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一、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刘环秋[1](2021)在《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移植和肝切除后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临床治疗中一个非常常见也非常棘手并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恶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供体的短缺导致大量的病人不能如愿等到供体就已经死亡。活体肝移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体短缺的问题,但是关于供体供肝之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也有报道,因此人们对活体肝移植也变的越来越谨慎。近年来,人们不断尝试使用老龄化供肝、脂肪肝以及心脏死亡供肝等边缘性供肝来缓解供体的不足,然而这些边缘性供肝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更加敏感,也导致了临床上HIRI病例的增加。肝移植和肝切除术后肝IRI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大约有10%的早期移植失败是由肝IRI引起的,此外IRI还增加了肝功能障碍和器官排斥的风险。无肝期缺血以及新肝期再灌注引起的肝脏IRI是导致肝部分切除和肝移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以治疗肝IRI的有效方法。因此,对肝脏IRI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建立临床上有效并且易于实施的技术手段,对于肝脏IRI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CCN1/Cyr61是CCN蛋白家族的一员,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调节不同的细胞过程,如细胞粘附、迁移、分化、增殖和凋亡,参与血管生成、炎症和纤维组织修复的过程。CCN1甚至被确定为心肌及肾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根据肝IRI中CCN1水平的增加,我们推测CCN1可能参与调节肝IRI的过程。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CCN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表达上调,但其内在的机制尚未知晓。内质网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是负责蛋白质合成、折叠、转运和成熟的细胞器,内质网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来抵抗由于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恢复细胞功能。据报道内质网应激在肝IRI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细胞内CCN1可以通过内质网应激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激活诱导肝星形细胞凋亡。因此我们拟通过在体内建立肝缺血-再灌注(IR)模型,体外建立了低氧/复氧(HR)模型,以探讨CCN1在肝IRI中是否通过ERK通路调节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或内质网应激。研究目的:(1)CCN1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2)CCN1敲低是否可以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3)肝IRI时,CCN1在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否通过内质网应激调节肝IRI过程;(4)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5)为临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实验方法:(1)通过阻断肝脏左叶和中叶的血管,然后再灌注建立小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使用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使用两个针对CCN1的小干扰RNA(si RNA)来敲低CCN1,分别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TUNEL等技术检测Sham组、IR组、IR+si-NC组、IR+si-CCN1-1组和IR+si-CCN1-2组肝细胞功能状况、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3)使用两个针对CCN1的小干扰RNA(si RNA)来敲低CCN1,分别在体外建立小鼠AML-12肝细胞系,建立缺氧/复氧模型,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TUNEL等技术检测观察Sham组、IR组、IR+si-NC组、IR+si-CCN1-1组和IR+si-CCN1-2组肝细胞功能状况、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4)数据以平均±SD,使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利用软件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CN1的表达会上调,并且CCN1敲低后能够降低肝细胞损伤和凋亡的严重程度;(2)在敲低CCN1后,促炎因子如TNF-α、IL-6,促凋亡蛋白caspase-9,caspase-3,Bax和CHOP水平下降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增加;(3)敲低CCN1也可以抑制激活ER应激和ERK通路激活的蛋白质的水平;(4)体外实验表明,敲低CCN1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ER应激,而在未改变CCN1水平的情况下,添加TPA能够使这种保护效应减弱或消失。结论:(1)CCN1敲低对肝IRI的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CCN1敲低主要通过抑制ERK通路激活来实现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3)CCN1敲低能抑制肝IRI时的炎症反应;(4)CCN1敲低能抑制肝IRI时细胞凋亡的发生。总体而言,CCN1敲低可以通过抑制ERK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凋亡和ER应激,从而抑制肝IRI的程度,这可能是未来肝移植和肝切除引起的肝IRI临床预防和治疗的突破口。

