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嘉璐[1](2020)在《白居易“拟陶而不似陶”原因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是对陶集全体诗作的仿效,它用以"体道"的整体结构仿效《饮酒》组诗的,它的语言、句法、章法则有《归园田居》《连雨独饮》《形影神》等诗的影子。白居易采用了复杂的模拟策略却未见成效,导致其"拟陶而不似陶"。白"不似陶"表现的原因有三点:象征系统之不似、表现手法之不似,与陶诗表现出不同美学的特质。终其一生,白居易都自觉地追随陶氏诗风,却仍未近陶,最根本的原因是白之哲学理念近于待逍遥而陶以无待逍遥实现了超越。
吴怀东[2](2020)在《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文中认为陶渊明其人其诗在宋代几乎被提到前代第一诗人的崇高地位,其中苏轼有关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说在陶诗认识史上甚至古典诗论史上影响极大,学术界将此说简称为"枯淡"说,或视同于"平淡"说,其实皆非苏轼本意。苏轼强调的是"质而实绮"——"质""绮"相反相成。中唐以来,士大夫人生立场的变化导致他们逐渐认可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在南朝人看来质朴的田园生活及其诗风,在他们看来却极富诗意。苏轼的概括既揭示了陶诗本身所具有兼容"质""绮"的审美品质,也反映了陶渊明的文学实践经过了从"绮"向"质"、由"质"返"绮"这两个层次进而达到第三层次即"质而实绮"的最高境界,揭示了作家创作艺术成熟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苏轼通过解读陶诗而建构了"质而实绮""外枯中膏"、绚烂平淡的转化与结合之美,这种美学观和美学形态反映出中唐以来士大夫"兼济"与"独善"兼备的人生观,也体现了源自《易经》的矛盾两极相互依存、转化的认识与思维方式。
郄山[3](2020)在《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文中研究指明“不平之鸣”是诗人有感于现实中个人境遇的不理想、国家与社会局势的黑暗混乱而在诗歌作品中流露、抒发的感情,在陶渊明诗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长久以来,其悠然恬静的风格为人们津津乐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陶诗中不平之鸣的发生。实际上,作为一个生活在乱世背景下,又有丰富经历的人,旷达只是陶渊明的一部分,其诗歌中表达的不平之鸣,如志不获骋的郁闷、仕隐间的痛苦挣扎、生活贫苦的牢骚等,同样值得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可以避免在认知陶渊明形象上的“凌迟”,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引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于本文中的不平之鸣作出定义,并阐述陶诗不平之鸣的选题缘起与重要意义。第二个部分对陶诗不平之鸣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提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推进。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身处晋宋易代之际,杀伐惨烈,政治斗争昏暗,陶渊明怀有经世报国之志而投身仕途之中,然而现实没有给他能够安心于政坛,干出一番大事的机会,他本身的高洁品性与刚直性格难以接受黑暗的世俗,百般无奈下只好归隐。然而归隐也不全是快乐的,躬耕生活的贫困、老大无成的郁闷、人生无常的悲伤等等都或显或隐地流露出。本章将从五个方面分析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第二章探究陶诗不平之鸣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不乏不平之鸣,在陶诗中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对照、反问与用典。对照表现为官场与田园,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这两对矛盾,诗人在对立的情绪中透露出了自己的不平;反问和用典在陶诗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寄托了诸多不平的情绪。第三章对陶诗不平之鸣的疏淡化进行探索。除了少量表达是豪放的,更多时候,陶诗中的不平之鸣不是凸显的,鲜有锋芒毕露和剑拔弩张的感觉。本章针对这样的特点,从内蕴性和外在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挖掘陶诗不平之鸣偏于含蓄风格的原因。总而言之,不平之鸣是陶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它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到了官场、躬耕、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包含了挣扎、郁闷、痛苦等多种情绪,而它的展现风格是相对含蓄的,进而形成内外对立又统一的特点。笔者认为,这样的特点对于我们认识陶诗“平淡”的风格有深刻意义。
马金水[4](2020)在《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陶渊明、谢灵运之诗名,在中国诗歌史中熠熠相照、争辉千年。观其接受历程,颉颃当中还存易位,而宋代正是变之关捩。宋代“崇陶抑谢”现象缘起有二:一为宋前陶、谢接受范型未存轩轾之争,但张力运动中已蓄分庭之势。二为陶诗更宜宋型文化之孳茂,迫使谢灵运降至次要位置。其实,宋代“崇陶抑谢”现象亦可从两个维度进行批评解读:于诗风而言,谢灵运修睦“辞巧”与“才性”,而陶渊明融通“辞达”与“平淡”,互映“自然”而致谢落陶起。就品格来看,谢灵运调和“豪气”与“赏心”,陶渊明则统一“隐德”与“猛志”,各彰“自适”而使谢微陶尊。显然,陶渊明其人其诗更为适应宋代社会文化,体现了“世情变文”的诗学规律。另外,陶谢地位之骈移还昭示着诗学史上文质观念之同幅共振,又与中国文化讲求的两仪相利之哲学内在相通。当然,“张力骈移”是一个持久的争执运动,接受焦点会在并称对象之间来回移动。陶、谢诗歌接受历经宋代之衡短论长,将再度进入了一个赓续、回复、易位的骈移周期。
