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容性初探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容性初探

一、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通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熊胜[1](2021)在《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安排。培育中小学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的重要方面,而其主渠道在中小学思政课。但当前中小学思政课相互间还存在着沟通、协调和衔接不足的问题。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新时代思政课,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不断推进。因此,研究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的效果,对帮助和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法治意识、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是指在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内容、深度和方式的合理布局、科学分工,进而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目前,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在整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培育目标对接不清,持续性有待增强;二是培育内容结构失衡,有序性有待提升;三是培育深度模糊带过,衔接性有待优化;四是培育方式单向封闭,融通性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在于时代发展与目标调整的滞后、内容综合与统筹渠道的阻塞、学段跨越与认知水平的偏差、主体发展与评价方式的失调。针对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的优化策略。首先,要坚持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的总目标,做好学段目标的整体规划,增强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目标的持续性;其次,要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内容的沟通机制,做好学段内容的统筹协调,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内容的有序性;然后,要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培育深度的层层递进,强化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深度的衔接性;最后,要统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思路,拓展丰富多样的法治意识培育方式,提高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方式的融通性。以上策略的多轮驱动,促进了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在目标、内容、深度和方式上的一体化,从而合力推进了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

刘天明[2](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赫宁[3](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我国的文化之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贯通,会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产生重大意义。全球化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且模糊,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与不良思潮纷至沓来,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怎样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打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其高质量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主义的持续性发展与接班人的传承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系列对策。第一章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陈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三章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责任,也是应承担的实现文化强国的时代责任。二者的融入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第四章探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成因。指出在融入中出现的教材融合度不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并从国家、社会、思政工作者以及学生多个角度剖析了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提升融入实效性的原因。第五章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首先,要构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次,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再次,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党团组织与校园文化生活;最后,强化家庭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刘金芝[4](2020)在《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CIPP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迭代的进程日益加快,未来跨学科交融必然成为知识体系的发展常态。而建立健全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坚守大学本质、确保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因面临着学历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双重压力而逐步偏离培养“整全之人”的办学理念,事实上,高校唯有坚守大学的理性精神和德性价值,防范唯学历主义、唯实用主义倾向,方能实现守住灵魂的卓越。为此,探索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CIPP理论模型以及有效性教学等相关教学理论,通过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构建了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通过对其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程度分析,并结合G校的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保障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实现路径,以确保通识教育质量的发展以及通识人才的培养。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作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并针对其相关概念作了内涵界定。基于上述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CIPP理论模型初步构建了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专家咨询和实证调查的研究成果得出最终带有指标权重值的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本研究的最后,基于构建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以及对G校开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当前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现状、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据此给出了保障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实现路径相关建议。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模型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李劭仁[5](2020)在《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量的城市市政设施、高速公路等公共用人工公物被建设。而这也直接推动了公民所享有的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扩大,公民实际享有的利用权在我国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然而,现实中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配套的法律制度仍然缺失;法定的利用权内容和属性仍然模糊;体系化的保障制度未能完善。另外,行政主体作为保障公民行使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存在,其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公权力的侵权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域外国家公物法体系建设的经验,深入研究以利用权为中心的公共用人工公物法律理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制度。

