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 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文献综述)
孙贯永[1](2021)在《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实现炼铁工序CO2排放的绝对减排,以及高端特钢对优质纯净海绵铁原材料的需求,促使企业及研究院所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论文是与山西某企业合作开发新型外热式加热炉在低阶煤热解及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H2的成功中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合作开发新型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历时十年时间,全面进行了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工艺的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并依据基础研究结果设计了年产3000吨、8万吨、30万吨规模的工艺和装备。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设置两个各自独立的内、外系统,之间由高导热的材料(火墙)隔离,其特点是还原所需的热能由外热系统以燃气燃烧后通过火墙向炉内传热的方式提供,还原气和球团在还原炉内被外热系统加热到所需的还原温度,而不是还原气在炉外被加热到还原温度后进入还原炉,具备球团和还原气常温入炉,还原铁低温出炉,还原气压强损失小,吨铁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外热燃烧系统具有独立的蓄热室火道加热功能,可以实现炉内还原系统温度的精准控制,提高了还原气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了还原初期高温段球团的粘结和末期得到海绵铁后的低温析碳。外热式气基竖炉所构造的高温反应容器中,还原气与铁氧化物组成多元多相体系在炉内完成平衡反应,还原铁的生产效率与CO+H2为主的还原气的成分、还原温度、外加热能源的消耗有关,而CO+H2为主的还原气在900℃的气体利用率极限只有31.098%~37.181%,还原气体还原、升温、降温、换热等过程中将引起热焓的大幅度的波动,从而影响吨铁综合能耗。有必要结合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的特点,研究提高不同还原气的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机理,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的需要,以等压比热容和热力学方程,推导了体系中物质在不同温度区间的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用于编制相应温度区间的最小自由能计算程序。设定初始还原气量、各组元的浓度组成、压强、温度等条件,得到相应的平衡态组成,延伸得到还原气体的利用率、平衡态浓度、还原气参与度、反应热焓、产气比等参数。根据构建的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能耗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吨铁气体的升温热焓、反应热焓、固体升温热焓、总热焓需求及体系热焓输入、可回收热焓及热焓回收率等参数。通过对各种不同组成的还原气的研究发现,当还原分别处于Fe2O3→Fe3O4、Fe3O4→Fe0.947O、Fe0.947O→Fe 阶段,即发生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阶段,还原气体利用率及平衡态浓度、气体的还原参与度、还原气体中CH4的转化率、产气比等参数保持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反推氧化铁中的Fe完全还原时的还原气的需求量、还原后气体的组成和各组元物质的量及反应热焓。对%CO+%H2=100还原气还原Fe2O3的多元多相热力学平衡体系进行了研究:1)分析了不同组成的还原气体的初始成分与其利用率等随着还原气组成不同的演变规律,发现对于%CO=%H2=50的还原气体,研究了还原产物不含Fe3C+C+CH4体系与包含Fe3C+C+CH4体系在Fe0.947O→Fe阶段的各种反应参数的区别,发现后者的反应热焓更低,因为该阶段为吸热反应,而CH4的生成是放热反应,两者叠加,反应吸热减少;当CO初始浓度大于50%,随着温度增加,CO+H2气体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当CO初始浓度小于50%,随着温度增加,CO+H2气体利用率呈增加趋势。CO初始浓度越大,CO+H2气体总的利用率越小。900℃时,压强对CO+H2气体利用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当温度1000℃以上时,压强对CO+H2气体利用率的影响可以忽略。2)理论模型计算了用CO+H2气体还原Fe2O3过程的理论能源消耗,发现当CO初始浓度小于10%,体系综合热焓(即热收入与热消耗的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CO初始浓度为20%,体系综合热焓随着温度变化的幅度很小,但总的趋势是体系综合热焓随CO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CO初始浓度大于30%,体系综合热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CO初始浓度在65%~71%时,体系综合反应热焓为零。在热焓输入项的构成占比中,从大到小依次是气体升温吸热、固体升温吸热、反应热焓。体系的压强对吨铁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不同组成的CO+H2还原气还原吨铁体系的热焓输入在108.062~122.051 kgce区间,热焓回收率在65%~95%区间变化。对于还原气成分组成多样化的特点,利用多元多相的最小自由能模型研究了%CO+%H2=90,%CH4+%N2=10初始还原气还原Fe2O3的反应特征和理论能源消耗的规律。研究发现:900℃条件下,还原气中每增加1 Nm3 CH4减少吨铁还原气需求量约6.100~7.337 Nm3,减少吨铁的化学反应热焓1.940~9.666 MJ,减少吨铁还原气升温热焓6.058~7.598 MJ,减少吨铁热焓能输入4.118~17.264 MJ。利用这一特点,理论研究了使用CH4+H2构成还原气所必须的条件,减少纯H2还原体系的吸热量,整体降低局部的加热需求的热量和工艺条件;或使用CH4+CO构成还原气,减小纯CO还原体系的放热量,降低局部过热可能性所对应的工艺条件。焦炉煤气是典型的富含H2和CH4的工业气体,对焦炉煤气还原Fe2O3的热力学平衡和能源消耗模型的研究发现:焦炉煤气在热力学上具有不重整直接用于还原炼铁的可行性,但需要对焦炉煤气量、氧化铁的量、还原温度及还原的动力学条件进行精确的控制,加入过多的焦炉煤气有析出C的可能,且增加了吨铁能源消耗。Fe2O3恰好完全被还原时的焦炉煤气的利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900℃时为81.900%,吨铁热焓需求为165.416 kgce,但这两项会由焦炉气体组成的变化而改变。进一步对%CO+%H2+%CH4=100还原气在900℃下还原Fe2O3的多元多相热力学平衡和能源消耗模型的研究发现:1)随初始CH4浓度的增大,反应焓变和总热焓需求量增大,气体升温热减小,反应焓变的能耗占比持续增加,气体升温热和固体升温热的能耗占比持续减小。2)在%CH4=50时,总热焓需求量为 275.412~276.433 kgce/tFe,与不含 CH4 的%CO+%H2=100还原气相比,总热焓需求量增加量为76.668~98.420 kgce/tFe,相当于%CH4/(%CO+%H2)=0 总热焓需求量的 38.379%~55.629%。在理论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对%CO=%H2=50还原气还原Fe3O4过程的析碳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发现:在400℃~750℃范围内,%CO=%H2=50还原气出现最大析碳现象,而400℃之下反而没有明显碳黑析出。这与理论计算的%CO≥30时,CO+H2还原Fe2O3在750℃以下有大量的析C生成相吻合,但在400℃以下实验发现不会析碳且与热力学理论计算结果不同,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外热式还原炉的炉型温度节点控制时,如果还原气中CO含量大于30%,在400~750℃区间要控制还原气与海绵铁接触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对气基还原得到的海绵铁进行了熔分精炼合一的冶炼研究,用气基还原海绵铁熔分20 min后一步得到了纯度99.9%的纯铁,为未来气基海绵铁进行纯净化冶炼提供了依据。最后在以上各种可能组成的还原气还原氧化铁进行的多元多相最小自由能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外加热方式精确控制独立的内还原体系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竖炉,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物料平衡、化学平衡、热平衡、压强损失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1)外热式竖炉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中,在还原气组成和炉型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加热的手段调控内部体系的温度,可以预先通过热平衡法和传热法精确计算一定产量下燃气需求量,通过反复校正,可使理论计算与实际需求相等,以此提高还原气利用率、降低吨铁能耗、降低炉顶气温度、降低压降损失。2)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竖炉还原铁工艺可以满足不同CO+H2浓度组合的还原气的应用,其中H2浓度越大,则吨铁能耗越高,炉顶气温度越低,气体压强损失越少。
李和平[2](2021)在《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水煤浆的制备是现代煤化工中气化法生产合成气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围绕低阶煤制水煤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煤种筛选、添加剂筛选、大型煤气化制浆工段理论支撑不足等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作用机制研究通过对宁东-榆林-鄂尔多斯地区10余种煤种的选择,系统分析了煤-水-添加剂作用体系下,煤-水界面张力、煤-水接触角、煤的分子结构、添加剂的复配组成等对水煤浆制浆浓度、表观黏度与粒度的影响。建立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以煤质和添加剂特性参数为基础的添加剂筛选流程。结合水煤浆工业生产实际,系统建立了从百克级到50公斤级,以煤种筛选与添加剂筛选为目标的实验室干法小试评价、湿法小试评价、湿法放大评价和模式生产评价实验体系。并建立了以权重分析法为基准的工业用水煤浆添加剂筛选新方法。通过对多家添加剂用户的反馈,符合工业实际要求。其基本过程为: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宁夏、陕西、内蒙、新疆煤种的适配作用关系,从煤-水-剂三元组分的表面吸附、分子间作用力传递等,构建了基于添加剂分子量、pH值、临界胶束浓度、特性黏度等条件因子的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的筛选方法。