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net上电子科技信息的检索和获取(付费篇)──商业性网络数据库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20)在《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建设成果显着,以大型酒店、购物广场等为代表的兼具服务性和休闲性功能的商业建筑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复杂建筑及设施设备需要更科学的运维管理方式。针对目前大型复杂建筑运维管理所面临的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挑战,本文以兼具餐饮、住宿、商务、会展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酒店为切入点,从运维管理方的角度出发,借助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在运维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如何建立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以期提升酒店运维管理水平,并为其它大型复杂建筑的运维管理提供解决思路。首先,本文通过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明晰了研究对象的内容范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介绍BIM与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各自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究了运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酒店运维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大型酒店建筑特征及其运维管理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型酒店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空间构造复杂、人流量大、运维管理品质要求高、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特征,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酒店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利用文献研究和质化研究的方法分别对酒店运维管理的功能需求和信息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文提出并构建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奠定基础。再次,本文借助信息流理论,研究运维信息流转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通过在酒店运维管理中合理利用BIM与物联网技术,提高信息流转效率,进而提升运维管理水平的逻辑框架。以信息流模型为基础、借鉴物联网DCM通用架构、合理嵌入BIM技术的方式,提出了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然后分别对信息获取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应用层、信息复用层各层所涉及的技术和应用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将前文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A项目,结合此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构建运维管理系统架构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际操作。主要包括:构建了A项目的BI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信息完善和轻量化处理;针对A项目酒店公共区运部位进行了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部署及ZigBee无线网络设计;利用BIM模型数据构建了初始运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静态信息与物联网实时采集的动态信息相关联的研究;对该项目酒店运维管理平台进行了部分界面与功能的设计和实现。该论文共有图55幅,表11个,参考文献148篇。
胡曦玮[2](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万涛[3](2014)在《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Web信息呈指数增长,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实时性强,价值大等特点,同时人们对于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得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些需求促进了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IBM、Apache和亚马逊等大型公司争相发展云计算,其中由Apache领导开发的Hadoop平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开源云计算处理框架。本文所研究和开发的分布式网络爬虫就是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的。本文在分析了分布式爬虫发展现状和研究了Hadoop平台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计算模型(Map/Reduce)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的总体概要设计,包括分布式爬虫系统的框架设计、基本工作流程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包括数据存储结构的实现、爬虫总体类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系统,该系统采用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框架和分布式文件系统解决了单机爬虫效率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提高了网页数据爬取速度并扩大了爬取的规模。
孟令全[4](2013)在《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上药店是指企业依法建立的,能够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实现与个人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进行医药商品的交易,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属B2C型交易模式。其主要功能是网上药品零售和在线药学服务。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质量优劣关系到用药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通过网上药店这种虚拟渠道所进行的药品交易,消费者的购药的安全保障系数会更低。网上药店需要加强内、外部的管理,使之良性发展。本文以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安全性为着眼点,在研究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别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接触性和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应用了管理学、虚拟企业、信息生态群落、规制等理论。首先,以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开展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科学系统地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应用对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归纳总结了一个企业要想成为网上药店应具备的条件,同时提取了网上药店管理的10个一般性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具有电子商务企业运作模式的意识,支撑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网络,复合型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交易的忠诚消费群体,口碑良好的诚信企业信用评价,信息传递流畅的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安全可靠、方便的网络支付工具,及时进行服务传递的物流配送体系,相对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其次,在得出网上药店管理的10个一般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工具对数据做相应的处理,推导出网上药店管理的8个关键性影响因素,包括相对宽松的外部运行的政策环境,口碑良好的诚信企业信用评价,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具有新型商业企业运作模式的意识,电子商务交易的忠诚消费群体,复合型的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及时进行服务传递的物流配送体系,安全可靠、方便的网络支付工具。