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炭疽菌对墨兰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雷健,吴远航,赵兴坤,蒋凌雁,刘攀道,罗丽娟[1](2021)在《炭疽菌侵染对柱花草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揭示柱花草在生理生化层面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响应,以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 Reyan No.2)为材料,分析接种炭疽菌96 h后对柱花草叶片抗氧化系统、6种矿质元素和16种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炭疽菌后,柱花草叶片的磷、钾、钙、铁、钠浓度显着提高,同时,也导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类黄酮、原花青素等抗氧化相关酶活性或代谢产物浓度显着提高。此外,炭疽菌侵染使柱花草叶片的丙氨酸和β-丙氨酸浓度分别提高7.61和1.43倍,且这两种氨基酸在体外对胶孢炭疽菌生长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实验显示,柱花草通过提高抗氧能力及增加丙氨酸与β-丙氨酸的积累来抵抗炭疽菌侵染。
舒娟[2](2021)在《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原产于印度,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炭疽病是芒果生产期及采后储藏重要的病害之一,炭疽菌可以侵染芒果的枝条、叶片、花蕊、果实等部位,导致枝条枯萎、叶片脱落以及果实腐烂等,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实验室前期对全国主要芒果产区(广西、云南、海南、四川、贵州、广东)的芒果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系统鉴定,发现有14种炭疽菌可引起芒果炭疽病。本试验以芒果炭疽菌的优势种亚洲炭疽(C.asianum)、暹罗炭疽(C.siamense)和果生炭疽(C.fructicola)中致病性强和致病性弱的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菌株的杂交交配、侵染特性、寄主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温度、p H、光照、营养(碳源、氮源)对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以及不同菌株的生长速率和干重。结果发现,不同种类菌株在PDA上的生长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6个菌株的平均最适温度为25℃-28℃,不同种类的菌株的生长温度有差异;6个菌株在p H 5-12范围均能生长,但在偏酸或偏碱性环境下生长更好;光照对暹罗炭疽的生长没有影响,对果生炭疽和亚洲炭疽的生长有影响;6个菌株在淀粉中生长最快,但是菌丝不发达,菌丝稀疏且匍匐在平板表面;各个菌株在蔗糖上的菌丝相对丰富。2.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株的侵染特性研究。研究了不同温度对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株侵染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对各菌株的侵染能力影响较大:果生炭疽菌株GZ15-1致病力较强,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可成功侵染芒果叶片导致发病,亚洲炭疽菌株YN55-1和暹罗炭疽菌株GD10-1在温度为25℃-30℃时可成功侵染,在25℃下病斑扩展受到限制,温度低于25℃不能致病,果生炭疽菌株HN47-2、亚洲炭疽菌株FJ11-1和暹罗炭疽菌株YN56-1-1在温度为28℃-30℃时可成功侵染,温度低于28℃不能致病。采用孢子液离体接种测定了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对不同芒果品种的致病力,结果发现不同菌株在不同品种的芒果上均能致病,但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台农果实上果生炭疽菌株HN47-2致病力最强,亚洲炭疽菌株YN55-1致病力最弱;象牙果实上亚洲菌株FJ11-1致病力最强,暹罗炭疽菌株YN56-1-1致病力最弱;甜心芒果实上亚洲炭疽菌株FJ11-1致病力最强,果生炭疽菌株GZ15-1致病力最弱。采用组织学观察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在芒果叶片上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在侵染过程中,各菌株在前期孢子萌发时间存在差异,亚洲炭疽菌珠YN55-1萌发最快,3小时已经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成率为2%,菌株FJ11-1 6小时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成率为2%;暹罗炭疽菌株YN56-1-1未形成附着胞,但是3小时分生孢子已经萌发,萌发率达到80%,菌株GD10-1 6小时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成率为16%;果生炭疽菌株GZ15-1和HN47-2,3小时分生孢子已经萌发形成附着胞,附着胞形成率分别为30%、4%。3.不同芒果炭疽菌株的杂交交配研究。通过将136株14个不同种类的芒果炭疽菌株进行种内和种间交配。结果发现,亚洲炭疽菌株互相交配不能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其中28株菌株交配可以产生子囊壳;暹罗炭疽有5株菌株交配能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176株菌株交配能产生子囊壳或不成熟的子囊、子囊孢子;果生炭疽有29株菌株交配可以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90株菌株交配能产生子囊壳或不成熟的子囊、子囊孢子。在种间交配结果中,喀斯特炭疽菌株与亚洲炭疽菌株交配能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与果生炭疽菌株可以产生子囊壳但不能形成子囊孢子,其他种间菌株交配只能发生菌丝聚集,或少量能形成子囊壳。4.不同种类芒果炭疽菌株的寄主范围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测定了12个科的寄主植物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菌株能侵染的寄主植物存在显着差异。在所选的13个植物寄主中,亚洲炭疽只能侵染辣椒、青菜、香蕉、火龙果和珍珠李5种植物,暹罗炭疽能成功侵染玉米、珍珠李、香蕉、火龙果和柿树5种植物,果生炭疽能侵染辣椒、青菜、玉米、珍珠李、香蕉、火龙果、柿树和红薯8种植物。
吕卉[3](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刘灿[4](2020)在《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文中认为无花果炭疽病是无花果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害危害叶片和果实,常使大量果实腐烂,严重影响了无花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感病程度不同的无花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菌的抗性评价,明确品种感抗病性差异,筛选无花果抗炭疽病品种,探究生理生化抗性因子,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初步分析无花果抗炭疽病机理。同时,釆集无花果炭疽病菌株,测定炭疽病菌株的致病力,明确致病力分化的差异,分析炭疽菌株间的致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无花果与炭疽菌间的互作机理,田间防治无花果炭疽病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花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分析对11个炭疽菌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感病品种108B上进行叶片及果实离体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在叶片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其中K7菌株为强致病类型,Y9、A2、Y2、C、I和H等5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A5、Y10、M5和M1等4个菌株为弱致病类型;在果实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弱和无致病力4种类型,其中H4菌株为强致病力类型,A2、Y2和Y9等3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C、I和M1等3个菌株为弱致病力类型,A5、M5、Y和K7等4个菌株为无致病类型。其中Y2、Y和Y10为果实上分离得到,K7、M1、M5、I和C为叶片上分离所得,H4、A2和A5为叶柄上分离所得。致病力与病原菌来源的无花果病样部位较符合。2致病力强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测定了K7和A5两株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条件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以及附着胞的生成率。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K7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均显着高于弱致病力菌株A5。28℃下K7菌丝生长速率为1.11mm/d;K7在固体PDA培养基下产孢量为2×106个/m L,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2.3×106个/m L;培养24h时K7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6,萌发率达93.89%;K7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3,生成率达57.07%;K7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可达93.48%;K7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达58.12%;在24h光照条件下K7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达98.43%;在24h光照下K7附着胞生产率达46.77%;相对湿度97%下K7菌的最适萌发率为97.46%;相对湿度为92%条件下附着胞生成率达83.75%。