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文秘界交流代表在沪

沪渝文秘界交流代表在沪

一、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朱凤强[1](2019)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文中指出1946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南京的代表机关,也是中共领导国统区部分省市及香港地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南京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本文以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成立原因、历史作用等进行全面梳理。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京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考察其成立时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美苏对华政策,国民党在战后的政策及中共的应策。二是对其组织及其职能进行梳理,主要分析其组织分工、机构设置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谈判工作。面对着严峻的内战危险,南京局遵循中央“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立即开展和平谈判。一是中原调停,缓解了中原局势,为中原军队突围赢得了时间;二是东北调停,主动让出长春,争得了六月休战的宝贵时间,实现短暂的和平,为军事上扭转局面赢得时间;三是谈判黄河归故,粉碎了国民党“以水代兵”的阴谋;四是支持第三方面为和平而斡旋,虽然斡旋失败,但却加强和改善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合作。第三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统战工作。随着各民主党派的纷纷成立,他们在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中共一方面竭力关照进步民主人士,并通过民主人士,对国民党部分军官做策反工作,成效显着。同时,中共团结各进步党派,谴责国民党的暴行,共同抵制非法“国大”的召开,拒不承认非法宪法,拒不参加改组政府,开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互动模式。第四章主要介绍南京局在第二条战线开辟过程的作用。南京局为第二条战线的酝酿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了“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如“六二三”运动、反美抗暴运动等;二是发动工人进行经济与政治斗争,并支援学生爱国运动;三是领导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隐蔽精干,等待时机;有组织地开展反“清剿”运动和反“三征”斗争;随着局势的发展,有规模地发动斗争,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第一条战线。第五章主要介绍南京局的宣传工作。南京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在国统区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为此,南京局高度重视,一是形成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创办报纸、建立新华社分社等;二是坚持正确的宣传政策,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共求和平反内战的政策,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事实反击国民党的诋毁,同时,注重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水平;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在加强国内宣传的同时,注重国际交流,接见国外朋友和记者,联系国际团体及国际会议,主动阐述中共的政策,争取国际民主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以及经验与特点。根据前五章的研究,分析南京局的历史意义,总结其经验及特点,阐释美苏调整对华政策,南京局对和平的最后努力及南京局使命的结束。

陈勐[2](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周伟东[3](2016)在《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向何处去?这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从洪秀全到孙中山都未能有效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直到1939-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成功解决此问题。1939-1949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建国思想由提出到基本实现的过程。研究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有助于弄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来由、探寻中国未来的去向,有资于国家改革发展之道。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主要影响。纵向看,毛泽东这十年的建国思想可分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1939-1944)、联合政府主张(1944-194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1947-1949)三个阶段。横向观,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什么国、谁来建和怎样建三个基本问题。文章以发展阶段为经、以基本问题为纬,主要分析各阶段国家构想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内容研究侧重分析国体和政体、经济文化政策、领导者和依靠力量、建国方式方法等。文章的基本观点如下:1939年之前,毛泽东对建国问题的长期探索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早年的爱国思想是其建国思想的原点。1911-1920年,其基本思想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1935年,总体上主张工农民主专政。1935-1938年,为团结抗战,毛泽东转变了建国思路,先后提出“人民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口号。1939年底1940年初,在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之际,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它是一个包含建国目标、建国主体和建国方法的完整的建国构想,对全国性政权而言是一个远景规划和一般纲领,对地方抗日民主政权而言则是具体纲领。该构想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对于指导中共革命建国实践有重要意义。1944年中,为解决新形势下的抗战建国问题,毛泽东提出了联合政府主张这一具体纲领,并与国民党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但在专制传统深厚的国内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日趋对立的国际环境下,要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联合政府还缺乏足够的历史条件。