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杜红梅[1](2021)在《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监测及防治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生态环境部开展了五轮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发现各类挥发性污染物问题10.5万个。臭氧等成为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文章首先详细论述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以及现实危害性,并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8-2020年数据为例,分析了全省14个市臭氧污染物变化及分布特征,最后,提出大气光化学烟雾治理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春琼[2](2020)在《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总体上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近地层臭氧(O3)污染却日趋严重。近地层O3主要是由污染源排入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在高温及光照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近地层O3生成与前体物之间呈现非线性响应关系,学者们通常将近地层O3污染分为“NOx敏感区”、“VOC敏感区”和“混合敏感区”。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对于制定有效的O3污染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由于O3前体物排放源等资料不完善、对O3生成机理认识的不充分,目前基于大气化学输送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于近地层O3的物敏感性模拟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试图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运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分形方法,基于城市大气环境实测数据,从宏观的、整体论的视角为近地层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我国台湾省为研究区域,分别针对台湾南部和北部典型区域不同环境功能区开展对比研究。由于台湾地区环境空气总VOC的主要监测指标为非甲烷总烃(NMHC),因此本研究中的O3前体物VOC主要针对NMHC。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首先,针对2014~2018年期间我国台湾南北区域的交通站点(鳯山和中坜)及一般站点(楠梓和中山),利用功率谱分析法、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和多重分形方法去验证O3、NOx和NMHC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分形特征和多重分形结构;(2)在此基础上,应用耦合去趋势波动分析法(CDFA)研究O3及其前体物之间耦合相关性的多重分形特征;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CSD和R)来定量刻画近地层O3生成与其前体物之间的非线性响应关系(O3-NOx-NMHC敏感性),并和传统的经验动力学(EKMA)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进一步对四个站点在2018年度O3-NOx-NMHC敏感性的时间演变动力过程和日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3)针对2013~2018年期间台湾南部的桥头和潮州站点,基于CDFA方法建立一种新指标(PDB)用于定量刻画前体物NMHC中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NO2/NO比率下O3生成对异戊二烯的敏感性。(4)最后,针对台湾中西部的朴子站点,以O3重要前体物质(苯和甲苯)为例,应用PDB指标定量刻画苯(甲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2007~2016年期间每年冬季PM2.5浓度值与PDB值在白天和夜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大气中PM2.5对苯系物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功率谱分析和DFA分析,发现近地层O3、NOx和NMHC时间序列具有分形特征中的长期持续性,即其浓度波动在时间尺度上前后并不是独立的,存在一定的“记忆性”。而且,三个时间序列在时间演化中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结构特征,多重分形程度在夏季和冬季呈现出了南北区域的差异性。区域和季节的差异性表明O3污染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浓度波动在演变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尺度各层次的复杂性程度不同。(2)基于本文提出的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CSD和R)研究O3-NOx-NMHC敏感性的四季变化结果表明:鳯山、中坜在春、夏和秋季以及中山在春夏季的O3-NOx-NMHC敏感性几乎均明显地属于“NMHC敏感”特性,到了冬季都处于“混合敏感区”;由于产业布局的差异,而楠梓站点近地层O3生成在夏秋二季呈现明显的“NOx敏感”特性,而在春冬季节处于“混合敏感”区或弱“NMHC敏感”区。利用传统的经验动力学EKMA曲线法结果和CDFA方法结果比较发现:南北两个一般站点楠梓和中山,CDFA方法得到的近地层O3敏感性结果和EKMA曲线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而在南北两个交通站点,两种方法所获得结果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比于EKMA曲线法,CDFA方法用于研究近地层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特征所需要耗时更短、不确定性更小、区域普适性更强。(3)基于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研究O3-NOx-NMHC敏感性在高精度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台湾北部两个站点和南部两个站点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由于南北区域产业布局和气象因素的差异性较大,导致南部区域的两个站点近地层O3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的转换过程比北方区域要复杂。