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联通:两网并存差异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乔妍林[2](2010)在《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业务的分流替代,固话收入日益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固网运营商不仅面临巨大的收入压力,还面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尽管3G有着美好的前景,但固网运营商首先要解决好目前固网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精力和基础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固网运营商业务收入、市场规模受到较大冲击,传统固定语音网络在竞争中逐渐趋于弱势。这种弱势从技术上分析主要是由于固定网络结构的设计和网元设备的技术相对落后。变换机机型众多,网络层次结构混杂,网络运行效率低;新业务、新功能的开发时间长,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等局限性,使现有的固定语音网络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运营商不断提高赢利水平的要求。笔者以为,通过简优化网络结构,减少传送网分层架构和设备数量,方便于引入各种新型技术。作为上市公司要对股东和出资人负责,是企业就必须讲效益,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固话收入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固网运营商必须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提高收益,寻找收入的增长点呢?我认为精细化管理经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精细化管理经营的思想包括好几个方面,对于公司维护部门,响应公司的精细化管理经营就要“精细化生产”---网络结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冯传跃[3](2009)在《天津联通两网融合与3G传输网的规划建设》文中认为2008年中国电信行业进行了再次重组。随着国内3G运营牌照的发放,新联通在获得了促进业务快速发展宝贵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传输网作为综合电信业务的承载平台,其网络规划是决定天津联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快速、合理地完成原联通和原网通传输网的融合;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加快3G网规划开通的传输配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对原天津联通和天津网通本地传输网的网络节点、线路、拓扑、容量、安全、业务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2.重点对原天津联通本地传输网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原天津网通的传输网特点,提出解决措施。3.根据业务发展的需求,从控制投资的角度出发,阐述近期传输网的规划、建设思路。根据此建设、规划思路,作者参与了传输网融合、3G传输网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过本次3G传输网的配套建设,促进了两网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为3G-WCDMA移动业务的按时开通提供了可靠保证。实践证明,规划、建设方案是可行而有效的。
杨灵[4](2009)在《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和正在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具体到电信业,就是电信国际化,以电信业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力量。电信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推动,加快了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中,电信业及其更广泛的信息产业已经超越汽车产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在我们国家电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回顾世界电信发展史可以发现,20世纪上半叶之前,在电信技术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尽管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在电信体制上都采取了国家垄断或企业垄断模式。由于垄断体制较好地适应了电信产业在发展时期的技术经济特点,电信产业的垄断时期也是各国电信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时期。随着电信产业由发展阶段进入发达阶段,在电信技术经济特性内在要求的促进下,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日渐弱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电信产业从垄断进入竞争时代。正是在这样的内在技术经济的背景下,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家掀起世界电信改革浪潮。概括起来,世界电信改革总体方式是引入电信竞争和电信民营化,具体方式不外乎引入民营竞争者、拆分垄断者或者电信企业国有股权的逐渐拍卖直至完全民营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电信市场是经历了一个垄断(专利保护)—竞争—垄断(市场机制下产生的垄断者)—竞争(行政力量)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英国的电信市场是垄断(国有行政垄断)-垄断(引入民营竞争者无效)-垄断竞争(拆分垄断者)-竞争-垄断(市场产生的垄断者)这样一个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电信市场的发展尽管伴随着行政力量的渗透,但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轨迹,当外在的行政力量同电信市场内在的发展规律相符合而形成合力时,就促进了电信市场的高速发展,而当外在的行政力量抑制了电信市场内在规律的发挥时,就限制了电信市场的发展,而且最终需要行政力量做出某种较正。那么决定电信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是什么呢?很遗憾,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或明确提出这种电信发展的内在演进规律。这也是我们以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盲目跟随发达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就必然是一个不断试错过程的原因。中国的电信市场在过去的10多年中,经历了高度垄断的稳定时期、引入联通的竞争试探期、纵向分离的分项垄断期、横向拆分的恶性竞争期,并最终走向了默契合谋的平稳期。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构对于电信发展的目的是清晰的,但手段与结果却是混乱的,虽然依靠行政力量在不断地做出各种修正,但目前业界形成共识的一点就是在我们国家的电信市场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竞争。我们国家是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电信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后对中国电信市场进行的外科手术式改革,其结果是我们依然走过了先行者的已经走过的弯路,这样的事实激发了我强烈的探求欲望。