陈丽花[2](2021)在《基于GlycoCEST在体定量检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糖代谢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模型和大鼠实验,优化和验证GlycoCEST检测在体肝脏糖代谢方法的可靠性;进而定量检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脏糖原浓度,并研究其分布的规律。方法:首先在7T小动物MR平台上,通过试管模型优化GlycoCEST扫描参数。试管模型实验配制分别含不同浓度和不同p H值的葡萄糖溶液(glucose)和糖原(glycogen)溶液。在7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上,使用不同饱和能量(B1)和不同饱和脉冲持续时间进行扫描,获得葡萄糖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co CEST)和糖原化学交换转移(GlycoCEST)图,对比Gluco CEST及GlycoCEST图像和CEST谱线,获取GlycoCEST的最佳扫描参数。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大鼠肝脏GlycoCEST图的可靠性。分别对比缺氧前后和禁食前后的大鼠肝脏GlycoCEST信号,验证对肝糖原浓度变化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1)19只未禁食的大鼠,随机分成了两组,对照组12只(扫描过程中保持呼吸频率在30-40次/min),缺氧组7只(扫描过程中呼吸频率保持在19-22次/min),对比缺氧前后GlycoCEST信号变化,验证GlycoCEST检测糖原的可行性;(2)12只SD大鼠分别扫描禁食前以及禁食24h后的GlycoCEST扫描,对比禁食前后GlycoCEST信号变化,进一步验证GlycoCEST检测糖原的可行性;进而在12只禁食SD大鼠上,制作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缺血前及术后24h生化指标(AST和ALT),验证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是否成功。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前、缺血再灌注后1h、12h和24h进行MR扫描,获得上述时间点的大鼠肝糖原CEST图,并结合ATP,T1mapping和T2mapping成像,探索肝血再灌注损伤前后糖代谢变化。结果:在葡萄糖以及糖原试管模型结果中,两者的CEST效应峰值均都在1ppm附近,葡萄糖的差谱峰较宽;GlycoCEST和Gluco CEST效应随着溶液浓度、溶液p H、射频能量、射频持续时间的变化也大致相同;饱和能量(B1)3.6ut,射频持续时间4s为最优饱和参数。由于糖原在肝内含远高于葡萄糖,所以认为在体肝脏1ppm处的CEST效应主要是糖原效应。在缺氧和禁食大鼠肝脏GlycoCEST在体实验中,发现缺氧和禁食均导致肝脏GlycoCEST信号降低(缺氧前3.23±2.00%(n=12)vs.缺氧后1.28±0.75%(n=7);禁食前3.23±2.00%vs.禁食后1.61±0.89%,n=12),验证了GlycoCEST在体检测肝脏糖原含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中,术后24h血清AST、ALT明显较术前上述指标升高。术后早期(12h内)糖原CEST信号逐渐升高(术前1.61±0.89%、术后1h 3.11±1.94%、术后12h 4.09±2.01%),术后24h后糖原CEST信号逐渐回落(由4.09±2.01%降到2.12±1.10%);在上述时间点中,ATP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无明显变化;T1及T2弛豫时间在损伤后逐渐延长,其中肝T1值在术后12h、24h较术前肝T1值具有显着性差异,肝T2值在术后24h较术前肝脏T2值有显着性差异。结论:GlycoCEST成像技术可准确反映在体肝脏糖原变化,是探索肝脏糖代谢的新方法。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GlycoCEST信号较肝ATP信号更为敏感。同时结合T1mapping和T2mapping成像技术,可更好地观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进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琳[3](2020)在《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引起的,冠状动脉给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的病理生理状态。速效救心丸(SJP)由川芎及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平滑肌、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粥样动脉形成、降低血粘度和解痉镇痛等作用,是目前心血管内科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虽然目前关于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与脑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较多,但其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同时,速效救心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冰片是中医临床应用中的一味常用佐药,目前有超过二十种中成药含有冰片,但人们对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在预测体内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时,必须考虑联合用药引起的肝肾转运体表达量与活性的变化,然而,服用冰片是否会对肝肾药物转运体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探讨冰片对大鼠肝肾摄取性与外排性转运体表达的影响,对预测冰片参与的联合用药在药动相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高脂饲料喂养24周结合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3天诱导的心肌缺血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JP治疗组(250、500、1000 mg/kg/d)和冰片治疗组(37.5、75、150 mg/kg/d)(n=10)。模型组、SJP治疗组和冰片组经高脂饲料喂养24周,在大鼠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SJP、每天1次,处死前3天连续腹腔内注射垂体后叶激素(30U/kg/d)、每天1次。