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性初报

大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性初报

一、巨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邹德堂,韩笑,孙健,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杨洛淼,荆雨桐,黄菊[1](2020)在《有色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与种皮颜色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相同环境条件下56份有色稻和33份无色稻糙米中6种B族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除VB7外,其他5种B族维生素含量在有色稻米和无色稻米间差异显着,有色稻米显着高于无色稻米,其含量依次为VB6>VB1>VB9>VB5>VB3>VB7;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稻米6种B族维生素含量,发现VB1、VB5、VB6和VB9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稻米间差异显着,VB3和VB7含量在不同种皮颜色稻米间差异不显着。

王康恺[2](2019)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以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的杂交F4代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稻米籽粒中控制γ-氨基丁酸含量的3个QTL位点基础上,利用SSR标记对F4代进行基因型检测,获得了不同基因类型,并进行基因组合类型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F4代不同基因组合类型子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结合F2代,分析不同世代组合与其Y-氨基丁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检测F4代籽粒性状,分析其含量与籽粒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富Y-氨基丁酸的后代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F4群体中,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为12.89mg/100g,含量最低为2.99mg/100g,平均含量为6.82mg/100g,处于双亲之间。2、对F4群体单株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做频率分析:γ-氨基丁酸含量呈连续性分布,有69个单株含量集中在5~10mg/100g,占总群体数109的63.3%;对F4代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发现:F4代单株籽粒的Y-氨基丁酸含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出现明显的超亲现象。3、在F2代和F4代的所有组合中,代表高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BBA组合)中Y-氨基丁酸的检测结果均值最高,代表低含量纯合基因组合类型(AAB组合)中Y-氨基丁酸的检测结果均值最低,其检测结果与基因型表现一致,差异显着性分析表明,γ-氨基丁酸含量与基因组合类型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4、相比于F2代,F4代的BBA组合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含量增高,而F4代的AAB组合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含量降低,且组合内单株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变异范围减小。特别是低含量纯合基因型材料符合度从53%上升到75%,其结果显示低含量纯合材料有趋于稳定趋势。5、γ-氨基丁酸含量与籽粒相关性分析表明.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相对胚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且与粒厚呈显着负相关,与粒色呈显着正相关;结果表明:选择相对胚重较大,粒厚、千粒重适中,粒色较深的材料,可为筛选Y-氨基丁酸含量高的后代材料提供基础。6、根据F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合其基因型的分析结果,获得编号1、6、7、8且基因组合类型均为BBA类型的单株为综合性状优良的后代材料。

王迎超[3](2016)在《水稻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108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富γ-氨基丁酸水稻资源,分析不同种质资源间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及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以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较大的高粱稻-1与宁农黑粳配制杂交组合,测定亲本、杂交F1代、F2代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分析其含量与相对胚重和籽粒性状的相关性,估算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构建高粱稻-1与宁农黑粳杂交F:群体的连锁遗传图谱,检测控制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QTLs.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从108份水稻种质资源材料中筛选出富γ-氨基丁酸水稻品种:巨胚稻、吉粳88、圣稻14和高粱稻-1。不同种质资源材料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粒厚、千粒重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粒长、粒宽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着。2、宁夏本地水稻品种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极显着低于外引品种;有色稻米中γ-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低于白色稻米,糯性品种低于非糯品种;早熟品种低于中、晚熟品种。3、F1代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8.39±0.11 mg/100g,介于双亲之间,对F2代单株籽粒的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发现:γ-氨基丁酸含量总体呈偏正态分布,且出现明显的超亲现象,说明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4、杂交F2代不同单株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相对胚重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与粒厚、千粒重呈极显着的负相关,与粒长呈显着的负相关;F2代单株籽粒中的Y-氨基丁酸含量、粒厚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相对较高,分别为98.12%、91.99%、96.37%。5、以“高粱稻-1”和“宁农黑粳”杂交F2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31对SSR引物的连锁遗传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1606.9 cM。在8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贡献率为10%、11%的QTL位点(qGABA-8-1、qGABA-8-2),其加性效应分别为0.94mg/100g,0.87mg/100g;9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贡献率为9%的QTL位点(qGABA-9),其加性效应为-0.86mg/100g。其中qGABA-8-1和qGABA-8-2的增效基因主要来自宁农黑粳;qGABA-9的增效基因主要来自高粱稻-1。

