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

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

一、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舒晓明,卢昕,王国春[1](2017)在《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附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检索中国人PM/DM合并肾脏损害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28例病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男:女比为1:1.8。PM/DM合并肾脏病变时,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变均存在。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轻微肾小球病变(20%)、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0%)、IgA肾病(10%)。28例PM/DM患者中,25例(89.3%)治疗后好转,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正常;1例(3.6%)死亡;1例(3.6%)发展为终末期肾病,1例(3.6%)预后不详。结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变。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钱莹,任红,陈晓农,张文,李晓,史浩,陈楠[2](2011)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肾脏损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损害程度和临床预后。结果在确诊的146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107例(73.29%)首诊于皮肤科,仅4例(2.74%)首诊于肾脏科;共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0.5%。肾脏损害表现为单纯血尿者10例(33.33%),单纯蛋白尿6例(20.00%),蛋白尿合并血尿13例(43.33%),高血压7例(23.33%),水肿3例。10例单纯血尿患者中,镜下血尿>+++者7例;11例接受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患者中,尿蛋白<1 g/d者7例;4例首诊于肾脏科的患者均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发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和狼疮性肾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痊愈1例,病情好转或无恶化23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5例患者死亡(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合并肺癌),病死率16.67%。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发生肾脏损害并非罕见,临床表现为较明显的镜下血尿、少量蛋白尿和轻、中度高血压以及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良好。

舒晓明[3](2011)在《中国汉族炎性肌病的临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汉族所有亚型的炎性肌病患者的真正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PAH)与多种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然而,至今尚不清楚PM/DM患者中PAH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其独立预测危险因素。当前,在中国尚未对ⅡM疾病活动性评价工具(MDAAT)进行信度与效度的验证,尚不清楚MDAAT是否适用于评估中国汉族ⅡM患者的疾病活动。目的:(1)研究中国汉族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2)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与预后;(3)研究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MDAAT)在中国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4)研究中国汉族炎性肌病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1)回顾性收集1986年1月至2009年4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炎性肌病队列研究中心ⅡM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为死亡;次要结局为通过肌炎损伤指数、肌炎活动评价工具、健康评估量表残障指数以及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存活患者的累积器官损伤、疾病活动、躯体功能与残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PA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前瞻性的选取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共54例PM/DM患者,用于进行MDAAT工具在中国PM/DM患者中的效度与信度验证。通过重测信度、评定者之间信度、t检验与相关分析评价其信度与效度。结果:(1).共纳入188例炎性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3.9±15.8岁,男女比例为1:2.1。有20例患者合并PAH,其中11例为轻度PAH(32-45mmHg),7例为中度PAH(51-63mmHg),仅2例为重度PAH(77-79mmHg)。合并PAH患者有四种类型,PM/DM合并PAH型(7例,35%),PM/DM同时合并ILD与PAH型(6例,30%),PM/DM同时合并CTD与PAH(3例,15%),PM/DM同时合并CTD、ILD与PAH(4例,20%)。发生PAH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为ⅡM诊断时IgM水平升高(OR24.8,95%CI 1.76-350, P=0.017)与PAH诊断时或之前的抗ENA抗体阳性(OR 65.9,95%CI2.5-1761, P=0.012)。(2).中国汉族188例ⅡM患者疾病相关的累积粗死亡率为17%。其1年、3年、5年、10年、15年和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6%,90.2%,88.7%,81%,73.6%与65.6%。中国汉族ⅡM患者死亡高峰具有双峰特征,即在疾病发生后1-3年内为第一个死亡高峰,疾病发生后5-15年内为第二个死亡高峰。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影响中国汉族ⅡM患者的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合并肿瘤(HR:6.02, 95%CI 2.21-16.38);②疾病发生时年龄(HR:1.05,95%CI 1.02-1.08);③IIM诊断时IgA水平升高(HR:3.29.95%CI 1.27-8.57)。156例存活患者中有85.9%的患者无疾病活动,83.4%患者无躯体功能障碍。存活患者中有29例(18.6%)平均在治疗4.5年之后(最短0.7年,最长14年)完全停药。(3).MDAAT活动评价工具中文版的8个评估条目信度好,除心血管条目外,其他7个条目区分效度较好;但结构效度欠佳。结论:(1).PM-DM合并PAH并不少见,发生率为10.6%,主要为轻至中度PAH,其独立预测危险因素为ⅡM诊断时IgM水平升高与PAH诊断时或之前的抗ENA抗体阳性。(2).中国汉族炎性肌病患者长期预后优于高加索患者。存活患者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完全缓解至停药。(3).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区别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PM-DM患者活动性及药物疗效,但尚需进一步验证结构效度。