分别利用乌氏黏度计、FTIR和电导率仪分析测定了 MU、GNAI和NDF添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和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表面接触角仪测定、计算了添加剂与煤的极限吸附量和表面张力,用pH计测定了单种添加剂与复配添加剂的pH值,基于以上测定分析,结合湿法制浆实验,初步建立了适用于低阶煤制浆的添加剂筛选流程,结果表明:添加剂与煤的表面吸附特性是影响水煤浆制备的重要因素,20℃时0.1 g/L的添加剂与煤的表面张力值为45 mN/m~60 mN/m,萘系添加剂的pH值大于7.5,木质素磺酸盐及高含量木质素磺酸盐复配添加剂溶液选配的较适宜pH值范围为7.0~8.7,通过添加剂的复配可以发挥各添加剂组分在分散和粒子制备方面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制浆效果。(2)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颗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颗粒级配技术是水煤浆制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气化水煤浆湿法生产中颗粒直径较大,颗粒分布较宽的实际问题。基于大工业工况气化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浆成浆浓度难以预测的实际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颗粒多间隙分布的堆积模型。该工作的核心点在于:基于颗粒堆积几何位相关系,将煤颗粒的堆积从三维切割成二维的想法。通过考察颗粒填充空隙分布和出现概率,建构多组分颗粒堆积间隙的概率算法,颗粒堆垛的稳态与不稳态,得到了以ΣPVT、ΣPST、ΣPVQ和ΣPSQ为评价指数的间接计算体积填充效率和以间隙配位数Zv为核心的颗粒堆积密度计算新方法。其基本做法为:利用余弦定理、Heron公式和Bretschneider公式,分别计算了稳态三颗粒级配堆垛模式和非稳态四颗粒级配堆垛模式下三颗粒的级配堆垛间隙面积与四颗粒级配堆垛的间隙面积,推导了级配堆垛模式的概率分布,计算了各堆垛模式下的级配堆垛概率分布、级配堆垛间隙面积,累积级配堆垛间隙面积。该研究为理解水煤浆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其他领域中无限多颗粒堆积的堆积效率的计算和分析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该方法的拟合结果与国际上经典方法拟合的结果一致,对于双组分颗粒的计算优于国际通行算法。(3)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围绕工业湿法水煤浆的生产实际,基于颗粒级配堆垛模型的启发,建构了基于三种钢棒稳态堆垛与四种钢棒非稳态堆垛的钢棒级配堆垛模型,通过间隙面积分布计算与概率计算,建立了以累积钢棒堆垛间隙面积指数Smax,Smin,D为指标的水煤浆成浆浓度评价新方法。基于钢棒的级配堆垛的间隙分布与概率分析,此方法的重要功能在于:建立了稳定三棒级配堆垛和非稳定四棒级配堆垛,利用概率分析、三角形边角关系、Heron公式、Bretschneider公式定量计算了不同级配堆垛条件下钢棒堆垛间隙的分布与大小。通过计算钢棒堆垛间隙当量直径De,钢棒堆垛三角形面积Smin,钢棒堆垛四边形面积Smax和间隙分布概率P。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水煤浆颗粒尺寸级配规律,将颗粒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并进行了堆垛概率分布对比分析,提出了水煤浆颗粒尺寸的调节方法。分析和讨论了钢棒级配堆垛与棒磨机筛分效应的关系。另外,对粗细堆垛间隙概率分布比值PL/PS与粗细颗粒比值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模拟计算、模拟分析、现场试验等手段,系统建立了棒磨机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钢棒磨损、钢棒补加模型算法,为湿法水煤浆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撑。(4)低阶煤制水煤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通过对八家水煤浆生产企业的分析,探讨了原料煤粒度对水煤浆粒度分布、黏度和浓度的影响。分析了溢流粗颗粒浓度与黏度的关系,讨论了黏度与有效合成气转化率、水煤浆浓度和合成气浓度的关系。综述并比较了入煤量与入水量的关系、入煤浓度与200目筛分率的关系、入煤量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影响以及入磨率的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控制煤泥水浓度和粒度分布的长期稳定是煤泥水处理的难点之一。要综合控制棒材分级、磨机进料量和添加量等工艺条件。煤浆颗粒的200目筛分率在54%-57%之间,有利于煤泥在高浓度范围内的稳定运行。粗颗粒在煤浆中的作用是降低接触概率,减小颗粒间的摩擦,从而降低煤浆的黏度。同时,浆料中的粗煤颗粒在磨矿过程中具有自磨作用,有利于提高磨矿效率,加快细煤颗粒的生产。高浓度、低黏度的水煤浆有利于获得高效的合成气转化。溢流粗颗粒的数量是控制水煤浆浓度的重要技术因素。(5)溢流式棒磨机钢棒磨损损伤力学研究通过对湿法制浆用溢流式棒磨机运行条件的综合分析,利用流体力学与断裂力学原理,分别从棒磨机对煤粒冲击作用、煤粒子在棒磨机中的流动行为与钢棒磨损行为等出发,分析对比了不同型号棒磨机中不同钢棒的最大冲击力,钢棒磨损断裂作用等。并利用ANSYS对两种钢棒级配条件下钢棒对煤粒破裂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堆垛间隙条件下颗粒的流动行为等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断口显微组织形貌分析、硬度分析、显微硬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钢棒磨损断裂行为进行判定。结合磨矿原理、破裂矩阵方法等,对湿法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的磨机工况对水煤浆制浆颗粒形成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综合以上研究工作,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气化水煤浆湿法制浆过程中煤-水-添加剂-磨矿体系流程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工业水煤浆湿法生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田冬[3](2021)在《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而CO2是造成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因此,针对CO2减排和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化石燃料燃烧和冶金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CO2与储量丰富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中的低碳烷烃(主要是CH4和C2H6)通过共转化反应既可以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又可以产生重要化工生产原料(合成气和乙烯)这一技术路线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低碳烷烃通过共转化反应制合成气和乙烯的微观反应机制及反应路径的认识,以及催化剂对反应性能调控的微观机制尚不清楚,而这些微观认识对于设计开发高稳定性、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催化剂非常重要。CeO2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超高的储释氧能力及铈离子耦合变价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本文以过渡金属修饰的铈基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Co和Ni)的改性(吸附、间隙嵌入和替代掺杂等方式)对CeO2结构、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甲烷活化的影响。采用原位表征技术(如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XAFS)及原位XRD分析等)与DFT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CeO2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对催化C2H6-CO2共转化反应制乙烯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DFT+U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在CeO2(110)表面的吸附对CeO2(110)表面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甲烷活化的影响。发现Fe在CeO2(110)表面不同活性位点(包括O-顶位、O-桥位、Ce-桥位、Ce-顶位和双氧桥位)中的最佳吸附位点为双氧桥位。Fe的稳定吸附显着降低了CeO2(110)表面、次表面和第二个氧空位(催化剂表面存在表面氧空位后再生成次表面氧空位)的形成能。Fe/CeO2(110)表面和次表面氧空位形成能降低主要归因于Fe的吸附导致催化剂表面出现较大的结构畸变。Fe/CeO2(110)面第二个氧空位形成能降低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Fe的吸附引起催化剂表面出现较大的结构畸变,另一方面归因于Fe的吸附引起催化剂电子结构的改变(电子效应)。通过计算和讨论CH4在CeO2(110)和Fe/CeO2(110)上不同活性位点的吸附及CeO2(110)和Fe/CeO2(110)有表面或次表面氧空位上不同活性位点的吸附,发现CH4吸附在Fe/CeO2(110)催化剂上和表面氧空位相连的两个Ce原子时,甲烷分解为CH(ads)和H(ads),为化学吸附,而其它位置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为物理吸附。(2)基于DFT计算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Fe、Co和Ni等分别以吸附、间隙嵌入和替代掺杂等方式修饰对CeO2(111)和(110)表面结构、电子性质、氧空位形成和CH4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渡金属Fe、Co和Ni在CeO2(111)表面吸附的活性位点依次是洞位、O-桥位和Ce-O桥位,而在CeO2(110)表面吸附的活性位点依次是双氧桥位、O-顶位和双氧桥位。过渡金属修饰后的CeO2(111)和(110)表面大部分构型都出现和过渡金属相连的Ce原子被还原,修饰的过渡金属被氧化的现象。过渡金属以替代掺杂的方式修饰CeO2(111)面可促进其次表面(SS)氧空位的自发形成,而Fe和Ni以稳定吸附的方式可以促进次表层(SL)氧空位的自发形成。对于CeO2(110)来说,过渡金属的替代掺杂可以促进其P型-和S型-氧空位的自发形成。甲烷活化的研究显示,在所有过渡金属修饰的铈基催化剂里面,Co以替代掺杂方式修饰CeO2(110)可以极大地促进甲烷第一个C-H键的活化,对应的反应能和活化能分别为0.229 eV和0.783 eV,显着低于纯CeO2(110)表面的0.418 eV和1.741 eV,相反,有氧空位的Cosub-CeO2(110)不利于甲烷C-H键的活化。(3)采用原位表征技术(XAFS、AP-XPS、DRIFTS和原位XRD等)与DFT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CeO2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对催化C2H6-CO2共转化反应制乙烯的影响。研究发现,在C2H6-CO2共转化反过程中,CeO2与负载的Pd单金属与Pd Fe双金属催化剂间形成的界面氧物种中,Pd/CeOx界面由于Pd纳米颗粒的形成而生成缺电子、高活性、非选择性的氧物种,促进了C-H/C=C键断裂生成合成气。相反,反应过程中Pd Fe/CeO2表面Fe Ox物种的生成降低CeO2的还原性能,限制了Pd纳米颗粒的形成而抑制非选择性氧物种的生成,从而生成富电子、选择性氧物种来增强C-H键的断裂和抑制乙烯的吸附,提高了乙烯的产量。
