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论文文献综述)
林珍慧[1](2021)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红楼梦》选篇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谈清怡[2](2021)在《六朝对明清文学金陵文化地标的再激发与塑造》文中研究说明六朝古都南京因在历史沉浮中的特殊地位而形成了文人笔下一个特殊的文化地标。诸多意象经过了唐宋金陵怀古诗的发展,进入了明清小说之中。金陵在《桃花扇》《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中或实或虚的体现是文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与金陵的陪都地位遥相呼应。这种再激发的文化地标集雅俗为一体,成为山水和市民世界的结合,同时流露出"六朝如梦鸟空啼"的空幻感。
孙志强[3](2021)在《晚明印坛的文何并峙》文中研究指明引子1572年:文彭身将死,何震名欲扬明代隆庆、万历之交的前后几年,对于中国文人篆刻史而言,是较为关键的几年,文人篆刻史中万历以降的种种大事,都在隆庆、万历之交的前后几年里初现端倪。隆庆五年(1571),嘉兴项元汴家族、上海顾从德家族等四大家族,在苏州举办了一场清玩会。张丑之父张应文得以往观,他详细记载了清玩会中展示的藏品。这些藏品无一不是艺术史中重量级的书画作品,例如王羲之的《此事帖》墨迹,这件作品是隆庆三年(1569)八月,项元汴以五十两白银从大收藏家安国后人处购买而来。顾从德家族出示的重量级藏品则是一方秦代蟠螭玉玺,印文内容为"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张应文《清秘藏》)。这方玉印在江南地区赫赫有名,它贯穿了整个明代篆刻史,我们只需要看一看它的递藏顺序即可得知。据本文主人公之一文彭所记,这方玉印在元代的藏家是清阁的主人倪瓒,在明代则经由沈周、
陈金华[4](2019)在《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澄清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两位同名僧人的身份误解:一位是北宗禅的领袖湛然,另一位是天台宗祖师湛然,前者常被误认为是后者。本文通过对不同的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尽管这两位同名的高僧都生活在八世纪,但他们属于不同的佛教派别,即天台宗与北宗禅,又分别对各自的派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天台宗湛然在天台宗祖师谱系的位置无疑有大量的佛教,特别是天台宗历史人物传记资料作为支持,而北宗禅师湛然,尽管在他生前已声名鹊起,但因为与同时代的天台宗大师重名而隐匿在后者的阴影之下。
李文贞[5](2018)在《周家大院之莲花图案建筑装饰元素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据笔者周家大院中莲花图案建筑装饰元素探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其形态种类、造型方法、布局结构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当地的风俗习尚、宗教信仰以及传说故事对莲花图案的文化寓意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以点带面,完善建筑装饰的研究体系,使这项装饰元素在周家大院的修复能被深度挖掘,进而对其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凌一鸣[6](2017)在《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士绅以家族形式在内部建立学术文化的传承机制,并向外产生辐射影响,在地方上形成了所谓“文化家族”的形象。晚清时期,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一些后起的士绅家族难以完全沿用长期以来的成功模式,谋求家族发展,故而根据时局和自身的特性因势调整,以期迅速崛起并长久延续,温州瑞安的孙氏家族即其中一例。瑞安孙氏肇起于晚清孙衣言、孙锵鸣兄弟的科举成功,在地方上缺乏足够的根基,仅依赖二人的官方身份而实现地位的迅速提升,并在太平天国前期达到顶点。时任广西学政的孙锵鸣以奉旨回乡办团的身份跻身地方权力格局的中心地位。通过筑堡、办团、捐输等形式,孙衣言兄弟意图效仿曾国藩的路径,巩固家族在地方的主导地位。但在此过程中,孙氏及其领导的乡团与地方官绅间的矛盾一再激化。金钱会事件爆发后,孙衣言兄弟在地方势力博弈中积累的隐患暴露无遗。在众叛亲离之下,不但孙衣言兄弟苦心经营的成果付之东流,孙锵鸣的仕途也走向了终点。经此重创,孙衣言开始反省家族建设策略,放弃了以政治为中心的规划,引导家族建设的路线向学术文化方向偏移。南宋时期活跃一时的永嘉学术被乡邦人士普遍认为是遥远的文化记忆,孙衣言兄弟看中其可供发掘的广阔空间。通过以清中前期瑞安名儒孙希旦作为扭结地缘、学缘、血缘的枢纽,瑞安孙氏开始一步步建立与永嘉学派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以此丰富家族的文化积淀。尽管在乡学脉络构建层面,孙氏无甚创见,甚至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有意混同文脉与学脉的意涵。但借由长期大量的乡邦文献整理工作,孙衣言依然逐步夯实了自己的乡学权威地位,并沿着由个人而家族的取径,实现“乡学家学化”的进程。为了配合家族的转向,瑞安孙氏也在家族设施上做了相应的调整。通过新居的营建和族谱的修订,孙氏力图填补自己单薄的家史。出于凸显家族以文化为传承的特性,瑞安孙氏积极建立家族教育机构——诒善祠塾,以及藏书楼——玉海楼。这一时期,家族策略的核心理念也在诒善祠塾的课程设置与玉海楼的藏借规约中得以体现。这些家族设施的设置和一定程度上的公开也在夯实瑞安孙氏塑造的文化家族形象。