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浪屿风貌建筑保护性修缮力求完美(论文文献综述)
蔡籽焓[1](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王璐瑶[2](2020)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而鼓浪屿作为我国又一个申遗成功的历史文化节点,承担着传承与发扬我国灿烂文明的重任,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多维度的,饱含文物、建筑、景观整体风貌,而鼓浪屿植物景观作为形成鼓浪屿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植物景观含着重要的遗产价值,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是遗产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鼓浪屿的遗存本体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矛盾,如历史建筑与古树名木之间、文物保护与植物景观之间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找到矛盾的成因不应局限在当下,而应客观的分析鼓浪屿的从古至今历史演替过程,从系统整体寻求问题根源出发,从而协调鼓浪屿庞大又复杂的文化遗产内容,找到凸显并保护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植物景观发展方向。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方法入手,结合植物景观特性。再以分析鼓浪屿历史发展过程为出发,从历史文献中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成因,从鼓浪屿整体风貌、空间构成当中了解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结合现状调研成果与相关法律规范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主要矛盾,通过植物景观要素,再融汇遗产保护、植物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协调鼓浪屿文化遗产地各遗产要素与植物景观间的关系,形成以植物景观特色为重要组成的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特色风貌,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并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植物景观保护与营造策略,为鼓浪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鼓浪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鼓浪屿植物景观的历史沿革并提出针对性的植物景观营造与管养策略,不仅能够为我国各文化遗产地特色风貌的修复与保护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还将以此为开端展示植物景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积极作用。
陶思雨[3](2020)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模式研究 ——以朝阳燕都国际酒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建筑被建造,建筑被拆毁,这样的拆建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以及城市文脉的断裂。根据世界能源预测表明,2050年能源消耗将达到1975年的4倍,其中,建筑物耗能占总能源消耗的11%-25%。根据相关统计,国内的建筑其功能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对于曾经的大拆大建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已经十分不满足当今的发展方式。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在城市建设领域,针对旧建筑改造的理论和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有效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相对于拆建,改造更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历史优势。本论文从“旧建筑改造模式”切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定义研究的旧建筑类型为一般性历史建筑,相对于重要历史建筑,一般性历史建筑基数大,容易被忽视,针对其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但是一般性历史建筑从底层构建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文脉,是大多数人日常接触和曾经使用过的建筑,是人们日常记忆的物质载体,针对其的改造模式研究,有着普适性的价值。针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旧建筑现状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旧建筑改造的基本理论,分析国内外旧建筑改造项目的发展进程,归纳总结现存的一般性历史建筑的价值及类型,凝练出旧建筑的改造基本原则:1.延续、接续建筑的历史文脉2.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使用原创的设计语言4.利用绿色生态技术。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本文从宏观角度提出旧建筑改造需要协调城市风貌和传承建筑文脉的改造模式,从微观角度通过分析不同改造案例总结出空间、功能、体量、立面等建筑基本属性的改造模式。以期对旧建筑改造研究和实践带来一些参考、借鉴作用。最后本文通过剖析笔者参与的朝阳燕都国际改造项目,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去验证研究理论的可行性,首先提出燕都酒店现状各个方面的问题,然后采用对应部分的改造模式,针对旧建筑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该论文有图67幅,表1个,参考文献40篇
付有[4](2019)在《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鼓浪屿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国际社区,同时也是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是近年来有些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与旅游发展不协调而遭受破坏,如我国故宫、长城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鼓浪屿旅游发展迅速,而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何促进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变得尤为重要,对其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要求和思路。