马松春,何晓琥,张亚文[4](1989)在《小儿皮肌炎治疗的探讨》文中提出 小儿皮肌炎为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病。近年来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预后明显改善。本文总结我院1981年以来对皮肌炎患儿治疗的经验和体会。临床资料 13例皮肌炎患儿,住院时间20日~4个月。患儿均有典型的皮疹及对称性近端肌无力,经血清肌酶、

肖伟平[5](1985)在《皮肌炎23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3例皮肌炎,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炎、肌炎症状,多数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临床诊断。治疗上,强调皮质类固醇和抗菌素联合应用以及支持治疗的重要性。

陈冠楠[6](2020)在《湿疮中医临床路径诊疗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2018年01月——2019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且经湿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509例有效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索该路径的疗效,并为其进一步完善及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材料与方法:借助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整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8年01月——2019年12月经湿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509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既往病史、过敏史、住院天数、皮损特征、治疗方法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项目进行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纳入湿疮中医临床路径的605例患者中,有191例存在变异,变异率为31.57%,有96例发生脱落,脱落率15.87%。2.本次研究的509例有效病例中,男女比例约为0.89:1,平均年龄61.22±14.35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0年,复发者病程以10年及以内为主。平均住院天数为11.18±2.330天。3.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首次发病以春夏为主。4.发病诱因:本研究中88例(17.29%)表示该病的发生或加重有明显诱因。5.既往疾病史:本研究中有291例(57.17%)患者存在至少一种疾病史。6.过敏史:研究病例中有148例(29.08%)患者存在至少一种药物和(或)食物过敏史。7.皮损特征:符合湿疹多形性的特点,其中丘疹、红斑、抓痕、血痂出现频度最高。8.实验室检测:509例病例资料中,血清总Ig E阳性率206例(51.0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参考范围115例(22.59%),112例(22%)空腹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肝功能异常109例,肾功能异常66例;392例食物不耐受检测中阳性率97.45%,阳性率最高的3类食物依次为:蛋清蛋黄、小麦、大豆;408例吸入性过敏原总阳性率为62.01%;499例免疫检测中480例(96.19%)存在免疫功能失衡;299例血脂检测中220例(73.58%)存在血脂异常。9.中医证型分布:湿热蕴肤证413例、脾虚湿蕴证55例、血虚风燥证41例。10.依据疗效评价标准:痊愈56例,显效424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9.61%。结论:1.实践证明,我院以中医疗法为主、辅助西医基础治疗,形成的湿疮中医临床路径,在缓解瘙痒、改善皮损及症状方面有显着优势,有助于规范诊疗。

