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气田管道防蜡、减阻、防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陶冠羽[1](2020)在《超声滚压处理用于集输管线钢表面防护的可行性预研》文中提出在原油开采生产过程中,集输管线内普遍存在的腐蚀、生垢、结蜡等表面问题是长期困扰世界石油工业的难题。然而,新兴发展的超声表面滚压处理(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USRP)技术为这一管线钢表面难题的化解提供了新选项,为检验USRP技术是否具有在管线钢表面构建良好耐蚀、防蜡、阻垢效果的可行性,研究选择A3碳钢与316L不锈钢为对象,利用表面完整性表征、失重腐蚀、电化学测试、阻垢与防蜡试验等测试手段,系统地考察了这一表面技术对两类管线钢的表面完整性影响及这一处理与耐蚀、阻垢、防蜡性能的关联变化关系,为A3碳钢及316L不锈钢表面耐蚀、阻垢、防蜡性能提高探明了方向和应用可能。结果表明:(1)采用USRP处理后,在A3碳钢与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了厚度约50~55μm的塑性变形层,且加工表层晶粒发生纳米细化。与A3碳钢基材相比,USRP-A3试样的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60%,表面粗糙度降低了77.44%,且在表层产生了-463MPa的残余压应力;而USRP-316L试样的显微硬度较其基材提高50%,表面粗糙度降低了96.85%,同时产生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达-347 MPa。(2)失重腐蚀试验与电化学测试结果均表明USRP加工对A3碳钢与316L不锈钢的腐蚀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是材料能否发生钝化所致。USRP加工能够使316L不锈钢表面更容易地生成致密、均匀且完整的钝化膜,对Cl-的阻挡能力增强,从而使得USRP-316L试样的耐蚀性显着提升(自腐蚀电流密度较316L不锈钢基材下降一个数量级);与之相反的是,对于活性金属A3碳钢而言,经USRP加工后,试样表层晶粒细化,原子活性增强,从而导致金属腐蚀溶解加速,耐蚀性能大幅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较A3碳钢基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3)阻垢、防蜡实验结果表明,与316L不锈钢基材相比,USRP-316L试样平均结垢量减少73.5%,防蜡率高达63.24%,这与表面能降低27.43%直接相关;与之不同的是,A3碳钢在USRP加工之后,虽然试样表面的粗糙度明显降低,但也可能因为剧烈的塑性形变使得其内部位错增殖,表面活性增强,表面能增大,从而导致其平均结垢量与结蜡率增加。这缘于较低的表面能是提升材料阻垢、防蜡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良好的耐蚀性又保证了材料表面免遭腐蚀介质的侵蚀,进而保持相对光滑完好的表面使得污垢和蜡晶难以附着。(4)通过利用USRP技术可对钝性金属(如316L不锈钢)进行防护,其耐蚀、阻垢、防蜡的能力均较其基材而言得到显着提高,故将USRP技术应用于集输管线防护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于活性金属而言(如A3碳钢),USRP技术尚不能直接对该类金属进行较好的防护,还需要对USRP工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蒋先勇[2](2019)在《稠油减阻输送外相水对X52钢的腐蚀性及加剂缓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大油田新开发区块采出稠油拟采用的候选外输方案主要包括掺水、乳化降黏和掺水基泡沫。然而,以上三种工艺均存在与管道内壁直接接触的外相水,其通常含有大量的腐蚀性物质,会对海管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外输海管的腐蚀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与制定相应的防腐对策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对保障稠油外输海管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及认识如下:(])以新开发区块中矿化度较高的旅大21-2和16-3油井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水质分析,应用失重实验研究温度、流速、含水率、表面活性剂体系和水基泡沫体系对X52钢腐蚀的影响,并对两种采出水中的腐蚀产物进行EDS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速对X52钢的腐蚀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动态腐蚀速率通常比相同温度静态的高出约2~5倍,两种采出水中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含水50%~90%的稠油采出液可以使腐蚀速率下降约10%~55%;表面活性剂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W乳状液以及水基泡沫体系均可减缓腐蚀,使腐蚀速率降低约68%~92%。(2)采用电化学法分析温度、表面活性剂、水基泡沫体系、浸泡时间以及锈层对X52钢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变化未改变腐蚀机理,仅仅使腐蚀反应加速进行;OP-10和水基泡沫体系对电化学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采出水中浸泡3天后,腐蚀产物膜也会影响电化学腐蚀,阻抗逐渐增大;两种采出水中生锈试样会加速工作电极的腐蚀,温度越高作用越强,而无锈试样会减缓腐蚀,温度越高效果越好。(3)测试咪唑林季铵盐(WSI)、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和聚环氧琥拍酸(PESA)的溶解性与稳定性;研究它们在两种采出水中的缓蚀性,并在两种采出水中确定最佳加剂浓度、考察后效性与锈层对电偶电流密度的影响,采用失重法评价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采出水中缓蚀剂WSI的缓蚀性好,均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1000 mg/L为最佳加剂浓度;WSI在的两种采出水中的后效性很好;电偶电流测试结果与缓蚀剂筛选评价结果相吻合;失重实验测得的缓蚀率均介于92%~99%之间。(4)在两种采出水中分别将抗坏血酸、硫脲、乌洛托品和吐温-80分别与聚环氧琥珀酸(PESA)复配,测试复配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对具有协同效应的复配体系进一步研究最佳复配比、后效性与锈层对电偶电流密度的影响,利用失重实验测试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号采出水中,缓蚀剂PESA与抗坏血酸按5:1复配时有缓蚀协同作用最好;2号采出水中,PESA与乌洛托品以1:4复配时的缓蚀协同效应最佳;两种复配缓蚀剂在采出水中均表现出很好的后效性;电偶电流测试结果与复配缓蚀剂筛选评价结果相吻合;失重实验测出的缓蚀率均介于92%~99%之间。
