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互联网是你的福音吗?(论文文献综述)
叶茂中[1](2021)在《你借的势,是风口还是赛道?》文中提出借势,先考验你的眼力,随后考验你的胆量。风口易落,赛道无止势分为两种:一是风口——蹭热度;二是赛道——借助"消费者需求"的势能。诸位看官,是否还记得雷军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也请一并记住马云的名言: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小米的成功,让很多人都开始迷恋追逐风口,希望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迪恩·梅耶,刘葆花[2](2018)在《13小时》文中指出Copyright?2008 by Deon Meyer Copyright licensed by Blake Friedmann Literary, TV and Film Agency Ltd 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2018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17-235号
陈祥森[3](2018)在《你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中》文中提出快递业的超高速发展使人们对物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于未来的物流业,当下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人员能支撑起这个发展吗?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做客"深度"栏目,纵横捭阖,直抒胸臆。期待,未来的物流业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最近热点新闻真不少,譬如5月31日马云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发表演讲说,我们很快会面临一天10亿只包裹,今后国内24小时
王媛[4](2017)在《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文中指出本文借鉴奥布的共文化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对转型时期熟人社会内部的跨群体互动进行民族志考察。酉阳一地富有民教冲突的历史,不同信仰群体间缺乏顺畅的跨文化沟通渠道和健康的跨群体互动关系是导致民与教之间误解与冲突频发的关键性原因。在当前,酉阳土家基督徒由于在宗教信仰上与主流文化传统相背离,成为乡村文化内部被边缘化的、未被充分代表的共文化群体。在社会文化中居于主流优势地位的非信徒从身体、知识等权力话语出发,或以主流优势群体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对信徒的共文化身份进行贬低和标签化。受熟人社会交往逻辑的影响,酉阳土家基督徒围绕身份展开对话的共文化实践主要体现为非激进、非分离取向,极力避免正面对抗。其结果是,表面上信徒与非信徒的熟人关系得以维持,没有爆发激烈的交流冲突,但在主流优势群体对文化差异性缺乏理解和包容的前提下,乡村共文化群体难免与主流社会结构进一步疏离,并对熟人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构成隐患。在日常交流语境下,酉阳土家基督徒的共文化传播主要在家庭内部、邻居团转、教会内部和教会与世俗四个交往圈子内展开。信徒应对交流冲突的“以行代言”、“背地批评,当面沉默”、“表达理解”、“代偿”、“表面妥协与重新诠释”等多种共文化实践不被奥布原初的共文化理论框架所囊括,同时又区别于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对共文化传播实践类型的补充,是独具中国式熟人社会特色的共文化实践。酉阳土家基督徒的上述共文化传播实践明显受到熟人社会交往逻辑影响,即出于维护交往关系长久性、稳定性的需要,强调“以和为贵”,遵循““情面原则”,并通过策略性地“名实分离”来缓解跨文化礼仪互动中的信仰冲突。研究通过“深描”揭示了熟人社会作为一个特定交流情境对共文化传播的影响作用,并在共文化实践类型上对共文化理论形成了本土化创新。本文通过对酉阳土家基督徒的民族志考察,发现出自内部的“夹生人”不同于来自异乡的“陌生人”,而是介于陌生与熟悉之间的中间状态,可以对西梅尔的“陌生人”理论和“熟人社会”相关概念形成有益补充。以“夹生”一词描述乡村共文化群体的跨群体互动情况,至少体现以下三重含义:首先,共文化群体与主流优势群体在生活层面保持熟人交往,但在信仰层面存在陌生距离;其次,互动双方同时感受到对方不易相处、不好沟通的交流压力;再次,乡村共文化群体有如土壤夹缝中的石砾,与其所在的乡土之间有着共存共生的密切关系。“夹生人”并非游走于社会边缘的陌生人,而是深深镶嵌于熟人社会的土壤之中。从乡村共文化群体的视角出发,“夹生人”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强烈的“嵌入”动机,渴望得到主流社会结构的包容与接纳;从主流优势群体的视角出发,文化异质性是对熟人社会固有交往关系的破坏性力量,因而以“抵触”的态度和行为对“夹生人”的共文化传播形成阻力。不过,这种阻力也可以理解为乡土支撑嵌入物所必不可少的反向作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主流优势群体与“夹生人”完全有可能通过跨文化互动彼此“磨合”,共同为转型时期留守乡村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
陶兰[5](2016)在《我国着名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文案研究(2013—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双十一”广告是电商网站开展“双十一”狂欢促销的重要手段,它将各大电商网站自成一格的广告促销和花样迭出的营销策略展现在各类媒体之上。“双十一”广告文案作为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最为直观的一种表达,不仅单向地向消费者传达了广告信息,还与消费者形成了双向的对话与互动,在对“双十一”进行宣传与推广的同时,也获得了消费者与业界的极大关注,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文案已经成为“双十一”活动的另一大可观之景。本选题通过收集2013——2015年我国排名前十的电商网站的“双十一”广告文案文本,并进行内容分析得出:“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表现:语言文字个性鲜明,对双11符号的使用及网络热词的多重借义;句式结构简短有力,以关键词式的广告主题文案为主;修辞手法使用较多;同时也存在着字里行间的恶意竞争、修辞手法的滥用问题。