并针对关键性影响因素,试着给出成因的分析。再次,在得出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网上药店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电子商务的直接经济理论和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梳理网上药店的交易过程理想化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即网上药店的规范化研究,分别给出网上药店交易特殊药品、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提出需要加入药品入场的审计系统,从源头保证交易药品的安全。第四,基于网上药店的规范性研究及药品审计系统的引入,并结合药品不同于一般性的商品,面对虚拟的网络,药品的网上交易会放大对消费者伤害,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规制来规定网上药店交易主体的准入和规范交易行为,以此来降低风险。研究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对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给以启示。第五,通过对网上药店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的研究以及在网上药店关键影响因素和国内外规制的研究等的基础上,可将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按不同解决主体分为政府、网上药店和第三方,并分别从这三个视角对网上药店的法规政策建设、网上药店企业美誉度培育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网上药店管理发展的可行性促进策略。最后,本文中也探讨了论文的进一步研究的想法,对于虚拟交易环境来说,网上药店的企业诚信对于网上药店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在论文中提到的网上药店的企业官方信用评价建设还是将来要研究的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的评价体系,由于时间的原因,都只是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做出更加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拟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进一步进行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继续完善本课题。
陈彪[5](2010)在《中文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服务研究》文中提出1994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出现。万维网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它的信息广泛的可访问性以及开放性极大的鼓励了人们的创作积极性,同时也给信息检索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技术挑战。搜索引擎是一个网络应用软件,从Web用户角度看,它能根据用户提交的查询词、短语或者一句话,返回一个可能与用户查询相关的网页列表,供用户进一步地判断和查询。当前,搜索引擎面临以下技术难点:多源异构数据类型、搜索内容的全面性、搜索的准确性、个性化检索等。个性化搜索是未来搜索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机器服务人类,人机和谐交互的一个重要发展。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中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实现技术以及个性化模型。深入地分析了中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中文分词、机器爬虫、索引的建立与倒排序文件的生成、查询优化以及查询结果的排序等。通过对中文分词系统的改进,加入混合词典机制,提高了中文分词的准确性。分析Web信息挖掘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的关系,通过对用户使用中文搜索引擎的查询习惯、访问频率,浏览网页等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提取用户的使用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建立用户的个性化兴趣模型。根据用户个性化兴趣模型,给出了一个个性化中文搜索引擎模型。旨在结合Web信息挖掘提高中文搜索引擎的查准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检索服务。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研究中文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实现细节:网页信息搜集、对搜集到的原始信息预处理、建立索引以及倒排文件、提供查询服务。(2)改进中文分词系统,提出一种实用的提高分词准确率的方法。(3)分析Web信息挖掘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的关系,研究用户个性化模型的建立与更新,提出基于对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行为和习惯等信息进行挖掘建立和更新用户个性模型的方法。(4)结合本文所做的研究,给出了一个个性化中文搜索引擎模型。
李理[6](2009)在《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生产力角度划分,人类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是从技术革命开始的,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漫长的农业社会快速进入了工业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也是如此,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迅速地向信息社会演进。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劳动工具、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聚居特点乃至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身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且意味着深刻、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并最终决定国际秩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形态,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但是,正如世界各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步伐不一致,各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步调也是不一致的,存在着快慢之分,存在着竞争。哪个国家的信息获取、处理、传播的能力越强,信息社会建设的步伐也就越快,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保证“制信息权”,甚至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通过掌握信息、控制网络来拥有整个世界。