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改造提升系统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朱成[1](2021)在《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部矿井开采面临产矸率增加、提升效率降低、采场与巷硐围岩控制难度加大等系列难题,采选充一体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深部煤矿井下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与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不仅可确保采煤-分选-充填系统高效协调配合,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矿井灾害防控能力。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长时稳定控制、采-充空间合理布局与动态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基于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建立了其围岩稳定性分析力学模型,研究了随不同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通过调研国内多个采选充一体化矿井,明确了现阶段井下分选工艺的主要优缺点、适用条件及设备配置要求,归纳总结了井下分选硐室的主要结构特征,分别建立了分选硐室顶板变截面简支梁、帮部柱体以及底板外伸梁力学模型,分析了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随各影响因素变化围岩变形破坏的响应特征,解析了井下分选硐室优化布置与围岩控制方法。(2)阐明了井下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研究了断面形状、尺寸效应以及开挖方式对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分选硐室群基于软弱岩层厚度及层位变化的合理布置方式,确定了不同类型地应力场中分选硐室群的最佳布置方式,探讨了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原则与方法,提出了分选硐室群围岩“三壳”协同支护技术,揭示了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振动荷载、冲击荷载耦合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剖析了分选硐室群全服务周期内围岩加固对策。(3)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法,提出了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探讨了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适用的采-充空间布局方法,分析了影响采-充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基于开发的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采充协调要求和“以采定充”、“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探究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关系及动态调整方法,分别提出适用于地表沉陷控制、冲击地压防治、沿空留巷、瓦斯防治、保水开采五种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策略。(4)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互馈联动规律,探讨了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基于安全高效绿色开采要求,分析了采-选-充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基于“以采定充”和“以充定采”两类限定条件,分别提出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原则,探讨了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以新巨龙煤矿为具体工程背景,对矿井采-选-充空间布局方案进行了规划设计。该论文有图157幅,表38个,参考文献199篇。
赵波[2](2021)在《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土地辽阔,资源类型丰富且多样,其中具有庞大的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炭是目前我们不可取代的重要能源之一。煤炭开采时,根据不同煤层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开采。在保证采矿安全前提下,优化整个矿井、采区和巷道的布置,最大的提高矿井产量,选取优化适合的井田开拓方式对煤炭的开采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煤矿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比较研究煤矿的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通过查阅和参考国内外大量煤矿的井田开拓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着作后,通过实地踏勘、基础理论分析和基础数据采集等多种方式,提出了两种开拓方式,探讨了两种开拓方式的优劣,提出适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在通风与安全方面,本文根据机械化改造后的开拓方式,重新计算了矿井的总需风量,同时按照矿井实际提出预防瓦斯爆炸、粉尘、井下火灾、水灾、顶板垮塌等事故的对策措施。在“六大系统”方面,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大厂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改造的方案。
苗增[3](2020)在《贵州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能源现状,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占6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改进和偏移,随着我国小型煤矿技术改造和整合方案的实施,煤炭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约束。GMD矿业责任有限公司(下称GMD矿业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单位,其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用。