1947年后,毛泽东又与时俱进提出了第二个具体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它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联合政府主张,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建国目标,以四个阶级为建国主体,以反蒋建国为主要建国方式,并设计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新制度,引领和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启示。它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国思想、重塑了国家精神、指导了革命建国实践、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制度基础,对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善国家治理、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有多重启示。当然,新民主主义建国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对资本主义和公有制的认识有所偏颇,过于依赖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法治意识薄弱等。总之,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建国理论,科学地解决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包含一个一般纲领和两个具体纲领。其主题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建国思想引领和促进了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成功建立。

任小燕[4](2016)在《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在中国近代大学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经历着复杂而跌宕的制度变迁。本研究通过对晚清民国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分别进行变迁史梳理和多元比较,追溯历史渊源,探究变迁分期与整体图景,比较多元样态,总结变迁轨迹与主题,从制度史、观念史等方面探究形成这种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本土发生和外部嫁接双重制度之源。首先,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本土之源。滥觞于清乾隆时期的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虽然在制度形态上较为稚拙,也没有关于“董事会”的明确表述,然而在董事、结构、功能、运作等方面,已现雏形,具有官府掌控和民主萌芽的双重特征。制度设计上,制度文本远未规范,“董事”概念含混模糊,董事产生方式兼具民主公举和家族继承等多重方式,董事会被定位为书院内部日常管理机构。传统书院董事会的制度样态或制度观念,在清末新式学校和改制后的传统书院,甚至在民国时期的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沿袭。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外部之源,包括了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和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是对西方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学习与模仿,在裹挟着政治集权和官督商办的传统理念下,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职权最终被定位为“筹资非治理”。美国校董会制度对清末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美国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而言,美国校董会制度是其直接取法的样本。清末以降,向西方学习的风潮下,美国校董会制度对私立大学和国立大学的董事会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念影响。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经历了滥觞期、初创期、形成期、调整期四个变迁阶段,制度设计从粗疏凌乱到日渐规范。自清代乾隆以降出现了制度滥觞之后,随着清末教会书院向教会大学转型,教会大学开始因地制宜地构建“西方托事部——在华校董会”双层董事会治理模式。同时,国人办理的各类新式学校也开始尝试董事会制度的文本建构与制度实践。这一时期,校董会制度依然作为一种在数量上不占主导的制度而维系着“边缘生存”。民初北洋时期,是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形成期,多元样态的大学董事会制度在私立、国立大学中先后出现并逐步完备,构建出鲜明的本土特色。南京政府时期,是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调整期,在中央政府更多的政策与制度规约下,教会大学双层董事会经过多次改组,实现了某种程度的中国化;私立大学董事会也经过反复调适,部分缓解了校内治理矛盾。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历程表现出从民间自发到政府管控、从权力中心到体制边缘的变迁路径。这场制度变迁充斥着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博弈,在政府、教会、军阀、商人与校方之间交织,政府的渗透与拆解,教会的遥控与联合,军、商的注资与参与,校方的治理与独立,无不在制度天平上变换着权力砝码,造成了大学董事会制度结构与功能定位的变迁。国立大学董事会由于与作为主管部门的中央政府发生了角色冲突,很快便被取缔。教会大学的治理权实现了从“西方托事部”向“在华校董会”的转移,“在华校董会”也自此实现了由托管经营向学校治理的功能转变。私立大学董事会在经历了反复与调适之后,定位为筹资与顾问机构。最终,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的董事会都完成了向中国政府的权力转移。教会大学与私立大学、国立大学董事会存在不同的权力定位。教会大学双层董事会定位于筹资与宏观决策机构,且止步于校内学术与教学权力,与评议会等机构形成制度平衡。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董事会的权力定位往往越过筹资与宏观决策权,干预或掌控学术与教学权力,与评议会形成权力冲突,校内治理问题频发。比较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史,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处于完全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制度环境之中,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民主、法治环境的缺位,造就了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的中国图景。在观念史上,由于深受清代传统书院时期形成的“董事”观念的影响,董事往往被理解为学校的监督管理者,同时受到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投资非治理”的观念影响,学校投资人鲜有共同参与大学治理的理念。因此,从政府到民间,从办学者到投资人,对于大学董事会的功能定位也存在着独特的中国理解。