李亮[4](2021)在《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钛白粉的必需原料,是钛产业链中重要中间产品。我国是世界上钛资源储量大国,但资源特点在于原料中Ti O2品位低;冶炼的低品钛渣因钙、镁杂质含量高而无法直接用于沸腾氯化工艺生产TiCl4。高钙镁钛渣用于熔盐氯化工艺制备TiCl4是目前为止我国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碳热氯化反应机理与熔盐物性尚不明确等科学问题、以及钛渣中各组分选择氯化规律和反应过程稳定控制等应用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系统开展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钛渣碳热氯化多相反应热力学、碳热氯化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反应机理、NaCl基熔盐体系物性及工业实践应用等系列研究,实现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高效高值利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工业实用价值。对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料特性及其碳热氯化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钛渣主要由黑钛石相、金红石组成,黑钛石中掺杂了Mg、Ca、Al、Si、Mn等杂质元素。在700℃~800℃条件下,钛渣碳热氯化过程中有可能主要发生26个反应,各组分的碳热氯化趋势为:Ca O>Fe2O3>Fe3O4>Fe O>Mg O>Fe2Ti O5>V2O5>Ca O*Ti O2>Mn O>Fe Ti2O5>Mg Ti2O5>Ti O2>Al2O3>Si O2。氯化产物中的SiCl4、VOCl3、TiCl4、AlCl3、FeCl3挥发性极强,将进入粗TiCl4产品中,可进一步分离去除;而FeCl2、MnCl2、MgCl2、CaCl2的饱和蒸气压值较小,将进入氯化残渣中,为实现低品位高钙镁钛渣选择性氯化提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对钛渣中M3O5型黑钛石、金红石TiO2、CaO以及中间产物COCl2的氯化过程行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金红石Ti O2的碳氯化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氯化过程中Cl原子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在C表面形成的Cl原子是活性氯的重要来源,氯化过程中C首先将Ti O2表面Cl2分子解离、Cl原子与Ti成键,但仅在C、Cl原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打破Ti O2体系中Ti-O键,吸附态的C夺走表层Ti O2中的O形成CO、CO2分子,而聚集态C难以从Ti O2体系中夺走O原子。Mg Ti4Fe O10的碳氯化模拟结果表明:Cl2可在C及Ti原子表面解离,而Mg对Cl2的解离并无作用。解离后的Cl原子优先与Mg和Fe成键,导致镁和铁氧化物的优先氯化,Mg Ti4Fe O10晶体结构发生断裂,使得钛渣中黑钛石相较金红石Ti O2相更易氯化。中间产物COCl2不能稳定存在,将吸附于金红石上解离出CO和Cl原子,作为氯源之一继续发生氯化反应;Ca O在Cl原子和C原子的作用下Ca-O键断裂,O被C夺走生成CaCl2。动力学模拟研究揭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的碳热氯化微观行为规律。对多元NaCl-MgCl2-FeCl2-CaCl2的复合熔盐体系相图及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物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700℃~800℃内可形成低熔点均相混合熔盐体系,NaCl基熔盐体系有较宽的MgCl2、CaCl2容纳能力;体系密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随NaCl含量增加而减少;体系粘度随CaCl2、MgCl2增加而增大;体系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结合实验研究结果确立获得钛渣碳热氯化用熔盐体系中较佳组分为:MgCl2含量<26.3%、CaCl2含量<10%、NaCl含量>38.5%,可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研究,获得了各组元氯化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钛渣中各组分氯化率随温度升高、氯化时间延长、配碳比增大、钛渣粒度的降低、氯气浓度增大而增加。实验确立的较优的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为:熔盐温度750℃~780℃、氯化时间>60min、氯气浓度为85%~90%、C:Ti O2质量比为0.2~0.25。各组元对应氯化率为Ti-96.1%、Ca-98.5%、Mg-98.3%、Fe-99%、V-97.8%、Mn-97.6%、Al-61%、Si-2.3%,氯化后残渣主要由残留C、难氯化的Al2O3与Si O2组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分析结论吻合。结合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提出NaCl基熔盐介质中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碳热氯化过程主要包含四个阶段:(1)Cl原子的解离;(2)黑钛石中能优先于Ti O2碳热氯化的Ca、Mg、Fe、Mn等组元的选择性氯化;(3)Ti O2的碳热氯化;(4)难氯化组分Al/Si氧化物的选择氯化。在碳热氯化过程中同时伴随O与游离的C反应生成CO2或CO,以及NaCl、Na2MgCl4为主的多组元混合熔盐体系的形成。通过开展熔盐氯化工业应用、氯化残渣与粗TiCl4产品表征、粗TiCl4净化提纯、精TiCl4的应用实践研究,进一步确立出了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碳热氯化应用过程能够实现熔盐温度、熔盐组分的稳定调控,粗TiCl4实际产量达90~102t/d,钛的氯化率达95.5%~97.6%,实际氯化效果较小型实验更佳。经沉降-除钒-精馏后所得精TiCl4纯度大于99.9%,成功用于OA级高品质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的生产制备,打通了我国低品位钛资源高效高值化应用途径。
孙青茹[5](2020)在《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原油作为工业的基础原材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价格波动会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产生不同影响,且影响还会沿着商品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级联扩散。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价格指数是政府调整物价时的重要参考指标。本研究提出一个多方法融合的时间序列研究框架,从网络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窗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模型,刻画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级联传导关系,并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和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范围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相对于短期来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的长期级联传导范围更广,传导关系更为紧密,传导路径较短,传导路径数量较多;相对于宏观价格指数来说,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范围更广,传导关系更复杂,传导路径更多样,而且国际油价的波动首先会对石油工业、化工、燃料和交通方面的价格指数产生影响。此外,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和投资活跃期间,国际原油对我国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更为紧密和稳定,其传导路径较短。通过级联传导范围和传导路径的分析,可以为物价监管者对物价进行分散管理提供启示。(2)在级联传导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窗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模型,揭示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程度。从系统内部出发,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各个价格指数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贡献度。研究发现,间接影响贡献度在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总影响贡献度中占比较大,说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在级联传导过程中对价格指数产生的间接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投资活跃期,国际原油对我国价格指数的影响贡献度明显增高。其次,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石油工业产业链上的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原油通过对“PPI:石油工业”、“PPIRM:燃料、动力类”、“IPI:植物产品”和“IPI:矿产品”等微观价格指数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到宏观价格指数上。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物价监管部门需要关注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间接影响,否则会低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可以通过重点监管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的微观价格指数以达到调控宏观价格指数的目的。(3)在级联传导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时滞影响模型,刻画了外部冲击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在级联传导过程中对我国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从直接时滞效应和总时滞效应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国际原油对各个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时滞影响的传导速度和时滞影响的持续时间。研究表明,国际原油对IPI及IPI类下的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较高,对CPI和RPI及CPI和RPI类下的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较低。且相对于直接时滞效应,国际原油对价格指数的总时滞影响程度高、传导速度慢,而影响持续时间几乎相同。相对于宏观价格指数,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影响程度低、传导速度快、影响持续时间短。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物价监管者需要重点关注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总时滞效应,如果只关注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直接时滞效应,就会错失最佳的价格监控时机并可能出现过度调控的现象。
