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

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

一、快速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戎基,秦晓君,温广浩[1](2022)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影响身心健康。牵引疗法效果显着,是目前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疗法。文章就腰椎牵引的操作要点、作用机制、中医联合疗法、不良反应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黄顺梁[2](2021)在《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开始服用血府逐瘀汤2周,随访2个月,记录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与腰背肌耐力,治疗后进行中医疗效评定,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试验中一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各脱落1例,最终完成了58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突出节段、方位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的术前VAS评分、JOA评分、腰背肌耐力等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对比,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VAS评分对比,在术后所有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对比,患者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对比,在术后2周及之后的时间点,试验组JO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2个月的腰背肌耐力两组组间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行中医疗效评定,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总治愈率91.4%:其中试验组治愈27(93.2%)例,好转2(6.8%)例;对照组治愈26(89.6%)例,好转3(10.4%)例,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可以缓解疼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熊垚[3](2021)在《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后评价其疗效,为探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的疗法提供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运用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评价分析36例,对照组完成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程度等,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比较分析两组疗程结束后组内和组间的疗效,以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主要观察指标JOA评分均高于组内治疗前,次要观察指标VAS评分与改良ODI评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主要观察指标JOA评分、次要观察指标VAS评分及改良ODI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综合疗效评价结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但普通针刺疗效不及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2.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组。

杨傲雪[4](2021)在《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并对照普通针刺组疗效差异,评价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探讨理论依据并期待成为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本课题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取的穴位为肾俞、大肠俞、委中(均为双侧取穴)、阿是穴,毫针刺入皮肤后,行平补平泻的手法,当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的针感后,留针30min。治疗组采用从腹论治的治疗思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刀松解梁门、滑肉门、外陵、大横、腹结(均为双侧),针刀治疗按照梁门、滑肉门、外陵、大横、腹结的顺序依次进行,每次治疗一个穴位。两组每周治疗两次,共治疗四周,不针刺时尽量保证休息。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期间有专人记录研究数据,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腹壁紧张度测定评分、腰椎曲度测定进行疗效判定,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性。结果:(1)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VAS评分、JOA综合评分、腰曲值及腹壁紧张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状况较为均衡,有可比性。(2)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VAS总评分分别为3.73±0.90、4.72±0.67,数据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表示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JOA总评分分别为22.50±3.81、20.43±3.81,数据经统计软件分析p<0.05,表示治疗组在缓解患者总体功能性障碍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JOA主观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z=1.031,p=0.302>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改善主观症状方面疗效相当;JOA临床体征评分与日常活动评分两方面,对比分析数据得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表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腹壁紧张度测定评分及腰曲值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完成研究所需全部治疗后,腰曲值测量结果均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腹壁紧张度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患者的腹壁紧张度能够得到较好改善,且压痛点减少。(5)对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组痊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效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改善腰椎疼痛与JOA综合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JOA评分的主观症状方面,两组疗效相当,但在临床体征与日常活动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低;在改善腰曲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腹壁紧张度方面,治疗组改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