汪玉明[5](2013)在《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生群体怀揣着理想与责任,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表达诉求,先后演绎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时代剧作。尤其是在抗战结束后的1945-1949年间,学生运动告别战时的相对平静,在中国大地抒写波澜壮阔的画卷,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事实上,战后学生运动既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手,也是社会变迁的时代产物。在社会变迁视野下考察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发生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中国社会剧变的内在机理。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视野考察1945-1949年间中国学生运动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资料依据,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主要探讨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从根本上说,近代学生群体的形成就是中国从封闭走向世界的产物,无论是早期的学生拒俄、拒法运动,还是战后的历次学生运动,国际化影响都或显或隐。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国际化影响,尤其是抗战极大提升了中国国际化程度,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对中国的影响日深,随着战后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及战后世界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外部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战后学运发展最终呈现高度趋同性,但在战后学运爆发初期乃至其后一段时间,学生运动的类型则是多样化的,而这种多样化与发生地的地域底色差异有着密切联系。长达八年的抗战对中国地域发展影响巨大,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根据地三大地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致使战后学运主题选择不尽一致,尤其是战后初期的北平、昆明两地学运类型差异颇有代表性。第三章主要探讨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了对"和平民主"旗帜的激烈争夺,国内政治生态也更趋复杂。同时,两党都对教育界尤其学生群体给予了相当关注,其结果,国民党因其政策过于功利化、强迫化,激起学生群体的抵触;共产党则因其政策手段的温和理性,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学生的同情、好感以至支持。当然,在国内政治生态演变中,国共两党对学运个案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战后两场具有民族主义背景的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中,国共两党基于不同的政治考量,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态度,这极大影响了两场学运的走向,反苏游行迅速兴起又迅速趋冷,抗暴运动则狂飙突进且影响深远。第四章主要探讨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事实上,知识阶层虽承继了中国传统士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其对政治的参与更多是建设性的,是以诤友的姿态来与政府对话,特别是教育界知识分子深受西方教育独立思想的影响,他们虽对学生运动表示理解但却不赞成罢课游行的举动。然而,由于国民党推行独裁政治,战后中国社会面临空前的民主危机,一向被知识分子视为公共空间的舆论界生态也日趋恶化,加之其服赝的民主价值受到独裁政治的冲压,基于民主情结的"反独裁"诉求迅速高涨,这令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产生了思想共鸣。第五章主要探讨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本属薄弱,加之抗战的破坏及战后接收的蹂躏,中国经济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中,这使得教育界面临空前的生存困境,教职员和学生群体的不满在淤积,进而演化为持续不断的学运。国民政府应对学运时始终低效而尴尬,这与国民政府高层派系斗争、中央与地方龋龉、学校与地方当局隔阂有很大关系。当国民政府尝试"运动学生"失败后,便以党团特务应对,在学生的抗议升级时,暴力镇压又频频出现,最终埋葬了政府的合法性。概言之,战后学生运动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充满战斗激情的文告宣言和一幅幅令人血脉喷张的游行画卷,它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各种势力、各种影响都卷入其中,从而对战后学运的起源、类型、走向、参与者、动力等产生重要作用,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也影响着社会变迁的进程。

陈艳辉[6](2013)在《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1936年9月15日,《力报》在反日声浪越来越高涨的古城长沙诞生。同时期长沙流行的小报以娱乐为定位,党政机关报以宣传党义为目标,《力报》则以传播、传承文化为宗旨,七七事变后,更以文化抗战为职志。1938年11月,因文夕大火,《力报》被迫停刊。1938年12月15日,长沙《力报》在邵阳复刊,后因与中共有关系而于1940年5月13日被第九战区司令部查封,在此之前,已有一部分人去桂林于1940年3月10日刊行了《力报》。此后,原力报人再一分为二:一部分人于1940年7月1日在衡阳出版《力报》,衡阳失守后曾一度到贵阳发行;另一部分人则于1943年6月10日在沅陵刊行《力报》,1945年11月迁回长沙。《力报》历经磨难,百折不回,但因为初期与复兴社的关系而导致它的价值被遮蔽,现有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1936.9.15至1945.8.15期间的在湖南境内出版的四份《力报》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抗战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归纳分析等方法,力求回到历史情境之中,从报纸的发展变迁、报道、言论、副刊专刊及报人等具体层面切入,系统考察和分析它们是如何为抗战服务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的。本文首先考察、分析四份《力报》的来龙去脉,梳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它们共同的宗旨——“文化抗战”。辗转流徙中,力报人都不曾放弃“力报”这块招牌并一贯坚持最初的宗旨,这缘于他们对新闻事业有着相似的认识并“以报人为终生职业”,更为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同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而对《力报》都付出了心血,因此,本文接着分析力报同人“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的精神、思想和践履,并对他们积极参与各救亡团体和身体力行募捐劳军给予肯定。报道和言论是报纸的两大支柱,本文第三和第四部分分析和论述四份《力报》前后相继记录抗战全程,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并通过言论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华文化之认同,凝聚民族抗战精神。副刊则是报纸“发扬文化的园地”,本文最后分析各《力报》在纸张供应减少、印刷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开辟园地,让战时教育、抗战文艺、学术研究等得以传播,使这些文化力量发挥抗战作用。总之,四份《力报》是坚守在文化战线上的抗战尖兵,从报纸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它们既有进步性,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林牧茵[7](2012)在《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交流是中美关系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领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交流,影响对象是年轻一代,参与主体是知识界、学术界,因此教育交流对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对构筑两国观念层面的沟通与认同意义深远。虽然过程较为缓慢,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加持久而深入人心。