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对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基于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状态;针对相关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为鼓浪屿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其次,揭示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如今鼓浪屿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转型阶段,要注重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展示以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通过实地调查与调研问卷分析了鼓浪屿旅游服务设施现状、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并指出在申遗之后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文化体验欠缺、旅游空间感受不佳、旅游设施支撑不足和旅游商业氛围过浓等问题。最后,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剖析,在受到由文化遗产、旅游容量、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已经呈现不协调的态势,文章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启示提出在申遗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涵盖文化、体验和环境三个层面的提升思路,并依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空间策略,包括提升空间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空间建设、调控旅游空间容量和完善服务设施布局等,以期能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王新宇[5](2019)在《置换砂浆加固历史建筑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建筑的加固历来是一个难题。对于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砌体结构,一方面要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保持建筑本身的面貌和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抗震性能,而现有的加固手段对建筑改动过多,显然无法获得文物保护专家的认可。基于此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砌体加固方法,通过用高性能砂浆置换一定深度的灰缝,在尽量不改变外立面的情况下提高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与建筑修缮上的勾缝相结合起来,达到建筑与结构修缮加固二合一的效果。本文通过轴心抗压试验和纯剪切试验,探究置换砂浆加固方法对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变化。抗压试验共两个批次,分别考虑了置换砂浆深度、单双面置换以及是否置换竖缝等因素。通过实验发现置换较高强度的水泥砂浆后,抗压强度有所降低,双面置换比单面强度降低更多。而随着换缝深度增加,砌体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不断减小。单面置换时,置换竖缝不利于抗压;而双面置换时,置换竖缝能提高抗压强度。在纯剪切试验中,采用单面置换,只考虑了置换灰缝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抗剪强度提升幅度很明显,并随着置换深度提高而增大,当置换深度为6cm时,抗剪强度提升了一倍。加固前后构件的破坏特征发生改变,未加固时抗压构件裂缝均匀分布,单面加固后,加固区产生竖向或斜向劈裂裂缝,侧面中间产生贯穿裂缝;双面加固后,主要在侧面中部产生贯穿裂缝。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分析了砌体构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弹性模量。纯剪切试验中,构件都是砂浆层和界面处破坏,当加固深度达到6cm时,会对砖体产生局部破坏。对加固前后的抗压构件采用ANSYS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发现加固后,在新旧砂浆的交接处应力集中很大,加固区域压应力显着大于未加固区域。本文归纳总结了现有的砌体抗压强度计算方法,对未加固构件基于弹性分析理论提出了适宜的计算公式;对加固后的砌体,根据砂浆层的应力分布提出了简化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高祝鑫[6](2019)在《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原则研究》文中提出世界遗产,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个璀璨的文明,彰显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无穷智慧,极具独特性与杰出性。特别是那些地处城市当中或周边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项都蕴含着它所在城市特有的历史积淀、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艺术魅力,反映了这座城市过去的生存状态、民众的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座城市的荣光,更是国家和全人类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缺乏遗产保护意识的盲目拆旧建新,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众多世界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中国自1985年12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18年7月,先后有53项遗产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量居世界第二,其中有文化遗产36项。本文从中国这36项世界文化遗产中,选取地缘上处于城市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受到重大影响,与城市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表的《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2004/2005)中界定的14种文化遗产类型为基础,将符合条件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归纳为公园/园林、古城/社区、文化线路、古建筑群等四种类型,并从各类型遗产中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再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同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与先进理念,最后总结归纳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发展进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与侵蚀行为的共性的保护实施原则:整体保护原则、真实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公众参与原则、遗产共享原则、风险防控原则、可持续保护原则。加强对城市发展进程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和公众深刻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相互促进为基点,有效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开拓思路,共同参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方式。