张薇[7](2020)在《结缔组织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为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疾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根据是否存在已知的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主要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其中血液系统受累较为常见,且常在疾病初期就易侵犯血液系统,有时甚至以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异常为其唯一表现,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等。这一大类疾病是最容易合并继发性ITP的疾病之一,CTD并发的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 SS)患者,一般引起患者血小板轻度降低,但其中5%10%的患者亦可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0×109/L)。目的:了解不同结缔组织病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风湿免疫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住院的131例入院时即合并有原发病所致的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0×109/L)的结缔组织病患者临床资料,并于2015年9月对患者的进行电话随访。131例患者分别按其诊断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组;按疗效分为无效组,部分有效组及有效组。分组后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长期预后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独立组间测量值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SNK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分类资料采用例数和构成比(率)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所有统计分析以双侧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1例患者中88.55%为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最常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3.43%)及系统性红斑狼疮(40.4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为36.7±14.1周岁(years,y),明显低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年龄(44.4±15.4y,46.0±16.1y,P<0.05)。131例患者中96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其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出血发生率80.00%)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血发生率64.15%)更易发生出血(P<0.05)。糖皮质激素和/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常作为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首选方案,其总体有效率为36.64%。对糖皮质激素和/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的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药物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2.81%。对上述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Ig G水平较对其治疗无效的患者显着升高(P<0.05)。131例患者中20例难治性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其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65.00%。在平均随访了27.7月后,131例患者中共11例死亡,其中7例死亡事件与出血相关。3组不同疾病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经治疗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显着优于治疗无效的患者(P<0.01)。结论:在结缔组织病中,最常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影响结缔组织病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取决于患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而不是其基础疾病的类型。对于难治性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结缔组织病患者而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能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治疗选择。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多器官及多系统受累的一种疾病,其中血液系统的累及尤其明显。据报道,有7-30%的SLE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轻、中度减少的SLE患者很少伴有出血风险,而在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出血风险增高,是疾病的不良预后因素。有文献报道血小板减少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SLE患者的脏器受累无明显相关性但仍然在疾病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也有文献报道血小板减少与肾脏、关节、神经系统等器官累及相关,血小板计数与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也是引起SLE患者死亡以及低补体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有报道约有58%的患者在疾病诊断之初即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甚至有16%的患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身症状出现的前10年即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以及疾病活动度的转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4]。目的:评价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对SLE生存状态的影响,探讨SLE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999年至2009年在江苏省26家三级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分类标准,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诊断后共计纳入了1346例SLE患者。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作为标准评价疾病活动度。将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作为血小板减少组,其中在血小板计数<20×109/L之间作为重度减少组,将20≤血小板计数<50×109/L之间作为中度减少组,将50≤血小板计数<100×109/L之间作为轻度减少组。对研究对象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KW)检验、卡方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或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自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模型,逐步法筛选相关因素。所有统计分析以双侧P<0.05判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与血小板计数相关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讨与疾病预后及活动度有关的独立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46例SLE患者,其中男性105例(7.80%),女性1241例(92.19%),所有患者中,977例(72.59%)血小板计数正常,369例(27.41%)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血小板轻度减少(OR=2.30,95%CI:1.59-3.33)及中度减少(OR=1.91,95%CI:1.08-3.36)均增加SLE患者的死亡风险。SLE患者肌肉骨骼系统损害(OR=1.59,95%CI:1.05-2.40)、肾脏损害(OR=2.38,95%CI:1.14-5.00)、入院年龄大(OR=1.03,95%CI:1.01-1.05)、SLEDAI评分高(OR=1.05,95%CI:1.02-1.08)是增加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因素,红细胞计数(OR=0.48,95%CI:0.31-0.73)、白细胞计数(OR=0.90,95%CI:0.84-0.96)是影响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因素。结论:血小板减少是增加SLE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需要认识到高龄、高SLEDAI评分是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保护如肌肉骨骼系统、肾脏等器官系统以减少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王瑞瑞[8](2020)在《健脾润燥通络方治疗脾虚络阻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及临床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临床研究通过观察健脾润燥通络方治疗脾虚络阻型pSS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健脾润燥通络方干预pSS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润燥通络方治疗脾虚络阻型pSS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估其治疗pS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pS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润燥通络方,对照组予口服硫酸羟氯喹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患者报告指数(ESSPRI),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唾液流量,泪流量,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补体4(C4)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病例无脱落,60例患者均完成试验。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43.3%(P<0.0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口干、眼干、倦怠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纳差、腹胀、大便不调、形体消瘦、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除眼干积分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P<0.05)。西医疗效性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ESSPRI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唾液流量、双侧泪流量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gG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润燥通络方可改善脾虚络阻型pSS患者的症状、唾液流量、泪流量、IgG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方媛[9](2019)在《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及免疫实验指标表达上的差异,为SLE血瘀证辨证增加客观化依据。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SLE患者信息,选取其中符合血瘀证及非血瘀证中医诊断的SLE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记录纳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并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 SLEDA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研究者使用操作仪器为甲襞微循环仪(Videobiomicroscope)VIDEOCAP3.0版,观测部位为纳入SLE患者的右手食指远心端第一排毛细血管视野1mm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观测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然后运用甲襞微循环仪所连接电脑采集和处理患者甲襞图片,并根据94’上海简易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判读和积分。同时送检纳入患者的外周血实验室指标,检测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ENA、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3(C3)、补体4(C4)、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3+)、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血瘀证和非血瘀证两证型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状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病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病程更长。(2)血瘀证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襞微循环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甲襞总分更低。(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LE患者总体畸形管袢占比更大、管径变化更大、袢顶膨大的数目更多。(3)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红细胞流速流态更慢,红细胞聚集现象更明显。(4)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流状态(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抗ds-DNA抗体、ANA滴度(此与疾病活动度无关)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SLE患者的抗ds-DNA、ANA滴度更高。(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SLEDAI、C3、C4),CRP、ESR,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瘀证SLE患者的病程较非血瘀证SLE患者长。与“久病必瘀”的中医传统理论相吻合。(2)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变化大,提示血瘀证SLE甲襞微血管状态问题更严重。(3)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血瘀证SLE患者甲襞微血流状态问题更严重。(4)甲襞微循环尤其是微血管、微血流的指标可以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客观化辨证依据。(5)血瘀证的高滴度ANA分布多,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与SLE血瘀证有关。

