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四次修宪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杜俊奇[1](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彭巨水[2](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董大伟[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杨彦辉[4](2016)在《1982年宪法及其修改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制度立宪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宪的重要特征之一。从1949年《共同纲领》颁布到2004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经济制度的变迁始终与中国宪法的修订密切相关。从1982年新宪法制定以来,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宪法不断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极大地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潜力,而每一次经济制度的变迁又都深深带有宪法调整的烙印。可以说,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运转,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内容规定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法律、任何规章、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定的每一次修正,必然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国家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发展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基础中的基础。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有规范化的经济制度。因此,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文章首先对宪法、宪法修改、宪法修正案、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变迁的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解析,为后面的论述做理论铺垫;其次对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和经济制度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梳理,介绍了1988、1993、1999和2004年对1982年宪法的4次修改通过的31条修正案及反应的经济制度变迁,接下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最后,总结了我国宪法中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宪法与经济制度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密切关系,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根据现实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或修改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定的条文,适应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目前摆在我国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吴中波[5](2013)在《我国修宪建议的制度化研究》文中认为修宪建议作为一个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修改宪法。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要做的就是阐明研究的意义,其次要明确如何研究。对于这两个问题,文章在绪论中作了解答。在“研究意义”一小节中,从现实和理论的角度回答了研究修宪建议的意义。从现实角度讲,研究修宪建议有利于提升我国宪法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力,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宪法修改中的作用,强化党的领导地位;从理论的角度讲,研究修宪建议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修改建议的规范性研究,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的发展。在“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对于制度的理解”一小节阐明本文的分析视角。本文主要从新制度主义的社会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及理性制度主义三种理论视角分析构建修宪建议制度的可行性。最后,结合相关文献对于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一部分,文章首先从政治学视角分析了宪法修改的必要性。首先,主要是对洛克、卢梭、西耶斯、孟德斯鸠、杰弗逊、汉密尔顿等思想家的观点做了分析。通过考察这些人的观点,论证了修改宪法在理论上的必要性。当然,随着宪法在世界各国的地位逐渐确立,宪法不再仅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开始具有实践重要性,政治学中对宪法修改的重点关注内容也就不再局限于元理论探索。政治学开始关注宪法修改的现实必然性,为此论文还从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意识等多个方面对于宪法修改的现实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宪法修改的概念、特点以及一般程序,论证了宪法修改程序前向延伸的必要性,并对修宪建议的内涵、特点、及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文章以宪法修改是否存在争议的理论争鸣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宪法修改的边界,并根据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特点,将修宪建议的内容边界进行了明确。即,将国体列为禁止讨论内容;将涉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以及涉及人权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列为限制讨论的内容;将文化制度等内容列为充分讨论的内容。第四部分,以宪法修改权作为切入点,在分析了宪法修改权的内涵、特点之后,结合修宪建议的特点,分析了修宪建议主体的范畴。此外,鉴于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修宪建议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因此通过分析执政党在宪法修改中的作用,对于执政党在宪法修改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进行了论证。第五部分,对于我国的宪法修改建议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宪法建议的提出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于我国修宪建议的模式进行了评价。第六部分,结合我国实际,对于我国修宪建议过程的制度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主要从规范修宪建议过程的理念普及制度化、修宪建议内容的规范化、修宪建议程序及主体的规范、形成具有持续性的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谈了我国修宪建议过程的制度化建设。
