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些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创,曹广忠[1](2021)在《大城市近郊生态涵养区城镇体系构建与城镇化路径——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文中提出大城市近郊生态涵养区是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冲突的焦点区域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地带。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介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该类地区城镇体系构建与城镇化路径的规划实践,以期为相关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提供借鉴。其一,从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和发展形势三个维度建立城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规划科学性。其二,紧扣规模引导、职能分工和空间组织的核心任务,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其三,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城镇化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思路,为乡镇和村庄规划提出指引。本文认为,小城镇在市县城镇体系构建和就地就近城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市县级城镇体系规划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以分区分类为指导原则,合理引导各级各类城镇功能的有机协同。应在城乡融合原则的指导下明确规划监督实施路径,协调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冯健,沈昕[2](2021)在《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城市地理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信息通讯技术(ICT)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城市居民空间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活动空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智慧城市等方面对ICT与城市地理领域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ICT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协同城镇化发展,通过改变流动性、邻近性改变城镇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基于虚拟空间—实体空间,构建信息通讯技术背景下城市空间与居民空间行为作用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微观尺度聚焦居民个人空间行为的研究亟待开展,空间正义、社会公平、区域发展均衡等议题亟待关注,融合信息通讯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亟待发展。
李文越[3](2021)在《政府干预作用下我国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和战略目标。尽管城镇体系发展规律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由于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实施保障,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间竞争区域内流动新要素是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从政府干预视角,以市域城镇体系为例,讨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和失调发展的机制。首先,借助亨德森的城镇体系模型,推演了外力作用下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其次,根据我国制度特征进行修正亨德森模型,推演当政府干预作为外力时,如何引导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第三,剖析我国城镇体系发展失调的现实情景及其政府干预机制。通过现实情景与修正模型的对比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作、财政转移对空间规划缺乏支持,是导致我国城镇体系发展失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管安茹,郑溪[4](2021)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级是我国空间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发展中被应用于研究乡镇间的网络关系,构建县域合理有效的发展空间格局,研究往往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在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单元承担着国土空间上传下达的任务的背景下,城镇体系规划的可实施性成为关键。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为例,在宏观层面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乡镇发展评价体系,进行县域城镇体系架构,微观层面借由国土空间双评价对县域空间进行梳理,判定乡镇发展方向,并就各乡镇在不同评判维度下的统一性和矛盾点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乡镇国土空间特质在基本可以作为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空间支撑,矛盾点表现在少数不发达乡镇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二者的统一性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国土空间全面落地提供判定依据,差异性为相关市县的专项研究提供必要性参考。
苗凯[5](2021)在《近三十年以来关于城镇空间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并进行不断实践,划定"三区三线"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作为"三区"之一的城镇空间也持续受到关注。城镇空间是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研究城镇空间的进展与趋势有利于整体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对未来城镇空间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引导意义。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以"城镇空间"为主题词的文献从时间序列、发文机构及研究热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梳理1990-2019年之间该领域研究的时间脉络和突现词汇,总结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城镇空间的研究主体以高校和设计院为主,合作趋势愈发明显;各个时间阶段的不同特征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国家政策对该领域研究的影响;未来城镇空间的研究将更加倾向于高质量、生态化的趋势。
范晓鹏[6](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吴娇蓉,谭丝杨,王宇沁[7](2021)在《市郊轨道对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市郊轨道建设对提升城镇空间活力效益的影响,对上海市城乡体系规划进行研究.通过百度热力地图数据,利用城镇加权热力密度指标对空间活力进行量化.从轨道交通、开发强度、土地利用、城镇区位四个方面探究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以"市中心1h公共交通可达边界"为界限进行城镇耦合关联分组建模.研究表明:不同区位城镇,市郊轨道的建设对城镇空间活力提升效力存在差异,已有轨道交通的城镇,在城镇核心区范围内继续增加轨道交通建设可能有边际效应递减现象.