张标金,魏益华,张祥喜,罗林广[4](2014)在《育成巨胚稻与其亲本的糙米粒型性状和矿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为了揭示育成巨胚稻、引进的粳型巨胚稻和籼型常规稻亲本的糙米粒型性状和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了3类水稻的糙米粒型和胚性状指标,检测了糙米中6种重要矿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所有巨胚稻的胚大小约为常规非巨胚稻的4倍,笔者育成的巨胚稻遗传了其巨胚稻亲本的巨胚性状,也保留了其常规非巨胚稻亲本的粒型特征;巨胚稻糙米粒重的增加有利于增加绝对胚重,但与相对胚重呈显着负相关性;(2)与‘91-308’相比,4种巨胚稻糙米中钾、镁、钙、铁、锰、锌等矿物质的含量大多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其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30.2%、9.4%、75.8%、8.3%、58.3%、23.0%;育成巨胚稻糙米的钾、镁和钙含量比其巨胚稻亲本有所增加。结论:杂交选育过程中,育成巨胚稻保持了其常规稻亲本的籼型粒型特征,遗传了粳型巨胚稻亲本的巨胚和高矿物质含量特性。

林德雄,郑植,章清杞[5](2013)在《巨胚稻恢复系的生物学特性》文中提出以通过杂交选育的6个巨胚稻恢复系品系FgeR1、FgeR2、FgeR3、FgeR4、FgeR5和FgeR6及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恢复系明恢86geR(Mge86R)为材料,非巨胚稻明恢86(M86)为对照,分析其农艺、产量、糙米及胚性状。结果表明,通过辐照诱变获得的巨胚稻Mge86R主要农艺性状与M86较为相似,而通过杂交选育的巨胚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M86差异较大;7个巨胚稻恢复系产量构成因素存在一定差异,理论产量也有高有低,其中FgeR3、FgeR4和FgeR5产量水平与M86相当;巨胚稻恢复系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都大大提高,巨胚稻绝对胚重是M86的2.05-2.73倍,相对胚重是M86的1.92-2.97倍。

郑植,黄忠财,张艳华,黄荣华,章清杞[6](2012)在《巨胚水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巨胚稻属于特种功能稻,其胚比普通稻胚大2-3倍,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本文就巨胚稻种质的发现、巨胚基因的遗传研究与巨胚稻的育种应用、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和加工开发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巨胚稻及其加工产品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育种者提供参考。

杨海亮[7](2011)在《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特种稻是指水稻中具有特定性状并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品种类型。而红米作为一种特种稻资源,具有其特殊的营养、保健和加工利用价值,在我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深受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研究首次通过利用7个不育系(其中A7为红米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其中R7、R8为红米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配制了56个组合材料,研究了10个农艺性状和10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表现规律,并着重对其总花色苷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9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普遍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中以每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最强,而以结实率和千粒重超亲优势最弱,均为负值;以株高、有效穗和穗长的竞争优势最强,而以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的竞争优势最弱,均为负值。大部分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中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除穗长、千粒重外,其它所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恢复系的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千粒重>着粒密度>结实率>株高>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2、10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普遍存在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除精米率和垩白度的超亲优势为正值外,其余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值,以蛋白质含量超亲优势最弱;竞争优势中以糙米率和碱消值最强,均为正值,其余性状均为负值,以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竞争优势最弱。在品质性状中,大部分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在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长、精米长宽比和直链淀粉等性状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精米率、碱消值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各品质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直链淀粉>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精米长>垩白度>蛋白质>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3、功能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杂种优势分析中,硒含量和锌含量的超亲优势正值,以硒含量的超亲优势最强,总花色苷含量的超亲优势最弱,为负值;在竞争优势中,3个功能性状的竞争优势均为正值,以硒含量的竞争优势最强。在配合力分析中,3个功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总花色苷含量和硒含量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锌含量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所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恢复系的影响。在遗传力分析中,总花色苷含量、硒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较高;而锌含量广义遗传率较高,狭义遗传力低。