惠建利[6](20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两种存在实质差异的经济体制。中国过去的几十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变革和体制转型。1993年宪法修正案正式确认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当其冲的是面临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私有财产权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来看,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同时,科学树立公民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理念,对建立真正的和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把公有财产权与公民私有财产权对立起来的观念在干部和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很多人仍然认为加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意味着社会主义因素的削弱,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又能够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不受到削弱,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其内在的规律健康发展,这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研究尚待深入。鉴此,本论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特别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角度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不力的原因,系统梳理并发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从学理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在关联,并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对策建议。论文由绪论和正文部分共五章内容构成,其基本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选题意义及其研究述评。重点论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的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章主要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演变与实践基础。以中国改革开放为历史起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相互关系出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在科学探讨私有财产权演变的基础上,辩证分析每一历史阶段私有财产权演变的特点与规律。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对私有财产权的变迁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3章主要阐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基本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这些对当代中国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政策有重大影响,共同构成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样,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方向,有着方法论的意义。毛泽东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与建国初期对私有财产的鼓励政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邓小平的私有财产权思想一直贯穿中国改革发展历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奠基的作用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理论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新政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理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理论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4章主要阐释和解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内在关联。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属性,从根源上挖掘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辩证关系。同时,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横向上比较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历史、特点,指出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性质不同,同时又从市场经济与财产权一般关系分析其对社会主义的借鉴作用。在此前提与基础之上,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具备市场经济的各种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有其自己的特征。第5章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对策。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当前私有财产权保护在观念、政策、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认为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存在问题,主要需从四点抓起:其一,破除“左”的思想障碍。树立正确的财产权保护思想;其二,克服传统思想束缚。要克服“礼教”、“皇权至上”、“重义轻利”、“无讼”、“儿女无私财”、“重农抑商”等观念对私有经济发展的束缚;其三,指出法治观念的培育是必要的。尤其是政府部门法治观念的渗透;其四,从具体制度改革方面,提出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具体分析与建议。
莫于川[7](2009)在《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研究报告》文中认为目次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法制的转型发展第一部分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的演进脉络和阶段性特点第一节背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政府法制概况(1949—1978年)第二节政府法制建设起步发展时期(1978—1988年)一、起步发展时期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基本脉络二、改革开放促动政府法制建设阶段(1978—1982年)三、新宪法指导下的行政权力约束制度起步阶段
李晓新[8](2009)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文中认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六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在经济制度和宪法上都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在经济制度上,中国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然后又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宪法也经历了建立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到宪法权威逐渐衰弱,然后从1982年起,宪法权威又逐渐增强的过程。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尤其是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宪法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功能问题,为此,本文从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与经济功能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除导论与结束语以外,本文分三部分,共七章内容。在导论部分,首先指出了本文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然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内容。在第一章里,本文从宪法规范和宪法功能两方面对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进行了分析,在宪法规范方面,主要是从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展开;在宪法功能方面,主要是从宪法的经济功能展开,并分别对二者进行了理论阐释。在第二章里,根据我国的宪法演进历史,在对建国后我国制定的四部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具有特色性、时代性和恒定性特征,并对中国宪法的经济功能进行了一定分析。