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市征歌评奖活动”作品评选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民[1](2019)在《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认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信息正能量的传播方式与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历经四十多年后的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也必然导致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增多,这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成为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的重大课题,并且国家越来越重视利用政务微信等政务新媒体进行舆情治理。因此,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对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服务于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分析和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新公共服务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对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现状部分对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应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代表性政务微信在信息发布、传播效果以及互动性三方面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来展开对青岛市政务微信在常态化网络舆情治理时期的运营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信息发布水平亟待提升、发展定位有待厘清、互动能力建设不足以及舆情引导缺位等困境,并分析出产生困境的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互联网+政务”意识薄弱、专业化团队建设滞后以及配套机制尚未健全等。最后,本文结合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的运用经验,提出了提升信息发布水平、明确平台发展定位、完善互动体系、建立健全政务微信配套机制以及促进舆情治理整体布局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网络舆情治理实效有所帮助。
本刊编辑部[2](2016)在《《民族音乐》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音乐》自2006年改刊以来,已经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根植云岭高原,执着坚守,如稚嫩的幼苗破土而出,历经十年茁壮成长,终枝繁叶茂。回眸《民族音乐》十年发展历程,之所以在万木丛中屹立挺拔,在百花争艳中显露风采,在千帆竞渡中争得上游,这与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作者、读者的深情厚爱以及编辑部门同仁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十年来,《民族音乐》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性、艺术性俱佳的好文章,同时也凝聚了高水平、颇具影响力的国内外作者群体,并以其全新的办刊理念赢得了广大
赵培波[3](2015)在《白族作曲家杨明音乐年谱初编》文中研究说明杨明(1938)是我国着名的白族作曲家。先后任职于中共云南省委机关、东川市歌舞团、云南省文化馆。曾任东川市歌舞团团长、《云岭歌声》(《民族音乐》前身)副主编。作为作曲家,其创作体裁多样,佳作不断,作有歌曲《卖杨梅》《苗家姑娘过山来》《纳西在把幸福追》《寻找梦中的竹楼》《是太阳是月亮》《父亲,我要谢谢你》《碧云唱晚》《流星》《再见》《香格里拉——我的高原我的家》《凉山的月亮》《红土情》,声乐套曲《放马山歌》,歌剧音乐《天生一个风流国》,花灯剧音乐《半把剪刀》《荷花仙子》,民族历史舞剧音乐《泪碑》,舞蹈音乐《彝寨新歌》《披毡舞》《彝家的心愿》,交响诗
赵培波[4](2015)在《云南作曲家群体研究》文中提出在对云南作曲家及相关人士访谈的基础上,从音乐家的创作实践、作品、理论见解以及特定的文化语境联系入手,探明他们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点。通过对云南区域性、地方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和解读,铭记他们的功绩及其带给人们的经典旋律、集体记忆,强化民族、国家和文化认同,并为后来者提供参照。
戴勇[5](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朱彩梅[6](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指出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吴芳芳[7](2012)在《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品牌是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资料,并对经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文章前半部分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经验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最终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为“乐活新城”。文章后半部分对“乐活新城”的城市品牌定位进行解读,并从理论原则、政府规划实践两方面进行检验。最后,笔者分析了多为专家学者对本次研究过程及结果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阐述和修正了“乐活新城”作为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结论。
董赤[8](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黄富[9](2009)在《弘扬聂耳精神 共建音乐生态——玉溪市弘扬聂耳精神举措漫谈》文中研究表明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聂耳是玉溪传统文化孕育的精灵,多年来,玉溪人民继承发扬聂耳精神,取得了很大成绩。2004年5月25日在玉溪成立的"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依托丰厚的民族音乐资源和文艺创作优势,发
李续亮[10](2008)在《金秋十月庆 兰台颂歌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月24日下午,由云南省档案学会、《云南档案》编辑部具体承办的2008年国庆"金秋十月高歌兰台"诗歌比赛结果揭晓,经过11名评委的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40名(获奖名单另发)。本次比赛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将向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
二、“玉溪市征歌评奖活动”作品评选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征歌评奖活动”作品评选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舆情的概念 |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 |
