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N总线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葛健炎[1](2020)在《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普及,电气火灾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引发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降低其带来的损失,进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的升级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的目的就是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电气防火现场要求,设计出一套检测准确、报警灵敏、操作简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本文的工作概括如下:首先分析了我国电气火灾的严峻形式,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了电气火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由于电气短路和超负荷产生电气火灾的原理及过程,从而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其次进行了该装置的整体方案设计。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及实际需求,明确了设备需要实现的功能和设计标准;对设备之间常用的通信方式进行比较,优选出CAN现场总线作为设备的通信方式。然后对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探测器的硬件电路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选用了STM32系列单片机为监控装置主控制器,根据模块功能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主要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以及电路原理分析,并对主要的元器件进行了选型和介绍,包括核心单片机、CAN总线收发器等。紧接着对装置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设计出了程序流程图,分析了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并提供了相关部分的核心程序代码。编制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火灾监控设备通信协议,用标识符区分报警优先级从而达到了监控报警优先。最后,为了进行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样机的综合测试,设计了简易的上位机监控软件。测试结果表明:火灾监控装置的信号采集精度、关键指标报警、故障的响应时间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与上一代基于RS-485的产品相比,响应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胡为旭[2](2020)在《基于Cotex-A9的嵌入式智能消防集散控制与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器功率越来越大,导致火灾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当今社会上的消防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报警不及时、误报、漏报、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处理火灾等。因此,研究一个反应迅速、稳定性高、实时性好的智能消防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本文提出的嵌入式智能消防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所研究系统通过在多区域、多地点放置火灾检测传感器节点,利用CAN总线通讯技术将这些节点组成网络,进行火灾检测;系统采用的是集散控制方式,即一个嵌入式集中控制器和多个微控制器,这种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控制的稳定性;集中控制器通过网络将下位机数据发送给上位机LabVIEW界面显示,实现消防信息智能化显示。首先本文设计了智能消防检测系统,其中包括检测火灾系统和CAN总线通讯系统,检测火灾系统将检测的数据实时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库存储起来,方便人员查阅;检测节点通过CAN总线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使系统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其次本文设计了智能消防联动系统,包括声光报警器、防火卷帘门、应急照明灯,这些联动设备通过S3C4412集中控制器直接控制,实现报警处理自动化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最后本文设计了智能消防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利用LabVIEW设计登录界面、消防检测界面、消防联动界面和消防联动设备电源监测界面,通过SQL Server设计数据库。该系统完成了对火灾定位、火灾报警、火灾历史查询和用户友好界面功能。基于Cotex-A9的嵌入式智能消防集散控制与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反映迅速、实时性好等特点,但还有一些不足,文章最后对系统做了总结和未来展望。
刘伟[3](2019)在《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火灾报警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在现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及,随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汽车火灾事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目前,传统的汽车火灾探测方式是使用单个传感器对单一物理量进行检测,决策机制单一,存在较高的误报率和漏报率,错过了火灾最佳扑救的时间。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了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具有汽车火灾报警及自动破窗灭火等功能。通过分析汽车火灾发生的机理及过程,确定了汽车火灾探测特征量,包括温度、烟雾和一氧化碳,并制定了汽车火灾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主要从硬件、软件和融合算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首先,基于模块化设计原则对系统硬件进行设计,将系统硬件部分划分为七个独立模块,依次对各个模块进行选型和搭建。其次提出了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利用CodeWarrior软件进行下位机程序设计,并运用LabVIEW进行上位机软件设计,该系统主要实现了数据采集、特征量监测、数据存储、联动控制及Web发布等功能。最后,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融合过程、原理及常用的融合算法研究,将贝叶斯融合算法应用于火灾过程预警。收集了模拟汽车车厢内发生火灾的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同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算法的数据融合,结果显示三个特征量融合时可靠性更高;并利用Netica软件进行网络模型构建,对采集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MATLAB融合结果确定了汽车在不同火灾报警状态时特征量的离散区间。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贝叶斯网络融合算法的合理性。