本文通过合理的构建GMD矿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改善煤矿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及方向,为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煤矿企业在逆周期的调价下做出规划,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为GMD矿业有限公司的煤炭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并为GMD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本文运用了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了GMD矿业有限公司的煤炭产业,并同时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进行补充,以GMD矿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对GMD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GMD矿业有限公司煤炭产业构建了外部环境分析,进行了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同时并建立了EFE矩阵;然后根据GMD矿业有限公司近年的发展状况,结合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实际情况,建立了IEF矩阵;并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制定了GMD矿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对结论进行可行性的认证,最后得出对于水矿集团GMD矿业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结论与建议。通过对GMD矿业有限公司的一体化战略的研究,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了解当前不利政策因素下的发展环境,确定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发展重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公司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改善公司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宋铁勇[4](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蒋冰天[5](2020)在《再循环理念下徐州煤矿工业遗存改造与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徐州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也是江苏省内唯一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徐州的煤炭工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深刻影响了徐州经济、文化以及城市格局的方方面面。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徐州市各主要煤矿纷纷关井停产,留下大量工业遗存。这些工业遗存是徐州煤炭工业发展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承载着徐州的人文精神,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值得被保护重新利用。近年来,虽然我国对工业遗存的关注和研究力度不断提升,但由于旧工业建筑功能单一,外形粗糙,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再利用依然面临诸多困难。本文以建筑再循环理念为指导,研究煤矿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权台煤矿为例进行改造设计实践,希望为煤矿类工业遗存的保护再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研究从现状梳理、价值评价、理论研究、案例设计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选取已关闭的6座主要煤矿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各煤矿停产后整体保存状况以及矿区内主要工业遗存现状,总结徐州煤矿遗存的特点。其次,研究现有工业遗存价值评价体系,依据现有体系以徐州权台煤矿为例进行价值评价,为后文改造设计中工业遗存的分级处理提供依据。再次,研究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循环的优势,总结工业遗存再利用模式和改造设计具体方法。最后,在建筑再循环理念指导下,以徐州权台煤矿为例,从场地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两个方面完成案例设计。
李荣荣[6](2020)在《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很多老旧煤矿逐渐关停并转,大量的工业建筑由于失去生产功能而被闲置,从而造成城市用地资源的浪费,废弃煤矿区的更新改造已成为许多资源型城市特别关注的问题。从废弃煤矿区内的既有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入手,抓住要点,破局求解,既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历史情感,进而带动整个废弃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以曾经辉煌,现已衰败的徐州夹河煤矿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在1970年代建成的生产区既有工业建筑,通过文献资料整理、案例分析比较、实地踏勘调研等多种方式,归纳总结出适用于废弃煤矿区规划和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成功案例,借鉴学习其设计层面的思路、要点和手法。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四校联合教学毕业设计课程,选取了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既有建筑: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煤仓建筑和单层厂房仓库建筑,进行资料梳理和实地调研,分析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使用现状和问题,确定了废弃煤矿区空间环境和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目标、原则和思路,然后,从园区规划到建筑单体层面,论述了生产区内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策略,同时,通过笔者参加的方案设计,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对生产区既有建筑的新老结合的室内外空间设计进行了深入探索。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更新改造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共分为6章。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等方面,并构建整体框架;其次,提出了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然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实际案例,结合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的项目实践,制定了符合该片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的目标、思路和策略;接着,基于前文的理论方法与现状分析,对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三类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设计表达;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创新点,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全文字数69217字,图表149幅(其中图138幅,表11幅)及附录4个。