在这样的思考中,受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启发,我发现影响电信市场发展历程的依然还是电信技术的变迁。技术是市场发展形式的基础,或者更规范地说,市场受技术因素的制约。从而,技术构造了市场发展的激励和基础,技术变迁决定了市场结构的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市场结构演变的关键。技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时期市场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技术变迁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信息化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经济全球化的可能)。然而,由于尚无任何分析框架将技术作为直接因素融入到市场与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去,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均衡理论还是产业组织学(Industry organization)以及制度学派,都未能揭示技术在市场结构演进中的作用。本篇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框架。这一分析的意义就在于对大部分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国电信产业—中市场结构演变历史进行重行审视,并对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做出一种新的诠释。历史是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知识,还在于种种市场演变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连接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都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市场结构演变历史的事实中,才能理解市场结构演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将技术整合到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的分析中,是改进二者的重要步骤与手段。将技术分析清楚而直接地融入到产业历史以及市场结构演变的历史之中,会产生些什么不同呢?探求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决定因素,就是将随时光流转的产业发展的市场方面构建成一个连贯的逻辑中。我们不是重建产业发展的历史,而是构建一个关于产业中市场发展的逻辑结构,这种构建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心智之中。然而,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就必须能给出一个一致的、合乎逻辑的解释,并且还应紧守已有的证据与理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便是: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的结合,比之其他方式,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结构的演变。按照科斯(Coase,1937,1960)的交易费用与制度安排内在关系的理论,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创生或选择某种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导致一些市场制度安排的出现与改变。这一点已经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常识。然而问题在这里并没有结束,技术并不是给定的,更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人们需要同时选择技术和制度时,结果又将如何?诺斯和瓦里斯建立了把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整合在一起的新的理论框架,在整个经济层面揭示了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从而让我们理解了经济变迁的逻辑,遗憾地是对于我们这些研究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经济学者,却在市场与市场结构演变这种市场制度的变迁问题上,彻底地将技术因素遗忘了。技术因素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内在关联,且至少在电信、电力、铁路等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中有充分的证明。技术在市场结构演变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企业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变迁之中,因而也在不断改变着对市场来说可能的选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变迁速率呈现加速度的世界中,但变迁在边际上可能宛如冰川融化般缓慢,以致于我们必须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方能察觉其中的逻辑。在电信业发展初期,在专利保护作用下,电信市场必然是一种垄断的市场结构,随着专利期的结束,在电信市场利润的诱惑下,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必然是一种近似于完全竞争的群雄争斗局面,而电信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全程全网的自然垄断特性,所以争斗的结果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干扰,必然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成本成倍数地不断降低,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电信的内在技术经济特性要求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此时就需要借助于行政力量的参与来打破市场形成的垄断结构,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目前世界电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电信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打破了电信网络的不适宜分割性,特别是网络融合技术的出现,未来的电信技术呈现出一种向完全竞争发展的趋势。因而,总体市场结构的演变是由各种因素来决定的,但是技术条件和技术特性是其内在的基础和诱因,有些技术能增加集中度并促进垄断,有些技术则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促进了竞争。但无论怎样,将某些技术条件下(直流电、铜质电缆、蒸汽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与变迁后的技术条件下(交流电、光纤、内燃机等等)的市场结构作个对比,将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技术变迁(不论是区域间的对比还是历史阶段上的比较)对于市场结构的演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制约着市场结构可能演化的程度与方式。这是我们在思索电信业发展历程受到的启发。