张凯龙[8](2021)在《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文中提出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同时也表现出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建设用地提出迫切的需求,城镇化进程突出了城镇空间的扩张,也使得其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矛盾积弊日深。这种现象与地方政府和中央博弈关系中形成的“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优先的决策在面向当前的国土空间格局研究中具有重大而普遍的意义,政府报告及相关条文中亦对此屡有指涉。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的推进,作为城镇空间控制核心的城镇开发边界在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研究已成为规划界的热点问题。然而,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华阴亟需从全域层面的总体空间格局入手,平衡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为限制华阴城区及其周边各镇建成区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华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成为限制其扩张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华阴市发展概况,对城镇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华阴的城镇空间、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三者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并辨析华阴城镇空间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其次,借助GIS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平台,基于构建华阴市生态安全水平格局,依据《华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的相关评估等,得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初步划定,并将两者作为华阴未来发展的“刚性”底线约束条件。再次,通过对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华阴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结合城镇体系研究,初步划定2035年华阴城镇开发边界。最后,对华阴市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进行初步划分,结合已划定的“三线”从而最终划定“三区三线”形成华阴国土空间基本格局,并在基本格局基础上进行生态格局、农业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与安全格局的格局优化,基于格局基础与格局优化,通过进行国土空间分区及管控的格局细化,为未来华阴的城镇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席加威[9](2021)在《生态安全和城镇发展协调下的无为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开发边界作为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之一,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以往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大多以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及优化城镇空间形态为目标,研究对象以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为主,而对于中小城镇,城镇开发边界更需要成为其健康发展的助力工具,引导城镇向更适宜开发区域增长,保障城镇近远期的弹性用地需求。皖江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地区之一,“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战略已被写入《长江保护法》,流域范围内城镇空间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而无为市作为皖江流域重要城镇,亦存在明显扩张需求,因此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探索适用于皖江流域同类型的中小城镇开发边界方法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和讨论,并对如何确定城镇开发边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以无为市为实证对象,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城镇用地构成及城镇空间发展演变进行解析,探寻城镇空间拓展的演变特征,据此提出正规划和反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法来划定无为市城镇开发边界;其次,从生态安全方面考虑,采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界定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分区,在此基础上叠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线等控制线,从而划定空间拓展不可突破的刚性边界;再次,从城镇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多时期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各类用地之间的转换规则,运用CA-Markov模型预测2035年城镇空间的拓展规模,同时,预设自然发展、单核拓展和多极联动三种不同发展战略引领下的市域城镇空间拓展模式,通过模式对比及边界优化,得到最优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态,在“规模”与“形态”双重考虑下,从而划定城镇开发弹性边界;最后,耦合城镇空间拓展不可突破的刚性边界和一定时期内引导城镇发展的弹性边界,整合形成无为市域城镇开发边界控制体系“一张图”,实现市域空间生态安全和城镇发展的协调平衡。研究以定量、定性相结合方式对无为市城镇空间拓展进行研究,综合多技术方法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对同类型中小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54]表[23]参[93]
