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论文文献综述)
王猛[1](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慈善事业源远流长,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慈善组织是慈善活动实施的载体,中国历朝历代曾经出现过多种形式的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开展了大量救助活动,这有效改善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成为协调、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慈善组织开展活动的善款善物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捐赠,这种捐赠背后是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信任与认可,也就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信力作为“无形资产”,是慈善组织获取公众信任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社会衡量慈善组织优劣的重要尺度。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慈善组织行为能力的基础,体现了慈善组织的理念、诚信和具体服务的水平,同时也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反映着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然而,近几年,一些慈善组织因为自身管理失范,频频陷入信任危机,其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有所下降,这引发全社会的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论文试图运用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以史为镜、总结有益经验,为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提供参考借鉴。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的缘由;基于学界对历史上和当前慈善发展史、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的回顾,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客观评论;随后对文章的研究时限、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最后阐述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情况。近代时期是中国慈善组织尤其是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的鼎盛时期,首先分析了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兴盛的背景,接着对慈善组织的组织建设进行剖析、对政府法制在慈善组织公信力方面的规范进行分析,最后对典型慈善组织在公信力建设方面的一些措施进行探析。第二章主要讨论复苏时期(1978-1993)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情况。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间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以及这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举措;接着分析了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面临发展环境和这时期慈善法制的建设情况;最后,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探析慈善组织在塑造公信力方面的一些运行机制。第三章探究了快速发展时期(1994-2007)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情况。首先从中央政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方面对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描述了其态势,接着结合这一时期政府最新慈善法制建设说明其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影响;再次,以“明报事件”、提出慈善组织行业自律倡议书等几个典型事例分析民间力量在推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方面的作用;最后,以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探究这时期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的具体举措。第四章对转型时期(2008--)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自然灾害中的慈善组织应对及2008年之后慈善组织的发展态势:接下来,对2008年之后的慈善法制建设进行分析;接着以“制定《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透明慈善联合行动”等事件分析民间力量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剖析转型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壹基金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有益经验。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与未来。首先总结了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演变,也就是慈善法制建设由缺位到相对健全、民间力量成为推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要角色、社会媒体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愈来愈深;接着介绍了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一些做法;随后论述了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应当要处理好慈善组织与政府、与社会媒体、与捐赠主体、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了未来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方向和举措。最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研究给出一个概括性归纳,总结如下:慈善组织的发展需要公信力,公信力是推动慈善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存在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使然;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慈善组织自身、政府、社会媒体、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性建设,更是一种慈善文化的建设。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2](2011)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1月5日协会和宁夏民政厅联合主办的"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会在银川举行。会议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贺兰县民政局等9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爱心2008——走进宁夏"公益活动自2005年9月启动,截至2008年年底,共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956名。1月6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四川社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带着保暖内衣、外套、鞋子等物资前往北川任家坪安置点开展慰问活动,将过冬物品送到"灾区爱心助养"的孩子手上。
