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武廷海,宫鹏,郑伊辰,龙瀛,孙宏斌,王建强,王鹏,王书肖,杨军,陈宇琳,郝璐,梁思思,王辉,袁琳,赵亮[1](2020)在《未来城市研究进展评述》文中研究指明以计算、信息与通信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生活和整个社会,城市演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与复杂性,未来城市关系人类未来。文章回顾了未来城市研究与实践中的四个主要路径:数据实证、未来学想象、工程技术与空间设计,综述其核心思路与主要进展;结合文献数据检索,对当前未来城市实践中与技术进步直接相关的交通、能源、通信、环境、健康、城市公共服务等前沿方向的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实现对未来城市研究与实践的战略预判,明确进一步创造未来城市的核心思路。
罗卫[2](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张舜禹[3](2019)在《组织理论视阈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政府实务者在其组织生活中进行着创新,但他们并不完全明确“何谓创新”“如何创新”。尽管颇具政府创新经验的“创新者”时常将创新的成功归因于上级号召、问题倒逼、民众需要等偶然性因素,但事实上,创新同样也是作为一般公共组织的地方政府适应复杂嬗变情境、谋求组织生存发展的自觉选择。故创新是地方政府在偶然性因素影响下正常开展组织行为活动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论断,我们应当把地方政府置于其作为创新场域局内人的主体位置,从地方政府组织的内在属性出发,观察创新活动的过程全景、把握创新行为的内在规律,探索出一套能够在我国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下,为创新实践实时提供功能性支持的创新工具。上述努力在破除我国政府创新动力不足、持续性差、难于推广等现实困境的同时,补充了政府创新理论研究欠缺的整体性系统视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所谓“地方政府创新工具”,即地方政府基于创新目标要求和创新情境特点,在生成具有创新特征的决策与行为过程中,能够通过工具化利用实现功能性支持创新实践的要素或条件。那么,如何从地方政府的组织属性出发,探究生成与完善创新实践的内在机理?如何获取真正适用于地方政府的创新工具?组织理论揭示了组织将其可及的要素和条件进行工具化使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断,以组织理论知识为源流提取符合地方政府组织行为规律的创新工具,是值得展开深度学理探索的努力方向。根据组织内在性质的不同,组织理论为观察组织现象提供了多元视点。将组织解释为封闭系统的观点强调,组织在面对变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棘手问题时,倾向遵从理性-工具的行动逻辑,从耳熟能详或有口皆碑的流行组织方案中迅速找到并准确抉择解决思路。由此形成了组织面对复杂情境时习惯使用的“迷思”工具。将组织解读为自然系统的观点指明,组织通过保持结构敏感性,为实现既定目标和组织发展设计相匹配的组织形态,为实际需要提供动态的结构-功能支持。由此形成了组织在攻克自身发展障碍时倾向应用的“结构工具”。将组织理解为开放系统的观点认为,组织需要对“由自己的反应改变了的环境”做出反应,并循环往复地进行着情境-权变,由此形成的惯性思维、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使组织具备某种特定身份,成员基于对组织身份的文化认同会自觉输出符合身份要求的行为,由此形成了组织接受环境要求进行自我权变时偏好运用的“文化工具”。上述工具是基于组织依据其内在属性将其可资利用的要素和条件进行工具化使用,为组织发展提供功能性支持的内在机理而提出的。正是内在性质的相互叠加、彼此依托,使组织成为面向各种情境都能灵活应对的有机协作系统。依据组织行为基本规律获取的组织工具在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中会否具有适用性?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场域的基本特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适应或超越经济社会转型“危机”、破除或防备创新障碍等客观要求亟待地方政府开发适用于自身行为规律的创新工具。其实,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业已存在地方政府借助组织要素的可及性、灵活性与普适性的优点,将组织要素进行工具化使用的迹象。只是相关经验一直未得系统归纳,因此,地方政府对于获取创新工具具有强烈的迫切性。诚然,以源自西方的组织理论预判创新工具存在嵌入本土语境的局限,创新场域中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含混不清的嬗变情境也成为创新工具的使用适应地方情境的掣肘,但是,我国地方政府被赋予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性空间,顶层设计与上级部门对地方探索的高度支持等均为创新工具的操作使用提供了可行因素。为探究地方政府是否也依据其内在属性,通过组织要素的工具化使用,为创新实践提供动态的功能性支持,我们找到理论推断与现实镜像的对接窗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该奖项的获奖案例构成的数据库记录了我国进入全面改革时代背景下近20年地方创新的最佳实践。以创新程度、参与程度、效益程度、重要程度、节约程度和推广程度作为评选依据,该奖项高度耦合了政府创新概念本身所蕴含的组织目标、创新能力、结果实效、情境适当、新颖创造、扬弃速率等基本特征要素。地方政府向评选委员会提交了详细记录成功个案从筹备发起到实施持续,再到扩散推广等完整创新进程的文字材料,获奖案例为我们观察地方政府在创新语境中是否亦使用了上述工具提供契机。通过文本分析178项创新案例的评选材料,纵向过程追踪三项创新个案,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创新语境下也存在将上述要素进行工具化使用的现象。源自西方组织理论的“迷思”一词表达了从领导者的视角出发,他们通常基于组织生活经验,从其熟悉的组织方案中迅速找到问题解决对策的思维惯性。“迷思”具体指代组织在其所处的制度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流行组织方案。创新场域中的地方政府时常处于“无序”的治理情境中,因方案之于问题解决极强的实效性,“迷思”便具备了工具属性。地方政府创新事业突飞猛进的20年间,地方政府既存在向国际公共部门的汲取先进方案的现象,也存在采纳国内优秀创新方案的情况,日渐盛行的“行政审批局”改革模式就是其中一个实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其接触到的流行组织方案进行情境化、合理化的吸纳,按照“迷思”的思维进行工具化使用并有效推进本地创新。宁夏银川市委市政府吸纳天津市滨海新区“建立政务服务局”模式的样板方案,在经历合理扬弃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首家省会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本文追踪了银川市实现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目标的全过程,研究发现,精准扬弃的合理化过程使“迷思”能够成功嵌入本地情境,是发挥“迷思”工具效用的关键。地方政府通过对方案的知识积累、确认方案对本地创新的嵌合度、重点考察方案背后的机制和技巧,以及自主开发、发展完善方案等途径,能够确保“迷思”吸纳的精确嵌合。同时,地方政府实时检视“迷思”的吸纳情况与本地合理化过程,能够及时避免嵌合“排异”导致“迷思”工具属性的失效和创新结果的失败。地方政府通过组织结构的分工与协作在垂直与水平两个向度上的变化形成了面向创新目标与嬗变情境的四种组织结构形态——设立任务型机构、增建新职能部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跨部门(组织)协作。