根据这样的启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我们提出了分析产业发展的T-S-C-P理论框架,并用这种理论框架反过来对世界电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理论上的验证,我们发现这种理论框架是有其解释力和说服力的,不过对于这种理论框架在其他产业中的验证,以及关于决定市场结构演变的特别重要的制度因素,鉴于时间和能力的制约,我们只能形成一种感性上的理解,未能形成理论上的内容,我想这应该是以后会继续进行工作的一部分。理论服务于实践,提出这种理论框架最终是要用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并找出制约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在分析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中,我们发现对于我们国家转型期的电信市场而言,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因素。发达国家是在完善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基础上来发展电信产业的,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存在着主体电信运营商产权同质的制度制约。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学者唐要家已经提出过针对转型期国家的SS-C-P框架,同这种思路不谋而合,肯定并坚定了我们将产权结构加进T-S-C-P框架中的决心,最终形成了进行产业分析的T-S(S)-C-P理论分析框架。应用这样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按照T-S(S)-C-P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顺序,从电信技术的发展变异(量变到质变)开始,就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中国电信市场中主体运营商产权同质对电信竞争的制约、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行为和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有效性(绩效)分别用一个章节来进行分析。同时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管制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制约电信市场的发展。例如网络融合的电信技术就要求统一的管制机构来进行行业的监管,然而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还是分业管制,这必然制约电信产业的发展。另外网络融合的技术发展要求电信市场市场有结构上的调整,只有进行这种结构上的调整才可能形成广义电信的有效竞争,否则一定会限制电信竞争,例如在我们国家广电网还没有参与到电信市场竞争中,网间的分割和对立已经严重制约电信技术的发展和电信竞争的形成,IPTV业务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遵循这样的思路用电信技术进步中的网络融合、电信管制与电信竞争这一章节来分析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效应。全篇论文根据T-S(S)-C-P理论框架中的5个要素提出了7个问题,通过对这5个要素的系统分析,形成了本篇论文逻辑上有机组合的5个章节,也是全篇论文的关键线索,得出的了一些贴近有关电信政策实践的结论,其中核心关键的结论是中国电信市场的重组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目前的市场结构同电信技术变迁的市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我们国家电信管制不论实在结构上还是在管制机制上需要进行根源性的改变。
刘勇[5](2008)在《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总结在中国电信业重组后,中国联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一般营销策略理论知识,对中国联通的营销策略、产品以及服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分析了中国联通与其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不同之处,为适应竞争的需要,提出解决方案并得出结论。通过研究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对中国联通公司的经营竞争战略、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企业定位提出具体的方法。本文运用价值链理论、竞争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等管理学知识,分析中国联通的经营环境、经营能力和条件以及产品经营策略,结合多种分析手段与理论,论述中国联通的营销策略。本文结合中国联通的实际进行了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分析,包括中国联通产品分析、中国联通服务营销渠道分析、中国联通的客户分析等方面。
孙富林[6](2008)在《加强渠道建设提升业务发展能力》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营销渠道作为通信运营商在市场的前哨,具有业务推广、服务客户、收集市场信息等多种作用,对于运营商的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中国联通ER分公司面临的各类渠道问题提出论文所研究的问题,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联通ER市分公司成立以来,为了顺应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营销渠道建设从最初的自办营业厅为主,发展到后来的“代办为主、自办为辅”的渠道结构。但随着代理商力量的日益壮大和渠道业务的日益复杂,渠道代理商只能承担一些销售职能,而营销渠道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客户服务,则只能由自有渠道承担。根据渠道权力依赖理论,ER市联通在渠道权力上逐步削弱,对代理商的掌控能力也越来越小,诸多的渠道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渠道管理的有效性亟待加强。本文运用管理学知识和营销学理论,在充分研究目前ER市联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ER市联通渠道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诸如加强渠道实体建设、提高自营销售比例、推进长效佣金机制、规范社会渠道管理、加强渠道掌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杨晋兴[7](2008)在《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生活的富足不但体现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提高,也体现在昔日用以标志身份的移动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已经成为老百姓日常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旺盛的市场需求快速推动市场的扩大,刺激着国内移动通信的迅速繁荣,整个通信产业链迅速膨胀,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却也在愈演愈烈的进行着,资费套餐一降再降,固定电话市场已显现出萎缩态势,移动通信市场也已经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市场开发成本逐渐扩大,利润越来越“薄”。同时,随着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发展规划列入日程。