研究了速效救心丸及冰片灌胃给药后对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缺血损伤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ɑ(HIF-1ɑ)、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Ser/Thr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此外,还研究了冰片(33、100和300 mg/kg/d)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天1次,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肝肾摄取转运体(包括牛磺胆酸钠协同转运多肽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2b1、Oatp1a1和Oatp1a4,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2,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1、Oct2和新型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2)及外排转运体(包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a,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蛋白Mrp2、Mrp4和Mrp5,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Mate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肝脏Ntcp,Mdr1a,Mrp2和Mrp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于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速效救心丸1周,不仅明显改善了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而且剂量依赖性降低了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和I(cTnT,cTnI)、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ɑ(PGF-1ɑ)和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HIF-1α、VEGF和ET-1的蛋白表达量,上调了pAKT及eNOS的蛋白表达量。(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于处死前7天连续灌胃合成冰片1周,对血清中CK-MB、cTnT、cTnI、TXB2、PGF-1ɑ和ET-1水平无明显影响,仅冰片高剂量组对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有较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对心肌组织中VEGF、ET-1和pAK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显着抑制了HIF-1α的蛋白表达并促进了eNOS的蛋白表达。(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连续灌胃冰片剂量依赖性降低了肝脏Mdr1a、Mrp4和Ntcp的mRNA表达水平,非剂量依赖性下调了Mrp2的mRNA表达水平,对Mate1、Bcrp、Mrp5、Oct1、Oct2、Octn2、Oat2、Oatp2b1、Oatp1a1和Oatp1a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同时,显着降低了大鼠肝脏Mdr1a、Mrp2、Mrp4和Ntcp的蛋白表达水平,其中对Mrp4和Mdr1a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Mrp2蛋白表达的下调则是非剂量依赖性,而对Ntcp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呈反剂量依赖性。此外,亦剂量依赖性抑制了肾脏Mrp2和Mrp4的m RNA表达水平并反剂量依赖性下调了Mate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VEGF、HIF-1α、p-AKT、eNOS及ET-1不仅与心脑缺血损伤密切相关,而且相互间调控关系密切。VEGF是HIF-1ɑ的一个重要靶基因,脑缺氧后HIF-1ɑ的上调表达诱导了VEGF的蛋白表达,促进了微循环的重建,增加了缺血组织血流灌注和供氧量。VEGF通过蛋白激酶C(PKC)作为e NOS的上游激活物,促进NO的产生和内皮细胞的增生,进而增加细胞的通透性,还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上调pAKT的表达,激活eNOS产生NO。NO和HIF-1信号通路间高度串扰,许多受NO调控的生理功能均涉及HIF-1的参与,反之亦然。尤其是HIF-NO信号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和梗死面积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速效救心丸剂量依赖性降低了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HIF-1ɑ、VEGF和ET-1的蛋白表达量,升高了p-AKT和eNOS的蛋白表达,表明速效救心丸改善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其对上述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受HIF-1信号通路调控。同时,冰片对心肌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eNOS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也是其改善缺血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与氧化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药物摄取后在肝细胞中的代谢和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排泄是大多数药物清除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联合用药引发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发现冰片灌胃给药后对大鼠肝脏Mdr1a、Mrp2、Mrp4和Nctp的转录与翻译水平有抑制作用,对肾脏Mrp2、Mrp4和Mate1的转录水平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冰片可促进上述转运体相关底物药物在肝肾细胞中的积累,增加它们在体内的暴露量,影响它们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周春泽[4](2020)在《CD103+DCs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机体器官或组织遭受缺血、缺氧打击,在恢复血供氧供后不仅不能恢复该器官或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反而出现其结构和功能损伤加重的现象被称为缺血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发生IRI,其中肝脏IRI最为常见和严重,肝脏IRI的发生会造成肝功能损伤甚至肝衰竭,严重者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IRI亦会增加移植器官排斥几率,增加肿瘤复发转移机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故进一步探寻肝脏IRI的发生机制及并据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将对未来肝脏手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是中晚期肝癌、肝转移癌及部分肝良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TAE术后肝功能损伤甚至肝功能衰竭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但TAE是否会导致IRI的研究极少,TAE导致的肝损伤是否与IRI有关尚不明确。