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珍[1](2015)在《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和中西方现代哲学大背景下,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以现代性为研究视域对戴望舒新诗艺术进行论述与阐释,以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为切入点,通过其新诗艺术的“言”、“象”、“意”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及其诗歌文本继承与开创所起的作用,来透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规律与发展特点,同时从中也能呈现出文学史以外更为广袤的艺术史空间。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不仅是跳出传统的角度重新阐释戴望舒的新诗艺术,发现与传统阐释的不同之处,还是在现代性的审美范畴中发现其文本中西交汇的因素。这种研究不是孤立的存在,还可以拓展到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诗人文本艺术的现代性研究,从而能够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野去研究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最终为求在更深层次和更宽广领域解读戴望舒的新诗文本及其文学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未完成的方案”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包含“言、象、意”三个方面的九个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戴望舒新诗语言具有现代性的探索。1.戴望舒通过对新诗外在音乐性、内在音乐性、内外调和的音乐性的追求来展现其对音乐性现代性讹而新的探索。2.戴望舒新诗语言的非线性断续、心理语言的断裂、电影和绘画手法的运用展现出了戴望舒现代性写作的断续性特征。3.戴诗通过与其译诗的互文性、与传统文化的互文性两个方面实现了新诗语言的现代性转换。其次,戴望舒新诗意象具有现代性的展现。1.戴望舒新诗意象的繁复性。这主要是指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给人视觉化的呈现,意象网络的多形式组合以及日常意象所具有的多义性喻指。2.戴望舒新诗意象的碎片化。碎片化的人物——“孤独的个体”、意象拼贴的新意义呈现以及碎片中的整体性意义构成了碎片化的特点。3.戴望舒新诗意象的易失性。意象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状态是转瞬即逝的,然而这种瞬间的呈现却是对永恒美的追求。最后,戴望舒新诗意蕴具有现代性的表达。1.戴望舒新诗具有世纪末情绪。分别表现在人生的孤独、失意和漂泊上,从而生发出一种时间陷落的焦灼。2.戴望舒新诗中还呈现出精神的颓废特征,其表现在过度描写、迷恋细节以及少女情结上,然而这种颓废与进步是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其颓废的哲学根基与庄禅的影响是分不开的。3.戴望舒新诗呈现出反思的现代性,这是后“五四”时代的动力源,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反“五四”的启蒙现代性,戴望舒从艺术的角度提倡“纯诗”写作来反对破坏诗意的启蒙。他的反思性困惑与自我认同的现代性危机驱使他在新诗艺术中寻觅已逝的美。总之,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指向的是未来的终极价值与思考。
王静华[2](2013)在《戴望舒与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践行》文中研究表明许多研究者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观点:中国并没有拥有过真正的现代主义。的确,现代主义同浪漫主义及其它文学流派一样都属于舶来品,浸透着浓厚的异域色彩。但也不能否定,中国的大多数作家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拿来”过程中已不再是纯粹的西方文化,西方现代主义浓厚的理性和客观性对于中国国情的不适应,因此,它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早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提及现代主义,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是一个迷人的存在。它在中西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和成熟。在现代诗派的成长过程中,戴望舒以独特的个性和中西融合的创作特色影响了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倾向,他在转变诗人身份的过程中践行了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并成为现代诗派的领袖人物。本文将从现代主义出发,探讨戴望舒及其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践行。