孙衣言死后,虽然其子孙诒让为了顺应时代需求,对家族发展策略作了一些修正,但其由文教切入重新介入地方政局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瑞安孙氏文化家族的形象愈趋稳定,但是孙氏对地方事务的干预力度却无法与后起士绅项崧、陈黻宸、陈虬、宋恕等相比。新一代的地方士绅掌握了地方文化的话语权,他们承认并利用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作为历史人物的地位,以统合地方各势力的博弈。孙氏家族本身反而丧失了对于逝去不久的家族成员的阐释权,成为新鲜的历史记忆和“活着的纪念碑”。在晚清的历史环境下,士绅家族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有特殊时代造就的特殊机遇。瑞安孙氏虽属个案,却可以体现当时士绅家族所需解决的共同问题。面对各个家族不同的境况,各家族领导者会根据具体条件作出不同取径。“文化家族”的形象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纪念碑,其形象的接受过程并非由其塑造者主导,而是由后起的地方士绅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加工、发挥与利用。
方慧静[7](2017)在《宁波明代四大家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明代中后期宁波地区的四个大家族为研究对象,这四个家族分别是城南镜川杨氏、月湖陆氏、槎湖张氏、鉴桥屠氏,在全祖望的《甬上族望表》中位列前四大姓氏,家族中人才辈出,文人尤多,被清代宁波籍的文学家李邺嗣称为甬上四大望族。本文对这四个家族从诗文兴家,到文化繁荣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家族血缘关系脉络,通过各种历史资料,包括明代诗文总集、地方诗文总集、个人诗文集以及家族族谱等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查阅,对每个家族中的较有影响力的、有文学作品留存的文人们进行了生平着述和文学作品的研究。通过对家族中的文学创作者们的研究来呈现一个个家族的文化风貌,力图探索明代中后期以家族为单位的文学创作中的一些优秀成果以及文学思想,并且通过对这四个家族的研究一窥明代中后期宁波家族兴盛之概貌。本文研究的四大家族所处的地域范围都属于宁波鄞县,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鄞县的地域文化以及家族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一些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第一章到第四章部分分别对四个家族进行了研究,人物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依次出场。第一章介绍了城南镜川杨氏家族,家学缘起阶段介绍了家学滥觞杨起汶,其子杨范,以及杨范的三子杨自惩、杨自悆、杨自忞。家族兴盛阶段出现了最早中进士的杨守陈以及一门五进士杨守随、杨守址、杨守隅、杨茂元、杨茂仁,到了明代后期出现了张扬个性的杨承鲲,才学兼备的杨德周,以及杨门忠魂杨文琦等人。第二章介绍了月湖陆氏家族,从最初入朝为官的国家名法臣陆瑜,到明代中期再中进士的陆偁和陆健,陆氏家族都处在一个文学成就不明显的阶段。到了陆偁以及三子陆钶、陆铨、陆釴,陆氏家族的文学创作开始走向兴盛。到了明代后期,出现了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作家陆宝,忠义兄弟陆宇火鼎、陆宇燝,以及张扬个性的陆符。第三章介绍了城南槎湖张氏,张愖及其子张时敏、张时政、张时孜是张氏家族读书之风的发祥。在明代中后期,家族中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张邦奇、张时彻,他们的成就为张氏家族在甬上奠定了望族的地位。第四章介绍了鉴桥屠氏家族,屠氏家族在明中后期才出现最初入仕兴家的屠滽、屠侨,到了明后期,出现了文学家屠隆,能为诗文,擅长戏曲,文学成果丰硕,富有个性。此外还有屠大山、屠本畯父子也是屠氏家族中文学成就斐然之人。他们文学作品体裁种类多样,张力十足,富有想象力。
吴记峰[8](2016)在《内生与建构:激活村民自治资源的尝试与悖论 ——以华南云台村村委会下移改革为个案》文中认为我国以建制村为基础的村民自治在经历了30多年的曲折发展之后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而在建制村以下更基础的社会单元,村民自治则以其内在价值和力量呈现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处于华南地区的清远市正是基于自然村与村民小组一级自治的传统资源与内在活力启动了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着力通过复归自然村自治传统、连接传统乡村社会自治来激活自治资源。这样的一场改革缘何在属于粤北山区的清远市发生,传统时期的这片乡土曾经内生出怎样的自治形态,这种自治形态又能否在当前这样一个现代国家体系与乡土社会土壤中被真正重构?换言之,政府主导下的激活自治资源的努力能否达到预期改革绩效?本文就是要回归历史最深处、重返社会最基层,以处于改革风口浪尖的云台村为考察基点,通过对传统乡村自治和现代村民自治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的参与式观察全面解读现代化进程中以村委会下移激活村民自治资源的尝试与悖论,进而提出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挖掘村民自治资源的有效路径。