝学兴教,鼓励倡导 |
二、视学巡查,反馈引导 |
三、介入管理,兼管指导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侨领绅商的带动 |
一、华社侨领身先士卒,促进华侨教育发展 |
二、华社富商慷慨解囊,推动华侨学校建设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知识分子的驱动 |
一、王佐邦:毕生从事华侨教育事业 |
二、刘韵仙:四十年南洋女子中学校长 |
第四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帮派社群与民众的参与 |
第三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课程、教科书与国语教学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与课程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课程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课程的特色与不足 |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之发展 |
一、清末英属马来亚华校新式教科书的勃兴 |
二、民国时期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改革 |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与殖民政府的查禁 |
四、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国语教育与教科书 |
一、英属马来亚华社开展国语运动的前奏 |
二、英属马来亚华社国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
三、华校国语教科书科学化的积极探索 |
第四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办学特色 |
第一节 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及其管理机制 |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 |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自主化管理 |
第二节 会馆办学与华校办学之个案研究 |
一、会馆兴学:以新加坡福建会馆为例 |
二、侨校办学:以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为例 |
第三节 “华”之特质:马来亚华校的中华内核 |
一、对国内教育追随与认同 |
二、受国内教育思潮的牵引 |
第五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 |
第一节 迁移与交往:近代华侨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 |
一、闽省传统人文地理生态及其近代侨乡的形成 |
二、闽省侨教体系的建构与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推动 |
第二节 经费与行政:闽省与英属马来亚华侨学校的运作机制 |
一、华侨学校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 |
二、华侨学校的组织行政与校务管理 |
第三节 “侨”之特色:闽省侨办学校的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 |
一、办学基础的外向型与开放性 |
二、办学理念与教育取向现代性 |
三、办学手段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
第六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觉 |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教育功能观 |
一、社会价值:从文化传承到强国兴邦 |
二、育人功能:从单一到复合 |
第二节 近代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和林文庆的行与思 |
一、“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兴学活动与理念 |
二、峇峇学者林文庆的华教实践与思想 |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之内在动因 |
一、故乡情怀的归属感 |
二、宗亲意识乡土情结 |
三、兴国救国的责任感 |
四、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幼儿教育》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日民主根据地小学教育中的音乐活动研究(1937-1945)[D]. 张杞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3]日本音乐对朝鲜半岛音乐的影响研究(1910-1945年)[D]. 郝思维. 延边大学, 2019(01)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8]八十年代《美育》杂志研究[D]. 张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9]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D]. 李爱军. 武汉大学, 2014(07)
- [10]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D]. 吴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