本论文分别从下面几章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现代主义的界定和简单介绍了中国现代诗派的由来,以及在现代诗派视野之下的戴望舒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其论文创新点所在。第一章主要是从现代诗派的大视野中来看待戴望舒的身份、地位和创作特质,在这一章中,从不同的三种方向论述了戴望舒从“新月”走向“现代”的转变及其原因。并且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来界定戴望舒为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的最佳整合者,为后文的论述做了铺垫。再次,对戴望舒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做了论述。第二章从具体文本进行分析,《我底记忆》:戴望舒从“音乐美”的世界里走出,大胆地进行探索与创新,完成了华丽转变。而《望舒草》却代表着戴望舒艺术风格的完全成熟,在具体阐释中探讨戴望舒诗歌的现代主义。意象作为诗歌最重要的素材,此节论述了戴望舒化古为今的本领,并大胆借鉴西方的意象,体现出浓厚的现代性情绪。第三章着重介绍了戴望舒的诗歌理论:“诗论”。从诗论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情绪的自我化、形式的散文化、内容的真实化,论述了戴望舒创作的现代特质和他亲自实践诗歌理论的精神品格。第四章介绍了戴望舒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思想心态的变化和诗歌创作转向以及他对现代诗派和整个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影响。结语部分阐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品格和对戴望舒研究的展望。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人物,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主义的最佳整合者。戴望舒开创了一个诗歌创作的新时代,同时丰富了诗歌领域的理论资源,完成了对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践行。
沈菲[3](2011)在《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戴望舒作为我国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代表诗作《雨巷》、《我底记忆》在当时曾备受推崇。戴望舒的诗歌具有中西诗艺馨香兼容的独特魅力,这与他并行而进的个人创作与西方诗歌翻译工作是分不开的。对于戴望舒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关系问题,先前的研究者们大都从宏观角度切入,探究戴诗在整体上对于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借鉴和学习(如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未来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诗歌等等);而较少直接从具体文本入手去分析戴望舒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关系问题。戴望舒作为一个诗人与诗歌翻译者,其主体选择作用在先前的研究中也较少涉及或虽有涉及而不太深入。笔者通过本篇论文尝试着从这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戴望舒的诗作与其汉译诗之间存在着一种文本间的相互阐释关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而目前尚没有研究者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和他所翻译的西方诗歌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四章内容,从文本层面、主体层面和文化层面三个层面入手对这二者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首先,在文本层面中,通过诗歌意象、诗歌情感、诗歌主题、诗歌结构四个部分具体的实例分析,展现戴望舒诗歌创作中所采用的具体的互文性手法,以及戴望舒诗作和其汉译诗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关系(包括同步递进式关系和互补性关系);其次,从主体层面入手,分析戴望舒诗作和其译诗具有互文性现象的原因,突出其兼具诗人、读者、译诗者的三重身份所体现出的主体选择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最终跨度到文化意义层面,从中西文化大的背景下,在一个更宽泛的语境中来重新认识戴望舒诗歌的跨文本的文化意义。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这种对照和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情况。