刘洋,丁彧,田立倩,尹志强[3](2018)在《一种具备内减阻功能的热水保温管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热水保温管路一般采用工作钢管结合聚氨酯、PE保温层型式。工作钢管一般使用Q235B材质,钢管内部不做防腐处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钢管内壁本身粗糙度较高,加之随使用时间延长,腐蚀加剧,使内壁的凹凸起伏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流体运输过程造成阻碍,增加了较多能源损失。在长输管路上,由于其输送距离远,流体同管内壁作用时间长,沿程水头损失更为明显。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增加传输功率、沿程增加压力等以保证传输效果,相应的增加了能耗和设备设施投入费用。我们公司通过研究各类涂料涂层的特点,结合保温管工作状态,制作成功了具备减阻功能且能够耐高温高压的热水保温管路,在国内首创该产品类型。我们也希望通过该设计理念和产品类型的推广,提升热水保温传输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效果,为行业进步和社会福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广昊[4](2016)在《N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油田出现油水井腐蚀结垢问题的区块较多,其中以二连公司N油田最为典型。位于内蒙古边境地区的N油田,经过十几年的开采,综合含水已达80%左右。自投入开发生产以来,随着油田含水量的不断上升,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注水、集输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逐渐暴露,并且日趋严重。由于该油田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不同断块层系的油井采出液性质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腐蚀、结垢原因复杂,弄清腐蚀、结垢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治理是当前生产的迫切要求。本次研究一方面通过实验分析油水井水质特性、结垢物组成,明确腐蚀结垢影响因素并通过开展腐蚀结垢机理分析和腐蚀结垢因素影响规律试验研究,确定不同断块层系油水井腐蚀结垢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运用物理及化学等不同防护方法的试验研究和技术经济对比论证,确定最佳防腐、防垢治理方案,最终通过现场应用试验,验证防腐阻垢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对N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的机理、预测法方及防腐阻垢剂的效果评价等开展了系统精细的室内实验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筛选出了适合N油田且成本较为合理的缓蚀剂、阻垢剂,其腐蚀速度可以控制在0.008 mm/a以下,缓蚀率达到94.53%以上,CaCO3沉积量可以控制在12.1 mg/L以下,阻垢率达到96.09%以上。
吕雷,刘万明,姚元建,王珂[5](2015)在《定边油田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现状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随着油田开发进度的加快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如何解决好油井腐蚀、结垢、结蜡已成为各大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概括了定边油田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的现状及防治措施,逐一分析了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的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定边油田生产实际进行探讨,提出了对现有措施的改进建议。
王志华[6](2014)在《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原油紧缺和低碳经济背景下,油气集输工艺的优化简化已经在油田高效开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温集输工艺作为降投资控成本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油田地面工程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设计和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以单管串接通球为代表的简化集油工艺,在运行实践中暴露出集输管道发生淤积、堵塞、井口回压升高、管理缺乏科学性等一系列制约正常生产的问题,含水原油作为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复杂混合体系,这些问题在严寒地区及多种开发方式并存的油田中表现更为突出。为此,本文对非牛顿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及胶凝结构强度进行了流变测量,基于热力学倾向系数和动力学扩散系数理论方法及室内模拟试验,对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过程的淤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预测,同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了考虑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体系乳化成核机制的低温胶凝淤积行为与机理,最后通过单管集油工艺现场试验研究,对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所带来油井高回压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研究提出了胶凝淤积行为及其所致高回压井的治理技术措施与方案。通过对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的研究发现,流变测量技术仍适用于对不同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的描述与解释,基于温降过程中不同含水原油体系粘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可确定其相应的胶凝特征温度与胶凝结构强度。