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高校排名公布(论文文献综述)
吴晶晶,姜仁珍[1](2021)在《基于专利分析的青岛高校2011-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以专利数量排名前7的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2011年到2020年青岛地区高校公开的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以专利数量排名前7的高校专利为例,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类型、专利法律状态、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技术领域、专利转让与许可、国外专利申请量、专利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高校近10年专利数量增长迅速,专利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但是失效专利较多,专利的维持年限不长,专利转让率低,同时国际专利申请重视不够;各高校专利创新能力差异明显。未来应出台以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快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机构管理来激励青岛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以及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赖晓敏[2](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周红芳[3](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认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冯桂凤,孙智[4](2021)在《专利创造视角下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2006-2018年贵州省专利申请、授权和有效专利数据,从专利类型的构成、专利申请人的构成、涉外专利申请情况、各地区专利分布情况等维度分析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效。自2006年《贵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5)》发布以来,贵州专利创造能力取得较大突破,为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但相比发达及周边省市,专利拥有量规模和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较少,省内各地区之间专利发展不平衡。立足贵州现阶段省情,促进贵州专利创造"量质齐升",需加强政策引导和区域协调发展,注重优势特色产业领域专利创造能力提升,注重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更好助力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张志英[5](2021)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组织边界和知识来源为标准,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划分为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政府推出多种研发资助措施,并将加强不同组织间的研发合作作为政府资助政策引导的目标之一,以期提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纺织产业进入了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加快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纺织产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虽然纺织产业研发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经费逐年增加,但政府经费在企业研发经费总额中占比却较低。政府研发资助低于最优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诱导私人研发支出的作用,无法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同时,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也引发了众多质疑。政府研发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纺织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在深入剖析纺织产业创新现状及政府研发资助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二项选择模型、顺序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模型等,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研究:问题一,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三,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效应;问题四,纺织业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中介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显着激励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作用;分别对纺织业内的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子行业内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着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结果正好相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会因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主要体现为,在纺织子行业与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明显地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则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在国有企业中的激励效应。(2)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有显着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开展的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异,相较于内部研发强度较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资助在内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内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更大。(3)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都对创新绩效有显着促进作用。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带来的激励效应;内部研发与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研发通过与内部研发结合可以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企业同时开展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更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4)纺织业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显着的中介效应,其中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企业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表现为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二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合作研发(基于科学的合作与基于市场的合作)、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三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基于科学的合作、基于科学的合作促进科研储备绩。