闫沛春[5](2021)在《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分别作用于L4、L5棘突,在不同牵伸时长、椎体移动高度不同的情况下观察中度退变椎间盘及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中度退变的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临床改良手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前期建立模型的方法:扫描1名健康志愿者全腰椎CT图像和MRI图像,将影像资料导入专用软件,建立正常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及脊髓神经根模型,通过有限元网格划分,进行材料参数的设定,对边界条件进行假定,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后,进行模型参数调整的方法获得中度腰椎间盘退变及脊髓神经根的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2.模型有效性验证:对L1-S1全腰椎模型L1终板上表面加载竖直载荷400N及运动附加力矩10N·M,来模拟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这六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腰椎结构组织生物力学特性,验证模型时边界约束条件,将数据与以往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对腰椎模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进行验证。3.确定作用应力范围值:利用DR摄片机分别拍摄倒盖金被手法作用L4、L5棘突前后的腰椎侧切片,测量L4、L5棘突的安全移动范围为10cm。牵伸压力随着椎体移动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借助压力传感器测量腰椎后伸扳法正常操作时医生手掌对于受试者腰部的压力范围为3.6~9.9kg,最大压力为99N,约100N。故牵伸力度为35N~100N,并且以5N为步长进行作用。4.确定牵伸时长范围值:综合考虑受试者的耐受程度及施术者的体力情况,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的操作时长一般不超过30s,团队前期已研究在30s内腰椎内部的应力情况。本课题在团队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持续牵伸时长下的有限元仿真及生物力学分析(同一力度下分别作用于L4、L5棘突时,在5s、10s、......30s时腰椎内部的应力变化情况)。5.分析牵伸后的腰椎应力应变情况:根据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分别作用L4、L5棘突时,观察并计算在不同牵伸时长、椎体移动高度不同情况下L3-L4、L4-L5、L5-S1椎间盘、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椎间盘与脊髓神经根相对位移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1.作用力于不同棘突时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在L4、L5棘突分别施加不用作用力,椎体移动高度不同,L3-L4、L4-L5、L5-S1椎间盘的受力随着作用力即椎体移动高度逐渐增加,且各椎间盘应力也逐渐增大。作用力于L4棘突导致的L3-L4椎间盘应力降幅约-36%~-15%,L4-L5椎间盘应力降幅约-71%~-12%,L5-S1椎间盘应力降幅约-64%~-16%;作用力于L5棘突时导致的L3-L4椎间盘应力降幅约-73%~-20%,L4-L5椎间盘应力稍增大,增幅不明显,L5-S1椎间盘应力降幅约-80%~-54%;2.作用力于不同棘突时椎间关节变化:当L4-L5、L5-S1椎间盘发生中度退变后,作用力于L4或L5棘突时,L1-S1椎间关节应力峰值均有增加,作用于L4、L5棘突导致的L1-S1椎间关节应力增幅约39%~153%和41%~102%,L4-L5椎间盘中度退变与L5-S1椎间盘中度退变之间的差异不太明显;3.作用力于不同棘突时脊髓神经根的变化:作用力于L4、L5棘突时,脊髓神经根结构的受力随着椎体移动高度的增大逐渐增加,且应力峰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当L4-L5、L5-S1椎间盘发生中度退变后,作用力于L4棘突时脊髓神经根应力峰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作用力于L5棘突时脊髓神经根应力峰值有所降低,且均以L4-L5椎间盘中度退变组对脊髓神经根应力变化较显着;4.作用力于不同棘突时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变形差异:作用力于L4、L5棘突时,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的相对位移随着椎体移动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L4-L5、L5-S1椎间盘发生中度退变后,作用力于L4棘突时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变形差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作用力于L5棘突时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的变形差相对正常有所增大。5.不同作用时长时腰椎应力变化:从整体受力变化趋势来看,随着牵伸时长增加,椎间盘、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15s-25s内达到应力峰值,后缓慢降低至应力稳定状态。中度椎间盘发生退变与正常组相比,大概相差5s-10s左右。结论1.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分别作用于L4、L5棘突时,随着椎体移动高度的增大,中度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椎间盘、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的应力不同程度的增大且无应力集中表现,说明该手法分别作用L4、L5棘突时,对中度腰椎间盘退变具有一定的疗效;2.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分别作用于L4、L5棘突时,随着牵伸时长逐渐增加,腰椎椎间盘、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在15s-25s内达到应力峰值后其应力峰值缓慢降低至稳定,建议临床行该手法治疗时的作用时长范围在15s-25s内;3.在L5-S1椎间盘中度退变模型中,作用力于L5棘突时对脊髓神经根与椎间盘的相对位移较明显,提示该手法会增加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的间距,减小对神经根的刺激,改善患者的神经根症状。

余婷[6](2021)在《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技术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型和血瘀证型的红外特征,并观察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和出现的灸感类型,为中医临床辨证和热敏灸治疗本病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证、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30例,另取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共90例受试对象,利用红外热断层像技术采集每位受试者腰阳关穴、双侧肾俞穴、双侧委中穴的红外温度值,共采集两次,中间间隔8小时,取两次平均值,观察各证型的红外特征。其次采用灸感探查法对90例受试者的腰阳关、双侧肾俞、双侧委中进行探查,以有无热敏灸感为标准,记录各证型热敏化腧穴的分布情况和热敏腧穴的灸感类型,观察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热敏化腧穴出现率、分布情况、热敏灸感规律;最后分别对比30例寒湿证和30例血瘀证患者的热敏化腧穴与同名非热敏腧穴的红外温度值,分析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结果:共纳入90例受试者,其中男47例,女43例,各项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红外热断层像检测结果:寒湿组腰阳关31.99±0.89℃,左侧肾俞32.21±0.74℃,右侧肾俞32.25±0.79℃,左侧委中30.11±0.52℃,右侧委中30.15±0.55℃,血瘀组腰阳关红外值33.52±0.87℃,左侧肾俞33.33±0.74℃,右侧肾俞33.31±0.76℃,左侧委中30.57±0.53℃,右侧委中30.52±0.52℃,对照组腰阳关32.95±0.62℃,左侧肾俞32.89±0.64℃,右侧肾俞32.93±0.63℃,左侧委中30.96±0.53℃,右侧委中30.92±0.49℃,相同腧穴两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热敏化腧穴探查结果如下:寒湿证型的患者热敏灸感出现率为76.67%,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右侧肾俞(17次),之后依次为左侧肾俞(16次)、腰阳关穴(8次)、左侧委中(4次)、右侧委中(3次),血瘀证型的患者热敏灸感出现率为73.33%,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腰阳关穴(18次),之后依次为左侧肾俞(9次)、右侧肾俞(8次)、右侧委中(4次)、左侧委中(3次),健康人群中热敏灸感出现率为13.33%,只在腰阳关穴(1次)、左侧肾俞(2次)、右侧肾俞(2次)出现灸感,双侧委中无灸感出现。热敏化腧穴红外特征结果:寒湿组热敏化腧穴红外温度值腰阳关32.98±0.49℃、左侧肾俞32.85±0.44℃、右侧肾俞32.89±0.43℃,非热敏化腧穴红外值腰阳关31.63±0.54℃、左侧肾俞31.47±0.42℃、右侧肾俞31.43±0.48℃,血瘀组热敏化腧穴红外温度值腰阳关34.14±0.52℃、左侧肾俞34.57±0.45℃、右侧肾俞34.69±0.41℃,非热敏化腧穴红外值腰阳关32.61±0.49℃、左侧肾俞32.79±0.41℃、右侧肾俞32.81±0.47℃,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热敏化腧穴与同名非热敏化腧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寒湿证、血瘀证有热敏灸感的委中穴样本量较少,不具备代表性,故比较有无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对比时未将其纳入。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血瘀证两种证型的红外温度值存在差异,相比寒湿证型,血瘀证型呈现了高温态势。2.热敏化腧穴与非热敏化腧穴的红外温度值存在差异,TTM可作为热敏灸腧穴探查工具之一。3.寒湿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热敏化腧穴出现率相似,但是热敏化腧穴出现部位、灸感类型存在差异。