在这场社会形态的演进竞争中,有两个国家的表现非常突出:一是作为信息技术革命发源地的美国,其不仅是最早开展信息社会相关研究的国家,最早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国家,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二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信息社会概念的日本,虽然其在上世纪于实践上演进显着落后于美国,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了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于新世纪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来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在短时期内跃居为当前信息社会较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信息社会的“先发国家”,而且不仅“先发”,还实现了“先至”,其演进路径本身可能就代表了一种最优演进路径;一个是相对而言的信息社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实现“先至”,但是发展速度惊人,其发展路径对广大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当前还处于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社会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形态是不可跨越的,我国不可能跨过工业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然而,由于信息社会的生产力要素本身就蕴含在工业社会之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可作用于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带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因而,我国可通过发展信息社会生产力要素来加速推动工业社会发展,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实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由于信息社会是在信息化生产力的要求下,国民经济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为支柱,生产、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依托,社会结构框架呈现出网络化和扁平化特点的社会,其演进本身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包括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建设、IT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制度环境的完善,所涉及的层面非常之广,建设中需要支付大量的经济成本乃至社会成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信息社会后发国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这场宏大的社会形态演进,是我国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界都应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比较这两个在信息社会建设上先进及典型的国家信息社会发展的异同及造成差异的诱因,来摸索信息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实、发展本国的信息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信息社会建设实践,尽可能地选择一条社会成本最低的社会演进路径,低成本、高效率地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因此,笔者选择“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为题来展开系统研究。本文是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展开的:在对信息社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其共同遵循的规律,结合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及差距,明确这种差异性是否符合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哪一种做法及模式才更接近信息社会演进的最优路径,从而得出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的启示。具体研究的展开是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从环状看因果的观察角度,采取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力求得出规律、理论方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章讨论和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2章在分析美日两国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以及信息应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3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背景、历程及IT外包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4章在分别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主要方面——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化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5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展开研究;第6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7章分别从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IT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对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诱因;第8章在对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国信息制度环境建设的异同之处及导致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做出探讨;第9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第10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展开理论思考。经过两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本文初步建立了信息社会比较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率先对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系统和层层推进的分析,得出了若干规律和理论方面的认识,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三个方面,全面比较研究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体系的创新。二是作为本文研究的结果,得出六个方面的结论,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推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作为本文的理论思考,在信息社会的内涵、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区别方面系统提出了新观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其发展刚刚开始,人们对这种崭新社会形态的认识尚处于摸索之中,很多认识需要伴随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去伪存真。受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理论思考也不够深刻,很不成熟。和卷而思,深感本文无论是对崭新的信息文明的丰富内涵,还是对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最优演进路径和高水平信息社会的定义,都还未能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明晰思路,有关论断也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这既是本文的缺憾与不足之处,也是笔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谢鸣[7](2009)在《基于.NET环境的科技文献统一检索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种网络文献数据库层出不穷,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与此同时,用户为了检索到相关信息,必须不停地从一个数据库跨越到另一个数据库,这就可能涉及到包含期刊、专利、标准、会议、学位论文或者书目在内的众多数据库,由于每个数据库都有着不同的处理对象、操作方法和专用客户端检索系统,对于文献知识相对缺乏的普通用户而言,造成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用户越来越希望得到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更加丰富的“一站式”统一检索系统来满足用户的迫切要求,这是提高服务质量和领域的手段,也是数字化科技文献中心的标志。本文首先研究了统一检索系统涉及到的元数据、标准化检索协议、HTTP协议,接着对比分析元数据和中间件的整合模式,最后在.NET环境下,采用WEB检索代理技术和XML页面分析技术开发完成科技文献统一检索系统。该系统全面整合省内科研机构、院校常用的文献数据库及互联网信息等异构数据资源,如万方、维普、超星、书生、方正、CNKI等,在WEB方式下为用户提供统一身份认证与登录入口的全文信息检索服务系统,使用户同时对多个异构数据库进行并发检索,并将多个库检索结果以统一的格式显示。为那些需要访问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需要逐个登录数据库、输入检索条件的麻烦,使用方便、快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网络信息服务。实践证明,本论文开发的跨库统一检索系统将各个异构数据资源的位置、接口等细节屏蔽,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网络环境适应性和易维护性等特点。