胡颖杰[5](2020)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他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极高的成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陶渊明开拓了田园诗,丰富了诗歌题材,阔大了诗歌的审美视野,在他笔下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有着新鲜的活力,同时他也开启了平淡朴素的诗歌风格。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作品,对陶渊明诗歌进行鉴赏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论文将从以下三章内容进行叙述:第一章是对陶渊明诗歌自魏晋以来的传播情况及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分析。论文以建国为时间界限,梳理1949年前和1949年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的选编情况,进而归纳出陶诗选编的内容特点为: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酒中寄托的人生情怀;风格特点为:自然纯朴的清新简练、自由无束的冲淡平和。最后从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陶渊明诗歌的广泛影响三方面,论述教材中陶渊明诗歌的选编依据。第二章对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论文作者在大量的一线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中选取《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其五)的优秀课堂实录以及教学设计,截取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后发现陶渊明诗歌教学的聚焦场域主要集中在陶诗简练自然的语言、率真平淡的风格及陶渊明本人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这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西方着名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泰勒原理”对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形成与完善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论文结合以上三种教学理论和一线大量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给出陶渊明诗歌的三个教学策略:专题拓展法、品味鉴赏法、诗文互补法。最后对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运用中的合理性及缺陷进行反思,希望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新思路。
韩亚男[6](2020)在《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陶渊明在中国诗学研究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开创的诗文领域为后人所称道。钟嵘评价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也高度赞誉陶渊明其诗质朴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陶渊明的诗文平淡自然,情蕴深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他首创的田园诗简洁高妙,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平淡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开创了一代诗风,他的咏怀诗寓意深沉,情旨高远,耐人寻味。他任真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人格更是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备受世人的推崇。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朽的意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当前多元文化共生存、互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正是中国软实力卓越提升的重要体现。优秀的文化如果只放在单一的文化领域传承发展,得到的仅仅是是一家之言,只有将其投诸于多元的文化环境,才能拨云见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因此,笔者将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我国三位翻译大家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许渊冲先生译注的《陶渊明集》,探寻三位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对比分析不同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以此来解析《陶渊明集》在外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从“5W”传播理论上分析文化作品的对外传播,辨析利弊,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进步。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龚斌先生的《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在我国历史上所占地位,分析诗人作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通过诗文作品来审视诗人。第二章以三位华语译作者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研究陶渊明诗文的对外翻译状况。详细分析方重先生、汪榕培先生和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陶诗秉持的翻译理念以及表现出的翻译特色。