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是建立在传统社会自治以及当前建制村以下村民自治活力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传统宗族社会内生的传统乡村自治形态以及现代国家建构下的建制村以下村民自治的对比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石,而小村落在大变迁面前的反应、小村落对于大改革的回应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参与式研究,笔者努力融入到了云台村这个华南自然村落之中,通过深入挖掘有关传统宗族社会的乡土记忆和文字材料来重现较为真实的传统乡村自治形态,通过全面梳理沧海桑田中吴氏族人的生命轨迹来呈现较为完整的社会变迁过程,通过细致发掘新的历史节点上华南乡村自治实态来考察自治下移改革的社会基础,通过参与观察改革全过程来发掘政府主导的自治复归所面临的现代国家建构与村民自治重构的内在张力,最后在对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形成基本结论的同时探究新时期激活自治资源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参与式研究的方法对以激活自治资源为归依的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的改革依据、改革方案、改革土壤、改革过程、改革成效等进行了全景式探究,从而对村民自治三十多年的发展以及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本身进行深入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的崭新路向。首先,本文还是回到历史深处,在历史场域中探究传统乡村自治的完整形态,从而对传统社会自生自发的自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参见第二章)。其次,本文将对现代国家建构下的村民自治尤其是建制村以下社会单元的村民自治实态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与传统社会的宗族村自治进行全面的对比(参见第三章)。也正是现代村民自治与传统乡村自治所面临的社会土壤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政府主导的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在掀起了乡村体制变革、导致乡村秩序变换的基础上最终衍化为了草根自治的再度行政化的过程,形成了改革的第一个悖论。让人庆幸的是,当改革的浪潮暂告一个段落,古老的传统村落反倒又自发的找寻着内部的均衡点,自然村的草根自治也再次萌发出新的生机,改革也因此产生了又一个悖论(第四章)。云台村的改革实践表明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改革终将难达其效,复归传统自治的努力终将难以复归传统。但与此同时要看到的是,传统不可复归并不代表着没有传统自治资源可供挖掘,激活村民自治资源关键要探寻到挖掘传统资源的最佳方式与有效路径,进而探索新时期村民自治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第五章)。
于江涛[9](2016)在《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过程中的思想与实践探索为研究对象,力求客观展现毛泽东领导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脉络,总结毛泽东构想和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思想,科学评价毛泽东探索的历史地位。基于此,论文主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毛泽东如何确立社会主义理想。毛泽东毕其一生都在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而奋斗,这源于青年时期对“改造中国与世界”命题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求学期间,他接触过多种主义,但经过革命实践和思想清算,最终选择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把个人政治抱负与党的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开始了在中国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不懈探索。二是毛泽东如何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最早从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私有制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他把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经验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到新中国成立前初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构想,这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三是毛泽东如何领导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是毛泽东革命实践的最终指向,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也有着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衔接和转变,并指导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四是如何评价毛泽东领导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历史贡献是开拓性的,他找到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开启了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在制度创建和改革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无法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对制度现代化问题认识不足等历史局限。