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温度要低于原油本身的凝固点,且含水率升高,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进一步降低,相应胶凝过程中的受力稳定性及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变弱,胶凝强度减小。同时在恒应力作用下,降温速率增大,任一相同含水原油体系的胶凝特征温度值均升高,但体系的胶凝强度却减弱。原油含水率和降温速率对含水原油体系胶凝过程特性影响的研究认识,对于在新的节能形势下,高寒地区和低产液量油井进行地面低温集输工艺设计、参数优化及集输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管输模拟试验研究中,考虑流场畸变对压降测试的影响,针对非牛顿型油-水两相水平管流,改进了差压法试验确定结蜡淤积厚度的方法,研究了含水原油体系温度、含水率、含聚浓度、流速及系统压力对淤积规律的影响。考虑到单相油流关于蜡沉积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标是构建准确的热力学或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蜡沉积过程、预测蜡沉积规律,从而以典型单相流的蜡沉积理论模型为出发点,将两相混合体系相关物性及流动特征参数作为含水率的函数,回归建立了描述油-水两相流动结蜡淤积的热力学倾向系数模型和动力学扩散系数模型,并分别对非牛顿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过程的淤积行为进行了预测。不同工况下含水原油体系淤积行为的模拟试验和预测结果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体系胶凝温度附近的淤积速率相对最大、转相点附近是淤积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含水区间、流速增大时淤积速率减小、体系中的含聚浓度上升时淤积加快、管输系统压力升高时淤积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与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模型相比,综合了扩散效应、剪切剥落效应及沉积老化作用,同时考虑了沉积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而引入扩散系数反映油-水两相体系中蜡分子从液流到沉积界面扩散机制的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模型,对油-水两相流结蜡淤积的预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其厚度淤积速率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在10%左右。由于体系组成的多样性,水力、热力工况的不稳定性及乳化条件的存在,含水原油低温集输的胶凝淤积行为较含蜡原油管输结蜡更为复杂。通过显微观察认为,胶凝、聚集成核是淤积物表现最为突出的物理状态;胶凝淤积物的熔点温度高达60℃以上,析蜡热焓超过80J/g,且在流场突变区域,DSC曲线上的特征温度值更高;形貌学所分析固相组分中的砂质、成垢与腐蚀产物,又为淤积在规模上的增多、变大提供了晶核。同时,低温流动结构的研究反映出剪切流场中必然存在着乳化成核效应,在特定流场区域内,定义剪切能为沿该区域某一特征长度的圆管流动时所存在压降的函数,也就是剪切应力在流场中剪切做功所产生的能量,则依据能量守恒方程,当含水原油体系处于剪切流场中有动能存在时,剪切能是体现含水原油体系动能对乳化成核过程油水界面Gibbs自由能贡献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典型节点区域流动压降与剪切能的关联,运用剪切能分析法定量描述了集输系统流场剪切作用对油水乳化成核的贡献及区别,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含水原油体系,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同一系统中沿程弯头及阀组位置的剪切能明显要高于正常集油管道内的剪切能,表明在流场突变区域,对于油水乳化所需克服的界面Gibbs自由能要相对减少,低温环境下含水原油体系的乳化聚集、成核几率也更大,从而对胶凝淤积行为的作用机制更为显现,且主要发挥于局部区域。低温集输的胶凝淤积物结构充满孔隙,密度和粘度大,除了40%以上的蜡质含量外,胶质、沥青质及固相杂质等重组分的含量也较多,水分则以少量游离水、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乳化水为主要存在形式,同时滋生有大量的细菌,呈具有一定强度的海绵状弹性凝胶态特征,属于温降过程中含水原油介质结蜡与乳化成核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单管集油适应性现场试验,多尺度分析了集油工艺井口高回压的形成原因及相应油井生产特征,认为单管串接集油工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沿程温降胶凝过程特性是高回压形成的内在机理,含水率低、产液量小于集输管道最小安全流量界限、井口出油温度低于管输起点最低温度界限则是高回压形成的外部表现;提出了低温集输中将井口回压按A类>1.5MPa、B类0.8~1.5MPa、C类0.5~0.8MPa、D类<0.5MPa进行分级分类控制与治理的思想。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多数高含水、大液量生产井对单管串接集油工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对于部分低液量、大集油半径、特别是端点井液量远小于串接井的井组,胶凝、淤积严重,回压上升快,表现出其地面控制与有效治理的必要性;同时,现场试验在凝油形成规律、油水流型及其过渡上与室内实验及理论研究认识具有较好的符合性。通过对单管集油工艺高回压井治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建立了胶凝温度附近集油清管周期随管输液量、含聚浓度变化的关系;考察了井口安装电加热器对胶凝结构形成时间延长、凝油速率减缓、井口回压控制的效果;提出了包括健全通球配套设施、井口安装定压调节阀、更换管道材质及扩建辅助掺水流程等在内的集输工艺改造措施;研究了含水原油体系低温降粘减阻输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有效的表面活性剂类减阻剂能够适应于对已发生淤积阀组间汇管干线的溶淤、清淤及其摩阻压降的减小,更适应于保障阀组间汇管干线清管后的含水原油转输,延长汇管干线的冲洗周期,控制所辖单井井口回压的上升,减阻率可达到20%以上。另外,针对高含水期油气集输系统简化优化设计与低能耗运行的背景,对各种治理技术的投资和操作成本进行了比较,以技术性和经济性相结合为实际工程应用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充分依据。综合实验及理论研究认为,低温集输工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降温胶凝过程特性是淤积行为发生的条件基础,多相体系的形成及相间作用是胶凝淤积过程发生的关键,而含水原油体系温降过程中结蜡与乳化成核的共同作用机制则是胶凝淤积过程发生的根本,这种胶凝淤积行为导致了集输管道局部(或整体)有效流通截面减小,流动阻力增加,井口回压升高。研究结果与认识对于更加深入地掌握含水原油胶凝淤积机理、油井高回压成因及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潜力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集油工艺及其运行参数的进一步优化简化提供实验与理论支持,也为维持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高效、低耗、安全、协调与平稳运行状态提供技术保障方案。