在当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推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免遭破坏,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品质、助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王棣威[7](2019)在《建构视角下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建构视角下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及其保护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现状实地调研与勘察测绘工作,结合查阅国内外文献、地方史志,对近代天主教鲁南代牧区教会建筑分布现状、历史沿革、营造技术、建筑形式与装饰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与同一时期山东其他教区教会建筑进行分析对比,为近代鲁南代牧区的教会建筑历史提供具有史料价值的研究成果,揭示近代鲁南代牧区教会建筑独特的遗产价值。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往往把近代西方建筑体系输入中国的途径概括为两种:一、以帝国主义列强开辟的租界、租借地为起点的西方建筑体系强势输入;二、以洋务运动为起点的中国官方和社会主动引进。而教会主导下的教会建筑作为西方建筑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在其传播过程中,西方建筑与地域建筑文化碰撞和交融,构成了教会建筑“中国化”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面相。近代鲁南代牧区大量教会建筑,是在传教士指导下发动当地工匠、村民进行建造,建造过程中运用地域材料和适宜技术,是西方建筑技术传播中地域性涵化的重要样本,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为相关概念界定并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框架,并根据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的着作《建构文化研究》,将其在书中对建构文化所作的8点诠释,结合缪勒、森佩尔和塞克勒的理论研究,整理总结出建构理论框架,分为环境、设计、营造三个层面,作为支撑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介绍了天主教圣言会在近代鲁南代牧区的传教历程,为后面章节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定,并通过实地调研、勘察测绘,整理出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现存教堂及其附属建筑的建造历程,为论文提供了充足的实例支持;第三章以建构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宗教精神表达的层面出发,将宗教精神表达与弗兰姆普敦的建构理论相结合,从环境、设计、营造三个方面对近代鲁南代牧区的教会建筑进行分析,并参照外文文献中对几座着名的中世纪天主教堂设计手法的研究,总结出鲁南代牧区东境教堂建筑的几何比例法则;第四章从鲁南东境教会建筑的“中国化”入手,将“中国化”融入到建构理论当中,同样分为环境的“中国化”、设计的“中国化”和营造的“中国化”三个方向,对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梳理。论文第五章将从建构视角对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进行价值评估,并结合现有教会建筑的残损现状,提出适当的保护修缮方案,为近代教会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
贾婧文[8](2019)在《鼓浪屿音乐厅片区城市外部空间活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老城片区的更新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极受政府与民众重视的一环。而国内的城市更新建设一直以来受政治因素及社会发展控制,又受经济利益驱使,老城区中许多具有生活气息、地域特色、人文传承与城市历史的空间在更新过程中失去灵魂,城市生活与城市面貌受到破坏,并呈现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在对这类现象的声讨下,城市更新开始从空间、功能,到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国内外优秀的更新实践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文化历史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内一处老城片区为例,对其现状与活化设计进行研究。本文所讨论的“活化”,即对老城片区更新影响因素与本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活化为核心,对研究片区以“宏观一微观”,即“城市一外部空间”为顺序,以“系统一类型”为方法依次展开前期调研、理论探析与设计实践。论文的绪论与第二章以理论、案例为主,重点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活化”这一关键词作出全方位解释;首先以“城市一外部空间”作为概述的关键词,然后以“系统-类型”为方法论,最后落脚于活化相关理论。第三章为鼓浪屿音乐厅片区的调查研究章节,背景调研结合历史与文献,空间现状调研以凯文·林奇的五要素为框架,并综合其它要素全面总结现状问题与价值。第四章与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是全文的归纳与演绎章节。第四章是前文理论与调研两个部分的结合,以系统论为基础深入分析片区的城市环境形成,即活化的必要性分析,“系统一结构一关系一元素”的层次分别对应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一经济社会结构一人一外部空间”;接下来对城市系统中的“元素”即“外部空间”,以形态类型学理论为基础提取并整理;由城市环境分析可总结遗产地内老城片区更新活化原则——空间环境适应性、风貌原真性、文化开放性、区域整体性;结尾再以系统层次对老城活化的策略展开讨论,即本文的核心——形态控制(元素)、以人为本(关系)、功能提升(结构)、多元思考(系统)。第五章落脚外部空间设计实践描述,从宏观视角提出思路,并以前文策略为指导思想,多方面思考问题与需求,进行具体空间节点的更新设计。
黄新华,陈芳,石术,郭旻霓,蒋洋,杨洁琼[9](2019)在《社区治理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理论上界定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形成过程和特点,从社区治理角度入手,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镇与历史国际社区的异同比较,描述鼓浪屿社区现实治理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试图指出今后鼓浪屿社区治理的优化。