侯霄阳[10](2016)在《论史景迁《曹寅与康熙》之《红楼梦》研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曹寅与康熙》是史景迁在1965年完成的史学博士论文,主要分析曹寅家族有关的历史以及曹寅与康熙之间的关系。史景迁多处引用《红楼梦》文本佐证其历史研究,同时也对《红楼梦》文学研究也提出了一定的观点。《曹寅与康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的影响,在材料方面新的发现不多,但其研究具有以下两点创新:一是,以主题式与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思路进行叙述;二是,从微观视角入手,着重探析曹寅的人格与思想,及其与康熙的情谊。以往对《曹寅与康熙》多停留在史学价值的分析方面,少有人涉及其红学研究价值,仅有香港浸会大学张惠以《史景迁的曹寅研究》一文概括性地论述过,但并未展开论述。本文则在其基础上,尝试对《曹寅与康熙》的红学研究价值进行展开性的论述。本论文以《曹寅与康熙》对《红楼梦》研究的启示与意义为研究对象,共包括六个部分:绪论,详细分析《曹寅与康熙》成书时期的曹学研究背景,总结概括《曹寅与康熙》的研究特点,总体分析其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从政治和文化教育两方面,梳理史景迁在曹家家族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其有助于深入理解《红楼梦》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现实来源;第二章在《曹寅与康熙》对曹氏家族身份地位之研究基础上,探究曹家内务府汉姓包衣身份与《红楼梦》政治基调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第三章通过《曹寅与康熙》所选入的康熙与曹寅、李煦间的来往密折及其他史料记载,从人物内在心理的视角,分析曹寅与康熙之间存在的特殊而深厚的情谊,旨在暗示康熙的恩宠给曹家命运既带来了极端显赫性,又带来了极端不稳定性,有助于理解《红楼梦》四大家族命运兴衰的内在根本原因;第四章指出《曹寅与康熙》存在的红学知识性谬误,指出其涉及到的红学界至今尚存的几个争议点与疑点,并运用“文史互证”方法对谬误处加以指正,对争议点和疑点提出笔者的个人观点并加以论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二、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论文提纲范文)
(2)六朝对明清文学金陵文化地标的再激发与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3)晚明印坛的文何并峙(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1572年:文彭身将死,何震名欲扬 |
一、1573年:文彭之死与何震崛起 |
二、师友间:文何之关系 |
三、从文何看1572年前后印风的转变 |
余论何震之死 |
(4)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山谷寺湛然和为纪念僧璨而建的皖公山 |
二、彰扬僧璨声望运动中的湛然 |
三、禅宗北宗湛然禅师与796年神龙寺僧诤 |
四、福先寺湛然:颇具造诣的僧人书法家 |
五、福先寺湛然的宗教背景及其与山谷寺湛然的关系 |
总结 |
(5)周家大院之莲花图案建筑装饰元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周家大院中莲花的图案形态 |
1.1 全开形态的莲花 |
1.2 半开形态的莲花 |
1.3 含苞形态的莲花 |
2 周家大院中莲花图案的出现形式 |
2.1 莲花与窗的装饰 |
2.2 莲花与门的装饰 |
2.3 莲花与撑拱的装饰 |
3 周家大院中莲花图案的文化寓意 |
3.1 莲花图案与家族文化的传承 |
3.2 莲花图案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
3.3 莲花图案与传统文化的植入 |
4 结语 |
(6)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瑞安孙氏的兴起 |
第一节 清代温州的文化环境 |
一、温州建置沿革概述 |
二、清代温州文化形象的认知 |
三、明清温州家族建设概况 |
第二节 孙衣言兄弟的仕宦起伏 |
一、渊源与崛起 |
二、辗转与沉浮 |
三、终结与返乡 |
第三节 孙氏兄弟的社会文化网络 |
一、亲缘关系 |
二、官场交往 |
三、交游网络的拓展 |
第二章 金钱会前后的瑞安孙氏 |
第一节 孙锵鸣办团 |
一、安义堡与孙氏的乡邦理想 |
二、地方权力漩涡中的孙锵鸣 |
第二节 金钱会事件中的瑞安孙氏 |
一、金钱会初期孙锵鸣的作为 |
二、团会对峙 |
三、孙氏乡团的覆败 |
四、危机应对与自救措施 |
第三节 金钱会事件后的瑞安孙氏 |
一、回溯与争辩 |
二、申诉与求助 |
三、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瑞安孙氏的乡学挖掘 |
第一节 对永嘉之学的选择 |
一、家族策略的调整 |
二、南宋以后的永嘉之学 |
三、孙衣言的学术倾向 |
第二节 永嘉之学的发掘与发扬 |
一、乡邦文献的发掘整理 |
二、文献出版与乡学重建 |
三、学脉梳理与学谱溯源 |
四、学统与文统的交错 |
第三节 乡学家学化 |
一、乡贤接续与家族继承 |