田仁杰[7](2014)在《气井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气井维护配套技术包括清防蜡、防冻堵、防腐、防砂以及井口维护保养等技术。该类技术目前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制约着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气井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双坨子气田、伏龙泉气田及长岭气田出油出蜡、易冻堵及CO2腐蚀问题,形成了防油蜡、防冻堵及防腐蚀技术系列,逐级刮蜡技术研究、药剂室内使用技术研究、弱计划腐蚀监测研究、挂片腐蚀监测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完成防蜡药剂、泡排剂的筛选和评价。应用于现场,通过监测手段完成对药剂的现场效果评价。通过结果调整药剂类型、加注周期及加注药剂量等,实现动态调整维护。改进测试刮蜡钢丝作业的设备,完成对气井的逐级刮蜡和定点监测技术,为维护技术提供监测手段,为评价和调整给出依据。研究冻堵软件分析技术,通过软件达到预测气井形成水合物的主要因素和形成的条件,针对性的给出防冻堵方案。针对双坨子气田、伏龙泉气田及长岭气田优选出防蜡药剂JD-3和生物酶,防油除油剂去油剂,登娄库气藏的具备排水能力的缓蚀剂研发成功UT-15。建立整体的腐蚀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
陈刚,张洁[8](2013)在《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重质油和稠油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开采、集输等环节产生了易结蜡、高凝点、高黏度、流动性差、管输阻力大等问题,需使用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解决问题。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包括防蜡剂、降凝剂、降黏剂、减阻剂。为了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综述了目前不同类型的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在防蜡、降凝、降黏、减阻等环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目前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类型以及应用情况,展望了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李俊[9](2012)在《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防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塔河油田正处于三采期,其生产的原油油品流动性差,属于典型的“三高”原油。原油集输管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蜡现象,严重影响了管道的安全运行。通常采用的加热输送方式存在输量范围较窄、输送能耗大、设备的投资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加剂输送可以改变原油中固态烃的结晶形态,使其不易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以达到改善原油低温流变性的目的。但是,塔河原油物性变化大,流型较为复杂,不同原油对防蜡剂的感受性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其物性进行研究,研制出合适的防蜡剂,进一步研究原油在管输过程中的防蜡方案,从而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原油集输管道防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通过开展室内实验分析了塔河原油的基本物性和粘温特性,从理论上分析和总结了原油集输管道的蜡沉积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分析实验研究了塔河原油蜡沉积规律,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塔河原油集输管道的蜡沉积机理。本文结合塔河原油的物性分析结果,根据油田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理论,针对现场采集的油样室内合成了4种防蜡剂。针对不同的油样,通过开展室内实验进行了防蜡剂的筛选工作,最终确定了防蜡剂的类型及最佳加剂条件。同时结合塔河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开展室内实验研究了防蜡剂和防垢剂的配伍性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的防蜡方案:采用加剂与超声波处理相结合的防蜡工艺,并论证了防蜡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防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防蜡方案经济效益可观。
刘汉斌[10](2011)在《Fe3O4/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防腐防蜡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管道腐蚀和结蜡是长期以来制约油气管道集输安全性和输送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管道发生腐蚀破坏,轻则造成原油泄漏,重则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而因管道结蜡,在集输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清蜡作业,严重影响管道输送效率的提高,能否将二者结合,制备一种兼具防腐和防蜡性能的多功能管道内涂层材料?本文作了大胆的探索,制备了Fe304/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将其加入到醇酸树脂清漆中,得到一种复合涂层,并考察了这种复合涂层的防腐和防蜡性能,证明这种复合涂层用于管道内涂层具有可行性。