在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各移动通信运营商正处在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时刻。经过十多年的拼搏奋斗,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以下简称为山东联通)的实力已今非昔比:用户规模逐年增大,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收支配比更趋合理,网络规模日臻完善。但在新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下,摆在山东联通的困难也依然很多,如何提高市场份额取得市场主动权,如何有效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如何确保在今后发展中稳健成长,已成为山东联通未来发展道路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分析、制定和实施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引入到山东联通中进行分析。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创新点进行了简要阐述。随后介绍了山东联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对山东联通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以及内部价值链等进行了一一分析,接着对山东联通战略目标与定位进行了明确。随后,运用大战略矩阵(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对山东联通发展进行了战略选择分析,推导出适合其发展的多种战略方案,并根据战略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逐一研究,确定了近期、中远期发展重点。在以上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山东移动通信行业实际态势和山东联通本身条件制定出了八项措施,即如何保持和提高G、C网各自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促进两网协调发展以及如何进行竞合等。最后对整个论文的最终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其中的研究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1.本论文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从中推导出保持其有效发展的战略方案和实施策略,对提升山东联通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在移动通信运营企业研究的进一步验证。2.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3G时代即将到来,但目前电信格局却并未产生势均力敌的发展态势:网络重复建设,移动通信公司一家独大,固定通信业务开始萎缩等,因此电信重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环境下,本论文通过一系列的战略管理理论对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分析,最终得出了山东联通横向一体化战略和剥离战略是可行的,是我国再次进行电信重组的一次理论验证。
刘卿[8](2008)在《中国联通基于3G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联通自1994年成立伊始,其整体实力就不断增强,并先后在纽约、香港、上海挂牌上市。2004年6月底完成的CDMA2000 1X网络三期工程标志着中国联通迈进了向3G时代过渡的重要阶段。但是,与国内其它几家电信运营商比起来,中国联通在用户人数、营业收入、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全球的电信业已进入了3G快速发展的正轨,我国电信业开放后,中国联通还要面对来自全球世界级电信运营公司的冲击。因此,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日期的逼近,中国联通应当以3G为发展契机,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3G发展战略,使公司在3G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中国联通3G的发展进行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为中国联通3G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也为中国联通向“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迈进提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在战略分析部分,首先用PEST分析法对中国联通外部一般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对3G产业环境进行分析,构造出3G产业价值链和基于五力模型的竞合分析模型,进而对3G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竞争地位和合作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联通在所处外部环境下可能采取的战略选择;然后对中国联通进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并阐述中国联通的核心理念与3G战略的关系;最后在进行机会分析和威胁分析后,运用SWOT、TOWS工具对中国联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战略选择部分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战略。在战略实施部分,参考与中国联通具有相似性的国外3G运营商成功经营3G的经验,把中国联通的3G差异化战略实施系统分成差异化3G产业价值链战略、差异化3G网络战略、差异化3G营销战略三个部分,并在各部分的实施过程中提出对策和建议。
苏华峰[9](2007)在《中国联通CDMA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的成立,是国务院打破电信垄断、引入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推动了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了中国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使移动通信服务真正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需求。中国联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截至2006年12月31止,公司的GSM和CDMA移动电话客户已达到14,236.6万户,按两网客户数计,为全球第三大移动运营商。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开通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式商用。经过六年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止,CDMA移动电话客户达到3,649.3万户,按客户数计,为全球第二大CDMA运营商。本人自1999年本科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国联通一家地市分公司工作,从事网络建设维护工作,亲历了CDMA网络的建设及运营。应该说,CDMA项目凝聚了一代联通人的汗水与梦想,激发了联通人赶超中国移动的豪情壮志。然而,在经历了2002年-2004年客户规模的快速扩张后,CDMA发展开始出现疲态,客户发展缓慢,经营持续亏损,甚至被坊间传为拆分重组的对象。本文力图运用4C’s营销理论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挖掘CDMA发展困局的根源,以期对未来中国3G业务的运营提供借鉴。