尽管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了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在所有路径中,内部研发是整个创新链的核心环节,政府欲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发挥研发资助的杠杆作用收效甚微。基于研究结论,总结了研究的政策启示:继续加大政府对纺织业的研发资助力度,注重资助目标的明确性;完善纺织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维护创新者的利益,保证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建立真正有效的政府驱动型合作创新平台,实现政府资助目标通过高强度的研发合作机制有效传导;制定有效提高纺织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避免与创新相关的市场无效率行为。研究结论不但深化了外部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中关于政府资助政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解,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和更具针对性的旨在推动我国纺织业开展多样化研发模式、提升创新绩效的科技资助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彭名明[6](2020)在《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专利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元梁[7](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曾洁[8](2020)在《抗肿瘤药物新药研发的专利保护策略》文中提出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今仍是全球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健康,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环境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肿瘤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肿瘤作为如今的世界性难题受到了各大医药机构的高度重视,抗肿瘤药物成为药物研发的重点对象。新药研发具有投资大、风险高、难度大、周期长、回报丰厚的特点,如何保护好新药发明的知识产权成为影响新药研发收益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新药研发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以专利为战场的知识产权竞争。因此,专利保护策略成为了新药研发的必修课。近年来我国制药机构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水平与国际制药巨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除了技术上的落后之外,还在于我国药物研发企业的专利保护水平较差,许多好的研发成果常常因为专利保护漏洞被迫停滞,而许多跨国制药企业,他们专业的团队为每一项研究成果量身打造了全方位的专利壁垒,不仅有效地防范了仿制企业的狙击,还极大地延长了市场独占权的生命周期,在专利保护上的投资远远小于新药研发的投资,其能够创造的回报却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另一方面,对于仿制药企业来说,专利的专研同样地重要,科学的进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仿制药只要找准切入点,同样能够创造巨大成果,这就同样需要详尽缜密地进行专利调研与分析,找到突破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对专利保护策略的运用和研究正是我国当前仿制药和新药研发企业所严重欠缺的短板,因此,专利保护要为新药研发保驾护航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专利保护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通过对抗肿瘤药的专利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抗肿瘤药新药研发的发展现状和态势,为抗肿瘤新药研发的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或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新药研发的专利保护策略。但是没有人针对抗肿瘤药物的新药研发制定量身定制的专利保护策略。本文采用例举法、分析归纳法从中外原研制药公司抗肿瘤药物典型案例分析中入手,结合药物研发与专利保护的特点总结出原研机构对抗肿瘤原研药品的专利保护策略,重点阐述专利申请和布局阶段的专利保护策略,并分析讨论专利保护策略如何在新药研发、营销和诉讼中发挥作用。在医药领域,原研机构是否能成功运用良好的专利保护策略对其原研药品申请和布局专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生命线。本文介绍的专利保护策略主要包括专利申请空间布局策略、时间布局策略、技术布局策略。专利申请空间布局策略:一般原研机构对原研药申请专利都会及时在中国大陆(CN)、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欧洲专利局(EP)、美国(US)等国家/地区开始布局,根据原研药品上市后生产、销售、进出口等情况,原研机构应尽可能多的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进行布局,在药品走向全球的同时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专利申请时间布局策略:在时间布局上,首先要慎重选择首次申请专利的时机。一旦核心专利申请完成以后,原研机构应该立即启动后续的改进研究,在核心专利授权后自申请日起算20年的专利保护期内,应持续不断地及时申请围绕核心专利的外围专利,延长药品的生命周期。专利申请技术布局策略:分为核心专利策略和外围专利策略。核心专利策略:原研机构在全新的原研药研发过程中对于取得的基础性、原创性、首创性的发明创造要及时申请核心专利。核心专利是整个专利保护体系的“地基”,申请核心专利至关重要。首先,要慎重选择首次申请核心专利的时机;其次,要圈定合适的专利保护范围;最后,要重视核心专利的文本质量,保证其完全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说明书公开充分等各项专利法条款。药物的核心专利包括涵盖药物化合物的通式化合物、具体化合物、立体异构体化合物专利,还包括药物的晶型、制剂和用途专利。外围专利策略:是在核心专利的基础上对药物专利保护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原研机构在申请核心专利保护的同时,可以考虑及时申请全方位多样化的外围专利,例如:药物化合物外围的类似物专利、前药或者药物代谢物专利、新药物晶型或盐型专利、药物组合物专利等,围绕核心专利构建出严密健全的专利保护体系。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互为基础和屏障,通过灵活运用二者进行合理布局可以使专利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做好专利分析和综述可以为研发立项提供支持,有的放矢;做好专利持续跟进,可以为研发方向提供预警和启发,及时纠错;做好专利的撰写和挖掘可以将科研成果牢牢掌握;这些都是专利保护策略对研发阶段的重要意义。原研药品上市后的营销过程中良好的专利保护策略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原研机构占尽先机,有力地打击竞争对手,一直保持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高质量的核心专利加上多样化的外围专利形成牢固的专利保护壁垒,让原研机构能抵御各方竞争对手专利无效诉讼的进攻,免受他人专利侵权诉讼的攻击,还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企业产品信誉度和企业声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黄晨[9](2020)在《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变革远比以往任何时期要更加深刻,意义更加深远。