第三章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改进策略分析。以“5W”传播理论为基础,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角度分析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第四章以《归园田居》其三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以笔者任教的泰国学校为地点进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状况分析学生对于诗词的接受程度,寻求更好的传播手段。最后为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对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对外传播做出总结;通过教学实践分析最优的传播方式;通过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期冀对中国诗词的对外传播提供有利参考。
孙又文[7](2020)在《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尚意”书风开宗立派的书家,苏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个人的价值与影响不言而喻。自北宋以来,苏轼已然由文化个体演进为文化符号,苏轼所提出的书学思想与书法主张影响着清代书风书貌的发展。然而对于苏轼的研究,目前学界大多数集中于苏轼的文学研究和其自身的书学思想上,对于苏轼书法接受研究尚少,而对于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的研究更是鲜有人涉足。因此,笔者尝试从接受的角度,爬梳苏轼书法在清代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丰富苏轼书法研究的成果。文章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绪论中说明苏轼书法接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和价值,对北宋至清代的书法接受作简要的勾勒。第一部分是清人接受苏轼的原因,从清人对苏轼书法造诣的推崇、文学造诣的推崇和人格的推崇进行分析概括,从而为后面的“接受研究”提供材料支持。第二部分是清前期的苏轼书法接受。介绍清初的刻帖与崇苏书风,并从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清前期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第三部分是清中期的苏轼书法接受,首先介绍苏轼书法接受的背景,以部分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为研究视角,分别是以刘墉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和以翁方纲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考察清中期诸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程度。第四部分是清后期苏轼书法接受,将道咸年间的“宋诗运动”、同治光绪年间的“同光体”诗人群体与当时的苏轼书法接受相结合,再以张之洞为首的书画圈对苏轼书法接受为研究视角进行探讨,论述在此期间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程度,并简要论述在碑学影响下诸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李剑锋[8](2020)在《陶诗阐释的经学化、经典化与意境化》文中研究表明宋代之后,陶渊明诗歌的诗史地位逐渐牢固树立起来,这固然得力于其自身的魅力,但在接受中日益走向经学化、经典化和意境化则是它被普遍褒扬的三大基本原因。陶渊明人品经历了一个由高尚化而儒学化的过程,作品经历了一个由支流化而主流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大致在宋代之后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崇高化和经学化。苏轼之前,陶渊明主要被看作二流作家,苏轼评价陶渊明"李(白)杜(甫)莫及"的惊天言论对于重新定位陶渊明一向不算很高的诗史一流经典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陶诗意境美的发现与宋代苏轼、范温、元代方回、清代钟秀和近人王国维等关键读者的揭示密不可分。陶诗的经典化和经学化几乎是同步和交融的,它们虽然抬高了陶诗地位,其弊端是难免造成对陶诗非儒家特点和艺术特点的遮蔽,而意境化则披文入情,由情寻理,是对陶诗本质艺术特点的澄明。
孙玉霞[9](2020)在《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文中认为陶渊明的诗文及其生活态度一直受人们的崇尚和追求。人们欣赏他任真自然的处事方式,崇尚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模拟他亲自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吟咏他自然平淡的田园诗歌,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本文则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阐发基点,论述其具有“新自然”特征的人生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思想,通过陶渊明人生的生活实践与诗文的艺术实践,探析其美学思想的深层内涵与艺术表现,并着重挖掘其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整体从四大部分对其美学思想作论述。第一章阐释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从中分析出其“新自然”的人生观念。该章首先将陶渊明置于魏晋南北朝的特殊时代背景中,阐释其时代特殊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以陈寅恪的“新自然说”为理论基点,结合陶渊明对自身家族传统和儒道玄思想文化的汲取,论述其独具特色的“新自然”人生观念的形成。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背景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内涵。