从理论上来说,在TAE术后其同样经历着组织器官缺血-血流恢复的过程,故同样可能出现IRI损伤,但TAE术后没有栓塞血管的立即再通过程,其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于既往研究的IRI过程。故TAE术后是否存在IRI?其导致的IRI是否与肝功能损伤有关?这些问题都值得被重视及进一步研究。在肝脏IRI的病理过程中,固有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它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桥梁。DCs存在于大多数的组织器官中,其中包括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肾脏、肺脏等,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DCs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肝脏DCs同样在肝脏IRI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所得出的结论却存在差异性,究其原因可能与DCs群体的高度的异质性相关,对不同来源的DCs如局部定居或循环来源以及局部组织中分化为不同亚群的DCs如pDCs(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cDCs(classical dendritic cells)在疾病和各阶段的病程中所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DCs可分为几类亚群,其中包括经典DCs、单核细胞来源的DCs和浆细胞样DCs。而经典DCs依据表面标志和功能的不同在非淋巴器官中可进一步分出CD103+DCs这一亚群。CD103+DCs定居于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肾脏、肺脏等,数量比例均在局部定居的DCs总群体中占多数,并且既往很多研究指出其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程,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肝脏IRI中有关CD103+DCs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明确CD103+DCs在肝脏IRI疾病中的变化及所发挥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CD103+DCs亚群中具有一些独特的分子标记与组织中其他亚群的DCs细胞有所区分,如转录因子(Batf3、IRF8)和生长因子受体(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等。其中Flt3可通过磷酸化活化与其配体(Flt3 ligand,Flt3L)结合发挥作用,对DCs的分化、成熟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相较其他亚群DCs,CD103+DCs的发育和成熟更加依赖Flt3,因此我们推测Flt3/Flt3L是一个可用来调控CD103+DCs功能的靶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T淋巴细胞一个重要的亚群,在机体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很多研究中表明增加Treg的表达可以减轻炎症和损伤的程度。相继有研究报道CD103+DCs可诱导初始T细胞向Treg转化,进而发挥其保护性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利于疾病的缓解。然而目前通过CD103+DCs活化Treg细胞进而缓解疾病进展的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而对于炎症性疾病的作用了解甚少。因此在以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肝脏IRI疾病中,CD103+DCs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机制都值得进一步去探究,以便明确是否有希望针对CD103+DCs进行靶向调节治疗肝脏IRI。目的1.动态监测肝癌栓塞手术前后SOD、MDA、IL-6、ALT、AST、LDH等与肝IRI相关的指标,分析缺血再灌注指标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评估肝动脉栓塞术后是否存在IRI并探讨肝功能损伤与IRI相关性;2.通过检测肝脏IRI动物模型中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的肝脏组织损伤、肝脏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及肝脏组织中DCs及DCs亚群CD103+DCs的数量和比例,观察肝脏IRI病程与CD 103+DCs的相关性;3.通过给予流式分选小鼠的CD103+DCs,提前回输至模型小鼠体内,检测经过干预后肝脏功能、组织损伤、炎症细胞因子及CD103+DCs数量、比例的变化,探讨CD103+DCs在肝脏IRI疾病中发挥的作用;4.采用Flt3抑制剂、Flt3L及si-Flt3转染的不同方式在肝脏IRI小鼠模型中干预CD103+DCs上Flt3/Flt3L靶点的表达以调控CD103+DCs的功能。通过动物实验检测肝脏功能、组织损伤、炎症细胞因子、凋亡蛋白表达等指标,进而探讨通过Flt3/Flt3L调控CD103+DCs影响肝脏IRI病程的作用机制;5.采用Flt3抑制剂、Flt3L及si-Flt3体外干预CD103+DCs后与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证实CD103+DCs对于Treg增殖、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实验CD103+DCs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进行干预,检测肝细胞凋亡变化。探讨CD 103+DCs改善肝脏IRI疾病程度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因肝癌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患者。分别于TACE术前、TACE术后1d、2d、3d早晨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分别送检检测病人LDH及肝功能指标ALT、AST;氧化应激指标:MDA和SO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IL-6。比较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不同栓塞剂量下肝功能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指标的差异。