刘晴[7](2020)在《东坡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在防灾抗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通风系统是井下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健康的重要基础保障系统。它是用机械通风方法将地面清洁空气经进风区送入用风区工作场所,稀释排除其中有害气体、矿尘和热湿,再经回风区排至地面。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目标是在正常通风时期能以最节省方式保障作业场所空气质量符合规程卫生标准,而在灾变通风时期能以最有效方式控制灾害范围和危害程度,从而实现矿井通风的安全可靠和节能减排。本文在总结分析目前流行的矿井通风系统模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型分风网络风量优化调节模型,提出了基于Scott-Hinsley法与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风量优化调节算法。根据东坡矿改扩建生产发展近中后三个时期所需风量的计算,分析了不同生产时期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对策和技术改造措施。以最新的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和主要通风机特性实测的数据为依据,利用通风技术决策软件系统,建立了东坡矿通风系统基础数据库,对该矿通风系统现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然后,针对东坡矿不同生产时期和不同生产布局下的通风系统,提出了扩大总回风巷断面、开凿新回风立井和更换主要通风机等四个改造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生产能力下的最优方案。即在近期“2采6掘”、中后期“2采1备4掘”的生产布局下,先采取方案II,即扩大总回风巷断面积为22 m2,并改造或更换1号主要通风机,使其性能与2号主要通风机相同,通风能力定产为6.0 Mt/a,如果不改造或更换1号主要通风机,应减少1个备用工作面,矿井通风能力定产为5.0 Mt/a,即采用方案I。若要进一步提高通风能力,按“2采2备4掘”组织生产,通风能力定产为7.0 Mt/a,则应采取方案III,即开凿新回风立井,直径6.5m,深度310m,改造或更换1号主要通风机,使其性能与2号主要通风机相同,并将这两台主要通风机安装到新回风立井,将原回风斜井及其所连接的总回风巷和部分主要煤层回风巷均改为进风巷,降低主要进回风巷道的风速和阻力,满足通风安全技术和经济性要求。若将通风能力定产为8.0 Mt/a,即采取“2采2备6掘”的生产布局,则必须开凿新回风立井,重新购置安装主要通风机,改造投入大,而服务年限较短,为了实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应采用方案IV。综上分析,东坡矿为低瓦斯矿井,主采9号煤层为易自燃煤层,在进行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中不仅考虑了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而且也充分考虑了安全可靠性。从预防灾害和提高通风系统抗灾能力出发,提出了将盘区胶带大巷和采煤工作面运输巷由原来回风改为进风,使大多数人员和机电设备处于相对清洁环境中,盘区专用回风巷和采煤工作面轨道巷回风,使得灾害多发的采掘工作面乏风或灾害气体直接排入盘区专用回风巷。此外,开凿新回风立井不仅降低了矿井通风总阻力,尤其是总回风段阻力,提高了矿井供风量,解决了生产与安全的突出矛盾,而且一旦灾害发生时有利于控制风流更加快速地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同时矿井多增加了2个安全出口,更能适应不同应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受灾人员,从而大大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的能力。
曹东京[8](2019)在《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基于对煤炭行业装备发展水平及生产系统的研究,结合枣矿集团各矿区实际生产情况,开展优化生产系统、提升装备水平,从而实现新旧动能模式的转换,推动了煤炭企业全面无夜班生产作业、周末休息等新型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让煤炭行业职工“公务员式”工作成为可能。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矿井三大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了采煤取消夜班作业需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工作面生产能力>运输缓冲能力>主井提升能力,为优化生产系统带动劳动组织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洗选前置、精煤前置”的思想,充分释放装备效能,实现矿井利润最大化,研究了井下膏体充填技术,解决了分离矸石的去向问题,缓解了主副井提升的压力。3)优化了全流程原煤生产系统,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生产模式,通过革新支护工艺进一步减少回采期间的人工占用,大力实施煤仓扩容,为停产不停运创造了条件。4)形成了矿井全套的生产系统智能化装备升级方案,尤其在采掘工作面装备升级方面,以智能自动、少人无人化方式代替传统作业模式,实现了符合现场实际的生产装备最优配置,并具备作为行业标准进行推广应用的条件。5)研究了超前支护的方式,提出“超前加固、主动支护、矿压观测、取消单体”的组织方式。全面升级采、掘装备,持续优化生产系统,精简人员占用,提升了人员工效。该论文有图39幅,表7个,参考文献106篇。
曲建豪[9](2019)在《华丰煤矿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煤矿资源的发展,矿井建设数量的增加,我国对矿井资源的评估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随着煤矿行业市场下行,对矿井进行可行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可行研究是对项目进行一个综合评估,通过对项目的技术方案、资源供应、经济回收能力和社会影响等评估,提出具有是否投资的建设性意见,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可以投资。华丰井田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境内,是新汶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位于新汶煤田最西端的相对独立的井田,为解决矿井提升系统复杂、通风能力紧张、井下高温热害等问题,因此华丰煤矿提出了新建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对新建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助于说明该副立井项目是否在经济上、技术上可行,同时为我国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依据。(1)首先,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整理了相关矿井建设和可行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以此为基础,对副立井进行了项目概况介绍,主要分析了项目的井田概况和项目的资源条件,对井田的可采煤性进行了分析,矿井含煤地层总厚度为325.86m,共含煤24层,平均总厚度15.50m,含煤系数4.76%,其中可采者6层(第4、6、11、13、15、16层),平均总厚度13.01m,可采系数3.99%。(2)其次,论文研究了该项目的井田开拓及开采现状,矿井目前有5条斜井和1条回风立井,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或充填法;采用对比分析法确定了井筒位置技术方案一,井筒不穿过采空区、不压煤;副立井井底与-1010m大巷搭接后,布置辅助暗斜井与-1100m水平大巷及五水平下山区各区段连接,副立井采用普通法凿井施工,通过计算验证该施工方法可行性较高,总体而言,副立井在建设上的技术是可行的。(3)最后,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新建副立井工程工期共计38个月,项目建设投资17340.88万元,通过财务分析,项目税后净利润为7823.25万元/a;采用盈亏平衡法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是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最后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华丰煤矿新建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可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财务上是盈利的,为同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很好的提供了参考依据。