该章在第一章“新自然”的人生观理论基础上,从陶渊明诗文中所提到的三处“自然”入手,从中分析阐释其“自然”所蕴含的“真”、“自由”与“顺然运化”的独特美学思想内涵,以此论述其“自然”美学思想之“新”。其中对三者的内在意蕴作了细致的辨别,即以“本真”与“率真”、“贵身”与“超脱”和“顺其自然”来辨析三者内蕴的独特性,并且分别以“求而不贪”的仕隐观、“旷达淡泊”的名利观和“委运任化”的生命观为表现,对三者的内蕴作具体实践的阐释。第三章则是在第二章独特的“自然”美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文的艺术表现上探析其美学思想的独特外化表现。该章承接其“真”、“自由”、“顺然运化”的美学思想内涵,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和“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三部分阐释了其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对于“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的美学表现来说,主要从“示己志”的创作目的、“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和“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对其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和“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来论述其“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最后通过对其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象从创设到表现的探析,阐释其诗文对其美学思想的具象表达与运用,该部分则主要从审美意象的过程创构之“真”、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以及“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来论述其“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特征。第四章则是针对陶渊明美学思想内涵和其艺术表现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评价。该章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后世历朝历代的评价来解读其历史演变及其意义,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阐释陶渊明美学思想历久弥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部分以批评的视角正视其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以便对其美学思想做客观辩证的分析。
王春翔[10](2020)在《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文中研究表明和一般的诗人主题接受史不同,本文研究白居易诗歌接受并非为“白居易主题”研究服务,而是更倾向于宏观上的晚明诗学研究。本文以接受史为视角解读诗学史,希望为主流的以理论范畴为中心的诗学史书写模式提供一种补充思路。在明清诗学史上,晚明是由明中叶唐音独尊的局面转向清代唐音、宋调争鸣的重要过渡期。而这一宋调复兴期的主要潮流以白居易、苏轼、陆游为代表的平淡晓畅类宋调为主。一方面,对白诗的褒贬往往体现着当时诗论家对于宋调诗歌的态度,另一方面,各大派别的诗论家彼此之间的攻讦也常常依托于白诗批评,一些诗学理论的代嬗也在众人对白诗批评的争论中得以实现。这就使得本文以白诗接受史为线索勾勒出晚明诗学嬗变的大致轮廓成为可能。按照这一思路,笔者将晚明诗学史大致分为四段:第一段是万历前期:格调派对于宋调的态度有所缓和,为公安派的崛起打开了风气。第二段是万历中期:随着公安派的兴盛,彼时诗坛迎来自明中叶以来宋调诗歌接受的第一个高潮期。第三段是万历后期至天启朝:宋调复兴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随着宗唐、宗宋两派的不断论争,人们对宋调诗歌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第四段是崇祯时期:唐音、宋调之争趋于激烈,而以钱谦益为代表的宗宋派也不再囿于白、苏、陆一类的平淡晓畅宋调,而显现出“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为清代宋诗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白居易“拟陶而不似陶”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宋人对白居易“拟陶而不似陶”的评价 |
二、《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似陶诗之处 |
三、《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不似陶诗之处 |
1.象征系统之不似 |
(1)“吾庐”: |
(2)“雨”: |
(3)酒与孤独感、现实政治和自然观: |
2.表现手法之不似 |
(1)拟作遗失了原作“正言若反”的游戏手法。 |
(2)陶作的省净与白作的饶舌。 |
3.两种平淡 |
四、总结:白居易效陶之成就与缺陷 |
(2)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3)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内涵 |
第一节 仕隐之间的痛苦挣扎 |
第二节 志不获骋的郁闷 |
第三节 固穷安贫中的牢骚 |
第四节 人生无常与知音难寻的叹息 |
第五节 对社会的忧患之心 |
第二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对照中显不平 |
第二节 反问中抒不平 |
第三节 用典中见不平 |
第三章 陶诗不平之鸣的疏淡化 |
第一节 陶诗不平之鸣疏淡化的内蕴性体现 |
一、幽默:不平之鸣的色彩 |
二、平静:不平之鸣的气质 |
三、自然:不平之鸣的出口 |
第二节 陶诗不平之鸣疏淡化的外在形式 |
一、句意间的开阖 |
二、结构上的散缓 |
三、结尾处的“化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一)关于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