第二部分为主体分析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其中,第三章是对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背后的宪法基础进行的分析,认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公民经济自由,而我们现在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就要确立对经济自由的保护,这是市场竞争机制得以顺畅运转的基础;同时,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则需要利用宪法来规范国家权力,并发挥国家经济权力的积极功能。第四章是财产权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根据我国财产所有制的不同,分别从公有财产权制度和私有财产权制度两方面阐释了它们变迁的宪法基础问题。第五章则是分配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根据分配制度的类别不同,认为在初次分配制度中,重在强调宪法实现初次分配制度的效率原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功能,而在再次分配制度中,则重在强调实现再次分配制度的公平原则,强调宪法在促进国家履行社会保障责任与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方面的积极功能。第三部分为问题分析与完善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内容。根据前面的分析,在第六章里总结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宪法基础的经验,如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化、调和经济改革中的基本矛盾等,并分析了我国宪法基础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的宪法经济原则引领、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体系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在第七章里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从强化宪法经济原则的作用和完善宪法经济功能发挥的制度基础等方面展开。在结束语中,根据全文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点启示性思考:一是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之间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二是中国的宪法发展深深依赖于中国的文化基础。
毛磊[9](2008)在《与时俱进 筑牢民主政治基石——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我国宪法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宪法乃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弹指一挥间,中国宪法走过了不同寻常的三十年。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立法的发展历史首先是从宪法开始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实践的结果;每一次跨越,都是认识的结晶。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依靠行政命令走向依法治国,从贫穷落后走向初步繁荣。
易继明[10](2007)在《物权法草案“违宪”了吗?——质疑巩献田教授的《公开信》》文中研究指明巩献田教授《公开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公开信》认为物权法草案违反了《宪法》第12务规定,是违宪的产物。但本文分析认为,《公开信》指责物权法草案"废除"了《宪法》第12条关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会动摇这一条规定所代表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是没有实证根据的。物权法草案并不因为没有重复《宪法》第12条关于"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文而违宪,这一条规定也并不能代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说明和规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性规范主要集中在《宪法》第6条至第11条。事实上,在实质内容方面,物权法草案几乎是照抄照搬地援引了《宪法》有关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些规定。巩教授《公开信》以物权法草案违宪为由,仅仅是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表达他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贫富不均、国有资产流失与私有化现象的不满,并试图再次将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国家"这一被神圣化的字眼之下,以此表达他的旧有的计划体制政治愿望。但他却忽视了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个体属性,以及它在限制政治行为中的法治构建意义。因此,他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机错误地选择了一部法律草案而进行了一些错误的论述。民法学界目前对巩教授《公开信》展开的回应中,没有完全采取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态度,还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并有再次将问题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学术界应该以此次讨论为契机,厘清支撑计划体制的财产权理论,并为之敲响丧钟,从而为民事立法扫清理论与思想上的障碍。
二、从四次修宪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四次修宪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1982年宪法及其修改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 |
二 国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析 |
第一节 宪法与宪法修改 |
一 宪法的涵义 |
二 宪法修改与宪法修正案 |
第二节 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变迁 |
一 经济制度与宪法经济制度 |
二 经济制度变迁 |
三 宪法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二 经济体制 |
三 产权制度 |
四 分配制度 |
第三章 1982年宪法制定及其经济制度方面的规定 |
第一节 1982年宪法制定的特殊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经济背景 |
三 宪法背景(民主与法制的恢复与重建) |
第二节 1982年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
一 关于所有制的规定 |
二 关于经济体制的规定 |
三 关于财产权的规定 |
四 关于分配制度的规定 |
第四章 1982年宪法的历次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
第一节 1988年宪法修改及其反应的经济制度变迁 |
一 1988年宪法修改的背景 |
二 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及其反应的经济制度变迁 |
第二节 1993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
一 1993年宪法修改的背景 |
二 1993年宪法修正案内容及其反映的经济制度变迁 |
第三节 1999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
一 1999年宪法修改的背景 |
二 1999年宪法修正案及其反映的经济制度变迁 |
第四节 2004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
一 2004年宪法修改的背景 |
二 2004年宪法修正案及其反映的经济制度变迁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变迁 |
一 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变化 |
三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 |
四 不断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五 分配制度逐渐完善 |
六 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发生了变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内容变迁的特点 |
一 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容随着党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