“双十一”广告文案的创意:图文并茂的创意形式及暖色调的色彩搭配;段子式的创意内容、善于制造并利用热门话题;独辟蹊径的创意手法表达;同时也存在图文呈现过于夸张媚俗、热门话题及段子的过度开发与炒作、文案定位模糊不清等问题。“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诉求:在诉求方式上以感性诉求为主;在诉求点上以诉诸价格为主要理性诉求点,以诉诸情感、生活消费态度为主要感性诉求点。“双十一”广告文案的效果:感知效果明显,消费者对文案有所关注且并不排斥;行动效果一般,文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并没有完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期望层面,消费者倾向于接受内容充实且诉求明确的图文式广告文案。经以上研究发现,现阶段“双十一”广告文案存在的问题如下:在文案的表现形式上,力求新奇的同时过于粗放不羁;在创意表达上,追求话题效应的同时过于盲目失焦;在文案诉求上,诉诸购买的同时过于推崇物质欲的满足;在文案效果上,失真的利益承诺和效果呈现未能让消费者满意。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优化“双十一”广告文案,笔者认为应从文案表现和创意层面加强“双十一”主题、从文案诉求层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从文案效果层面实现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与文化引导,从而促进“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良性发展。
申芳芳[6](2016)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聚光灯和麦克风为主要符号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开启了人类思想认知与行为选择、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大转变的按钮,并作为一种崭新的力量屹立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内容日益丰富的传媒介质的象征,是科学技术飞速更新和时代进步需求凝结的外化形式。新媒体无时无刻都在变的固有特征,意味着定义新媒体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应的,新媒体的概念本身也是集浮动性和多变性二者于一体的。新媒体聚光灯的符号特征,指的是大众传媒将关注点聚焦于个体生活细节的时代转换,而麦克风则代表大众传媒的“主体性”思维的确立,其开始赋予传播主体的说话自由,大声表达其喜怒哀乐的平台,以及反映其主客观诉求的渠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时代新鲜感沐浴在聚光灯绚丽的光芒下,集体狂欢于人人手握麦克风的喜悦之中。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新媒体真的是改变人类生活,开拓新时代的福音吗?现实正在以犀利的手法、看不见的伤痛、不可承受之重的份量回应我们,并非完全如此。处于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不管是政府和民众,还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需要认真反思,面对新媒体呈现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我们该何去何从?如何以此为条件做出思想和行为上的抉择,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对于某一个话题,大众媒介通过加大报道量和增强报道强度的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受众对此话题的心理认知,进而做出行为选择上的转变。不难发现,这已经成为传播主体在传播链条中发挥价值主导作用的支撑性理论。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发展契机,也不可忽视新媒体作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新事物,它潜在携带的不可预测性对大学生的深层次影响。我们需要在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议程设置理论的作用机制“点对点”剖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议程设置理论的精髓,弘扬新媒体主旋律,传递和谐社会正能量。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第二部分,对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对议程设置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分析;第五部分,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基本遵循,包括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第六部分,全面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实效性提升的路径创新;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刘高见[7](2016)在《“意义的输入与选择”: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基督教在城市当中得到迅猛发展。在大学校园里,一些知识能力较高、人格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接触并信仰基督教成为值得研究的现象。多项调查表明,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有基督教信仰的大学生比例约在3.6%-3.9%之间,所占比例不大,但绝对数量却不少。基于此,本文研究基督教在H市五所不同高校的传播,旨在从具体的案例中考察大学生信徒的信仰状况,并从学生团契宗教生活的一般形式,以及在现实情境中对信仰的选择,探究大学生信徒如何皈信基督教。笔者研究得出,大学生信徒信仰基督教多是为了生活更加有意义,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认为是一种精神寄托;在满足需求上,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寻找群体归属感。