张园园[4](2010)在《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文中研究指明纵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诗坛,戴望舒无疑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健将。其飘逸的文风、含蓄朦胧的诗歌境界为现代诗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这种成就的背后源于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本文即从这一诗歌现实出发,深入探寻戴望舒诗歌创作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关系。戴望舒从古典诗歌中提取到丰富的艺术精华。他的诗歌创作前期有着新月诗派的三美艺术特征,突出了格律诗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抒发了戴望舒独特的孤独、忧郁、凄婉、迷惘的情感特征。传统诗歌中固有的感伤意象在戴望舒笔下也有了充分的展示,但他从中得到的是现代诗情。他运用古典诗歌悠远的意境和含蓄委婉的抒情手段,处理自己感伤、寂寞的意绪。这些都是他对古典诗歌有力继承的体现。如若论及戴望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源于其从小拥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等因素。他以吸收的古典诗歌精华为根基,大胆融汇西方现代派诗歌手法,形成了中西诗歌交融的艺术特色。他追求诗歌建构的散文化,摒弃了音律,扬弃了整饬的诗形,用情感的流动支撑起诗歌的框架。同时,他沿用古典诗歌融情于景的手法,把诗歌情感隐藏在意象和物境之中,通过意象泄露出情思,从而完成了对古典诗歌的超越。戴望舒诗歌在对古典诗歌超越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过于直白的言语,淡化了意境;过于追求感伤、忧郁的诗情,以致于不时呈现一种虚无之感。总之,正是与古典诗歌颇为深厚的艺术渊源,才铸成了戴望舒诗歌独特的魅力。
高志明[5](2010)在《通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多学科背景下对新时期以来的通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力图为后续的通感研究作必要的学术观察和学术准备。参照接受修辞学的基本观:修辞活动是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互动的言语审美活动,作为学理依据,界定通感:通感是在言语活动中,因本觉和通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特征多向位移而生成的审美话语形态。联觉、移觉和通感三者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它们共同构成通感的三层级系统。以新的通感定义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文艺美学等理论资源,依次探讨通感的话语特征,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通感在“表达—接受”、“主体—客体”之间的双重互动关系;用辨异和比较的方法论,初步探讨了通感与相关辞格的关系,为通感的深入研究提供比较和参照。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够为现有的同类研究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个案。
付海鸿[6](2006)在《论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拟女性心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戴望舒是中国现代白话诗坛上一位独特的诗人。在他一生不多的九十多首诗歌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都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过与女性有关的意象。作为一个现代男性诗人,戴望舒的诗歌中不断出现“花草”意象与“泪”意象,不可避免地潜隐着女性的声音与女性心理,甚至直接以女性的声音说话。戴望舒诗歌中执着于建构与女性有关的意象,这些“女性想象”有对中国古典诗歌继承的一面,也有超越的一面。他继承了古典诗词对女性的幻象想象与具象想象,同时,在“女性想象”里融入了自己真实的生命生存体验,营建了一个充满灵性的诗意“女性”世界。那么,戴望舒这样的诗歌创作心理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即从女性意象——戴望舒诗歌中的“花意象”和“泪”意象、女性想象——古人诗词中的“女性想象”与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想象”、古典与现代的生命感受方式——戴望舒现实的生命生存实感与温庭筠李商隐诗词以及臣妾人格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拟女性心理”进行研究,期望由此进一步接近更真实的诗人戴望舒。