而新闻教育交流又涉及到在国际关系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新闻媒体,因而愈发值得关注。本文研究聚焦中美两国的新闻教育交流,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之所以会选择这一独特的中美关系研究视角,是因为在中美两国教育交往的历史中,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某些着名高等院校对中国某些学术和专业领域曾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追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找到一条研究中美关系的新路径。据此探寻国际关系中,通过教育交流建立起观念、文化、知识的认同,进而对对方国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标志着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端。当时的密苏里大学还不为中国人所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密苏里模式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不断复制,在特定时期甚至成为世界新闻教育的模板,20世纪上半叶,它在中国的移植尤为成功。虽然解放后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交往有约30年的断层期,但是而今,密苏里新闻学院仍旧是中国新闻学子向往的学校,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跨越历史,仍旧在影响中国新闻教育及新闻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密苏里模式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影响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新闻院校。为什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会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密苏里模式的魅力和生命力何在?是什么力量推动它来到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为什么愉快地接纳了它,而没有像抵制其他西方国家文化那样抵制它?中国知识精英为什么将新闻教育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有哪些人物在中国新闻教育创建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思想碰撞后,如何交融发展?中国的新闻事业如何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设置篇章展开研究探讨。第一章,密苏里模式的形成。研究美国新闻教育起步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归纳密苏里模式的核心理念、主体教育方法和国际化的外延特征,并从新教传教运动、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四个角度来分析密苏里模式由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动力。第二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横向”是一个空间概念,指从美国到中国。“移植”是一种最初的状态,指中国新闻教育起步阶段几乎照搬美国模式。结合中国当时面临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为什么密苏里模式没有像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那样在中国遭遇阻力,相反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愉快地接纳。这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创立发展阶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交流往来。第三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密苏里模式移植到中国之后,如何真正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大批有密苏里背景的新闻人的推动。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个体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群体如“密苏里帮”及受密苏里模式影响的中国新闻人。他们都在实现自己事业人生理想的同时,推动了美国新闻理念在中国社会更深广的领域中逐渐被认同和接受。第四章,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借助文化适应与变迁理论,进一步揭示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的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国新闻教育由最初全盘移植密苏里模式,到逐渐融合本土需求和中国文化特征,最后形成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过程。第五章,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探讨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相互作用。选取了相关的三个领域进行考察,新闻教育领域、报业领域、政治领域。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移植与流变是近代中美交流互动的一种折射,与20世纪初美国寻求海外扩张及中国经历民族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无论美国输出新闻教育模式,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还是为了实现其普世价值,在客观上,它的确推动了中国新闻教育职业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黄江华[8](2010)在《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哲学思辨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尝试对陈光甫一生的主要活动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力图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发展轨迹,总结其成功之道,为当今民营企业、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对于陈光甫在抗日战争时期赴美谈判借款中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陈光甫是我国现代着名的银行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创办了民国时期最大的商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以及在抗日战争期间代表国民政府赴美借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后,陈光甫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服务社会、诚信为本、不断创新。通过开办小额储蓄存款、推行对物信用借款、积极参与工业和农业放款等业务,使这家不入流的“小小银行”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银行。不仅在国内银行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金融界也享有盛名,陈光甫因此被称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旅行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附属机构,也是陈光甫生平中的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它的创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开端。