28℃下A5炭疽菌平均生长速度为0.94mm/d;仅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1.1×106个/m L;A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3,萌发率达89.13%;A5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5,生成率达11%;A5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达77.53%;A5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为20.66%;在12h光暗交替下A5附着胞生成率达13.64%;A5菌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最适萌发率达77.32%;A5在相对湿度为100%条件下生成率达12.47%。3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比较了K7和A5在纯培养下和接种于不同品种上CWDEs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纯培养下产酶诱导时,K7均能产生PG、PMG和CX三种酶,而A5只产出PG和PMG;接种于不同品种后酶活性差异显着,同一品种内K7中CX活性远高于A5;A5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内P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K7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PM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侧面反应出与炭疽菌的致病力呈正相关。4品种抗病性分析参照炭疽病田间病情分级标准,分别采用田间抗性实际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鉴定方法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金奥芬和108B对炭疽病表现感病;青皮表现中感;玛斯义淘芬、121E、波姬红和110C表现抗病。选取强致病力菌株K7对这7个无花果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08B为高度感病品种;青皮属于中度感病品种;玛斯义淘芬、金奥芬、121E、波姬红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两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5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通过接种不同品种,测定了POD、PPO、SOD和PAL4个植物基础防御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接菌初期品种间酶活力的差异以及相同品种间接种和未接种的明显差异,无花果抗病品种叶片中的PAL和PPO活性峰值时间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对病原菌侵染后做出反应较慢;抗病品种内SOD活性增幅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接菌后,波姬红和108B叶片中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感病品种的POD活动峰值早于抗病品种。6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用Khadar等报道的8对来自无花果基因组的SSR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不同无花果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及其与抗病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种之间亲缘关系存在差异。金奥芬和110C聚为一类;青皮和108B为一类,说明两两之间亲缘关系较强。结合以上田间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品种抗性关系的结果,青皮和108B为中感病以上品种;玛斯依淘芬、121E、波姬红、金奥芬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玛斯依淘芬、金奥芬、121E和波姬红品种都有一条550bp DNA片段,而青皮、110C和108B品种中没有该条带。可能品种抗性与550bp DNA片段有关。
吴红渠[5](2020)在《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文中提出化学农药长期、过量使用,不但导致生态环境污染,而且引起病虫害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利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既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能延缓病虫害的抗药性。但是,目前生物农药品种少、杀菌(虫)谱窄、防效慢、效果差、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物农药的推广和应用。随着国民对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对于生物农药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具有产孢能力强、作用机制多样、寄生普广、环境友好等特性,是一株极具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生防真菌。在国外粉红粘帚菌已应用于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国内主要围绕粘帚菌分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重寄生和拮抗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关粉红粘帚菌的代谢产物鉴定、抑菌机制和农药剂型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以粉红粘帚菌为目标菌株,研究其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和对植物病原菌酶及非酶类的影响,同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进行了分析,利用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粉红粘帚菌的生防机制。我们在筛选出适合粉红粘帚菌杀菌剂的助剂基础上,开发了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和干悬浮剂两种剂型。因此,本研究不仅为粉红粘帚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生物防治药剂。以培养11d的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为材料,对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0.68%、40.48%和37.74%。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活性对温度和酸碱度比较敏感。超声波对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影响甚微,紫外线对发酵产物活性有一定影响,而氧化剂双氧水对发酵产物活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Mg2+、Fe3+、K+、Na+对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影响不显着。以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为材料,测定了对苹果轮纹病原菌5种生化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规律。在测定时段(6~30 h)内,发酵产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苹果轮纹病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处理组始终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苹果轮纹病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酸性磷酸酶(ACP)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力(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和碱性磷酸酶(AKP)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同时,经发酵产物处理苹果轮纹病菌体电导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总之,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制了苹果轮纹病菌多数酶的活力,加快了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解毒酶活性,从而抑制该菌的生长发育。经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其POD及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因此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以上2种酶的活性总体呈抑制趋势,但抑制程度存在差异;而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核盘菌CAT活性具有激活作用。经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核盘菌,菌体的GSH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对照组则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经发酵产物处理后,核盘菌菌体的MDA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并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在各处理时间点均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的CAT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30 h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CAT活性抑制最为显着。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番茄早疫病菌体内S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初期抑制,后期略有激活作用。除6h外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组番茄早疫病菌菌体POD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番茄早疫病菌POD活性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测试时段内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处理组番茄早疫病菌体内GSH和MDA的含量均高于的对照组。