孟庆祥[8](2009)在《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现》文中认为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面向各种应用不断拓展的同时,已经向社会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空间信息科学,空间信息技术网络化和大众化应用的一个显着特征是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发展,特别表现为空间信息服务的广泛应用。目前对空间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服务本身的研究,包括服务的构造内容、支撑数据内容及处理、服务功能等,然而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下问题:1.随着Web Service技术的广泛应用,空间信息服务数量急剧增长,如何快速发现、定位和访问目标空间信息服务成为新的课题;2.由于空间信息的海量、异质异源等特点使得空间信息服务不同于其它一般的Web Service,这样的情况下,要使空间信息服务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采用什么样的支持网络对空间信息服务更有效;3.为了达到在网络中快速发现服务、准确使用服务的目的,什么样的搜索算法更有效。本文以上述几个问题为出发点,以“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现”为核心,从(?)(?)的网络环境和快速搜索算法上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在网络中能快速定位、发现和访问空间信息服务,提高空间信息服务的使用效率,促进空间信息服务的共享。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构架研究体系构架是空间信息服务研究的基础,本文对在空间信息服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体系构架进行了研究,分析各自优缺点,结合OGSA体系,提出了基于混合网络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构架。该体系可以有效指导空间信息服务的定义、部署和访问等。2.空间信息服务研究本文首先对空间信息服务分类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继而深入研究了空间信息服务模型,结合注册和未注册服务内容提出了基于区域注册中心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当前空间信息服务面临“到哪里注册”和“如何注册”的问题;随后本文对空间信息服务组合进行了研究,有效提供了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最后研究了服务的封装,本文采用了SOAP进行了空间信息服务的封装。3.混合网络的研究在对网格和P2P单一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后,本文结合两种网络的优势,提出了混合网络构建模型,严格定义网络拓扑,并详细研究了混合网络的建立和维护。混合网络的提出和定义为空间信息服务提供了很好的网络支持,它既克服了网格系统扩展性不好的缺点,同时也改善了P2P系统中网络节点过分分散的特点,有效地改进了空间信息服务快速发现的网络环境。4.快速搜索算法的研究搜索算法是快速发现空间信息服务的核心,本文深入研究路由快捷的Kad算法,并在混合网络环境中进行有效改进。对于空间信息服务的搜索,本文提出了主动搜索(未注册)和被动搜索(基于注册)两种方式,并详细定义了这两种方式的内容。在改进Kad算法中,本文深入研究了网络节点查询和定位,有效改进了搜索的节点路由;同时,结合多关键字向量提出了多关键字哈希并映射到NID的方法,从而使得网络节点上存储了多个关键字的信息,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的多关键字的检索,提高了检索效率。此外,本文对已注册或已搜索到的空间信息服务信息建立了快速索引,包括中文分词和倒排索引等,使空间信息服务更快捷高效。5.实验仿真本文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定义了实验场景,分别对算法中的网络延迟、网络开销、响应时间和服务能力等作了数据统计,并针对实验数据作了有效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沈涌[9](2009)在《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量信息的飞速产生,迫使各类机构把工作重心从如何获得信息转到如何准确的过滤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上来。信息资源整合由于能有效得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成为大家广为讨论的话题之一。本论文将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和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进行全面深入地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国内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差距,借鉴比较成功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和整合系统,为提出整合策略和构建整合模型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模型,针对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值,为有针对性、有规划的实施整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基于网格技术、中介和封装、本体技术、跨库检索等提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并构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模型。对访问控制、元数据服务、任务调度控制、知识服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步勾画出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模式架构。最后对构建的应用模型进行实例验证。
邓碧侠[10](2008)在《利用Internet检索科技信息的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网络科技信息源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Internet检索信息的4种主要途径及检索技巧,搜集整理了一些国内外典型科技信息数据库和专业网站,供读者借鉴、参考。
二、Internet上电子科技信息的检索和获取(付费篇)──商业性网络数据库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net上电子科技信息的检索和获取(付费篇)──商业性网络数据库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
2.1 大型酒店相关内容 |
2.2 运维管理相关理论 |
2.3 BIM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4 物联网及其在酒店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
3.1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3.2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现存的问题 |
3.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的内容及功能需求 |
3.4 基于扎根理论的运维管理信息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信息流视角下运维管理的关键环节分析 |
4.2 相关技术与标准研究 |
4.3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构建思路与目标 |
4.4 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与物联网的运维管理系统构建 |
5.1 信息获取层 |
5.2 网络传输层 |
5.3 信息存储与应用层 |
5.4 信息复用层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BIM模型构建和处理 |
