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企业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皮雅倩[1](2021)在《基于用户价值的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兴盛优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社区电商行业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后,逐渐发展成为了朝阳行业。尤其是在疫情的加持下,社区电商突然成为了年末风口浪尖的话题C位,与此同时也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加码社区电商行业。因此对于社区电商企业估值的需求也变得高涨起来。但是由于初创期的社区电商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例如:无形资产占比高、收益无法预测、可类比的公司少等等。这些特点都使得用传统的评估方法很难评估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价值。为了对社区电商企业进行较为准确的估值,本文首先从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案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然后分析了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概念特征、常见的资产评估方法以及基于用户价值的评估方法,最后结合了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特征,选择了基于用户数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其次对社区电商企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初创社区电商评估存在的问题构建新的模型。然后本文选择以现有的梅特卡夫定律为基础,它不仅反映了用户资源在企业价值中的关键作用,而且通过引入新的参数优化该定律,对社区电商企业的估值更加准确。本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第一,结合社区电商特殊的商业模式,将社区团长定义为用户,并且引入Bass模型来对用户数量n做出预测,从而预测未来的企业价值;第二,引进参数,通过引入每社区团长贡献值ARPU、提供的商品数量m、节点间距R和用户转化率α等四个参数来对对初创期社区电商企业进行估值。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定义的节点距离R,本提出可以用社区团长综合评价的综合评价来计算。最后,本文选择兴盛优选作为评估对象,将参数代入改进的模型中对该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将结果与市场估值做对比,来论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得出的结论:首先,常用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以财务数据为依托,但处于初创期的社区电商财务数据缺乏,而且像用户资源、商业模式等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非常重要。考虑到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价值来源,可以得出结论,用户资源对企业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引入Bass模型来预测用户数,从而来预测社区电商企业的价值是合适的;最后,本文将各参数代入改进的模型计算出企业价值,将其与市场估值相对比,误差不到10%,评估模型是合理的。本文分析了评估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得出初创社区电商企业想要吸引更多的用户,不仅要将营销方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在产品和服务上,提升用户满意度。总之,虽然本文改进的基于梅特卡夫定律的估值模型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但由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评估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价值,本文从用户价值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的企业价值评估思路。
刘阳[2](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卢立蕾[3](2021)在《云计算环境中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所提供的各种云服务也越来越重要。然而,云计算让用户失去了传统上在其组织内部对于数据维护的控制,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即硬安全相比,作为软安全的信任问题是采用和发展云计算最受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信任评价也成为解决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云服务提供商(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和云服务消费者(Cloud Service Consumer,CSC)之间必须互相信任才能保证云服务的有效开展。在基本云服务交付模型中,由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处于应用层,如果能从SaaS云服务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并结合其信任上下文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云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框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CSC与CSP之间的信任问题,而且对SaaS服务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了 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和工作。通过对现有云服务可信性评价方法、模型或框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基于云服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性进行可信性评价时,往往缺少结合CSC主观满意度的考虑。如果忽略CSC本身的意愿和偏好,将不能有效满足CSC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失去了可信性评价的意义;二是现有的基于用户反馈的可信性评价方法或模型在信任建模时,主要依靠用户反馈评分而没有考虑其它信息来源,缺少针对云服务上下文的全面考虑与分析,尤其是缺少从社会学的角度对CSC社交网络所提供的信任关系的考虑,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基于CSP信誉的信任评价方法,通常会忽略对多个特征属性之间关联性的分析与筛选。此外,现有的云服务可信性评价模型和框架更多地侧重于具体算法的实现,往往缺少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考虑。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云计算环境中影响SaaS云服务消费者对服务提供商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及各个领域对于信任评价的方法、模型和框架,充分考虑信任概念本身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基于三种不同维度的SaaS云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基于这三种不同维度,提出了一个SaaS云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框架。具体地说,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SaaS服务QoS且主、客观相融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即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云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方法。一方面,该方法提出利用QoS属性的监控值而不是用户的反馈等级来进行信任评价,同时提出对不同的QoS属性采用客观熵权法,以减少虚假或人为参数信息的影响,保证了 QoS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引入了反映CSC消费者信任主观性的信任偏好概念,保证了CSC对评价结果的满意度。