中国旅行社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专谋旅客便利,不仅为国家挽回了一部分利权,还进一步推广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业务。中国旅行社的创立,不仅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和文化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光甫也由此而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界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陈光甫以特使身份赴美谈判。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他忍辱负重,凭借其良好的个人信用及人格魅力,争取国际援助,打开美国援华的大门。完成了非他不能胜任,他人无法替代的谈判任务,为争取国际援助及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出使美国,虽非职业外交家,却完成了许多职业外交家所未能完成的使命。陈光甫以其良好的个人信用被国际视为中国国家信用的一个标志,他在谈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足以使其跻身于外交家的行列,陈光甫不愧为不辱使命的外交家。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关键时刻,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出于对共产党的疑虑,以及无法割舍的国民党情结,陈光甫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的召唤,最后选择了国民党,在政治上“押宝”失误,以致被历史所遗忘。陈光甫作为旧中国最成功的银行家,他的成功之道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提出“服务社会”的理念,讲究“稳健、诚信和创新”的经营方针,实行严格、高效的管理方法,为我们当今改革开放下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借鉴;为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总结出经验教训。服务、信用、创新不仅是经营企业的成功之道,也是从事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

文玉[9](2002)在《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1年9月24日,上海市秘书学会会长李明佳和本刊副主编刘耀国在沪会见了重庆市秘书学会会长任群、副会长郑敬东一行十余人,双方在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李明佳会长向重庆市秘书界代表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发生

二、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成立
    第一节 南京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苏联对华政策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三、国民党的对共政策
        四、中共的应因之策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系统
        一、中共中央南京局的组织机构
        二、中共中央南京局下属各级党组织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南京谈判
    第一节 中原解围:“应先解决中原问题”
        一、中原内战“一触即发”
        二、视察宣化店
        三、缓解中原危局
        四、营救转移突围人员
    第二节 东北停战谈判
        一、东北内战问题之由来
        二、让出长春换和平
        三、力促六月休战谈判
        四、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第三节 谈判黄河归故
        一、历史复杂的黄河归故
        二、“先修故道再堵决口”
        三、谈判善后救济
    第四节 支持第三方面奔走和谈
        一、从五人直接会谈到五人小组会谈
        二、为了教育人民
        三、愤责折衷方案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统战工作
    第一节 “千百颗子弹打在一个标的上”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
        二、“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注”
        三、“为奔走和平之举”
    第二节 “至诚至勇反内战”
        一、下关:“你们的血不会是白流的”
        二、昆明:“暗杀枪声已洞穿一切政治欺骗”
        三、成都:“为民主必须反特务”
    第三节 “再接再厉争民主”
        一、共同抵制伪“国大”
        二、拒不承认伪“宪法”
        三、“绝不参加一党独裁之政府”
    第四节 “造成最广泛的阵容”
        一、“在军队中进行有力的系统工作”
        二、争取国民党上层民主人士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与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第一节 “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
        一、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学生的政策
        二、领导上海学生游行
        三、抗议美军暴行
    第二节 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一、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工人的状况
        二、领导工人经济斗争
        三、领导工人政治斗争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民变运动
        一、蓄势:“保存力量,隐蔽待机”
        二、反抗:反“清剿”反“三征”
        三、角力:“实行小搞,准备大搞”
第五章 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宣传工作
    第一节 “活泼多样的宣传形式”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办报就是打政治仗”
        三、建立新华社南京分社
    第二节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
        一、宣传要赢得人心
        二、以真实批驳谣言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宣传“也要讲究统战政策”
        一、争取中立报纸
        二、统战记者工作
        三、海外沟通与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概况
        (二)观点述要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三、研究对象与史料范围
        (一)毛泽东建国思想的含义
        (二)主要概念辨析
        (三)时间界定
        (四)主要史料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39年之前的毛泽东建国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早年的建国思考(1911-1920)
        一、朦胧的国家理想
        二、民众大联合思想
        三、“湖南共和国”主张
    第二节 工农民主专政思想(1920-1935)