张志国[7](2005)在《叶维廉:在隔绝与汇通之间 ——以诗歌与诗学为中心》文中指出叶维廉,台湾着名现代诗人、文学批评家,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道家美学的当代诠释者与极力践行者。本文以叶维廉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作为整体研究对象,在尊重其各自生长秩序的前提下,寻索其间错综复杂的交结点与血脉相通的生命秩序,即叶维廉不断“超越隔绝,寻求汇通”的文学、文化与生命之旅。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力图在历时性的寻迹中,揭示叶维廉生活、诗歌、诗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共时性的沉思中,把握其诗歌与诗学生长的独自秩序与内在汇通。笔者发现,隔绝与汇通构成了叶维廉生命旅程中最真实的风景线,而于“愁渡”中静默地“歌唱”、于守护中闪射批判的锋芒,恰是这风景中最醒目的姿态。 全文由导言、主体上、中、下篇和结语构成。 导言部分在综述叶维廉的丰貌着作、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本文立意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将叶维廉生命、诗歌、诗学在保持其各自风貌的同时,展现其间血脉相通的联系。 主体部分在整体上呈现为“总——分”式结构: 上篇围绕着叶维廉“大陆——香港——台湾——美国”旅程中所历经的形体放逐与文化放逐,揭示出不同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气候和学术氛围在激发叶维廉诗歌与诗学“超越隔绝,寻求汇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中发现,居港时期殖民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泯灭、居台时期专制政治的压抑、居美时期工业文明对生命自然的扭曲,顺次成为叶维廉生命“隔绝”感的经验来源。而在一次次具体的“隔绝”背后,贯穿着一个更为深层的文化隔绝意识,即“对中国文化可能全面瓦解的焦虑情绪”。这一文化“虚位”的产生,在叶维廉看来,可以上溯到五四时期对中国民族文化原根性的放逐。 中篇以叶维廉诗歌创作中的关键意象“窗”为研究视角,通过发掘它在古今艺术史上的回响和其“阻隔/开启”的双重性,借以:一方面揭示叶维廉的生命哲学,即其前期诗歌中呈现出的“窗内——窗外”生命追逐模式,后期诗歌中的“窗中——风景”生命转化模式;另一方面,揭示叶维廉的诗歌美学,即(一)其审美理想,以中国传统的“外象弧线的呈露同时又与内象的弧线应合”为最高境界。以此为基准,文章将叶维廉的诗歌划归为四类;在观物方式上,诗人强调“出神”的意识状态。文章指出,“丧我”与“特别注意”是“出神”意识状态的基本条件,叶维廉进入此一状态有被动与主动两种方式,而“窗”成为其最忠实的记录者。(二)其诗歌结构,一方面与诗人生命模式的转化应合地最为紧密,另一方面,又与作为天然取景器的“窗”存在着密切的美学关联。而在诗歌结构的建构中,一贯充盈着广博的情怀。(三)其诗歌语言,反对诗歌语言的过度散文化、说教化、甚至口号化的弊病:在前期,力避诗歌语言上的叙述性,而重视意象的强烈、活跃、含蓄多义及音乐性;在后期,则追求语言如透明之窗,得“景”而忘“窗”,以期回到指义前活生生的现象世界。(四)其诗歌的美学意义,在于一方面山水诗借“前现代”的自然精神与近乎“后现代”的文学形式反对“现代”文明的弊病;从多元文化的世界趋势看,诗人重视“具体经验”的山水诗旨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审美视境,其在当代衍生出“如生活的艺术”观;另一方面,它引人反思语言与图像、诗歌与视频之间的复杂关系。 下篇将叶维廉的诗学批评整合为传释学诗学体系,指出其开放性生长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一)七、八十年代中国古典传释学建构期,以“具体经验”为核心观念;(二)贯穿七、八十年代进而衔接九十年代的跨文化传释期,以“文化模子”为核心理论;(三)九十年代以来走向文化批判的传释实践期。文章旨在揭示叶维廉诗学的理论背景,即以道家美学为核心并积极吸收西方现象学、诠释学;其研究态度和方法,即怀疑与批判态度、比较与历史寻根意识、以语言哲学为根基的美学、文化、政治哲学层层深入的方法;其文化立场与乌托邦向度,即站在道家美学的当代价值立场上,对于文化生态多元对话与平衡互补的不懈追求。 结语部分概括叶维廉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的内在汇通:以生命本己的自然而然为精神目标,以超越隔绝、寻求汇通为精神态势,以怀疑、批判与反思精神为生长的内在逻辑,而对中国文化的深沉眷恋与长久忧虑、对中国传统审美视境的无比珍视和极力阐发则成为贯穿上述诸因素的情感内核,具体表征为“山水情结”。
杨兴玉,胡斌[8](2004)在《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文中研究指明戴望舒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少数关注现实的诗作并未影响他前期的基本取向;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咏写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逼仄的现实前却无由逃遁;抗战中的罹难,最终转变了诗人的心路走向,诗人由此实现对现实的复归,并完成了其不朽之杰作。
二、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及思考 |
三、内容结构与现代性特征的界定 |
四、研究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言的现代性探索 |
第一节 讹而新:音乐性的追求 |
一、声之美:外在音律的跳动 |
二、情之魅:内在音乐的精神 |
三、意之昧:内心深处的和谐 |
第二节 断续性:语言链条的非直线结构 |
一、线性连续和非线性断续 |
二、心理语言的断裂 |
三、画面的时空交错 |
第三节 互文性:文本间性的阐发 |
一、文本间性与戴诗文本 |
二、戴诗与其译诗的互文性 |
三、戴诗与古典文化的互文性 |
第二章 意象的现代性展现 |
第一节 繁复性:视觉盛宴 |
一、意象繁复的视觉化呈现 |
二、意象网络的多形式组合 |
三、意象形态的复义性喻指 |