将以上两方面权重有机结合并应用到TOPSIS方法中,最后形成了一种新的SaaS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方案。基于作者编写的TOPSIS评价工具和实际Web服务中已有的QWS 1.0数据集进行了两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更好的用户满意度。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SaaS云服务消费者CSC的社交网络来预测和评价其未知云服务可信性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该方法依据CSC的社交网络及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构建基于直接信任关系的CSC社交信任网络;其次,依据不同CSC的信任上下文,按照社交影响力的相关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社交影响力因子来计算信任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改进的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推荐算法,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社交信任网络和局部社交影响力的混合推荐算法,并将其用于预测CSC对未知云服务的信任度。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统CF算法的预测准确性,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新用户的冷启动问题。基于真实社交网络数据集Epinions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任预测的准确率上要高于其他三种基于CF的信任评价方法。同时,改进的CF推荐算法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进行预测时容易产生极端值的问题。第三,提出了一种利用Logistic回归对SaaS服务可信性或其提供商信誉进行分类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借鉴经济学中的信用评分卡模型的思路,首先基于最优分箱技术基础上的WoE(Weight of Evidence)变换和Ⅳ(Information Value)值计算来进行特征选择,最后使用Logistic回归算法进行分类评价。该方法能够满足CSC对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的粗线条分类需求,同时可以防止特征数量过多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的不足。依据真实的数据集QWS 1.0进行实验,比较6种不同类型机器学习分类评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信性分类预测的性能方面高于其他5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经典分类算法。第四,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三种不同维度的SaaS云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框架,用于全方位评价SaaS云服务的可信性。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基于SaaS云服务的QoS属性、基于CSC社交网络构建出来的社交信任网络、基于CSP的信誉评价。这三个维度的可信性评价既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有机的组合:对三个不同维度分别赋予一定权重,在各个维度得出的不同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加权综合。最后基于所提框架建立了一个典型模型。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种基于不同维度的SaaS云服务可信性评价方法,并分别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三维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综合框架与一个相应的模型。
王永仓[4](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龚丽媛[5](2021)在《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 ——基于消费素质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升级。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在此基础上要求全面促进农村消费。鉴于我国独特的“二元”结构和由此带来的城乡发展差距,长久以来农村消费并未得到充分发展,消费率远低于城镇居民。但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工具,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条件与环境,更成为各类思想观念与社会思潮交流碰撞的所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思想与观念,使其消费素质发生了变化。江苏省作为经济强省之一,在国内省份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以江苏省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及消费素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提升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而且能够为其它地区提升国民素养、创新教育方式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与消费水平、消费素质、以及互联网与互联网使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能力素质模型、消费力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说。其次,基于宿迁、扬州和无锡的三市调研数据,使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互联网使用与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关系、互联网使用与消费素质的关系以及消费素质在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影响中所起到的中介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互联网使用、消费素质及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消费素质在互联网使用与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之间的媒介作用;同时,对消费素质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将其细分为消费态度、消费动机、消费知识、消费技能与消费特质五个方面。研究发现:(1)从总体层面看,互联网使用有利于促进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使用年数每增加1年,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将增加1.9%;(2)互联网使用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素质有正向影响,互联网使用年数每增加1年,农村居民的消费素质将提升0.9%;(3)通过消费素质的传导,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总效应为正,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15.075%;(4)就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其它影响因素而言,家庭消费决策者的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人均收入、存款及现金总额、高等教育人数占比和家中是否有组织成员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成员人数、村庄与集镇的距离则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显着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条件、增强农村居民互联网应用能力、优化信息安全与信用档案体系、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及法律法规、提升农村居民的综合消费素质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曹荣梦[6](2021)在《共享经济中心理距离对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姜海洋[7](2021)在《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5G提供了高速度、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环境,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网络性能的提升促进了位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给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以下简称LBS)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5G和大数据环境下,LBS产业结构及平台服务模式发生新变化。