通过对辽宁省纪委监察厅纠风室发起的“民心网”创新实践进行纵向过程追踪,分析发现,结构工具通过分工或协作在不同向度上内容与程度的调适所形成的“组织形态”,可以动态匹配创新目标、任务内容和情境变化,为地方政府提供最为恰切的结构形态,能够顺利发挥创新参与者的专业技术理性,从而助益创新。保持结构工具的形态敏捷性,从而动态匹配创新情境变化是正确应用结构工具的基本原则。在启用结构工具之前,地方政府应当准确预判组织形态变化对创新过程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健全的机制设计、及时的制度跟进能够有效缓解组织结构形态的骤变或调适对地方政府功能正常运转造成的冲击。在结构工具启用后,健全与完善新组织形态下的“软件”保障,可以使创新实施者明确应当如何“作为”能够保证创新实践对情境变化的动态适应,且确保创新任务的稳步完成。文化因素会影响地方政府对创新的感知、认同和投入。地方领导者通过与创新参与者、实施者达成关于创新实践的社会契约,颁布植入文化建设指向的创新决策与制度安排,以及设计弘扬美好价值或文化理念的符号标识、口号标语等方法,激发了地方实务者的创新认同,亦获得了民众对创新的社会认同。通过追踪共青团贵州省委发动的“春晖行动”,还原创新领导者如何融合运用文化工具的实现方法,激发广泛认同,进而实现扶贫工作的社会化动员、组织化动员目标的完整过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因接受创新文化而树立的创新观念,起到了解放思想、激发创新动力的作用。此外,将创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内涵相结合,在丰富文化工具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增强文化工具的运用效果。同时,文化工具实现方法的挑选与运用是一项具有技巧性、艺术性的领导活动。但是,文化工具的方法应用不当或文化内涵冲突,可能会影响创新参与者的决策认同,削弱创新动力与士气。如果地方政府有关创新方案的文化解释、文化宣传挑战了社会共识,会使创新实践因无法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而举步维艰。上述两点均可能导致创新“中止”的后果。地方政府的确符合组织一般规律,存在将组织要素进行工具化使用,实时给予创新实践功能性支持的组织现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工具之间的融合使用、创新工具的不同实现手段之间的彼此联动,切实确保了创新实践的可行性、稳健性与持续性。因此,以地方政府实务者对使用创新工具的思维化、知识化、操作化为落脚点,从而串联:地方政府创新主体地位的立足点,地方政府内在组织属性的出发点,依据组织属性给予创新实践功能性支持的关键点,为仍处于发展完善初期的政府创新理论研究补充了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视角。同时,优化创新工具操作使用的实践探索,也拓宽了增进创新实践成效的助推路径。
李富贵[4](2018)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同时绩效管理尚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始进入反思阶段。国内外学者越来越聚焦于绩效管理循环的终端,更加关注绩效结果对公共组织及社会服务的影响,关注绩效信息与数据对内部管理及外部责任所产生的效应。由此便开启了值得绩效管理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政府如何更好的使用绩效信息,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政府绩效管理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亟需进行更深层的变革,实现方式改进和系统建构。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研究,对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主流浪潮。大数据的引入将是未来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方向。绩效信息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基于对绩效信息使用理论的分析,本研究尝试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这一具体问题。本文围绕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建构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再结合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对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作用机理与效应,验证大数据技术对绩效信息使用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导论部分梳理有关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表达和实践指向,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设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厘清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价值、方式和影响因素。总结目前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信息使用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后续构建面向大数据的绩效信息使用机制提供启示和思路。第三章,为解决绩效信息使用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本部分尝试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侧重从大数据技术分析促进绩效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并从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尝试构建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第四章,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绩效信息来源使用中的主要方法、技术、流程和作用机理,以解决绩效信息客观性的问题。第五章,以X市财政综合信息系统为例,从决策者的宏观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财税业务的数据和绩效信息的使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分析,提升绩效信息使用科学性。结论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性阐述,归纳文章的创新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技术角度验证了跨学科研究绩效信息使用的可行性。通过尝试不同学科结合的分析思路,较好的验证了跨学科的技术分析和理论研究具有可行性。第二,从案例分析的视角考证了大数据应用于绩效信息使用的可操作性。透过典型案例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下绩效信息使用的流程、方法和效果,增强了理论分析的说服力,也佐证了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具备解释力。在借鉴大数据工具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技术下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该分析框架既符合当前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实际,同时也能很好的将大数据工具和绩效信息研究客体有机衔接起来,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第四,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绩效信息来源的质量,提高绩效信息的客观性。