6.3 物联网设备部署及组网 |
6.4 运维数据库的构建 |
6.5 平台功能开发与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图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
3.3.3 政策修订情况 |
3.3.4 政策条款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
4.1 共生理论 |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4.2.1 需求理论 |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
4.3 政策构建思路 |
4.3.1 政策构建流程 |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
4.3.5 政策构建原则 |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
4.4.1 政策目标确立 |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预调查 |
5.3.1 样本描述 |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
5.5.1 样本属性分析 |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
6.1 政策方案抉择 |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
6.4.1 政策的功能 |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云计算相关知识 |
2.1.1 云计算原理与结构 |
2.1.2 典型云计算的平台 |
2.2 Hadoop 分布式平台技术 |
2.2.1 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 |
2.2.2 Map/Reduce 分布式计算模型 |
2.3 网络爬虫原理 |
2.3.1 网络爬虫系统的基本结构 |
2.3.2 分布式网络爬虫 |
2.4 相关工具软件 |
2.4.1 HttpClient |
2.4.2 HTMLParser |
2.4.3 Log4j |
2.4.4 Cygwin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分布式网络爬虫的设计需求 |
3.2 分布式网络爬虫关键技术分析 |
3.2.1 DNS 解析扩展 |
3.2.2 URL 消重技术 |
3.2.3 页面爬行策略 |
3.3 系统布局 |
3.3.1 分布式搜索引擎的系统架构 |
3.3.2 分布式搜索引擎的模块划分 |
3.4 分布式网络爬虫框架结构设计 |
3.4.1 分布式网络爬虫的物理框架设计 |
3.4.2 分布式网络爬虫的逻辑框架设计 |
3.4.3 爬虫的基本流程和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爬虫实现 |
4.1 存储结构的实现 |
4.2 爬虫总体设计结构 |
4.3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1 URL 分割注入模块 |
4.3.2 网页获取模块 |
4.3.3 网页解析模块 |
4.3.4 链接去重过滤模块 |
4.3.5 数据存储更新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分析与评价 |
5.1 测试环境 |
5.1.1 软硬件环境 |
5.1.2 分布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
5.2 系统测试方案 |
5.2.1 功能测试方案 |
5.2.2 性能测试方案 |
5.2.3 系统可扩展性测试方案 |
5.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3.1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 |
5.3.2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 |
5.3.3 系统可扩展性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4)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 |
2.1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
2.2 信息生态群落相关理论 |
2.3 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 |
2.3.1 虚拟企业的概念 |
2.3.2 虚拟企业的特征 |
2.3.3 虚拟企业的主要特点 |
2.3.4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 |
2.3.5 虚拟企业的战略结构分析 |
2.4 规制的相关理论 |
2.4.1 规制的原因 |
2.4.2 规制的概念 |
2.4.3 规制的主体 |
2.4.4 规制的内容 |
第3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研究 |
3.1 企业信息化与网上药店 |
3.1.1 信息化与人类文明发展 |
3.1.2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企业 |
3.1.3 企业电子商务 |
3.1.4 电子企业与电子商务 |
3.1.5 电子商务与网上药店 |
3.2 电子商务对网上药店企业的影响 |
3.2.1 电子商务对企业影响的文献研究 |
3.2.2 电子商务对企业影响综述 |
3.3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机遇 |
3.3.1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
3.3.2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3.3.3 便于收集和管理客户信息 |
3.3.4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3.4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挑战 |
3.4.1 短缺的复合型人才 |
3.4.2 成本透明的商品定价 |
3.4.3 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 |
3.5 传统企业如何蜕变为电子商务企业 |
3.5.1 提高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意识 |
3.5.2 坚持电子商务开展原则 |
3.5.3 规范企业业务流程 |
3.5.4 集成企业内外管理信息系统 |
3.5.5 加强虚拟化的合作经营 |
3.5.6 标准化电子商务平台 |
3.5.7 完善网络支付系统,预留医保支付的接口 |
3.5.8 集成现代化的物流及配送体系 |
3.6 电子商务(B2C)企业管理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研究 |
3.6.1 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
3.6.2 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 |
4.1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与分析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上药店管理影响因素排序 |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2.2 网上药店关键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的实施 |
4.3 网上药店管理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成因分析 |
4.3.1 关于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政策限制多多,准入门槛高 |
4.3.2 关于诚信企业信用因素——诚信信号显示不强势 |
4.3.3 关于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因素——自建电子交易平台投入大、维护困难 |
4.3.4 关于运作模式意识因素——行业进入意识不强 |
4.3.5 关于忠诚的消费群体因素——网上药店消费群体问题多 |
4.3.6 关于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因素——人才支撑短时间内不易到位 |
4.3.7 关于物流配送体系因素——自建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不经济 |
4.3.8 关于支付工具因素——网上药店医保支付不对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上药店管理的规范性研究 |
5.1 网上药店管理的规范性研究的理论 |
5.1.1 网上药店的信息生态群落理论研究 |
5.1.2 网上药店的直接经济理论研究 |
5.1.3 网上药店的虚拟企业理论研究 |
5.1.4 基于理论研究构建的网上药店管理流程图 |
5.2 网上药店管理的药品交易体系规范性研究 |
5.2.1 网上药店电子商务平台的职责及药监部门的审计系统 |
5.2.2 网上药店特殊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