二、乡学权威形象的形成 |
三、延续与变通 |
第四章 家族建设与家族文化 |
第一节 家族建设 |
一、从安义堡到诒善乡居 |
二、家族史建构 |
三、族规制定 |
第二节 家族教育与地方教育 |
一、诒善祠塾的设立 |
二、诒善祠塾的教学实践 |
三、家族教育的科举导向 |
四、孙氏家塾与地方教育 |
第三节 玉海楼与家族藏书 |
一、清代士人的家族藏书活动 |
二、瑞安孙氏的藏书建设 |
三、《玉海楼藏书规约》 |
第五章 孙氏家族地方文化形象的固化 |
第一节 孙诒让的家族策略:继承与修正 |
一、重涉团练 |
二、议设兴儒会 |
三、从永嘉之学到《周礼》 |
第二节 地方文化格局的重构 |
一、后孙衣言时代的温州地方文化格局 |
二、孙氏家族地方地位的变化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中的孙衣言及其家族 |
一、“吾师琴西太仆”的纽带意义 |
二、“乡学名人堂”里的孙氏家族 |
三、从坟墓到纪念碑 |
结论 |
附录 金钱会与孙氏家族相关文献辨析 |
参考文献 |
(7)宁波明代四大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明代宁波鄞县发展情况 |
一、鄞县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
二、鄞县的家族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关于本课题研究若干问题的说明 |
一、家族文学研究现状 |
二、本文研究目的 |
三、家族与宗族问题 |
第一章 城南镜川杨氏家族 |
第一节 杨氏家族家学缘起 |
一、镜川杨氏文学滥觞——杨起汶、杨起哲、杨范 |
二、杨氏三兄弟——杨自惩、杨自悆、杨自忞。 |
第二节、杨氏家族兴盛期 |
一、入仕兴家——杨守陈 |
二、一门五进士——守随、守址、守隅、茂元、茂仁 |
第三节、杨氏家族文脉的延续及衰落 |
一、特立独行之个性——杨承鲲 |
二、诗以学胜——杨德周 |
三、杨门忠魂——杨文琦、杨文琮、杨文瓒、杨文球、杨秉紘 |
第二章 月湖陆氏家族 |
第一节 月湖陆氏家族发展缘起 |
一、家门之典范,国家名法臣——陆瑜 |
二、学风再兴——陆偁、陆健 |
第二节 陆氏家族兴盛时期 |
一、恪守职责,为文崇古——陆钶 |
二、豪气追古,亦主性情——陆铨 |
三、长于经史,诗文并茂——陆釴 |
第三节 陆氏文脉之延续 |
一、乱世洪流,尚武之风——陆宝 |
二、忠义兄弟——陆宇火鼎、陆宇燝 |
三、陆氏文虎,张扬个性——陆符 |
第三章 城南槎湖张氏家族 |
第一节 张氏家族发展源起 |
一、平和古雅,文风发祥——张愖 |
二、承袭父风,勤恳治学——张时敏、张时政、张时孜 |
第二节、张氏家族兴盛期 |
一、“学行文章当世第一”——张邦奇 |
二、家学之继,乡学之最——张时彻 |
第四章 鉴桥屠氏家族 |
第一节 鉴桥屠氏家族发展源起 |
一、盛德长在,佳作偶得——屠滽 |
二、景寄才情,物托思怀——屠侨 |
第二节、屠氏家族之盛——屠隆 |
一、屠隆生平以及其诗文创作 |
二、屠隆的戏曲创作 |
第三节、屠氏家族文脉延续及衰落 |
一、天才豪逸,谈笑生诗——屠大山 |
二、情采诗文,趣味小品——屠本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内生与建构:激活村民自治资源的尝试与悖论 ——以华南云台村村委会下移改革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二、已有研究与研究述评 |
(一) 内生与自发:传统乡村社会自治 |
(二) 自生与建构:当代农村村民自治 |
(三) 探索与挖掘:村民自治形式创新 |
三、研究视角与论文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六、研究因缘与个案介绍 |
第二章 社会内生性的传统自治:村委会下移的历史依据 |
一、宗族村内生自治 |
(一) 聚族而居 |
(二) 产权私有 |
(三) 内生事务 |
(四) 长老治村 |
(五) 族规规训 |
二、宗族村与社会 |
(一) 乡绅治乡 |
(二) 村间社会 |
(三) 乡村集市 |
(四) 汇织与会 |
三、宗族村与保甲 |
(一) 乡村有保甲 |
(二) 保甲靠宗族 |
四、宗族村与国家 |
(一) 县政补充村治 |
(二) 县政难替村治 |
(三) 县政借助村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建构下的村民自治:村委会下移的社会基础 |
一、自然村自治变迁 |
(一) 土地改革自治受影响 |
(二) 高级社中自治遭挤压 |
(三) 公社制下他治达高峰 |
(四) 改革开放后自治再兴 |
二、自然村内部自治 |
(一) 走向开放 |
(二) 产权公有 |
(三) 事务多元 |
(四) 队委治村 |
(五) 村规式微 |
三、自然村与社会 |
(一) 乡贤不在乡 |
(二) 村间弱社会 |
(三) 乡缺自组织 |
四、自然村与国家 |
(一) 政权下乡 |
(二) 资源进村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根自治的再度行政化:村委会下移的改革实践 |
一、激活自治资源的村民自治改革 |
(一) 村级组织建设 |
(二) 自治下移改革 |
(三) 农村治理转向 |
(四) 云台改革试验 |
二、基于经验本位的乡土社会反应 |
(一) 县乡干部论改革 |
(二) 基层政府推改革 |
(三) 基层群众看改革 |
三、推动改革实践的乡村建设试验 |
(一) 共建生态新村 |
(二) 创新经营体制 |
(三) 变革产权制度 |
(四) 理顺村级组织 |
四、实现基层重构的村级换届选举 |
(一) 选举委员会选举 |
(二) 村委会候选人选举 |
(三) 村委会换届选举 |
(四) 村级组织选举 |
五、走向悖论的自然村自治行政化 |
(一) 多头领导 |
(二) 权责不清 |
(三) 自治空转 |
六、政府退场后的草根自治形式再生 |
(一) 改革方案不断完善 |
(二) 改革实践归于平静 |
(三) 草根自治重获新生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余论: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村民自治资源挖掘 |