在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维度,案例分析验证了大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信息采集与预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多样化,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第五,大数据有助提升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质量和效益。在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维度,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和分析处理技术能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信息使用面向能够从微观管理转向决策支持,实现绩效信息使用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管理决策的质量。
张宇[5](2014)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信息科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化战略措施。推进数字建设就是全面推行国民经济及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源泉、贯彻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地区建设一项主要的举措。智能建筑是落实基本硬件条件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在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智能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前进与发展,成为一个立足于智能二十一世纪现代办公建筑与数字化建筑,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高科技的需求。该系统将提供可靠的智能管理,高速传输平台,实现建立一个合理的,有效的投资开放和灵活,功能齐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整个平台建好之后的运转管理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当代科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追求高品质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与高智能化的硬件设施,也能够适应社会信息化与高科技的目标。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与人性化。智能系统的定义,是一个高品质的,全面的,舒适与安全及快捷的服务功能,使建设并具实用性。建立电子政务智能管理网络的系统是一项系统项目工程。我国电子政务重点建设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向实用转化。实现电子政务应用整合内部和外部网络,在网络上建立了电子政务应用。智能管理网络平台,以确保电子政务数据集成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建立安全的数据通信。信息化变成当代电子政务科学信息技术最主要的范畴,对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安全数据与信息技术的使用。转化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整合科技资源的优化,促进科技创新,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成立了由公众科技服务意识的中心,提高管理和科技服务的管理水平。科学和技术促进建设电子政府能科技体制改革的更有效的创新,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促进该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持创新的网络更快,更好的发展平台,以促进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力度。
杨阳[6](2007)在《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发布空间信息已成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Internet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据访问、数据发布方式,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Web上发布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访问、查询和分析的服务,已经成为GIS发展的必然趋势。GIS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得GIS的应用从专业系统普及成为大众化的信息工具。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使用地理空间数据作为政府网站的空间定位框架,加载其他政务信息和专题信息,能够为公众、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服务,同时也可帮助政府部门进行直观快速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研究政府网站中地理信息的发布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丰富政府网站的内容、提高网站可视化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现有的网络地理信息的发布技术,针对政府网站特点,分析了政府网站中运用的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了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中系统体系架构,空间数据建库及管理,使用Java多线程优化数据调度,以及采用AJAX技术异步传输空间数据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电子地图发布系统的建设,完成了上述技术的应用。