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以FeCl3和FeSO4为铁源,以NH3-H20和N2H4·H20为沉淀剂体系,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Fe304,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Fe3+:Fe2+=1.75:1,反应温度70℃。XRD和FT-IR分析表明产物纯净,具有典型的反尖晶石结构,晶粒尺寸10nm左右,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表明其单位质量的饱和磁场强度为61.143emu/g。对Fe304进行了表明修饰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具有良好的修饰效果,修饰后的Fe3O4水溶液均匀分散不分层,激光粒度仪分析表明SDBS对Fe304的粒径有显着的调控作用,结合红外和Zeta电位分析,认为这是因为SDBS与Fe304形成了O—0共价键作用。(2)在已合成Fe304的基础上制备了Fe3O4/PTH (PTH,聚噻吩)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Raman, FT-IR, EDS, TEM, Zeta和TG-SDTA分析,结果表明噻吩单体在Fe304表面成功聚合成聚噻吩,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相为Fe3O4,粒径约为14nm;壳相为PTH,厚度约为3~4nm。将Fe3O4/PTH复合材料加入到醇酸树脂清漆中得到复合涂层,加速腐蚀实验和静态防蜡实验结果表明当Fe304/PTH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量在0.8-1%时,涂层兼有良好的防腐和防蜡性能,附着力和漆膜冲击力测试结果表明Fe304/PTH复合材料的加入对涂层附着力没有影响,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3)为提高防蜡性能,对Fe304进行了Ni掺杂研究,制备了Ni doped Fe3O4/PTH复合材料,XPS分析表明在该复合材料中Ni元素的掺杂量为0.8%,VSM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的单位质量饱和磁场强度为73.456emu/g,较未掺杂的纯Fe304提高了20.14%。将固体石蜡溶解在液体石蜡中模拟原油结蜡过程,设计了模拟结蜡试验,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20%固体石蜡的液体石蜡溶液的析蜡点为40℃。在析蜡点温度,将涂有涂层的试片放入其中,反复测定其增重量,结果表明清漆涂层的平均增重量为0.0891g,加入了Fe304复合涂层的平均增重量为0.0803g,加入了Ni doped Fe3O4/PTH的复合涂层的平均增重量为0.0743g,增重量即试片表面的石蜡附着量,由此判断加入了Ni dopedFe3O4/PTH的复合涂层表面石蜡附着量最小,具有最佳的防蜡效果。(4)为验证Ni doped Fe3O4/PTH复合材料防腐蚀的有效性,选择与目前已经市场化应用的防腐蚀材料聚苯胺(PANI)进行对比,制备了Ni doped Fe3O4/PANI复合材料,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Ni doped Fe3O4/PTH复合材料的防腐蚀性能与Ni doped Fe3O4/PANI复合材料相当。
二、油气田管道防蜡、减阻、防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田管道防蜡、减阻、防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滚压处理用于集输管线钢表面防护的可行性预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输管线的腐蚀原因分析及危害 |
1.1.2 集输管线的生垢原因分析及危害 |
1.1.3 集输管线的结蜡原因分析及危害 |
1.2 集输管线防护现状 |
1.2.1 化学防护 |
1.2.2 物理防护 |
1.2.3 选材防护 |
1.2.4 涂层防护 |
1.3 超声表面滚压技术 |
1.3.1 加工装置 |
1.3.2 加工原理 |
1.3.3 研究现状 |
1.3.4 应用进展 |
1.4 管线钢选材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试样加工与实验方法 |
2.1 试样加工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样品制备 |
2.2 表面完整性表征方法 |
2.2.1 显微测试 |
2.2.2 硬度测试 |
2.2.3 表面粗糙度测试 |
2.2.4 残余应力测试 |
2.4 USRP对材料腐蚀性能影响实验方法 |
2.4.1 失重腐蚀法 |
2.4.2 电化学测试法 |
2.4.3 耐蚀机理研究方法 |
2.5 USRP对材料阻垢、防蜡性能影响实验方法 |
2.5.1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
2.5.2 阻垢性能测试 |
2.5.3 防蜡性能测试 |
2.5.4 显微分析 |
3.USRP对试样表面完整性与耐蚀性研究 |
3.1 表面完整性分析 |
3.1.1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3.1.2 表面粗糙度分析 |
3.1.3 显微硬度分析 |
3.1.4 残余应力分析 |
3.2 失重腐蚀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电化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3.3.2 交流阻抗谱 |
3.3.3 莫特-肖特基曲线 |
3.4 腐蚀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USRP对 A3 碳钢及316L不锈钢阻垢、防蜡性能研究 |
4.1 表面润湿性分析 |
4.2 阻垢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防蜡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阻垢、防蜡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稠油减阻输送外相水对X52钢的腐蚀性及加剂缓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旅大油田新开发区块简介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腐蚀影响因素研究 |
1.3.2 缓蚀剂研究 |
1.3.3 缓蚀剂协同作用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外相水腐蚀行为的失重研究 |
2.1 实验研究对象和条件的确定 |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2.1 实验器材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内容 |
2.3 稠油和采出水性质 |
2.3.1 稠油性质 |
2.3.2 采出水性质 |
2.4 腐蚀失重评价 |
2.4.1 温度的影响 |
2.4.2 流速的影响 |
2.4.3 含水率的影响 |