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增进,技术创新的规模和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以技术为导向的无机陶瓷膜企业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保护水平,因而以专利文献为切入点,研究无机陶瓷膜专利布局,对促进无机陶瓷膜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无机陶瓷膜专利数据,对无机陶瓷膜专利布局状况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通过对全球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主要创新国专利技术分析、国内失效专利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领域和孔径控制领域这两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申请态势和技术布局进行专利分析研究;对无机陶瓷膜失效专利分析,对在华失效专利布局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从全球专利申请趋势来看,无机陶瓷膜领域专利申请呈现曲折上升的态势,与无机陶瓷膜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67-1981年)、低速增长阶段(1982-1996年),高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2)从专利来源国和目标国来看,日本、美国和中国属于全球主要技术原创国,日本和美国不仅在海外进行大量专利申请,而且也注重对各个国家的专利布局。中国在无机陶瓷膜领域的申请量远超其他国家,但对外布局量很少,对外布局国家数也不多,我国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专利布局。(3)从创新主体来看,无机陶瓷膜申请人大多来自日本、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排名前20位中,日本、美国和中国在无机陶瓷膜领域具有明显的专利优势,尤其是日本企业表现更为突出,而中国的申请人主要是科研院所。(4)从各国专利技术分布上来看,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领域方面,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氧化铝陶瓷膜、氧化硅陶瓷膜、氧化锆陶瓷膜三个技术分支上。中国与美国和日本在无机陶瓷膜基体材料技术分布有所差别,主要专利布局集中在氧化铝陶瓷膜、氧化硅陶瓷膜和氧化钛陶瓷膜,而氧化锆陶瓷膜相对较少。在无机陶瓷膜孔径控制领域方面,美国、日本和中国在无机陶瓷膜孔径控制中专利申请量主要集中在微滤膜和超滤膜上,纳滤膜相对较少。(5)从在华无机陶瓷膜领域的失效专利来看,在华无机陶瓷膜领域失效专利有734件,主要是由权利终止、撤回、驳回构成,放弃造成的专利失效较少,撤回和权利终止的专利申请是主要失效原因。中国和日本的主要专利失效原因是未交年费而造成的权利终止,其次是撤回,驳回和放弃较少。美国的主要专利失效的原因是撤回,其次是权利终止。
肖毅[10](2020)在《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在连续三个五年计划中,我国都提出了要推广高效节能电机以及开发稀土永磁电机的要求,以此促进电机产业的全面升级,提高电机的能效水平,深化工业节能减排工作。通过鼓励永磁同步电机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压缩机等用能设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达到全面提升用能设备能效水平的目的。本论文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稀土永磁电机的全球趋势走向、主要创新国家、专利技术分布、主要创新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稀土永磁电机专利的发展趋势、主要创新国家的申请情况、申请分布情况、布局情况、创新主体技术分布、法律状态等方面阐述稀土永磁电机在全球以及在华专利状况,从专利基本情况、专利布局情况、专利合作与运营、法律状态、专利优先权和简单同族方面对国内外主要创新主体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全球有关于稀土永磁电机的专利申请为7136件,其中中国申请人申请量为3054件,国外申请人申请量为4082件,中国、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法国是这一领域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是全球主要的专利布局国家,钕铁硼永磁体的制备和电机转子结构的设计是国内外申请的重点技术分支。有关稀土永磁电机技术的在华专利申请量为3348件。其中国内申请人申请2974件,国外申请人共申请374件。共有14个国家近50家企业来中国申请专利,中国已成为国外创新主体申请布局的主要目标国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专利申请总体上呈自东向西明显递减走势,华中和西部地区申请量较低,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更强,申请的专利数量也更多。从专利申请基本情况上看,中国创新主体是近五年最为活跃的技术创新企业,虽然国外创新主体在近五年的申请数量较少,但其技术创新实力更强;从专利区域布局上来看,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是国外创新主体的重点专利布局国家,国内创新主体仅在国内进行专利布局;在技术分布方面,主要体现在国内创新主体在其他技术延伸上,缺乏在其他永磁体上的研发,除转子结构的设计上,中国创新主体在结构方面申请的专利技术则较少,远不如日本和德国创新主体;从专利合作运营方面,国内外创新主体大多以与旗下子公司合作或是子公司之间合作为主,国外创新主体少部分专利申请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与中国的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申请。
二、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高校排名公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高校排名公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专利分析的青岛高校2011-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以专利数量排名前7的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岛高校专利分布情况 |
1.1 专利总体产出特点 |
1.2 专利发展趋势 |
1.3 专利法律状态 |
1.4 专利维持年限 |
2 青岛地区申请量排名前7的高校专利分析 |
2.1 专利产出特点 |
2.2 专利技术领域分析 |
2.3 专利转让/许可分析 |
2.4 专利价值度分析 |
3 结语 |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专利研发 |
1.3.2 专利评价 |
1.3.3 专利转化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业专利 |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
2.2.3 农业专利质量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7.1.1 空间计量模型 |
7.1.2 数据来源 |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
8.3 讨论 |
8.3.1 研究不足 |
8.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思想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
2.1.3 简要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
3.1 理论依据 |
3.2 历史依据 |
3.3 现实依据 |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国家创新体系 |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4.1.3 相关概念辨析 |
4.2 构成要素 |
4.2.1 行为主体因素 |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3 主要特点 |
4.3.1 开放性 |
4.3.2 系统性 |
4.3.3 流动性 |
4.3.4 安全性 |
4.4 建立原则 |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
4.5 目标体系 |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
4.6 创新活动 |
4.6.1 科学创新 |
4.6.2 技术创新 |
4.6.3 制度创新 |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
4.7 体系运行 |
4.7.1 运行模式 |
4.7.2 运行机制 |
4.7.3 运行环境 |