沈森[7](2021)在《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三步一顺”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IODI评分,腰部活动度测量值及临床疗效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为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及骨科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人。观察组采用“三步一顺”推拿法,每日一次,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75mg q.d.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75mg q.d.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是10日。通过SPSS 25.0进行统计学检验,评价“三步一顺”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VAS评分变化、IODI评分变化、腰部活动度变化,临床疗效情况,分析结果与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I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腰部活动度测量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有效率为80.65%,经统计学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三步一顺”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提高腰部活动度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更好。2.“三步一顺”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陈铭海[8](2021)在《针刺结合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针刺结合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各项指标的治疗前后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针刺与康复功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方面的试验数据。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组和功法锻炼组,各30例,针刺组取L3-L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及环跳穴等进行针刺治疗,功法锻炼组采用康复功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功法进行治疗,针刺方法与康复方法分别同针刺组及功法锻炼组,针刺治疗疗程为1周,康复功法锻炼疗程为3个月。记录并比较分析各组之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3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量表(JOA)及腰椎活动度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治疗前各组之中以及各组之间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1周后各组VAS评分、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与针刺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针刺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功法锻炼组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刺组、功法锻炼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86.21%、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后各组VAS评分、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针刺组与功法锻炼组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功法锻炼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刺组、功法锻炼组复发率分别为3.7%、12%、11.11%。结论:1.针刺治疗短期内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且疗效比单纯功法锻炼好。2.针刺治疗结合长期功法锻炼的各项指标变化显着优于其他两组,复发率显着亦低于其他两组,且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为显着。3.针刺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但后期如果缺乏锻炼容易复发。长期坚持功法锻炼能有效预防复发,但起效慢,短期内无明显疗效。两者结合有很好的互补作用,见效快、疗效佳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永佳[9](2021)在《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梳理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找到核心研究人物、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总结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对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领域的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中,包括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统计,对该领域的作者合作关系、机构合作关系、受基金资助情况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出该领域核心研究学者和活跃机构,总结该领域的不同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三种方法。描述性系统分析:包括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情况、基金资助情况,期刊文献的发表期刊分布情况及硕博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分布情况。共现分析:对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数据进行共现分析,包括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中的指导教师。聚类分析:通过对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中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中各种研究主题,根据不同研究主题及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了解该领域不同时间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研究纳入期刊文献1951篇、硕博学位论文187篇,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相关论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没有资金支持,期刊文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比最高,为27篇,硕博学位论文中仅有9篇受到基金资助;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期刊文献载文量前十的期刊中核心期刊仅有《针灸临床杂志》、《中国针灸》、《中国中医急症》,载文量最多的是《针灸临床杂志》,共载文101篇;授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硕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达到60个。