赖雪梅[6](2019)在《“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自“05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为一门课程,然而实际教学效果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个现象,为解除“基础”课教师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门课中认知上的困惑,促进教材到教学的有效转化,本文探究了“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以此进行实践验证。从理论层面而言,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于“基础”课当中,不仅是因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更是因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学理上的联系,这是促成“基础”课诞生的最根本的缘由。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从未分离的实践,进一步验证了“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为一体的合法性。系统梳理和澄清“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助于提升“基础”课的理论深度,增强课程学术魅力。从现实层面而言,基于前述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的考证,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出系统的教学实施建议,全方位推进“基础”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提出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中宣部“05方案”设计的“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基础”课的教学实施现状与“方案”拟定的初衷存在很大差距:一线教师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帮助一线教师打通对“基础”课学理认知上的困惑,使其认识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价值趋同性、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学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对“基础”一线教师的困惑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本文直接探究“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于一体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剖析“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设计“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路径,并进行实践验证,希望借此帮助“基础”课一线教师解除学理困惑,为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供方法和途径上的借鉴。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首先对“基础”课、“德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法制教育”这几个关键词语进行阐释和界定。在继承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渊源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同源性、同质性、价值趋同性和互补性差异的理论是“基础”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在一门课程中的内在学理依据。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中国德法相济的历史传统形成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德法融合的思想也为“基础”课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这部分研究将为实现“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历史基础。第三部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其维度。从现实来看,道德与法律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意识形态,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建立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结合正是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与实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此部分的深度分析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一线教师对“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建立有效的认同感。第四部分,“基础”课教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承担“基础”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和教学的惯性导致他们对“基础”课诞生和实施产生巨大的困惑,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通性,在教学中不能将“05方案”的指导精神贯彻到位,从而出现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分而治之”的“两张皮”现象,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诸多方面。唯有透析“基础”课教学“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也是课题创新价值的集中所在。基于前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学理、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考察和分析,针对当前“基础”课教学当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系统的实施建议,并进行实践验证,全方位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考核的立体化改革,力促“基础”课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秦志龙[7](2019)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问题是关乎阶级、政党、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量之多寡、质之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社会舆论走向、未来发展方向,而且深刻影响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乃至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特别是建立新中国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重视掌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一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壮大至今的壮阔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争取、确立、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风云历史。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既不是凝固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并没有平静下来,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明争暗夺依然激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神纷争、思潮林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手段方式对我国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国际舆论格局仍处于“西强东弱”“资强社弱”的状况。从国内思想意识文化领域来看,当前,我国改革全面深化、开放扩大升级,处于深度社会转型之中,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蔓延之势,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信仰迷失等现象还大量存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不断受到新的挑战;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借助新媒体广为传播,极力歪曲误读误导改革开放,否定党史军史国史,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竭力同我们争夺阵地和人心,抢夺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为此,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思考,选择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为题展开探讨。概而言之,文章总体上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进行,除第一章绪论外,分五章具体展开论述,比较深入地从本体维度对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了概念分析,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比较全面地把握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比较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分析。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理路,首先界定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的基础性概念——话语、话语权、意识形态,然后探讨意识形态话语权涉及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把握意识与语言、意识形态与话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着重从本体维度而非主体维度揭示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一种话语权利或话语权力,更是基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之内容和形式而生成的话语权威,包括理论层面的解释力说服力、价值层面的感召力引领力、话语层面的吸引力影响力。并进一步区别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管理权、学术话语权的异同,解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整体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从本体维度来看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它是话语权利、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威的统一;从主体维度来看,它是话语资格、话语能力和话语效果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主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阶级社会里思想统治的一般规律、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毛泽东提出的“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思想观点,它们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直接理论依据。同时,梳理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关思想,包括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福柯的话语-权力论,它们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思想借鉴。