高树彬[6](2019)在《基于集成智能算法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支柱,重工业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碳排放量。为进一步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精神,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在《“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力争部分重工业碳排放量在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的优化既是促进新时期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发展新模式的有益选择。鉴于目前以重工业为研究对象、达峰路径优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献较少,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创新性。本文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角度出发,以中国重工业及其子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测算方法和行业范围,进而分析了中国重工业1990-2016年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碳排放水平,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三个角度出发选取七个碳排放影响因素。其次,本文集成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及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理论,构建了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模型,通过误差检验结果证明本文所用模型与其他同类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实用性。根据政府政策与权威机构的预测结果设立保守、基准、强化三类合计9种发展情景,对中国重工业及其子行业2017-2050年碳排放达峰路径和达峰情况进行预测。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重工业及子行业的最优碳排放达峰路径,最佳达峰时间为2025年,子行业中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大,机械制造工业碳排放量最小。另外,本文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策略及建议参数,在实施去产能计划的基础上,实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保持人口中速增长,城镇化率高速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极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就七个影响因素设定最优达峰数值目标,为中国重工业及子行业实现尽早达峰的目标提供方法支撑及数据参考。
韩雅文[7](2019)在《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内,非化石能源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达到35%左右。为实现上述能源消费目标,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以及能源驱动因素变动下的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利用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表和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首次建立了中国2007年及2012年混合型MRIO表。使用混合型MRIO模型避免了价值型MRIO模型中不同部门使用能源价格相同的假设,因而更加符合实际。第二,基于混合型MRIO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在将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需求效应和里昂惕夫逆矩阵效应的基础上,将后者分解为贸易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将技术效应进一步分解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单位产出物耗效应,深化了对技术效应的分析。最后,本文将混合型MRIO分析与多目标优化模型相结合,探讨了中国五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优化过程中考虑了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的变化,并权衡了中国经济、能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及区域发展公平,将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尺度从单区域扩充到了多区域的范畴。本文得出的关键结论如下:2007年到2012年,技术效应中的能源强度效应是抵消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5年间共节约一次能源13.5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其中节约煤炭资源11.5亿tce。能源结构效应并未带来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的显着增加,反而促进煤炭消费增长了2.1亿tce。单位产出物耗效应间接引致了能源消费增加3.9亿tce,其中煤炭增长2.9亿tce。此外,本文明确了上述三种效应引致能源消费增加的重点区域及重点部门。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变为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设备制造业,在既定能源约束下可实现2018年至2030年年均4.8%的经济增速。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差异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和建筑业,而欠发达地区除此之外还需依赖制造业类的增长。
毕燕茹[8](2010)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通过贸易、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不仅拓展了一国产业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日益受到国际分工和他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刻影响,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形成客观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演进趋势。在经济区域化主流发展态势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更多表现为国际区域化特征。随着国家间产业结构互动程度的深入,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中国是开放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背景下,应突破以往以民族国家为立场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立足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的视角,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在实践中表现为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向的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西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大框架下进行的,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如地理相邻,经济结构强烈的互补,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等,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即中国长期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中亚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种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中亚国家心理失衡;二是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产业竞争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将带动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重新整合,各国(地区)都必将以不同方式和比较优势参与这一进程,谁掌握了产业整合的先机,谁就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然中国应该力争掌握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整合的主导权。本文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国际化互动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双边的产业联系,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定义、合作机制、内容进行了界定。产业合作是三次产业的全面合作,产业合作需借助贸易、投资、金融等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本文主体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通过对中亚国家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具有梯度差异和强烈互补性,具备开展产业合作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第二,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的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机制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合作形式;第三从三次产业层次,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产业合作的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三次产业合作都已经起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的深度、合作领域亟待拓展。