另外,针对2018年夏季和冬季O3-NOx-NMHC敏感性的日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鳯山、中山和楠梓在夏季和冬季近地层O3对前体物敏感性的日变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尤其是中坜站点,近地层O3对前体物的敏感性在时间点上存在从上午“NMHC敏感”到下午“NOx敏感”的转换,其他站点敏感性的日变化几乎没有转换的现象,这可能和当地区域当地污染源排放、气团老化的程度、大气垂直混合高度和水平输送等过程有关。(4)基于CDFA方法研究异戊二烯与近地层O3生成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发现:在年际变化中,近几年桥头站点O3生成对异戊二烯的敏感度在春夏二季略有上升的趋势,趋势不是很明显;而潮州地区春、夏和秋节整体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对2013年~2018年每年夏季,大气中NO2/NO的比率对近地层O3生成与异戊二烯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大气中NO2/NO<6时,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较大;当NO2/NO>6时,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极小,即在此状况下,大气中异戊二烯浓度即使持续升高,近地层O3生成对其敏感性几乎不变了。(5)基于CDFA方法研究大气中PM2.5对苯系物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发现:台湾中西部的朴子站点在2007~2016年期间每年冬季,苯和甲苯的PDB值在白天均大于夜间,且甲苯在白天和夜间的差异性尤为显着。PM2.5浓度值与PDB值在白天和夜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天,苯和甲苯的PDB值与PM2.5浓度呈现正相关;而夜间,两者几乎不相关。这说明尽管PM2.5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太阳辐射产生散射和阻挡作用,从而一定程度地削弱大气光化学反应,但总体而言,PM2.5的表面非均相反应会导致它促进苯和甲苯在近地层O3光化学耦合体系中发生光解的作用更为主要。这是影响自然条件下近地层O3生成的重要前体物(苯和甲苯)光化学行为的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不仅能够较为充分地揭示某个时间尺度范围内的近地层O3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特征,还能呈现出其在较高精度时间尺度上的演变动力过程和在小时间尺度内的转换过程。这对于理解O3的生成过程与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时间序列分形方法更加简单易行。随着我国大气环境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观测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O3及其前体物(特别是VOC组分)的观测资料将更加丰富和可靠,因此,本方法可望在我国未来的O3污染防治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马秉吉[3](2020)在《兰州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因子及典型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均已出现臭氧(O3)超标现象,O3污染逐步凸显,已逐渐成为继PM 2.5后影响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又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加上O3污染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兰州是我国最早的工业区,曾因污染问题一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兰州也是我国最早发现光化学烟雾的城市。近几年,兰州地区O3浓度不断上升,超标现象时有发生,O3污染逐渐加剧,已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兰州的O3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可为兰州地区O3污染的防控和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利用兰州2013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的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资料分析了兰州O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对O3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效应、周末效应等基础上研究了兰州O3浓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并建立具有交互项的多因子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因素及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O3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利用WRF-Chem模式对夏季一次O3污染过程中的气象场、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模拟,并与观测值进行了对比,结合O3污染过程的逐点分析,探究了兰州O3污染的成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7年兰州O3和NO2浓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颗粒物浓度稍有下降,SO2浓度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兰州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良天数为一年中最多的天数,平均达标率64%。近几年逐渐增长的O3浓度对兰州市空气质量存在一定潜在威胁。(2)兰州O3浓度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单峰型”,O3浓度在14:00-16:00最高,在06:00-08:00最低。O3与其前体物NO2浓度的日变化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O3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呈现倒“U”型,春季开始上升,夏季(6-8月份)O3浓度最高,秋季9月份以后迅速降低,冬季12月份O3浓度最低。