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4个靶标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核盘菌和苹果轮纹病菌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显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在pos模式下共鉴定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42128种,在neg模式下共鉴定出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27917种。通过10L发酵罐对粉红粘帚菌进行放大发酵,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共得到7个纯度较高的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了这7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结构化合物和另外5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化合物 1),咖啡酸(化合物 2),Bisorbicillinolide(化合物 5),Bisvertinoquinol(化合物6)和Sorbicillin(化合物7)。通过对助剂的筛选和优化,研制了以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为主要成分的可湿性粉剂和以粉红粘帚菌孢子粉和发酵产物为主要成分的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其中,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加工工艺开发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通过系列药效实验对研制出的两个粉红粘帚菌制剂进行药效评估,结果表明,两个制剂均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3个不同剂量的平均防效在60.52%~85.74%之间;而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率大于80%,粉红粘帚菌分生孢子粉和发酵产物具有明显的协同防治作用。
母茂君[6](2019)在《太白贝母的连作障碍效应研究及其缓解措施初探》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土壤因子变化规律与鳞茎品质的关系,分析太白贝母连作障碍的原因。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利用微生物肥料改善太白贝母品质,初步探究连作障碍缓解措施。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的16S r DNA序列、真菌的ITS序列,分析土壤样品中菌种群落的组成、丰度、分布、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及菌群差异性,结合连作条件下土壤因子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到土壤微生物、营养元素与太白贝母品质的关系。并以3年生和4年生太白贝母为研究材料,观察灭菌土壤条件下加入微生物肥料对太白贝母植物根系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及入药品质的影响。结果:(1)随生长年限增加,太白贝母根际土壤中乳酸菌属、芽单胞菌属、布氏杆菌属、拟杆菌属等相对丰度逐渐下降,嗜甲基菌属、假单胞菌属、鞘氨醇杆菌属等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2)随生长年限增加,太白贝母根际土壤中假裸囊霉属相对丰度逐渐下降,镰刀霉属、赤霉属、周刺座霉属、炭疽菌属、盘菌属等包含病原真菌的种群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3)随生长年限增加,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降低趋势,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鳞茎中贝母辛、总核苷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总生物碱含量呈下降趋势。(4)随生长年限增加,太白贝母根际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逐渐降低,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逐渐升高,有效钙含量先下降后上升。(5)3年生和4年生太白贝母均能与外源性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形成良好共生关系。与对照(CK)组相比,微生物肥料的施加使3年生太白贝母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片中三种保护酶(CAT、SOD、POD)活性增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增加,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强,对太白贝母鳞茎中生物碱类、核苷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生物肥料的施加使4年生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减少,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其余变化规律和3年生一样。结论:长期连作会导致太白贝母根际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有益细菌降低,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太白贝母生长发育。接种外源性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连作后太白贝母的生长发育,有效提高了其鳞茎生物碱积累,从而有利于太白贝母的优质高产,该研究结果对推动太白贝母种植业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魏立娟[7](2019)在《辣椒炭疽病菌的鉴定、综合防治及互作后辣椒基因差异表达》文中研究说明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炭疽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辣椒影响严重。本试验鉴定了甘肃省天水辣椒炭疽病菌,测定了其侵染辣椒的基因差异表达,筛选了化学药剂及拮抗内生细菌,并对拮抗内生细菌进行了鉴定,取得以下结论:1、辣椒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甘肃省天水辣椒炭疽病菌菌落圆形,绒毛状,初生菌丝奶白色,后菌落中央变为灰绿色,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圆柱状,单孢,无色,内含油滴,顶端稍尖,孢子大小为11.2425.94μm×4.278.85μm,菌丝呈二叉状锐角分支,有隔,分生孢子梗圆柱状,无色,顶端产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呈簇状,透明,大小为11.28μm×13.10μm,结合CHSI、ACT、ITS、TUB2和GAPDH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好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25℃适宜该菌菌丝生长,35℃适宜产孢和孢子萌发;pH为6时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pH为8时最适产孢;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最利于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碳源分别为甘露醇、果糖和鼠李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2、辣椒炭疽菌室内高效药剂的筛选苯醚甲环唑对好维尔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254μg/mL和0.0216μg/mL;复配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对好维尔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EC50为0.1882μg/mL,而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复配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最高,EC50为0.0541μg/m L。3、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采用稀释分离法从辣椒叶片中分离到58株内生细菌,25株对好维尔炭疽菌的抑制率大于60%,其中L1-7和L3-5的抑菌率分别达79.72%和80.00%,均具有固氮和产IAA能力,且具有较高的耐盐性;通过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结合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4、炭疽菌诱导下的辣椒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reads 49418873个,其中Clean reads 48719455,GC含量为43.44%,差异表达基因33070个,上调表达13304个,下调表达19766个;接菌0 h与其他时间点比对5组产生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7269、6274、6843、6871和5795个,其中上调表达分别为2879、2484、2918、2825和2198个。对差异基因的显着性富集GO功能分析表明,分别富集到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成的GO条目数为441、192和166,主要富集terms为葡聚糖代谢过程、细胞多糖代谢过程、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过程、单一生物生物合成过程、色素结合和氧化还原酶活性,作为供体作用于铁-硫蛋白、催化活性、囊体腔、叶绿体包膜和细胞溶质小核糖体亚基等途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性富集于23个Pathway通路,主要有核糖体、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糖酵解/糖异生途径等;共获得83个共表达基因,6个基因同时参与2个以上通路,其中2个上调表达;植物与病原互作通路中筛选出43个共表达基因,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该结果初步揭示了辣椒与好维尔炭疽菌互作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挖掘辣椒对好维尔炭疽菌的抗病基因及探究抗病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叶冰竹[8](2019)在《金线莲内生真菌促进宿主生长代谢及增强抗病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药用植物的抗病性以及药材品质的形成除了与外部环境有关外,还与内在的微生物环境密切相关。