最后本文在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实践和互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目前深化产业合作思路:宏观上要畅通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即贸易自由化、投资扩大化;中观上梳理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以拓宽双边产业合作的领域;微观上提出企业参与产业合作的思路。在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特点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推进路径:以哈萨克斯坦为产业合作突破口,将中国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的产业转移雁行模式。最终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使中国的专业化生产在中亚国家区域内若干层次上展开,形成良性互动中的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提高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陈红艳[9](2008)在《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石油、石化产品消费量逐年大幅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重化工业大多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然而,我国现阶段已经丧失了用这种模式发展的条件。同时,化学工业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已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的生产。据最新石油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油气资源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新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就使得我国石化生产的战略重点将移向新疆。在未来石化业发展中,新疆在中国石油布局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拥有丰富资源储备及特殊战略地位的新疆正成为中国能源的储备基地。肩负起满足国家能源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本文把前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从整体出发,概述了新疆石化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新疆石化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约束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出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对策和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10](2004)在《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世界经济已经从以资源为核心的增长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时期,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决定着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凭借其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利用科技创新即将出现的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迅速抢占21世纪的科技制高点。发展中国家
二、2020 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20 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发展 |
2.1.1 竖炉工艺基本特点 |
2.1.2 Midrex工艺流程 |
2.1.3 HYL-Ⅲ/Energiron工艺 |
2.1.4 CSDRI工艺 |
2.1.5 煤制气-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 |
2.1.6 使用焦炉煤气生产还原铁工艺 |
2.1.7 外热式竖炉工艺 |
2.1.8 氢冶金研究进展 |
2.2 气体还原铁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
2.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设想 |
3.2 多元多相平衡的研究 |
3.2.1 多元气体还原铁氧化的反应特点 |
3.2.2 热力学平衡的研究方法 |
3.2.3 最小自由能法 |
3.3 多元多相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热力学平衡模型 |
3.3.1 气基直接还原铁氧化物的最小自由能模型 |
3.3.2 吉布斯自由能函数的推导 |
3.3.3 初始反应条件的设置 |
3.3.4 多元多相平衡状态的解析 |
3.4 金属铁完全还原时平衡态组成和反应热焓的计算方法 |
3.5 还原过程能量消耗模型 |
3.6 小结 |
4 CO+H_2还原气对Fe_2O_3还原的热力学研究 |
4.1 还原气量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4.1.1 还原气量对平衡态产物的影响 |
4.1.2 还原气量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
4.1.3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
4.1.4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浓度的影响 |
4.1.5 还原气量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
4.1.6 还原气量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
4.1.7 体系设定对平衡态产物的影响 |
4.1.8 体系设定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4.2 还原温度对平衡产物的影响 |
4.2.1 体系设定中不含Fe_3C+C+CH_4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4.2.2 体系设定中包含Fe_3C+C+CH_4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4.3 对平衡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温度和压强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
4.3.2 温度和压强对平衡浓度的影响 |
4.3.3 温度和压强对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
4.3.4 温度和压强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
4.4 气基还原过程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1 还原温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4.4.2 体系压强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4.4.3 初始浓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4.4.4 还原温度900℃时的气基直接还原炼铁的能耗分析 |
4.4.5 热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5 含CH_4还原气对Fe_2O_3还原的热力学研究 |
5.1 还原气量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
5.1.1 还原气量对平衡态下产物的影响 |
5.1.2 还原气量对气体利用率的影响 |
5.1.3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态浓度的影响 |
5.1.4 还原气量对气体平衡浓度的影响 |
5.1.5 还原气量对还原参与度的影响 |
5.1.6 还原气量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
5.1.7 还原气量对CH_4转化率的影响 |
5.1.8 还原气量对产气比的影响 |
5.2 平衡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温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
5.2.2 压强对平衡态的影响 |
5.2.3 CO初始浓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
5.2.4 CH_4初始浓度对平衡态的影响 |
5.3 CH_4初始浓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5.3.1 CH_4初始浓度对还原气需求量的影响 |
5.3.2 CH_4初始浓度对体系反应热焓的影响 |
5.3.3 CH_4初始浓度对还原气升温显热的影响 |
5.3.4 CH_4初始浓度对体系热效应的影响 |
5.4 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研究 |
5.4.1 焦炉煤气量对还原Fe_2O_3的影响 |
5.4.2 压强对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影响 |
5.4.3 温度对焦炉煤气还原Fe_2O_3的影响 |
5.5 CO+H_2+CH_4还原Fe_2O_3的能源消耗研究 |
5.6 小结 |
6 多元多相气基直接还原平衡的实验验证 |
6.1 还原-熔分实验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气基直接还原过程析碳现象实验 |
6.2.1 实验方法与过程 |
6.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小结 |
7 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应用研究 |
7.1 外热式还原竖炉的构成 |
7.2 外加热下气基还原体系的物料平衡的研究 |
7.2.1 碳酸钙球团在还原过程的分解研究 |
7.2.2 原料铁品位对还原铁的铁含量的影响 |
7.2.3 气体利用率对还原气量的影响 |
7.2.4 气体利用率对炉顶气成分的影响 |
7.3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的热平衡的研究 |
7.3.1 炉顶段热平衡研究 |
7.3.2 还原段热平衡研究 |
7.3.3 炉下段热平衡研究 |
7.3.4 炉底段热平衡研究 |
7.3.5 还原体系所需的能量补充和燃气需求量的分析 |
7.4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中还原气体压强变化的研究 |
7.4.1 外热式还原竖炉的温度分布和气体分布 |
7.4.2 气体压降模型的基本原理 |
7.4.3 气体压降模型的应用 |