颗粒物浓度春、冬季较高,而O3夏季较高,有“交叉污染”的趋势;颗粒物与O3之间相互影响,O3逐渐成为兰州继颗粒物之后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的污染物。兰州近地面O3浓度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日照时数和日平均气温与O3浓度呈显着正相关。相对湿度小于40%时超标天数最多,大于60%时明显减少;软风、无降水的情况下超标天数最多且伴随的O3浓度较高。综合分析,日照长、气温高、湿度低、小风、无降水是造成高浓度O3的有利条件。(3)单因子的GAM假设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为0.594,O3浓度方差解释率62.3%,其中温度解释了O3浓度方差的24.2%(F=350.84),是兰州O3浓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合O3浓度部分响应诊断图分析,兰州O3浓度与温度(T)、风速(W)、相对湿度(RH)、日照时数(SH)、污染物NO2、PM2.5呈显着非线性关系,与气压(P)、CO基本呈线性关系,气象要素中T、RH对O3浓度影响显着,污染物中NO2、PM2.5对O3浓度影响显着。具有交互作用的多因子GAM模型的调整判定系数为0.636,方差解释率为68.1%,模型拟合度较优,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兰州O3浓度变化解释率较高。交互作用项主要是“气象要素+污染物”的形式,其中以温度和风速的交互作用对O3浓度变化的影响最为显着,进一步证明了温度是影响兰州O3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亦可表明构建具有交互作用的GAM模型可定量研究兰州O3浓度的变化特征和复杂的非线性关系。(4)WRF-Chem模式模拟结果显示,O3的一致性指数(IOA)为0.90,NO2的IOA值为0.76,模拟效果整体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模式模拟的O3浓度日变化特征呈现明显的“单峰”型,与观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污染物浓度模拟效果不如气象场(2m温度和相对湿度)好,尤其是污染物的峰值及峰值出现的时间,这可能是排放源清单、参数化方案的选取、模式误差等原因造成的。根据H2O2/HNO3比值法判定,兰州属于NOX控制区,可通过控制NOX的措施减缓兰州的O3污染,为兰州O3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模拟和逐点分析的结果,此次兰州的O3污染过程是由气象因素、本地生成、区域传输共同作用发生的。
宋雨桐[4](2020)在《浅析我国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气污染类型已逐渐由煤烟型转化为光化学烟雾型或二者综合型。本文分析了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防治光化学烟雾的有效措施。
刘呈威[5](2019)在《城市通风空气热污染物输运与动力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交通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大,城市空气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建筑周围的微气候空气环境直接影响居民呼吸健康,充分理解城市建筑周边微气候空气、热与污染物输运机制有利于找到改善城市居民呼吸环境、保障城市居民呼吸健康的有效途径或方法。籍此,本文从城市内部街区空气环境热质输运过程结构、城市交通工业废气排放引发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气态污染物扩散机制、内陆城市湖泊与城市热岛环流耦合特征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基础科研工作。街区是城市人居环境中热与污染物输运迁移的基础载体,城市空气环境问题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街区中尤为明显。为此本文从城市基本组成单元街区入手,基于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城市街区峡谷中的流体流动及热和污染物的输运迁移及积聚特性进行研究,选取了代表大多数现代城市中心总体形态典型高宽比为W/H=1.0的街区峡谷模型,建立热和污染物耦合输运模型,创造性的引入流函数、热函数和质函数的等值线可视化地来表征城市街区峡谷中热质输运过程,同时将街区峡谷通风通过参数化后的ACR(换风量)、HRR(热去除率)和PRR(污染物去除率)来评价街区峡谷的通风流动效率及热质输运特性,揭示了城市街区峡谷中气流与热浮升力在迎风、背风面的相互作用的机理,掌握了街区峡谷中热质输运转变过程。对于街区峡谷内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交通尾气的排放,而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存在化学反应性,为了探究存在光化学反应下的气态污染物在城市街区峡谷中的迁移扩散规律,建立气态污染物的NOx-O3光化学反应模型耦合CFD方法对城市街区峡谷内存在反应性污染物扩散规律进行研究,发展了RNG k-?湍流模型首次探究光化学反应下的气态污染物在不同交通尾气排放量大小和排放位置的迁移扩散规律,掌握在空气环境更为实际的情况下城市街区峡谷区域交通尾气NOx排放源对于光化学反应以及气态污染物扩散迁移的影响。然后将研究尺度从街区峡谷扩展到城市单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土地利用慢慢朝着工业、建筑用地发展,导致城市绿地面积以及城市水体面积的急剧减少,而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空气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下垫面结构特别是典型内陆湖城市湖泊水体对城市空气热环境的影响,先通过观测实验来探测湖泊水体结构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然后发展出城市热岛-湖风环流数值模型,发现了在典型内陆湖城市湖泊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热岛羽流的偏移量会随湖泊与城市中心距的增大而减小;在城市与湖泊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热岛羽流的偏移量随湖泊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可见湖泊水体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空气环境有着显着影响。