谭克龙[7](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夏海芳[8](2005)在《政务GIS建设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人类正进入信息时代,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一种新的、虚拟的政府形式即“网络政府”或“电子政府”正在出现,政府常规的行政管理方式正发生根本的改变。“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和“政府网格化管理”战略的提出,使得“电子政务”工程成为社会信息化最活跃、最受瞩目的领域。政务信息的地理空间特性与位置关联性,使得以空间信息和GIS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务GIS在政府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随着政府管理的进一步信息化、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政务GIS技术将成为电子政务系统构建技术的前沿与核心。 论文以课题“上海市区县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和上海市区县级政务GIS应用示范工程——“静安区GIS综合平台的研制与开发”为支撑,对城市级政务GIS的建设运行机制、框架模型、数据保障和空间辅助决策技术在政务GIS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概括起来,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重点阐述了政务GIS的相关概念和特点;探讨了政务GIS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接着对政务GIS国外和国内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目前国内政务GIS存在的问题引出了相关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是“政务GIS的建设运行机制和框架模型”。本章首先探讨了政务GIS的建设运行机制,并从四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接着以上海市为例,对政务GIS的建设框架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上海市GIS建设的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区县政务GIS建设的框架模型(包括一库、一系统和一平台),最后提出了上海市区县政务GIS的建设原则。 第三章是“政务GIS的数据保障”。本章在探讨地理数据在政务GIS中的应用意义和政务GIS对地理数据的要求的基础上,引出地理基础空间数据在政务GIS基础地位,提出了面向政务GIS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的内涵和意义;最后以上海市为例,在分析了上海市各区县目前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区县政务GIS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原则,制定出了总共包括35层的上海市区县政务GIS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方案,并提出了上海市区县政务GIS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方案实施原则。 第四章是“政务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章主要探讨了政务GIS的决策应用。首先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发展等作了简要介绍,然后以静安GIS综合平台——决策支持系统为例,探讨系统的体系结构。最
刘纪平,李静华,王亮,朱翊,雷兵,李玉祥,石丽红,赵荣[9](2005)在《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数据特点和处理要求的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作者完成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多种类型数据的管理,扩展并完善了基于空间数据的电子政务应用数据管理的内容和技术。
刘纪平,王亮,朱翊,雷兵,范荣双,谭海,李玉祥[10](2004)在《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数据调度的主要方法,分析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的数据调度要求.结合电子政务试点项目实践提出了"混合型"数据调度结构框架与实现方法,利用服务器与客户器集成,支持服务器方式、客户端和服务器与客户器协同三种方式数据调度。
二、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未来城市研究进展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城市关系人类未来 |
1.2 预测未来与创造未来 |
1.3 未来城市的认知、预测和创造 |
2 未来城市研究路径 |
2.1 城市现象的量化表达与数据实证 |
2.2 未来学想象与战略研究 |
2.3 基于预测和想象的设计思维 |
2.4 工程技术进入城市空间促使理想变成现实 |
2.5 不同路径的交叉与融合 |
3 未来城市研究与实践重要领域 |
3.1 交通 |
3.1.1 未来城市交通主要技术 |
3.1.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3.2 能源 |
3.2.1 未来城市能源主要技术 |
3.2.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3.3 信息与通信 |
3.3.1 未来城市信息与通信主要技术 |
3.3.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3.4 环境 |
3.4.1 未来城市环境保护主要技术 |
3.4.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3.5 健康 |
3.5.1 未来城市健康主要技术 |
3.5.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3.6 公共服务 |
3.6.1 未来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技术 |
3.6.2 研究与实践成果 |
4 进一步预测和创造未来城市 |
4.1 提炼未来城市的原型 |
4.2 识别未来城市的设计和创造路径 |
4.3 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未来城市建设模式 |
(2)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3)组织理论视阈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相关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二、文献述评 |
(一)经典范式与代表观点 |
(二)文献评析与研究展望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数据 |
(一)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构建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组织理论基础 |
一、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基本概念 |
(一)地方政府创新的概念内涵与特征要素 |
(二)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概念界定与关键节点 |
二、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研究的理论源流 |
(一)理性-工具:封闭系统观点下的组织理论 |
(二)结构-功能:自然系统观点下的组织理论 |
(三)情境-权变:开放系统观点下的组织理论 |
三、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分析框架 |
(一)地方政府创新的生成机理分析 |
(二)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理论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适用性分析 |
一、地方政府获取创新工具的迫切性 |
(一)地方政府动态适应性的自觉选择 |
(二)地方政府组织要素的工具化走向 |
二、地方场域适用创新工具的约束性 |
(一)创新工具嵌入本土语境的局限 |
(二)创新工具适应地方情境的掣肘 |
三、地方政府使用创新工具的可行性 |