大学生在参与基督教团体活动上比较活跃,并能够主动邀请他人参与到基督教活动中去。信徒将自身视为一种媒介,因而关系传播仍然在基督教传播中占据主流。具体地,它以教会为载体,下分为不同的团契和小组。无论从小组3-5人的聚会,还是大至上千人的教堂聚会,都在用基督教的仪式典礼来聚合信徒。笔者通过研究“信仰的共同体”——团契,在仪式活动中的虔诚、交流活动中的情感互动、信徒之间的嘘寒问暖等细微之处,发现基督教的教义表达和信徒的实践活动使得信仰意义在团契的仪式生活中得以体现,一定程度上对亲临活动的慕道友产生影响。同时,主日聚会活动重塑了信徒的身份认知,逐步搭建其对基督教的认知框架,又反过来凝聚了团契。另外,笔者还以个案访谈的方式展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过程,发现部分信徒在信教之前或遭遇过进入大学而产生的迷茫,或遇到过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困扰、竞争上的压力等。此外,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失落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受到关注,许多大学生会在心理上寻求一种依靠。还有部分信徒并没有遭遇上述困境,他们选择信仰基督教似乎更多地是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追求。总体来看,因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基督教学生团契并不像学生社团一样公开“嵌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而是一种隐蔽的另类存在。大学生团契有着独特的组织形式与传播路径,但是它发挥的作用也相当有限。在信息庞杂又相对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科学-宗教”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因而他们对于多元价值的选择与追求也相对丰富。从客观的社会环境出发,笔者考察大学生的生活与心理状况,分析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基督教信仰,一方面在于基督教提供了其所需要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大学生团契能够向其提供具体的支持,满足其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需求。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督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关怀路径与方法,或许可以提供借鉴。
张雪露[8](2015)在《碰撞与共生:农村基督教本土化过程中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研究 ——以甘肃省L村的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下重新定位和审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相遇”已迫在眉睫。由于历史上中西交往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复杂关系,使不少中国人对基督教一直抱有抵触心理,在相互了解上也交织着诸多误解。虽然我们要时时铭记以史为鉴,但不能一直戴着历史的“眼镜”来看待现在的景致。基督教的广泛存在,对之加以抵制和排拒已然不可能,新环境要求我们将以往坚硬的甚至是零和式的“对抗”变为双赢式的“对话”。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督教徒在中国的猛增,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的蔓延,有这个时代的特殊体现。首先体现在一些20世纪没有任何基督教信仰渊源的地区,近几年也突然屹立起来了基督教堂,笔者将其称之为新兴教区。其次体现在新时代的人们看待基督教已没有了以前那种受历史侵华事件影响而带有的仇视,在倡导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多了些包容。最后,由于宗教政策的宽松和人们选择信仰的自主性的增加,基督教的兴起与民间信仰的复兴是同时存在的,而两者如何友好相处、互利共存,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消解存在于不同群体之间的隔膜和不同信徒之间的偏见,是本文最为关注、并着力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应当切实关心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在对一个集基督教新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而原有民间信仰氛围浓郁的特点为一身的村落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分别从非信徒即民间信徒的视角了解基督教,以及从基督徒的角度了解基督教在当地的处境,深挖两者之所以可以和平共处的深层原因,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论点:即基督教在农村民间的本土化已然成为一种必然,而在这种必然性的驱使下,农村民间这种本土化的基督教信仰是会成为与佛教、伊斯兰教等制度性宗教并行的、并被赋予中国特色的自成一体的宗教形态?还是会慢慢融合为不同于制度性宗教的中国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不管是对数据的统计还是对访谈的整理,对表象的深描或对内在价值的剖析,都助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即基督教在农村民间社会的本土化,尤其在一些基督教新近几年才成长起来的新兴教区,它既保持了自身外在的独立形态,包含有制度性宗教的元素,又融合了中国民间信仰和传统礼约乡俗的特性,成为了一种多样性与独立性共存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新型基督教。尽管如此,基督教的本土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基督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家战略层面用文化自信涵化作为外来文化的基督教;在政府工作层面因势利导,把基督教纳入正常的宗教管理渠道;在教会层面要积极发扬基督教的社会功能,不能把眼光限于教会内部的建构;在民间信徒和基督徒交往方面,不能因为不同的信仰身份影响大家共处中华大地、同为中华子民的和谐相处。