本文从城市街区环境自身热质输运机理的研究开始,进而深化到城市街区峡谷更为实际的光化学反应下的污染物输运规律的探究,最后扩展研究尺度到城市单元探究城市下垫面结构(内陆城市典型的湖泊水体结构)对城市空气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城市空气环境的问题不仅仅要研究城市基础单元街区峡谷中的热质输运过程,充分掌握其流动传热机理,也需要研究街区峡谷更为实际的光化学污染下的污染物扩散迁移过程,这样可以从城市基础单元层面上出发更好的治理以及防治空气热污染物的传播,为城市街区中的热质输运提供指导,然后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创新性的针对国内大部分典型内陆湖城市的湖泊水体结构,有效利用城市自身的下垫面结构优势去营造更为舒适的城市热质输运环境,为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新的思路,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王小曼[6](2019)在《成都市大气臭氧光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腥臭味和不稳定性有毒淡蓝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臭氧是影响自由基等化学物质的浓度及寿命的主要环境因子,对大气动力、热力、辐射和化学等过程中也具有显着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对治理灰霾力度的不断加大,PM2.5等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随着城市工业化发展,臭氧污染问题却愈发显着,如大城市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和人民的生活起居。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区域,以臭氧光化学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关系法”对成都市NOx、NO2、NO、THC、OX、NO2/NO与O3污染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前体物浓度对O3污染水平的响应关系与灵敏程度,剖析其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光化学污染机理,初步建立前体物污染与O3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成都市的大气光化学氧化性月分布、季节分布特征,分析了成都市大气氧化性水平及与O3生成的关系;通过计算成都市大气中NO2的光解速率,对成都市大气光化学反应环境进行定量研究;运用光化学烟雾产量模式,计算了成都市光化学烟雾产量(SP),定量分析NOx、THC、O3与SP的关系和成都市臭氧污染处于何种前体物控制区,初步提出臭氧污染的防控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都市NOx和臭氧的变化趋势呈现出负相关特性,其中春季的NOx和O3的负相关性尤为显着,其次是夏、秋、冬季节,负相关程度依次递减;成都市O3污染与大气光化学产生O3过程中消耗NOx密切相关,成都O3污染过程中,春、夏、秋和冬季代表日对NOx均敏感,其中春季代表日对NOx最为敏感;而在春、夏、秋和冬四个季节下THC和O3均呈负相关性,说明THC对成都市O3污染具有敏感性;成都市在春、夏、冬季节时以前体物NOx影响为主、CO、VOCs等前体物的影响次之;在秋季前体物NOx对O3污染的敏感性降低,与浙江临安市和北京市等城市相比,NO2/NO比值基本在20以下,显示出成都市O3的生成机制较为单一。(2)成都市大气氧化性OX月均变化范围很小,差别性小于5%,大气氧化性十分稳定且小于北京市,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远小于北京市;成都市的NO2的光解速率季节排序为:夏>春>秋>冬;夏季条件较其他几个季节更加适合光化学反应的产生。成都市全年的NO2的光解速率平均值为0.0085min-1,该值低于北京市;相比之下,成都的环境条件不利于NO2的光解,这可能跟成都的日照情况比北京差有关;随着O3污染水平的增加,大气氧化性OX与O3呈负相关性;成都市不同季节局地污染的贡献表现为晚上局地污染物对大气氧化性的贡献高于白天。成都市OX局地贡献值(OX斜率)介于-0.1310.547,表现出成都市春季大气氧化能力高于其它季节。(3)通过成都市光化学烟雾产量模式计算研究发现:成都市处于NOx和VOCs交替控制区,成都市春、夏、秋、冬的NOx控制比例范围为37.5%58.33%,结果显示出在NOx控制时间段比例较高的春季控制NOx排放可以更有效的减排O3污染水平,在其余季节控制VOCs排放会取得更好的O3污染减排效果。说明成都市光化学烟雾产量SP与O3浓度关系密切,决定了成都市的O3浓度水平。建议成都市应当以控制VOCs排放为主,并辅以NOx排放控制,双向减排,共同降低臭氧污染水平。
芮守娟[7](2019)在《关中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臭氧成为关中城市群继PM2.5之后另一个影响空气质量的二次污染物而受到关注。本文使用2017年关中地区33个国控点六项空气污染物数据及秋季实测的VOCs浓度数据,分析关中城市群O3及其前体物浓度现状及成分特征。根据着名大气化学家Seinfeld提出的光化学反应简化机制,建立参与物质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给出微分方程的初值条件及环境控制条件,运用MATLAB数值求解工具对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计算了8:00-18:00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产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过程。结合关中地区臭氧前体物NOx(NO+NO2)及VOCs(RH、RCHO和HCHO)的浓度,定量分析了NOx及VOCs的浓度变化对O3、PANs、RCHO等光化学氧化剂浓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VOCs不同组分及温度对光化学氧化剂形成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关中地区O3年均浓度为54.30±48.90μg/m3,关中地区夏季O3浓度最高(90.13±54.13μg/m3),春季和秋季次之(61.41±41.35μg/m3,33.25±30.88μg/m3),冬季最低(31.86±23.75μg/m3);2017年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市O3-8h第90百分位值分别为153、196、180、164和179μg/m3,超标天数分别为27、73、60、45和62 d,关中五个城市中O3浓度达标的只有宝鸡,O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为咸阳。(2)关中城市群秋季VOCs浓度及组分分析表明:2017年关中地区秋季VOCs平均体积浓度为66.45 ppbv,VOCs体积浓度占比较大的前三类物质分别为烷烃31.94%、芳香烃18.84%、OVOCs 15.27%,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较大的三类物质分别为烯烃42.97%、芳香烃28.13%、OVOCs 14.35%。(3)光化学反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VOCs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NO2或NO的初始浓度,生成的O3及PANs的最大浓度值增大、O3和PANs出现峰值的时间延后且PANs高浓度状态持续时间缩短。而在NOx浓度维持不变情况下,反应物NO2浓度越高,越有利于高浓度O3及PANs的生成。(4)VOCs对生成光化学氧化剂的影响为:依次增加VOCs中RH(烃类),HCHO(甲醛)和RCHO(其他醛酮类)的初始浓度,O3及PANs浓度的峰值都会依次增大,O3及PANs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都有所提前。RH对O3浓度影响明显,RH及RCHO对生成PANs的浓度影响明显。(5)数值模拟情景分析得出:假若关中地区NOx浓度维持不变,分别增加50%的RH、RCHO及HCHO浓度将会引起O3max及PANs max的增大,而RH、RCHO及HCHO浓度分别减少50%时,O3max及PANs max的降幅更大;烯烃及芳香烃是对关中地区O3及PANs生成贡献最大的两种组分,因此降低其排放量,可有效降低关中地区O3及PANs浓度。