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既从全球化纵深发展、市场化深入推进和信息化急速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时代挑战,也从经济巨大发展、网络广泛普及、腐败有效治理三个方面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多重机遇。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主要从政党、国家、民族三个层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从政党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有效巩固和长期执政能力的继续提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总体安全;从民族层面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该遵循主导性和多样性辩证统一、党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辩证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辩证统一四项原则。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主要从五个方面提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向:理论向度,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说服力;价值观向度,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引领力;话语向度,要在优化话语生产、丰富话语内涵的同时改进话语表达、改善话语传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和传播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他者向度,要加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追踪研究和理论批判,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力和引领力;主体向度,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素质,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厚实的主体保障。

罗辉[8](2019)在《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远长久的力量,是国民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借力民主性的立法、公正性的执法和司法、自觉性的守法来推进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解决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使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又并行不悖,就成为学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从法治这个研究角度切入,集中论述了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本文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是分析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综述国内外在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开阔本课题研究的视野,借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明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本课题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问题与成因。这部分内容在概括总结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包括公民的“爱国”表现存在不当问题、“敬业”践行情况不容乐观、“诚信”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不“友善”行为仍司空见惯等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包括国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僵化低效、官员腐败和政府失信现象的负面性影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滞后、法治和公共政策支持公民道德建设不足等问题成因。第三部分是法治对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内容,一是概括了法治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坚实保障;后者是前者的价值支撑。二是分析了法治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融通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上是通约性关系;法治为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开辟重要渠道并提供强劲动力。三是总结了法治对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性:法治是公民报国卫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保障、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支撑、诚实守信社会公德践行的必要约束和友善尊崇效仿之风形成的强大助力。第四部分是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对策。即五条基本路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富民强国战略;把依法治国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并融入整个国民教育全过程;将文化强国战略和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相统一;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实现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依法治理网络使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网络阵地。五个主要方法:把公民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之中;加强宣教使守法真正成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提高党员、名人和青少年等关键群体法治意识促进公民形成法治思维;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形成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三位一体”。

崔晋文[9](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关于人的教育,这一点无论是鲍姆嘉通、席勒,还是马克思,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审美教育与“人”的联系,因而美育的指向不仅是客观对象,更是主体存在,也就是对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互不相同,却存在很多关联和共性。美育的中介性特征使其本身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美感是善心之本,是道德之本”;而美育的趣味性和重感性等特征又使得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融通互补的可能性。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性分析和说教,较为忽略情感和审美,而美育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不足,并从更深的层次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从短期来看,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后者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支撑。理论方面,中西方美育思想不仅对现代美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是研究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和理论基础。在众多美育理论中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最为重要,它不仅涵盖面广,而且这一体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至今依然是包括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自然观具备明显的生态美育的意涵,这在强调生态文明的今天意义匪浅。实践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更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美好生活的这一客观要求就成为了实施美育的重要实践基础。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而利用美育形象性、情感性等特征,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人格,帮助人们从问理的道德走向问心的道德,由此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使人形成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此外,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知识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形象记忆与情感陶冶相统一的原则。美育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伦理美、形式美、内容美、心灵美、行为美等方方面面的教育,也正是由于它的涵盖面较广,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同样多种多样,包括知识引导、环境陶冶、情境感染、情感激励等。美育的融入能使这些路径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个性和现实需要,更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最终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受教育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特殊的时期,这就决定了它具备政治教化功能,这一功能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这也是导致美育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此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审美趣味不浓,部分内容存在说教性、手段单一、形式刻板的问题,实施过程现实感不够、对人的个性关注不够、情感和美的共鸣不足,这些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打了折扣,此外,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美的意识和内容尚未成为重点。