(一)探索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的条件与动力 |
(二)地方政府创新工具逻辑框架的操作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创新的“迷思”工具 |
一、“迷思”及其工具化的原理解析 |
(一)“迷思”工具的内涵与由来 |
(二)“迷思”工具的原理与功用 |
(三)“迷思”工具的实现手段 |
二、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中“迷思”工具的使用说明 |
(一)基于文本描述的“迷思”工具内容梳理 |
(二)基于个案还原的“迷思”工具使用过程追踪 |
三、以“迷思”工具助推地方政府创新实践 |
(一)确保“迷思”吸纳的精确嵌合 |
(二)避免“迷思”排异的创新失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创新的结构工具 |
一、结构及其工具化的原理解析 |
(一)结构工具的内涵与由来 |
(二)结构工具的原理与功用 |
(三)结构工具的基本形态 |
二、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中结构工具的应用说明 |
(一)基于文本描述的结构工具形态梳理 |
(二)基于个案还原的结构工具应用过程追踪 |
三、以结构工具助推地方政府创新实践 |
(一)保持形态设计的动态匹配 |
(二)规避形态错位的创新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创新的文化工具 |
一、文化及其工具化的原理解析 |
(一)文化工具的内涵与由来 |
(二)文化工具的原理与功用 |
(三)文化工具的实现方法 |
二、地方政府创新语境中文化工具的运用说明 |
(一)基于文本描述的文化工具方法梳理 |
(二)基于个案还原的文化工具运用过程追踪 |
三、以文化工具助推地方政府创新实践 |
(一)保证方法运用的认同激发 |
(二)预防方法失灵的创新中止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国外各类公共部门创新奖项的评价标准汇编 |
附录二:国内各类公共组织创新奖项的评价标准汇编 |
附录三:历届获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奖项名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综述 |
二、大数据研究综述 |
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府绩效管理 |
二、政府绩效信息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 |
四、大数据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分析 |
一、政府绩效信息的性质与价值 |
二、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方式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现状分析 |
一、绩效信息及其使用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绩效信息使用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大数据与政府绩效信息的关联衔接 |
一、大数据在政府绩效管理环节中的作用 |
二、大数据与绩效信息使用的关联衔接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 |
一、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设计思路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研究 |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一、政府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作用机理 |
一、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
二、大数据采集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的分析 |
三、大数据清洗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准确性的分析 |
四、大数据存储技术提升绩效信息汇总时效性的分析 |
第三节 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效应分析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二、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展望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以X市财政大数据平台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一、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研究的不同视角 |
二、大数据思维下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的新思路 |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作用机理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模型 |
二、财政绩效信息结果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效应分析 |
一、面向大数据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成效分析 |
二、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 电子政务及其智能管理方法 |
2.1 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 |
2.2 电子政务的作用 |
2.3 电子政务背景及意义 |
2.3.1 电子政务建设背景 |
2.3.2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意义 |
2.4 电子政务智能管理方法及意义 |
2.4.1 电子政务智能管理方法 |
2.4.2 电子政务智能管理意义 |
2.5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理论 |
2.5.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定义 |
2.5.2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特点 |
3 某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现状分析 |
3.1 某政府部门及其情况介绍 |
3.2 项目建设规模 |
3.3 项目建设条件 |
3.4 建筑物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3.4.1 建筑物现状分析 |
3.4.2 建筑物存在问题 |
3.5 需求目标 |
3.6 建设内容 |
3.7 系统技术要求 |
4 电子政务智能网络平台建设 |
4.1 总体要求 |
4.2 需求分析 |
4.3 技术要求 |
4.3.1 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
4.3.2 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
4.4 网络规划设计 |
4.4.1 政务网方案 |
4.4.2 涉密网方案 |
4.5 网络边界安全防护方案 |
4.5.1 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
4.5.2 安全设备部署方案 |
4.5.3 政务网平台的安全隔离解决方案 |
4.6 QoS管理解决方案 |
4.6.1 IP QoS管理简介 |