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思路。第一部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概述中国电信业改革进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情况、市场特点,运用波特理论重点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状况。第二部分CDMA技术优势及全球商用情况介绍。这一部分主要介绍CDMA的技术优势、在全球的商用范围及在韩国运营的成功案例。第三部分中国联通CDMA网络运营情况。简要介绍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及运营情况,分析中国联通CDMA业务发展存在问题。第四部分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市场细分及定位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建议。第五部分中国联通CDMA业务营销策略分析。运用4C’s营销理论、整合营销沟通(IMC)理论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第六部分CDMA营销分析对未来国内3G运营的借鉴。总结分析中国联通CDMA业务在市场细分及定位、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国内3G运营提供借鉴。
陈翔[10](2007)在《中国联通“世界风”营销战略的改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8月,中国联通推出了酝酿已久的“世界风”双模双待手机业务,该业务基于中国联通主导开发的G7C双模移动系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成功解决了用户G、C双网同时待机、号码保留等难题,是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创举。虽然“世界风”拥有极具创新的技术优势,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一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营销策略是否运用得当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世界风”的营销战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提出新的建议和主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运用“三步营销定位法”对“世界风”进行市场再定位,并采用个性化的分众营销策略进行产品推广;2、注重以品牌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加大品牌竞争力度,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并通过采取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服务竞争策略提升“世界风”的品牌形象和客户认知度,为“世界风”争取更大的客户资源。3、采用逆向渠道模式(消费者——零售商——经销商),通过强化自营营销渠道、建立简洁有效的代理商机制和开拓新的合作渠道来完善“世界风”的营销渠道体系。
二、中国联通:两网并存差异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联通:两网并存差异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结构优化的背景 |
1.2 通信网介绍 |
1.2.1 通信网的概念 |
1.2.2 通信网的构成 |
1.2.3 通信网的分类 |
1.3 长途电话网 |
1.3.1 长途网电话网概念 |
1.3.2 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及演变 |
1.3.3 中国联通长途电话网现状 |
1.4 本地电话网 |
1.4.1 本地电话网概念 |
1.4.2 本地网的两级结构 |
1.5 智能网 |
1.6 互联网 |
第二章 巴彦淖尔固网网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巴彦淖尔概况 |
2.2 巴彦淖尔通信行业及巴彦淖尔联通分公司概况 |
2.2.1 巴彦淖尔通信行业概况 |
2.2.2 巴彦淖尔联通概况 |
2.3 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1 长途网网络现状 |
2.3.2 长途网存在问题分析 |
2.3.3 本地网网络现状 |
2.3.4 本地网存在问题分析 |
2.3.5 智能网网络现状 |
2.3.6 智能网存在问题分析 |
2.3.7 联通固网、移动网两网衔接情况 |
2.3.8 两网衔接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思路 |
3.1 长途网网络扁平化 |
3.2 本地网设备更新改造 |
3.2.1 建设方案 |
3.2.2 发展策略 |
3.2.3 发展目标 |
3.3 智能网维护集中化 |
3.4 固网、移动网网络融合 |
3.4.1 两网直连 |
3.4.2 多关口局压缩为两关口局 |
第四章 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技术研究 |
4.1 长途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
4.1.1 前期准备工作 |
4.1.2 网络调整实施细节 |
4.2 本地网网络设备转型 |
4.2.1 软交换主要网元设置 |
4.2.2 软交换网络组织 |
4.2.3 软交换换型割接方案 |
4.2.4 换型投资估算 |
4.3 智能网网络结构优化 |
4.3.1 现网情况 |
4.3.2 目标网结构 |
4.3.3 操作步骤 |
4.4 联通固网、移动网两网融合方案 |
4.4.1 两网直连前后网络结构比较 |
4.4.2 直连指导原则 |
4.4.3 工作计划分解 |
4.4.4 两网的深度融合 |
第五章 巴彦淖尔网络结构优化后的其他工作 |
5.1 基础资料及资源更新 |
5.1.1 基础资料更新 |
5.1.2 资源管理系统填制 |
5.2 应急预案修订 |
5.2.1 长途局退网后长途应急预案修订 |
5.2.2 固网与G网间应急话务疏通及处理措施 |
5.2.3 网络结构优化后互联互通应急预案修订 |
5.3 垃圾数据清除 |
5.4 退网或换型局点下电 |
第六章 网络结构优化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6.1 简化了网络结构 |
6.2 节约了大量的维护成本 |
6.3 实现了集中维护管理 |
6.4 提高了话务接通率和通话质量 |
6.5 释放了资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津联通两网融合与3G传输网的规划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输网的发展及现状 |
1.2 近期中国联通传输网的建设重点 |
1.3 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天津联通传输网现状 |
2.1 原联通移动传输网现状 |
2.1.1 骨干层网络现状 |
2.1.2 汇聚层网络现状 |
2.1.3 接入层网络现状 |
2.2 原网通传输网现状 |
2.2.1 本地传输网网络结构 |
2.2.2 本地传输网接入层现状 |
2.2.3 本地光缆网现状 |
2.3 原联通、原网通本地传输网的比较 |
2.4 传输网现存问题分析 |
2.4.1 原联通传输网络问题分析 |
2.4.2 原网通传输网络问题分析 |
2.5 两网资源优势互补的建议 |
第三章 联通业务发展思路与策略 |
3.1 公司业务总体发展策略 |
3.2 各类业务发展策略 |
第四章 面向3G网络的两网融合 |
4.1 传输资源需求分析 |
4.2 3G网络的特性分析 |
4.3 本地传输网融合进展情况 |
4.4 集中监控与统一调度 |
4.5 深化两网的融合 |
第五章 传输网的建设和规划思路 |
5.1 满足业务快速发展为出发点 |
5.2 现阶段传输网的特点 |
5.3 传输网普遍存在的问题 |
5.4 竞争形式下对传输网的要求 |
5.5 新联通现阶段传输网策略 |
5.6 远期3G传输网络的规划建设策略 |
5.6.1 3G传输网络总体解决方案 |