三、政务微信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议程设置理论 |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二章 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现状 |
第一节 青岛市政务微信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
一、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应对行为分析 |
二、青岛市政务微信在常态化网络舆情治理时期的运营现状调查 |
第三节 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困境 |
一、信息发布水平亟待提升 |
二、发展定位有待厘清 |
三、互动能力建设不足 |
四、舆情引导存在缺位 |
第四节 青岛市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运用困境的产生原因 |
一、“互联网+政务”意识薄弱 |
二、专业化团队建设滞后 |
三、配套机制尚未健全 |
第三章 国内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内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典型案例分析 |
一、“云南通海地震灾害事件”——“玉溪发布”政务微信 |
二、“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重庆发布”政务微信 |
第二节 国内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启示 |
一、注重突发舆情的信息发布时效 |
二、保持舆情引导的连续性 |
三、优化舆情治理过程中的内容建设 |
第四章 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政务微信信息发布水平 |
一、促进信息发布常态化 |
二、丰富信息发布形式 |
三、提高信息内容质量 |
第二节 明确政务微信发展定位 |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宣传推广 |
二、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舆情治理 |
三、彰显本土特色,面向区域受众 |
第三节 完善政务微信互动体系 |
一、提高内容的开放性和参与度 |
二、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 |
三、加强关键词回复等自动回复功能建设 |
第四节 建立健全政务微信配套机制 |
一、健全政务微信运营管理机制 |
二、建立和完善政务微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
第五节 推进信息传播效果研究,促进舆情治理整体布局建设 |
一、加强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
二、加快政务微信联动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云南作曲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作曲家群体崛起的生态环境 |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至“战地新歌”时期诞生的作曲家举要 |
三、新时期以来的作曲家举要 |
结语 |
(5)《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
结语 |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 |
1.3.1 城市品牌理论 |
1.3.2 扎根理论研究法 |
1.3.3 实地调查法 |
1.3.4 文献研究法 |
第2章 南昌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
2.1 南昌城市品牌建设历程与反思 |
2.1.1 建设历程 |
2.1.2 问题与反思 |
2.2 南昌城市品牌现状 |
2.2.1 民众对南昌城市品牌的感知度调查 |
2.2.2 政府部门对南昌城市品牌的定位 |
2.2.3 专家学者对南昌城市品牌的认知 |
第3章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趋势 |
3.1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 |
3.1.1 历史文化资源环境 |
3.1.2 地理资源环境 |
3.1.3 空间资源环境 |
3.1.4 经济资源环境 |
3.1.5 生态资源环境 |
3.1.6 旅游资源环境 |
3.1.7 休闲资源环境 |
3.2 南昌城市发展趋势 |
第4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 |
4.1 定位思路及方法 |
4.1.1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思路 |
4.1.2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方法 |
4.2 资料分析及定位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初始编码 |
4.2.3 聚焦编码(focused coding) |
4.2.4 理论编码(theory coding) |
4.2.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诠释与解读 |
5.1 解读“乐活” |
5.1.1 “乐活”的起源及其含义 |
5.1.2 “乐活”在中国 |
5.2 南昌的“乐活”元素 |
5.2.1 包容的城市文化 |
5.2.2 恬淡的水 |
5.2.3 中庸的城市性格 |
5.2.4 有滋有味的市井生活 |
5.2.5 休闲、旅游 |
5.2.6 动感都会 |
5.2.7 优美的生活环境 |
5.2.8 低碳先锋 |
5.3 差异化的“乐活新城” |
5.3.1 国内的“乐活”城市 |
5.3.2 南昌的“乐活新城” |
第6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论证 |
6.1 “乐活新城”的原则检验 |
6.1.1 真实性 |
6.1.2 专属性 |
6.1.3 导向性 |
6.1.4 美誉性 |
6.1.5 认同性 |
6.2 “乐活新城”与政府部门发展规划一致 |
6.3 专家学者对“乐活新城”的意见与建议 |
6.3.1 意见与建议 |
6.3.2 观点辨析 |
第7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弘扬聂耳精神 共建音乐生态——玉溪市弘扬聂耳精神举措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全力打造聂耳品牌, 促进音乐文化繁荣 |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夯实本土音乐基础 |
1、明确保护内容。 |
2、落实保护措施。 |
四、“玉溪市征歌评奖活动”作品评选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务微信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运用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王兴民. 青岛大学, 2019(02)
- [2]《民族音乐》十年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民族音乐, 2016(01)
- [3]白族作曲家杨明音乐年谱初编[J]. 赵培波. 民族音乐, 2015(06)
- [4]云南作曲家群体研究[J]. 赵培波.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5(03)
- [5]《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 [7]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D]. 吴芳芳. 南昌大学, 2012(01)
- [8]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9]弘扬聂耳精神 共建音乐生态——玉溪市弘扬聂耳精神举措漫谈[J]. 黄富. 民族音乐, 2009(06)
- [10]金秋十月庆 兰台颂歌飞[J]. 李续亮. 云南档案,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