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的不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渗透力不够,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应该具备的教育意义被削弱了,应有的教育效果也较难达成。问题的背后必然存在成因。长期以来无论是政治意识形态领域或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对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正确认识不足,人们一般习惯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性的一面,认为其主要具备规范性、灌输性和赏罚性等特征;而美育则与此不同,人们一般仅认识到其感性的一面。这种认知上的误解使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难以融合的状态。在应试教育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今天,教育的功用性依然是人们追逐的重要目标,这也导致整个教育体系中美育的参与不够,美育作为非理性、非政治性的教育也因此被置于边缘化的微妙地位。针对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构建促使美育得以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并进一步加强美育中文学艺术的作用;重视大中小学美育课程地配置和设置,增强教师队伍的美育素养,增加情感教育和实践审美的内容,等等。不过归根结底,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应该在“人”,而“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与美育的“人性完满”完全一致,因此在推进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就必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然而,以人为本并不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审美的基础之上,而生态审美的要素又蕴含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之中。这样一来,重新界定生态美育的内涵并认识到生态美育的重要意义,对恢复人的个体价值以及人类整体价值而言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使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可能。

桑建泉[10](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文中认为当今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的利益共生点不断增加、基本共识区域日益拓展、命运交融程度持续加深,人类在发展的依存性层面已经成为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善型公共生活结构在当下还不具有成熟稳定性,倡导与践行共同价值,正是为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当下走向更为符合人类价值期待的应然状态。基于此,系统地探究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理论实践基础与现实关照,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魅力,更有助于全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合理性。理解价值是开展共同价值研究的理论起点。洛采首次在规范化的理论体系中提高了价值的形而上地位,马克思则主张价值应在具体现实而非抽象推演中得到理解,为此他还批判了瓦格纳的抽象概念演绎法。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释价值本质,破除了价值一般与价值特殊之间的理论“壁垒”,指出实践过程中主体改造客体的价值关系是理解价值现象的基础。与价值相一致,共同价值应在具体的历史实践而非纯粹思辨中得到理解。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共同价值是反映人类命运与共状态中共同需要关系、共同利益的价值规范。它既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具体的价值理念,也包含着人类追求美好公共生活的积极价值倾向、正确价值选择与良善价值目标。经过西方资产阶级精心包装的“普世价值论”早已背离了自由等理念的本真意涵,共同价值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超越了“普世价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初步提出到拓展与深化,始终表达了关怀人类文明前行的价值倾向,而类主体性、利益共生性、风险共同性不仅让共同价值成为深刻现实,更让其成为联结当代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共同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是在扬弃市民社会中得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叙事不是纯粹客观的事实描述,而是有着鲜明的价值态度,即对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的进步意义给予积极肯定,同时对资本主义给亚非拉等殖民地带去的深重灾难进行无情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矛盾不断调和以至最终统一的过程,“自由人联合体”是其价值理想。在当下,共同价值需要承继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世界历史”价值视野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以增强其理论解释与理论批判力。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范畴,其由中国提出有着逻辑必然性。七十年来,新中国尽管在发展中曾经遭遇过挫折,但整体上从未偏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通过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式坚持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探索中作出了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通过平衡国内国际责任承担了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当代中国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内在一致性,现代化发展、开放发展、责任发展有机统一的中国实践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同样离不开责任大国的引领。今日中国之所以能提出共同价值,是基于自身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体悟;今日中国之所以要提出共同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扞卫人类当下利益与实现人类命运的当代改善。共同价值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现实关切,是完善全球治理的规范性价值导向。共同价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合作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因此二者在全球治理中的“携手共治”应得到正确理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不能简单推演到国际关系领域,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展开激烈对抗进而战胜并埋葬资本主义是“斯大林话语体系的表达”。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当代全球性问题面前,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应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出发携手合作。中国关于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主张,立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人类社会重大矛盾的科学认知,倡导全球事务各国共同治理、国际交往“义利并行”。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心的新时代中国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但中国不会牺牲核心国家利益,而是在国家发展与人类利益中寻求统一。当今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同人类命运的改善背道而驰,是阻碍全球治理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共同价值嵌入全球治理的逻辑演进必然。共同价值在理论优势、实际推进、整体构建三个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在于其当代性,共同价值则为各国追求当代利益提供了价值规范,它倡导各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主张各国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可见共同价值在利益属性的维度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其次,“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具有内在契合性,其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未来发展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同价值引领下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推进。再次,共同价值不仅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而且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以共同价值为导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性构建,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拓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域、充实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含。共同价值是人类整体发展中责任与义务的有机统一。从当今国际的基本现实而言,共同价值是各主权民族国家的发展权益与国际责任的有机统一。践行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只能是世界各国的人民,“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只有将人类发展命运的决定权交还给各国人民,让人民在理性思考与实践中深刻体悟“自我”的真实责任与义务,全球人民才能在普遍的价值共识中携手构建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人类也才能“诗意地栖居”于共有的地球家园。