7.4.4 气基还原炉体系内部压降分析 |
7.4.5 气体利用率对炉内压降的影响 |
7.5 外热式气基还原体系中各系统间传热的研究 |
7.5.1 火道燃烧室的供热研究 |
7.5.2 外加热火道燃烧室与炉壳间散热损失的研究 |
7.5.3 火道蓄热室的换热损失研究 |
7.5.4 火道导热壁的传热研究 |
7.5.5 气体与球团的换热研究 |
7.6 讨论 |
7.6.1 球团尺寸对气体压降的影响 |
7.6.2 还原气浓度组成对外热式竖炉工艺参数的影响 |
7.6.3 Fe产量对外热式竖炉工艺参数的影响 |
7.7 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以Lingo求解最小自由能问题的程序和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的利用与能源危机 |
1.2 水煤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煤浆制备的颗粒级配技术 |
1.2.2 煤粉的粒度级配 |
1.2.3 磨矿工艺技术 |
1.2.4 棒磨机磨矿研究进展 |
1.2.5 水煤浆添加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作用机制研究 |
2.1 水煤浆添加剂的特性参数测试与筛选 |
2.1.1 原料及制备 |
2.1.2 添加剂特性参数测试 |
2.1.3 湿法制浆实验 |
2.1.4 结果与讨论 |
2.1.5 小结 |
2.2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研究 |
2.2.1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体系与流程 |
2.2.2 低阶煤制水煤浆添加剂小试评价流程 |
2.2.3 宁东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放大实验评价流程 |
2.2.4 宁东煤制水煤浆添加剂模式评价流程 |
2.3 水煤浆添加剂评价案例分析 |
2.3.1 某科技公司添加剂样评价 |
2.3.2 宁夏某甲醇厂添加剂实验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颗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 |
3.1 棒磨机湿法制浆 |
3.2 实验过程 |
3.2.1 湿法制浆性能测试 |
3.2.2 以干煤粉为原料制备水煤浆 |
3.3 颗粒级配堆垛模型 |
3.3.1 水煤浆分析 |
3.3.2 水煤浆的颗粒堆积模型 |
3.3.3 稳态三颗粒堆积的概率分析 |
3.3.4 非稳态四颗粒堆积的概率分析 |
3.3.5 稳态三颗粒堆积的间隙面积计算 |
3.3.6 不稳态四颗粒堆积的间隙面积计算 |
3.3.7 四种评价指数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平均颗粒尺寸 |
3.4.2 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3.5 工业水煤浆样品的案例分析 |
3.5.1 ABC堆垛模式下的颗粒堆垛级配拟合分析 |
3.5.2 ABCD堆垛模式下的颗粒堆垛级配拟合分析 |
3.6 实验室水煤浆样品的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煤浆湿法制浆的钢棒级配堆垛与概率算法 |
4.1 水煤浆研磨工艺概述 |
4.2 钢棒堆积级配模型 |
4.3 实验过程 |
4.3.1 棒磨机 |
4.3.2 棒磨机钢棒堆垛级配实验设计 |
4.4 概率计算与分析 |
4.4.1 稳态三棒堆垛级配的概率计算 |
4.4.2 不稳态四棒堆垛级配的概率计算 |
4.5 钢棒堆垛级配的间隙面积计算 |
4.6 钢棒堆垛级配的累计堆垛间隙面积计算 |
4.6.1 稳态三棒堆垛级配 |
4.6.2 不稳态四棒堆垛级配 |
4.7 钢棒堆垛级配对比分析 |
4.7.1 钢棒直径的影响 |
4.7.2 级配比例的影响 |
4.7.3 棒磨机钢棒磨损机制 |
4.7.4 棒磨机钢棒补加机制 |
4.7.5 综合对比分析 |
4.7.6 钢棒堆垛级配的间隙面积分布机理 |
4.8 棒磨机的筛分效应 |
4.9 湿法制浆过程中钢棒对煤粒的破碎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阶煤制水煤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 |
5.1 湿法制浆工艺 |
5.2 湿法制浆溢流流变作用机制 |
5.2.1 入料粒度的影响 |
5.2.2 制浆浓度对黏度的影响 |
5.2.3 浆体参数关联分析 |
5.2.4 磨机填充率的计算与分析 |
5.3 溢流制浆设计 |
5.3.1 棒磨机湿法制浆现场工艺简述 |
5.3.2 溢流制浆工艺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六章 溢流式棒磨机钢棒磨损损伤力学研究 |
6.1 基础原理 |
6.1.1 粉碎功耗理论 |
6.1.2 粉碎动力学 |
6.1.3 粉碎模型 |
6.1.4 破裂矩阵模型 |
6.2 钢棒冲击力分析 |
6.3 ANSYS模拟分析 |
6.4 流动阻力分析 |
6.5 钢棒级配比例对煤浆颗粒分布的影响 |
6.6 棒磨机钢棒断裂失效分析 |
6.6.1 实验仪器与实验过程 |
6.6.2 样品测试与分析 |
6.6.3 实验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贡献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3)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低碳烷烃催化转化研究现状 |
1.2.1 甲烷制合成气工艺及催化剂的选取 |
1.2.2 乙烷制乙烯工艺及催化剂的选取 |
1.3 表面催化反应计算模型的构建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 本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和计算方法总述 |
2.1 实验方法总述 |
2.1.1 催化剂的制备 |
2.1.2 催化剂的表征 |
2.1.3 催化活性评估 |
2.2 计算方法总述 |
2.2.1 密度泛函理论 |
2.2.2 交换关联泛函 |
2.2.3 平面波基与截断能及赝势选取 |
2.2.4 强关联体系DFT+U计算(库伦相互作用修正) |
2.2.5 本文所涉及的DFT计算内容 |
2.2.6 本文所涉及的DFT计算软件包简介 |
第三章 Fe的吸附对CeO_2(110)表面氧空位形成和CH4活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和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的吸附对CeO_2(110)表面结构和电子性能影响 |
3.3.2 Fe的稳定吸附对CeO_2(110)表面氧空位形成的影响 |
3.3.3 CH_4在CeO_2(110)和Fe/CeO_2(110)上的吸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金属修饰的CeO_2表面氧空位形成和CH_4活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和细节 |
4.2.1 电子结构计算及表面建模方法 |
4.2.2 性质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过渡金属(Fe、Co和 Ni)修饰的CeO_2(111)表面 |
4.3.2 过渡金属(Fe、Co和Ni)修饰的CeO_2(111)表面 |
4.3.3 CH_4在过渡金属修饰的CeO_2(110)表面上的吸附 |
4.3.4 CH_4在过渡金属修饰的Ce O_2(110)表面的解离附吸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O_2-乙烷催化转化选择性断键的界面活性位点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
5.2.1 实验方法 |
5.2.2 计算方法和细节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负载单金属与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5.3.2 催化剂结构的原位技术分析 |
5.3.3 催化剂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4)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钛资源分布及特点 |
1.1.1 全球钛资源分布 |
1.1.2 中国钛资源特点分析 |
1.1.3 钛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 |
1.2 四氯化钛的需求及工艺技术现状 |
1.2.1 四氯化钛的需求分析 |
1.2.2 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3 熔盐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2.4 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技术现状 |
1.3 钛渣碳热氯化基础研究进展 |
1.3.1 钛渣氯化热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现状 |
1.3.2 氧化物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
1.3.3 氯化物熔盐体系物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特性及碳热氯化热力学 |
2.1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原料特性研究 |
2.1.1 钛渣化学组成分析及粒度 |
2.1.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物相分析 |
2.1.3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扫描电镜分析 |
2.1.4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矿物解离MLA分析 |
2.2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热力学 |
2.2.1 碳热氯化热力学理论基础 |
2.2.2 M-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3 M-C-O-Cl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 |
2.2.4 M-O-Cl体系优势区图分析 |
2.2.5 氯化过程有机物生成热力学 |
2.2.6 氯化产物热力学行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3.1 动力学模拟计算VASP软件简介 |
3.2 具体计算方法 |
3.3 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3.3.1 金红石碳热氯化过程动力学模拟 |
3.3.2 MgTi_4FeO_(10)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3.3 COCl_2在TiO_2和MgTi_4FeO_(10)表面的行为研究 |
3.3.4 CaO的碳热氯化动力学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钛渣氯化用NaCl-MgCl_2-CaCl_2熔盐体系物性研究 |
4.1 熔盐体系组成分析 |
4.2 熔盐物性研究实验原理及方法 |
4.2.1 密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2 粘度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3 表面张力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
4.2.4 实验用主要原料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熔盐体系密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2 熔盐体系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3 熔盐体系表面张力测试结果分析 |