李巧龙[4](2018)在《基于太阳能游览船舶的火灾报警系统开发》文中认为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14年—2020年行动规划)以及国内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游览船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旅游产业当中。虽然目前我国对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对应用于太阳能游览船舶上的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由于太阳能游览船舶造价比较昂贵且船舶自身结构复杂,船舶火灾的发生往往会带来的巨大的损失,本文针对太阳能游览船舶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游览船舶且经济的火灾报警系统。首先,本文分析了陆上火灾报警系统应用现状和船舶火灾的特点,根据太阳能游览船舶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的特殊情况,对游览船舶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确定了以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报警模块、CAN总线通讯和显示模块为核心的火灾报警系统。其次,本次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核心为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单片机的设计和应用。通过在船舱内分布8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2个嘉永独立式烟雾传感器来实现对船舶上各处温度和烟雾浓度变化的实时监测,并将采集的数据信号传递给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内部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并判断温度和烟雾浓度变化是否正常,如果超出设定值单片机就会通过继电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还通过CAN总线通讯协议将温度信息和烟雾浓度信息传送给PLC,PLC再通过TCP/IP通讯协议将信息传送到MCGS触摸屏上,将机舱各处的温度和烟雾浓度信息呈现在MCGS触摸屏上,方便驾驶人员及时了解火灾位置,来实现对太阳能游览船舶火灾的监测。最后,针对通过火灾报警系统在太阳能游览船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信号干扰问题,本文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抗干扰设计,硬件抗干扰主要采取CAN总线抗干扰和电源抗干扰技术,软件抗干扰主要通过滑动滤波和CRC校验来实现,改进后的火灾报警系统在运营于筼筜湖的太阳能游览船进行了实船应用检测,测试结果验证了火灾报警系统在太阳能游览船舶上应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本次开发的火灾报警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对太阳能游览船舶的火灾监测功能,保证太阳能游览船舶自身和船上游客的安全,并且该火灾报警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性能稳定、适用面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赵泽羽[5](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灾是当今社会最频繁、最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应加强火灾方面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需增加对火灾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加以控制。然而,对于传统的火灾预警系统而言,无法有效的检测火灾状况,经常出现误报和漏报状况。基于此,本文对神经网络下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分类器级联而成的智能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火灾分类识别。首先研究分析了火灾的产生机理及其火灾预警相关技术,设计了基于ARM的火灾预警系统平台,包括火灾预警主控制器、数据采集装置和应急处理及报警装置。利用有线传输方式实现主控制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应急处理及报警装置间的通信。主控制器接收数据采集装置发送的数据,实现对室内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同时,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监控界面,用户可以直接查看。搭建了火灾数据采集实验平台,完成了明火以及阴燃火实验,得出了相应的火灾数据,为下文算法研究做数据支撑。文中针对BP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BFGS算法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级联的火灾分类器。以早期采集的火灾信号为对象,对火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特征信号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基于L-BFGS算法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级联的监控系统,建立两者级联而成的结构模型,实现了对火灾的分类识别。前期利用火灾数据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完成对级联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后期根据设计的火灾预警系统搭建火灾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实验、响应时间实验以及可靠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对火灾的监测和预警,提高了火灾预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降低了误报和漏报率。
邱小川[6](2018)在《基于CAN总线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当代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人们对于防患火情的态度是持支持的,对预防火灾的觉悟性也在一直提高,火灾报警技术也被社会所重视起来。CAN总线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对象,MC9S12XET512系列芯片是主要核心部件和CAN总线以及USBCAN人机交互界面组合成了该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的主要部分有主机控制节点和子分机监控节点两个部分。温度传感器收集的是现场的温度信息,烟雾传感器收集的现场的烟雾浓度信息,这两种传感器是为火灾报警系统服务的。本文的设计是利用主从分机式的结构。主机与子分机使用MC9S12XET512系列的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控制器。为了实现主机能够对子分机进行监控的实时性,主机和子分机的设计中加入了通讯电路模块,即CAN通信部分,由驱动器TJA1040和隔离器ADUM1201组成的CAN的通讯接口。另外,通过我自己开发的USBCAN人机交互界面是可以和CAN总线通信,从而控制主机节点和从机节点的数据收发,实现火灾报警监控。