5.6.2 接入层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
5.6.3 核心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
5.6.4 3G传输网络资源容量规划 |
5.7 现阶段使用的光传输技术简介 |
第六章 3G传输配套建设进展 |
6.1 天津联通本期3G网传输需求 |
6.1.1 无线业务的传输需求 |
6.1.2 WCDMA与GSM共站业务电路需求 |
6.1.3 核心网业务需求 |
6.2 接入层传输配套建设方案 |
6.3 接入层光缆网建设方案 |
6.4 核心层传输配套建设方案 |
6.5 3G传输配套建设效果 |
6.5.1 3G传输配套建设整体效果 |
6.5.2 3G传输配套建设中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七章 天津联通传输网发展预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主要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确定 |
0.2 研究起因与现状 |
0.3 理论、现实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0.4.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 文献综述 |
1.1 电信竞争 |
1.1.1 竞争有效性衡量的理论基础 |
1.1.2 电信市场可竞争性的理论依据 |
1.1.3 电信竞争理论的发展 |
1.2 市场结构重组及判别标准 |
1.3 竞争、垄断与市场重组 |
1.3.1 市场重组的目标属性:促进竞争 |
1.3.2 电信竞争中的市场结构 |
1.3.3 市场结构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
1.4 小结 |
2. T-S(S)-C-P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产业组织的S-C-P 范式 |
2.2 对S-C-P 范式的拓展:T-S(S)-C-P 理论分析框架 |
2.2.1 技术因素与市场结构 |
2.2.2 产权因素与企业行为 |
2.2.3 产权结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2.4 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互动关系的演进 |
2.3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的实践检验 |
2.3.1 产业发展历史演变中的技术进步 |
2.3.2 T-S(S)-C-P 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电信产业分析中的运用 |
2.4 小结 |
3.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中的产权结构 |
3.1 电信业产权改革 |
3.1.1 国际电信业产权改革经验 |
3.1.2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历程 |
3.2 中国电信竞争的产权激励瓶颈 |
3.2.1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非竞争性 |
3.2.2 产权同质下的X 非效率 |
3.2.3 国有产权同质下竞争与重复建设的矛盾 |
3.2.4 国有产权同质下的政府监管无效 |
3.2.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的非市场导向问题 |
3.3 中国电信市场产权改革的目标-产权主体多元化 |
3.4 小结 |
4.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动态分析 |
4.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历史演变 |
4.1.1 垄断 |
4.1.2 竞争机制的引入 |
4.1.3 部分业务竞争形成 |
4.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竞争失衡 |
4.3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局限 |
4.3.1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 |
4.3.2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演进的局限 |
4.4 小结 |
5. 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行为 |
5.1 联通组建后的竞争失效 |
5.1.1 1994-1998 年中国电信市场竞争 |
5.1.2 模型均衡分析 |
5.1.3 竞争失效的原因 |
5.2 纵向分离后的移动业务竞争 |
5.2.1 纵向分离初期的双重垄断 |
5.2.2 纵向分离中引入竞争的局限性 |
5.2.3 小灵通出现后的移动运营商的价格歧视 |
5.2.4 移动业务竞争现状 |
5.3 本地固定电话业务市场绕道引起的市场关闭 |
5.4 横向拆分后的固定本地业务竞争(默契合谋) |
5.4.1 默契合谋的博弈模型 |
5.4.2 中国电信市场中本地固定电话竞争的默契合谋行为 |
5.4.3 中国电信市场默契合谋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6. 中国电信市场结构重组中市场绩效 |
6.1 中国电信市场竞争性结构的有效性 |
6.2 中国电信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电信业市场绩效的国际比较 |
6.4 小结 |
7. 电信技术进步中的融合、管制与竞争 |
7.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7.1.1 网络融合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从纵向到横向 |
7.1.2 “网络融合”与瓶颈市场的“市场关闭”问题 |
7.1.3 我国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市场结构变迁的因素 |
7.2 网络融合中限制电信竞争的壁垒 |
7.3 电信竞争与电信管制 |
7.3.1 竞争条件下电信管制的原因 |
7.3.2 竞争条件下的电信管制 |
7.4 网络融合与电信管制的冲突 |
7.5 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电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全面竞争的市场结构 |
8.1.2 产业融合是技术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
8.1.3 电信技术经济特性要求全业务竞争 |
8.1.4 国有产权同质制约了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有效性 |
8.1.5 中国电信市场管制机制制约了电信产业的发展 |
8.1.6 中国电信市场缺少全面、透明电信法律的保障 |
8.2 政策含义 |
8.2.1 面向产业融合的监管机制 |
8.2.2 国有产权同质对市场行为的制约 |
8.2.3 基于电信技术变迁的电信市场结构改革 |
8.2.4 产权制度改革(解决国有产权同质性) |
8.3 研究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评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关于营销策略的一般理论 |
2.1 产品策略 |
2.1.1 产品的概念 |
2.1.2 产品组合 |
2.1.3 新产品开发 |
2.1.4 产品生命周期 |
2.1.5 品牌策略 |
2.1.6 产品包装决策 |
2.1.7 服务决策 |
2.2 渠道策略 |
2.2.1 营销渠道战略的重要性 |
2.2.2 影响营销渠道战略的因素 |
2.2.3 如何制订营销渠道战略 |
2.3 价格策略 |
2.3.1 制定基本价格 |
2.3.2 修改基本价格 |
2.3.3 竞争性调价 |
2.4 促销策略 |
3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分析 |