4.4 熔盐体系的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实验及反应机理研究 |
5.1 实验方法及原料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实验原料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氯化温度的影响 |
5.2.2 氯化时间的影响 |
5.2.3 钛渣粒度的影响 |
5.2.4 还原剂种类及配比的影响 |
5.2.5 氯气浓度的影响 |
5.2.6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艺参数优选 |
5.3 钛渣碳热氯化过程熔盐及残渣表征 |
5.3.1 氯化过程熔盐表征 |
5.3.2 氯化过程未反应残渣表征 |
5.4 钛渣碳热氯化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 熔盐中碳热氯化工业试验研究 |
6.1.1 氯化工艺及设备 |
6.1.2 氯化过程温度调控 |
6.1.3 氯化过程的熔盐组成调控 |
6.1.4 工业试验氯化残渣表征 |
6.2 粗四氯化钛产品表征 |
6.3 粗四氯化钛的净化提纯 |
6.3.1 粗四氯化钛沉降效果分析 |
6.3.2 粗四氯化钛中溶解性杂质的去除 |
6.4 精四氯化钛的应用 |
6.4.1 精TiCl_4在海绵钛生产中的应用 |
6.4.2 精TiCl_4在钛白生产中的应用 |
6.5 低品位高钙镁钛渣工业应用技术方案与前景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
(5)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宏观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 |
1.2.2 国际原油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 |
1.2.3 国际原油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路径研究 |
1.2.4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价格波动传导中的应用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 |
2.1 价格指数介绍 |
2.2 价格传导理论 |
2.3 国际原油对中国价格指数的价格传导机制 |
2.4 数据来源 |
2.4.1 国际原油价格数据 |
2.4.2 宏观价格指数数据 |
2.4.3 微观价格指数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1 级联传导模型构建 |
3.1.1 模型构建步骤 |
3.1.2 分析指标 |
3.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2.1 全样本分析 |
3.2.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3.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传导关系 |
3.3.1 全样本分析 |
3.3.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3.4 鲁棒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1 级联影响贡献度模型构建 |
4.1.1 模型构建步骤 |
4.1.2 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 |
4.1.3 影响贡献度的测量 |
4.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2.1 全样本分析 |
4.2.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4.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级联影响贡献度 |
4.3.1 全样本分析 |
4.3.2 滑动窗样本分析 |
4.4 鲁棒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价格指数级联传导的时滞效应 |
5.1 级联时滞影响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构建步骤 |
5.1.2 直接时滞效应和总时滞效应测算方法 |
5.2 国际原油对宏观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 |
5.2.1 直接时滞效应分析 |
5.2.2 总时滞效应分析 |
5.3 国际原油对微观价格指数的时滞效应 |
5.3.1 直接时滞效应分析 |
5.3.2 总时滞效应分析 |
5.4 鲁棒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6)基于集成智能算法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
1.2.2 重工业碳排放研究 |
1.2.3 碳排放研究方法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温室效应与碳排放理论 |
2.1.2 低碳经济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模型与方法 |
2.2.1 BP神经网络 |
2.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2.3 遗传算法 |
2.2.4 情景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重工业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碳排放量测算与数据采集 |
3.1.1 碳排放测算方法简介 |
3.1.2 重工业行业范围界定 |
3.2 碳排放水平分析 |
3.2.1 能源消费分析 |
3.2.2 碳排放量分析 |
3.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人口结构 |
3.3.2 经济发展 |
3.3.3 能源消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 |
4.1.1 神经网络建模 |
4.1.2 粒子群算法优化 |
4.1.3 遗传算法的引入 |
4.1.4 模型运行流程 |
4.2 模型检验 |
4.2.1 直观检验 |
4.2.2 历史检验 |
4.2.3 误差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情景构建与结果分析 |
5.1 情景设定 |
5.1.1 设计思路 |
5.1.2 参数设置 |
5.1.3 情景描述 |
5.2 重工业预测结果 |
5.3 重工业情景结果对比及分析 |
5.3.1 保守情景分析 |
5.3.2 基准情景分析 |
5.3.3 强化情景分析 |
5.3.4 跨情景对比分析 |
5.4 子行业预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路径对比及优化策略研究 |
6.1 中国重工业达峰路径分析 |
6.2 子行业达峰路径分析 |
6.3 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思路 |
6.3.1 碳排放达峰时间优化 |
6.3.2 碳排放峰值优化 |
6.4 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策略 |
6.4.1 控制人口规模,着力提升城镇化率 |
6.4.2 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6.4.3 大力优化能源结构,保持消费总量可控 |
6.4.4 强化政府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减排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性成果 |
2 文献综述 |
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 |
2.1.1 投入产出分析的独立应用 |
2.1.2 投入产出分析的拓展应用 |
2.2 能源消费及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
2.2.1 基于结构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
2.2.2 基于指数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现状 |
2.3.1 基于投入产出目标规划模型的相关研究 |
2.3.2 基于其他模型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混合投入产出表 |
3 中国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3.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调整 |
3.1.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形式 |
3.1.2 能源部门对应行与列的拆分 |
3.2 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的调整 |
3.2.1 能源类型合并及能源部门拆分 |
3.2.2 国产能源与进口能源的分离 |
3.3 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
4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4.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模型 |
4.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能源消费计算 |
4.1.2 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 |
4.1.3 数据来源补充 |
4.2 国家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 |
4.3 部门驱动因素分析 |
4.3.1 最终需求效应 |
4.3.2 能源强度效应 |
4.3.3 能源结构效应 |
4.3.4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 |
4.4 区域驱动因素分析 |
4.4.1 区域划分 |
4.4.2 最终需求效应区域差异 |
4.4.3 能源强度效应区域差异 |
4.4.4 能源结构效应区域差异 |
4.4.5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区域差异 |
5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5.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
5.1.1 目标函数构建 |
5.1.2 约束条件设定 |
5.1.3 求解方法 |
5.1.4 情景设定 |
5.2 多情景下产业发展分析 |
5.2.1 多情景下国家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
5.2.2 多情景下区域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
5.2.3 多情景经济总量及主要产业发展对比 |
5.3 政策建议 |
5.3.1 产业发展方面 |
5.3.2 技术方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要素禀赋互补性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产业结构互补性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外部条件 |
四、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创新和难点 |