杨月华[10](2019)在《有机更新理论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活态的文化遗产,以传统文化形态存在着,然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逐渐侵袭了街区的传统风貌,将其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的建筑装饰与景观环境色彩一步步削弱。本文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以北镇十字街历史街区的合理保护和更新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影像、文献记录及当地居民口头叙述的形式,探寻街区曾经的传统格局风貌及人们生活的历史图式,从而搭建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及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以期解决历史街区的历史文脉传承与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历史街区在利用中实现更好的保护。本文从活化街区的角度分析有机更新理论与街区保护及设计之间结合运用的重要性,提炼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历史街区保护与设计的模式及原则,使其对相关实际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发展脉络和实践总结。在第二章中界定与分析在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何种设计理念适合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阐述课题中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定义以及历史街区的设计构成要素,以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支撑。其次,在第三章中对国内外相关经典实践案例进行分析,选取了成都宽窄巷子、北京前门大街及日本姬路城大道等代表性案例,结合当地实际对其保护与设计的模式及设计策略进行具体分析,探寻总结出有效保护街区文脉与场所感的发展对策以及具有普适性的历史街区有效保护和设计的方式,以期为相关案例的地方特色延续及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再次,分析了北镇十字街历史街区的现状,对街区物质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各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总结,透析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及文脉延续的制约性因素及现存问题,充分认识十字街的现有形象特征与功能品质,再把前文得出的设计模式与原则纳入到北镇市特有的物质环境中进行考察与运用,通过有机更新理论的指导,探讨北镇十字街历史街区的改造设计策略,力求在设计中延续地域文化内涵、保留历史肌理,形成特有的场所感及认同感,从而寻求街区的复兴。最后是对北镇市十字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设计建议的总体总结,并对有机更新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运用进行展望。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名片,是城市记忆及历史文脉的载体。其以传统文化形态存在,却有着强烈的现代功能需求。因此实现历史街区的合理保护及有机更新设计,从而使历史街区活化,参与到现代生活,在利用中实现更有效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鼓浪屿风貌建筑保护性修缮力求完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鼓浪屿风貌建筑保护性修缮力求完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历史街区 |
1.3.2 历史街区复兴 |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
1.3.4 社会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基础理论支撑 |
2.1.1 社会融合理论 |
2.1.2 公众参与论 |
2.1.3 绅士化论 |
2.1.4 包容性发展论 |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
2.2.1 开发模式 |
2.2.2 行为主体 |
2.2.3 实施途径 |
2.2.4 社会结构 |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
4.2.1 理论模型建立 |
4.2.2 测量因子筛选 |
4.2.3 测量体系生成 |
4.2.4 测量评价方法 |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
4.3.1 数据样本获取 |
4.3.2 样本社会属性 |
4.3.3 测量结果 |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
1.1.2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现状 |
1.1.3 植物景观重要性 |
1.1.4 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的植物景观保护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世界文化遗产 |
2.1.2 遗产价值 |
2.1.3 植物景观 |
2.1.4 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要素 |
2.2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2.1 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
2.2.2 遗产地植物景观的认知与修复研究 |
2.2.3 遗产地植物景观管养研究 |
2.2.4 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 |
2.3 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鼓浪屿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综述小结 |
2.4.1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相关研究 |
2.4.2 鼓浪屿相关研究 |
2.5 案例分析 |
2.5.1 法国凡尔赛历史遗产的植物景观研究 |
2.5.2 德国世界文化遗产魏玛ILM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
2.5.3 国内承德避暑山庄的植物景观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过程 |
3.1 公共地界形成前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2年以前) |
3.1.1 原住民的建设活动(宋元~1842) |
3.1.2 外来文化传播期(1842~1902) |
3.2 公共地界成熟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3-1938) |
3.2.1 相关组织 |
3.2.2 庭园特色 |
3.2.4 植物种植 |
3.2.5 空间布局 |
3.2.6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3 公共地界晚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41~1945) |
3.3.1 建设发展停滞 |
3.3.2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4 解放后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相关概况(1945~至今) |
3.4.1 第一阶段:景城相依与城市社区(1940-1980) |
3.4.2 第二阶段: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社区(1980-2000) |
3.4.3 第三阶段:人文回归与遗产社区(2000-至今) |
3.4.4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价值、特色、与现状问题 |
4.1 鼓浪屿植物景观价值解读 |
4.2 作为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2.1 自然环境的植物景观特色 |
4.2.2 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特色 |
4.3 作为非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3.1 宅前屋后植物景观特色 |
4.3.2 建国后的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特色 |
4.4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现状问题研究 |
4.4.1 鼓浪屿植物景观理论研究的缺乏 |