        一、转向马列主义建国思想
        二、联合统治主张
        三、地方苏维埃建政思想
        四、“苏维埃共和国”建政经验
    第三节 抗战建国的思路转变(1935-1938)
        一、“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口号
        二、“民主共和国”主张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1939-194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形成与局部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局部实践—以陕甘宁边区为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建国目标: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二、建国主体: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建国方法:抗战建国、统一战线、两步走战略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新国体与新政体
        二、规定社会主义前途
        三、与政权建设实践相结合
第三章 联合政府主张(1944-1947)
    第一节 联合政府主张的形成与中断
        一、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二、联合政府主张的系统化
        三、联合政府主张的曲折发展
        四、联合政府主张的中断
    第二节 联合政府主张的主要内容
        一、联合政府的两种类型及性质
        二、三种党派与五个阶级的联合
        三、以打促谈和两步走方针
    第三节 联合政府主张的基本特征
        一、联合政府主张的战略性
        二、联合政府主张的策略性
        三、联合政府主张的复杂性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1947-194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形成与基本实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初步形成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定型与基本实现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二、两种党派与四个阶级的联合
        三、反蒋、民主与协商的建国方式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想的基本特征
        一、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体
        二、继承与发展了联合政府主张
        三、以《共同纲领》为制度保障并基本实现
第五章 对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的认识
    第一节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国思想
        二、重塑了国家精神
        三、指导了革命和建国实践
        四、初步奠定了国家发展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二节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对资本主义和公有制的认识失之偏颇
        二、对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形成路径依赖
        三、法治意识薄弱
    第三节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在国家治理中发扬民主合作共治精神
        三、在国家改革发展中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思路、理论、方法
第一章 滥觞之间: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源流考辨
    第一节 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之滥觞
        一、回应实践: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出现的缘由
        二、雏形显现: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基本架构
        三、官府掌控与民主萌芽: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主要特征
        四、概念模糊与机制粗疏:清代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的历史局限
    第二节 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形成
        一、晚清时期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初现
        二、民国时期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发展
        三、制度形效与政府掌控:晚清民国公司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
        一、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缘起
        二、在博弈中走向自治: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历程
        三、外行治理:美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小结
第二章 边缘生存:晚清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酝酿与初创(1840-1911)
    第一节 晚清教会书院管理与董事会制度的酝酿
        一、零星出现:早期教会书院管理与董事会的设立状况
        二、粗放与分散:早期教会书院的管理特征或问题
        三、规范、整合与沟通:早期教会书院管理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董事会双层治理模式的初创
        一、在华生存困境
        二、寻求整合发展
        三、求助母国
        四、双层治理模式:西方托事部—在华校董会
        五、托管经营与社会互动:双层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晚清国人自办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创设或沿袭
        一、设立或构想:新式学校董事会制度
        二、沿袭旧制:改制之后的传统书院董事会制度
        三、承袭与创新:晚清学校董事会制度的演进
    小结
第三章 风生水起:民初北洋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形成与多元(1912-1926)
    第一节 关于教会大学“在华校董会”的第一次立案之争
        一、民族主义的碰撞
        二、《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出台以后
        三、顺应、排斥或观望:有关立案之态度
        四、依然故我:在华校董会改组之后
    第二节 民国初期私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确立
        一、筹集资金与博取资本:私立大学董事会设立之因
        二、资金筹划机构:董事会的文本定位
        三、权力中心的风暴:董事会引发的校内治理问题
    第三节 北洋时期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出现及其困境
        一、缘何植入:国立大学董事会设立之可能
        二、翘首东南:东南大学首设国立大学董事会之可能
        三、政府掌控:国立大学董事会的制度架构
        四、昙花之影: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生存困境