(二)关于谢灵运的接受研究 |
(三)关于陶、谢诗歌的比较研究与接受比较研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崇陶抑谢”之发生缘起 |
第一节 陶谢范型的宋前酝酿 |
第二节 陶谢地位的宋代变迁 |
第二章 “崇陶抑谢”之批评解读 |
第一节 陶谢诗歌的“自然”之辩 |
一、谢诗“自然”之落 |
二、陶诗“自然”之起 |
第二节 陶谢人格的“自适”之争 |
一、谢格“自适”之微 |
二、陶格“自适”之尊 |
第三章 “崇陶抑谢”之诗学反思 |
第一节 “世情变文”的外在之缘 |
第二节 “张力骈移”的内生之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陶渊明诗歌的传播与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的传播与中学语文教材选编情况 |
一、陶渊明诗歌在魏晋后的传播情况 |
二、1949年以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情况 |
三、1949年至今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情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特色 |
一、内容特点 |
二、风格特点 |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依据 |
一、课程改革的导向 |
二、课程标准的制约 |
三、陶渊明诗歌的广泛影响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教学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分析 |
一、通过解析题眼,层层深入文本 |
二、比较不同风格,发现陶诗独特 |
第二节 《饮酒》(其五)教学案例分析 |
一、在朗读中品诗韵 |
二、在炼字中鉴诗情 |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的聚焦场域 |
一、简练自然的语言 |
二、率真平淡的风格 |
三、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
第三章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及反思 |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
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三、泰勒的“目标模式”教学原理 |
第一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 |
一、专题拓展法 |
二、品味鉴赏法 |
三、诗文互补法 |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教学策略的反思 |
一、专题拓展教学策略的反思 |
二、品味鉴赏教学策略的反思 |
三、诗文互补教学策略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陶渊明集校笺》的研究分析 |
1.1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地位研究 |
1.2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思想研究 |
1.3 陶渊明诗文作品的艺术特色研究 |
第二章 对于翻译陶渊明诗文作品的华语译作者译作研究 |
2.1 方重译陶研究 |
2.1.1 方重的翻译理念研究 |
2.1.2 方重的翻译特色研究 |
2.2 汪榕培译陶研究 |
2.2.1 汪榕培的翻译思想研究 |
2.2.2 汪榕培的翻译特色研究 |
2.3 许渊冲译陶研究 |
2.3.1 许渊冲译陶思想研究 |
2.3.2 许渊冲译陶艺术特色研究 |
第三章 对于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改进研究 |
3.1 “传播学”理论概述 |
3.2 从“5W”模式改进陶渊明诗文对外传播 |
3.2.1 传播者 |
3.2.2 传播内容 |
3.2.3 传播媒介 |
3.2.4 接受者 |
3.2.5 传播效果 |
3.3 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研究 |
3.3.1 文学价值 |
3.3.2 实践价值 |
第四章 陶渊明诗文在泰国教学教案设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 |
4.1 中泰文化交流介绍 |
4.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例 |
4.2.1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介绍 |
4.2.2 拉查布里职业技术学院《归园田居》其三课程设计 |
4.2.3 《归园田居》其三课程教学反思 |
4.2.4 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清以前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人接受苏轼的原因 |
第一节 清人对苏轼书法造诣的推崇 |
一、清人对苏轼尚“意”观的接受 |
二、清人对苏轼自然观的接受 |
三、清人对苏轼书卷气的接受 |
第二节 清人对苏轼文学造诣的推崇 |
一、在苏轼生辰雅集 |
二、对苏轼诗才的推崇 |
三、对苏轼文才的推崇 |
第三节 清人对苏轼人格的推崇 |
一、仰慕苏轼风范 |
二、吟颂苏轼遗迹 |
三、对苏轼的效仿 |
小结 |
第二章 清前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
第一节 清初的刻帖与崇苏书风 |
第二节 清前期书家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一、书论中的崇苏观念 |
二、书法实践中对苏书的接受 |
小结 |
第三章 清中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
第一节 苏轼书法接受的背景 |
一、帝王支持 |
二、宗宋风尚 |
三、崇苏风气 |
第二节 以刘墉、翁方纲为代表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一、以刘墉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二、以翁方纲为核心的学苏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小结 |