内生真菌作为药用植物体内重要的微生物成员之一,在与宿主植物长期共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物质,能与其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就如同宿主的“肠道菌群”,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代谢、抗病性和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以我国重要药用植物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和血叶兰属(Ludisia)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以金线莲(Anoectocilus(Wall.)Lindl.)组培苗为研究平台,一方面筛选得到能够与金线莲共培养并对宿主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活性菌株;另一方面,筛选得到对金线莲茎腐病具有拮抗作用的活性菌。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研究活性菌对金线莲次生代谢的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金线莲内生真菌对宿主的成功侵染;通过形态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活性菌;通过qRT-RCR技术研究与金线莲生长相关基因的变化;通过转录组学研究抗病菌株对金线莲组培苗转录水平的影响。初步明确内生真菌对金线莲的有益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更好地揭示内生真菌对药材品质的影响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后期将内生真菌来源的生物菌肥应用到人工栽培中,改良栽培金线莲的品质探索一条新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分离法从兰科5种开唇兰属和1种血叶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77株内生真菌,通过与模式植物拟南芥共培养初步筛选得到53株促进拟南芥生长的菌株,其中2株能够与金线莲组培苗共培养并显着提高宿主生物量,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分别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J162 和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J211;通过琼脂扩散法筛选得到49株拮抗尖孢镰刀菌的抗病菌,其中2株显着提高金线莲组培苗抗病性分别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J9和壳皮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rassipes J246。2、将初筛得到的53株促生菌打孔接种至金线莲组培苗中央位置进行共培养,考察活性菌对金线莲生长和次生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线莲与活性菌共培养30天后,J162和J211均显着提高了宿主生物量;对金线莲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金线莲苷和多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抗病相关酶包括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着提高。3、将琼脂扩散法筛选得到的49株内生真菌和尖孢镰刀菌分别制成菌块后接种至金线莲组培苗中,使金线莲与各活性菌及致病菌共培养,考察在正常、致病菌胁迫条件下,活性菌株对宿主抗病性、生长、代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J9和J246能够增强金线莲抗病性并缓解致病菌胁迫下对宿主生长的影响。利用UPLC和HPLC分析金线莲代谢产物积累的变化,检测得到黄酮类成分包括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均有显着上升,金线莲特异性成分金线莲苷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苯酚-硫酸法检测发现J246促进植物多糖的积累;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金线莲β-1,3-葡聚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三种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结果得到同时接种活性菌和致病菌的植物体内酶活最高,尤其J9能够显着提高防御酶的活性,增强宿主抗病能力。该研究明确了 J9和J246对金线莲的生长、代谢及抗病性具有重要影响。4、通过对金线莲根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在显微下观察到接种活性菌后新鲜金线莲根组织中内生真菌的侵染情况,发现其主要侵染部位是木质部薄壁细胞的细胞间隙,证明接种的活性菌成功侵染宿主植物并与其建立了和谐的共生体系,为后期研究内生真菌对宿主的侵染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5、分别通过qRT-PCR和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手段探讨活性菌对金线莲生长和抗病的作用机制。qRT-RCR结果表明,与金线莲生长相关基因包括尿磷酸核苷转移酶(UPRT)、氨基酸跨膜转运子(AATMT)和编码突变酶K(matK)的表达在与J162共培养的苗中均被显着诱导提高,而J211共培养的苗中UPRT和AATMT的表达被提高,matK被抑制。运用转录组学手段对病原菌胁迫下抗病菌J9和J246处理后的金线莲组培苗在转录水平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测序和组装最终得到82515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463bp,建立金线莲功能基因数据库。通过公共数据库的比对注释得到有63090个unigene至少能注释到一个数据库,基本覆盖了植物主要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各处理下转录组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发现J9和J246能够调节甚至逆转致病菌F.oxysporum胁迫下某些基因的表达。
杨环羽[9](2019)在《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在宁夏开展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症观察和田间病原菌孢子量调查,基于灵武长枣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明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探究其侵染条件,并开展拮抗菌、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的筛选,通过田间实验验证综合防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灵武长枣发病枣果病原菌的分离、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与鉴定,明确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2.灵武长枣斑点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胶孢炭疽菌TJ1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最好,产孢量最大,PSA培养基次之;15~35℃均可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25~30℃,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菌丝最适生长pH值范围为6~8,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7。培养基添加碳源物质葡萄糖或果糖,氮源物质牛肉膏对TJ1菌丝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为碳、氮源时,产孢量最大。与24 h光照和24 h黑暗比较,12 h光暗交替最有利于TJ1菌丝生长,24 h黑暗条件更有利于产孢。TJ1菌株的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处理15 min或55℃处理5 min,菌丝的致死温度是60℃30 min或65℃5 min。3.胶孢炭疽菌的最适侵染条件为枣叶、枣果表面有创伤,环境温度28~32℃、相对湿度多85%、12L/12D(12 h Light/12h Darkness)光暗交替,最佳侵染体为分生孢子。4.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灵武长枣枣果与枣叶的抗氧化系统均具有响应。丙二醛(MDA)含量随时间增加而积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POD和PPO具有协同效应,先于SOD对病原菌入侵出现响应。枣果的抗氧化系统响应强度比枣叶更强。说明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不同防御酶的响应具有先后差异;不同植物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响应强度具有差异。5.本实验筛选获得胶孢炭疽菌的拮抗细菌JM1菌株,对病原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达73.24%。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鉴定,确认JM1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6.对4种低毒化学农药和4种生物农药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2种低毒化学农药——喃菌酯和二氰蒽醌,2种生物农药——靓果安和姜瘟净。由于两种生物农药对拮抗菌JM1的生长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故生物农药与拮抗菌悬液的田间施用需设置间隔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低毒化学农药混施可以降低病原菌田间孢子量;2种生物农药混合后较单独施用效果更好;拮抗菌悬液的田间施用可抑制病斑扩大。综上形成最佳配施方案:枣果膨大期施用嘧菌酯和二氰蒽醌1:2(v/v)混合液,着色期施用靓果安200倍液与姜瘟净250倍液1:1(v/v)混合液,采摘前期施用2次拮抗菌悬液(活菌浓度1x10CFU·mL-1),可将灵武长枣炭疽病田间发病率降低56.52%。
