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伽玛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源,黎功[1](2021)在《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为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武警总医院治疗的10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8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61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加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组),44例仅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局部放射治疗癌栓,单次给予3~6 Gy,8~15 F,总剂量给予30~60 Gy,5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PTV)。治疗后测量门静脉癌栓的体积变化,不针对肝癌原发灶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获得生存曲线,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伽玛刀治疗组19例(31.2%)癌栓完全缓解,16例(26.2%)癌栓部分缓解,23例(37.7%)癌栓稳定,3例(4.9%)癌栓进展,总有效率57.4%。对照组3例(6.8%)癌栓完全缓解,10例(22.7%)癌栓部分缓解,23例(52.3%)癌栓稳定,8例(18.2%)癌栓进展,总有效率29.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9,P <0.05)。随访时间12~48个月,伽玛刀治疗组生存时间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为45%;对照组生存时间2~18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1年生存率17%。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厌食、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伽玛刀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刘晓[2](2021)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于中航工业363医院等18家多中心符合条件的接受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例557例。随访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生存和不良反应。KM法分析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1)近期疗效:459例在治疗后3个月经影像学随访,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变化,完全缓解107例(23.4%),部分缓解166例(36.2%),客观缓解率为59.5%。(2)中远期疗效:388例患者经随访得到生存情况,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9.0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60.9%、43.4%、31.4%和18.6%。335例患者经随访得到肿瘤复发情况,全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11.6月,6个月、1年、2年、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6.2%、27.8%、19.7%。425例患者经随访得到肿瘤进展情况,全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2.0月。6个月、1年、2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8%、48.4%、29.5%、19.8%。(3)影响预后的因素:经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有治疗前AFP值、BCLB分期、Child-Pugh分级、临床分期、肿瘤部位、静脉癌栓、肿瘤最大直径、近期疗效。治疗前AFP值>1000μg/L、BCLB分期C期、Child-Pugh分级B级、临床分期III、IV期、肝门部肿瘤、静脉癌栓、肿瘤最大直径>5cm、近期疗效SD/PD是影响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分别为BCLB分期、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和近期疗效。(4)亚组分析:比较肿瘤最大直径不同的治疗有效率,肿瘤最大直径≤5cm者有效率63.2%,肿瘤最大直径>5cm者有效率45.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BCLC分期不同的治疗有效率,BCLC分期A、B期者有效率60.5%,BCLC分期C期者有效率43.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比较临床分期不同的治疗有效率,TNM分期I、II期者有效率49.4%,TNM分期III、IV期者有效率31.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比较治疗时间不同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2016年有效率41.9%,治疗时间≥2016年有效率76.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进一步分析肿瘤最大直径≤5cm组的生存情况,其中位OS时间为33.5月;其6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77.8%、62.1%、44.8%和25.5%;中位LC时间和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5.9月和16.5月;其6个月、1、2、3年局部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3%、55.7%、35.3%、23.9%和79.2%、59.6%、38.9%、23.8%。(5)不良反应:245例(44.0%)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消化道反应(37.3%),大部分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例(2%)患者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例(0.4%)患者出现放射性肝炎。结论:体部伽玛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之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王雨哲[3](2021)在《体部伽玛刀治疗转移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肝转移瘤、肺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肝转移瘤、肺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资料,经过整理入组资料齐全,诊断为肝转移瘤、肺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患者共71例,共119个转移灶行伽玛射线治疗,其中肝转移瘤12例(22个肝转移灶),肺转移瘤46例(70个肺转移灶),肾上腺转移瘤13例(26个转移灶)。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KPS评分、病变部位、分期、既往是否接受过其他治疗、治疗时间、剂量与剂量分割模式等基本信息;收集患者治疗前、中、后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化验结果供分析使用。采用伽玛刀治疗的剂量分割模式分别为:肝转移瘤患者剂量:3~8Gy/F×5~14F;肺转移瘤患者剂量:3~8Gy/F×5~18F;肾上腺转移瘤患者剂量:3~5Gy/F×8~18F;5次/周;均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之后,根据要求进行随访记录,统计分析治疗结束后3月近期疗效、1年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生存率(Over survival,OS)、副反应以及与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治疗3种转移瘤3个月的有效率为72%;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1%;局部控制率为97.5%;其中肝转移瘤的1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3%和95.5%;肺转移瘤的1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7%和97.1%;肾上腺转移瘤的1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和96.2%。而在46例肺转移瘤的患者分别有17例采用3~4Gy/F×10-18F;29例患者采用5~8Gy/F×5~14F,结果显示单次剂量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更长。71例患者至2021年1月30日存活10例,死亡61例;其中有26(36.6%)例死于心梗、肺心病、脑出血等其他内科疾病,有28(39.4%)例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还有7例(9.9%)不明原因死亡。(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部位、是否伴有其他部位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年龄≥70岁的患者与年龄<70岁的患者相比,前者的死亡风险是后者的2.75倍,(P=0.001);治疗部位是肝转移瘤的是肺转移瘤的21.967倍,治疗部位是肺转移瘤的是肾上腺转移瘤的5.953倍(P<0.001),有其他部位转移是没有其他部位转移2.885倍(P<0.001)。(3)副反应:放疗期间有10(14.08%)例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有20(28.17)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没有特殊处理。治疗结束半年后有6(8.45%)例患者出现放疗区域的纤维化,没有其余不良反应,不影响正常生活。结论(1)伽玛刀治疗晚期肝转移瘤、肺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生存率高,毒副反应小,是安全有效的;(2)治疗肺转移瘤采用单次剂量大、次数少的分割模式,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3)影响晚期转移瘤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治疗部位和是否伴有其他部位转移。