焦如春[10](2019)在《《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温,是湿热合邪所致的一种疾病,属温病中的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相关理论指导辨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湿温相关理论,对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艾滋病、SARS等疾病诊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临床中,湿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拓宽到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湿温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研究湿温证治规律对现代临床诊疗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在诸多温病学着作中,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是较系统、完整、集大成的一本温病学专着。论着中创建了新的温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可为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为主体,对书中湿温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分别从“因、机、证、治”等方面研究湿温证治规律。本研究主要分为九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湿温定义及相关疾病关系辨析。明确本研究主体是广义湿温,包含暑温、伏暑、湿温3个病种。对3者关系辨析,存在发病时节、病位、证、治法侧重的不同。关于湿温与寒湿则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可孤立。第二部分论述湿温病因与发病。湿温病因为湿热邪气。邪气或从外来,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或湿自内生,而病湿温;或内外合邪发病。另外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痰饮等病理性产物,亦可导致新病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湿温病机。此部分从湿温病位与病性、传变规律、转归三方面研究。湿温病位广泛,三焦俱受,但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性有虚有实,疾病以三焦传变为主,也有卫气营血相传。后期或是湿温化燥;或是湿温化为寒湿。第四部分论述湿温治则治法。湿温治则治法遵从三焦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以三焦分论,上焦治宜芳香宣化为主,中焦治宜苦辛通降为主,下焦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治法分别为芳香宣化、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邪、宣通三焦,分消走泄、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第五部分论述湿温辨治规律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辨治特点、三焦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寒湿辨治规律研究、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湿温的辨治特点发现,湿温辨证方法主要有从纵向维度进行的三焦辨证、从横向维度进行的卫气营血辨证,二者可相互结合,明确病变脏腑及气血病理阶段;重视体质因素,发现体质不同,影响发病及病情轻重、传变与转归;重视阴阳平和;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有得汗而解、催吐而解、轻下热结而解、淡渗从小便而解;注重舌象、脉象,重视舌象辨湿热,重视脉象定邪正盛衰及预后情况、定三焦病位、据脉施治;既病防变;顾护阳气;顾护阴津。研究三焦辨证论治发现:上焦湿温多病在肺,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气袭表,出现湿热邪气伤阴、湿热邪气伤气、邪闭肺经、邪伤肺气、邪伤肺阴、邪闭肺气、邪蒙清阳、邪阻气逆等病理变化;治法宜芳香宣化为主;药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药量也宜轻。