胡丽杰[10](2019)在《宁夏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生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枸纪(Lyc/ium barbarum)是享誉中外的名贵药材,目前国内外对枸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活性、营养成分及其相关功能产品的研发上,而对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的研究则报道较少。本研究从宁夏8个枸杞品种的根中分离获得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其多样性和侵染特征进行研究;以枸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靶标菌,筛选对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高活性DSE菌株,探讨其抑菌作用机理;以高活性DSE菌株NQ8GII4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培养性状、侵染定殖方式及定殖后对宿主植物的影响,初步揭示其促生作用的机制;开展菌株NQ8GII4发酵液对枸杞、红枣和葡萄致腐病原真菌的生防作用试验,探讨其生防应用的潜力。研究结果如下:1、从宁夏枸杞栽培园采集栽培品种宁杞1号、宁杞3号、宁杞5号、宁杞6号、宁杞7号、宁杞8号以及野生品种黄果枸杞和黑果枸杞共8个枸杞品种的根系,分离DSE菌株,运用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回接试验方法确定DSE真菌。结果表明:DSE在枸杞根系能形成大量“微菌核”典型结构。从8个枸杞品种根系中共分离获得DSE菌株279株,分属于18个属,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镰刀菌属Fusarium为各品种的共有属和优势属,相对频率最高达85%。Monosporascus、蓝状菌属Talaromyces和俄氏孔菌属Earliella为枸杞内首次报道的DSE。枸杞不同品种中DSE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差异显着。DSE在枸杞栽培品种及野生品种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够与枸杞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增强了枸杞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2、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和离体试验测定内生真菌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枸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NQ8GII4、NQ8GII7、NQ7GII4和蓝状菌属Talaromyces菌株NQ6GIII11对胶孢炭疽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平板对峙试验显示:4株枸杞内生真菌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菌株NQ8GII4对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93.43%。显微观察发现:枸杞内生真菌能缠绕并穿透胶孢炭疽菌菌丝,使胶孢炭疽菌菌丝膨胀崩解。菌株NQ7GII4的培养滤液在浓度为15%时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率达到70.75%,菌株NQ8GII7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高达83.44%。离体生防试验结果表明:用拮抗性内生真菌预先占位接种枸杞嫩果及叶片,能有效抑制枸杞炭疽病的侵入和病斑的扩展,菌株NQ8GII4 10%的培养滤液对枸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强,防效达到了92.54%和95.57%,说明枸杞内生真菌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3、为了解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NQ8GII4菌株在枸杞根系的侵染定殖方式和定殖后对枸杞植株的影响。借助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菌株NQ8GII4在枸杞根系的侵染行为。结果表明:菌株NQ8GII4菌丝侵染枸杞根系24 h时,吸附在根表层,侵染96 h后,定殖在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间;用10%的发酵液灌根处理枸杞盆栽苗,显着提高了枸杞植株的株高与鲜重;枸杞植株内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防御酶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1.10倍,说明菌株NQ8GII4能够侵染定殖到枸杞根部后,并与宿主建立互惠共生关系,促进宿主生长。4、为了解菌株NQ8GII4的生长特性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在4种常见培养基上测定了菌株NQ8GII4的菌丝生长量和产孢量,结果表明:燕麦培养基最适宜该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培养第9 d时菌丝直径达到了 6.47 cm,是对照的1.32倍,产孢量为47.84×105个/mL,是对照的1.34倍。对枸杞、红枣和葡萄的致腐病害防治结果表明:在皿内对峙试验中,菌株NQ8GII4对枸杞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枣生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和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均有抑制作用,抑菌率为47.00%-65.77%;在离体防效试验中,菌株NQ8GII4发酵液对枸杞、红枣和葡萄致腐病原真菌的防效高达92.54%;在田间防效试验中,菌株NQ8GII4发酵液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高达82.05%,与化学药剂腐霉利的效果相当。说明菌株NQ8GII4培养简单,原料成本低,生防效果好,可作为微生物源农药研制的出发菌种。
二、炭疽菌对墨兰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炭疽菌对墨兰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芒果病害研究概况 |
1.2 芒果炭疽病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芒果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芒果炭疽菌的侵染过程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芒果炭疽菌株的交配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芒果炭疽菌优势种的寄主范围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草的概述 |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2.1.5 甘草的用途 |
2.1.6 甘草的栽培 |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 |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4 病原菌的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其它病害 |
3.3 结果 |
3.3.1 甘草病害种类 |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
4.2.2 气象数据收集 |
4.2.3 病害调查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
5.2.6 氨基酸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2.1.1 供试菌株 |
6.2.1.2 供试杀菌剂 |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6.2.1.4 测量方法 |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4)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仪器 |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及试剂 |
2.1.5 供试引物 |
2.2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测定 |
2.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2.3.1 强弱致病力炭疽菌菌丝生长速率 |
2.3.2 炭疽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
2.3.3 不同pH值下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
2.3.4 不同温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
2.3.5 不同光照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
2.3.6 不同湿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
2.4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
2.4.1 炭疽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培养和提取 |
2.4.2 罹病组织中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 |
2.4.3 果胶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4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5 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测定 |
2.4.6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的测定 |
2.4.7 羧甲基纤维素酶(CX)活性的测定 |
2.4.8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无花果叶片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
2.5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测定 |
2.5.1 无花果品种抗炭疽病田间调查 |
2.5.2 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制备 |
2.5.3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离体测定 |
2.6 抗感病品种防御酶活力测定 |
2.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分析 |
3.1.1 无花果炭疽菌株侵染叶片的致病力差异 |
3.1.2 无花果炭疽菌侵染果实的致病力差异 |
3.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3.2.1 强弱致病力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
3.2.2 不同培养基对强弱致病力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
3.2.3 不同pH值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
3.2.4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
3.2.5 不同光照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