4.7.4 演化路径 |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
6.1 创新主体:企业 |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
6.2.2 实施跨国并购 |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
6.3.1 有利影响 |
6.3.2 不利影响 |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
7.1 创新主体:政府 |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1 发展历程 |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
8.2 创新活动 |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
8.3 开放水平测度 |
8.3.1 国际比较 |
8.3.2 总体评价 |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
8.4.3 中国优势 |
8.4.4 应对策略 |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
9.1 国际经验 |
9.1.1 美国经验 |
9.1.2 日本经验 |
9.1.3 德国经验 |
9.1.4 以色列经验 |
9.2 重要启示 |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专利创造视角下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专利指标的贵州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评价 |
1.1 专利申请、授权及有效专利概况 |
1.2 专利申请分析 |
1.2.1 专利类型构成 |
1.2.2 专利申请人构成 |
1.2.3 涉外专利申请 |
1.3 专利授权及有效专利分析 |
1.3.1 三种专利授权 |
1.3.2 有效专利拥有量 |
2 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 专利拥有量“少而不优”“小而不强” |
2.2 高价值专利拥有量较少 |
2.3 省内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
3 推动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建议 |
3.1 强化政策引导和区域协调发展 |
3.2 强化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的专利创造能力提升 |
3.3 注重高价值专利培育 |
(5)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纺织业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中国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现状 |
1.1.3 政府研发资助的必要性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4.1 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的概念及类型 |
1.4.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概念及类型 |
1.4.3 纺织业创新绩效的概念及类型 |
1.4.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交易成本理论 |
2.2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研发模式研究 |
2.2.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2.2.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2.3 纺织业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研究 |
2.3.1 纺织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3.2 纺织业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2.4 政府研发资助与纺织业创新绩效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3.2.1 样本与变量 |
3.2.2 模型与方法 |
3.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全样本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3 政府研发资助对不同子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
3.3.4 稳健性检验 |
3.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3.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3.4.2 结果讨论 |
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分析 |
4.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假设 |
4.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研究设计 |
4.2.1 样本与变量 |
4.2.2 模型设定 |
4.2.3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3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的影响 |
4.3.2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合作研发的影响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4.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4.4.2 结果讨论 |
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
5.1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假设 |
5.2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 |
5.2.2 变量与模型 |
5.3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检验结果 |
5.3.1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3.2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交互效应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5.5.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5.5.2 结果讨论 |
6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1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6.2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变量 |
6.2.2 模型与方法 |
6.3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实证检验结果 |
6.3.1 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2 内部研发、合作研发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
6.3.3 合作研发的门槛效应检验 |
6.4 纺织业研发模式的中介效应假设检验情况与结果讨论 |
6.4.1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
6.4.2 结果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
2.1.2 竞技体育 |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
2.4 小结 |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
4.2.2 指标选取 |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