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LBS商业模式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自身营销模式的优化设计,而是与产业链相关的参与者共同合作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应用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位置服务相关的技术、管理及立法等层面的优化设计方案,建立所有参与者互相影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学术界对于LBS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如何优化位置服务商业模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学者们还没有对5G商用带来的新变化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研究结论比较分散,对LBS商业模式及其生态系统优化问题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思路,已有研究成果滞后于当前互联网市场的发展。如何开展5G环境下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建立各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以5G商用为背景,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 LBS商业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论文着重关注了 LBS商业模式理论要素及产业优化问题,从LBS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及技术原理入手,将LBS位置服务属性特征与5G技术特点相结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国内市场实际的商业模式优化设计方案。围绕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将LBS商业模式与5G应用紧密结合,对LBS商业模式相关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LBS商业模式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推动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融合。(2)对LBS商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建立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从技术、管理、立法等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提出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建议。(3)为提升精准定位能力,采集真实消费信息进行建模分析和技术仿真验证,提出LBS精准定位的具体建议,建立与5G环境相适应的LBS精准定位与营销管理体系。(4)开展位置服务隐私保护方法研究。分析5G环境下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点,提出新的适应5G环境的隐私保护方法,并结合国内目前LBS市场特征及相关领域法律保护特点提出管理和立法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了 LBS商业模式优化模型,从技术、管理、立法角度提出基于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理念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方案。对基于LBS的精准营销商业模式进行优化设计,为5G时代LBS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提出具体建议。(2)优化了 LBS用户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和研究模型。引入网络效应、技术感知及用户动机变量研究网络效应动机理论。优化了网络效应、动机理论对于LBS用户行为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机制。将网络效应作为外部变量、技术感知和用户动机作为自变量,对位置服务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研究分析消费者的使用意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3)优化室内位置预测算法,解决大型建筑物内定位不准难题。为提高LBS精准定位能力,解决大型建筑物室内的定位能力不足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的用户和店铺位置预测和分析方法,采用两层XGBoost算法来预测用户当前所在的店铺和位置信息,并通过商场中的真实顾客数据来检验算法的有效性,为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设计提供技术支撑。(4)提出5G环境下位置隐私信息保护方案。针对5G环境下位置服务隐私保护难点,提出了新的位置隐私信息保护技术方法和立法建议。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5G环境的融合定位隐私保护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初步降维、定位耦合保护、对称加密传输有效提升了位置隐私信息保护能力。同时,论文对国内外位置隐私信息保护管理和立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个人位置隐私信息管理模型和立法建议。
李廷顺[8](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异常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这些大数据数量庞大,关系复杂,但是当中只包括数量极少的有价值的数据,即异常数据。这些异常数据有些是负面的(比如工业中的警报),有些则是正面的(比如新闻中的好消息)。面对泛滥的数据,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地从中发现异常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大批量数据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异常数据的发现方法和发现模式。依据数据类型,将研究内容分为针对结构化数据的异常发现方法、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异常发现方法,以及异常之间相关性发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极值析取法的多变量报警预测方法。针对结构化多变量报警数据,提出了基于极值析取法抽取报警特征变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构建的回报函数衡量待测变量与报警的关联度,仿照马尔可夫链的处理方式,逐一从众多监测变量中发现与报警相关的变量集;最后在相关变量集构成的数据样本上,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变量报警发现模型,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将该方法应用到风机覆冰报警问题,构建了风机覆冰预警模型,经真实风机数据检验,该算法能发现与风机覆冰报警相关的变量,并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2.基于特征簇的异常文本辨识方法。针对非结构型文本数据,提出了文本异常特征簇概念;在传统的用于发现文本特征的CHI统计算法中融合了改进的TF-IDF词频权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文本异常特征簇的发现算法。文本异常特征簇对文本分类的描述,相较于文本特征,表达更加准确,可以进一步提升文本分类准确性。最后,在文本特征簇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本向量空间分类模型,用于快速准确判断待测文本是否归属于某文本类。