子分机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传感器TMP100,子分机烟雾传感器采用MQ-2型的传感器,因为每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是信号场火灾模拟参数的值,所以采用A/D转换模块,把模拟到的数据变换成为数字型数据。该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还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主节点控制器配合USBCAN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主从节点数据收发,并可以通过USBCAN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对各个节点的状态进行实时查询以及复位处理。2.对火灾报警监控的数据进行存储,可以把火灾发生时候的参数信息与火灾报警情况进行数据存储,以便于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查看。3.系统故障检测性能,火灾报警主节点控制器能够定时的循环的监测各个从节点的实时工作情况,假如从节点不正常工作或CAN通信中断,能够将出错的节点显示在我自己开发的USBCAN人机交互界面上。火灾报警系统是一套构造比较简单、可以快速安装、报警率准确的智能系统。在该系统的研发和测试的最终结果可以知道,该系统是能满足火灾实时监控的需要,证明最初的设计需求是可行的,具备了很大的发展与运用前景。
陈晓旭[7](2015)在《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不断地高层化与复杂化,火灾事故频繁地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人们的防火防患意识开始不断地增强,对消防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的消防控制系统缺乏智能性,误报率较高,消防效率低,不能满足国家的标准和人们对消防控制系统的需要,所以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智能型和复合型的火灾探测器对火灾特征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使火灾信息更加准确可靠。应用STC15F2K60S2单片机作为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消防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代替了原先的普通的单片机,增强了消防报警和联动的功能。采用CAN总线技术,通过CAN232MB智能协议转换器与PC机进行通信连接,将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节点进行组网,实现了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同时提高了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可靠性。PC机运用智能火灾报警判定综合算法,它是将阈值比较法和斜率判定法两种判定算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技术和能力,对火灾特征参数数据进行多种修正、补偿和判定,从而降低了火灾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利用VB软件实现智能消防控制监控界面,PC机通过监控界面能够及时掌握火灾现场动态并实时记录火灾信息,快速有效地作出消防方案来完成消防任务,提高了消防的效率。本文还以消防直流24V电源问题在火灾探测器、消防手动控制装置和防火阀中的工程实例分析和计算为例,分析了我国在智能消防控制系统中消防直流24V电源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智能消防控制系统。
谢立楠[8](2013)在《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由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组成,能够根据预设的功能对监控线路中的故障和异常状态进行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输到控制室。于此同时,报警系统可以根据监控信息进行判断,当发现异常时进行报警,以确保预先发现火灾隐患并及时解决,从而避免电气火灾引起的损失。在电气火灾报警系统中,除了精密的探测设备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采集信息的处理。对于火灾而言,它是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统一体。火灾具有随机性,是因为它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不确定的人为的、自然的、意外的条件引起的。火灾具有确定性,是因为火灾发生要达到一定的条件,例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电流或者电压等等。电气火灾报警系统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并进行预防报警。对采集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有效的处理能够大大提高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的报警准确率,作用举足轻重。本文正是针对以上开展对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首先,本文以引发电气火灾的线路短路、线路负荷过大、接触电阻过大、接地电弧性短路等四种原因的接地电弧性短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接地电弧性短路引起的火灾发生时剩余电流信号特征并对剩余电流信号的检测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本文针对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剩余电流信号处理方法。针对火灾环境复杂而引起的采集信号富含大量谐波和干扰信号的特点,选取自适应滤波算法对采集信号进行滤波,以滤波后的信号为原始信号进行报警分析。第三,本文提出将自适应算法应用到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中,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并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对最小均方差法的自适应算法分步长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并与原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滤波效果较好。最后,本文采用自适应算法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应用斜率算法对火灾进行预警分析,通过仿真研究提高了报警精度,报警及时。表明该方法可行。