2.该领域研究地域分布广泛,研究机构间多内部机构或同地区间合作,少有跨地区机构合作。最主要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和东南地区。3.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吴耀持。该研究领域中有多个研究团队,一部分研究团队有较大的合作网络,且合作网络都有核心作者,另一部分研究团队联系较松散,多由一篇论文联系。4.纳入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这些关键词涉及了疾病的中医治疗措施,例如针刀、温针灸、银质针、浮针等;疾病的西医治疗措施,例如胶原酶溶解、臭氧等;疾病的中医分型,例如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等;研究方法,例如临床疗效观察、系统评价等。结论:1.近年来该领域相关文献发文量持续增长,表明相关研究热度不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2.该研究领域基金申请成功项目不多,但国家级基金资助比例逐年增加,说明该领域研究逐渐受到国家重视。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吴耀持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文远团队、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李伟团队和昆明市中医院管遵惠团队可能在未来几年引领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研究。4.针刺方向中针刀、针灸、电针可能为该领域研究热点,内热针、杵针、毫火针、拨针、揿针或为近五年新兴针刺方式;辅助针刺方向中推拿、牵引、中药治疗可能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蒙医、康复训练、放血、麦肯基疗法或为近五年新兴辅助针刺方式;夹脊穴、阿是穴为热点选穴,阿是穴、气海俞或为近五年新兴选穴;气滞血瘀型可能成为热点证型;数据包络分析或为近几年新兴研究方法。

陈姝[10](2021)在《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厦门市中医院骨一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先予电动间歇牵引治疗20分钟,休息5分钟后再采用针刺治疗30分钟,每日1次,针刺取穴肾俞穴、腰夹脊穴、委中穴为主穴,三焦俞穴、曲池穴为配穴,均取双侧。试验组先予热磁横波运动牵引治疗20分钟,休息5分钟后,再予上述针刺治疗30分钟,每日1次。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每治疗5天,休息2天,4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期间,两组各有2例患者因疗程过长自动退出而脱落。最终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28例。(2)符合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的腰椎JO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指数较对照组明显(P=0.000<0.05),说明试验组的治疗方案更能改善患者腰椎的主观症状。(4)受试后两组均可以改善VAS评分,试验组的VAS评分变化分值高于对照组(P=0.001<0.05),说明经治疗后试验组在改善疼痛方面更优。(5)治疗后两组的ODI评分均较前好转,且试验组改善指数明显较高(P=0.000<0.05),说明试验组更能改善本病对受试者的生活影响。(6)两组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比较,经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2.987,P=0.08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更佳。结论:采用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疗效优于电动间歇牵引联合针刺疗法,前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程度更加显着,更能减少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二、快速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牵引的认识
    1.1 牵引种类
    1.2 牵引体位
    1.3 牵引重量
    1.4 牵引时间
    1.5 牵引的作用机制
2 腰椎牵引结合中医药治疗LDH
    2.1 腰椎牵引结合内服中药治疗LDH
        2.1.1 腰椎牵引与经典古方结合治疗
        2.1.2 腰椎牵引与自拟经验方结合治疗
        2.1.3 腰椎牵引与中成药结合治疗
    2.2 腰椎牵引结合针灸治疗
    2.3 腰椎牵引结合正骨推拿治疗
    2.4 腰椎牵引结合中药熏药治疗
    2.5 腰椎牵引结合其它疗法
3 腰椎牵引不良反应及对策
4 结束语

(2)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对照组
        2.3 试验组
        2.4 观察方法
        2.5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1 基线资料比较
    2 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
    3 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4 两组术前术后腰背肌耐力比较
    5 中医疗效评定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药治疗方法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
    3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减压术的认识
    4 血府逐瘀汤的方解与药理作用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参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B JOA评分
附录C 俯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附录D VAS评分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附录 B 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
    附录 C 改良 ODI 量表
    附录 D:综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步骤
        2.1 研究对象
        2.2 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确定作用力度范围
        2.4 确定牵伸时长范围
        2.5 分析手法作用后腰椎各节段应力应变情况
研究结果
    1 倒盖金被手法作用不同高度时腰椎各节段应力云图变化
        1.1 正常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组应力云图
        1.2 L4-L5 椎间盘中度退变+脊髓神经根组应力云图
        1.3 L5-S1 椎间盘中度退变+脊髓神经根组应力云图
    2 南少林手法作用不同应力时腰椎应力峰值变化
        2.1 手法作用不同力度时椎间盘的应力峰值(MPa)
        2.2 手法作用不同力度时椎间关节的应力变化(MPa)
        2.3 手法作用不同力度时脊髓神经根的应力峰值(MPa)
        2.4 手法作用不同力度时椎间盘与脊髓神经根的相对位移差值(mm)
    3 南少林手法作用不同时长时腰椎受力分析
        3.1 手法作用于L4 棘突时不同时长下的腰椎受力分析
        3.2 手法作用于L5 棘突时不同时长下的腰椎受力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退变的认识
        1.1 腰椎退行性改变的病理病机
        1.2 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分期与治疗
    2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
        2.1 推拿手法治疗腰痛的中医认识
        2.2 推拿手法治疗腰痛的作用机制
        2.3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3 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分析
        3.1 手法作用的椎间盘生物力学特性
        3.2 手法作用的椎间盘与脊髓神经的变形差的生物力学特性
        3.3 倒盖金被手法作用退变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4 本研究的临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意外事件与不良反应的处理
        1.4 医学伦理原则
    2 研究结果
        2.1 试验完成情况
        2.2 基线比较
        2.3 红外检测值比较
        2.4 热敏化腧穴探查结果