二、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通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通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
2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础概念界定
        2.1.1 中小学思政课
        2.1.2 法治意识
        2.1.3 一体化
        2.1.4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
    2.2 基本理论依据
        2.2.1 “渐进平衡”的认知发展论
        2.2.2 “整体协调发展”的系统论
3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现状分析
    3.1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目标分析
        3.1.1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做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3.1.2 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做学法守法的初中生
        3.1.3 认同法治治理方式,做崇尚法治的高中生
    3.2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内容分析
        3.2.1 立足小学生学习生活,重在感受法律常识
        3.2.2 基于初中生学习成长,重在普及法律知识
        3.2.3 着眼高中生立德成才,重在强化法治价值
    3.3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深度分析
        3.3.1 从无到有,小学思政课做好法治意识启蒙
        3.3.2 从有到全,初中思政课夯实法治意识基础
        3.3.3 从全到深,高中思政课提升法治意识价值
    3.4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培育方式分析
        3.4.1 以情境和活动为主线的多样教学方法
        3.4.2 以图文相结合为基础的内容呈现形式
4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存在的问题
        4.1.1 培育目标对接不清,持续性有待增强
        4.1.2 培育内容结构失衡,有序性有待提升
        4.1.3 培育深度模糊带过,衔接性有待优化
        4.1.4 培育方式单向封闭,融通性有待提高
    4.2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时代要求与目标调整的滞后
        4.2.2 内容综合与统筹渠道的阻塞
        4.2.3 学段跨越与认知水平的偏差
        4.2.4 主体发展与评价方式的失调
5 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的优化策略
    5.1 坚持培育目标的整体规划,增强持续性
        5.1.1 坚持青少年法治意识培育的总目标
        5.1.2 整体规划中小学思政课的学段目标
    5.2 聚焦培育内容的统筹协调,提升有序性
        5.2.1 完善法治意识培育内容的沟通机制
        5.2.2 统筹协调中小学思政课的学段内容
    5.3 突出培育深度的层层递进,强化衔接性
        5.3.1 准确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5.3.2 设置层层递进的法治意识培育深度
    5.4 注重培育方式的丰富多样,提高融通性
        5.4.1 统一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思路
        5.4.2 拓展丰富多样的法治意识培育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六、创新点和难点
    总结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丽江洞经音乐
        二、纳西古乐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二、群众基础概况
        三、格律音韵概况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一、《丽江府志略》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三、《雪山诗选》
        四、《清史稿》
        五、《永保平安》
        六、《玉龙旧话新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一、入户走访调查
        二、代表人物走访
        三、组织表演观摩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一、即兴演奏特征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 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
        (二)连续性与变革性
        (三)独立性与融通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二)“诚实守信,崇尚正义”的道德取向
        (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
        (四)“仁者爱人,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
        (五)“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念
        (六)“追求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第三章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责任
        (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抵御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的实现文化强国的时代责任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为实现文化强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三)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涵
        (一)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二)使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思想道德的精神滋养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教材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度不高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缺乏实效性
        (三)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
        (四)教师教学未能有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未能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氛围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挖掘不够
        (三)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传播的冲击
        (四)思政工作者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
第五章 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
        (一)做好教材修订工作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二)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育者传统文化素养
        (三)创新教育载体积极运用互联网教育教学资源
        (四)有效运用文学历史等学科的思政资源
    二、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社会媒体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责任
        (二)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三)鼓励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文艺作品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团组织与校园文化活动
        (一)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和读书活动
        (二)重视党团组织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
        (三)注重校园文化活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四、强化家庭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
        (一)家长以身作则传承中华优良家风家教
        (二)学生自觉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提升文化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4)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CIPP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的研究
        1.2.2 通识课程的研究
        1.2.3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新颖或创新点
第2章 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通识教育
        2.1.2 通识课程
        2.1.3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2.2 理论基础
        2.2.1 有效教学理论
        2.2.2 CIPP模型理论
第3章 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2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的特殊原则
    3.2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
        3.2.1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3.2.2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指标确立
        3.2.3 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实施
    3.3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G校通识课程教学管理发展概况