肖安琪[4](2019)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伽玛刀及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内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的脑转移瘤实体瘤疗效、一般生活状况(采用KPS评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脑转移瘤实体瘤临床受益率,治疗组为83%(25/30),对照组为77%(23/30),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改善11例,稳定15例,降低4例,对照组改善6例,稳定12例,降低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26/3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为6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轻放射性脑水肿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可有效提高患者一般生活状况,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云一[5](2019)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手术切除程度及面神经功能情况,总结手术经验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九病区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术者(王宏主任)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行。常规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颞骨精扫CT、头颅平扫+增强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及听力和后颅窝电生理检查。手术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依照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分级。术后定期复查,对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或再生长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统计并分析影响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并对比分析肿瘤切除程度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以及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复发的关系。使用SPSS25.0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5例大型听神瘤患者中,女性约占52%,年龄为48.00±11.59岁。右侧听神经瘤占56.0%,肿瘤直径38.91±7.31mm,最大直径为58mm。随访时间4个月至5年,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有40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40例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中,全切除率12.5%(5/40),近全切除率55.0%(22/40),次全切除32.5%(13/4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术后早期(出院时)及远期(随访时间满1年)面神经功能良好率分别为(HBIII级)62.5%(25/40)和82.5%(33/40)。术后早期及远期面神经功能良好率各组分别为,全切组为20%和60%,近全切除组为77.3%和86.4%,次全切组为76.9%和84.6%;统计分析得出术后早期面神经功能与肿瘤切除程度相关(P<0.05)。全切组、近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复发率分别为0,13.6%,15.4%。伽玛刀放射治疗后平均随访34.3个月,控制率为100%。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经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全切肿瘤,在面神经及脑干与肿瘤粘连较紧密时可选择近全切除或者次全切除并辅助放射治疗或者随访观察,能够获得良好的面神经功能保留以及良好的肿瘤控制,此策略可作为提高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一个可行方法。
赵娟娟[6](2019)在《立体定向穿刺结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囊性脑转移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了立体定向穿刺结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囊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旨在研究该治疗方法对于大型囊性脑转移瘤所带来的急性占位效应在短期内的临床缓解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分析研究立体定向穿刺技术减小肿瘤体积对伽玛刀治疗效果的影响。内蒙古地区应用该方法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机构较少,近年来治疗病例数不多,事实上囊性脑转移病例并不少见,故本文欲通过总结穿刺及伽玛刀治疗中操作细节及治疗剂量等,以求在后期当地医疗机构进行大型囊性脑转移瘤的治疗中起促进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中心接受立体定向穿刺联合伽玛刀治疗的30例大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短期内占位效应的缓解情况及随访期间患者肿瘤控制情况以及生存期。结果我们治疗了符合条件的患者30例,共治疗病灶32个,穿刺前后肿瘤平均体积缩小约达60.1%(范围:32.5%88.1%)。治疗前平均KPS评分61.6分(5070分),治疗1周后平均KPS评分76.9分(6090分),卡方检验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穿刺后短期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至2018年12月31日随访结束,平均随访时间为17.7个月(范围:836个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中位生存期18个月,6个月时肿瘤总体局部控制率达84.4%,1年生存率达70%。结论根据临床观察及统计分析,立体定向穿刺并伽玛刀治疗方式对于大型囊性脑转移的效果明显,应视为最佳治疗选择之一,特别是对于原发肿瘤受控的患者,脑转移的治疗更应及时、积极,以达到在微侵袭的条件下短期内缓解患者急性占位效应,控制肿瘤生长,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尤其内蒙古地区应积极治疗符合条件患者,一方面可促进当地医疗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可缓解患者因就医困难而导致的病情延误等情况。
李永达[7](2019)在《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及小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预后评估目的:探究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预后的关系,并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参数是否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接受伽玛刀治疗的62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获取患者治疗前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数据,分析计算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和标准化表观弥散系数(nADC),并以ADC和nADC中位数为界分为两组,比较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差异。结果:ADC和nADC分组后组间基线临床特征一致。高nAD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3个月,低nADC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0个月,低nADC组生存时间更长(P=0.0043)。高nADC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50个月,低nADC组为7.13个月,但两组无显着差异(P=0.0726)。