        五、自治抑或他治:国立大学董事会制度的性质考辨
    小结
第四章 持续改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调整与转向(1927-1949)
    第一节 国民政府系列教育政策强势出台
    第二节 关于教会大学“在华校董会”的第二次立案之争
        一、主动、妥协或徘徊:态度之转变
        二、遵章改组与地位转变
        三、从托管经营到学校治理:在华校董会
    第三节 国立化前后的私立大学董事会
        一、治理问题与资金拮据:私立大学董事会改组之因——以厦大为个案
        二、多元组成与官员加入:董事会结构之改组
        三、退出权力中心:董事会职权之调整
        四、各有所思:多元角色加入董事会之初衷
        五、国立化与权力让渡
    第四节 全面抗战前后教会大学董事会的联合与转向
        一、从分散走向联合:西方托事部
        二、转向政府:非常时期之在华校董会(1937-1945)
        三、战后改组
    小结
余论 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的落幕
    一、被架空的权力:董事会治校权的消失
    二、商人担纲:校董会成员结构的调整
    三、黯然落幕
结语 变迁之惑: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主题的历史考察
    一、博弈困局: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轨迹
    二、本土生发抑或外部嫁接?——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之源流
    三、筹资机制抑或治理机制?——三类大学的董事会功能定位之比较
    四、缘何这般?——大学董事会制度之中美比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概念界定及资料依据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国际化影响与学生运动兴起的外因
    第一节 抗战前及战时中国的国际化
        一、近代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关系
        二、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三、全面抗战与中国的国际化
    第二节 战后世界形势与中国政局
        一、战后世界发展趋势
        二、美国对华政策的调适
        三、苏联对华政策的修正
    第三节 外来影响与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的兴起
        一、战后国际"挺蒋"与当局自我认知的错位
        二、战后国家地位变化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三、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地域底色差异与学生运动类型的多样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一、战时沦陷区地域发展状况
        二、战时国统区地域发展状况
        三、战时抗日根据地地域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战后初期学生运动发生的地域特征
        一、战后初期收复区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一、战后初期大后方学生运动的主题选择
    第三节 战后初期北平、昆明学运缘起比较
        一、北平反甄审学运的缘起
        一、昆明反内战学运的缘起
        三、两场学生运动的地域比较
第三章 政治生态演化与学生运动走向的嬗变
    第一节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中国政治生态
        一、对"和平民主"旗帜的争夺
        一、脆弱"共识"下的暗流涌动
        三、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两党的明争暗斗
    第二节 战后国共双方在学校的争夺战
        一、国民党对学生的争取和控制
        二、共产党在学生中影响的深入
    第三节 反苏游行和抗暴运动走向比较
        一、学生反苏游行的起因与骤停
        二、学生抗暴运动的发起与扩大
第四章 知识阶层分化与学生运动参与的扩大
    第一节 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与分化
        一、中国现代知识阶层的形成
        二、现代知识阶层形成的特点
        三、抗战与知识阶层的分化
    第二节 战后民主危机与知识阶层的回应
        一、战后舆论生态恶化与知识阶层的抗争
        二、战后知识阶层"反独裁"诉求的高涨
        三、知识阶层在民主旗帜下对学运的参与
    第三节 战后教育控制与教授群体对学运的参与
        一、战后政府教育控制与教育界的反应
        二、学生参与政治和教授群体的态度
第五章 社会全面危机与学生运动动力的持续
    第一节 战后中国经济崩溃与教育生存困境
        一、抗战留给战后中国的经济后遗症
        二、战后"劫收"对收复区经济的破坏
        三、战后经济危机下的教育生存困境
    第二节 制度内耗与政府运转的失序
        一、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有增无减
        二、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当局龋龉不断
        三、教育机构与执政当局隔阂日深
    第三节 当局合法性沦丧与学运正义的高扬
        一、"运动学生":力图清除学运的失败尝试
        二、"特务活动":当局试图作为的无奈之举
        三、"暴力应对":摧毁政府合法性的自我殉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文化抗战”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力报》在抗战烽火中始终坚守文化战线
    2.1 长沙《力报》的创办、发展、中断
    2.2 邵阳《力报》薪火相继
    2.3 衡阳“再造力报”
    2.4 沅陵《力报》驰誉湘西
    2.5 小结
3 《力报》同人:以文化抗战为职志
    3.1 “以一支秃笔奋战在文化战线上”
    3.2 积极参与各文化救亡团体
    3.3 踊跃参加各项抗战社会工作
    3.4 小结
4 报道:全程、全面记录抗战彰显中国军民的协同精神
    4.1 多视角记录抗战由必然到应然突出民众支持抗战的坚强决心
    4.2 记录六次会战凸显我军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
    4.3 小结
5 言论:不遗余力宣传文化认同凝聚民族精神
    5.1 什么是文化认同
    5.2 《力报》对文化认同的宣传
    5.3 小结
6 服务于其他文化抗战形式
    6.1 致力于战时社会教育的宣传
    6.2 为抗战文艺提供传播平台
    6.3 用心于介绍战时学术研究
    6.4 小结
7 余论:《力报》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7)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意义
    五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 孕育萌芽
        二 理论思潮
        三 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 学院的创建
        二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 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 新教传教运动