4.6.2 园区网端到端QoS部署 |
4.6.3 某服务中心QoS部署 |
4.7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
4.7.1 系统总体要求 |
4.7.2 系统功能 |
4.7.3 系统配置 |
4.8 手机屏蔽系统 |
4.8.1 系统总体要求 |
4.8.2 系统技术规范 |
4.8.3 系统配置 |
5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的实践 |
5.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的实施 |
5.1.1 构建智能管理中心(iMC) |
5.1.2 基础网络管理的功能特点 |
5.1.3 用户行为的审计 |
5.1.4 以EAD为核心的内网控制 |
5.2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实施效果 |
5.2.1 智能管理中心的优势 |
5.2.2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的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结论 |
6.2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政府网站发展特点 |
1.2 我国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的现状 |
1.3 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 |
2.1 政府网站概况 |
2.1.1 政府网站的功能 |
2.1.2 政府网站的作用 |
2.1.3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情况 |
2.2 政府网站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和技术要求 |
2.2.1 政府网站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2 政府网站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 |
2.3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示范 |
2.3.1 美国 |
2.3.2 德国 |
2.3.3 法国 |
第三章 地理信息网上发布技术 |
3.1 基于服务器端的发布技术 |
3.1.1 CGI技术 |
3.1.2 Server API技术 |
3.2 基于客户端的发布技术 |
3.2.1 Plug-in(插件)技术 |
3.2.2 ActiveX技术 |
3.2.3 Java Applet技术 |
3.2.4 Flash技术 |
3.3 基于服务器/客户端的混合技术 |
3.3.1 基于.NET组件发布技术 |
3.3.2 J2EE技术 |
3.4 相关技术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的关键技术研究 |
4.1 系统体系架构 |
4.1.1 多层应用体系结构的发展 |
4.1.2 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的体系结构 |
4.2 空间数据建库及管理 |
4.2.1 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
4.2.2 空间数据的组织 |
4.2.3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管理 |
4.3 使用Java多线程进行数据调度 |
4.3.1 多线程概念 |
4.3.2 Java中线程的实现 |
4.3.3 线程的状态及其之间的转换 |
4.3.4 Java多线程技术在客户端调度方面的应用 |
4.4 采用AJAX技术异步传输空间数据 |
4.4.1 AJAX定义 |
4.4.2 AJAX的核心技术 |
4.4.3 AJAX工作原理 |
4.4.4 AJAX在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5.1 系统背景介绍 |
5.2 电子地图系统介绍 |
5.3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电子地图系统实现 |
5.3.1 系统配置及开发工具 |
5.3.2 电子地图系统的体系结构 |
5.3.3 数据入库及维护 |
5.3.4 使用Java多线程实现数据调度 |
5.3.5 使用AJAX技术实现动态数据加载 |
5.3.6 地理信息可视化与网页栏目互动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1 目标 |
1.4.2 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2.1.1 概况 |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
2.1.3 生态系统划分 |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
第三章 系统总述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系统逻辑结构 |
3.3 系统功能概述 |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
3.4.2 数据接口 |
3.4.3 软件接口 |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3.5.1 软件平台 |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
3.5.1.2 GIS基础平台 |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
3.5.2 硬件设备 |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
4.1.1 属性数据 |
4.1.1.1 水文数据 |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
4.1.2 空间数据 |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
4.1.3 多媒体数据 |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
4.2.1 代码设计 |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
4.2.1.2 代码标准 |
4.2.2 数据字典 |
4.2.3 元数据库 |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
4.2.3.3 元数据入库 |
4.3 数据建库 |
4.3.1 主要技术指标 |
4.3.1.1 数据库范围 |
4.3.1.2 数学基础 |
4.3.1.3 数据组织 |
4.3.1.4 数据量分析 |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4.3.2.1 问题的提出 |
4.3.2.2 无缝数据库 |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
4.3.4 基础数据库 |
4.3.4.1 数据内容 |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
4.3.4.5 数据入库 |
4.3.5 主题数据库 |
4.3.6 成果数据库 |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
4.3.6.2 命名规范 |
4.3.6.3 数据入库 |
4.3.6.4 结构设计 |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1 子系统结构 |
4.4.2 子系统接口 |
4.4.3 子系统功能 |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
5.1 监测体系构建 |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