章清杞,张书标,郑宝东,黄荣华[8](2009)在《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的选育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用350Gy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水稻三系保持系813B种子,获得巨胚突变体,命名为巨胚813B(简称813geB)。用巨胚813B回交813A育成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简称813geA)。对巨胚813B及巨胚813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胚813A与813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巨胚813B与813B具有相似的农艺性状,但绝对胚重由0.61mg提高到1.36mg,相对胚重由2.70%提高到6.96%。巨胚813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813B高。其中蛋白质含量9.77%,比813B提高了8.80%;粗脂肪含量5.28%,比813B提高了87.23%;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利用巨胚恢复系与巨胚813A可组配成巨胚杂交稻。

杨艳荔[9](2008)在《优质巨胚稻营养成分分析及发芽试验》文中认为巨胚稻的胚比普通稻米的胚重2至3倍,巨胚稻糙米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稻米,是公认的高营养稻米。本研究以核辐射诱变技术得到的水稻籼型巨胚种质为材料,研究了巨胚稻米营养特性,并初步研究了巨胚稻的发芽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相应非巨胚稻相比,巨胚稻糙米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1.14%、106.09%、42.21%和10.17%;巨胚稻17种氨基酸含量也普遍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2.52%-35.62%,氨基酸总量提高4.77%-37.09%;巨胚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同非巨胚对照相比,其Ca、Fe、Zn、Mn、Mg、P、K、Na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42.89%、47.96%、38.08%、37.75%、1.75%、5.51%、13.88%、16.13%和36.69%:巨胚稻各种脂肪酸的绝对含量均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二者的脂肪酸组成分则较为相似;巨胚稻的VB1、VB2、Vpp、VE和叶酸含量均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幅为2.50-214.81%:巨胚稻糙米的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也比相应非巨胚对照增加,平均增幅达286.58%。2.巨胚稻发芽率低于相应的非巨胚稻,且发芽时间长,整齐度差;通过杂交选育的巨胚稻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GA对巨胚稻种子的发芽有一定作用,小同品种适用的最适合GA浓度有所不同