同时要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因教制宜、因人制宜,寻找有利于丰富中国文化内容、有利于提高民众精神生活质量、有利于发展中国化基督教的有效途径,促进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衡云云[9](2012)在《论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文学情感》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创作的本质是写作者的一种情感活动,是写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写作者“言之有物,以情感人”,不能简单地堆砌语言,如果没有情感波涛的涌动,再优美的语言也很难交织成一篇好作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写作成为一种当今极为普遍的大众文化行为,文学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一种新的面貌与活力。在色彩斑斓、变幻无穷的网络世界里,文学情感有了与传统理念相异的各种变式,丰富而又复杂。我们在表达文学情感和欣赏文学情感时,应该把握好情感的方向、量度以及细微变化的差异性。因此,对于网络传媒背景下的文学情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本论文从传统理论范畴入手,在阐释文学情感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对传统创作与网络创作加以比较,结合具体作品从三个方面系统透视了网络文学情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生态化网络文学情感的创作理念。首先,对中国传统写作观中文学的社会功能、价值生成、承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概述,进而以文学情感与写作媒介流变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分析了网络时代文学情感的变迁。详细探讨了网络创作的文学情感表达方式,总结出网络文学自由性、现实性、真实性的情感特征。其次,分别从网络作品的情感价值取向、审美视线、道德思考三个角度对网络文学情感做了进一步的审思。网络媒介滋生的新的情感价值取向,突出地表现在狂欢化的角色僭越、后现代主义场景两个方面,这也使得网络文学具有迥异于传统文学的独特的平民化、娱乐化审美品味。文学是感性的审美,道德是理性的评价,在新媒介时代,文学的审美性理应要求其在个性化创造中产生出具有道德性的文学情感。最后,从近年来文学情感出现的新变化出发,提出对策,倡导网络文学情感的生态化,即以生活情感的真实流放、文本情感的话语敞亮、审美情感的和谐互动作为出发点,追求新美,追求品位,追求境界,重构网络文学的情感世界。新时期,网络文学应当汲取传统人文精神性情的营养价值,营造出人性化的心灵家园,从而与传统文学携手并肩共创中国文学的美好前景。
成军芳[10](2012)在《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及其功能分析 ——基于甘肃Q县L镇基督教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信仰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本文以甘肃省Q县L镇基督教堂为个案,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该教堂的基督徒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农村基督教信仰中的互动仪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描述,并对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的功能进行了社会学分析。通过对L镇基督教堂的实证考察,本文发现农村基督教的宗教仪式主要有祈祷、赞美、见证、礼拜、洗礼和圣餐等一般性仪式,而婚礼和葬礼则被基督徒称之为基督教的两大礼仪,农村基督教每年有三次大型聚会,即正月培灵聚会、夏季培灵聚会和冬季圣诞聚会。另外,由于农村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使得信徒们之间以及信徒与非信徒之间有着一系列与基督教有关的互动,这些互动对于全面考察农村基督教信仰极其重要。从文化主位的立场出发,农村基督教信仰中的互动仪式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互动仪式有助于信仰选择的形成,可以促进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不断的参与互动仪式巩固了基督徒的宗教信仰,而且基督教互动仪式可以调节信徒的内心,使信徒得到“喜乐”。但是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也有一系列的负功能,地方政府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对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的正功能加以利用,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互联网是你的福音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互联网是你的福音吗?(论文提纲范文)
(1)你借的势,是风口还是赛道?(论文提纲范文)
风口易落,赛道无止 |
借势——快! |
案例:雅客如何借势2003年的非典? |
借势考验胆识 |
(3)你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中(论文提纲范文)
期待, 未来的物流业 |
努力,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4)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当熟人社会出现“夹生人”群体 |
1.1 研究缘起:酉阳人“有洋人”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熟人社会交往问题研究 |
1.3.2 共文化理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1.3.3 中国乡村教会及农民基督徒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民族志:从呈现差异到理解意义 |
1.4.2 田野点概况 |
1.4.3 合作研究者(研究对象)构成情况 |
1.4.4 资料搜集与分析策略 |
1.5 内容框架 |