以从公网获取的招投标公告数据作为文本数据集,以每位用户关注的数据集作为文本异常类,进而采用上述文本特征簇获取方法获取每位用户的文本特征簇,之后对实时获取的数据采用文本特征向量空间分类模型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表明要比传统的文本特征分类准确的多,效果较为理想。3.基于伪时间向量的报警间相关性研究。针对异常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以时间序列报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后的凝聚层聚类算法完成报警数据聚类;进而以时间先后为方向,提出了报警在时间维度上伪向量关系;为了度量伪向量关系的强弱,提出了以条件概率量化两类报警间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报警间矢量相关性挖掘算法,用于从大批量报警数据中统计分析报警类间关联度;采用预设的相关度阈值完成强关联关系取舍。获得的报警间关联关系可以用于预测报警的后向传递方向和传递概率。将该方法应用在某电厂的报警数据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宋红岩[9](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提出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王先庆[10](2017)在《反思与批判: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有多远——基于政府政策目标与实际绩效偏离的深层思考》文中指出广州是全国唯一商脉不断传承的"千年商都",具有客源多、商场多、商品多、商人多、体验多等特色优势,拥有足够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足够强大的商流和物流基础、足够好的商业文化和商业氛围、足够多的商业机会以及足够多的商业人才等一系列有利条件,是全国唯一具备创建世界一流国际商贸城市各种条件的国家中心城市。那么,广州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提出了哪些政策目标?实际绩效如何?文章提出以繁荣大众商业为切入点,以培育和扶持本地商贸企业及商人群体为突破口,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商贸产业链为主线,抢抓"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两大机遇,早日建成真正的国际商贸中心。
二、传统企业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企业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价值的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兴盛优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贡献与不足 |
1.4.1 本文的贡献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初创社区电商内涵界定 |
2.1.2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特征 |
2.1.3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 |
2.2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评估方法 |
2.2.1 传统企业评估方法局限性分析 |
2.2.2 基于用户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3章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评估现状及问题 |
3.1 初创社区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
3.2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的现状 |
3.2.1 初创社区企业价值评估的特征 |
3.2.2 初创社区电商企业评估的影响因素 |
3.3 初创社区电商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基于用户价值的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
4.1 用户价值评估模型的基本原理 |
4.1.1 梅特卡夫定律 |
4.1.2 Bass模型 |
4.2 模型改进主要思路 |
4.2.1 对网络规模做出修正 |
4.2.2 对用户价值的定义 |
4.2.3 考虑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与用户贡献之间的关系 |
4.2.4 考虑节点间距 |
4.2.5 估值模型的确定 |
4.3 模型特点及适用性 |
4.3.1 模型特点 |
4.3.2 模型适用性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兴盛优选为例 |
5.1 案例背景 |
5.2 基于改进的梅特卡夫模型的应用分析 |
5.2.1 用户数量的预测 |
5.2.2 用户留存率α的确定 |
5.2.3 每用户平均收入的确定 |
5.2.4 商品数量m的确定 |
5.2.5 节点距离R的确定 |
5.3 兴盛优选企业价值的确定与分析 |
5.4 估值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2)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云计算环境中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信任基本概念与应用研究 |
2.1.1 信任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分类 |
2.1.2 信任与相关术语及其关系 |
2.2 云计算与云服务概述 |
2.3 云计算环境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
2.3.1 云计算环境中的信任评价分类概述 |
2.3.2 典型信任模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TOPSIS的SaaS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SaaS云服务常用QoS指标 |
3.3 主客观相融合的TOPSIS综合评价方法 |
3.3.1 基本思想 |
3.3.2 CSTE模型 |
3.3.3 实施步骤 |
3.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目标和数据描述 |
3.4.2 实验工具准备 |
3.4.3 实验1: 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3.4.4 实验2: 验证主观信任偏好的好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SC社交网络混合推荐算法的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推荐算法相关研究概述 |
4.2.1 推荐系统概述 |
4.2.2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 |
4.2.3 社交影响力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
4.3 基于混合推荐算法的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模型 |
4.4 基于CSC社交网络的混合推荐算法实现 |
4.4.1 构建用户社交信任网络 |
4.4.2 使用两步法确定CSC目标用户的参考用户 |
4.4.3 改进基于PCC的传统CF方法 |
4.4.4 在混合推荐算法中引入LSI因子 |
4.4.5 为CSC目标用户预测未知云服务评分并推荐 |
4.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5.1 实验目标和数据集 |
4.5.2 准备工作 |
4.5.3 实验1: 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
4.5.4 实验2和实验3的数据准备 |
4.5.5 实验2: 基于PCC相似性的五种方法比较 |
4.5.6 实验3: 两步法确定参考用户的优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ogistic回归的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方法 |
5.1 引言 |
5.2 SaaS服务交易市场中CSP的可信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SaaS服务可信性分类评价模型 |
5.4 基于Logistic回归的SaaS服务可信性分类评价方法 |
5.4.1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
5.4.2 探索性数据分析 |
5.4.3 利用基于分箱技术的WoE变换和IV值进行特征选择 |
5.4.4 基于Logistic回归进行分类评价 |