高nADC组1年生存率为41.94%,低nADC组为64.52%,组间无显着差异(P=0.1261)。高nADC组2年生存率为3.23%,低nADC组为32.26%,低nADC组2年生存率更高(P=0.0057)。高AD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60个月,低ADC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8.30个月,低ADC组中位生存时间更长(P=0.0095)。高ADC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93个月,低ADC组为8.53个月,低ADC组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P=0.0480)。高ADC组1年生存率为41.94%,低ADC组为64.52%,但组间无显着差异(P=0.1261)。高ADC组2年生存率为3.23%,低ADC组为32.26%,低ADC组2年生存率更高(P=0.0057)。结论:ADC值和nADC可用于评估脑转移瘤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预后。低ADC组脑转移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低nADC组脑转移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总体生存时间更长。第二部分小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直径≥2cm小脑转移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1例未经手术治疗的小脑转移瘤(直径≥2cm)患者接受单期或分期伽玛刀治疗。患者中位年龄为65岁,治疗前最大病灶体积中位数为11.81cm3,治疗前中位KPS评分为70分。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病灶体积变化、副反应、生存状态和总体生存时间,以评估伽玛刀治疗直径≥2cm小脑转移瘤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6名患者进行了单期伽玛刀治疗,13名患者进行了分期伽玛刀治疗,2名患者于第二次伽玛刀治疗前死于肿瘤进展相关的多功能脏器衰竭。第一次伽玛刀治疗中位周边剂量为15Gy(范围8-18Gy),第二次伽玛刀治疗中位周边剂量为12Gy(范围6.7-15Gy)。中位随访时间为13.7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7.1个月(范围0.5-23.9个月)。完成治疗后约1/3患者颅内病灶体积缩小50%以上,未发生3级或以上的与伽玛刀治疗相关的副反应。结论:单期或分期伽玛刀可用于治疗直径≥2cm的小脑转移瘤,治疗后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局部缓解,且绝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副反应。伽玛刀单期或分期治疗能使无手术意愿或高手术风险的小脑转移瘤患者获益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俞卫卫[8](2018)在《局部伽玛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多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局部伽玛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4例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观察组在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伽玛刀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评价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对两组疗疗效进行评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和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两组治疗后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对观察组患者根据疗效标准分为CR+PR+SD组和PD组,查阅病例资料,记录并统计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否接受过化疗、是否接受过靶向治疗等,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近期疗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64.28%(P<0.05);(2)观察组治疗后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2.79±1.64)月对比对照组(27.66±1.91)月(P=0.207)无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腹胀、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放射性肝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CEA、MACC1及c-M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CEA、MACC1及c-ME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局部伽玛刀治疗,其中CR+PR+SD组患者37例,PD组5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局部伽玛刀应用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疗效与是否接受过靶向治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伽玛刀应用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EA、MACC1 及 c-MET 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r5.593、4.241、4.005、4.895、4.341、5.391、5.841,P<0.05)。结论:将局部伽玛刀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有助于降低肿瘤负荷水平,对机体的免疫水平影响较小,但是患者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高立[9](2018)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中远期疗效以及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给予伽玛刀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我国深圳奥沃公司自主研发生产OUR-QGD型体部伽玛刀治疗,治疗计划要求50%等剂量线包绕100%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70%剂量线包绕90%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单次照射剂量35Gy,每日一次,每周五次,共1017次,治疗总剂量4052Gy。采用RTOG急性分级标准评价放疗不良反应,采用RECIST标准评价近、中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伽玛刀治疗以后,3个月内首次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达完全缓解(CR)5例(9.4%),部分缓解(PR)16例(30.2%),疾病稳定(SD)19例(35.8%),疾病进展(PD)13例(24.5%),客观缓解率(ORR)39.6%(21/53),疾病控制率(DCR)75.5%(40/53),治疗后AFP水平与治疗前比显着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2.8%、43.4%、28.3%。常见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Ⅰ度(12例,26.4%),Ⅱ度(2例,3.8%)及Ⅲ度(1例,1.9%)不良反应较少,采用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能够减轻或消失;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谷草、谷丙转氨酶升高,14例(26.4%)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后及时给予还原型谷胱肝肽等保肝治疗,转氨酶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12例(22.6%)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等下降,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本研究表明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的不良反应轻,体部伽玛刀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齐文杰,康静波,朱奇,张骞,刘伟[10](2015)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应用图像引导伽玛刀治疗的60例不同种类和部位肿瘤患者,观察近期(12周)的治疗效果。选出其中2例典型患者分别运用重复定位尺和图像引导摆位,并对两种摆位方法产生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显效42例,有效9例,无变化3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85%。图像引导伽玛刀治疗患者摆位误差明显优于重复定位尺引导伽玛刀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在原有伽玛刀的精确定位框架基础上提高了治疗精度,降低了摆位误差及靶区运动所引起的误差,是体部伽玛刀治疗技术与图像引导系统一次完美结合,是体部伽玛刀治疗精度的一次质的飞跃,属于全新的伽玛刀治疗模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二、伽玛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伽玛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案 |