中焦湿温多病在脾胃,病证繁多,多属气分阶段;以湿热邪气阻滞气机,脾升胃降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脾胃受病,上则清阳不升,中则失于健运,下则浊阴不降,又有脾主四肢肌肉,病亦可延及向外,故在此将其统归,总不离蒙上、滞中、滞下及湿热日久出现的湿伤阳、热伤阴、阴阳两伤,其中蒙上包含蒙蔽清窍、发于肌表、郁于经络关节肢体三类;治法以苦辛通降法为主。下焦湿温多病在肝、肾;病性多属邪少虚多;病理表现有邪伤肝络、邪灼真阴、邪损脾肾阳气、阴阳两虚、闭阻下窍、上蒙清窍等,治法以淡渗利湿、补益法为主。三焦同病,仍以脾胃为论治重点;总以通宣三焦,分消走泄为法;治法宜选宣气化湿、苦辛通降、淡渗利湿之法,有时要同时应用方可显效。研究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发现,湿温所处卫气营血阶段并非遵循卫-气-营-血逐级深入,该现象的出现与发病病因、病邪强盛程度有关。疾病在三焦辨证所处病情阶段与卫气营血所处病情阶段并非相对应。研究寒湿辨治规律发现:上焦寒湿多病在肺,发病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中焦寒湿多病在脾胃;治法以苦辛通降法、温阳化湿法为主,或二法相合,或分别合以淡渗利湿法。下焦寒湿日久,多伤及肝、肾;其中寒湿日久耗损肾阳或脾肾两伤者,可见寒湿所致痔疮下血、阻滞气机之便血、肾阳虚衰、脾肾阳虚等虚证,亦可出现津液积聚胃口所致之阴吹等实证;寒湿伤于厥阴,发为寒疝,其中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病势急;总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研究中发现吴鞠通善用温补督脉的特殊治法,用于肾阳虚衰的治疗,药多用鹿茸一味。第六部分论述《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与煎服药特点分析。此部分分别从湿温用药特点、特殊煎服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研究湿温用药特点时发现:湿温辨证用药,当细分疾病所属阶段,分而论治。一般湿温用药,忌柔喜刚;若湿热日久,伤阴耗津,药用阴柔生津之品。三焦湿温用药各不同,上焦宜选轻清之品,且药量宜轻;中焦用药质地不轻不重,用药以达中焦脾胃燥湿相济、脾升胃降,气机和畅为旨,药物多选用辛温之品配以苦寒之品;下焦用药,药味当厚。研究特殊煎服药特点时发现:煎煮药物时,依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性选用相应的溶媒;服药时间方面,除一般服药时间外,尚有昼夜时时服药法、病发前预防性服药法;临证中,服药剂量需根据体质、年龄进行调整。针对寒湿患者,煎服药亦有其法。第七部分论述湿温后期调摄及治疗禁忌。湿性黏滞,湿温病情缠绵,疾病后期及愈后均需时时调摄。饮食当以淡薄滋味为主,痢疾患者尤需重视此点。针对不同体质,亦须选用不同的调摄方式。治疗湿温时,应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忌纯辛温发汗。第八部分论述《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二者在疾病病位、辨证方法、诊法、治法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温病条辨》主要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施治;而《湿热病篇》主要以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施治,同时参以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重视舌象、脉象;而《湿热病篇》尤其重视观舌象,以查病位、定证型。第九部分论述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此部分从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两方面研究。后世医家治疗湿温的方剂,很大程度受到吴鞠通论治湿温理论的影响,其中较为代表性名方有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菖蒲郁金汤。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较多,孔伯华提出肝热、脾虚理论,秦伯未提出芳香化湿宜分为芳香、香燥化湿,章次公提出湿温急症需重视脉诊,赵绍琴提出治湿、治气、宣肺三要法,另有医家将三焦辨证灵活应用临床。以上研究对《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对现代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二、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附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报告
    1.2 实验室检查
    1.3 文献检索方法
    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5 资料提取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肾脏穿刺病理
3 讨论