赵昊宇[9](2013)在《基于微控制器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器扩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火灾的发生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人们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应用也不断增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力投入,高层建筑和大型综合住宅小区日益增加,导致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节点扩容、布线距离延长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其下位机之间增加一级扩展系统,从而增加系统节点容量、布线距离,同时能够优化系统性能。该系统中接口板选用W78E516B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单片机外部对RAM和Flash存储器进行了扩展,每一个接口板拥有两个CAN总线通信模块,分别用于跟控制器和下位机通信。本文首先对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对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了扩展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及其功能特点。由于CAN总线协议未对应用层协议进行规定,因此,本文在介绍CAN总线原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设计。随后,文章对扩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硬件设计部分,将扩展系统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论述。在软件设计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系统的软件框架,而后重点介绍了驱动程序设计和协议解析程序设计。最后,本文对扩展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
李长林[10](2012)在《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本文运用集散控制系统理论、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总线技术设计了一种经济型集散楼宇火灾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控火灾参数信息以及电路异常状况,并实时报警和做出相应联动措施以阻止火灾发生,消除安全隐患。利用组态监控界面,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测观察楼宇内电气线路、监控点状态信息或监控对象的涉及火灾预警的状态参数变动情况,通过对这类对象的监测能及时发现预测火灾隐患,并通过网络通讯将监测情况发送至上层监控端口并利用终端联动装置消除火灾隐患。本设计针对经济型集散式楼宇火灾监控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在分析了解了楼宇火灾报警系统的系统要求、组成结构、发展现状后,对现有报警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介绍了对改进的监控系统方案的软硬件设计过程包括部分具体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本系统中的硬件平台设计包括集散式系统中的集中火灾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和区域火灾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及软硬件设计,为保证火灾信号的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整个系统采用了总线制分布智能控制方式,将二总线、CAN总线应用于火灾监控系统中,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软件设计包括集中火灾监控系统、区域火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及Linux系统移植和相关程序开发,为保证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整个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使用至顶向下的程序设计方案,完成了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软件的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出来整体程序流程图并对主要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系统具有智能化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对楼宇火灾监控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和设计时间有限,部分设计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改进,本文的最后章节也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向和改进办法。
二、CAN总线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N总线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气火灾产生原因分析 |
1.2.1 电气短路 |
1.2.2 电气线路超负荷 |
1.3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发展状况 |
1.3.1 国外发展状况 |
1.3.2 国内发展状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CAN总线电气火灾报警装置总体设计 |
2.1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指标 |
2.2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设计指标 |
2.2.1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主要功能 |
2.2.2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指标设计要求 |
2.3 监控软件设计方案 |
2.3.1 编程方案的确定 |
2.3.2 软件的设计要求 |
2.4 通信方式的选择和依据 |
2.4.1 基于无线技术的方案 |
2.4.2 基于有线技术的方案 |
2.4.3 监控系统通信方案的论证 |
2.4.4 CAN总线的基本规则 |
2.4.5 CAN总线与485总线响应时间对比 |
2.4.6 CAN总线应用可行性分析 |
2.5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和探测器的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N总线电气火灾监控装置硬件设计 |
3.1 探测器电路设计 |
3.1.1 温度采集与调理电路 |
3.1.2 剩余电流检测电路 |
3.2 监控设备电路设计 |
3.2.1 嵌入式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2.2 报警电路设计 |
3.2.3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3.3 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3.1 485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3.2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4 硬件电路中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 CAN总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探测器软件的设计 |
4.1.1 剩余电流信号处理 |
4.1.2 温度信号处理 |
4.1.3 探测器抗干扰设计 |
4.2 监控设备程序设计 |
4.2.1 人机交互界面程序设计 |
4.2.2 报警功能程序实现 |
4.3 通信功能程序实现 |
4.3.1 485通信数据格式 |
4.3.2 485通信初始化 |
4.3.3 CAN总线通信初始化 |
4.3.4 CAN总线数据的收发 |
4.4 CAN通信协议概述 |
4.4.1 参数功能 |
4.4.2 应用层协议 |
4.4.3 应用层功能 |
4.5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方案设计及系统测试 |
5.1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5.2 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实现 |