1.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随访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随访情况 |
2 近期疗效 |
3 中远期疗效 |
4 预后影响因子 |
5 亚组分析 |
6 治疗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及展望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体部伽玛刀治疗转移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体部伽玛刀治疗转移瘤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终止实验标准 |
2.研究设计 |
2.1 观察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3.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比较 |
1.4 脑转移瘤数目比较 |
2.实体瘤疗效比较 |
3.一般生活状况比较 |
4.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放疗不良反应比较 |
6.一般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NSCLC脑转移瘤的西医治疗进展 |
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 |
1.2 全脑放射治疗(WBRT) |
1.3 外科手术治疗 |
1.4 化学药物治疗 |
1.5 分子靶向治疗 |
2.NSCLC脑转移瘤的中医治疗进展 |
2.1 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2.2 中医治疗进展 |
3.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立方依据 |
4.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用药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
4.1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用药特点 |
4.2 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5.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综述 |
参考文献 |
(5)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3 临床表现 |
1.1.4 影像学资料 |
1.1.5 手术方法 |
1.1.6 术后观察及处理 |
1.1.7 术后随访 |
1.1.8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一般结果 |
1.2.2 肿瘤切除情况 |
1.2.3 术后面神经功能 |
1.2.4 肿瘤切除程度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
1.2.5 肿瘤切除程度对复发的影响 |
1.2.6 术后并发症 |
1.3 讨论 |
1.3.1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
1.3.2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策略的选择 |
1.3.3 术后处理方案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立体定向穿刺结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囊性脑转移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及小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预后评估 |
1 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前评估 |
2.3 治疗方法 |
2.4 随访和评价 |
2.5 影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患者临床特征 |
3.2 不同因素与总体生存时间相关性分析 |
3.3 nADC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
3.4 ADC值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 |
3.5 nADC分组后患者特征 |
3.6 ADC分组后患者特征 |
3.7 预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小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 |
1 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前评估 |
2.3 治疗方法 |
2.4 随访和评价 |
3 结果 |
3.1 患者临床特征 |
3.2 伽玛刀治疗参数 |
3.3 治疗评估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局部伽玛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多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近期疗效率比较 |
3.2 两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比较 |
3.3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4 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
3.5 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 |
3.6 局部伽玛刀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影响单因素分析 |
3.7 局部伽玛刀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影响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布的论文 |
致谢 |
(9)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 近期疗效 |
2 随访与远期疗效 |
3 血清AFP水平变化 |
4 毒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 |
1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
2 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 |
3 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剂量选择 |
4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毒副反应控制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CT模拟定位 |
1.2.2 治疗计划设计 |
1.2.3 治疗摆位与图像配准 |
1.2.4 测量摆位误差并纠正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观察 |
2.2 2例典型患者重复定位尺摆位和图像引导摆位误差比较 |
2.3 急性放射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伽玛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高源,黎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1(04)
-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D]. 刘晓.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3]体部伽玛刀治疗转移瘤的临床研究[D]. 王雨哲.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4]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D]. 肖安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D]. 张云一.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立体定向穿刺结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囊性脑转移的疗效分析[D]. 赵娟娟.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7]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及小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临床应用[D]. 李永达. 浙江大学, 2019(03)
- [8]局部伽玛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多因素分析研究[D]. 俞卫卫. 苏州大学, 2018(04)
- [9]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D]. 高立. 苏州大学, 2018(01)
- [10]图像引导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J]. 齐文杰,康静波,朱奇,张骞,刘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