4.4.2 公众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地认识上的误区 |
4.4.3 鼓浪屿自然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4.4 鼓浪屿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要素分析 |
5.1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总体保护要求 |
5.1.1 鼓浪屿保护定位 |
5.1.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 |
5.1.3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法规 |
5.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要素分析 |
5.2.1 “性”——定性选种 |
5.2.2 “境”——所处境域 |
5.2.3 “景”——意境景观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体系构建 |
6.1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体系的原则 |
6.1.1 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
6.1.2 最小干预原则 |
6.1.3 可逆性原则 |
6.1.4 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原则 |
6.2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1 以植物群落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分类 |
6.2.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3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1 植物群落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实施建议 |
7.1 植物群落的保护实施建议 |
7.1.1 保护监测:配合已有监测和风险应对系统进而建设 |
7.1.2 多方宣传:提升植物景观保护意识 |
7.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2.1 发展策略:优化提升,适应性改造 |
7.2.2 社区动员:提高居民积极性,生活美景共享 |
7.2.3 树楼一体:物质层面古树与建筑的矛盾解决 |
7.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3.1 常见灾害:台风、病虫害威胁下的应对与预防 |
7.3.2 鼓浪屿植物的修剪 |
7.3.3 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管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模式研究 ——以朝阳燕都国际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中旧建筑之殇 |
1.1.2 被闲置的旧建筑数量巨大 |
1.1.3 旧建筑蕴含巨大经济价值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旧建筑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 |
2.1 旧建筑改造的相关概念 |
2.1.1 一般性旧建筑定义 |
2.1.2 改造建筑类型分类 |
2.1.3 旧建筑分类方式 |
2.1.4 改造定义 |
2.2 旧建筑改造的适用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2.3 改造再利用理论 |
2.3 旧建筑改造的工程实践 |
2.3.1 国外工程实例 |
2.3.2 国内工程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3.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基础性分析与改造设计原则 |
3.1 旧建筑蕴含的价值 |
3.1.1 经济价值 |
3.1.2 环保价值 |
3.1.3 文化价值 |
3.1.4 情感价值 |
3.2 旧建筑类型分析 |
3.2.1 居住建筑 |
3.2.2 工业建筑 |
3.2.3 公共建筑 |
3.3 旧建筑改造的设计原则 |
3.3.1 延续、接续建筑的历史文脉 |
3.3.2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
3.3.3 使用原创的设计语音 |
3.3.4 利用绿色生态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旧建筑改造的模式 |
4.1 基于建筑与城市面貌协调的改造模式 |
4.1.1 协调城市外在风貌特征 |
4.1.2 协调城市风貌的底层逻辑 |
4.2 基于建筑文脉传承的改造模式 |
4.3 基于旧建筑空间序列的改造模式 |
4.3.1 点式空间序列 |
4.3.2 线式空间序列 |
4.3.3 围合式空间序列 |
4.3.4 散布式空间序列 |
4.4 基于旧建筑空间结构的改造模式 |
4.4.1 拆分旧空间 |
4.4.2 重组旧空间 |
4.4.3 转化旧空间 |
4.4.4 扩大旧空间 |
4.4.5 植入新空间 |
4.5 旧建筑功能层面的改造模式 |
4.5.1 拓展旧功能 |
4.5.2 置换旧功能 |
4.5.3 植入新功能 |
4.6 旧建筑体量层面改造模式 |
4.6.1 清理冗余体量 |
4.6.2 增加建筑体量 |
4.7 旧建筑立面层面的改造模式 |
4.7.1 原貌还原 |
4.7.2 局部改造 |
4.7.3 表皮整体更新 |
4.8 本章小结 |
5.朝阳市燕都国际酒店改造设计之改造模式具体应用分析 |
5.1 工程背景 |
5.2 改造中可以利用的价值 |
5.2.1 文化价值 |
5.2.2 经济价值 |
5.2.3 品牌价值 |
5.3 旧建筑存在的问题 |
5.3.1 空间层面存在的问题 |
5.3.2 功能层面存在的问题 |
5.3.3 体量、立面层面存在的问题 |
5.4 改造过程应用的改造模式 |
5.4.1 展现城市风貌 |
5.4.2 挖掘城市历史,体现建筑文脉 |
5.4.3 空间上应用的改造模式 |
5.4.4 功能上应用的改造模式 |
5.4.5 体量、立面上应用的改造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对象简述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演变 |
2.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作用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
2.3.2 旅游发展空间策略研究 |
2.3.3 鼓浪屿相关研究 |
2.4 相关案例研究 |
2.4.1 案例选取 |
2.4.2 案例分析 |
2.4.3 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 |
3.1.1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 |
3.1.2 文化遗产价值内涵 |
3.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历程 |
3.2.1 初始萌芽阶段(19 世纪50 年代——19 世纪80 年代) |
3.2.2 探索形成阶段(1988 年——2000 年) |
3.2.3 高速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
3.2.4 文化转型阶段(2013 年至今) |
3.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3.3.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
3.3.2 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
3.3.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
3.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