        3.3.2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4章 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证分析
    4.1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4.1.1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现状调查对象
        4.1.2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2 G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主要问题
        4.2.2 原因分析
第5章 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路径分析
    5.1 背景保障:树立一流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文化理念
        5.1.1 践行“有效教学”理念
        5.1.2 倡导“质量文化”理念
        5.1.3 贯穿“服务导向”理念
    5.2 投入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及加大经费投入
        5.2.1 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5.2.2 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5.2.3 加大通识课程经费投入
    5.3 实施保障:系统改进通识课程教学总过程
        5.3.1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5.3.2 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
        5.3.3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5.3.4 完善教学成果考核机制
    5.4 效果保障:构建通识课程教学诊断与持续改进机制
        5.4.1 多维主体的通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5.4.2 建立通识课程持续改进与创新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概述
    第一节 公物
        一、公物的概念
        二、公物的分类
    第二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的概念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的相关概念辨析
        三、公共用人工公物的特征
    第三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概念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内容
        三、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特征
第二章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相关理论解读
        一、公共信托理论
        二、公共地役权与剩余财产理论
        三、公共财产用益权理论
    第二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权利属性
        一、反射利益说
        二、权利说
        三、本文观点
第三章 公共用人工公物的利用制度
    第一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的利用分类和一般原则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的分类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的一般利用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一般利用的界定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一般利用的原则
    第三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的特别利用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特别利用概述
        二、公共公用人工公物的一般许可利用
        三、公共用人工公物的特许利用
第四章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规范保障和救济
    第一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的规范保障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管理权概述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管理主体的规范
        三、公共用人工公物管理权内容的规范
    第二节 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救济
        一、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救济概述
        二、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救济的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研究及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第2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基础”课的概念及其由来
        2.1.2 德育与道德教育
        2.1.3 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
        2.1.4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3 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
    2.4 中国古代礼法并用、德法兼治的思想
第3章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实需要及维度
    3.1 经济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2 政治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2.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德维度
        3.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法治维度
    3.3 文化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3.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3.2 浓厚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3.4 社会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4.1 道德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基石
        3.4.2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
    3.5 生态建设维度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需要
        3.5.1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相融合、相统一
        3.5.2 生态文明建设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
第4章 “基础”课中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分析
    4.1 教学理念分析
        4.1.1 “基础”课现有的教学理念及存在的问题
        4.1.2 构建新的“基础”课教学理念
    4.2 教学方法分析
        4.2.1 专题式教学法
        4.2.2 案例教学法
        4.2.3 合作学习法
        4.2.4 服务性学习法
        4.2.5 研究式教学法
    4.3 实践教学分析
        4.3.1 “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4.3.2 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4.4 教学考核分析
        4.4.1 “基础”课考评现状分析
        4.4.2 “基础”课有效考核评价策略
第5章 “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改进对策与实践
    5.1 教学实施原则
    5.2 教学整体设计
        5.2.1 “基础”课专题设计的目标
        5.2.2 “基础”课专题设计内容与方法
        5.2.3 “基础”课考核方式设计
    5.3 教学实践案例
        5.3.1 教学内容解析
        5.3.2 学生学情诊断
        5.3.3 教学目标分析
        5.3.4 教学策略分析
        5.3.5 教学流程
        5.3.6 课堂实录
    5.4 教学效果分析
结语创新体制机制,助力有机融合的落地落小落实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外研究概览与简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简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基础性概念考察
        一、话语:从“语言”到“话语”
        二、话语权新释:基于“权”的多重涵义
        三、意识形态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基础性关系探讨
        一、意识与语言
        二、意识形态与话语
        三、话语与权力
    第三节 “意识形态话语权”界定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层次
        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意识形态话语权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意识形态话语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
        二、意识形态话语权与学术话语权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合理性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思想资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二、列宁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三、毛泽东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相关思想
        一、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论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
        三、福柯的话语-权力论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全球化纵深发展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