程磊[10](2021)在《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强调生态基底、历史文化和产业经济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模式。然而在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下,存在遗产保护力度不平衡、整体保护视野局限等问题,使得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空间被忽视,此类空间如何优化值得被关注。同时,对辽阳历史城镇的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卫城、附属地等单一类型,缺乏各历史阶段之间的关联研究。基于此,提出利用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理念和方法,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融合,将相关空间要素整合至同一模式下,解析空间关联特征,并利用生态优先的原则缓解城市历史景观的现实困境。研究主体分为“要素提取-空间解析-空间优化”三个部分。要素提取从理解城市历史景观的时间“层积性”和空间、文化“关联性”内涵出发,通过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从空间结构和功能层面,解读该模式与城市历史景观体现的历史、当代和发展价值的关联。以此为导向梳理辽阳城市演变的区域背景和层积化过程,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提取空间格局、街巷肌理、建筑空间等要素,进而完成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空间转译。空间解析从功能视角揭示城市历史景观现状特征。通过总结斑块的功能、质量和空间价值分布,发现斑块空间存在梯度化分布特征;通过梳理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关系,发现廊道功能弱化导致周边历史氛围及空间连接度减弱;通过分析基质空间的景观格局及生态敏感性特征,发现基质空间对斑块形成不同的“干扰”作用,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归纳空间功能“边缘化”、空间发展“局部化”、空间展示“单一化”的现实困境。空间优化针对现实困境,从生态保护优先的视角,提出“基质-廊道-斑块”的空间优化顺序。基质层面,依据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性较高、一般、较低三个层面的基质空间,融合空间特点,提出“修复-塑造-整治”的优化策略,指导“多样化”的空间展示;廊道层面,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内涵关联、区域发展平衡和游览体验升级三个方面,结合阻力模型及上位规划,克服空间发展相互独立的倾向,形成“多层次”的内涵关联;斑块层面,在适应基质空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廊道沿线可利用资源,分类型调整空间定位并提出优化策略,提升空间多样性并实现“多元化”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将城市历史景观空间向“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转译,以及“基质划定-廊道串联-斑块扩增”的逆向空间优化思路,形成了“保护整体环境-强化空间关联-发展空间特色”的城市历史景观优化新模式,新模式在延续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形成文化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对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些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近郊生态涵养区城镇体系构建与城镇化路径——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域及功能定位 |
2 城镇综合评价 |
2.1 指标体系构建 |
2.2 门头沟区城镇综合评价 |
3 城镇体系构建 |
3.1 规模引导 |
3.2 职能分工 |
3.3 空间组织 |
4 城镇化模式路径和发展思路 |
4.1 城镇化模式和路径 |
4.2 城乡融合发展思路 |
5 结语 |
(2)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城市地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概念分析框架 |
3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镇化 |
4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镇体系 |
5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 |
6 信息通讯技术与城市活动空间 |
6.1 城市购物空间 |
6.2 城市休闲娱乐空间 |
6.3 城市居住空间 |
7 信息通讯技术与虚拟空间 |
8 信息通讯技术与智慧城市 |
9 总结与展望 |
(3)政府干预作用下我国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 |
3 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
3.1 基于亨德森模型分析外力作用下的协调发展 |
3.2 基于修正的亨德森模型分析政府干预下的协调发展 |
4 城镇体系失调发展的现实情景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理论模型的“协调”与现实的“失调” |
5.2 走向“协调”的城镇体系政策 |
(4)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丘北县欠发达情况概述 |
2.1 基础设施薄弱,区位优势被阻滞 |
2.2 生态环境敏感,地理条件形成双刃剑 |
2.3 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制约发展 |
3 乡镇发展方向探索 |
3.1 乡镇发展评价及城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选择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3 城镇体系规划构想 |
3.2 县域国土空间特征 |
3.2.1 评价技术路径 |
3.2.2 评价结果 |
3.2.3 乡镇空间资源导向的发展路径 |
3.3 国土空间到导向城镇体系规划的修正 |
4 结论和反思 |
4.1 县级国土空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4.2 结论不具普遍性,评价体系仍需细化,基础数据的选取应真正全面反映现状 |
(5)近三十年以来关于城镇空间研究的进展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城镇空间领域知识生产特征分析 |
2.1 文献时间分布 |
2.2 研究机构(Institution)合作分析 |
2.3 研究热点分析 |
3 城镇空间领域未来研究趋势分析 |
3.1 越来越关注城镇空间的“质量” |
3.2 越来越注重城镇空间形态对城镇的影响 |
3.3 越来越注重城镇空间的生态宜居导向 |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市郊轨道对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城镇热力密度指标适配性分析 |
1.1 城镇加权热力密度指标计算方法 |
1.2 城镇热力密度指标适配性分析 |
1.2.1 城乡体系结构 |
1.2.2 热力密度与城乡体系契合度分析 |
2 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2.1 轨道交通 |
2.1.1 轨道站点覆盖率 |
2.1.2 轨道线网密度 |
2.1.3 轨道站数量与级别水平综合指数 |
2.1.4 中介中心性 |
2.1.5 向心、离心轨道客流量 |
2.1.6 轨道交通对城镇空间活力的影响 |
2.2 开发强度 |
2.3 基于土地利用的职住空间分布 |
2.4 城镇区位 |
3 耦合关联分析模型 |
3.1 城镇分组分析 |
3.2 边界内城镇耦合关联分析模型 |
3.3 边界外城镇耦合关联分析模型 |
3.3.1 有无轨道对热力密度影响分析 |
3.3.2 轨道级别对热力密度影响分析 |
4 结论 |
(8)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中观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 关于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关于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华阴市空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范围及城市发展概况 |