李强强[8](2019)在《沈阳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沈阳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染问题也渐渐凸显,臭氧污染也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臭氧已经成为继PM10和PM2.5后的又一大气污染物。为了深入了解沈阳地区臭氧(O3)产生、发展及扩散的规律,本文利用2015-2017年沈阳地区的11个监测站点的O3浓度以及其他污染物浓度和气象数据,对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WRF-Chem模式对臭氧的污染现状进行数值模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5-2017年,O3的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超标天数分别为30、34和39天,O3的超标天数有增加的趋势,且O3超标主要出现在5-8月份。沈阳地区的O3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夏季>春季、秋季>冬季;O3的日变化在每天的15:00左右出现浓度峰值。O3的周末效应不明显,工作日的O3浓度略高于周末。O3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城市中心浓度低于城市外围的洼地现象。(2)WRF-Chem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表明:沈阳地区的臭氧污染现状呈现污染特征,模拟结果得到O3的变化规律与监测数据分析得到的规律一致,O3的分布呈现条带状分布,城市中心O3浓度低于城市外围,实际监测数据对分析结果给予了验证。(3)O3浓度受其它主要污染物和气象因素的影响比较大。O3与SO2、NO2和CO呈现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9、0.4004和0.139);颗粒物浓度影响光照强度进而影响O3浓度。风速对O3浓度的扩散速度起到主导作用,风向对O3烟羽飘散的方向起主导作用;湿度与O3浓度之间呈现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13;气温与O3浓度呈现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39;低压静稳的天气有助于O3的生成。(4)沈阳地区的O3污染控制是综合控制,从影响因素看,最主要的是控制其前体物VOCs和NOx的排放,建立沈阳地区污染物的高精度排放清单尤其是VOCs和NOx主控因子的排放清单,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O3污染问题。
郭强[9](2019)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文中指出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污染。研究表明,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光化学烟雾引起的污染不容忽视。因此,探讨光化学烟雾对环境的危害、迁移和转化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非常必要。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燃料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大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迅速增长,这些都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原料。光化学烟雾一旦形成,影响范围广,其威害性已对城市环境、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巨大危胁。因此贯彻节能减排政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及机理,阐述了造成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黄顺祥[10](2018)在《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污染危害性本质上是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文章将大气污染与防治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阐述了如何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描述和计算这3个过程,对其发展历程及相互关联进行了系统评述.综合论述了大气物理、大气化学、源排放清单、大气环境监测、气象场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源解析与溯源、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沿革、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于大气污染与防治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及其数学描述方法和计算原理等极为复杂又交错影响制约,文章提出了大气污染危害性识别与控制的理论框架及核心科学问题,指出动态排放源清单反演与生成、颗粒物毒性识别、化学过程数据同化、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应急来源解析、动态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标准还不成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文章指出将大气污染物毒性与健康风险直接关联,可为大气污染应急优化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与重污染源布局的优化问题提供更加直接和有效的科技支撑.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及核心科学问题的实现,将为找准污染源头、实现靶向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发挥基本作用.