5.2.3 网上药店处方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
5.2.4 网上药店非处方药品交易的规范化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 |
6.1 网上药店的经营需规制原因分析 |
6.1.1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信息化放大效用的负面影响 |
6.1.2 药品使用的专业性特点要求需安全、合理用药指导 |
6.2 国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研究 |
6.2.1 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规制 |
6.2.2 网上药店销售的药品的范围 |
6.3 国外网上药店的监管体系研究 |
6.3.1 美国 |
6.3.2 英国 |
6.4 国内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研究 |
6.4.1 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规制 |
6.4.2 网上药店销售药品的范围 |
6.5 国内网上药店的监管体系研究 |
6.5.1 网上药店的法律法规 |
6.5.2 网上药店的监管机构 |
6.5.3 网上药店监管的实施 |
6.6 国内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与监管的比较分析 |
6.6.1 网上药店的准入门槛高 |
6.6.2 网上药店的法律规范层次低 |
6.6.3 网上药店的行政处罚轻 |
6.6.4 网上药店的经营范围窄 |
6.6.5 网上药店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缺失 |
6.7 国外网上药店规制与监管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
6.7.1 针对网上药店的主体准入 |
6.7.2 针对网上药店的多元化经营 |
6.7.3 针对网上药店购药费用的支付 |
6.7.4 针对网上药店行业自律 |
6.7.5 针对国外网上药店多样化的发展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对策研究 |
7.1 政府视角 |
7.1.1 完善网上药店的法规规制内容 |
7.1.2 推进网上药店的医保支付系统的建设 |
7.1.3 推进网上药店官方统一交易平台建设 |
7.1.4 逐步放开网上药店处方药的经营 |
7.1.5 提升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水平,建立网上药店药品的审计系统 |
7.1.6 推进网上药店的企业官方信用评价建设 |
7.2 企业视角 |
7.2.1 增强企业进入网上药店行业意识 |
7.2.2 网上药店消费者忠诚度维持管理 |
7.2.3 网上药店企业美誉度的培育 |
7.2.4 网上药店运营团队及人才培育 |
7.2.5 网上药店交易平台运营的模式选择 |
7.3 第三方视角 |
7.3.1 网上药店虚拟企业的战略结构分析 |
7.3.2 第三方主导的网上药店电子市场的培育 |
7.3.3 基于第四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网上药店连锁店的管理与运营 |
7.3.4 第三方专业医药物流的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束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5)中文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搜索引擎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搜索引擎发展历史 |
1.2.2 搜索引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 |
2.1 搜索引擎概述 |
2.1.1 搜索引擎工作流程 |
2.1.2 搜索引擎体系结构 |
2.1.3 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
2.2 机器爬虫 |
2.2.1 HTTP 协议 |
2.2.2 爬取策略 |
2.2.3 网页爬取 |
2.3 原始信息预处理 |
2.3.1 信息预处理的系统结构 |
2.3.2 索引网页库 |
2.3.3 中文分词 |
2.3.4 网页分析与建立倒排文件 |
2.4 检索服务 |
2.4.1 检索服务的系统结构 |
2.4.2 检索的定义 |
2.4.3 查询服务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中文分词系统 |
3.1 中文分词系统概述 |
3.2 分词算法介绍 |
3.3 逆向最大匹配算法 |
3.4 中文分词的难点 |
3.5 中文分词的评价标准 |
3.6 一种提高中文分词准确率的方法 |
3.6.1 数据结构设计 |
3.6.2 混合字典 |
3.6.3 分词算法 |
3.6.4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WEB 挖掘在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
4.1 WEB 挖掘技术 |
4.2 WEB 文本挖掘 |
4.3 WEB 个性化简述 |
4.4 基于WEB 挖掘个性化服务系统的比较 |
4.5 WEB 挖掘技术在个性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4.6 基于WEB 挖掘的个性化技术的发展 |
第五章 个性化搜索引擎模型设计 |
5.1 个性化检索系统研究现状 |
5.2 用户兴趣的获取 |
5.2.1 页面特征提取 |
5.2.2 用户兴趣获取的一般方法 |
5.2.3 基于用户浏览行为挖掘 |
5.3 用户个性化模型研究 |
5.3.1 用户个性化模型表示 |
5.3.2 用户兴趣的存储 |
5.3.3 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与更新 |
5.4 个性化搜索引擎模型 |
5.4.1 用户个性化搜索引擎模型系统结构 |
5.4.2 查询优化 |
5.4.3 页面信息挖掘 |
5.4.4 个性化信息过滤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信息社会相关概念 |
1.2.1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 |
1.2.2 信息产业发展 |
1.2.3 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
1.2.4 信息网络建设 |
1.2.5 IT人才队伍建设 |
1.2.6 信息制度环境完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美国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2 日本信息社会的相关研究 |
1.3.3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比较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 |
1.5.2 问题和不足 |
2 美日两国信息技术发展比较 |
2.1 美国信息技术发展 |
2.1.1 信息基础技术 |
2.1.2 信息系统技术 |
2.1.3 信息应用技术 |
2.2 日本信息技术发展 |
2.2.1 信息基础技术 |
2.2.2 信息系统技术 |
2.2.3 信息应用技术 |
2.3 美日两国比较 |
3 美日两国信息产业发展比较 |
3.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 |
3.1.1 推动要素 |
3.1.2 发展 |
3.1.3 IT外包 |
3.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 |
3.2.1 发展背景 |
3.2.2 发展情况 |
3.2.3 IT外包 |
3.3 美日两国比较 |
4 美日两国信息化发展比较 |
4.1 美国信息化发展 |
4.1.1 企业信息化 |
4.1.2 电子商务 |
4.1.3 政府信息化 |
4.1.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1.5 教育信息化 |
4.1.6 农业信息化 |
4.2 日本信息化发展 |
4.2.1 企业信息化 |
4.2.2 电子商务 |
4.2.3 政府信息化 |
4.2.4 家庭和个人生活信息化 |
4.2.5 教育信息化 |
4.2.6 农业信息化 |
4.3 美日两国比较 |
5 美日两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比较 |
5.1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1.1 信息资源管理 |
5.1.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2 日本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 |
5.2.1 信息资源管理 |
5.2.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5.3 美日两国比较 |
6 美日两国信息网络建设比较 |
6.1 美国信息网络建设 |
6.1.1 第一、第二代网络发展 |
6.1.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2 日本信息网络建设 |
6.2.1 第一代、第二代网络发展 |
6.2.2 下一代网络建设 |
6.3 美日两国比较 |
7 美日两国IT人才队伍建设比较 |
7.1 美国IT人才队伍建设 |
7.1.1 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 |