3.4.1 旅游文化体验欠缺 |
3.4.2 旅游空间感受不佳 |
3.4.3 旅游设施支撑不足 |
3.4.4 旅游商业氛围过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文化遗产因素 |
4.1.1 文化价值内涵阐释 |
4.1.2 历史建筑展示利用 |
4.1.3 文旅缺乏融合发展 |
4.1.4 人文社区传承危机 |
4.1.5 旅游行为破坏风貌 |
4.2 旅游容量因素 |
4.2.1 登岛游客数量现状 |
4.2.2 游客时空分布分析 |
4.2.3 空间容量供给分析 |
4.3 服务设施因素 |
4.3.1 服务设施体系分析 |
4.3.2 旅游交通组织分析 |
4.3.3 旅游商业发展分析 |
4.4 自然环境因素 |
4.4.1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建设分析 |
4.4.2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布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
5.1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目标 |
5.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原则 |
5.2.1 遗产保护性开发原则 |
5.2.2 景区精品化转型原则 |
5.2.3 环境整体性协调原则 |
5.2.4 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提升思路 |
5.3.1 文化层面——彰显特色人文内涵 |
5.3.2 体验层面——强化旅游体验品质 |
5.3.3 环境层面——保护整体环境基底 |
5.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
5.4.1 提升空间文化内涵 |
5.4.2 优化旅游空间建设 |
5.4.3 调控旅游空间容量 |
5.4.4 完善服务设施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置换砂浆加固历史建筑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鼓浪屿历史建筑现状 |
1.2.1 鼓浪屿历史建筑的形成 |
1.2.2 鼓浪屿历史建筑结构特点 |
1.3 既有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 |
1.4 砌体结构置换砂浆加固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二章 试验方案 |
2.1 试验准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设计 |
2.2.1 抗压试验 |
2.2.2 抗剪试验 |
2.2.3 置换砂浆施工工艺 |
第三章 试验过程和结果 |
3.1 抗压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
3.1.1 抗压试验加载过程 |
3.1.2 抗压试验构件破坏形态 |
3.2 抗剪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
3.2.1 抗剪试验加载过程 |
3.2.2 抗剪试验构件破坏形态 |
3.3 抗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抗压强度 |
3.3.2 应力—应变曲线 |
3.3.3 弹性模量 |
3.4 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抗剪强度 |
3.4.2 抗剪强度计算方法 |
第四章 受压砌体应力分析和影响因素 |
4.1 砌体单轴荷载下破坏准则 |
4.1.1 单轴受压破坏准则 |
4.1.2 纯剪切作用下破坏准则 |
4.1.3 复杂应力下的破坏准则 |
4.2 砌体单轴受压作用下破坏机理 |
4.3 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
4.2.1 高厚比 |
4.2.2 砂浆层厚度、砂浆强度 |
4.2.3 块体的强度、尺寸及表面平整度 |
4.2.4 砖的含水率 |
4.2.5 砌筑方式 |
4.4 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
4.4.1 砖和砂浆的强度 |
4.4.2 砖和砂浆的粘结力 |
4.4.3 含水率的影响 |
4.5 置换砂浆后应力变化和主要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置换砂浆加固砌体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5.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5.1.2 有限单元法软件 |
5.2 砌体有限元分析现状 |
5.3 砖体和砂浆材料特性 |
5.3.1 砖和砂浆的弹性模量 |
5.3.2 砖和砂浆的泊松比 |
5.3.3 砖和砂浆的本构关系 |
5.3.4 砖、砂浆的破坏准则 |
5.4 单元参数和网格划分 |
5.4.1 单元选择和参数 |
5.4.2 有限元建模和非线性分析控制 |
5.5 模拟计算结果 |
5.4.1 未加固构件 |
5.4.2 单面加固构件 |
5.4.3 双面加固构件 |
第六章 砌体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
6.1 现有的砌体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
6.1.1 弹性分析方法 |
6.1.2 经验分析方法 |
6.2 置换砂浆加固砌体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 |
6.2.1 未加固砌体抗压强度计算 |
6.2.2 单面加固砌体抗压强度计算 |
6.2.3 双面加固砌体抗压强度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发展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界遗产的内涵与保护基本原则 |
一、世界遗产及其保护名录 |
二、世界文化遗产及其类型 |
三、世界遗产保护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城市发展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一、城市及其发展趋势 |
二、城市发展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关系 |
第三节 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归类 |
一、园林/公园 |
二、古城/社区 |
三、文化线路 |
四、古建筑群 |
第二章 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第一节 公园/园林:苏州古典园林 |
一、遗产概况 |
二、保护现状 |
第二节 古城/社区:丽江古城 |
一、遗产概况 |
二、保护现状 |
第三节 文化线路:大运河 |
一、遗产概况 |
二、保护现状 |
第四节 古建筑群: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
一、遗产概况 |
二、保护现状 |
第三章 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保护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公园/园林:苏州古典园林 |
一、存在问题 |
二、经验借鉴——英国皇家植物园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古城/社区:丽江古城 |
一、存在问题 |
二、经验借鉴——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 |
三、小结 |
第三节 文化线路:大运河 |
一、存在问题 |
二、经验借鉴——法国米迪运河和加拿大里多运河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古建筑群: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
一、存在问题 |
二、经验借鉴——中国明清故宫 |
三、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整体保护原则 |