SPF级雄性C57BL/6小鼠168只,体重20-25g,设立一期实验(动物模型构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Oh、6h、12h、24h亚组),二期实验: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肝脏IRI模型)、PBS处理阴性对照组(PBS处理肝脏IRI模型)、干预组(过继转移CD103+DCs预处理组、Flt3抑制剂预处理组、Flt3抑制剂与过继转移CD103+DCs共处理组和Flt3L预处理组),每组8只。常规清洁饲养,室温24℃左右,12小时明暗交替。采用无创血管夹阻断肝脏左叶和中叶的出入血管,使70%的肝脏缺血;假手术组仅分离小鼠肝动脉和门静脉,未予夹闭血管;对照组中小鼠无任何干预。干预组各组小鼠按实验方案予以预处理,除模型构建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予肝脏缺血6小时后处死取材,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ELISA检测肝脏功能,肝脏标本用作组织病理检测,-80℃冻存用作分子生物检测,其余肝脏标本用作流式细胞检测及分选。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肝脏功能(ALT、AST、LDH)的水平、炎症细胞因子TNF-α IL-1β、IL-6,Treg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含量,RT-qPCR检测ICAM-1、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WB检测IL-1β、ICAM-1炎症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改变,TUNEL染色检测肝脏细胞凋亡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组织中CD103+DCs和T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的数量、比例以及体外实验检测肝细胞凋亡比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先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者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数据采用单向方差分析,方差齐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则用Tamhane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校验水准α=0.05。采用Image J软件对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进行统计。采用Graph pad 5.0对结果进行处理并作图。结果1.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肝癌患者43例,其中男31例,女12例。TAE术后1d、2d、3d患者ALT、AST较术前明显升高,两者均在术后第2d升高最明显,LDH在术后亦明显升高,术后1d升高最为明显。TAE术后1d、2d、3d患者MDA及IL-6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都在术后1d达到高峰,其后缓慢下降,但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SOD在术后第一天明显下降(P<0.05),术后2-3d仍低于术前水平。以术后1d为例,在碘油>12ml组(n=17),肝功能ALT、AST指标、IRI指标LDH、MDA及IL-6指标明显高于<12ml组(n=26),而SOD明显低于<12ml组;2.肝脏IRI模型构建:观察给予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Oh、6h、12h、24h各组小鼠模型的肝脏损伤显示:小鼠肝脏组织学损伤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小鼠血清ALT、AST、LDH水平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于再灌注12 h达到高峰,而后有所恢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在再灌注6h达到高峰,CD103+DCs在肝脏IRI模型中的变化与之呈负相关,再灌注6h后CD103+DCs 比例最低。3.给予肝脏IRI模型小鼠预先外源性回输CD103+DCs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组织中CD103+DCs的变化,发现肝脏组织中CD103+DCs的比例较IRI模型组明显升高,IRI组的CD103+DCs比例占总DCs的8.85%,而外源性回输组中比例为14.2%,肝脏损伤程度与IRI模型小鼠相比有明显改善,表现为过继转移CD103+DCs后:1)肝脏功能指标如:ALT、AST和LDH较模型小鼠明显降低;2)肝脏组织病理HE染色可见细胞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改善,肝脏损伤评分明显减低,TUNEL染色可见肝脏组织中细胞未见明显凋亡;3)肝脏组织凋亡相关的基因(Fas、Bax)和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4.分别在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前给与Flt3抑制剂(MLN518)、CD103+DCs过继转移(DCs infusion)、MLN518 联合过继转移 CD103+DCs(MLN518+DCs infusion)和补充Flt3L处理,再灌注6小时后收集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标本。1)流式结果显示,与IRI组相比,MLN518组的肝脏组织中CD103+DCs比例显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lt3L组肝脏组织中CD103+DCs比例显着升高(P<0.05);与 DCs infusion 组相比,MLN518+DCs infusion 组肝脏组织中CD103+DCs比例显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IRI组相比,Flt3L组ALT、AST和LDH水平及肝脏损伤评分都显着降低(P<0.05),与CD103+DCs infusion组相比,MLN518+CD103+DCs infusion组ALT、AST和LDH水平及肝脏损伤评分都显着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肝脏组织凋亡相关检测显示:与IRI组相比,MLN518组肝脏组织中促凋亡基因Fas和Bax的表达显着升高,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Flt3组肝脏组织中促凋亡基因Fas和Bax的表达显着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DCs infusion组相比,MLN518+DCs infusion组肝脏组织中促凋亡基因Fas和Bax的表达显着升高,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4)RT-qPCR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显示与IRI组相比,MLN518组的肝脏组织中TNF-αIFN-γ、ICAM-1、IL-2mRNA 以及 IL-1β 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Flt3 组肝脏组织中TNF-α、IFN-γ、ICAM-1、IL-2 mRNA以及IL-lβ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 DCs infusion 组相比,MLN518+DCs infusion 组肝脏组织中 TNF-α、IFN-γ、ICAM-1、IL-2mRNA 以及 IL-1β 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5.