        二 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 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 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第一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 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 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 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 早期的新闻学着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 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 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 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 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 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 “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 “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 “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 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 个案考察
        三 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第一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 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 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 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 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 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 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 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第四节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第一节 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 提供借鉴样板
        二 共享教育方法
        三 建立基本学制
    第二节 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 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 催生报业从业者职业化
        三 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 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 模式探讨
        二 人才培养
        三 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 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小结
结语
    一 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 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一 主要中文着作
    二 主要中文论文
    三 主要档案资料
    四 其他主要资料
    五 主要西文文献
附录: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8)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杰出的银行家:创办旧中国最大的民营银行
    第一节 陈光甫生平简介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及初步发展(1915-1926年)
        一、创立的背景
        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创立
        三、营业方针
        四、主要业务
        五、主要成就
    第三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扩展(1927-1937年)
        一、储蓄业务的扩展
        二、银行业务的推广
        三、扶助民族工商业
        四、主要成就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收缩(1937-1949年)
        一、抗战中的上海银行:1937-1945年
        二、内战中的上海银行:1945-1949年
第二章 创新:银行创办旅行社
    第一节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社的原因
        一、服务社会
        二、发扬中华文化
        三、挽回中国利权
        四、推广行业务
    第二节 中国旅行社的创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 东方旅行社
第三章 不辱使命的外交家:赴美谈判
    第一节 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
        一、币制改革
        二、《中美白银协定》
    第二节 再创辉煌:中美桐油贷款和滇锡贷款
        一、中美桐油贷款
        二、中美滇锡贷款
第四章 "若即若离"的政治态度:1949年前后的陈光甫
    第一节 国民党的极力拉拢
        一、出任国府委员
        二、拒绝参加"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
    第二节 共产党的盛情邀请
    第三节 陈光甫的最后抉择
        一、电汇赔款事件
        二、对共产党始终心存疑虑
        三、来自台湾的"问候"
第五章 陈光甫独特的经营管理思想
    第一节 陈光甫的经营思想
        一、坚持"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二、信用高于一切
        三、善于不断创新
    第二节 陈光甫的管理思想
        一、严密的业务管理
        二、严格的人事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京局研究[D]. 朱凤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3]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939-1949年毛泽东建国思想研究[D]. 周伟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博弈中的生存:晚清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D]. 任小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5]战后中国学生运动研究(1945-1949)[D]. 汪玉明. 南京大学, 2013(06)
  • [6]湖南《力报》(1936-1945)研究 ——基于文化抗战视角的考察[D]. 陈艳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7]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D]. 林牧茵. 复旦大学, 2012(03)
  • [8]服务·信用·创新——爱国银行家陈光甫之研究[D]. 黄江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沪渝秘书界代表在沪交流[J]. 文玉. 秘书, 2002(01)

标签:;  ;  ;  ;  ;  

沪渝文秘界交流代表在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