3.1.1 经济发展状况 |
3.1.2 社会发展状况 |
3.1.3 自然条件及旅游资源 |
3.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与规律总结 |
3.2.1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 |
3.2.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律总结 |
3.3 华阴市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3.3.1 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受到威胁、城区景区未能同步发展 |
3.3.2 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冲突 |
3.3.3 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的矛盾 |
3.4 本章小结 |
4.华阴城镇空间发展的底线约束分析 |
4.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城镇空间发展约束分析 |
4.1.1 技术路线与数据准备 |
4.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 |
4.1.3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
4.1.4 基于“生态—廊道—基质”的生态网络构建 |
4.1.5 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2 生态保护红线初划 |
4.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
4.2.2 校验划定范围 |
4.2.3 确定红线边界 |
4.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
4.3.1 农业生产适宜性分析 |
4.3.2 初步判定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 |
4.3.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
4.4 本章小结 |
5.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
5.1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
5.1.1 单项评价 |
5.1.2 集成评价 |
5.2 华阴市城镇空间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2.1 华阴市人口规模预测 |
5.2.2 中心城区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2.3 各镇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3 华阴市城镇体系 |
5.3.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5.3.2 城镇职能结构 |
5.3.3 城镇空间结构 |
5.4 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
5.4.1 边界初划 |
5.4.2 方案协调 |
5.4.3 划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华阴市国土空间格局研究 |
6.1 格局基础:“三区三线”初步划定 |
6.1.1 “三类”空间划定原则与划定方法 |
6.1.2 “三区三线”基本格局初步划定 |
6.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2.1 生态格局 |
6.2.2 农业格局 |
6.2.3 城乡发展格局 |
6.2.4 历史文化景观格局 |
6.2.5 安全格局 |
6.3 格局细化:国土规划分区与管控 |
6.3.1 一级规划分区 |
6.3.2 二级规划分区 |
6.3.3 国土规划分区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
致谢 |
附图 |
(9)生态安全和城镇发展协调下的无为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项目支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城镇开发边界研究回顾与评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2.2.1 城镇开发边界内涵演变 |
2.2.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总体概况 |
2.3.2 概念演变 |
2.3.3 划定方法 |
2.3.4 划定实践 |
2.3.5 管控政策 |
2.4 总体评述与总结 |
第三章 无为市概况与空间拓展特征分析 |
3.1 城镇概况 |
3.1.1 地理位置认知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资源禀赋分析 |
3.1.4 人口规模状况 |
3.1.5 社会经济发展 |
3.1.6 城镇体系规划 |
3.2 研究尺度及数据处理 |
3.2.1 研究尺度确定 |
3.2.2 基础数据获取 |
3.2.3 数据的预处理 |
3.3 城镇空间拓展特征及问题分析 |
3.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3.2 空间拓展定量分析 |
3.3.3 空间布局变化分析 |
3.4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模式选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镇开发刚性边界划定 |
4.1 研究方法 |
4.2 生态安全敏感性评价 |
4.2.1 评价体系构建 |
4.2.2 因子数据处理 |
4.2.3 综合评价结果 |
4.3 城镇开发刚性边界划定 |
4.3.1 相关控制线的分析 |
4.3.2 刚性边界范围确定 |
4.3.3 刚性边界最终划定 |
4.4 城镇开发刚性边界合理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发展需求的城镇开发弹性边界划定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城镇开发弹性边界规模预测 |
5.2.1 CA-Markov模型 |
5.2.2 相关转移矩阵设定 |
5.2.3 适宜性图集的制作 |
5.2.4 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2.5 城镇发展规模预测 |
5.3 城镇空间多情景拓展模拟 |
5.3.1 空间拓展情景构建 |
5.3.2 不同情景预案模拟 |
5.4 城镇开发弹性边界确定 |
5.4.1 弹性边界划定原则 |
5.4.2 各边界对比与选定 |
5.4.3 弹性开发边界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镇开发边界的协调与管控 |
6.1 城镇开发边界体系协调 |
6.2 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策略 |
6.2.1 层级传导下区域差异化用地控制 |
6.2.2 监督与评估结合的实时反馈机制 |
6.2.3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调整机制 |
6.2.4 多方面、针对性的配套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时期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 |
1.1.2 既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存在局限性 |
1.1.3 辽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紧迫性 |
1.2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1.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与实践 |