第二节 碎片化:游离组合 |
一、“游荡者”:孤独的个体 |
二、意象拼贴:新意义文本 |
三、碎片化中的整体性记忆 |
第三节 易失性:转瞬即逝 |
一、意象时间的流动性 |
二、意象空间的消隐性 |
三、瞬间即永恒的审美 |
第三章 意蕴的现代性表达 |
第一节 世纪末情绪:时间断裂的焦灼 |
一、孤独:性格上的忧郁 |
二、失意:情感上的伤逝 |
三、漂泊:精神上的流浪 |
第二节 颓废:审美抒情的冒险 |
一、颓废诗风的诸多表现 |
二、颓废与进步的二元结构 |
三、颓废与庄禅的文化渊源 |
第三节 反思性:后“五四”时代的动力源 |
一、审美反思性的多角度呈现 |
二、对“纯诗”的阐释和试验 |
三、反思性困惑与自我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2)戴望舒与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代主义和中国现代诗派 |
0.2 现代诗派视野下的戴望舒研究现状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 中国现代诗派视野下的戴望舒 |
1.1 “新月”向“现代”的身份诉求 |
1.1.1 无可跨越的社会困境 |
1.1.2 个人品格气质的内倾性 |
1.1.3 空间的异域、本土体验 |
1.2 现代主义与古典诗学的最佳整合者 |
1.3 现代诗派浪潮中的承前启后者 |
1.3.1 现代诗派在移植模仿中萌芽 |
1.3.2 戴望舒:在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中完美融合 |
1.3.3 40 年代现代诗派创作的纯熟 |
2 诗艺的现代追求 |
2.1 《我底记忆》:现代世界的探索 |
2.1.1 在“音乐美”中低吟与寻找 |
2.1.2 在现代世界里完美释怀 |
2.2 《望舒草》:现代诗风的成熟 |
2.3 意象的现代影射 |
2.3.1 黑夜:痛苦与孤独 |
2.3.2 荒原:剖析与反省 |
2.3.3 倦行者:绝望与希望 |
3 诗论的异彩性实践 |
3.1 诗的情绪的自我化 |
3.2 诗的形式的散文化 |
3.3 诗的内容的真实化 |
4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转承及影响 |
4.1 “救亡”主题下的戴望舒诗风转向 |
4.2 标志着现代诗派走向成熟阶段 |
4.3 现代主义诗风的线性接受与革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题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论题的研究现状 |
1.3 论题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的创作及其互文性现象 |
2.1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情况 |
2.1.1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
2.1.2 戴望舒的诗歌翻译 |
2.2 戴望舒诗歌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现象 |
2.2.1 诗歌意象的相似性 |
2.2.1.1 自我形象类意象 |
2.2.1.2 家园类意象 |
2.2.2 诗歌情感的共鸣性 |
2.2.2.1 对苦闷情绪的抒写 |
2.2.2.2 对超脱精神的弘扬 |
2.2.3 诗歌主题的相通性 |
2.2.3.1 爱情主题 |
2.2.3.2 死亡主题 |
2.2.4 诗歌结构的相近性 |
第三章 戴望舒诗歌和其译诗互文性现象的原因探究 |
3.1 诗人的人生经历 |
3.1.1 不幸的爱情悲剧 |
3.1.2 勤勉的学习生活 |
3.1.3 复杂的社会环境 |
3.2 个人的艺术审美追求 |
3.3 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诉求 |
3.4 诗人的性格及诗人的翻译风格 |
第四章 戴望舒诗歌与其译诗互文性关系的文化意义(结论) |
4.1 诗歌理论的汇通与变异 |
4.2 诗歌情感的交融与分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古典情怀的延续 |
一、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化用 |
二、意象:苦涩记忆的时空性摹写 |
(一) 女性意象 |
(二) 悲秋的情感意象 |
三、意境:朦胧心绪的再造性想象 |
四、意绪:晦暗生活的现实性再现 |
第二章 超越古典的艺术手法 |
一、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 |
二、凸显诗歌情感节奏 |
三、隐显适中的抒情方式 |
四、从情到理的观念转变 |
第三章 接受动因及超越得失 |
一、古典诗歌的接受动因 |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 家园气息 |
(三) 传统道家文化的有力熏陶 |
二、超越中国古典诗歌的得失 |
(一) 超越古典诗歌的成就 |
(二) 超越古典诗歌的局限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通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0.1 新时期通感研究述评 |
0.2 本文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重新定义通感:本文研究的起点 |
1.1 重新定义通感 |
1.2 联觉—移觉—通感:学科归属与通感的构成维度 |
第二章 通感的话语特征 |
2.1 通感话语的感觉特征 |
2.2 通感话语的生成特征 |