5.3 电气火灾监控装置测试 |
5.3.1 探测器数据精度检测 |
5.3.2 监控报警功能测试 |
5.3.3 其它基本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Cotex-A9的嵌入式智能消防集散控制与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研究现状 |
1.2.2 智能消防系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性能要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架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架构 |
3.2 ARM集中控制器硬件设计 |
3.2.1 开发板介绍 |
3.2.2 CAN总线模块 |
3.3 消防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3.1 温度、烟雾传感器选型 |
3.3.2 红外传感器选型 |
3.3.3 微控制器设计 |
3.4 消防联动系统硬件设计 |
3.4.1 火灾报警器选型 |
3.4.2 应急照明灯设计 |
3.4.3 防火卷帘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
4.2 搭建Linux开发环境 |
4.2.1 虚拟机安装Ubuntu LTS16.04 |
4.2.2 安装交叉编译器 |
4.2.3 安装Secure CRT与 Mini Tools |
4.3 移植Boot Loader |
4.4 定制嵌入式Linux系统 |
4.5 驱动的开发 |
4.5.1 驱动程序介绍 |
4.5.2 RS232串口驱动 |
4.5.3 CAN总线驱动 |
4.5.4 网卡驱动 |
4.6 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开发 |
4.6.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4.6.2 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 |
4.6.3 登录界面设计 |
4.6.4 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
4.6.5 消防检测界面设计 |
4.6.6 消防联动设备界面设计 |
4.6.7 消防设备电源监测界面设计 |
4.7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4.7.1 SQL Server数据库的特点 |
4.7.2 数据库的实现 |
4.7.3 LabVIEW对数据库的访问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CAN总线数据传输测试 |
5.2 消防检查系统测试 |
5.2.1 微控制器测试 |
5.2.2 数据采集功能测试 |
5.3 消防联动系统测试 |
5.4 电源监测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火灾报警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汽车火灾报警系统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火灾报警系统方案总体分析 |
2.1 汽车火灾发生的原因 |
2.2 汽车火灾发生的特点 |
2.3 汽车火灾发生的过程及探测特征量的确定 |
2.4 汽车火灾报警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3.2 各硬件模块的设计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下位机控制器程序设计 |
4.2 系统远程监测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
5.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义 |
5.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 |
5.3 数据融合的层次分类 |
5.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过程 |
5.5 常用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贝叶斯网络算法的火灾信息融合验证 |
6.1 贝叶斯网络模型概述和特性分析 |
6.2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分析 |
6.3 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的汽车火灾信息融合 |
6.4 汽车火灾报警系统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太阳能游览船舶的火灾报警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火灾报警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太阳能游览船舶火灾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
2.1 太阳能游览船舶的构成 |
2.2 太阳能游览船舶火灾分析 |
2.2.1 游览船舶火灾产生原理及过程 |
2.2.2 太阳能游览船舶火灾分类 |
2.2.3 太阳能游览船舶火灾特点 |
2.3 火灾报警系统需求分析 |
2.4 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报警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报警系统芯片的选择 |
3.1.1 MC9S08DZ60引脚和介绍 |
3.1.2 MC9S08DZ60电源 |
3.1.3 系统时钟分配 |
3.1.4 并行输入/输出和管脚控制 |
3.2 报警系统传感器介绍 |
3.2.1 嘉永独立式烟雾传感器 |
3.2.2 DS18b20温度传感器 |
3.3 系统的硬件电路 |
3.3.1 硬件总体的PCB图 |
3.3.2 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 |
3.3.3 温度传感器电路 |
3.3.4 串口通讯电路 |
3.3.5 继电输出电路 |
3.3.6 供电接线电路 |
3.4 CAN总线传输模块设计 |
3.4.1 CAN总线介绍 |
3.4.2 CAN接口电路及位定时机制 |
3.4.3 CAN网络上层协议规划 |
3.5 MCGS触摸屏 |
3.5.1 MCGS触摸屏的特点 |
3.5.2 MCGS触摸屏通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报警系统开发 |
4.1 火灾报警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
4.2 开发软件介绍 |
4.3 报警系统软件程序流程 |
4.4 火灾报警系统程序设计 |
4.4.1 DS18b20初始化程序 |
4.4.2 开启DS18b20温度转化程序 |
4.4.3 DS18b20的CRC校验程序 |
4.4.4 CAN通讯程序 |
4.4.5 报警判断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船应用及系统改进 |
5.1 实船安装 |
5.2 船上应用及分析 |
5.3 火灾报警系统改进 |
5.3.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5.3.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4 实船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5)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火灾预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1.2.1 智能火灾预警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
1.2.2 智能火灾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灾预警技术的基本原理 |
2.1 火灾的产生机理及发展过程 |