张琳琳[10](2008)在《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文中研究表明伽玛(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稻米的胚部表达,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稻米作为我国传统主食,富含GABA稻米的研究和开发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稻米的附加值、扩大稻米的利用范围。巨大胚水稻是以具有特别大的胚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水稻。在育种实践中,可将巨大胚作为富含GABA水稻一个重要的间接选择指标。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区域主栽水稻品种为起始材料,从巨大胚突变体的筛选入手,对巨大胚突变水稻中的GABA、理化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农艺性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初步的分子定位,并从代谢水平跟踪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种子萌发效应和籽粒灌浆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先后以我国水稻核心骨干亲本9311、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的双亲品种---明恢86、Ⅱ-32B、保持系K17B和冈46B、恢复系7954、R084和527、早籼稻品种金早47、以及粳稻品种秀水110为起始材料,从中诱发获得巨大胚突变体37个,突变频率介于1.89×10-5-1.72×10-4之间。(2)5个巨大胚突变体MH-gel、MH-ge2、MH-ge3、MH-ge4、MH-ge5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其野生型无显着差异。除突变体MH-ge5的穗长、有效分蘖、总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千粒重,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均与野生型相仿。(3)与正常胚水稻相比,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质,维生素VB1、VB2、VE,必需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以及矿质元素磷、铁、钙、锌、钾等含量显着提高。在干种子中,巨大胚突变体和正常胚水稻间的GABA含量无显着差异。(4)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突变体的胚芽米中的GABA、赖氨酸、镁、维生素VB1、维生素VE和钙等6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比正常胚水稻显着富集。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的胚芽米中GABA急剧富集,GABA含量的增加与胚变大倍数相应。(5)巨大胚突变为隐性性状,受单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除MH-gel为新突变外,其它突变都与ge相互等位。选择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358个SSR对MH-gel进行初步定位,将巨大胚突变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的2个标记RM560和RM346之间,与RM560的遗传距离为3.47cM,与RM346的遗传距离为8.33cM。(6)巨大胚突变体MH-gel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突变体MH-gel的自由糖含量均高于野生型MH86,籽粒灌浆充实度较差。开花后10d的籽粒代谢物丰度最大,代谢物水平随灌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至25d时基本稳定。突变体MH-gel整体代谢水平略高于野生型,自由脂肪酸、自由糖、氨基酸等代谢物含量随灌浆过程延长逐渐下降。(7)突变体MH-gel发芽势较差,发芽率较低,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始终较低,与野生型相比,巨大胚突变体MH-gel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种子浸水后,GABA含量急剧富集,巨大胚突变体中GABA氨基酸含量增加近6倍。发芽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旺盛,可溶性代谢产物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含量增加,糖类、蛋白质的变化较脂肪类代谢更为明显。

二、巨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巨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有色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与种皮颜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B族维生素含量测定
    1.3 定量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色稻米与无色稻米6种B族维生素含量分析
    2.2 不同种皮颜色稻米6种B族维生素含量分析
    2.3 水稻富含B族维生素品种筛选
4 讨论与结论

(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1.2 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1.2.1 γ-氨基丁酸的应用研究
        1.2.2 γ-氨基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1.3 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1.3.1 品种筛选
        1.3.2 含量差异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富γ-氨基丁酸后代材料的含量差异及遗传分析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杂交F_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2.2.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第三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关联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交后代群体基因型分析
        3.2.2 杂交材料单株籽粒基因组合类型及其对应γ-氨基丁酸含量
        3.2.3 杂交后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3.2.4 不同基因组合类型含量间的比较
        3.2.5 纯合高含量基因组合类型与纯合低含量基因组合类型材料符合度的比较
第四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杂交F_4代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2.2 杂交F_4代优良单株的筛选
第五章 讨论
    5.1 杂交F_4代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差异及遗传分析
    5.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基因组合类型的关联分析
    5.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其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4 富γ-氨基丁酸水稻品系的筛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3)水稻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γ-氨基丁酸的生理特性
        1.1.1 γ-氨基丁酸的分布
        1.1.2 γ-氨基丁酸的生理机能
    1.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研究进展
        1.2.1 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1.2.2 富γ-氨基丁酸水稻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1.2.3 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1.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1.4 水稻SSR标记与QTL定位
        1.4.1 水稻SSR标记
        1.4.2 QTL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1.4.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富γ-氨基丁酸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宁夏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2.2.2 宁夏本地品种与外引品种γ-氨基丁酸含量的比较
第三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材料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3 杂交F_2代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与相对胚重和籽粒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4 水稻籽粒中γ-氨基丁酸含量、籽粒性状、相对胚重的广义遗传力分析
第四章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4.2.2 杂交F_2群体基因型分析
        4.2.3 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
        4.2.4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QTL定位
第五章 讨论
    5.1 水稻种质资源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性
    5.2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籽粒性状与相对胚重的相关分析
    5.3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5.4 水稻籽粒γ-氨基丁酸含量的QTL分析
    5.5 富γ-氨基丁酸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育成巨胚稻与其亲本的糙米粒型性状和矿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样品制备
    1.3样品测定
    1.4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巨胚稻糙米性状分析
    2.2巨胚稻矿物质含量分析
3结论与讨论