2.3 通感话语的存在形态 |
2.4 通感话语的认知特征 |
第三章 通感的语篇功能 |
3.1 通感在语篇中的诗学功能 |
3.2 通感在语篇中的衔合功能 |
第四章 双重互动中的通感 |
4.1 "表达—接受"互动中的通感 |
4.2 "言语主体与客体世界"互动中的通感 |
第五章 通感:辨异与比较 |
5.1 通感与比喻、隐喻及移就的辨异 |
5.2 通感自身的辨异 |
5.3 通感的语义、语法和修辞阐释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一 广义修辞学视野下通感修辞个案分析 |
附录二 1977—2009年国内通感研究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论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拟女性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意象 |
第一节 “花”:香的小灵魂 |
(一) “花”:自我情感的投射 |
(二) “花”的不同叙述角度:与“你”“她”与“我” |
(三) “花”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泪”:凝露的山花 |
(一) 眼泪:悲苦生涯与爱情忧欢的诉说 |
(二) “泪”的象征意义 |
第二章 女性想象:我将有情的眼埋藏在记忆中 |
第一节 古人关于女性的想象 |
(一) “窈窕淑女”:女性想象的标尺 |
(二) “东家之子”与“神女”:神采灵动的女性想象 |
(三) “洛神”:女性想象的隽永美 |
第二节 戴望舒诗歌中的女性想象 |
(一) “丁香姑娘”:江南“雨巷”的诗意主角 |
(二) “羞涩的恋人”:青春的情感理想 |
(三) “村里的姑娘”:女性内心体验的深切关怀 |
第三章 古典与现代的生命感受方式 |
第一节 “我是青春和衰老的集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 |
(一) 郁瘦了的青春:可怜的单恋者 |
(二) “我的记忆”:载着沉重的昔日 |
第二节 温庭筠、李商隐诗词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
(一) 温庭筠花间词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
(二) 李商隐诗词对戴望舒诗歌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文人臣妾人格的影响 |
(一) “臣妾人格”与“拟女性” |
(二) 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拟女性”心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叶维廉:在隔绝与汇通之间 ——以诗歌与诗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人文风景的镌刻者:叶维廉着述 |
二、叶维廉研究:海内外研究现状及特色 上篇 “愁渡”在隔绝与汇通间:叶维廉诗歌、诗学与生活关系之探微 |
第一章 放逐与驿站间:生命、诗歌、诗学交互作用的历史寻迹 |
一、广东——香港:第一次放逐 |
二、香港——台湾:第二次放逐 |
三、台湾——美国:第三次放逐 |
四、传统——五四:文化的“前放逐” |
第二章 窗与风景间:诗歌与诗学生长的独自秩序与内在汇通 中篇 叶维廉诗歌创作论:窗中·风景 |
第一章 窗前吟咏:叶维廉生命哲学的转向 |
一、前期:“窗内-窗外-内心”,从有限到无限的追逐困境 |
二、后期:“窗中—风景”,无限观照中有限之神游万物 |
三、窗之灵视:“齐物论”静默凝视中的沟通即拯救 |
第二章 诗画皆窗:叶维廉的诗歌美学 |
一、窗前横影:审美理想与视境、观物与抒情方式 |
二、窗内牖外:审美视角、审美时空与广博情怀 |
三、如窗诗语:汉语的魅力 |
第三章 面对影视之窗:叶维廉诗歌美学的当下意义 下篇 叶维廉诗学批评论:传释学与“文化模子”理论 |
第一章 道家传释学:山水诗·具体经验·传释学 |
一、道家传释学酝酿期:山水诗与具体经验 |
二、传释学主导期:传释学与道家传释学 |
(8)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戴望舒新诗艺术的现代性研究[D]. 王珍.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6)
- [2]戴望舒与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践行[D]. 王静华. 辽宁大学, 2013(01)
- [3]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D]. 沈菲. 延边大学, 2011(04)
- [4]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 张园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6)
- [5]通感研究[D]. 高志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6]论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的拟女性心理[D]. 付海鸿. 西南大学, 2006(10)
- [7]叶维廉:在隔绝与汇通之间 ——以诗歌与诗学为中心[D]. 张志国. 南京大学, 2005(04)
- [8]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J]. 杨兴玉,胡斌.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