一、提高整体保护认识 |
二、科学划定保护范围 |
三、重视遗产缓冲区作用 |
第二节 真实保护原则 |
一、历史文化的真实性 |
二、功能与使用的真实性 |
第三节 活态保护原则 |
一、遗产“活态” |
二、资源“活化” |
第四节 公众参与原则 |
一、社区参与 |
二、全民参与 |
第五节 遗产共享原则 |
一、完善解释和阐释系统 |
二、丰富宣传推广手段 |
第六节 风险防控原则 |
一、预防性保护 |
二、终止性保护 |
第七节 可持续保护原则 |
一、提高科技水平 |
二、发展遗产教育 |
三、完善法制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建构视角下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建构文化理论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圣言会在鲁南传播与东境建筑活动 |
2.1 圣言会在鲁南的传播 |
2.1.1 天主教在华传播 |
2.1.2 天主教在山东传播 |
2.1.3 圣言会在鲁南传播 |
2.2 圣言会在鲁南代牧区东境的建筑活动 |
2.2.1 建造背景 |
2.2.2 鲁南代牧区东境现存教会建筑分布情况 |
2.2.3 圣言会在沂州府的建筑活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境教堂建筑建构的宗教精神表达 |
3.1 东境教堂建筑环境的宗教精神表达 |
3.1.1 建筑选址 |
3.1.2 建筑样式 |
3.2 东境教堂建筑设计的宗教精神表达 |
3.2.1 平面布局 |
3.2.2 空间序列 |
3.2.3 立面构图 |
3.2.4 装饰艺术 |
3.3 东境教堂建筑营造的宗教精神表达 |
3.3.1 建筑材料 |
3.3.2 结构体系 |
3.3.3 细部构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境教会建筑建构的“中国化”特征 |
4.1 天主教建筑的“中国化”进程 |
4.1.1 天主教的“中国化”历程 |
4.1.2 教会建筑的“中国化” |
4.2 东境教会建筑环境的“中国化”特征 |
4.2.1 建筑选址 |
4.2.2 建筑样式 |
4.2.3 植物景观 |
4.3 东境教会建筑设计的“中国化”特征 |
4.3.1 平面布局 |
4.3.2 立面构图 |
4.3.3 装饰艺术 |
4.4 东境教会建筑营造的“中国化”特征 |
4.4.1 建筑材料 |
4.4.2 细部构造 |
4.4.3 施工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建构视角的教会建筑保护与修缮策略 |
5.1 建构: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策略 |
5.1.1 典型案例分析 |
5.1.2 建构视角下的保护修缮策略 |
5.2 建构: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策略 |
5.2.1 典型案例分析 |
5.2.2 建构视角下的再利用策略 |
5.3 建构: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整合视角 |
5.3.1 建构视角下的价值评估方法 |
5.3.2 建构视角下鲁南东境教会建筑价值评估 |
5.4 建构视角下鲁南东境教堂建筑保护修缮方案 |
5.4.1 保护依据 |
5.4.2 建筑环境保护与修缮方案 |
5.4.3 建筑本体保护与修缮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鲁南代牧区东境教堂建筑测绘图纸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8)鼓浪屿音乐厅片区城市外部空间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与城市现状问题 |
1.1.2 鼓浪屿的世遗背景 |
1.1.3 实际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释义 |
1.3.1 城市外部空间 |
1.3.2 系统 |
1.3.3 类型 |
1.3.4 活化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外部空间相关理论 |
1.5.2 活化更新设计研究 |
1.5.3 类型学相关理论 |
1.5.4 系统论方法相关理论 |
1.5.5 世遗与鼓浪屿相关研究 |
1.5.6 总结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梳理与中外老城活化案例调研 |
2.1 城市与外部空间研究 |
2.1.1 早期的城市及规划理论 |
2.1.2 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探索与理论发展 |
2.1.3 外部空间理论与设计方法 |
2.1.4 城市与外部空间理论小结 |
2.2 系统论方法与城市片区分析 |
2.2.1 城市区域的“系统”思考 |
2.2.2 城市道路的“结构”思考 |
2.2.3 城市边界的“关系”思考 |
2.2.4 由城市节点、标志物对“元素”的思考 |
2.3 建筑类型学与外部空间本质 |
2.4 活化相关理论与方法 |
2.4.1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
2.4.2 “空间”与“场所” |
2.4.3 城市空间价值评估的“活力”标准 |
2.4.4 有机更新理论 |
2.5 国内外老城更新案例调研分析 |
2.5.1 外部空间中元素的更新 |
2.5.2 不同模式导向与功能结构更新 |
2.5.3 满足多样性需求的更新 |
2.5.4 历史文化与旅游业影响下的更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鼓浪屿音乐厅片区现状调查研究 |
3.1 概述 |
3.1.1 地理资源概述 |
3.1.2 历史人文资源概述 |
3.1.3 城市空间格局 |
3.1.4 建筑历史风貌 |
3.2 片区空间现状分析 |
3.2.1 区域现状分析 |
3.2.2 道路现状分析 |
3.2.3 边界现状分析 |
3.2.4 节点现状分析 |
3.2.5 标志物现状分析 |
3.3 人的行为与需求调研 |
3.3.1 片区内重要空间节点的活动 |
3.3.2 不同时间的事件发生 |
3.3.3 人群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3.4.1 价值发掘 |
3.4.2 现状问题总结 |
第四章 鼓浪屿音乐厅片区外部空间解析与老城区活化策略探讨 |
4.1 城市环境成因与活化的必要性 |
4.1.1 系统:城市形成历史与文化影响 |
4.1.2 结构:经济社会结构与政策指引 |
4.1.3 关系:“人”与各因素之间的行为关系 |
4.1.4 元素:城市环境构成因素 |
4.2 外部空间类型提取与活化的可行性 |
4.2.1 街巷形态类型 |
4.2.2 院落平面类型 |
4.2.3 外部空间形式类型 |
4.2.4 外部空间材质类型 |
4.2.5 景观类型 |
4.3 遗产地背景下片区空间的活化原则 |
4.3.1 空间环境适应性 |
4.3.2 风貌原真性 |
4.3.3 文化开放性 |
4.3.4 区域整体性 |
4.4 老城片区活化设计策略研究 |
4.4.1 元素类型梳理与形态秩序的控制 |
4.4.2 以人为本的关系协调 |
4.4.3 结构重构下空间功能提升 |
4.4.4 系统与多元的视角提升城市整体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鼓浪屿音乐厅片区活化设计实践 |
5.1 活化设计系统思路 |
5.1.1 鼓浪屿视点—音乐文化影响 |
5.1.2 片区整体视点—一心、两轴 |
5.2 片区结构的活化设计 |
5.2.1 对结构的几层思考 |
5.2.2 功能划分与业态重组 |
5.2.3 路网重构与流线分级 |
5.3 外部空间的活化设计 |
5.3.1 界面整治 |
5.3.2 公共空间重组与提升 |
5.3.3 标志性节点空间的活化 |
5.4 老城片区活化设计总结 |
5.4.1 鼓浪屿音乐厅片区的活化实践总结 |
5.4.2 老城片区活化设计方法总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成果 |
6.3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9)社区治理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国际社区”的理论研究 |
(一)“历史国际社区”的内涵与外延 |
1. 内涵 |
2. 外延 |
(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分析 |