2.2 火灾预警信号的选取 |
2.3 火灾预警系统的数据融合 |
2.3.1 数据融合技术 |
2.3.2 数据融合的层次结构 |
2.3.3 数据融合技术在火灾识别中的应用 |
2.4 火灾预警系统的算法研究 |
2.4.1 基础处理算法 |
2.4.3 改进的智能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灾预警系统及数据来源实验设计 |
3.1 火灾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火灾预警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1 传感器选型 |
3.2.2 火灾预警系统主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3.2.3 火灾预警系统应急处理及报警装置的硬件设计 |
3.2.4 火灾预警系统数据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 |
3.3 火灾预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1 火灾预警系统主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3.3.2 火灾预警系统应急处理及报警装置的软件设计 |
3.3.3 火灾预警系统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 |
3.4 火灾预警系统平台 |
3.5 火灾实验环境设计 |
3.6 火灾实验数据的采集 |
3.6.1 木材阴燃火实验数据 |
3.6.2 木材明火实验数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经网络在智能火灾预警系统中的运用 |
4.1 火灾预警算法的总体结构 |
4.2 神经网络原理 |
4.2.1 正向传播过程 |
4.2.2 反向传播过程 |
4.3 BP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
4.4 基于L-BFGS算法的神经网络与softma分类器算法设计 |
4.4.1 改进的拟牛顿算法 |
4.4.2 softmax回归分类器模型 |
4.5 基于L-BFGS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级联模型参数的确定 |
4.5.1 级联模型层数的确定 |
4.5.2 级联模型节点数的确定 |
4.6 基于L-BFGS算法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级联实现分类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分析与系统实验测试 |
5.1 matlab与 C程序的主要代码实现 |
5.2 数据分类及归一化处理 |
5.3 基于L-BFGS的神经网络与softmax级联模型的仿真测试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5 系统性能测试 |
5.5.1 实验设备的测试 |
5.5.2 系统功能验证实验 |
5.5.3 火灾响应时间实验 |
5.5.4 可靠性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6)基于CAN总线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火灾报警系统介绍 |
2.1 火灾报警系统的硬件介绍 |
2.1.1 MC9S12系列单片机 |
2.1.2 温度传感器TMP100 |
2.1.3 烟雾传感器MQ-2 |
2.2 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介绍 |
2.2.1 软件技术与软件开发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灾报警系统总体设计 |
3.1 火灾报警系统结构设计 |
3.2 火灾报警系统的节点设计 |
3.3 火灾报警系统子分机总体方案设计 |
3.4 火灾报警系统控制端和子分机端 |
3.5 TJA1040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3.5.1 TJA1040的结构和特点 |
3.6 隔离器ADUM1201 |
3.7 温度传感器TMP100 |
3.8 烟雾传感器 |
3.8.1 烟雾传感器的选定 |
3.9 现场总线 |
3.10 CAN总线简介 |
3.10.1 CAN总线的特点 |
3.10.2 CAN总线分布式控制网络的建构方法 |
3.11 火灾报警系统CAN总线控制网络的通信原理 |
3.11.1 CAN总线的应用现况及发展前景 |
3.12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总线分布式控制网络设计 |
3.12.1 CAN总线节点的设计 |
3.1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
4.2 子分机的软件设计 |
4.2.1 温度探测器报警门限的判断和设置 |
4.2.2 烟雾探测信号的数据处理 |
4.2.3 烟雾探测信号的报警门限设置 |
4.3 USBCAN人机交互界面介绍 |
4.3.1 USBCAN人机交互界面的具体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灾报警系统的实现 |
5.1 火灾报警系统的实现 |
5.1.1 定时查询功能 |
5.1.2 状态查询功能 |
5.1.3 打开CAN设备功能 |
5.1.4 复位功能 |
5.1.5 关闭CAN设备功能 |
5.1.6 设置波特率与帧类型功能 |
5.1.7 关闭定时查询功能 |
5.2 小结 |
第六章 火灾报警系统的测试 |
6.1 硬件通信测试 |
6.2 报警系统测试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组成 |
2.2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 |
3.1 火灾探测器 |
3.2 STC消防报警控制器 |
3.2.1 CAN总线的介绍 |
3.2.2 CAN总线的驱动电路 |
3.3 监控主机 |
3.4 STC消防联动控制器 |
3.5 消防设施设备 |
3.6 通信网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 |
4.1 软件开发的平台工具及实现功能 |
4.2 消防报警控制器 |
4.2.1 A/D模块的软件实现 |
4.2.2 CAN总线模块的软件实现 |
4.3 CAN232MB智能协议转换器的软件设置 |
4.4 PC机上的软件实现 |
4.4.1 智能火灾报警判定综合算法 |
4.4.2 智能消防控制监控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防直流 24V电源问题在工程实例中的分析 |
5.1 火灾探测器的消防直流 24V电源问题及解决方法 |
5.2 消防手动控制装置的消防直流 24V电源问题及解决方法 |
5.3 防火阀的消防直流 24V电源问题及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课题题目及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自动化消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2 电气火灾信号滤波算法发展现状 |
1.2.3 电气火灾报警算法发展现状 |
1.2.4 电气火灾报警信号处理的难点及关键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及剩余电流信号特征分析 |
2.1 电气火灾报警系分析 |
2.1.1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作用 |
2.1.2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结构 |
2.1.3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工作原理 |
2.2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分析 |
2.2.1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硬件设计分析 |
2.2.2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软件设计分析 |