一、现代社会变迁中影响自治的核心变量 |
(一) “自”治是村民自治的最大真谛 |
(二) 自治规模、宗族关联还是利益连接? |
二、现代国家体系下传统自治难以复归 |
(一) 自治的社会土壤 |
(二) 自治的内在动力 |
(三) 自治的主导力量 |
(四) 自治的资源保障 |
(五) 自治的体制空间 |
三、现代国家建构中自治资源挖掘路径 |
(一) 基层组织重构中培育自治 |
(二) 现代国家建构中放活自治 |
(三) 政府行政创新中激活自治 |
(四) 多种形式探索中丰富自治 |
参考文献 |
地方史料 |
学术专着 |
学术论文 |
博士论文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云台调研日志 |
一、初识龙南(2012.08.26-2013.01.25) |
二、邂逅云台(2013.03.05-2013.05.30) |
三、融入云台(2013.05.31-2014.06.12) |
四、重回云台(2014.06.12-2015.11.25) |
致谢 |
(9)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2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理想的生成 |
2.1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复杂构成 |
2.1.1 私塾阶段:封建“圣贤治世”思想 |
2.1.2 新学堂与自修时期: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思想 |
2.1.3 湖南一师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
2.1.4 第一次赴京时期:社会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 |
2.2 毛泽东早期政治理想实践与思想清算 |
2.2.1 对康有为空想社会主义的认识 |
2.2.2 对新村主义、工读主义的试验 |
2.2.3 对社会改良主义的反思 |
2.3 毛泽东社会主义理想的确立 |
2.3.1 五四后中国思想界和新民学会的分化 |
2.3.2 毛泽东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转向 |
2.3.3 毛泽东社会主义理想最终确立 |
第3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构想 |
3.1 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构想的发端 |
3.1.1 从接受和信仰无产阶级专政开始 |
3.1.2 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认识 |
3.1.3 建党初期毛泽东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 |
3.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过渡形式的设想 |
3.2.1 工农共和国时期的探索和思考 |
3.2.2 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设想 |
3.2.3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设想 |
3.3 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构想的形成 |
3.3.1 从“革命民众的统治”到人民民主专政 |
3.3.2 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消灭私有制 |
3.3.3 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到人民代表大会制 |
3.3.4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
3.3.5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4章 毛泽东由新民主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思考 |
4.1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定位 |
4.1.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提出 |
4.1.2 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成为全党共识 |
4.1.3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观点 |
4.2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的嬗变 |
4.2.1 《共同纲领》关于新民主主义政策的实践 |
4.2.2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的调整 |
4.2.3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的“变”与“不变” |
4.3 毛泽东过渡思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遵循 |
4.3.1 毛泽东过渡思想的理论基础 |
4.3.2 毛泽东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发展 |
4.3.3 毛泽东过渡思想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第5章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实践 |