1. 国际居留地时期的混合管理 |
2. 高品质国际社区的形成 |
3.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特点 |
(三)国内外相关社区治理简析 |
1. 国际社区治理 |
2. 历史文化街区治理 |
3. 历史城镇治理 |
(四)鼓浪屿社区与相关社区治理的比较 |
1. 相似之处 |
2. 不同之处 |
二鼓浪屿社区治理的实证研究 |
(一)治理现状 |
1. 治理沿革 |
2. 治理内容 |
3. 治理体制 |
4. 治理机制 |
(二)治理成效 |
1. 系统保护文化遗产 |
2. 充分发掘文化价值 |
3. 明显改善岛上环境 |
4. 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 |
(三)治理困境 |
1. 治理发展定位冲突 |
2. 权责不清,履职不畅 |
3. 居民人口结构失衡 |
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缺位 |
5. 社区认同感不足 |
三“历史国际社区”视域下鼓浪屿社区治理的优化 |
(一)总体思路 |
1. 精确定位指导社区治理 |
2. 开阔视野提升社区品质 |
3. 全面保障强化社区治理 |
(二)基本原则 |
1. 坚持“文化社区+文化景区”定位 |
2. 坚持依法治理 |
3. 坚持科学规划 |
4. 坚持永续发展 |
5.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
(三)具体措施 |
1. 进一步明晰治理发展方向 |
2. 理顺行政体制 |
3. 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
4. 逐步改善人口结构 |
5.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四结语 |
(10)有机更新理论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及难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研究 |
2.1 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概述 |
2.1.1 “有机”的概念定义 |
2.1.2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沿革 |
2.1.3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
2.1.4 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原则 |
2.1.5 有机更新理论对历史街区保护与设计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 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 |
2.2.1 历史街区的概念 |
2.2.2 历史街区的分类 |
2.3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设计的模式及实施方式 |
2.3.1 多元化的街区改造模式 |
2.3.2 多样化的街区改造实施方式 |
2.4 历史街区的设计构成要素 |
2.4.1 历史文化 |
2.4.2 景观 |
2.4.3 细节 |
2.4.4 街区色彩 |
2.4.5 尺度及比例 |
2.4.6 空间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与设计的优秀案例设计手法探析 |
3.1 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生 |
3.1.1 注重无形文化传承街道记忆 |
3.1.2 保护有形文化营造特有文化氛围 |
3.2 维系街区肌理 |
3.2.1 保护历史格局面貌形成场所认同感 |
3.2.2 保护历史建筑界面延续视觉连续性 |
3.3 重塑历史街区的色彩表情 |
3.3.1 继承传统色彩保持街区“原真性” |
3.3.2 强化标志性色彩凸显街区独特性 |
3.3.3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色彩景观 |
3.4 新与旧的有机融合 |
3.4.1 文脉和谐 |
3.4.2 功能定位 |
3.5 有机更新模式 |
3.5.1 保持街道整体性 |
3.5.2 阶段性更新注重可持续发展 |
3.5.3 选取定位并重塑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镇市十字街历史街区的现状分析 |
4.1 十字街历史街区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历史沿革 |
4.1.3 用地情况 |
4.2 建筑现状调查 |
4.2.1 建筑现存状态 |
4.2.2 街道剖面分析 |
4.2.3 街道轮廓现状 |
4.3 景观环境现状调查 |
4.3.1 街区道路现状 |
4.3.2 街区景观分析 |
4.3.3 街道家具分析 |
4.3.4 街道照明分析 |
4.4 街区色彩现状调查 |
4.4.1 街道立面色彩 |
4.4.2 街道家具及地面铺装色彩 |
4.4.3 街区照明色彩 |
4.5 街区细节分析 |
4.5.1 街道地面铺装 |
4.5.2 街道立面材质 |
4.5.3 街道店面招牌 |
4.6 文化环境调查 |
4.6.1 文化政策 |
4.6.2 有形文化 |
4.6.3 无形文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北镇市十字街历史街区的保护与设计建议 |
5.1 保持街区整体性 |
5.1.1 改善街区“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以维系街区肌理 |
5.1.1.1 在活化设计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格局风貌 |
5.1.1.2 协调建筑界面的连续 |
5.1.1.3 优化街区轮廓线 |
5.1.2 注重比例和尺度营造良好空间关系 |
5.1.2.1 改善街区高宽比 |
5.1.2.2 重塑街道立面节奏 |
5.1.3 强化空间节点 |
5.2 进行延续性更新注重可持续发展 |
5.2.1 打造可持续更新的环境色彩景观 |
5.2.2 凸显景观设计的文化延续性 |
5.2.2.1 多样的文化叙事性景观 |
5.2.2.2 悦目的生态性景观 |
5.2.3 细节激发街区活力 |
5.3 重塑功能振兴街区 |
5.3.1 尊重现实需要保留商业定位 |
5.3.2 重塑文化旅游功能以振兴街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鼓浪屿风貌建筑保护性修缮力求完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D]. 王璐瑶. 华侨大学, 2020(01)
- [3]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旧建筑改造模式研究 ——以朝阳燕都国际酒店为例[D]. 陶思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4]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D]. 付有. 华侨大学, 2019(04)
- [5]置换砂浆加固历史建筑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D]. 王新宇. 厦门大学, 2019(08)
- [6]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原则研究[D]. 高祝鑫.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7]建构视角下近代鲁南代牧区东境教会建筑及其保护研究[D]. 王棣威.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8]鼓浪屿音乐厅片区城市外部空间活化设计研究[D]. 贾婧文. 厦门大学, 2019(08)
- [9]社区治理视野下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J]. 黄新华,陈芳,石术,郭旻霓,蒋洋,杨洁琼. 鼓浪屿研究, 2019(01)
- [10]有机更新理论下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设计研究[D]. 杨月华.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