魏永启[10](2019)在《金鸡滩煤矿生产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同时陕蒙地区由于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相对较好,在煤炭工业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矿井建设初期由于受矿井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等的制约,部分矿井生产能力相对较小且存在技术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不利条件,阻碍了矿山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对矿井实行技术改造,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条件,提升矿井的生产及盈利能力。因此,对部分陕蒙地区矿井进行生产系统瓶颈分析及解决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对金鸡滩煤矿目前生产系统不能满足矿井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分析金鸡滩煤矿地质、采矿等内部条件和外部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提出制约该矿井生产系统存在的瓶颈,提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的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矿井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地面生产辅助系统等各生产系统深入分析和诊断,核定各个系统生产能力。(2)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对现有生产系统进行分析优化,确定矿井现有系统生产能力可以提升的空间,分析矿井生产能力提升至1500万t和2000万t的主要制约因素及技术瓶颈。(3)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1500万t时,主斜井皮带、采掘工作面系统、地面101及106皮带不能满足矿井年产1500万t生产要求;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2000万t时,井下运输大巷皮带、主斜井皮带、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地面生产系统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4)综合采用方案比较法,对矿井生产系统改造升级的系统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确定将矿井生产能力提升到2000万t,选择井下煤仓布置方案作为加大矿井生产量,降低吨煤摊销成本,提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盈利能力的最佳改造方案。
二、合理改造提升系统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改造提升系统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与围岩力学分析 |
2.1 井下分选工艺及其设备配置要求 |
2.2 井下分选硐室结构特征分析 |
2.3 井下分选硐室围岩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分选硐室群优化布置方式与紧凑型布局方法 |
3.1 分选硐室群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
3.2 软岩层位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
3.3 地应力场对分选硐室群布置的影响 |
3.4 分选硐室群结构特征与紧凑型布局原则 |
3.5 分选硐室群紧凑型布局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1 “三壳”协同支护技术原理与应用 |
4.2 采动应力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3 振动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4 冲击动载影响下分选硐室群围岩损伤规律与控制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5 深部矿井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
5.1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方法分类 |
5.2 采煤-充填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5.3 采煤-充填空间参数优化方法 |
5.4 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6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与应用 |
6.1 采煤-分选-充填空间布局的互馈联动规律 |
6.2 深部矿井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 |
6.3 采-选-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方法的实践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井田开拓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矿井开拓现状 |
1.2.2 我国矿井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
2.1 井田概况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分布及范围 |
2.1.4 气象及地震 |
2.1.5 井田经济及煤炭开发情况 |
2.1.6 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
2.2 地质特征 |
2.2.1 井田地质构造 |
2.2.2 井田地层 |
2.2.3 煤层特征及煤质 |
2.3 开采技术条件 |
2.3.1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2.3.2 工程地质条件 |
2.3.3 环境地质 |
2.4 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和地温 |
2.4.1 瓦斯 |
2.4.2 煤层瓦斯压力及透气性及其他参数 |
2.4.3 煤层自燃倾向性 |
2.4.4 煤尘爆炸性倾向性 |
2.4.5 地温 |
第三章 井田开拓优化设计 |
3.1 井田境界及储量 |
3.1.1 井田境界 |
3.1.2 矿井储量 |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3.2.1 矿井工作制 |