2 认识酉阳:跨文化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2.1 《酉阳杂俎》与酉阳地区留守人群的信仰文化 |
2.2 “酉阳教案”与教民冲突的发生机制 |
2.3 “土生土长的洋牧师”与酉阳土家基督徒共文化传播 |
3 作为乡村共文化群体的酉阳土家基督徒 |
3.1 关于酉阳土家基督徒的身份标签 |
3.1.1 “老粑粑些”和“不做正事” |
3.1.2 “愚昧无知” |
3.1.3 “不要老主人” |
3.2 围绕身份标签的抗争与妥协 |
3.2.1 展示“精兵” |
3.2.2 以行代言 |
3.2.3 假借权威 |
3.2.4 主动澄清 |
3.2.5 背地批评,当面沉默 |
3.3 群际分界:“出门欢喜进屋愁” |
4 日常交流情境下的共文化传播与冲突协商 |
4.1 家庭内部:“反对”与“顺服” |
4.1.1 家庭内部的“顺服”与“相互尊重” |
4.1.2 家庭内部的“反对”与冲突协商 |
4.2 邻居团转:“要和世人和好” |
4.2.1 团转互助中的共文化传播 |
4.2.2 跨群体互动中的信仰碰撞 |
4.3 教会内部:“信仰共同体”交流网络的建构 |
4.3.1 熟人交往关系的延伸与拓展 |
4.3.2 内群体交流网络的建构途径 |
4.4 教会与世俗:礼仪的碰撞 |
4.4.1 婚嫁礼仪的代偿与拼接 |
4.4.2 丧葬礼仪的争战与退让 |
5 结论与讨论:镶嵌于乡土的“夹生人” |
5.1 “夹生”的三重含义 |
5.2 “镶嵌”的三重视角 |
5.3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对象简介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我国着名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文案研究(2013—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双十一”研究现状 |
0.2.2 广告文案研究现状 |
0.2.3 电商网站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我国着名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的策略和特征 |
1.1“双十一”广告的策略 |
1.1.1 搭档新媒体,多方式的广告覆盖 |
1.1.2 开拓新市场,全方位的广告推广 |
1.1.3 把握消费者心理,有节奏的分段营销 |
1.2“双十一”广告的特征 |
1.1.1 独特性 |
1.1.2 目的性 |
1.1.3 规模性 |
1.1.4 娱乐性 |
第2章“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要素分析 |
2.1“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语言 |
2.1.1 语言文字个性鲜明 |
2.1.2 句式结构简短有力 |
2.1.3 修辞手法多维运用 |
2.2“双十一”广告文案的创意 |
2.2.1 图文并茂的创意形式 |
2.2.2 段子式的创意内容 |
2.2.3 独辟蹊径的创意方法 |
2.3“双十一”广告文案的诉求 |
2.3.1 感性诉求为主要诉求方式 |
2.3.2 商品价格为主要诉求点 |
2.4“双十一”广告文案的效果 |
2.4.1 消费者的感知效果明显 |
2.4.2 消费者的行动效果一般 |
2.4.3 消费者期望形式与内容兼具特色的广告文案 |
第3章“双十一”广告文案存在的问题 |
3.1 形式上力求新奇,过于粗放不羁 |
3.1.1 字里行间的“自黑”与“互黑” |
3.1.2 图文呈现的粗糙和低俗 |
3.2 创意上追求话题效应,过于盲目失焦 |
3.2.1 忽视品牌,主题创意的定位模糊不清 |
3.2.2 盲目造势,片面追求广告点击量 |
3.3 诉求上诉诸购买,过于推崇物质欲的满足 |
3.3.1 消费主义的过度诱导 |
3.3.2 被制造的网购狂欢 |
3.4 效果上偏重艺术渲染,过于空泛失实 |
3.4.1 华而不实的特惠利益承诺 |
3.4.2 过分夸大的商品效果包装 |
第4章“双十一”广告文案的优化建议 |
4.1 从文案形式和创意层面强化“双十一”主题 |
4.1.1 主题创意的核心聚焦和推广 |
4.1.2 文案呈现的个性和立体 |
4.1.3 文案表达的真实和适度 |
4.2 从文案诉求层面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 |
4.2.1 差异化的文案定位明确电商网站的品牌理念 |
4.2.2 独创性的文案风格塑造电商网站的品牌个性 |
4.2.3 合理化的文案诉求构建电商网站的品牌文化 |
4.3 从文案效果层面实现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和文化引导 |
4.3.1 基于消费者使用媒介偏好的文案形式新媒体化 |
4.3.2 基于消费者购物需求满足的文案内容实质化 |
4.3.3 基于消费者文化引导的文案正能量传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我国着名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B 199则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文案文本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议程设置概述 |
2.1 议程设置理论的缘起和内涵 |
2.2 影响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分析 |
2.2.1 媒介层面的影响因素 |
2.2.2 受众方面的因素 |
2.3 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
2.3.1 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 |
2.3.2 网络媒体设置议程的新特点 |
第3章 议程设置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一致性 |
3.2 议题内容和舆论引导的一致性 |
3.3 信息选择层面的一致性 |
第4章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1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
4.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 |
4.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大拓展 |
4.1.3 新媒体的快捷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
4.1.4 师生间距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逐渐缩小 |