        二、市场化深入推进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
        三、信息化急速发展与网络意识形态乱象纷呈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多重机遇
        一、经济巨大发展带来的机遇
        二、网络广泛普及带来的机遇
        三、腐败有效治理带来的机遇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和原则遵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义
        一、关系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和长期执政能力
        二、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总体安全
        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原则遵循
        一、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原则
        二、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原则
        三、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原则
        四、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原则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多维路向
    第一节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之策
        一、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所在
        二、理论创新应以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
        三、以实践为基础和以问题为起点是理论创新的“两翼”
    第二节 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定位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举措
    第三节 改进意识形态话语表达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之举
        一、改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
    第四节 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批判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加强对多样社会思潮的研究辨析
        二、加强对异质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
    第五节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我国目前价值观多元化形势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问题与成因
    (一)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主要问题
        1.公民中的“爱国”表现存在不当问题
        2.公民中的“敬业”践行情况不容乐观
        3.公民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比较普遍
        4.公民中的不“友善”情形仍司空见惯
    (二)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问题成因
        1.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及其形式僵化低效
        2.改革阵痛和市场经济乱象的负面性影响
        3.法治和公共政策支持公民道德建设不足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滞后
二、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与核心价值观
        1.法治的内涵与特征
        2.法治与核心价值观的区别
    (二)法治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致性
        1.法治是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坚实保障
        2.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是法治的价值支撑
    (三)法治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融通性
        1.法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
        2.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上是通约性关系
        3.法治为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创造出重要渠道
    (四)法治对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性
        1.法治是公民报国卫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保障
        2.法治是公民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支撑
        3.法治是公民诚实守信社会公德践行的必要约束
        4.法治是公民友善尊崇效仿之风形成的强大助力
三、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对策
    (一)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基本路径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全面推进富民强国战略实施
        2.把依法治国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并融入整个国民教育全过程
        3.将文化强国战略和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相统一
        4.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实现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5.依法治理网络使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网络阵地
    (二)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要方法
        1.把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之中
        2.加强宣教使守法真正成为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
        3.提高党员、名人和青少年等关键群体法治意识促进公民形成法治思维
        4.完善国家信用体系形成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
        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三位一体”42结束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致谢

(9)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美育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三) 研究观点的贡献和不足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
        (一) 基本框架
        (二) 研究视角
        (三) 研究方法
    四、选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及其融入意义
    一、美育及其价值取向
        (一) 美育的内涵
        (二) 美育的特点
        (三) 美育的价值取向
        (四) 美育的功能
    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 诉求的一致性
        (二) 方法的融通性
        (三) 功能的交互性
    三、美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二)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情感激励
        (四)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二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
        (一) 西方的美育思想
        (二)中国的美育思想
        (三)马克思的美育理论
    二、实践依据
        (一)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 实施美育:构建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
第三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一、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 提升人的审美能力
        (二) 提高人的道德情操
        (三)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四)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五)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二、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 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 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融合的原则
        (三) 形象记忆与情感陶冶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教育
        (二) 艺术美与伦理美的教育
        (三) 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教育
        (四) 心灵美与行为美的教育
    二、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 在知识引导中融入
        (二) 在环境陶冶中融入
        (三) 在情境感染中融入
        (四) 在情感激励中融入
第五章 当前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及其后果
    一、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足的表现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上对审美教育重视不够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审美趣味不浓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情感和美的共鸣不足