石渠县委宣传部供稿[3](2010)在《挑战“生命禁区”六十载》文中研究指明建州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州政府领导一直关注石渠县,关心帮助和支持该县发展、稳定、民生建设。1988年8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视察石渠。上世纪80年代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视察石渠洛须,要求把洛须作为石渠县的“特区”来
魏贤玲[4](2007)在《卓尼藏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上的卓尼藏区在安多藏区的东南部,地处汉藏文化交界处,北面与临夏州相连,东面与定西地区相接,东南面与西面分别与四川和青海藏区为邻,在宗教上又与西藏有紧密的联系。从远古的氐、羌、吐谷浑到唐宋时期的吐蕃,及其随后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强大的唃厮啰政权,直至明代大量戍边的军人滞留,东来的、西至的、南下的和北上的,多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了以些地为始祖的卓尼土司家族统治之下的卓尼藏族。卓尼在历史上不仅在安多藏区负有盛名,而且在整个藏区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卓尼藏区同整个藏族有着共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源,形成了在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互动互联的关系。由于内地到达藏区或西藏进入中原地区,这里是必经之地和跳板,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卓尼土司雄居一方,延续20代,时间长达500余年,是西北地区势力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土司;卓尼大寺历经700多年,学制严格,高僧大德辈出而名扬藏区。全文共分为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前言从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逻辑前提,目的、意义、方法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在研究中的立场和观点。正文共分为九章内容,主要研究了卓尼藏族的历史及现状。从卓尼藏族的源流出发,通过对卓尼藏族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文化、教育及经济、对外关系、历史人物的系统研究,对前言中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论述。因为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的原因,卓尼藏区社会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波动时期。卓尼藏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护好最佳传统模式,尽快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发展自己,实现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现代化,这是卓尼藏族今后实践的重要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是其它藏区同样面临的问题。
梁瑞林[5](2003)在《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情况汇报,并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检查扶贫帮困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出问题。民政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紧急动员,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狠抓落实.深入基层,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困难。为此.元旦前后.民政部派出七个工作组分赴各地督查指导。本期特刊发本刊特约记者对此做的一线跟踪报道,望以此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缘何选择此题 |
三、学术研究回顾与述评 |
四、选题研究时限及基本概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回顾(1840-1949)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兴盛背景 |
一、传统慈善文化与西方慈善思想双重启发 |
二、自然灾害与战乱纷繁构成社会基础 |
三、国外力量援助近代慈善组织的成立 |
四、经济发展为近代慈善组织产生奠定物质基础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组织建设 |
一、组织宗旨:解决社会问题,易使众人信服 |
二、管理体制:体现民主理念,注重权力制约 |
三、组织成员:主要领导有威望,一般会员有限制 |
第三节 政府法制对慈善组织运行的规范 |
一、善款善物的筹集 |
二、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 |
三、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 |
第四节 近代慈善组织如何维护自身公信力 |
一、资金筹募与使用 |
二、资金的监管 |
三、财务信息的公开 |
四、赈灾程序 |
五、救助对象甄别 |
第二章 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研究(1978-1993)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生存及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1949-1978) |
一、建国初期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 |
二、1949-1966年间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 |
三、中国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自我反思 |
第二节 复苏时期慈善组织的生存环境分析 |
一、政治环境趋于稳定 |
二、政府职能始让民间 |
三、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慈善参与 |
四、救灾思想更加合理 |
第三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慈善组织登记注册 |
二、善款的筹集使用 |
三、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 |
四、首个慈善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资金筹集社会化 |
二、资金使用准确化 |
三、内部监管多样化 |
第三章 发展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1994-2007)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及其发展态势 |
一、中央政策更加明朗 |
二、社会环境已然形成 |
三、政府对慈善认识更加客观公正 |
四、慈善组织的成长及其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慈善组织准入 |
二、慈善资金使用 |
三、政府监督管理 |
四、组织信息公开 |
五、慈善组织评估 |
第三节 民间力量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02年“明报事件” |
二、制定“中国非营利组织(NPO)公信力标准” |
三、发布“慈善组织行业自律倡议书” |
四、科研机构为公信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日常工作管理 |
二、内部专业化建设 |
三、财务监督管理 |
第四章 转型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2008-) |
第一节 中国慈善组织的转型发展 |