1.3.3 辽阳历史城镇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探索:引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城市历史景观的可行性 |
2.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 |
2.1.1 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 |
2.1.2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
2.2 以斑块-廊道-基质模式解读城市历史景观 |
2.2.1 模式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2 模式的功能特征与城市历史景观 |
2.2.3 本节小结 |
2.3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转译与分类 |
2.3.1 斑块:体现历史景观的层积性 |
2.3.2 廊道:强化历史景观的关联性 |
2.3.3 基质:承载历史景观的完整性 |
2.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与数据来源 |
2.4.1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思路 |
2.4.2 优化过程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提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化过程与转译 |
3.1 区域发展特征与城镇背景解读 |
3.1.1 驿道体系奠定历史文化格局 |
3.1.2 卫城体系凸显中心城市作用 |
3.1.3 铁路体系强化历史景观层积 |
3.1.4 区域发展特征对辽阳的指导 |
3.2 辽阳城市历史景观层积过程研究 |
3.2.1 明及明前的建城基础 |
3.2.2 后金攻占后双核发展 |
3.2.3 清末民初的城市扩张 |
3.2.4 工业化引领多级发展 |
3.3 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现状和类型 |
3.3.1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 |
3.3.2 历史文化街区类型 |
3.4 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的分类转译 |
3.4.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类型及构成 |
3.4.2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类型及构成 |
3.4.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类型及构成 |
3.5 本章小结 |
4 解析: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特征研究 |
4.1 斑块空间的梯度化分布特征 |
4.1.1 多元-统一-单一的内涵转变 |
4.1.2 分化-均质-衰败的风貌展示 |
4.1.3 分散-聚集-零星的价值输出 |
4.1.4 空间困境一:梯度化分布导致空间功能“边缘化” |
4.2 廊道空间的功能性弱化特征 |
4.2.1 人工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2 自然廊道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3 空间轴线与斑块分布关系 |
4.2.4 空间困境二:功能性弱化导致空间发展“局部化” |
4.3 基质空间的差异化关系特征 |
4.3.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质背景特征 |
4.3.2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质生态特征 |
4.3.3 基质与斑块的空间关系模式 |
4.3.4 空间困境三:基质存在差异而保护模式“单一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优化: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5.1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划定基质空间 |
5.1.1 辽阳市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2 生态适宜性评价与上位规划的耦合 |
5.1.3 城市历史景观基质的分类优化策略 |
5.2 构建阻力模型优化历史景观廊道 |
5.2.1 基于阻力模型挖掘潜在廊道 |
5.2.2 基于综合交通规划提取人工廊道 |
5.2.3 基于蓝绿线控制图提取自然廊道 |
5.2.4 城市历史景观廊道的分类优化策略 |
5.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 |
5.3.1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适应性优化原则 |
5.3.2 基于现状要素扩增城市历史景观斑块 |
5.3.3 城市历史景观斑块的分类优化策略 |
5.4 基于空间优化的网络构型生成 |
5.4.1 城市历史景观网络构型 |
5.4.2 城市历史景观发展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空间分析基础数据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对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些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近郊生态涵养区城镇体系构建与城镇化路径——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 陈思创,曹广忠. 小城镇建设, 2021(12)
- [2]信息通讯技术(ICT)与城市地理研究综述[J]. 冯健,沈昕. 人文地理, 2021(05)
- [3]政府干预作用下我国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机制研究[A]. 李文越.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 2021
- [4]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初探[A]. 管安茹,郑溪.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小城镇规划), 2021
- [5]近三十年以来关于城镇空间研究的进展与趋势[A]. 苗凯.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 2021
- [6]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市郊轨道对城镇空间活力影响分析[J]. 吴娇蓉,谭丝杨,王宇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21(04)
- [8]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D]. 张凯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生态安全和城镇发展协调下的无为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席加威.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基于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辽阳城市历史景观空间优化研究[D].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边界论文; 西安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