4.2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4.2.1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滞后性 |
4.2.2 传播方式的单一性 |
4.2.3 捕捉时机的滞后性 |
4.2.4 传播者媒介素养的低层次性 |
4.2.5 信息传播话语的强制权威性 |
第5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基本遵循 |
5.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
5.1.1 选择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关键 |
5.1.2 强调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重点 |
5.1.3 构造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难点 |
5.1.4 突出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重中之重 |
5.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
5.2.1 导向性原则 |
5.2.2 针对性原则 |
5.2.3 互动性原则 |
5.2.4 有效性原则 |
5.2.5 整体性原则 |
5.2.6“三贴近”原则 |
第6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实效性提升的路径创新 |
6.1 议题设置来源于生活 |
6.1.1 选取实效性强的议题 |
6.1.2 注重议题内容的多层次性 |
6.1.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6.1.4 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内容的服务性 |
6.2 传播方式指向于互动 |
6.2.1 思想政治教育者思维方式的转向 |
6.2.2 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自媒体平台 |
6.2.3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理念 |
6.3 时机把握侧重于精准 |
6.3.1 优先抢占时机,力争在第一时间定义话题 |
6.3.2 优先设置议题,掌握舆论主导权 |
6.3.3 占领“两个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权 |
6.4 传播载体融合于多元 |
6.4.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
6.4.2 校园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
6.5 媒介素养提升于优质 |
6.5.1 教育者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
6.5.2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
6.6 信息传播话语落地于平易 |
6.6.1 以理念转变为先导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回归生活世界 |
6.6.2 以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为契机保障其网络话语权的实现 |
6.6.3 以汲取网络新话语为前提大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
6.6.4 以立体化引导为主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意义的输入与选择”: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来源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说明 |
(二) 对研究方法的补充说明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以H市五所高校为例 |
第一节 基督教在五所高校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动因 |
第三节 新时期大学生对基督教的认识 |
第二章 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网络 |
第一节 随机传播 |
一、寻找信徒 |
二、校园随机传讲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活动邀请 |
二、私人交往 |
第三节 组织传播 |
一、校园公益活动 |
二、宣教夏令营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第三章 “信仰的意义”构成:团契生活与信徒间交往 |
第一节 “信仰的共同体”:团契 |
第二节 团契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团契聚会的一般形式 |
一、教唱新歌、诗歌敬拜 |
二、证道 |
三、奉献 |
四、小组分享 |
五、实际应用 |
第四节 校园内交往:团契生活的延伸 |
第四章 “社会的意义”传输:皈信的选择 |
第一节 身份的转换:作为信徒的大学生 |
第二节 情境中的选择 |
一、个案的访谈 |
二、信徒的社会支持网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复杂性 |
二、多重作用下的宗教皈依 |
三、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录一:大学生信徒与基督教调查问卷 |
附录二:采访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碰撞与共生:农村基督教本土化过程中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研究 ——以甘肃省L村的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及主要观点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及主要观点 |
1.2.3 文献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4 理论依据 |
1.5 研究思路与资料收集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基督教发展现状 |
2.1 调查点基本概况 |
2.1.1 调查点地理概貌 |
2.1.2 调查点信仰传统 |
2.2 数据来源及基本描述 |