3.2.6 相对湿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
3.3 活体外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
3.4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感抗病差异无花果树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
3.4.1 K7和A5在同品种上的酶活力差异 |
4.4.2 K7和A5在不同品种上的酶活性差异 |
3.5 品种抗病性评价 |
3.5.1 不同无花果品种的田间抗性 |
3.5.2 7个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分析 |
3.6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接菌后酶活力 |
3.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
3.7.1 无花果基因组DNA提取及含量 |
3.7.2 引物筛选 |
3.7.3 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
4.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4.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
4.4 不同抗性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
4.5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
5 结论 |
5.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
5.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5.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
5.4 抗病差异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粉红粘帚菌的研究现状 |
1.1.1 粉红粘帚菌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
1.1.2 粉红粘帚菌的制剂及应用 |
1.2 真菌代谢产物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2.1 色谱-质谱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2.2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生物活性及抑菌生化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粉红粘帚菌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
2.2.2 粉红粘帚菌对核盘菌的影响 |
2.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
2.2.4 对苹果轮纹病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2.5 对苹果轮纹病菌GSH、MDA含量、PAL活性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
2.2.6 对苹果轮纹病菌解毒酶ACP和AKP活性的影响 |
2.2.7 对核盘菌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2.8 对核盘菌GSH含量的影响 |
2.2.9 对核盘菌MDA含量及菌体电导率的影响 |
2.2.10 对番茄早疫病菌部分酶及非酶类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2.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
2.3.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酶和非酶物质的影响 |
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与昆虫 |
3.2.2 粉红粘帚菌发酵液的制备 |
3.2.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提取 |
3.2.4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杀虫活性测试 |
3.2.5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抗菌活性测试 |
3.2.6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
3.2.7 粉红粘帚菌发酵提取物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8 代谢物提取 |
3.2.9 代谢组学实验流程 |
3.2.10 液相参数描述 |
3.2.11 质谱参数描述 |
3.2.12 信息分析流程 |
3.2.13 峰提取及鉴定 |
3.2.14 QC-RLSC |
3.2.15 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3.2.16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 |
3.3.2 粉红粘帚菌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载体的筛选 |
4.2.2 紫外线保护剂的筛选 |
4.2.3 润湿剂及分散剂的筛选 |
4.2.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配制及质量检测 |
4.2.5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与昆虫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干悬浮制剂助剂的筛选与优化 |
5.2.2 喷雾干燥参数的优化 |
5.2.3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的物理性质 |
5.2.4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防治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的稳定性 |
6.2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影响 |
6.2.1 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影响 |
6.2.2 对核盘菌的影响 |
6.2.3 对番茄早疫病菌的影响 |
6.3 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代谢组学分析及分离纯化 |
6.4 粉红粘帚菌可湿性粉剂研制及应用 |
6.5 粉红粘帚菌干悬浮剂研制及应用 |
6.6 讨论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太白贝母的连作障碍效应研究及其缓解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药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结果的质量分析 |
2.2 细菌序列数及OTU分析 |
2.3 Alpha多样性分析 |
2.3.1 物种累积箱形图 |
2.3.2 稀释曲线及Rank abundance曲线 |
2.3.3 Alpha多样性指数 |
2.4 各分类水平的分类学组成分析 |
2.4.1 门水平的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
2.4.2 属水平的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
2.5 Beta多样性分析 |
2.5.1 PCoA分析 |
2.5.2 UPGMA聚类 |
3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药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结果的质量分析 |
2.2 真菌序列数及OTU分析 |
2.3 Alpha多样性分析 |
2.3.1 物种累积箱形图 |
2.3.2 稀释曲线及Rank abundance曲线 |
2.3.3 Alpha多样性指数 |
2.4 各分类水平的分类学组成分析 |
2.4.1 门水平的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
2.4.2 属水平的群落分类学组成分析 |
2.5 Beta多样性分析 |
2.5.1 PCoA分析 |
2.5.2 UPGMA聚类 |
3 讨论 |
第三章 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药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方法 |
1.4.1 根际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 |
1.4.2 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1.4.3 鳞茎的品质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
2.2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 |
2.3 太白贝母鳞茎中核苷类含量比较分析 |
2.4 太白贝母鳞茎中生物碱含量比较分析 |
2.5 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有效性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药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分析 |
2.2 太白贝母鳞茎中生物碱含量分析 |
2.3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有效性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2.4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有效性与药材质量的聚类分析 |
2.5 太白贝母根际土壤有效性与药材质量的回归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利用微生物肥料改善3年生太白贝母品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药 |
1.3 微生物肥料 |
1.4 太白贝母鳞茎 |
1.5 栽培管理及样品采集 |
1.6 测定方法 |
1.6.1 菌根侵染率的分析 |
1.6.2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6.3 根际微生物数量的计数 |
1.6.4 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1.6.5 鳞茎的品质分析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根系生态特征的影响 |
2.2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2.6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鳞茎中核苷类含量的影响 |