5.5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5.5.1 实验目标和数据集准备 |
5.5.2 实验过程 |
5.5.3 评估所提方法的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个三维SaaS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框架 |
6.1 引言 |
6.2 云服务可信性评价模型的基本准则 |
6.3 基于可信第三方的SaaS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框架 |
6.3.1 SaaS服务本身的客观可信性评价指标 |
6.3.2 CSP的客观可信性评价指标 |
6.3.3 CSC本身的社交信任网络 |
6.4 基于可信第三方的SaaS服务可信性综合评价参考模型 |
6.4.1 CTES模型结构 |
6.4.2 CTES可信性评价过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写标准 |
(4)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 ——基于消费素质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1.1 居民消费方面研究 |
1.3.1.2 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2.1 农村居民消费研究 |
1.3.2.2 互联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分析法 |
1.6.1.2 问卷调查法 |
1.6.1.3 计量经济模型 |
1.6.2 技术路线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居民家庭 |
2.1.2 消费与消费水平 |
2.1.3 消费素质 |
2.1.4 互联网与互联网使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能力素质模型 |
2.2.2 消费力理论 |
2.3 研究假说 |
2.3.1 互联网使用的直接效应 |
2.3.2 互联网使用的间接效应 |
第3章 江苏省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消费素质与家庭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3.2 江苏省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现状分析 |
3.3 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素质现状分析 |
3.3.1 消费素质的度量方法 |
3.3.2 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素质度量结果 |
3.4 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现状分析 |
第4章 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基准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4.1.2 内生性问题讨论与工具变量选择 |
4.2 估计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4.2.1 基准模型估计 |
4.2.2 内生性检验 |
4.3 机制检验 |
4.3.1 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素质的直接影响 |
4.3.2 消费素质影响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完善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条件 |
5.2.2 增强农村居民互联网应用能力 |
5.2.3 优化信息安全与信用档案体系 |
5.2.4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与法律法规 |
5.2.5 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消费素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9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调查 |
致谢 |
(7)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架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LBS技术及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2.1.1 LBS技术架构及理论 |
2.1.2 LBS数据结构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2.1.3 LBS技术发展研究 |
2.2 LBS商业模式及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2.2.1 LBS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2.2 LBS商业模式发展历程 |
2.3 LBS用户隐私保护方法相关研究 |
2.3.1 LBS隐私保护技术相关研究 |
2.3.2 LBS隐私保护管理与立法相关研究 |
第三章 LBS商业模式特征及存在问题 |
3.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特征分析 |
3.1.1 LBS商业模式分类 |
3.1.2 5G时代LBS商业模式特征 |
3.2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发展路径及趋势 |
3.2.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发展路径分析 |
3.2.2 5G时代LBS商业模式前沿趋势研究 |
3.3 LBS商业模式风险评估及存在的问题 |
3.3.1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风险评估 |
3.3.2 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LBS用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LBS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综述 |
4.2 LBS用户行为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变量测量 |
4.2.3 研究方法 |
4.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4.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3.2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3 实证检验分析 |
第五章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
5.1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
5.1.1 基于协同创新的LBS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
5.1.2 LBS+O2O商业模式优化设计 |
5.1.3 基于LBS的反向团购商业模式 |
5.2 基于机器学习的LBS用户位置预测研究 |
5.2.1 位置预测服务研究背景 |
5.2.2 位置应用数据处理 |
5.2.3 位置预测研究方法 |
5.2.4 服务项目提升建议 |
5.3 基于平台化运营的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 |
5.3.1 LBS精准营销商业模式特征 |
5.3.2 5G环境下LBS精准营销平台原理 |
5.3.3 LBS精准营销平台优化设计 |
第六章 LBS用户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
6.1 5G环境下移动用户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
6.1.1 位置隐私保护研究现状 |
6.1.2 融合定位的隐私保护算法及性能分析 |
6.1.3 算法总结与未来研究重点 |
6.2 位置隐私信息管理与立法研究 |
6.2.1 个人位置信息概念及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
6.2.2 国内外个人位置隐私信息法律保护现状 |
6.2.3 个人位置隐私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
6.2.4 个人位置隐私信息保护立法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大数据时代 |
1.1.2 系统异常分析 |
1.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大数据技术 |
1.2.2 异常数据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极值析取法的多变量报警预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极值特征析取算法 |