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
3.2.3 矿井服务年限 |
3.3 井田开拓 |
3.3.1 影响本井田开拓的主要因素 |
3.3.2 工业场地位置的优化选择 |
3.4 开拓方式优化设计 |
3.5 井筒 |
3.6 井底车场及硐室优化设计 |
3.6.1 井底车场形式及空重车线长度 |
3.6.2 井底车场硐室名称及位置 |
3.7 大巷运输及设备 |
3.7.1 运输方式的选择 |
3.7.2 矿车 |
3.7.3 辅助运输设备选型 |
3.7.4 整流设备选择 |
3.8 盘区布置及装备 |
3.8.1 采煤方法 |
3.8.2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支架选型 |
3.8.3 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
3.8.4 盘区布置 |
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 |
4.1 矿井通风 |
4.1.1 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
4.1.2 风井的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
4.1.3 矿井风量计算 |
4.2 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
4.2.1 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
4.2.2 粉尘的综合防治 |
4.2.3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
4.2.4 预防井下水灾的措施 |
4.2.5 防止顶板垮塌措施 |
4.2.6 矿山救护 |
4.2.7 其他 |
4.3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
4.3.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
4.3.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
4.3.3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
4.3.4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
4.3.5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
4.3.6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贵州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煤矿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2.4 一体化战略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煤炭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
2.3.2 煤炭产业转型文献综述 |
2.3.3 煤矿矿井系统升级改造文献综述 |
2.3.4 煤炭精细化管理文献综述 |
2.3.5 资源枯竭矿井转型矿山公园的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MD矿业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六盘水市煤炭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
3.1.1 六盘水市地理位置简介 |
3.1.2 六盘水市煤炭情况介绍 |
3.2 GMD矿业有限公司地理资源概况及下属单位 |
3.2.1 地理位置与资源概况 |
3.2.2 下属公司的基本情况 |
3.3 GMD矿业有限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环境 |
3.3.4 技术环境 |
3.3.5 GMD矿业有限公司PEST结论 |
3.4 GMD矿业有限公司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
3.4.1 同行业竞争分析 |
3.4.2 潜在加入者威胁分析 |
3.4.3 替代者威胁分析 |
3.4.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4.5 购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3.4.6 五力分析小结 |
3.5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EFE)矩阵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MD矿业有限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4.1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4.1.1 生产经营状况 |
4.1.2 管理体制及产业布局现状 |
4.1.3 近三年经营状况 |
4.1.4 GMD矿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及波士顿矩阵分析 |
4.2 GMD矿业有限公司资源条件 |
4.2.1 财力资源 |
4.2.2 设备设施条件 |
4.2.3 人力资源条件 |
4.2.4 技术条件 |
4.3 GMD矿业有限公司能力分析 |
4.3.1 GMD矿业有限公司组织能力分析 |
4.3.2 GMD矿业有限公司营销能力分析 |
4.3.3 GMD矿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分析 |
4.3.4 GMD矿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能力分析 |
4.4 内部环境评价(IEF)矩阵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1 GMD矿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 |
5.1.1 关键因素的确定 |
5.1.2 SO—优势与机会分析 |
5.1.3 WO—劣势与机会分析 |
5.1.4 ST—优势与威胁分析 |
5.1.5 WT—劣势与威胁分析 |
5.2 GMD矿业有限公司可选择的发展战略分析 |
5.2.1 实施一体化战略的优势和劣势及战略实施条件 |
5.2.2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优势和劣势及战略实施条件 |
5.2.3 密集型战略的可行性 |
5.3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5.3.1 战略的对比分析 |
5.3.2 发展战略的选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6.1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目标和原则 |
6.1.1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目标 |
6.1.2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原则 |
6.2 一体化战略实施能力与方式 |
6.2.1 前向一体化战略实施的能力 |
6.2.2 前向一体化战略实施的方式 |
6.3 GMD矿业有限公司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措施 |
6.3.1 拓宽下游的产业链,开发新兴市场 |
6.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 |
6.3.3 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提升安全管理 |
6.3.4 提高运营资金管控,保障企业发展 |
6.3.5 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积极培养人才 |