5.1 毛泽东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5.1.1 毛泽东较早地提出制定社会主义宪法的建议 |
5.1.2 1954 年宪法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宪法理念的结晶 |
5.1.3 1954 年宪法是毛泽东对中外制度经验的结合 |
5.1.4 1954 年宪法确定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方向 |
5.2 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 |
5.2.1 《共同纲领》与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
5.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5.2.3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5.2.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
5.3 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 |
5.3.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 |
5.3.2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途径 |
5.3.3 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第6章 毛泽东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地位 |
6.1 科学评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与实践 |
6.1.1 从事实出发的基本原则 |
6.1.2 历史的辩证的评价标准 |
6.1.3 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 |
6.2 毛泽东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贡献 |
6.2.1 开辟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道路 |
6.2.2 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 |
6.2.3 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6.3 毛泽东创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存在的历史局限 |
6.3.1 无法摆脱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 |
6.3.2 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认识偏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论史景迁《曹寅与康熙》之《红楼梦》研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曹寅与康熙》的曹学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曹寅与康熙》的研究特点与红学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曹家家族环境与《红楼梦》的物质、精神世界 |
第一节 曹家的政治使命,为《红楼梦》物质世界的创作奠定现实基础 |
第二节 曹家的文化氛围,为《红楼梦》精神世界的创作奠定现实基础 |
第二章 曹家身份地位与《红楼梦》的政治基调 |
第一节 曹家“上三旗包衣”及“皇家精英”的身份 |
第二节 《红楼梦》贾家的社会地位 |
第三节 清初满汉民族矛盾的斡旋者 |
第四节 《红楼梦》对涉足满清官场者的嘲讽 |
第五节 《红楼梦》里被删去的起义者 |
第三章 康熙对曹家的宠幸与《红楼梦》贾家的命运 |
第一节 康熙与曹寅的特殊情谊 |
第二节 《红楼梦》“树倒猢狲散”的现实所指 |
第四章 关于《曹寅与康熙》的几点质疑 |
第一节 《红楼梦》作者的生父与祖父是谁 |
第二节 曹家哪一辈兄弟之间不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红楼梦》选篇及教学策略研究[D]. 林珍慧.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六朝对明清文学金陵文化地标的再激发与塑造[J]. 谈清怡. 文学教育(上), 2021(06)
- [3]晚明印坛的文何并峙[J]. 孙志强. 书与画, 2021(05)
- [4]一名三僧——天台湛然(711-782)盛名所障蔽的两位同时同名北宗禅师[J]. 陈金华. 普陀学刊, 2019(02)
- [5]周家大院之莲花图案建筑装饰元素探析[J]. 李文贞. 建材与装饰, 2018(47)
- [6]晚清文化家族的构建 ——以瑞安孙氏为中心[D]. 凌一鸣. 浙江大学, 2017(12)
- [7]宁波明代四大家族研究[D]. 方慧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8]内生与建构:激活村民自治资源的尝试与悖论 ——以华南云台村村委会下移改革为个案[D]. 吴记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研究[D]. 于江涛. 清华大学, 2016(11)
- [10]论史景迁《曹寅与康熙》之《红楼梦》研究意义[D]. 侯霄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