2.2.1 算法求解思路 |
2.2.2 回报函数 |
2.2.3 逻辑回归算法 |
2.2.4 马尔可夫链 |
2.2.5 极值特征析取算法 |
2.3 基于极值特征析取法的风机覆冰预警模型 |
2.3.1 引言 |
2.3.2 风机监测数据 |
2.3.3 小波降噪 |
2.3.4 算法初始化 |
2.3.5 自学习自回归模型 |
2.4 风机覆冰预警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实验过程 |
2.4.2 逻辑回归算法结果 |
2.4.3 实验结果对比 |
2.4.4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征簇的异常文本辨识方法 |
3.1 引言 |
3.2 异常特征获取 |
3.2.1 分词 |
3.2.2 文本分词与文本特征 |
3.2.3 文本特征抽取算法 |
3.2.4 词频权重 |
3.2.5 带TF-IDF值权重的CHI算法的特征提取 |
3.3 异常特征簇获取 |
3.3.1 异常特征簇获取算法 |
3.3.2 TF-IDF值选取 |
3.3.3 特征簇逻辑关系表述 |
3.4 异常文本识别 |
3.4.1 文本异常特征簇获取 |
3.4.2 待测文本异常检测 |
3.5 基于文本特征向量空间的分类算法 |
3.5.1 文本特征库 |
3.5.2 待测文本向量与文本特征簇向量 |
3.5.3 基于向量空间的待测文本分类算法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实验数据 |
3.6.2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伪时间向量的报警间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报警聚类 |
4.2.1 报警数据特点 |
4.2.2 改进型凝聚层次聚类算法 |
4.3 报警间矢量相关性挖掘算法 |
4.3.1 报警间伪时间矢量相关性描述 |
4.3.2 报警类相关性的获取算法 |
4.3.3 时间窗口(阈值)T |
4.3.4 报警相关度校正值P_s |
4.4 实验分析 |
4.4.1 试验数据 |
4.4.2 算法应用结果 |
4.4.3 实验结果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
(一)口传媒介 |
(二)文字印刷媒介 |
(三)电子媒介 |
(四)网络媒介 |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
(一)微媒介的界定 |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一)生存方式内涵 |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
一、“微”政治的出现 |
(一)“微”政治的内涵 |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
(一)全景敞视机制 |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
(一)审美泛化 |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
(三)审美认知错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反思与批判: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有多远——基于政府政策目标与实际绩效偏离的深层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想与标准:国际商贸中心应该长成什么样 |
(一) 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 |
(二) 国际商贸中心的理想状态与主要特点 |
(三) 国际商贸中心的评价标准与基本指标 |
1. 对国内外客流强大的吸引力。 |
2. 对城市周边区域强大的辐射力。 |
3. 对产业扩张和经济增长强大的拉动力。 |
4. 对城市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
5. 对居民财富强大的贡献力。 |
6. 对城市品牌强大的影响力。 |
(四) 能否建成国际商贸中心的必要条件 |
1. 足够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
2. 足够强大的商流和物流基础。 |
3. 足够好的商业文化和商业氛围。 |
4. 足够多的商业机会。 |
5. 足够多的商业人才。 |
6. 足够强大的政府支持力度。 |
二、优势与条件:广州最适宜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
(一) 穿透表象: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到底有哪些优势 |
1. 客源多:人兴财旺,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条件 |
2. 商场多:商铺密布,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支撑 |
3. 商人多:全民皆商,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动力 |
4. 商品多:品类丰富,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保证 |
5. 体验多:“好吃”“好玩”,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基本抓手 |
(二) 扬长补短: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还欠缺什么优势 |
三、目标与选择: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政策目标的确立 |
(一) 国家厚爱:国家对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定位 |
(二) 广东期盼:广东各地对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期待 |
(三) 民间呼唤:广州应尽早发挥千年商都优势以免错失机会 |
(四) 艰难选择:广州初步确立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 |
(五) 前行路上:广州要建成什么样的“国际商贸中心” |
四、差距与反思: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际绩效分析 |
(一) 正视差距:广州离建成国际商贸中心还有多远 |
(二) 敢于承认:揭示广州商贸流通业影响力下降的原因 |
(三) 冷静面对:如何看待广州获得最佳商业城市等殊荣 |
(四) 反思原因:为何总体目标与实际努力发生偏离 |
(五) 追根究源:缺少对本地商贸流通业的培育和扶持 |
五、批判与创新:构建广州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理论体系 |
(一) 重构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的理论体系 |
(二) 尽快明晰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发展战略规划 |
(三) 深化研究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 |
六、突破与跨越:广州建成国际商贸中心还要跨过多少坎 |
(一) 时不待我: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
(二) 重回本质:以发展繁荣繁华的大众商业为切入点, 发展特色商业 |
(三) 全球配置: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贸易枢纽和国际商贸产业链 |
四、传统企业距离电子商务有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价值的初创社区电商企业价值评估 ——以兴盛优选为例[D]. 皮雅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云计算环境中SaaS服务可信性评价研究[D]. 卢立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5]互联网使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 ——基于消费素质的中介效应[D]. 龚丽媛. 扬州大学, 2021(09)
- [6]共享经济中心理距离对分享意愿的影响研究[D]. 曹荣梦.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7]5G环境下LBS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姜海洋.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基于大数据的系统异常分析[D]. 李廷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反思与批判: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有多远——基于政府政策目标与实际绩效偏离的深层思考[J]. 王先庆. 城市观察,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