7.1.2 IT人才引进 |
7.1.3 人才激励机制 |
7.2 日本IT人才队伍建设 |
7.2.1 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IT人才引进 |
7.2.3 人才激励机制 |
7.3 美日两国比较 |
8 美日两国信息制度环境比较 |
8.1 美国信息制度建设 |
8.1.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8.1.2 推动信息安全保障发展 |
8.1.3 支持信息业行会组织 |
8.1.4 推进信息国际化 |
8.2 日本信息制度建设 |
8.2.1 IT国家基本战略 |
8.2.2 e-Japan系列战略、计划 |
8.2.3 信息安全总体战略 |
8.2.4 u-Japan战略 |
8.2.5 IT新改革战略 |
8.3 美日两国比较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9.1.2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9.1.3 信息社会制度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
9.1.4 IT人才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
9.1.5 政府在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9.1.6 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
9.2 推进中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增强发展信息社会的紧迫性 |
9.2.2 加强研究开发,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进步 |
9.2.3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
9.2.4 推进信息化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
9.2.5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
9.2.6 加强信息社会法制建设 |
9.2.7 加强IT人才队伍建设 |
9.2.8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9.2.9 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市场运作机制 |
9.2.10 建立与信息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的领导体制 |
10 理论思考 |
10.1 信息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10.1.1 信息社会的内涵 |
10.1.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10.2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0.2.1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
10.2.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
10.2.3 信息技术是推进信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10.2.4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
10.2.5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 |
10.2.6 "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含义 |
10.3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区别 |
10.3.1 信息生产力成为最革命、最活跃的社会发展因素 |
10.3.2 信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社会资源 |
10.3.3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
10.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10.4.1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的作用 |
10.4.2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
10.4.3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10.4.4 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NET环境的科技文献统一检索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跨库统一检索系统的现状 |
1.2.2 国内跨库统一检索系统的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元数据与检索协议 |
2.1 元数据概念 |
2.1.1 MARC格式 |
2.1.2 Dublin Core格式 |
2.2 标准化检索协议 |
2.2.1 Z39.50协议 |
2.2.2 OAI协议 |
2.3 HTTP协议 |
2.3.1 HTTP的工作方式 |
2.3.2 HTTP的消息结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跨库统一检索技术研究 |
3.1 统一检索系统模式的探讨 |
3.1.1 元数据整合模式 |
3.1.2 中间件模式 |
3.2 采用WEB检索代理技术和页面分析技术的统一检索系统 |
3.2.1 Web检索代理技术 |
3.2.2 页面分析技术 |
3.3 小结 |
第四章 跨库统一检索系统设计 |
4.1 系统功能概述 |
4.2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4.2.1 文献服务网站 |
4.2.2 跨库检索 |
4.2.3 用户管理 |
4.2.4 文献资源数据库 |
4.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1 访问模型设计 |
4.4 系统详细设计 |
4.4.1 表现层的分析与设计 |
4.4.2 应用层的分析与设计 |
4.4.3 数据层的分析与设计 |
4.4.3.1 数库分析 |
4.5 开发技术的选择 |
4.5.1 J2EE和JSP技术 |
4.5.2 .NET和ASP.NET技术 |
4.5.3 实现技术选择 |
4.6 小结 |
第五章 跨库统一检索系统实现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2 统一检索流程 |
5.3 数据层的实现 |
5.4 用户层实现 |
5.4.1 用户查询模块 |
5.4.2 显示查询结果模块 |
5.4.3 详细信息模块 |
5.4.4 资料下载模块 |
5.5 应用层的实现 |
5.6 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1.1.2 从地理信息系统到空间信息服务 |
1.1.3 网格环境下的空间信息服务 |
1.1.4 P2P技术的快速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网格与P2P领域 |
1.3.2 空间信息服务领域 |
1.3.3 搜索引擎领域 |
1.3.4 研究现状小结 |
1.4 问题提出 |
1.4.1 当前单一网络不利于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 |
1.4.2 空间信息服务发现使用困难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 |
第2章 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相关理论与支撑技术 |
2.1 SOA |
2.1.1 SOA基本组成 |
2.1.2 SOA服务 |
2.1.3 SOA特征 |
2.2 WEB SERVICE |
2.2.1 XML |
2.2.2 SOAP |
2.2.3 WSDL |
2.2.4 UDDI |
2.3 OPENGIS |
2.3.1 GML规范 |
2.3.2 WMS规范 |
2.3.3 WFS规范 |
2.3.4 WCS规范 |
2.4 网格技术 |
2.4.1 五层沙漏模型 |
2.4.2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OGSA |
2.4.3 网格服务 |
2.4.4 虚拟组织 |
2.5 P2P技术 |
2.5.1 特点 |
2.5.2 分类 |
2.5.3 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 |
3.1 空间信息 |
3.1.1 空间信息内容 |
3.1.2 空间信息数据特点 |
3.2 传统空间信息服务体系 |
3.2.1 C/S两层构架体系 |
3.2.2 B/S三层构架体系 |
3.2.3 OGC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 |
3.3 传统空间信息服务模式 |
3.3.1 单机服务模式 |
3.3.2 链式服务模式 |
3.3.3 扇型服务模式 |
3.3.4 星型服务模式 |
3.3.5 网格型服务模式 |
3.3.6 各种空间信息服务模式比较 |
3.4 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框架 |
3.4.1 数据获取层 |
3.4.2 混合网络层 |