2.8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鳞茎中生物碱类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利用微生物肥料改善4年生太白贝母品质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根系生态特征的影响 |
2.2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2.4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叶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
2.6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7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鳞茎中核苷类含量的影响 |
2.8 不同微生物肥料处理对太白贝母鳞茎中生物碱类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文献综述 太白贝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辣椒炭疽病菌的鉴定、综合防治及互作后辣椒基因差异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辣椒炭疽病研究进展 |
1.1 病原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1 种类 |
1.1.2 炭疽病生物学特性 |
2 药剂筛选进展 |
3 辣椒内生细菌的研究 |
4 数字表达谱测序技术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辣椒炭疽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症状 |
2.2 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2.3 病原菌鉴定 |
2.4 生物学特性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辣椒炭疽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药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化学药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辣椒炭疽病菌的拮抗菌株筛选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株的分离 |
2.2 拮抗能力测定 |
2.3 生物功能测定 |
2.4 耐盐性测定 |
2.5 拮抗菌株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辣椒在炭疽菌诱导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本RNA信息 |
2.2 测序数据过滤 |
2.3 序列比对分析 |
2.4 表达量分析 |
2.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6 差异基因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2.7 差异基因KEGG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2.8 KEGG富集通路的共表达基因 |
2.9 植物与病原互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8)金线莲内生真菌促进宿主生长代谢及增强抗病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金线莲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活性菌株的筛选 |
第一节 金线莲内生真菌的分离和纯化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及次生代谢作用菌株的初步筛选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具有抗病作用菌株的初步筛选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章 活性菌株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一节 促生活性菌的确定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J162和J211对金线莲生物量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菌株对金线莲组织的侵染观察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节 活性菌株J162和J211的生物学鉴定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章 活性菌株对金线莲组培苗抗病作用的影响 |
第一节 抗病活性菌的确定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J9和J246对金线莲生长及抗茎腐病作用的影响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节 活性菌株J9和J246的生物学鉴定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章 活性菌株对金线莲组培苗作用的机制初探 |
第一节 J162和J211对生长关键酶基因的影响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J9和J246对金线莲转录水平的影响 |
一、材料、试剂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枣树常见病害 |
1.2 枣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
1.2.1 枣炭疽病田间发病症状 |
1.2.2 枣炭疽病病原菌 |
1.2.3 枣炭疽病的侵染循环 |
1.2.4 枣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
1.2.5 枣炭疽病的田间防治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灵武长枣斑点病田间发病情况与越冬菌量调查 |
2.1 材料 |
2.1.1 试验地点和样品采集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供试培养基 |
2.1.3 数据处理 |
2.2 方法 |
2.2.1 田间枣果与枣叶发病症状观察 |
2.2.2 枣树枝条上越冬病原菌菌态及菌量调查 |
2.2.3 田间孢子量调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田间枣果与枣叶发病症状观察 |
2.3.2 越冬病原菌菌态与菌量 |
2.3.3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灵武长枣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和供试培养基 |
3.1.3 数据处理 |
3.2 方法 |
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2 病原菌孢子和菌丝悬液的制备 |
3.2.3 致病性测定 |
3.2.4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3.2.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2.6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7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2.8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9 不同初始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10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11 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3.3.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
3.3.4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
3.3.5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3.6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3.3.7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8 不同初始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9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10 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孢炭疽菌对枣叶、枣果的侵染条件研究 |
4.1 材料 |
4.1.1 供试材料和菌株 |
4.1.2 主要仪器 |
4.1.3 数据处理 |
4.2 方法 |
4.2.1 创伤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2.2 温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2.3 湿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2.4 光照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2.5 侵染体种类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2.6 枣果与枣叶致病率与病情指数的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创伤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3.3 湿度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3.4 光照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3.5 侵染体种类对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孢炭疽菌对枣叶、枣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1.3 数据处理 |
5.2 方法 |
5.2.1 接种与取样方法 |
5.2.2 丙二醛含量测定 |
5.2.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5.2.4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5.2.5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3.2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3.3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5.3.4 胶孢炭疽菌侵染对枣果、枣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胶孢炭疽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6.1 材料 |