6.3.6 结合国家战略层面,转向服务输出 |
6.3.7 改善衰老煤矿矿山,构建矿山公园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7.1 制度保障 |
7.2 资金保障 |
7.3 技术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展望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5)再循环理念下徐州煤矿工业遗存改造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徐州煤矿工业遗存现状研究 |
2.1 徐州煤矿工业发展沿革 |
2.2 徐州煤矿工业遗存现状调研 |
2.3 徐州煤矿工业遗存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徐州煤矿工业遗存价值评价-以权台煤矿为例 |
3.1 既有评价体系论述 |
3.2 徐州煤矿工业遗存价值分析 |
3.3 权台煤矿工业遗存价值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再循环理念下的煤矿工业遗存再利用策略研究 |
4.1 建筑再循环理论 |
4.2 煤矿工业遗存再利用模式研究 |
4.3 再循环理念下工业遗存设计策略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再循环理念下徐州煤矿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设计—以权台矿为例 |
5.1 权台煤矿遗存现状 |
5.2 权台煤矿改造设计条件分析 |
5.3 再循环理念下权台煤矿遗址创意产业园规划设计 |
5.4 再循环理念下权台煤矿建筑遗存改造与再利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废弃煤矿区再生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
1.1.2 我国废弃煤矿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前景 |
1.1.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区的历史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 |
1.4.2 棕地 |
1.4.3 煤矿废弃地 |
1.4.4 旧工业建筑 |
1.4.5 既有建筑改造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6 研究技术线路及框架 |
第2章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理论与方法 |
2.1 废弃煤矿区更新改造指导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触媒理论 |
2.1.3 城市更新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废弃煤矿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
2.2.1 整体性原则 |
2.2.2 尊重原场地特征的原则 |
2.2.3 生态性原则 |
2.2.4 人性化设计原则 |
2.3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方法 |
2.3.1 功能置换 |
2.3.2 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2.3.3 外部空间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3.1 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改造案例选取原则 |
3.1.1 现实性原则 |
3.1.2 典型性原则 |
3.1.3 针对性原则 |
3.2 国外废弃矿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案例研究 |
3.2.1 德国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
3.2.2 塞尔维亚工业遗产中心 |
3.2.3 英国伦敦卸煤场 |
3.3 国内废弃矿区更新改造的案例研究 |
3.3.1 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
3.3.2 湖南宁乡竹山塘遗址公园 |
3.3.3 徐州新河煤矿工业建筑适宜性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目标、思路和策略 |
4.1 项目背景概况 |
4.1.1 总体概况 |
4.1.3 煤矿生产区概况 |
4.1.4 既有建筑基础资料 |
4.2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目标 |
4.3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思路 |
4.3.1 徐州夹河煤矿区SWOT分析 |
4.3.2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要点 |
4.3.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规划思路 |
4.3.4 既有建筑单体改造思路 |
4.4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策略 |
4.4.1 徐州夹河煤矿总体规划改造策略 |
4.4.2 生产区规划改造策略 |
4.4.3 既有建筑单体改造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与表达 |
5.1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总体规划设计 |
5.1.1 徐州夹河煤矿规划分析 |
5.1.2 改造的总体范围 |
5.1.3 改造要求 |
5.1.4 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的总体规划设计 |
5.2 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2.1 浴室福利楼、灯房和副井联合建筑现状及问题 |
5.2.2 浴室福利楼、灯房以和副井联合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2.3 浴室福利楼、灯房以和副井联合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3 煤仓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3.1 煤仓现状及问题 |
5.3.2 煤仓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3.3 煤仓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4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更新改造设计 |
5.4.1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现状及问题 |
5.4.2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内部空间改造 |
5.4.3 单层厂房仓库建筑外部空间改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研究结论 |
6.1.2 废弃煤矿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特点 |
6.1.3 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22 家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概况 |
附录2:建筑学四校联合毕业设计任务书 |
附录3:徐州夹河矿调研测绘资料 |