2.4.4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4.5 水基泡沫体系的影响 |
2.5 采出水中腐蚀产物的SEM及EDS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相水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
3.1 电化学研究方法和内容 |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2.2 实验内容 |
3.3 电化学腐蚀行为分析 |
3.3.1 温度的影响 |
3.3.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3.3.3 水基泡沫体系的影响 |
3.4 浸泡时间对采出水中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
3.5 锈层对采出水中电偶电流密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缓蚀剂性质及缓蚀行为研究 |
4.1 实验研究对象的确定 |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3 溶解性与稳定性分析 |
4.4 缓蚀作用分析 |
4.4.1 缓蚀剂筛选评价 |
4.4.2 最佳浓度确定 |
4.4.3 后效性分析 |
4.4.4 电偶电流密度分析 |
4.5 失重评价 |
4.5.1 静态失重评价 |
4.5.2 动态失重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缓蚀剂协同作用研究 |
5.1 实验研究对象的确定 |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 缓蚀协同作用分析 |
5.3.1 单剂缓蚀作用 |
5.3.2 复配协同作用 |
5.3.3 最佳复配比确定 |
5.3.4 后效性评价 |
5.3.5 电偶电流密度测试 |
5.4 失重实验评价 |
5.4.1 静态失重评价 |
5.4.2 动态失重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 混合稠油粘温曲线拟合结果 |
附表B 不同温度下两种外相水中X52钢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表C 不同流速下两种外相水中X52钢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表D 不同含水率下两种采出液中X52钢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表E 两种乳状液中X52钢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表F 不同条件的外相水中X52钢的极化曲线拟合结果 |
附表G 加入WSI后两种采出水中X52钢的动态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表H 加入复配缓蚀剂后采出水中X52钢的动态腐蚀速率拟合结果 |
附图A 动态失重后X52钢表面腐蚀产物的SEM和EDS分析 |
附图B 静态失重后X52钢表面腐蚀产物的SEM和EDS分析 |
附图C 不同浓度的WSI加入后两种采出水中X52钢的电偶电流密度 |
附图D 备选单剂加入后两种采出水中X52钢的电偶电流密度 |
附图E 不同比例的复配体系加入后采出水中X52钢的电偶电流密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4)N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油田防腐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油田阻垢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N油田油水井基本情况 |
1.2.4 N油田油水井腐蚀危害表现及特点 |
1.2.5 N油田油水井结垢危害表现及特点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二章 N油田油水井水质、垢样分析 |
2.1 水质特性分析 |
2.1.1 油井水质特性 |
2.1.2 注水水质特性 |
2.1.3 清水水质特性 |
2.2 结垢物组成及其特性 |
第三章 N油田油水井腐蚀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
3.1 油水井腐蚀性测定 |
3.1.1 现场腐蚀挂片分析 |
3.1.2 室内腐蚀挂片分析 |
3.1.3 油井腐蚀性区域划分 |
3.2 油水井腐蚀原因及机理分析 |
3.2.1 油水井腐蚀因素的影响试验 |
3.2.2 油井腐蚀原因分析 |
3.2.3 注水井腐蚀原因分析 |
3.3 腐蚀治理技术 |
3.3.1 化学药剂防腐技术 |
3.3.2 阴极保护技术 |
3.3.3 耐蚀材料防腐技术 |
3.3.4 工程防腐技术 |
3.3.5 不同腐蚀治理方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第四章 N油田油水井结垢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
4.1 理论结垢预测分析 |
4.1.1 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 |
4.1.2 结垢预测方法 |
4.2 室内结垢试验分析 |
4.2.1 碳酸盐结垢倾向试验分析 |
4.2.2 硫酸盐结垢倾向试验分析 |
4.3 油水井结垢原因分析 |
4.3.1 油井结垢原因 |
4.3.2 注水井结垢原因 |
4.4 N油田油水井结垢治理技术研究 |
4.4.1 化学药剂防垢技术 |
4.4.2 磁处理防垢技术 |
4.4.3 超声波防垢技术 |
4.4.4 不同结垢治理方法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最佳治理方案的确定 |
5.1 药剂相容性试验 |
5.2 药剂配伍后缓蚀、阻垢效果试验 |
5.3 药剂配伍后降粘效果试验 |
5.4 投药点 |
5.5 投药名称 |
5.6 投药量 |
5.7 投药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定边油田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现状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现状 |
2油井腐蚀结垢结蜡原因 |
2.1油井腐蚀 |
2.2油井结垢 |
2.3油井结蜡 |
3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3.1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 |
3.1.1防腐 |
3.1.2阻垢 |
3.1.3清防蜡 |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
4措施改进建议 |
4.1管理方面 |
4.2技术方面 |
4.2.1防腐措施建议 |
4.2.2阻垢措施建议 |
4.2.3清防蜡措施建议 |
5结束语 |
(6)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油的胶凝特性及判别方法 |