(5)巨胚稻恢复系的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田间试验
        1.2.2 调查记载
        1.2.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2.2 产量性状
    2.3 糙米及胚重性状
3 小结

(7)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特种稻的研究进展
        1.1.1 特种稻的营养品质
        1.1.2 特种稻的生理功能
    1.2 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1.2.1 杂种优势理论
        1.2.2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1.3 配合力的利用研究
        1.3.1 配合力的基本原理
        1.3.2 杂交水稻配合力研究
        1.3.2.1 杂交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1.3.2.2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1.3.3 杂交水稻配合力和亲本自身表现关系
    1.4 功能性状
        1.4.1 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1.4.1.1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研究
        1.4.1.2 花色苷的遗传研究
        1.4.2 矿质元素
        1.4.2.1 硒元素生理功能研究
        1.4.2.2 锌元素生理功能研究
        1.4.2.3 矿质元素的配合力研究
    1.5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观察记载项目与测定方法
        2.3.1 取样
        2.3.2 农艺性状测定
        2.3.3 品质性状的测定内容及方法
        2.3.3.1 碾磨品质的测定
        2.3.3.2 外观品质的测定
        2.3.3.3 蒸煮和食用品质的测定
        2.3.3.4 营养品质的测定
    2.4 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5 微量元素的测定
        2.5.1 硒含量的测定
        2.5.2 锌含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3.1.1 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3.1.2 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1.2.1 超亲优势
        3.1.2.2 竞争优势
        3.1.3 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1.3.1 农艺性状的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3.1.3.2 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3.1.3.3 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1.3.4 农艺性状群体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2 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3.2.1 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及变异
        3.2.2 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2.2.1 超亲优势
        3.2.2.2 竞争优势
        3.2.3 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2.3.1 品质性状的方差和配合力分析
        3.2.3.2 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2.3.3 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2.3.4 品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3 供试组合功能性状的分析
        3.3.1 功能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3.2 功能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3.2.1 功能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
        3.3.2.2 功能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3.2.3 功能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3.2.4 功能性状的群体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特种稻发展及其限制因素
    4.2 特种稻的杂种优势评价
    4.3 特种稻的配合力评价
    4.4 特种稻功能性状测定和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8)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的选育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诱变处理、巨胚突变体筛选鉴定
    1.3 巨胚813A的选育
    1.4 巨胚813A、巨胚813B的特征特性研究
    1.5 巨胚813B营养成分分析
    1.6 巨胚813A组配巨胚杂交稻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巨胚813A的选育经过
    2.2 巨胚813B的主要特征特性
    2.3 巨胚813B糙米的主要营养成分
    2.4 巨胚不育系 (巨胚813A) 的主要特征特性
        2.4.1 植物学特征
        2.4.2 生物学特性
    2.5 巨胚813A杂种F1表现
3 讨论