二 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条文模式基本固定 |
三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 |
第三节 1982年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因 |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 |
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使经济制度的变迁 |
三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结构存在着缺陷 |
四 资本的供给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五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
第六章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总结及展望 |
第一节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总结 |
一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 引导与规范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三 克服经济制度变革中的矛盾 |
第二节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建设的展望 |
一 宪法条文的语言表述应当简明 |
二 政府应善于运用宏观调控,适度干预经济 |
三 经济体制的继续完善 |
四 财产权制度的继续完善 |
五 分配制度的继续完善 |
六 建立宪法监督制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修宪建议的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意义 |
1. 修宪建议制度化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2. 修宪建议制度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 |
(二) 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对于制度的理解 |
1. 选择新制度主义的必要性 |
2. 新制度主义与修宪建议:修宪惯例、公民利益与社会文化 |
(三) 文献综述及论文框架设计 |
第一章 宪法修改的必然性探寻 |
(一) 宪法修改的政治学理论 |
1. 立法权属于国家 |
2. 从契约论到人民主权:主权拥有者对宪法修改的影响 |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修宪必要性的论述 |
4. 小结 |
(二) 推动宪法修改的现实力量 |
1. 经济发展是推动宪法修改的根本力量 |
2. 政治力量的变迁是宪法修改的直接动力 |
3. 社会文化变迁同样影响宪法修改 |
4. 社会主流价值观革新促进了宪法修改 |
第二章 修宪建议是宪法修改的延伸 |
(一) 宪法修改的概念及方式 |
1. 宪法修改的概念 |
2. 宪法修改的方式及特点 |
(二) 宪法修改的一般程序及其延伸 |
1. 宪法修改的一般程序 |
2. 修宪程序延伸的必要性 |
(三) 修宪建议一般概述 |
1. 修宪建议的特点 |
2. 修宪建议与修宪草案的区别 |
3. 修宪建议的功能与价值定位 |
第三章 规范修宪建议的必要性 |
(一) 宪法修改的边界说争论 |
1. 宪法修改无界限说 |
2. 宪法修改界限存在论 |
(二) 规范宪法修改的现实必要性 |
1. 宪法修改需要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
2. 保持宪法适应性和稳定性的需要 |
3. 对于维护政权具有积极的意义 |
4. 是对现实力量的斗争和妥协的体现 |
(三) 宪法修改边界的一般规定 |
1. 宪法修改内容的限制 |
2. 对宪法修改时间上的限制 |
3. 特殊情况下对宪法修改的限制 |
(四) 修宪建议的边界所在 |
1. 禁止讨论内容:国体 |
2. 限制讨论内容:以国体为核心的基本制度 |
3. 充分讨论的修宪建议 |
第四章 明晰修宪权归属:修宪建议规范化的核心 |
(一) 修宪权的地位 |
1. 修宪权与制宪权的关系 |
2. 修宪权与宪法破坏、宪法废止及宪法停止 |
3. 修宪权与宪法解释、宪法变迁 |
(二) 修宪建议主体的明确化 |
(三) 委托行使——现代修宪权重要方式 |
(四) 政党引领修宪建议的必然性 |
1.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运行的主要参与者 |
2. 宪法修改程序决定了政党在修宪建议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
第五章 我国修宪建议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评价 |
(一) 我国修宪建议制度历史演变及评价 |
1. 新中国成立至七八宪法制定的修宪建议实践 |
2. “八二”宪法制定至2004年的执政党修宪建议制度及实践 |
(二) 我国执政党在宪法修改建议中的作用评析 |
1. 共产党主导修宪建议的积极效应 |
2. 我国修宪建议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六章 我国执政党修宪建议的制度化建设 |
(一) 规范修宪建议过程的理念普及制度化 |
1. 成立专门的宪法知识宣传和普及机构 |
2. 政府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法治文化的养成 |
(二) 修宪建议程序及主体的规范 |
1. 提升宪法修改主体提出修宪建议的能力 |
2. 人大常委会委托是丰富修宪建议提出方式的必然选择 |
(三) 再议我国执政党修宪建议边界形成 |
(四) 形成具有持续的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其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演变 |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私有财产权的保护(1978-1992年) |
2.1.1 探索初期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2.1.2 探索后期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点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时期私有财产权的保护(1992—2002年)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私有财产权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 |
2.2.2 "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而非补充"私有财产权地位提升 |
2.2.3 "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企业"私有财产权进一步强化 |
2.2.4 "两个毫不动摇"私有财产权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
2.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时期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点 |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私有财产权的保护(2003年—) |
2.3.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私有财产权保护力度加强 |
2.3.2 "放宽非公有经济市场准入条件"私有财产权进一步发展 |
2.3.3 "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私有财产权发展的历程碑 |
2.3.4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私有财产权保护配套举措 |
2.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点 |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3.1.1 从新理性批判主义到马克思主义转化过程中的私有财产权思想 |
3.1.2 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形成时期的私有财产权思想 |
3.1.3 《资本论》及其创作中的私有财产权思想 |
3.1.4 马克思私有财产权思想的特点 |
3.2 理论探索——毛泽东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3.2.1 鼓励私有财产的存在与发展 |
3.2.2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要有一个大发展 |
3.2.3 从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转向消灭 |
3.2.4 对私有财产权认识存在严重偏差 |
3.3 理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3.3.1 邓小平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3.3.2 江泽民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3.3.3 胡锦涛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思想 |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内在关联 |