附录4:徐州夹河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改造设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东坡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在防灾抗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要素与方法分析 |
2.1 矿井概述 |
2.2 通风系统优化改造一般技术要求 |
2.3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目标和原则 |
2.4 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分风解算模型及其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通风问题及对策 |
3.1 矿井生产布局与通风系统现状 |
3.2 矿井开拓和采准巷道断面情况 |
3.3 巷道掘进局部通风设计 |
3.4 矿井现行需风量计算 |
3.5 矿井现行通风系统需风量调整 |
3.6 矿井生产不同时期需风量计算 |
3.7 通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8 本章小结 |
4 现行矿井通风系统的模拟分析及调整 |
4.1 东坡矿通风系统现状模拟 |
4.2 矿井通风系统模拟结果检验 |
4.3 现行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4 现行通风系统的优化调整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坡矿改扩建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
5.1 井巷断面扩大的改造分析 |
5.2 开凿新回风立井的改造分析 |
5.3 改造方案的优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新旧动能转化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生产系统能力匹配 |
2.1 主井提升能力的匹配核算 |
2.2 缓冲煤仓能力的匹配核算 |
2.3 主运皮带能力的匹配核算 |
2.4 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匹配核算 |
2.5 小结 |
3 生产系统优化 |
3.1 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优化 |
3.2 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优化 |
3.3 辅助系统升级 |
3.4 革新支护工艺 |
3.5 仓储扩容工程 |
3.6 井下智能分矸、洗选前置系统建设 |
3.7 井下矸石充填 |
3.8 小结 |
4 劳动组织优化 |
4.1 采煤专业劳动优化 |
4.2 掘进专业劳动组织优化 |
4.3 小结 |
5 保障措施 |
5.1 加快装备全面升级 |
5.2 持续优化生产系统 |
5.3 大数据平台建设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华丰煤矿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综述 |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涵 |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2.3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 |
2.4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
2.5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3 项目概况及建设条件 |
3.1 项目概况 |
3.2 井田概况 |
3.3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 |
3.4 矿井资源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项目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4.1 矿井开拓及开采现状 |
4.2 技术改造开拓方案 |
4.3 井筒 |
4.4 井底车场及硐室布置 |
4.5 副立井提升机设备选型 |
4.6 矿井通风 |
4.7 本章小结 |
5 项目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
5.1 建井工期预计 |
5.2 投资估算 |
5.3 资金筹措与投资使用计划 |
5.4 生产成本及销售价格 |
5.5 财务评价 |
5.6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金鸡滩煤矿生产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矿井基本情况 |
2.1 矿井概况 |
2.2 矿井地质概况 |
2.3 矿井生产情况 |
3 矿井生产系统分析 |
3.1 矿井主运输系统能力分析 |
3.2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分析 |
3.3 供电系统能力分析 |
3.4 通风系统能力分析 |
3.5 采掘工作面能力分析 |
3.6 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
3.7 地面生产系统分析 |
3.8 矿井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瓶颈 |
4 矿井提高生产能力优化 |
4.1 提高到1500万t/a系统解决方案 |
4.2 提高到2000万t/a系统解决方案 |
4.3 智能煤流均衡系统 |
4.4 井下缓冲仓设计方案 |
4.5 超大采高工作面围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6 2-2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研究 |
4.7 投入费用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合理改造提升系统 提高矿井生产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深井分选硐室群围岩稳定控制机理与采—充空间优化布局研究[D]. 朱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大厂煤矿机械化改造中的井田开拓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 赵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贵州GMD矿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苗增. 广西大学, 2020(07)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再循环理念下徐州煤矿工业遗存改造与再利用研究[D]. 蒋冰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徐州夹河废弃煤矿生产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 李荣荣.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东坡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在防灾抗灾中的应用研究[D]. 刘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 曹东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华丰煤矿副立井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D]. 曲建豪.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金鸡滩煤矿生产系统优化研究[D]. 魏永启.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