5.2 子系统结构 |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
5.4.1 图像处理模块 |
5.4.2 知识库模块 |
5.4.3 信息提取模块 |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5.4.4 动态监测模块 |
5.4.5 数据管理模块 |
5.5 应用实践研究 |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
6.2 子系统功能 |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
6.3.1 分系统结构 |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
6.4.2.5 模型运行 |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
6.5.1 分系统功能 |
6.5.2 符号库开发 |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
7.1 子系统结构 |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
7.2 主要技术路线 |
7.2.1 技术架构 |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
7.2.3 功能扩展 |
7.3 功能模块划分 |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
7.4.1 分系统功能 |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
7.4.2.1 数据管理 |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
7.4.2.4 文档管理 |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
7.5.2.1 收发文管理 |
7.5.2.2 车辆管理 |
7.5.2.3 个人办公 |
7.5.2.4 图片库 |
7.5.2.5 信息管理 |
7.5.2.6 协同办公 |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
7.6.2 邮件系统 |
7.6.3 塔河论坛 |
7.6.4 网络上报 |
7.7 系统维护 |
7.7.1.1 用户管理 |
7.7.1.2 日志管理 |
第八章 系统安全 |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
8.1.1 物理安全 |
8.1.2 逻辑安全 |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
8.2.1 数据权限 |
8.2.2 用户权限设计 |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
8.3.1 网络安全 |
8.3.1.1 配备防火墙 |
8.3.1.2 扫描系统 |
8.3.1.3 病毒防护 |
8.3.2 安全制度 |
第九章 结语 |
9.1 成果与创新 |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
参考资料 |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政务GIS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政务GIS概述 |
1.2 国外政务GIS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政务GIS的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政务GIS的建设运行机制和框架模型 |
2.1 政务GIS的建设运行机制 |
2.2 政务GIS的框架模型——以上海市为例 |
第三章 政务GIS的数据保障 |
3.1 地理数据在政务GIS中的应用意义 |
3.2 政务GIS对地理数据的要求 |
3.3 面向政务GIS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的内涵与意义 |
3.4 面向政务GIS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分层方案——以上海市各区县为例 |
第四章 政务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
4.2 政务G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以上海市静安区GIS综合平台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为例 |
4.3 应急决策分析模块的开发与实现 |
4.4 静安区商务楼宇经济分析模块的开发与实现 |
第五章 |
5.1 总结 |
5.2 展望和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的特点分析 |
3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处理的要求分析 |
1) 面向电子政务业务的数据集成 |
2) 各种数据、信息与操作的一体化 |
4 支持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模型 |
5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实践 |
5.1 空间数据管理 |
5.2 电子政务非空间数据的管理 |
5.3 信息对象管理 |
5.4 应用专题管理 |
6 结束语 |
(10)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调度的主要方法 |
3 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的数据调度要求 |
4“混合型”数据调度结构框架与实现方法 |
5 实验及结论 |
四、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未来城市研究进展评述[J]. 武廷海,宫鹏,郑伊辰,龙瀛,孙宏斌,王建强,王鹏,王书肖,杨军,陈宇琳,郝璐,梁思思,王辉,袁琳,赵亮.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0(02)
- [2]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3]组织理论视阈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工具研究[D]. 张舜禹. 吉林大学, 2019(10)
-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D]. 李富贵. 厦门大学, 2018(07)
- [5]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智能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D]. 张宇.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6]政府网站地理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践[D]. 杨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2007(05)
- [7]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8]政务GIS建设研究与实践[D]. 夏海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管理研究与实践[J]. 刘纪平,李静华,王亮,朱翊,雷兵,李玉祥,石丽红,赵荣. 测绘科学, 2005(01)
- [10]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调度方法研究与实践[J]. 刘纪平,王亮,朱翊,雷兵,范荣双,谭海,李玉祥. 测绘科学,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