4.1 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权保护 |
4.1.1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与私有财产权保护 |
4.1.2 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属性 |
4.1.3 市场经济与私有财产权的辩证关系 |
4.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 |
4.2.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 |
4.2.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征 |
4.2.3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启示 |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权保护 |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 |
4.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征 |
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进步与不足 |
4.4.1 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进步 |
4.4.2 私有财产权保护的不足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对策 |
5.1 破除"左"的思想障碍 |
5.1.1 公有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应当平等保护 |
5.1.2 公有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保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
5.1.3 公有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的矛盾需要正确处理 |
5.2 克服传统思想束缚 |
5.2.1 "礼教"观念的渗透 |
5.2.2 "皇权至上"观念的支配 |
5.2.3 "重义轻利"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
5.2.4 "重农抑商"等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 |
5.3 渗透法治精神 |
5.3.1 法治的涵义 |
5.3.2 法治精神渗透的对象 |
5.4 完善法律制度 |
5.4.1 完善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5.4.2 完善物权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5.4.3 当前立法的最新进展 |
5.5 减少政府干预 |
5.6 依法实施经济政策——以"国进民退"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研究的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 |
第一节 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变迁 |
一、经济制度的涵义 |
二、经济制度变迁的涵义 |
三、关于宪法基础的理解问题 |
第二节 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 |
一、宪法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
二、资本主义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 |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 |
第三节 宪法的经济功能分析 |
一、宪法经济功能的涵义 |
二、宪法经济功能的实证分析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经济制度的宪法基础 |
一、中国宪法产生的特殊性分析 |
二、宪法经济制度规范初步演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经济制度与八二宪法 |
一、八二宪法制定的特殊背景 |
二、八二宪法的经济制度规范 |
第三节 我国宪法的规范特征与经济功能 |
一、宪法经济制度规范的特征 |
二、我国宪法的经济功能分析 |
第三章 经济体制变迁的宪法基础 |
第一节 经济体制与宪法 |
一、经济体制的理解问题 |
二、经济体制的宪法规范演进 |
第二节 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与宪法功能 |
一、市场竞争机制与经济自由 |
二、契约自由的宪法保护功能 |
三、迁徙自由的宪法保护功能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秩序的巩固与宪法功能 |
一、市场经济秩序与宪法法治 |
二、经济权力的宪法规范功能 |
三、统一市场的宪法规范功能 |
第四章 财产权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 |
第一节 财产权制度与宪法 |
一、财产权制度的理解问题 |
二、我国宪法中的财产权制度 |
第二节 公有财产权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 |
一、宪法与土地财产权制度变迁 |
三、宪法与自然资源财产权制度完善 |
三、宪法与国有企业财产权制度变革 |
第三节 私有财产权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 |
一、宪法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提升 |
二、宪法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问题 |
第五章 分配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 |
第一节 分配制度与宪法 |
一、分配制度的理解问题 |
二、分配制度与宪法的关系 |
第二节 初次分配制度的宪法基础 |
一、初次分配制度的宪法规范演变 |
二、完善初次分配制度的宪法功能 |
第三节 再次分配制度的宪法基础 |
一、再次分配制度的宪法规范演变 |
二、完善再次分配制度的宪法功能 |
第六章 经济制度变迁宪法基础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经济制度变迁宪法基础的经验总结 |
一、引导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化 |
二、调和经济改革中的基本矛盾 |
三、保持宪法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
四、发挥政党的核心推动力作用 |
第二节 经济制度变迁宪法基础的问题反思 |
一、缺乏系统化的宪法经济原则引领 |
二、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体系不健全 |
三、宪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有待转变 |
四、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分配欠规制 |
第七章 经济制度变迁宪法基础的完善问题 |
第一节 厘清我国宪法完善的基本思路 |
一、从权力宪法到权利宪法 |
二、从经济修宪到政治修宪 |
三、从事实功能到规范功能 |
第二节 强化宪法经济原则的基本作用 |
一、宪法经济原则的含义与内容 |
二、宪法经济原则的规范化作用 |
第三节 完善宪法经济功能的制度基础 |
一、完善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体系 |
二、加强政府权力的宪法监管机制 |
三、理顺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关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四次修宪看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1982年宪法及其修改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D]. 杨彦辉. 郑州大学, 2016(12)
- [5]我国修宪建议的制度化研究[D]. 吴中波. 吉林大学, 2013(05)
-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 惠建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2)
- [7]政府法制建设三十年研究报告[J]. 莫于川. 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 2009(00)
- [8]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宪法基础[D]. 李晓新. 复旦大学, 2009(04)
- [9]与时俱进 筑牢民主政治基石——从改革开放三十年看我国宪法的发展与不断完善[J]. 毛磊. 中国人大, 2008(18)
- [10]物权法草案“违宪”了吗?——质疑巩献田教授的《公开信》[J]. 易继明. 私法,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