二、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监测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光化学烟雾论述 |
1.1 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 |
1.2 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 |
1.3 光化学烟雾主要危害 |
2 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现状 |
2.1 总体污染状况 |
2.2 主要污染特点 |
2.3 监测网络布设 |
3 光化学污染防治措施 |
3.1 加强监测,因地制宜管控 |
3.2 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排放 |
3.3 改进技术,做好污染治理 |
结语 |
(2)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近地层O_3生成对其前体物敏感性的划分 |
2.2 近地层O_3对其前体物敏感性的研究方法进展 |
2.2.1 经验动力学分析法 |
2.2.2 空气质量模型 |
2.2.3 基于观测模型(OBM)方法 |
2.2.4 相关敏感性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现状 |
2.3 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在近地层O_3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
2.4 评述 |
第3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及监测站点 |
3.1.2 台湾地区空气质量监测概述 |
3.1.3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形理论概述 |
3.2.2 功率谱法 |
3.2.3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法 |
3.2.4 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 |
3.2.5 去趋势耦合波动分析法(CDFA) |
第4章 近地层O_3及前体物浓度的时间演变和分形结构特征 |
4.1 O_3、NO_x和NMHC浓度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差异性特征 |
4.2 O_3、NO_x和 NMHC浓度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检验 |
4.2.1 正态性检验 |
4.2.2 非平稳检验 |
4.3 O_3、NO_x和 NMHC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 |
4.3.1 功率谱分析 |
4.3.2 DFA分析 |
4.3.3 多重分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地层O_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分析 |
5.1 基于EKMA曲线法的O_3-NMHC-NO_x敏感性分析 |
5.1.1 初始条件设置 |
5.1.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2 基于CDFA方法的O_3-NMHC-NO_x敏感性分析特征 |
5.2.1 建立非线性敏感性指标 |
5.2.2 O_3-NMHC-NO_x敏感性的季节性变化 |
5.3 EKMA曲线法与CDFA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1 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 |
5.3.2 讨论 |
5.4 O_3-NMHC-NO_x敏感性的时间演变过程 |
5.4.1 引言 |
5.4.2 滑移窗口的建立 |
5.4.3 研究结果 |
5.4.4 讨论 |
5.5 O_3-NMHC-NO_x敏感性的日变化特征 |
5.5.1 引言 |
5.5.2 研究结果 |
5.5.3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NO_2/NO比率对O_3与异戊二烯关系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相关物种浓度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差异性特征 |
6.3 O_3-异戊二烯-NO_x体系耦合敏感度指标的建立 |
6.3.1 引言 |
6.3.2 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非线性耦合指标 |
6.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4 不同NO_2/NO比率下O_3对异戊二烯的敏感性 |
6.4.1 引言 |
6.4.2 滑移窗口的建立 |
6.4.3 研究结果 |
6.4.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复合污染大气中PM_(2.5)对O_3与苯系物关系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O_3-苯(甲苯)-NO_x体系耦合敏感度指标的建立 |
7.2.1 O_3-苯(甲苯)-NO_x光化学体系的多重分形结构 |
7.2.2 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非线性耦合指标 |
7.2.3 苯和甲苯PDB指标的年际变化 |
7.3 PM_(2.5)对O_3前体物(苯和甲苯)光降解作用的影响 |
7.3.1 研究结果 |
7.3.2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3)兰州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因子及典型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1.1 气象资料 |
2.1.2 大气污染物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描述性统计 |
2.2.2 污染物浓度限值及超标标准 |
2.2.3 广义相加模型(GAM) |
2.2.4 WRF模式简介 |
2.2.5 WRF-Chem模式简介 |
2.2.6 模式模拟结果检验方法 |
第三章 兰州地区O_3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其浓度变化的气象因素研究 |
3.1 兰州2013-2017年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3.2 兰州O_3浓度的变化特征 |
3.2.1 兰州O_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2 兰州不同站点的O_3浓度分布特征 |
3.3 气象条件对兰州近地面O_3浓度的影响 |
3.3.1 日照时数对O_3浓度的影响 |
3.3.2 气温对O_3浓度的影响 |
3.3.3 相对湿度对O_3浓度的影响 |
3.3.4 风速对O_3浓度的影响 |
3.3.5 降水对O_3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兰州地区气象因素和大气污染物对近地面O_3的影响研究.. |
4.1 建立GAM模型 |
4.2 单因子GAM模型 |
4.3 多因子GAM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地区夏季O_3污染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O_3污染个例的选取及天气形势分析 |
5.1.1 个例选取 |
5.1.2 天气形势分析 |
5.2 模式设置 |
5.3 模拟结果的检验和分析 |
5.3.1 气象要素模拟结果的检验和分析 |
5.3.2 污染物浓度模拟结果的检验和分析 |
5.4 O_3污染成因的探究 |
5.4.1 O_3浓度分布特征 |
5.4.2 O_3生成的敏感性判定 |
5.4.3 污染过程期间各站点间的污染物浓度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讨论 |