在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前给与Flt3抑制剂(MLN518)、CD103+DCs过继转移(DC infusion)、MLN518 联合过继转移 CD103+DCs(MLN518+DCs infusion)和补充Flt3L不同处理,流式结果显示,与IRI组相比,MLN518组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显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lt3L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与DCs infusion组相比,MLN518+DCs infusion组外周血和肝脏组织中Treg细胞比例显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中将CD4+T细胞与不同条件的 CD103+DCs(阴性对照组、si-Flt3+Flt3L 组、si-RNA+Flt3L 及 Flt3L 组)共培养后,检测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Flt3L组Treg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1),TGF-β和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与Flt3L组相比Flt3L+si-Flt3组Treg细胞比例显着降低(P<0.01),TGF-β和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而Flt3L组与Flt3L+si-RNA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6.在缺氧复氧模型中,缺氧再给氧处理后肝细胞的凋亡率显着提高。将L02肝细胞系与不同处理后的CD103+DCs共培养(阴性对照组、si-Flt3+Flt3L组、si-RNA+Flt3L及Flt3L组),与PBS对照组相比,Flt3L组肝细胞凋亡比例显着降低(P<0.01)。与Flt3L组相比Flt3L+si-Flt3组肝细胞凋亡比例显着升高(P<0.01)。而 Flt3L 组与 Flt3L+siRNA 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肝癌TAE术后,被栓塞的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可发生IRI,IRI的程度与肝损伤的程度存在相关性;肝损伤及IRI程度与被栓塞面积呈正相关;2.过继转移CD 103+DCs可减轻肝脏IRI模型小鼠肝脏损伤和炎症状态,改善肝脏功能。3.CD103+DCs在肝脏IRI模型中的肝脏保护作用是通过调控其表面Flt3/Flt3L靶点的表达来实现的。4.CD103+DCs可促进肝脏IRI模型中Treg的分化和增殖进而减轻肝脏IRI。

焦智慧[5](2020)在《ADSC-CM对小型猪腹腔镜肝IRI合并部分肝切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脏是哺乳动物最大的实质器官,具有加工储存营养物质、代谢药物毒物、分泌胆汁、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功能。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腹腔镜的肝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腹壁神经和肌肉的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疼痛和粘连,加快手术恢复。尽管采用微创外科手术,在肝切除、肝移植、出血性休克等临床手术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会导致肝炎以及术后肝功能的衰竭。对于晚期肝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办法是原位肝移植,但也面临着器官短缺,费用昂贵、免疫排斥和移植并发症等问题,因此,寻找能够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提高肝脏再生能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是目前肝脏外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来源丰富、取材损伤小,是目前细胞疗法理想的种子细胞。ADSCs主要依靠分化和旁分泌发挥作用,旁分泌指干细胞释放的多种生物因子在微环境里通过细胞基质在局部以及临近组织对靶细胞发挥的生物学作用。随着对旁分泌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ADSCs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应答,修复组织再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ADSCs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会将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到培养液中,这种含有细胞分泌物的培养液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液(ADSC-CM)。尽管ADSCs在临床上对许多疾病有治疗效果,但ADSCs具有免疫原性,对植入ADSCs的不可控分化仍是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使用ADSC-CM的无细胞疗法成为绕过细胞疗法局限性的一种再生医学治疗方法。目前有关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而从比较医学角度,小型猪与人的同源性好,体积大小以及器官大小与人更为接近,因此也作为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理想的实验动物,所获得的研究数据更有价值,易于临床转化。而ADSC-CM在大型实验动物的研究较少,特别是肝脏领域尚未见报道,所以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小型猪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切除模型,探究ADSC-CM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切除损伤的疗效,为比较医学开展肝病治疗,拓宽ADSC-CM移植领域提供研究依据。本研究使用30头小型猪,其中6头用于脂肪组织的获取。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s,使用诱导培养基和特定染色鉴定ADSCs成脂、成骨、成肝分化能力,应用细胞流式鉴定ADSCs表面特异性抗原。