5.3 小结 |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8)抗肿瘤药物新药研发的专利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分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状分析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提出问题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 |
2.1 相关概念的介绍 |
2.1.1 肿瘤与抗肿瘤药物 |
2.1.2 新药研发的过程 |
2.1.3 创新药与仿制药 |
2.1.4 专利 |
2.1.5 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 |
2.1.6 专利申请时机 |
2.1.7 专利的保护范围 |
2.1.8 专利无效诉讼与专利侵权诉讼 |
2.2 调研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如何在新药研发中申请和布局专利 |
3.1 上海药物所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布局分析 |
3.1.1 上海药物所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的国家/地区空间分布分析 |
3.1.2 上海药物所抗肿瘤药物专利历年申请趋势分析 |
3.1.3 上海药物所抗肿瘤药物专利申请技术主题类型分析 |
3.2 分析抗肿瘤药物典型案例调查原研公司对原研药的专利保护策略 |
3.2.1 典型案例1——深圳微芯生物公司的西达本胺 |
3.2.2 典型案例2——诺华公司的伊马替尼 |
3.3 新药研发专利保护策略总结 |
3.3.1 专利申请空间布局策略 |
3.3.2 专利申请时间布局策略 |
3.3.3 专利申请技术布局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专利保护策略如何在新药研发、营销和诉讼中发挥作用 |
4.1 典型案例1——贝达药业公司的埃克替尼 |
4.1.1 药物概述 |
4.1.2 专利检索方法和结果 |
4.1.3 专利保护策略分析 |
4.2 典型案例2——江苏恒瑞公司的阿帕替尼 |
4.2.1 药物概述 |
4.2.2 专利检索方法和结果 |
4.2.3 专利保护策略分析 |
4.3 专利保护策略作用总结 |
4.3.1 专利保护策略在新药研发中发挥作用 |
4.3.2 专利保护策略在营销中发挥作用 |
4.3.3 专利保护策略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现状概述及数据处理 |
2.1 无机陶瓷膜基本概述 |
2.1.1 无机陶瓷膜的定义 |
2.1.2 无机陶瓷膜的分类 |
2.2 无机陶瓷膜研究现状 |
2.2.1 国外无机陶瓷膜的发展现状 |
2.2.2 国内无机陶瓷膜的发展 |
2.2.3 无机陶瓷膜专利分析研究现状 |
2.3 无机陶瓷膜技术分解与数据处理 |
2.3.1 技术分解 |
2.3.2 相关事项约定与说明 |
2.3.3 数据检索和处理 |
3 无机陶瓷膜领域全球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
3.1 全球申请趋势分析 |
3.2 技术创新国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
3.2.1 技术创新国专利申请分布 |
3.2.2 主要创新国技术来源国与目标国分析 |
3.3 全球主要申请人分析 |
3.4 全球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
3.4.1 国外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 |
3.4.2 国内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 |
3.5 陶瓷纳滤膜技术路线分析 |
3.6 小结 |
4 无机陶瓷膜技术领域主要创新国专利技术分析 |
4.1 美国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
4.1.1 美国申请趋势分析 |
4.1.2 美国专利布局分析 |
4.1.3 美国申请人分析 |
4.1.4 美国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
4.2 日本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
4.2.1 日本申请趋势 |
4.2.2 日本专利布局分析 |
4.2.3 日本申请人分析 |
4.2.4 日本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
4.3 中国专利技术申请分析 |
4.3.1 中国申请趋势分析 |
4.3.2 技术来源国分析 |
4.3.3 中国申请人分析 |
4.3.4 中国无机陶瓷膜专利技术分布 |
4.4 小结 |
5 在华无机陶瓷膜失效专利分析 |
5.1 失效专利的类型 |
5.2 失效专利构成 |
5.3 失效专利来源国 |
5.4 失效专利主要申请人 |
5.5 重点失效专利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稀土永磁电机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电机专利分析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数据检索与处理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分解表 |
2 全球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分析 |
2.1 全球专利发展状况及申请趋势 |
2.2 全球创新区域分析 |
2.2.1 全球专利申请情况 |
2.2.2 主要创新国家专利申请分析 |
2.2.3 主要市场布局国技术来源分布分析 |
2.3 全球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
2.3.1 国内外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
2.3.2 主要创新国家专利技术分布 |
2.3.3 全球主要创新主体技术布局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在华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分析 |
3.1 在华稀土永磁电机专利申请趋势 |
3.2 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分布情况 |
3.3 国外来华申请专利技术分布 |
3.4 在华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
3.5 国内稀土永磁电机专利省市分布 |
3.6 在华技术分布分析 |
3.6.1 国内省市技术分布 |
3.6.2 在华主要创新主体技术分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主要创新主体对比分析 |
4.1 主要创新主体专利申请基本情况 |
4.2 主要创新主体专利区域布局分析 |
4.3 主要创新主体专利技术分布分析 |
4.4 主要创新主体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
4.5 主要创新主体专利合作及运营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差距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差距 |
5.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高校排名公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专利分析的青岛高校2011-2020年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以专利数量排名前7的高校为例[J]. 吴晶晶,姜仁珍.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1(12)
- [2]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4]专利创造视角下贵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研究[J]. 冯桂凤,孙智. 科技创业月刊, 2021(03)
- [5]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张志英.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6]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专利布局研究[D]. 彭名明. 天津大学, 2020
- [7]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8]抗肿瘤药物新药研发的专利保护策略[D]. 曾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0(07)
- [9]无机陶瓷膜专利信息分析研究[D]. 黄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10]稀土永磁电机专利分析研究[D]. 肖毅.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