6.3 特色与创新点 |
6.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浅析我国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化学烟雾概述 |
1.1 光化学烟雾的概念 |
1.2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
1.2.1 对人体和动物健康的危害 |
1.2.2 对植物的危害 |
1.2.3 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
1.2.4 其他危害 |
1.3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
1.3.1 形成条件 |
1.3.2 简化机理 |
2 我国光化学烟雾污染现状 |
3 光化学烟雾的防治对策 |
3.1 控制污染源,减少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
3.1.1 减少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
3.1.2 改进能源结构 |
3.1.3 区域集中供热 |
3.2 合理使用化学抑制剂,控制光化学烟雾的生成 |
3.3 加强监测,因地制宜建立区域管控机制 |
4 结语 |
(5)城市通风空气热污染物输运与动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1.1 课题项目来源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1 城市空气光化学污染新问题 |
1.2.1.1 城市空气新增污染物O_3和NO_2 |
1.2.1.2 新增污染物引发的光化学污染危害 |
1.2.2 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空气热环境影响 |
1.2.3 城市街区峡谷空气环境问题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城市通风流体动力学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实验测量及环境风洞实验 |
2.1.2 CFD在研究城市流体动力学中的兴起 |
2.2 CFD数值计算湍流模型 |
2.2.1 RANS在城市通风中的应用 |
2.2.2 LES大涡模拟在城市通风中的应用 |
2.2.3 RANS与 LES比较 |
3 城市通风空气热污染物研究现状 |
3.1 城市街区峡谷空气热污染物研究现状 |
3.1.1 街区峡谷概念界定 |
3.1.2 对称型街区峡谷的研究现状 |
3.1.3 风向对街区峡谷流动结构影响 |
3.1.4 热效应对街区峡谷通风的影响 |
3.2 城市空气污染物耦合化学反应研究现状 |
3.2.1 城市空气污染物化学反应 |
3.2.2 城市大气化学反应类别 |
3.2.2.1 NOx-O_3 化学反应相互作用 |
3.2.2.2 HOx相互作用过程 |
3.2.3 基于CFD城市街区污染物光化学反应研究现状 |
3.2.3.1 街区峡谷基本NOx-O_3化学耦合 |
3.2.3.2 街区峡谷复杂NOx-O_3化学耦合 |
3.2.4 城市空气污染物耦合化学反应研究动机 |
3.3 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现状 |
3.3.1 城市热岛研究现状 |
3.3.2 沿海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热岛影响 |
3.3.3 内陆城市下垫面结构对城市热岛影响 |
4 城市街区峡谷热质输运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街区峡谷物理及数学模型 |
4.2.1 街区峡谷模型的物理描述 |
4.2.2 街区峡谷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2.3 数值计算实现及输运函数引入 |
4.3 数值模型验证 |
4.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4.1 Re和 Gr对城市街区峡谷环境的影响 |
4.4.2 ACR、HRR和 PRR对城市街区峡谷环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街区光化学反应下污染物分布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模型 |
5.2.1 CFD模拟数学描述 |
5.2.2 CFD模型初始化和边界条件 |
5.2.3 CFD模型耦合大气化学过程 |
5.3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5.4 光化学反应下街区污染物分布数值模拟结果 |
5.4.1 交通尾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5.4.2 各个街区峡谷中污染物的扩散特性 |
5.4.3 交通尾气不同释放位置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热岛环流与湖风环流耦合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观测实验 |
6.2.1 典型内陆湖城市武汉湖泊水体结构 |
6.2.2 武汉空气热环境观测实验研究 |
6.3 城市热岛湖风环流数值模型 |
6.3.1 数值模型描述 |
6.3.2 建立多尺度城市热岛湖风环流方法 |
6.3.3 城市热岛湖风环流模型物理描述 |
6.4 湖风环流数值模型验证 |
6.5 数值结果分析 |
6.5.1 城-湖中心距离的影响 |
6.5.1.1 逆变换分析 |
6.5.2 湖面直径及热通量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6)成都市大气臭氧光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地势 |
2.1.2 行政区划 |
2.1.3 交通路网 |
2.2 数据特征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特征 |
第3章 臭氧及其前体物相关关系研究 |
3.1 NO_x与O_3的相关关系 |
3.2 THC与O_3的相关关系 |
3.3 NO_2/NO与O_3的相关关系 |
第4章 大气光化学氧化性特征研究 |
4.1 大气光化学氧化性统计特征 |
4.1.1 大气氧化性O_X月分布特征 |
4.1.2 大气氧化性O_X季度分布特征 |
4.2 光化学反应环境分析 |
4.2.1 NO_2光解速率 |
4.2.2 大气NO_2 光解速率分析 |
4.3 大气氧化性O_X与O_3 的相关关系 |
4.4 大气氧化性O_X与NO_x的相关关系 |
第5章 臭氧污染防治研究 |
5.1 光化学烟雾产量理论 |
5.2 光化学烟雾产量分析 |
5.2.1 O_3与SP相关关系分析 |
5.2.2 NO_x与SP相关关系分析 |
5.2.3 THC与SP相关关系分析 |
5.3 臭氧敏感性控制因子E(t)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关中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光化学污染研究概况 |
1.2.1 对流层O_3研究进展 |
1.2.2 空气质量模式研究进展 |
1.2.3 我国大气O_3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关中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监测数据与分析方法 |
2.1 关中地区介绍 |
2.2 六项大气常规污染物数据及其分析方法 |
2.3 太阳辐射测试地点、仪器及分析方法 |
2.4 VOCs测试地点、仪器及分析方法 |
2.4.1 VOCs测试地点 |
2.4.2 VOCs测试仪器 |
2.4.3 VOCs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现状 |
3.1 关中地区环境质量现状 |
3.2 O_3 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 |
3.2.1 关中地区五市O_3浓度现状 |
3.2.2 太阳辐射与O_3浓度之间的关系 |
3.2.3 O_3、NO_2、CO季节变化特征 |
3.2.4 O_3、NO_2、CO浓度日变化特征 |