一、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慈善组织应对 |
二、2008年后的中国慈善组织发展 |
三、第二次转型:由近代向当代 |
第二节 政府法制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资金使用 |
二、监督管理 |
三、信息公开 |
四、征信与组织评估 |
五、其他指引性规定 |
第三节 民间力量与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
一、制定《中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自律准则》 |
二、开通“中国慈善信息平台” |
三、透明慈善联合行动 |
四、成立中国慈善联合会 |
第四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举措 |
一、中国红十字会 |
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
第五章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历史演变 |
一、慈善法制建设由缺位到相对健全 |
二、民间力量变为推动公信力建设的重要角色 |
三、社会媒体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愈来愈深 |
第二节 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香港慈善发展简述 |
二、香港慈善组织如何获得公信力 |
三、香港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经验 |
第三节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慈善组织与政府 |
二、慈善组织与捐赠主体 |
三、慈善组织与社会媒体 |
四、慈善组织与其他组织 |
第四节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未来构建 |
一、未来方向:以自律为基础,辅之以他律 |
二、具体措施:内部自律+外部他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卓尼藏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卓尼藏族的源流与部落组织 |
一、卓尼藏族的源流 |
1. 族源及形成 |
2. 发展 |
二、部落组织在卓尼藏区的表现形式 |
1. 卓尼藏区的部落组织 |
2. 甘肃藏区部落组织的特点 |
第二章 卓尼土司制度及其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
一、土司制度的形式 |
1. 土司政权的兴起与衰亡 |
2. 土司的政权组织 |
3. 土司的“兵马田制” |
4. 土司衙门对群众诉讼案件的处理 |
二、土司制度的特点 |
1. 土司制度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
2. 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
三、土司杨积庆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
第三章 卓尼土司与西藏和周边的关系 |
一、与中央王朝及西藏的政教关系 |
1. 与中央王朝的政教关系 |
2. 与西藏的关系 |
二、与蒙古及内地佛教寺院的政教关系 |
1. 与蒙古地区的关系 |
2. 与内地佛教寺院的法缘关系 |
三、与周边各势力的关系 |
1. 与拉卜楞寺的政教关系 |
2. 与宕昌马土司的关系 |
3. 与会川赵土司的政教关系 |
第四章 卓尼藏族文化 |
一、卓尼藏族民俗 |
1. 饮食 |
2. 服饰 |
3. 传统节日 |
4. 丧葬 |
5. 其它生活习俗 |
二、卓尼藏族文化 |
1. 卓尼方言与西藏方言的渊源关系及其分布特点 |
2. 文学艺术 |
三、寺院文化 |
1. 职能各异的四大学院 |
2. 千姿百态的佛教文化艺术 |
第五章 卓尼藏区的宗教 |
一、藏传佛教在甘肃的传播与发展 |
1. 唐宋时期甘肃藏传佛教 |
2. 元代甘肃藏传佛教 |
3. 明代甘肃藏传佛教 |
4. 清代甘肃藏传佛教 |
5. 民国时期的甘肃藏传佛教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甘肃藏传佛教 |
二、藏传佛教在卓尼的表现特点 |
三、历史上卓尼藏区的寺院 |
1. 禅定寺完善的管理机构 |
2. 所属寺院简介 |
3. 主要藏传佛教寺院活佛传承系统 |
4. 六位专职僧纲 |
四、本教 |
1. 本教寺院 |
2. 本教与藏族整体文化的关系 |
3. 本教与藏传佛教各派的关系 |
第六章 民族教育在藏区的表现 |
一、传统的寺院教育 |
1. 寺院教育的形成及发展 |
2. 寺院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
3. 寺院教育的影响 |
二、现代世俗教育 |
1.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教育状况 |
2. 新中国成立前卓尼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形成及发展 |
3.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教育的发展状况 |
三、寺院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关系 |
1. 世俗教育早于寺院教育 |
2. 藏族地区的寺院教育以藏文为主,世俗教育以汉语或双语为主 |
3. 寺院教育与世俗教育的联系 |
四、民族教育的现状 |
1. 卓尼藏区民族教育的基本情况 |
2. 双语教育在卓尼藏区的状况 |
五、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发展藏区民族教育的对策研究 |
1. 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原因 |
2. 发展藏区民族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七章 婚姻制度与家庭关系 |
一、藏族传统社会的婚姻家庭形式 |
二、恋爱婚姻问题 |
1. 藏民族传统社会主张自由恋爱 |
2. 离婚、改嫁和再娶的特点 |
3. 禁止近亲结婚 |
三、家庭关系 |
1. 家庭结构的基本形式 |
2. 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 |
四、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1. 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占主导地位 |
2. 受藏传佛教影响重,入寺人数庞大,妇女负担沉重 |
五、纳浪、卡车一带婚礼 |
1. 纳浪一带婚礼 |
2. 卡车一带婚礼 |
第八章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
1. 自然资源 |
2. 自然景观 |
3. 人文资源 |
4. 发展现状 |
二、四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
1. 藏传佛教文化 |
2. 土司文化 |
3. 觉乃藏族民俗文化 |
4. 洮砚文化 |
三、发展旅游业的软硬件设施及基本框架 |
1. 发展旅游业的软硬件设施 |
2. 《卓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思路 |
3. 开发旅游业的意义和思考 |
四、卓尼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1. 卓尼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附:卓尼历代人物 |
一、历史文化人物 |
1. 宗教人物 |
2. 四世策墨林活佛 |
二、政治人物 |
1. 历代土司 |
2. 其他政治人物 |
三、现当代人物 |
1. 宗教人物 |
2. 文化人物 |
3. 政治人物 |
主要参考书目 |
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 |
致谢 |
四、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王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2]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A].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 2011
- [3]挑战“生命禁区”六十载[N]. 石渠县委宣传部供稿. 甘孜日报(汉文), 2010
- [4]卓尼藏族研究[D]. 魏贤玲. 兰州大学, 2007(04)
- [5]多吉才让部长一行赴青海走访慰问[J]. 梁瑞林. 中国民政,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