2.3 电气火灾成因及剩余电流信号特征分析 |
2.3.1 电气火灾成因分析 |
2.3.2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特征 |
2.4 剩余电流检测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
3.1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算法比较 |
3.1.1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滤波算法比较 |
3.1.2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报警算法 |
3.2 自适应滤波算法 |
3.2.1 自适应算法原理 |
3.2.2 最小均方算法 |
3.2.3 自适应噪声对消原理 |
3.3 基于自适应噪声对消原理的电气火灾信号检测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仿真分析 |
4.1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气火灾信号检测法仿真 |
4.2 基于自适应最小均方算法的剩余电流信号处理仿真 |
4.3 基于斜率算法的报警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
(9)基于微控制器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器扩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火灾报警技术的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 |
2.2 扩展系统的设计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应用层协议设计 |
3.1 CAN 总线原理 |
3.2 系统应用层协议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4.1 扩展系统的硬件构成 |
4.2 硬件电路的单元设计 |
4.3 扩展系统的软件框架 |
4.4 接口板软件详细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单元测试 |
5.2 系统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扩展系统应用层协议 |
(10)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楼宇火灾监控系统概述 |
1.1.1 火灾监控系统发展背景 |
1.1.2 智能楼宇火灾监控系统应用要求 |
1.1.3 智能建筑火灾监控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介绍 |
1.2.1 集散式控制系统介绍 |
1.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2 系统实时性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集散式集中火灾监控系统 |
2.2.2 集散式区域火灾监控系统 |
2.2.3 CAN总线通信系统 |
2.2.4 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
2.3 集散式集中火灾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集散式集中火灾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3章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集散式集中火灾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1 主要接口电路设计 |
3.1.2 设计原则及扩展性 |
3.2 集散式区域火灾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2.1 二总线电路的设计 |
3.2.2 二总线信号传输的实现 |
第4章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的CAN总线设计 |
4.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中CAN总线电路设计 |
4.1.1 CAN总线特性及工作方式 |
4.1.2 CAN总线应用方向和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4.1.3 CAN总线节点电路设计 |
4.1.4 总线式分布控制CAN总线网络搭建 |
4.2 CAN总线通信软件设计 |
第5章 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综述 |
5.2 集散式监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5.2.1 集中火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2.2 区域火灾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3 嵌入式Linux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5.4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介绍 |
5.5 构建嵌入式火灾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
5.6 Linux下监控系统驱动程序的开发 |
5.6.1 设备驱动程序的分类 |
5.6.2 可安装模块机制 |
5.6.3 监控系统中按键驱动程序的介绍 |
5.7 ZLG/BOOT简介 |
5.7.1 ZLG/BOOT启动界面 |
5.7.2 相关配置文件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CAN总线应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N总线的电气火灾监控装置开发与研究[D]. 葛健炎. 扬州大学, 2020(04)
- [2]基于Cotex-A9的嵌入式智能消防集散控制与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研究[D]. 胡为旭.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3]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汽车火灾报警系统设计与研究[D]. 刘伟. 宁夏大学, 2019(02)
- [4]基于太阳能游览船舶的火灾报警系统开发[D]. 李巧龙. 集美大学, 2018(09)
- [5]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研究[D]. 赵泽羽.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基于CAN总线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 邱小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7)
- [7]智能消防控制系统的研究[D]. 陈晓旭. 吉林建筑大学, 2015(11)
- [8]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信号处理研究[D]. 谢立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9]基于微控制器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器扩展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赵昊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10]集散式火灾监控系统设计[D]. 李长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1)
标签:电气火灾论文; 火灾报警系统论文; 消防报警系统论文; 消防电源监控系统论文; 火灾报警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