第四章 清后期的苏轼书法接受 |
第一节 道咸年间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一、“宋诗运动”诗人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二、“宋诗运动”影响下的苏书评价 |
第二节 同治光绪年间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一、“同光体”诗人群体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二、“同光体”影响下的苏轼评价 |
第三节 张之洞及其幕僚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一、张之洞幕府书家群的形成 |
二、以张之洞为首的书画圈对苏轼书法的接受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一节 “动荡与自觉”的时代背景 |
一、魏晋政局与士族群体 |
二、“自觉”的审美文化与自然审美 |
第二节 “多元与自由”并存的思想基础 |
一、从经学到玄学与儒、道、佛融合的哲学基础 |
二、从功利性到重个性、重性情的无功利性文学思想基础 |
第三节 “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
一、家族的人生观念之继承 |
二、儒、道、玄思想的汲取 |
三、“新自然”的人生观念 |
第二章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质性自然”之“真” |
一、“真”的内蕴——“本真”与“率真” |
二、“真”的表现——“求而不贪”的仕隐观 |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之“自由” |
一、“自由”的内蕴——“贵身”与“超脱” |
二、“自由”的表现——“旷达淡泊”的名利观 |
第三节 “神辨自然”之“顺然运化” |
一、“顺然运化”的内蕴——“顺其自然” |
二、“顺然运化”的表现——“委运任化”的生命观 |
第三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诗文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无功利性”的诗文创作 |
一、“示己志”的创作目的 |
二、“虚静”与“娱悦”的创作态度 |
三、“无意为文”的创作追求 |
第二节 “平淡冲和”的诗文风格 |
一、“质而实绮”的语言运用 |
二、“自然而然”的文法构思 |
三、“静穆冲和”的风格创设 |
第三节 “本真自然”的审美意象 |
一、审美意象的创构之“真” |
二、审美意象的具象表现之“自由” |
三、“得意忘象”的审美意象之追求 |
第四章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后世对陶渊明美学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当代影响 |
一、对当代理想人格建构的影响 |
二、对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 |
三、对当代人类生命境界追求的影响 |
第三节 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局限之处 |
一、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局限 |
二、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局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陶渊明专着及研究陶渊明着作 |
二、其他参考着作 |
三、相关研究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0.2 白诗接受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1 万历前期的白诗接受:王世贞晚年对白诗的推崇 |
1.1 王世贞晚年对白居易诗歌态度的转变 |
1.2 王世贞晚年崇白的原因及意义 |
2 万历中期的白诗接受:格调派的自我修正与公安派的讨伐大纛 |
2.1 进退两难:格调派后学的白诗接受 |
2.2 公安派的白诗接受 |
3 万历后期至天启朝的白诗接受:竟陵派、格调派与公安派的纷争 |
3.1 竟陵派的崛起与袁中道的反击 |
3.2 许学夷的白诗接受之一:“评诗三标准”与其对公安派的批判 |
3.3 许学夷的白诗接受之一:“兼收变体”的诗歌史思想 |
4 崇祯时期的白诗接受:公安派的遗产与正统格调派的回光返照 |
4.1 陆时雍的白诗接受:评诗标准的多元化与辩体意识的淡化 |
4.2 钱谦益的白诗接受与明中后期诗坛正统的重构 |
4.3 正统格调派的卫道士——云间三子对白诗的批判 |
5 总结 |
5.1 作为解读晚明诗学史视角之一的白诗接受 |
5.2 唐音还是宋调:宋、明两代白诗接受的分歧 |
5.3 作为批评史书写视角之一的接受史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
四、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居易“拟陶而不似陶”原因探析[J]. 吴嘉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J]. 吴怀东. 人文杂志, 2020(06)
- [3]陶渊明诗歌中的不平之鸣[D]. 郄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宋代“崇陶抑谢”现象及其诗学分析[D]. 马金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学语文教材中陶渊明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D]. 胡颖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6]陶渊明诗文作品对外传播研究[D]. 韩亚男. 山西大学, 2020(01)
- [7]清代苏轼书法接受研究[D]. 孙又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陶诗阐释的经学化、经典化与意境化[J]. 李剑锋. 文史哲, 2020(03)
- [9]陶渊明美学思想新探[D]. 孙玉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白居易诗歌接受与晚明诗学嬗变[D]. 王春翔.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