3.4.3 空间信息服务层 |
3.4.4 应用层 |
3.4.5 客户层 |
3.5 混合网络拓扑模型 |
3.5.1 网格网络拓扑 |
3.5.2 P2P网络拓扑 |
3.5.3 混合网络拓扑 |
3.6 混合网络建立与维护 |
3.6.1 UDP广播 |
3.6.2 网络节点的信息管理 |
3.6.3 混合网络初始化 |
3.6.4 网络节点的加入 |
3.6.5 网络节点的离开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间信息服务研究 |
4.1 空间信息服务 |
4.2 空间信息服务分类及特点 |
4.3 空间信息服务模型研究 |
4.3.1 UDDI |
4.3.2 WS-Inspection |
4.3.3 OGC CSW |
4.3.4 服务模型对比 |
4.3.5 基于区域注册中心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型 |
4.4 空间信息服务组合研究 |
4.4.1 Mc Govern等服务组合 |
4.4.2 OGC服务组合 |
4.4.3 分析对比 |
4.5 空间信息服务封装 |
4.5.1 封装概述 |
4.5.2 SOAP封装模型 |
4.5.3 服务封装 |
4.5.4 服务访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快速搜索 |
5.1 搜索方法概述 |
5.1.1 常用搜索方法 |
5.1.2 传统搜索引擎 |
5.2 空间信息服务搜索 |
5.2.1 空间信息服务搜索组成 |
5.2.2 空间信息服务搜索流程 |
5.2.3 空间信息服务快速搜索内容 |
5.2.4 空间信息服务注册 |
5.3 KAD算法 |
5.3.1 节点定义 |
5.3.2 K桶 |
5.3.3 KAD协议操作 |
5.3.4 查询路由 |
5.4 基于混合网络的改进算法 |
5.4.1 节点定义 |
5.4.2 查询节点路由 |
5.4.3 多关键字搜索 |
5.5 空间信息服务信息索引 |
5.5.1 关键词 |
5.5.2 文本处理 |
5.5.3 中文分词 |
5.5.4 倒排索引 |
5.6 空间信息服务定位及访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试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6.1 实验仿真 |
6.1.1 仿真 |
6.1.2 OPNet建模工具 |
6.2 试验环境 |
6.2.1 P2P单一场景 |
6.2.2 混合网络场景 |
6.3 空间信息服务 |
6.3.1 注册服务及搜索 |
6.3.2 未注册服务搜索 |
6.4 搜索算法试验 |
6.4.1 算法参数 |
6.4.2 分析比对 |
6.5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6.5.1 网络延迟 |
6.5.2 网络开销 |
6.5.3 响应时间 |
6.5.4 服务能力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共享研究现状 |
2.1 信息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2.1.1 整合原则 |
2.1.2 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特点 |
2.1.3 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 |
2.2 国内外相关项目研究现状 |
2.2.1 Meta1ib with SFX 系统 |
2.2.2 MAP(Millennium Access P1us)系统 |
2.2.3 清华同方TPI 的异构统一检索平台UPS |
2.3 国内外主要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3.1 相关概念阐述 |
3.1.1 数字信息资源 |
3.1.2 数字信息资源的特性 |
3.1.3 数字信息资源的分类 |
3.1.4 数字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
3.1.5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 |
3.2 理论基础 |
3.2.1 知识论 |
3.2.2 本体论 |
3.2.3 信息资源组织理论 |
3.2.4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3.3 技术基础 |
3.3.1 网格技术 |
3.3.2 互操作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 |
4.1.1 数字信息资源的差异性 |
4.1.2 环境的影响 |
4.1.3 团队的影响 |
4.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4.2.1 AHP 原理 |
4.2.2 AHP 方法的步骤 |
4.3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4.3.1 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
4.3.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4.3.3 判断矩阵P 的一致性检验 |
4.3.4 层次总排序 |
4.3.5 各影响因素的权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
5.1 基于网格技术的整合共享策略 |
5.1.1 网格资源 |
5.1.2 基于网格技术整合的原理 |
5.1.3 基于网格技术的服务共享模式 |
5.2 基于中介和封装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
5.3 基于跨库检索的整合策略 |
5.3.1 跨库检索的实现方法 |
5.3.2 跨库检索系统的构建 |
5.3.3 异构信息资源数据库间的互操作 |
5.4 基于本体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
5.4.1 本体的特征 |
5.4.2 本体的主要类型 |
5.4.3 本体的角色 |
5.4.4 语义异构的解决 |
5.4.5 基于本体整合的基本原理 |
5.5 信息资源整合概念模型及方法 |
5.5.1 信息资源整合概念模型 |
5.5.2 CDLNR 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模式 |
6.1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概念与内涵 |
6.2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原则 |
6.2.1 整体性原则 |
6.2.2 层次性原则 |
6.2.3 针对性原则 |
6.2.4 科学性原则 |
6.3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内容 |
6.3.1 服务流程的整合共享 |
6.3.2 服务功能的整合共享 |
6.4 数字信息资源面向服务应用的整合共享模式 |
6.4.1 访问控制 |
6.4.2 元数据服务 |
6.4.3 任务调度控制 |
6.4.4 知识服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7.2 CNKI、万方、维普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比较 |
7.2.1 收录的期刊数据库的比较 |
7.2.2 服务的对比 |
7.3 引例 |
7.4 数字信息资源统一检索平台 |
7.5 引例的解决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利用Internet检索科技信息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现状 |
2 网络科技信息源分布的特点 |
3 网络科技信息检索的途径 |
3.1 充分利用搜索引擎 |
3.2 查询免费网络数据库 |
3.3 查询和利用商业性网络数据库 |
3.4 浏览专业网站 |
四、Internet上电子科技信息的检索和获取(付费篇)──商业性网络数据库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与物联网的大型酒店运维管理研究[D]. 张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网络爬虫研究与实现[D]. 万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4]我国网上药店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孟令全. 沈阳药科大学, 2013(10)
- [5]中文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服务研究[D]. 陈彪.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4)
- [6]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 李理.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7]基于.NET环境的科技文献统一检索系统[D]. 谢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2)
- [8]混合网络中空间信息服务的快速发现[D]. 孟庆祥. 武汉大学, 2009(05)
- [9]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D]. 沈涌. 吉林大学, 2009(08)
- [10]利用Internet检索科技信息的途径[J]. 邓碧侠. 甘肃科技,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