1.2.2 原油管输蜡沉积过程与机理 |
1.2.3 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的乳化理论 |
1.2.4 油气集输工艺的优化简化 |
1.2.5 原油管输蜡沉积的抑制与治理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含水原油体系降温胶凝过程特性 |
2.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1.1 基本流变理论 |
2.1.2 粘度特性 |
2.1.3 粘弹特性 |
2.2 实验条件及方案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案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小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过程特性 |
2.3.2 大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过程特性 |
2.3.3 降温速率对胶凝过程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水原油体系低温管输淤积规律研究 |
3.1 含水原油体系结蜡淤积模拟试验 |
3.1.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3.1.2 试验条件及方案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油-水两相结蜡淤积模型的回归建立 |
3.2.1 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法 |
3.2.2 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法 |
3.3 含水原油体系管输结蜡淤积规律预测 |
3.3.1 热力学倾向系数回归模型预测 |
3.3.2 动力学扩散系数回归模型预测 |
3.4 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的适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剪切流场中含水原油体系的低温乳化成核特性研究 |
4.1 剪切流场中的胶凝淤积物特性 |
4.1.1 胶凝淤积物组成 |
4.1.2 胶凝淤积物的物理状态与特征温度 |
4.1.3 固相组分及微观形貌 |
4.2 剪切能的定义及对低温乳化成核的作用 |
4.2.1 乳化对原油胶凝的影响及剪切能的定义 |
4.2.2 低温乳化中的剪切能成核效应 |
4.2.3 含水原油集输系统流场剪切能分析 |
4.3 乳化成核机制下的胶凝淤积行为 |
4.4 含水原油体系的低温淤积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管集油工艺高回压井治理技术研究 |
5.1 高回压成因及油井生产特征 |
5.1.1 单管集油适应性现场试验 |
5.1.2 高回压井成因分析 |
5.2 高回压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
5.2.1 集输技术界限优化 |
5.2.2 集输工艺改造措施 |
5.2.3 降粘减阻输送 |
5.2.4 投资及成本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气井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产油出蜡的影响 |
1.1.2 水合物的影响 |
1.1.3 CO_2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概况 |
2.1 双坨子油气田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气藏特征 |
2.2 伏龙泉气田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储层特征 |
2.2.3 气藏特征 |
2.3 长岭气田 |
2.3.1 构造特征 |
2.3.2 储层、盖层特征 |
2.3.3 气藏特征 |
第三章 气井维护存在问题分析 |
3.1 产油出蜡因素分析 |
3.2 水合物的形成因素分析 |
3.2.1 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
3.2.2 热力学条件 |
3.2.3 动力学条件 |
3.3 CO_2腐蚀因素分析 |
3.3.1 腐蚀环境理论预测 |
3.3.2 腐蚀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
3.3.3 腐蚀环境综合评价 |
第四章 气井维护技术的研究方法 |
4.1 油气井结蜡防治研究 |
4.2 气井水合物防治方法研究 |
4.2.1 防冻堵细化理论研究 |
4.2.2 不同体系内对水合物生成温度的影响 |
4.2.3 环境温度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 |
4.3 防腐监测技术研究 |
4.3.1 总体防腐技术路线制定 |
4.3.2 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简介 |
4.3.3 测试原理 |
4.3.4 弱极化区三点法测定金属腐蚀电流 |
第五章 气井维护技术的研究内容 |
5.1 气井防蜡的研究内容 |
5.2 气井水合物防治的研究内容 |
5.2.1 防治方式的确定 |
5.2.2 加注甲醇浓度的确定 |
5.3 防腐监测的研究内容 |
5.3.1 挂片监测 |
5.3.2 弱极化监测 |
5.3.3 弱极化工作量完成情况及效果分析 |
5.3.4 缓蚀剂加注工艺 |
5.3.5 开展CO_2腐蚀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工作及所取得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防蜡剂 |
2 降凝剂 |
3 降黏剂 |
4 减阻剂 |
5 结束语 |
LNG接收站应优先发展重点推进 |
(9)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防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蜡技术研究 |
1.2.2 化学防蜡技术 |
1.2.3 超声波防蜡技术 |
1.2.4 防蜡技术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塔河原油物性分析研究 |
2.1 油样的选定 |
2.2 油样的预处理 |
2.3 塔河原油基本物性分析 |
2.3.1 原油组成分析 |
2.3.2 蜡碳数分布 |
2.3.3 原油的馏程测定 |
2.4 塔河原油析蜡点测试 |
2.4.1 实验方案 |
2.4.2 实验数据的处理 |
2.4.3 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塔河原油集输管道蜡沉积规律研究 |
3.1 原油管道的蜡沉积 |
3.2 原油管道蜡沉积理论研究 |
3.2.1 管道蜡沉积机理 |
3.2.2 影响管道结蜡的主要因素 |
3.3 塔河原油的结蜡实验研究 |
3.3.1 原油温度的影响 |
3.3.2 油壁温差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防蜡剂的筛选 |