        (四) 生态美教育尚未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足的后果
        (一)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 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三) 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第六章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原因探析
    一、对审美教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
        (一) 意识形态领域美育地位出现偏差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联系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一) 教育体制中美育教育规定的缺乏
        (二) 教材体系对美育教育的淡忘
        (三) 教学过程对美育教育的忽视
    三、对非理性教育以及非应用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 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性
        (二) 割裂求真求善求美教育的统一性
第七章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不足问题的对策
    一、建设美育所需要的社会环境
        (一) 建构美育的良好物质环境
        (二) 优化美育的开明政治环境
        (三) 完善美育的健康文化环境
        (四) 加强美育中的文学艺术熏陶
    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美育课程设计
        (一) 做好大中小学美育课程的配置
        (二) 加强教师队伍对审美教育的学习
        (三) 加大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四) 把课堂教学与实践审美结合起来
    三、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
        (一) 以人为本在中西方语境下的内涵
        (二)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三) 以人为本与审美教育追求“人性完满”的一致性
        (四) 将美育落脚在“人性的完满”上
    四、把生态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
        (一) 生态美育的教育价值
        (二) 生态美育实施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1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标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选题意义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动态
    三、共同价值的研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性问题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可能的研究创新
第二章 共同价值的理论蕴含
    一、价值与共同价值
        (一)价值的主客观之争
        (二)马克思对价值的实践诠释
        (三)价值、价值规范与共同价值
    二、“普世价值论”的理论本质及共同价值对其超越
        (一)国内学界论辩“普世价值论”的理论背景
        (二)“普世价值论”真的普世吗?
        (三)共同价值对“普世价值论”的超越及其美好生活意蕴
    三、命运与共时代的共同价值
        (一)作为价值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共同价值在当代的深刻现实性
        (三)共同价值是联结人类共同命运的精神纽带
第三章 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价值立场
        (一)市民社会中隐藏着理解人类历史的“锁钥”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局限
        (三)人类社会对市民社会的价值超越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价值视野
        (一)资本主义的勃兴拉开了世界历史的序幕
        (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深重灾难
        (三)社会所有制的必然确立
    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理想
        (一)资本主义自由观的价值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理论阐释
        (三)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四、共同价值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理论继承
        (一)阐明共同价值“人类社会”的价值立场
        (二)明晰共同价值“世界历史”的价值视野
        (三)坚定共同价值“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
第四章 共同价值由中国提出的逻辑必然
    一、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价值追求
        (一)中国社会革命的现代化审视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提炼与不断化解
        (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往
    二、中国共产党开放发展的价值抉择
        (一)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确立
        (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开放发展
        (三)开放发展的中国经验
    三、中国共产党责任发展的价值担当
        (一)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二)维护中华统一命运共同体
        (三)支持世界和平发展事业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代中国发展
        (二)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意义
        (三)当代中国开放发展的世界意义
        (四)当代中国责任发展的世界意义
第五章 共同价值的全球治理关照
    一、追求共同价值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携手共治”
        (一)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基于“外在性”还是基于“内生性”
        (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及其限度
        (三)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均难以独善其身
    二、全球治理嵌入共同价值的中国主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
        (二)人类社会在当代所面临的重大矛盾
        (三)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三、从霸权主义国际格局走向以共同价值为底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国际霸主竞相交替是近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最突出特点
        (二)当今世界的霸权主义国际格局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前行逻辑
        (三)未来的国际格局必然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六章 共同价值对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贡献
    一、共同价值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优势的发挥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特质
        (二)共同价值关注当代人类的整体发展利益
        (三)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当代人类整体发展利益的理论优势
    二、“一带一路”:共同价值的实践样态
        (一)“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与共同价值的内在契合
        (二)“一带一路”在目标维度致力于践行共同价值
        (三)以共同价值引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构建及其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共同价值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内容
        (二)共同价值规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发展方向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融通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意识一体化培育研究[D]. 熊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赫宁.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高校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CIPP模型[D]. 刘金芝. 广西大学, 2020(07)
  • [5]公共用人工公物利用权研究[D]. 李劭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基础”课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研究[D]. 赖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7]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D]. 秦志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以法治推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D]. 罗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9]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研究[D]. 崔晋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底蕴研究[D]. 桑建泉.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容性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