3.2.5 关中地区秋季VOCs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形成机理及其时间演变过程模拟 |
4.1 O_3 形成条件及过程 |
4.1.1 O_3 形成条件 |
4.1.2 O_3 形成过程 |
4.2 O_3 形成过程的反应机理 |
4.3 模拟参数的确定及方法 |
4.3.1 初值条件的确定 |
4.3.2 速率常数的确定 |
4.3.3 动力学方程 |
4.3.4 数值求解方法及模拟软件 |
4.4 O_3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Ox与 VOCs对光化学氧化剂形成的影响 |
5.1 NOx对 O_3和PANs形成的影响 |
5.1.1 NOx对 O_3生成的影响 |
5.1.2 NOx对 PANs生成的影响 |
5.1.3 NOx总浓度对O_3和PANs生成的影响 |
5.2 VOCs对 O_3和PANs形成的影响 |
5.2.1 RH对 O_3与PANs生成的影响 |
5.2.2 RCHO对 O_3与PANs生成的影响 |
5.2.3 HCHO对 O_3与PANs生成的影响 |
5.2.4 初始VOCs浓度对O_3和PANs生成的影响 |
5.2.5 VOCs组分对O_3及PANs形成的影响 |
5.3 温度对光化学氧化剂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沈阳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二次污染物臭氧 |
1.3 臭氧的不利影响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 |
2.1 研究内容、目的及技术路线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目的 |
2.1.3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研究区域及时间 |
2.2.1 研究区域 |
2.2.2 监测时间 |
2.2.3 监测点位 |
2.3 采样仪器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基于WRF-Chem沈阳地区臭氧数值模拟 |
3.1 WRF-Chem模式简介 |
3.2 模式设置 |
3.2.1 基础参数设置 |
3.2.2 参数设置及排放文件准备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4 臭氧污染防治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
4.1 臭氧浓度现状 |
4.2 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1 年际变化特征 |
4.2.2 季节变化特征 |
4.2.3 月变化特征 |
4.2.4 日变化特征 |
4.2.5 特殊日(周末与工作日)特征 |
4.3 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臭氧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臭氧主控因子分析 |
5.1.1 NO_2 浓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1.2 CO浓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1.3 SO_2 浓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2 颗粒物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3 气象条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3.1 气压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3.2 湿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3.3 气温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3.4 风速和风向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9)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化学烟雾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
1.1 光化学烟雾的概念 |
1.2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 |
2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特征 |
3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
3.1 汽车废气———空气污染中的一种特殊情形[10] |
3.2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简化机理 |
4 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17] |
5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 |
5.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5.2 对植物的危害 |
5.3 对生活条件的危害 |
5.4 对建筑物的危害 |
6 光化学烟雾的防治 |
6.1 改进技术 |
6.2 使用化学抑制剂[25] |
6.3 改善机动车装置 |
6.4 控制有机物排放 |
(10)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污染过程研究进展 |
1.1 大气污染物理过程研究进展 |
1.2 大气污染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
1.3 大气污染生物过程研究进展 |
2 综合数值模式研究进展 |
2.1 排放源 |
2.2 气象模式 |
2.3 空气质量模式 |
2.4 排放源解析与溯源 |
3 空气质量监测现状与进展 |
4 大气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5 危害性识别与控制的理论框架及核心科学问题 |
5.1 理论框架 |
5.2 核心科学问题 |
6 结束语 |
四、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监测及防治研究[J]. 杜红梅.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07)
- [2]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D]. 刘春琼. 南京大学, 2020(04)
- [3]兰州地区臭氧污染的影响因子及典型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D]. 马秉吉. 兰州大学, 2020(01)
- [4]浅析我国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J]. 宋雨桐. 生物化工, 2020(01)
- [5]城市通风空气热污染物输运与动力学特性[D]. 刘呈威. 武汉大学, 2019
- [6]成都市大气臭氧光化学特征研究[D]. 王小曼.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关中地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D]. 芮守娟. 长安大学, 2019(01)
- [8]沈阳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强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
- [9]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J]. 郭强. 山东化工, 2019(02)
- [10]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J]. 黄顺祥. 科学通报,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