4.1 防蜡剂的制备 |
4.1.1 制备原理 |
4.1.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案 |
4.2 原油析蜡点的降低幅度 |
4.2.1 实验方案 |
4.2.2 实验结果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防蜡剂的防蜡率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防蜡剂类型及最佳加量筛选 |
4.5 防蜡剂最佳加剂温度的确定 |
4.5.1 原油析蜡点的降低幅度 |
4.5.2 防蜡剂的防蜡率 |
4.6 防垢剂对防蜡剂防蜡效果的影响 |
4.6.1 原油析蜡点的降低幅度 |
4.6.2 防蜡剂的防蜡率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河原油集输管道防蜡方案研究 |
5.1 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结蜡机理分析 |
5.2 防蜡方案可行性研究 |
5.3 化学防蜡方案研究 |
5.3.1 防蜡剂注入工艺 |
5.3.2 防蜡剂注入量的确定 |
5.3.3 防蜡剂加剂温度的选择 |
5.4 超声波防蜡方案研究 |
5.5 经济效益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Fe3O4/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防腐防蜡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导电高分子防腐涂层研究与应用进展 |
1.1.1 原油管道腐蚀与防护 |
1.1.2 导电高分子的发现与应用 |
1.1.3 导电高分子在防腐涂层中的应用 |
1.2 磁防蜡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
1.2.1 原油结蜡与清防蜡 |
1.2.2 磁防蜡技术的发现与应用 |
1.2.3 磁防蜡机理研究 |
1.3 管道内涂层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Fe_3O_4的共沉淀法合成与表面修饰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Fe_3O_4的共沉淀法合成 |
2.2.4 Fe_3O_4的表面修饰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_3O_4合成条件选择 |
2.3.4 Fe_3O_4的FT-IR分析 |
2.3.5 Fe_3O_4的VSM分析 |
2.3.6 Fe_3O_4的表面修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e_3O_4/PTH复合材料合成及防腐防蜡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Fe_3O_4/PTH的制备 |
3.2.4 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_3O_4/PTH的Raman分析 |
3.3.2 Fe_3O_4/PTH的FT-IR分析 |
3.3.3 Fe_3O_4/PTH的EDS分析 |
3.3.4 Fe_3O_4/PTH的XRD分析 |
3.3.5 Fe_3O_4/PTH的TEM分析 |
3.3.6 Fe_3O_4/PTH的Zeta电位分析 |
3.3.7 Fe_3O_4/PTH的TG-SDTA分析 |
3.3.8 Fe_3O_4/PTH的防腐蚀性能 |
3.3.9 Fe_3O_4/PTH的防蜡性能 |
3.3.10 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Ni doped Fe_3O_4/PTH复合材料合成及防蜡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Ni doped Fe_3O_4/PTH的制备 |
4.2.4 析蜡点测试 |
4.2.5 模拟结蜡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i doped Fe_3O_4/PTH的XRD分析 |
4.3.2 Ni doped Fe_3O_4/PTH的XPS分析 |
4.3.3 Ni doped Fe_3O_4/PTH的VSM分析 |
4.3.4 模拟结蜡系统的析蜡点 |
4.3.5 Ni doped Fe_3O_4/PTH的防蜡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i doped Fe_3O_4/PANI复合材料合成及防腐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Ni doped Fe_3O_4/PANI的制备 |
5.2.4 电化学阻抗测量试样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i doped Fe_3O_4/PANI的FT-IR分析 |
5.3.2 Ni doped Fe_3O_4/PANI的EI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油气田管道防蜡、减阻、防腐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滚压处理用于集输管线钢表面防护的可行性预研[D]. 陶冠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2]稠油减阻输送外相水对X52钢的腐蚀性及加剂缓蚀研究[D]. 蒋先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一种具备内减阻功能的热水保温管的研发[A]. 刘洋,丁彧,田立倩,尹志强. 2018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4]N油田油水井腐蚀结垢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D]. 刘广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5]定边油田油井腐蚀结垢结蜡现状及防治措施[J]. 吕雷,刘万明,姚元建,王珂.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5(01)
- [6]含水原油低温集输胶凝淤积行为及治理研究[D]. 王志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4(12)
- [7]气井维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 田仁杰.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7)
- [8]原油流动性改进剂研究进展[J]. 陈刚,张洁. 天然气与石油, 2013(02)
- [9]塔河油田原油集输管道防蜡技术研究[D]. 李俊.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10]Fe3O4/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与防腐防蜡性能[D]. 刘汉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