3.1 中国联通的营销目标 |
3.2 营销策略的形成模型 |
3.3 中国联通的环境分析 |
3.3.1 社会环境分析 |
3.3.2 政策环境分析 |
3.3.3 市场环境分析 |
3.3.4 电信技术发展趋势 |
3.4 中国联通的SWOT分析 |
3.5 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价值链中的定位 |
4 中国联通产品和客户分析 |
4.1 中国联通现有产品分析 |
4.1.1 产品结构分析 |
4.1.2 BCG模型分析 |
4.1.3 中国联通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
4.2 中国联通服务营销渠道分析 |
4.3 中国联通企业内部IT信息系统分析 |
4.4 中国联通的客户分析 |
4.5 中国联通的服务分析 |
5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
5.1 营销环境比较 |
5.2 营销目标比较 |
5.3 营销策略比较 |
5.4 营销特点总结及原因分析 |
5.5 未来策略的预测与展望 |
6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改进方案 |
6.1 中国联通的市场策略的选择 |
6.1.1 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策略 |
6.1.2 作为移动门户、业务提供商的策略 |
6.1.3 作为移动客户聚集、服务商的策略 |
6.2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整体思考 |
6.2.1 应用与潜力 |
6.2.2 业务模式 |
6.2.3 营销重于一切 |
6.2.4 捆绑销售 |
6.2.5 网格化营销 |
7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关键问题 |
7.1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实施 |
7.2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效果 |
7.3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关键问题 |
7.3.1 缩小硬件差距,优化和完善自身网络覆盖 |
7.3.2 明确市场定位,保持中、低端市场的绝对优势 |
7.3.3 提供差异化服务内容,以个性化服务来吸引和维系客户 |
7.3.4 改变专营渠道的管理方式,注重与渠道保持良好的互益关系 |
7.3.5 通过市场细分,进入并主导新的潜在市场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加强渠道建设提升业务发展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渠道管理的理论介绍 |
2.1 营销渠道基本概念 |
2.1.1 营销渠道基本作用 |
2.1.2 渠道结构 |
2.1.3 渠道成员 |
第三章 中国联通ER市分公司营销渠道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通信行业渠道的含义和功能 |
3.1.1 通信行业渠道的含义 |
3.1.2 通信行业渠道的功能 |
3.2 通信行业营销渠道框架及其特点 |
3.3 中国联通ER分公司简介 |
3.3.1 本地区经济概况 |
3.3.2 电信行业发展概况 |
3.3.3 ER市联通发展情况 |
3.4 ER地区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3.4.1 波特五力分析 |
3.4.1.1 供应商 |
3.4.1.2 潜在进入者 |
3.4.1.3 购买者 |
3.4.1.4 替代品 |
3.4.1.5 竞争者 |
3.4.2 ER联通公司SWOT分析 |
3.4.2.1 公司的强势 |
3.4.2.2 公司劣势 |
3.4.2.3 潜在的机会 |
3.4.2.4 外部威胁 |
3.5 ER市联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 |
3.5.1 ER市联通营销渠道的演进过程 |
3.5.2 ER市联通营销渠道现状 |
3.5.2.1 与对手相比的数量 |
3.5.2.2 渠道佣金构成 |
3.5.2.3 各渠道发展用户比例 |
3.5.2.4 各渠道发展用户的有效性分析 |
3.5.3 ER市联通营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联通ER市分公司营销渠道管理对策 |
4.1 营销渠道规划设计 |
4.1.1 营销渠道规划设计思路及原则 |
4.1.1.1 营销渠道规划设计思路 |
4.1.1.2 营销渠道规划设计的原则 |
4.1.2 营销渠道的构成 |
4.1.2.1 自有渠道种类 |
4.1.2.2 社会渠道 |
4.1.3 渠道的功能定位 |
4.1.3.1 自有渠道 |
4.1.3.2 社会可控渠道 |
4.1.3.3 社会非可控渠道 |
4.2 营销渠道的管理规范 |
4.2.1 渠道设置接入规范 |
4.2.1.1 渠道设置规范 |
4.2.1.2 渠道面积规范 |
4.2.1.3 渠道投资规范 |
4.2.1.4 渠道升级规范 |
4.3 营销渠道佣金体系 |
4.3.1 佣金体系 |
4.3.1.1 业务发展佣金 |
4.3.1.2 话务量经营佣金 |
4.3.1.3 服务佣金 |
4.3.1.4 电信产品销售佣金 |
4.3.1.5 代理商奖罚佣金 |
4.3.2 佣金标准管理规范 |
4.3.2.1 代理佣金标准管理原则 |
4.3.3 建立可控社会渠道长效佣金机制 |
4.3.3.1 长效佣金机制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
4.3.3.5 长效佣金考核体系的效益分西 |
4.3.3.6 结论 |
4.4 营销渠道管理及激励考核 |
4.4.1 可控渠道的掌控措施 |
4.4.1.1 宏观掌控 |
4.4.1.2 物理场所掌控 |
4.4.1.3 长期互利协议(协议掌控) |
4.4.1.4 长效佣金掌控 |
4.4.2 可控渠道激励考核 |
4.4.2.1 自有营业厅激励考核 |
4.4.2.2 可控渠道激励考核 |
4.4.2.3 非可控渠道激励考核 |
4.5 营销渠道效能评价 |
4.5.1 渠道投入成本 |
4.5.1.1 渠道投入成本使用要求 |
4.5.1.2 各项成本费用录入要求 |
4.5.2 渠道产出 |
4.5.3 渠道效能评价模板样例 |
4.6 渠道策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
4.6.1 两网共同保渠道畅通 |
4.6.2 旗县、片区与渠道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语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论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战略概述 |
1.3.2 战略管理理论回瞻 |
1.3.3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1.3.4 移动通信发展战略 |
1.4 论文研究框架与结构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山东联通发展战略态势分析 |
2.1 山东联通发展现状 |
2.1.1 企业简介 |
2.1.2 企业使命 |
2.1.3 运行现状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行业环境分析 |
2.3.1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2.3.2 产业进入与退出分析 |
2.4 山东联通价值链分析 |
2.4.1 支持性活动 |
2.4.2 基本活动 |
2.5 山东联通SWOT分析 |
2.5.1 优势 |
2.5.2 劣势 |
2.5.3 机会 |
2.5.4 威胁 |
第3章 山东联通战略目标与定位 |
3.1 战略指导思想 |
3.2 战略目标 |
3.3 战略定位 |
第4章 山东联通战略选择与评价 |
4.1 山东联通发展战略选择 |
4.1.1 市场增长率 |
4.1.2 竞争地位比较 |
4.2 山东联通发展战略方案 |
4.2.1 山东联通密集型战略 |
4.2.2 山东联通横向一体化战略 |
4.2.3 山东联通剥离和清算战略 |
4.3 山东联通发展战略评价 |
4.3.1 战略评价的标准 |
4.3.2 山东联通战略评价 |
4.3.3 山东联通战略评价结论 |