6.1.1 供试材料与培养基 |
6.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1.3 数据处理 |
6.2 方法 |
6.2.1 拮抗细菌的筛选 |
6.2.2 拮抗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
6.2.3 拮抗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6.2.4 拮抗细菌的分子鉴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
6.3.2 拮抗细菌的形态学鉴定 |
6.3.3 拮抗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
6.3.4 拮抗细菌的分子鉴定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毒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复配 |
7.1 材料 |
7.1.1 供试材料 |
7.1.2 供试药剂 |
7.1.3 主要仪器 |
7.1.4 数据处理 |
7.2 方法 |
7.2.1 低毒化学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
7.2.2 生物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 |
7.2.3 生物农药对拮抗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7.2.4 生物农药与拮抗细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枣叶发病率的影响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低毒化学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7.3.2 生物农药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7.3.3 生物农药对拮抗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7.3.4 生物农药与拮抗细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枣叶发病率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灵武长枣炭疽病田间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
8.1 材料 |
8.1.1 试验地与供试药剂 |
8.1.2 主要仪器 |
8.1.3 数据处理 |
8.2 方法 |
8.2.1 田间药效试验 |
8.2.2 田间发病情况统计 |
8.2.3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测定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田间防治效果 |
8.3.2 田间病原菌孢子量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宁夏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生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枸杞概述 |
1.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概况 |
1.2.1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概念 |
1.2.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侵染特征 |
1.2.3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生态分布 |
1.3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
1.3.1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方法 |
1.3.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主要类群 |
1.3.3 影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因素 |
1.4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生态学功能 |
1.4.1 提高宿主的抗病性 |
1.4.2 DSE接种能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 |
1.4.3 提高宿主耐重金属能力 |
1.4.4 DSE可以提高宿主抗寒性和抗旱性 |
1.4.5 DSE接种能提高寄主植物的抗虫能力 |
1.5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增强宿主植物抗病的机制 |
1.5.1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 |
1.5.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与病原菌、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
1.6 枸杞内生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6.1 枸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
1.6.2 枸杞内生真菌的拮抗作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宁夏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侵染特征及多样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培养基、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枸杞DSE侵染特征的观察 |
2.1.4 枸杞DSE菌株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
2.1.5 枸杞DSE菌株回接试验与形态观察 |
2.1.6 枸杞DSE菌株形态与分子系统学特征 |
2.1.7 枸杞DSE多样性测度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枸杞DSE侵染定殖的形态特征 |
2.2.2 枸杞DSE的分离数量 |
2.2.3 枸杞DSE群落组成 |
2.2.4 不同枸杞品种DSE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DSE的侵染特征、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
2.3.2 DSE与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关系 |
第三章 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拮抗作用及生防潜力 |
3.1 供试菌种及靶标菌种 |
3.2 方法 |
3.2.1 对峙试验 |
3.2.2 拮抗作用的显微观察 |
3.2.3 拮抗DSE菌株培养滤液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
3.2.4 拮抗菌株DSE产生的挥发物质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5 拮抗DSE真菌对枸杞炭疽病的生防试验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DSE真菌对胶孢炭疽菌的拮抗作用 |
3.3.2 拮抗作用的显微观察 |
3.3.3 DSE真菌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作用 |
3.3.4 DSE真菌挥发性物质对胶孢炭疽菌菌丝的影响 |
3.3.5 DSE真菌培养滤液对胶孢炭疽菌的离体生防效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NQ8GII4菌株侵染过程的观察及定殖后对宿主的影响 |
4.1 材料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方法 |
4.3.1 枸杞NQ8GII4菌株在宿主根部侵染定殖的观察 |
4.3.2 NQ8GII4菌株定殖后对宿主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NQ8GII4菌株在根部侵染过程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
4.4.2 NQ8GII4菌株对宿主的促生长作用 |
4.4.3 菌株NQ8GII4对枸杞植株中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NQ8GII4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防应用的初步研究 |
5.1 供试菌种及培养基 |
5.2 供试试剂与仪器 |
5.3 方法 |
5.3.1 NQ8GII4菌株的培养性状 |
5.3.2 NQ8GII4菌株对致腐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菌株NQ8GII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 |
5.4.2 菌株NQ8GII4的拮抗作用 |
5.4.3 菌株NQ8GII4的室内离体防效试验 |
5.4.4 菌株NQ8GII4在田间的防效 |
5.5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炭疽菌对墨兰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炭疽菌侵染对柱花草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J]. 雷健,吴远航,赵兴坤,蒋凌雁,刘攀道,罗丽娟. 热带生物学报, 2021(03)
- [2]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D]. 舒娟. 长江大学, 2021
- [3]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4]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D]. 刘灿.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粉红粘帚菌发酵产物抑菌生化机制、分离鉴定及剂型制备[D]. 吴红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6]太白贝母的连作障碍效应研究及其缓解措施初探[D]. 母茂君. 大理大学, 2019(05)
- [7]辣椒炭疽病菌的鉴定、综合防治及互作后辣椒基因差异表达[D]. 魏立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金线莲内生真菌促进宿主生长代谢及增强抗病性作用研究[D]. 叶冰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2)
- [9]灵武长枣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综合防治研究[D]. 杨环羽. 宁夏大学, 2019
- [10]宁夏枸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生防作用研究[D]. 胡丽杰. 宁夏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