(9)优质巨胚稻营养成分分析及发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巨胚稻的种质资源
    1.2 水稻巨胚(ge)种质研究进展
        1.2.1 水稻巨胚种质(ge)的发现
        1.2.2 巨胚种质的育种应用
        1.2.3 粙型巨胚稻的诱变获得
        1.2.4 巨胚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1.3 巨胚稻的营养分析研究
    1.4 稻米胚中的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1.5 巨胚稻的开发现状
2 巨胚稻的营养成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方法
        2.1.3 主要仪器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巨胚稻糙米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2.2.2 巨胚稻糙米中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2.2.3 巨胚稻糙米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2.2.4 巨胚稻糙米脂肪酸组成分分析
        2.2.5 巨胚稻糙米维生素含量分析
        2.2.6 巨胚稻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分析
3 巨胚稻的发芽试验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巨胚稻与非巨胚稻发芽率的比较
        3.2.2 巨胚稻与非巨胚稻不同发芽期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3.2.3 赤霉素对巨胚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4 小结与展望
    4.1 巨胚稻糙米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非巨胚稻对照
    4.2 巨胚稻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非巨胚稻对照
    4.3 巨胚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于非巨胚对照
    4.4 巨胚稻的维生素含量均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
    4.5 巨胚稻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高于相应非巨胚对照
    4.6 巨胚稻发芽率较低,通过杂交选育的巨胚稻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
    4.7 适当浓度的赤霉素能够提高巨胚稻的发芽率
    4.8 巨胚稻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表格一览表
图表一览表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伽玛(γ)-氨基丁酸
        1.1.1 伽玛(γ)-氨基丁酸的概念
        1.1.2 GABA的合成与代谢
        1.1.3 植物体内GABA的合成与代谢
        1.1.4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1.1.5 GABA的制备
    1.2 功能食品
        1.2.1 功能食品及其研究概况
        1.2.2 疗效食品
        1.2.3 稻米的组织结构与化学成分
        1.2.4 功能稻米
    1.3 富含GABA稻米
        1.3.1 GABA在稻米中的分布与富集
        1.3.2 富含GABA的巨大胚水稻及其特性
        1.3.3 巨大胚水稻诱变育种
        1.3.4 水稻巨大胚的遗传定位
        1.3.5 富含GABA功能稻米产品
    1.4 代谢谱
        1.4.1 代谢组学与代谢谱
        1.4.2 代谢组学解析流程
        1.4.3 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
        1.4.4 代谢谱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诱变、特征与遗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水稻巨大胚的诱发突变
        2.1.2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特性
        2.1.3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营养特征
        2.1.4 不同水稻品种中的GABA含量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2.1.5 巨大胚突变的遗传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水稻巨大胚的诱发突变
        2.2.2 巨大胚突变的基本特性
        2.2.3 巨大胚突变的农艺性状
        2.2.4 巨大胚突变体的理化特性
        2.2.5 巨大胚突变体的营养特征
        2.2.6 不同水稻品种间GABA与主成分与籽粒性状的关系
        2.2.7 巨大胚突变的遗传分析
    2.3 讨论
3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灌浆动态与代谢谱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取样
        3.1.2 灌浆特性分析
        3.1.3 代谢谱分析
        3.1.4 气相色谱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籽粒灌浆特性
        3.2.2 代谢谱
        3.2.3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3.2.4 灌浆过程中代谢成分分析
    3.3 讨论
4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种子萌动代谢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与处理
        4.1.2 发芽力和发芽率
        4.1.3 淀粉酶活力
        4.1.4 总淀粉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4.1.5 还原糖
        4.1.6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4.1.7 GABA
        4.1.8 代谢谱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
        4.2.2 种子萌动代谢分析
    4.3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巨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征特性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色稻米B族维生素含量与种皮颜色关系研究[J]. 邹德堂,韩笑,孙健,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杨洛淼,荆雨桐,黄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9)
  • [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水稻富γ-氨基丁酸含量优良育种后代材料[D]. 王康恺. 宁夏大学, 2019(02)
  • [3]水稻γ-氨基丁酸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王迎超. 宁夏大学, 2016(02)
  • [4]育成巨胚稻与其亲本的糙米粒型性状和矿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J]. 张标金,魏益华,张祥喜,罗林广. 中国农学通报, 2014(06)
  • [5]巨胚稻恢复系的生物学特性[J]. 林德雄,郑植,章清杞.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01)
  • [6]巨胚水稻的研究进展[J]. 郑植,黄忠财,张艳华,黄荣华,章清杞.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04)
  • [7]特种红米杂交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遗传分析[D]. 杨海亮.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 [8]特种稻不育系巨胚813A的选育与研究[J]. 章清杞,张书标,郑宝东,黄荣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04)
  • [9]优质巨胚稻营养成分分析及发芽试验[D]. 杨艳荔. 福建农林大学, 2008(06)
  • [10]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D]. 张琳琳. 浙江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大胚稻(Oryza sativa L.)6601生物学特性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