第5章 山东联通战略措施及实施 |
5.1 差异经营,充分发挥差异化特色,实现两网业务协同发展 |
5.2 提升效益,持续推进CDMA规模化发展 |
5.3 注重新增,实现GSM快速可持续发展 |
5.4 加强培育和引导,实现增值业务健康发展 |
5.5 加强品牌建设和传播,提高用户的品牌归属感 |
5.6 加强竞合,共同营造行业和谐发展环境 |
5.7 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效益 |
5.8 以客户感知为重点,提升网络运行维护水平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及心得 |
6.1.1 基本结论 |
6.1.2 心得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联通基于3G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3G 理论综述 |
1.1.1 3G 的定义与技术标准 |
1.1.2 亚洲3G 发展状况 |
1.1.3 我国电信业的历史演进与3G 发展状况 |
1.1.4 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 相关理论综述 |
1.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1.2.2 价值链理论 |
1.2.3 产业价值链理论 |
1.3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联通的3G 战略分析 |
2.1 中国联通的外部一般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1.5 中国联通在外部一般环境分析下的3G 战略方向 |
2.2 中国联通的3G 产业环境分析 |
2.2.1 3G 产业价值链的构建 |
2.2.2 基于3G 产业价值链构建竞合分析模型 |
2.2.3 对3G 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竞争分析 |
2.2.4 对3G 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合作策略分析 |
2.2.5 中国联通在3G 产业环境分析下的3G 战略方向 |
2.3 中国联通的内部条件分析 |
2.3.1 中国联通的内部优势分析 |
2.3.2 中国联通的内部劣势分析 |
2.4 中国联通的核心理念与3G 战略的关系 |
2.4.1 中国联通的使命 |
2.4.2 中国联通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 |
2.5 中国联通的SWOT 分析 |
2.5.1 机会分析 |
2.5.2 威胁分析 |
2.5.3 SWOT 矩阵的构造和关键因素的分析 |
2.5.4 TOWS 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联通的3G 战略选择 |
3.1 竞争战略的内涵 |
3.2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竞争战略 |
3.2.1 中国联通的3G 战略选择依据 |
3.2.2 选择差异化3G 竞争战略的理由 |
第四章 中国联通的3G 战略实施 |
4.1 中国联通3G 战略实施的参考对象 |
4.2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产业价值链战略 |
4.2.1 与CP 和SP 的差异化合作模式 |
4.2.2 与网络设备提供商的差异化合作模式 |
4.2.3 与终端设备提供商的差异化合作模式 |
4.3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网络战略 |
4.4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营销战略 |
4.4.1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业务策略 |
4.4.2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促销策略 |
4.4.3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品牌策略 |
4.4.4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价格策略 |
4.4.5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渠道策略 |
4.5 中国联通的差异化3G 战略整体实施系统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中国联通CDMA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移动通信市场背景分析 |
第二节 移动通信市场产品、客户、渠道及资费分析 |
第三节 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
第二章 CDMA的技术优势及全球商用情况 |
第一节 CDMA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
第二节 CDMA全球商用情况 |
第三章 中国联通CDMA网络运营情况 |
第一节 CDMA业务发展情况 |
第二节 COMA网络运营存在问题 |
第四章 CDMA业务市场细分及定位 |
第一节 CDMA业务市场细分 |
第二节 CDMA业务市场定位 |
第三节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五章 CDMA业务营销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客户需求 |
第二节 与客户沟通 |
第三节 为客户提供便利 |
第四节 客户愿付成本 |
第六章 CDMA营销分析对未来国内3G运营的借鉴 |
第一节 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及准确定位 |
第二节 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联通“世界风”营销战略的改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世界风”产品介绍 |
1.2 研究“世界风”的意义 |
第二章 关于“世界风”的有关讨论和研究 |
2.1 关于竞争格局 |
2.2 关于产品功能 |
2.3 关于产品定制策略 |
2.4 关于产品定位策略 |
2.5 关于3G时代“世界风”发展方向 |
2.6 综合评述 |
第三章 “世界风”营销战略的改良设计 |
3.1 移动运营商竞争格局分析 |
3.2 “世界风”营销战略的改良设计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联通:两网并存差异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D]. 乔妍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3]天津联通两网融合与3G传输网的规划建设[D]. 冯传跃.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4]中国电信市场重组中的竞争与垄断 ——基于T-S(S)-C-P理论框架的分析[D]. 杨灵. 辽宁大学, 2009(01)
- [5]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研究[D]. 刘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2)
- [6]加强渠道建设提升业务发展能力[D]. 孙富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7]山东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D]. 杨晋兴. 山东大学, 2008(02)
- [8]中国联通基于3G的竞争战略研究[D]. 刘卿. 天津理工大学, 2008(03)
- [9]中国联通CDMA业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 苏华峰. 厦门大学, 2007(08)
- [10]中国联通“世界风”营销战略的改良设计[D]. 陈翔. 厦门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