    3 分析讨论
        3.1 选题依据
        3.2 应用TTM检测的依据
        3.3 病种及选穴的依据
        3.4 结果分析
        3.5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3.6 研究的展望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7)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与盲法的设置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VAS评分表
        3.2 改良版ODI评分表
        3.3 腰部活动度
        3.4 疗效评价
    4 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5 质量控制
    6 不良反应处理、病例脱落及统计
    7 伦理学要求
    8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结果比较
        2.1 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
        2.2 治疗前VAS评分
        2.3 治疗前IODI评分
        2.4 治疗前腰部活动度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
        3.2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ODI评分比较
        3.3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腰部活动度比较
        3.4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评价比较
    4 不良事件及脱落
讨论与分析
    1 立题思路
    2 中医学对腰痛的认识
        2.1 定义及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认识
        2.3 治疗概况
    3 现代医学对LIDHPL的认识
        3.1 概念
        3.2 病理机制及鉴别诊断
        3.3 治疗概况
    4 “三步一顺”推拿法治疗LIDHPL的讨论
        4.1 推拿治疗腰痛的中西医机制探讨
        4.2 椎间盘突出分型及推拿的选取依据
        4.3 “三步一顺”推拿法的优势与作用机理
        4.4 血瘀证型选取依据
        4.5 双氯芬酸钠选取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5.2 VAS评分比较与分析
        5.3 IODI评分比较与分析
        5.4 腰部活动度比较与分析
        5.5 疗效评价比较与分析
        5.6 安全性分析
    6 创新性评价
    7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浅谈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针刺结合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中止标准
        1.6 质量控制
        1.7 不良反应事件处理
        1.8 医学伦理控制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收集病例
        2.3 分组治疗
        2.4 研究测试方法
        2.5 操作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疗效评定标准
        2.8 统计学分析
        2.9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组及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
    3 疗效分析
        3.1 各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3.2 各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3.3 各组患者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
        3.4 各组患者疗效比较
分析与讨论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治疗方法
    2 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
        2.1 选择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2.2 选择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2.3 选择针刺结合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2.4 穴位选择的理论依据
        2.5 观察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析
        3.2 各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分析
        3.3 各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评分对比分析
        3.4 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4 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刺结合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近年来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处理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不良事件
        2.6 伦理要求
    3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对比
    3 观察指标分析
        3.1 腰椎JOA评分比较
        3.2 VAS评分比较
        3.3 腰痛ODI评分比较
        3.4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3.5 不良反应
讨论与分析
    1 立题思路
    2 热磁横波运动牵引治疗及针刺治疗
        2.1 热磁横波运动牵引治疗
        2.2 针刺取穴依据
    3 作用机制分析
        3.1 准倒悬自重腰椎牵引技术模拟中医倒悬牵引法的作用机制
        3.2 人体脊柱横波运动技术模拟中医推拿疗法——牵抖法的作用机制
        3.3 光热治疗环的作用机制
        3.4 磁场治疗的作用机制
    4 关于电动间歇牵引治疗LDH的分析
    5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研究结果分析
        5.1 观察指标
        5.2 观察指标的结果分析
    6 研究结果差异分析
        6.1 中医方面
        6.2 西医方面
    7 课题创新性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快速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李戎基,秦晓君,温广浩. 大众科技, 2022(01)
  • [2]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黄顺梁.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熊垚.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从腹论治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傲雪.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力学分析[D]. 闫沛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红外特征研究[D]. 余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推拿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期腰痛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沈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针刺结合康复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D]. 陈铭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D]. 王永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热磁横波运动牵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姝.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