(2)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肾脏损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记录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肾脏损害表现
    2.3 治疗和预后
3 讨论

(3)中国汉族炎性肌病的临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中国汉族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二、中国汉族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与预后
    三、肌炎活动性评价工具在中国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四、中国汉族炎性肌病患者的长期预后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湿疮中医临床路径诊疗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湿疹及临床路径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结缔组织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第一部分:不同结缔组织病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基础临床数据
        4.2 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流程临床分析
        4.3 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疗效临床分析
        4.4 预后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多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4.2 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因素研究
        4.3 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的因素研究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结缔组织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健脾润燥通络方治疗脾虚络阻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学认识及进展
        1.1 病因病机
        1.2 治疗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西医学认识及进展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
        2.3 试验方法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资料治疗前对比
        3.2 治疗结果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评价
第三章 讨论
    1. 立法选方依据
        1.1 病机分析
        1.2 药方组成及方义
    2. 疗效分析
    3. 安全性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分类标准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操作仪器
    2.2 检查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患者一般信息
    3.2 甲襞图像评分及项目解读
        3.2.1 一般情况
        (1)排列
        (2)管袢数
        3.2.2 微血管情况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
        3.2.3 微血流情况
        (1)红细胞流速流态
        (2)红细胞聚集状态
        (3)白色血细胞团块
        3.2.4 袢周情况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3.3 实验室指标
        3.3.1 实验室指标测定
        3.3.2 患者疾病活动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SLE患者的基本信息的表达
        5.1.1 性别
        5.1.2 年龄
        5.1.3 病程
    5.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表达
        5.2.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表达
        (1)管袢排列
        (2)管袢数(根/mm)
        5.2.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方面表达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根)
        5.2.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方面表达
        (1)红细胞流速流态(mm/sec)
        (2)红细胞聚集
        (3)白色血细胞团块(个)
        5.2.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袢周情况表达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5.2.5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总分((?)±S)的表达
    5.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
        5.3.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表达
        5.3.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ANA表达
        5.3.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ENA的表达
        5.3.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表达
6 讨论
    6.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进展
        6.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学认识与辨证
        6.1.2 甲襞微循环的概述和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运用
    6.2 非血瘀证与血瘀证SLE患者的基本资料
    6.3 血瘀/非血瘀证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的表现
        6.3.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的表现
        6.3.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的表现
        6.3.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的表现
        6.3.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袢周情况的表现
        6.3.5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甲襞总分表现
    6.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6.4.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分析
        6.4.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ANA上的分析
        6.4.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ENA上的分析
        6.4.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的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甲襞微循环综述
    参考文献

(10)《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湿温定义
2 湿温相关疾病关系辨析
    2.1 湿温与暑温、伏暑
    2.2 湿温与寒湿
3 湿温病因与发病
4 湿温病机
    4.1 湿温病位与病性
    4.2 湿温传变规律
        4.2.1 三焦相传
        4.2.2 卫气营血相传
    4.3 湿温转归
        4.3.1 湿温化燥
        4.3.2 湿温化为寒湿
5 湿温治则治法
    5.1 芳香宣化
    5.2 苦辛通降
    5.3 淡渗利湿
    5.4 通下逐邪
    5.5 宣通三焦,分消走泄
    5.6 清热利湿
    5.7 益气化湿
    5.8 温阳化湿
    5.9 疏风胜湿
6 湿温辨治规律研究
    6.1 湿温辨治特点分析
        6.1.1 湿温辨证方法
        6.1.2 重视体质因素
        6.1.3 重视阴阳平和
        6.1.4 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
        6.1.5 注重舌象、脉象
        6.1.6 既病防变
        6.1.7 顾护阳气
        6.1.8 顾护阴津
    6.2 三焦湿温辨证论治
        6.2.1 上焦湿温辨证论治
        6.2.2 中焦湿温辨证论治
        6.2.3 下焦湿温辨证论治
        6.2.4 三焦同病辨证论治
    6.3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6.4 寒湿辨治规律研究
        6.4.1 上焦寒湿辨证论治
        6.4.2 中焦寒湿辨证论治
        6.4.3 下焦寒湿辨证论治
    6.5 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
        6.5.1 痹
        6.5.2 疸
        6.5.3 疟
        6.5.4 痢
7 《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及煎服药特点分析
    7.1 湿温用药特点
    7.2 湿温特殊煎服药特点
    7.3 寒湿特殊煎服药特点
8 湿温后期调摄
    8.1 淡薄滋味
    8.2 因人而异
9 湿温治疗禁忌
    9.1 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
    9.2 忌纯辛温发汗
10 《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
11 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
    11.1 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
    11.2 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附文献复习)[J]. 舒晓明,卢昕,王国春.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02)
  • [2]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肾脏损害分析[J]. 钱莹,任红,陈晓农,张文,李晓,史浩,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4)
  • [3]中国汉族炎性肌病的临床相关研究[D]. 舒晓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1)
  • [4]小儿皮肌炎治疗的探讨[J]. 马松春,何晓琥,张亚文. 中华儿科杂志, 1989(01)
  • [5]皮肌炎23例报告[J]. 肖伟平.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5(03)
  • [6]湿疮中医临床路径诊疗的回顾性分析[D]. 陈冠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结缔组织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D]. 张薇.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8]健脾润燥通络方治疗脾虚络阻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王瑞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D]. 方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D]. 焦如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皮肌炎2例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