2.2.1 基督教徒访谈个案情况汇总 |
2.2.2 民间信徒样本基本情况汇总 |
2.3 基督教在当地的发展历程 |
2.3.1 河西走廊的“来宾“——基督教初传天水 |
2.3.2 以亲属化网络为纽带——基督教导入L村 |
2.3.3 个体化动机的扩充——基督教的蔓延 |
2.3.4 以稳定家庭为目的的皈信——基督教的内生 |
2.3.5 总结 |
3 民间信仰与基督教共处的实证分析 |
3.1 非教徒眼中的基督教 |
3.1.1 多神信仰传统催生包容性态度 |
3.1.2“教”、“徒”分离的双重审视 |
3.1.3 影响民间信徒参与基督教活动的因素分析 |
3.1.4 从民间信徒视角预测基督教发展态势 |
3.2 基督教自身的存在形态 |
3.2.1 抽象教义与具体仪式的双重呈现 |
3.2.2 心理认同与行为实践的差异 |
3.2.3 基督教在博弈格局中力量失衡 |
3.3 结论 |
4 基督教与民间信仰的契合 |
4.1 相似的信仰动机——对现实苦难的申辩 |
4.2 相似的伦理准则——对日常生活的回归 |
4.2.1 伦理主导信仰的交往模式 |
4.2.2 关系取向的信仰逻辑 |
4.3 相似的彼岸理想——对灵魂的交代 |
4.3.1 两者的原始差别 |
4.3.2 两者在当地民间的调和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化洋入土——基督教本土化的可能性 |
5.1.2 生命的欢歌——基督教本土化的建设性 |
5.1.3 宗教史上的过客——基督教本土化的发展性 |
5.1.4 多样性与独立性共存——基督教本土化的现实性 |
5.2 建议 |
5.2.1 民族文化层面——用文化自信涵化“外宾” |
5.2.2 基层政府组织——积极引导、互利共存 |
5.2.3 教会方面——发扬基督教的社会功能 |
5.2.4 民间信徒方面——既要包容又要尊重 |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 |
5.4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9)论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文学情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学情感的内涵与作用 |
第一节 文学情感的基本内涵 |
一、 文学情感的界定 |
二、 文学情感的生成演变 |
第二节 情感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
一、 文学创作的内驱力 |
二、 文学鉴赏的催化剂 |
第二章 现代网络的文学情感空间 |
第一节 网络时代文学情感理念的变迁 |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文学情感表达方式 |
一、 欲望化对抗 |
二、 孤独式宣泄 |
三、 渴望游戏的心态 |
第三节 网络写作中的文学情感特征 |
一、 情感的自由性 |
二、 情感的现实性 |
三、 情感的真实性 |
第三章 网络文学的情感审思 |
第一节 网络文学情感价值取向 |
一、 狂欢化的角色僭越 |
二、 后现代主义场景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的审美视线 |
一、 平民化审美趣味 |
二、 娱乐化审美风格 |
第三节 网络写作中的道德思考 |
第四章 重构网络文学的情感世界 |
第一节 倡导生态化文学情感的现实缘由 |
一、 网络写作的商业化背景 |
二、 网络叙述中文学情感的沉浮倾向 |
第二节 网络文学情感的生态化构成 |
一、 生命律动:生活情感的真实流放 |
二、 自然书写:文本情感的话语敞亮 |
三、 心灵感悟:审美情感的和谐互动 |
第三节 网络文学情感生态化的意义 |
一、 转型与回归 |
二、 继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及其功能分析 ——基于甘肃Q县L镇基督教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农村基督教信仰中的互动仪式 |
第一节 主要的宗教互动仪式 |
第二节 农村基督教的团契仪式——三大聚会 |
第三节 基督教的两大礼仪 |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仪式 |
第四章 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信仰选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固化信仰 |
第四节 心理调节——内心“喜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讨论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互联网是你的福音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你借的势,是风口还是赛道?[J]. 叶茂中.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1(08)
- [2]13小时[J]. 迪恩·梅耶,刘葆花. 译林, 2018(05)
- [3]你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中[J]. 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8(07)
- [4]夹生:一个乡村共文化群体的日常交流与冲突协商 ——以酉阳土家基督徒为个案[D]. 王媛. 武汉大学, 2017(06)
- [5]我国着名电商网站“双十一”广告文案研究(2013—2015年)[D]. 陶兰. 湘潭大学, 2016(03)
- [6]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实效性研究[D]. 申芳芳.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7]“意义的输入与选择”: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研究[D]. 刘高见. 安徽大学, 2016(10)
- [8]碰撞与共生:农村基督教本土化过程中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研究 ——以甘肃省L村的调查为例[D]. 张雪露.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9]论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文学情感[D]. 衡云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 [10]农村基督教信仰互动仪式及其功能分析 ——基于甘肃Q县L镇基督教堂的实证研究[D]. 成军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