(四)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二、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动机制 |
(一) 国际贸易 |
(二) 国际投资 |
(三) 国际金融 |
三、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及互补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亚五国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二、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四、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五、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土库曼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六、中亚五国独立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分析 |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梯度差距 |
(一)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产出结构比较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比分析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一:贸易合作 |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 |
(二)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 |
(三)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 |
(四)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 |
(五)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
(一) 贸易结合度分析 |
(二)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二:投资合作 |
一、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特点 |
(一) 外资来源国 |
(二) 投资领域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状况 |
(一)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 |
(二) 中国在中亚的间接投资 |
(三) 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三:金融合作 |
一、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概况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 |
(一)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多边合作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双边合作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特点 |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实践与评价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一产业合作 |
一、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一) 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二) 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概述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棉花贸易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技术与项目合作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二产业合作 |
一、中亚国家独立初与中国第二产业的合作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二)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三产业合作 |
一、我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 |
(一) 中亚各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现状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评价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合作 |
(一) 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机制建设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水平评价 |
(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前景 |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因素分析 |
一、大国对中亚市场争夺 |
二、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 |
(一) 中亚国家经济实力 |
(二) 中亚国家经济环境 |
三、中亚国家复杂心态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一、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推进路径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突破点——哈萨克斯坦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战略承接地—中国新疆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一) 完善产业合作互动机制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
(三) 企业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性 |
(二) 中国新疆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分析 |
(三)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比较 |
四、构筑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 |
(一) 雁行模式的实现前提 |
(二) 雁行模式的构筑方式 后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9)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第二节 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石油化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三、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三章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形势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
一、国内石油化工市场特点和竞争格局 |
二、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
一、我区石油、天然气分布特点 |
二、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开发现状 |
三、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基本定位 |
第四章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一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区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 |
第五章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战略选择 |
一、培育壮大石油化工园区 |
二、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
第二节 战略构想 |
一、实施资源领先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
二、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
三、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 |
四、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为加快石油化工业发展奠定体制基础 |
五、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 |
第三节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本文结论与研究不足 |
一、本文结论 |
二、本文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的清单 |
致谢 |
四、2020 化学与化工、石油与冶金工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外热式气基直接还原炼铁工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D]. 孙贯永.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低阶煤制水煤浆级配堆垛与制浆特性[D]. 李和平. 宁夏大学, 2021
- [3]过渡金属改性铈基催化剂上低碳烷烃转化机制基础研究[D]. 田冬.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低品位高钙镁钛渣碳热氯化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李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价格指数网络冲击的动态级联传导效应研究[D]. 孙青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基于集成智能算法中国重工业碳排放达峰路径优化研究[D]. 高树彬.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韩雅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1)
- [8]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D]. 毕燕茹. 新疆大学, 2010(11)
- [9]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陈红艳. 新疆大学, 2008(02)
- [10]2020年内蒙古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内蒙古自治区科协.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