ADSCs饥饿培养48 h获得ADSC-CM,经3 kda超滤管离心浓缩ADSC-CM用于后续实验。另外24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IRI),DMEM对照组(DMEM),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ADSC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组(CM),每组6头。四组实验动物均通过腹腔镜手术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肝切除模型,IRI组通过肝实质注射生理盐水,DMEM组注射基础培养基,ADSCs组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为1×106/kg,CM组按照1×106/kg细胞数提取等量干细胞分泌的条件培养液,注射浓缩的ADSC-CM进行干预。分别在术前、术后1 d、3 d、7 d采集血液样本及肝组织样本用于相关指标的检测。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血常规检测外周血的炎性细胞变化,试剂盒检测抗氧化酶以及细胞凋亡酶活性,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的阳性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再生相关因子以及ADSC-CM成分,q RT-PCR法检测炎症、凋亡以及再生相关基因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以及再生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以及再生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本研究结果如下:(1)病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术后各组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空泡变性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相比于IRI组和DMEM组,ADSCs或ADSC-CM干预明显减少空泡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术后IRI组和DMEM组肝细胞内质网严重扩张,细胞核膜皱缩,染色质边集化,ADSCs或ADSC-CM干预改善了内质网扩张及肝细胞核膜皱缩的程度。(2)肝脏功能变化:术后各组ALT、AST、LDH、ALP和T-BIL均升高,TP呈降低趋势,相比于IRI组和DMEM组,ADSCs或ADSC-CM干预明显降低了ALT、AST、LDH、ALP和T-BIL的升高程度,缓解了TP的降低程度,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3)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术后各组肝组织抗氧化酶CAT、GSH-Px和SOD活性显着降低,MPO酶活性和MDA含量显着升高,相比于IRI组和DMEM组,ADSCs或ADSC-CM干预显着增强了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MPO酶活性,并能减少氧化产物MDA的水平,从而减少术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两个干预组的上述氧化应激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4)炎症指标变化:术后外周血中炎性细胞WBC、NE、LY含量迅速升高,ADSCs或ADSC-CM干预减少了外周血中的炎性细胞的数量;IRI组和DMEM组血清中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10含量呈升高趋势,ADSCs或ADSC-CM干预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同时增强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肝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与血清结果一致,ADSCs和ADSC-CM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以及增强抑炎因子的表达显着改善了术后的炎症反应,且两个干预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5)凋亡指标变化:术后各组P53、Bax、Fas、Fasl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着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相比于IRI组和DMEM组,ADSCs或ADSC-CM干预抑制了凋亡相关指标P53、Bax,、Fas、Fasl的表达,提高抗凋亡Bcl-2的表达水平;ADSCs组和CM组显着降低TUNEL阳性细胞率及Caspase酶活性,减少术后肝细胞凋亡,且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6)再生指标变化:相比于IRI组和DMEM组,ADSCs或ADSC-CM干预显着提高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NG-1、ANG-2的表达,增强组织中肝脏再生相关基因HGF、Cyclin D1的表达,抑制肝再生终止基因TGF-β的表达,提高Ki67的阳性细胞数及细胞增殖PCNA蛋白的表达,且ADSCs组和CM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7)ADSC-CM成分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到小型猪ADSC-CM中含有促进血管生成的VEGF、ANG-1、ANG-2、b-FGF,调节炎症反应与肝脏再生的TNF-α、IL-1β、IL-6。综上所述,经肝实质移植ADSCs和ADSC-CM均能够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肝切除的病理组织学损伤及超微结构变化,减轻过度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肝脏再生。本试验成功应用ADSCs和ADSC-CM干预肝脏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切除后的肝损伤,证明ADSCs和ADSC-CM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促进肝再生的作用,且二者干预效果无显着差异,推测ADSCs发挥作用的机制很可能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的旁分泌途径。

谢思颖[6](2020)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失血性休克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大失血导致组织细胞内氧供不足,细胞进行无氧代谢,进而导致细胞功能受损,如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措施是尽快恢复机体的循环血容量和氧供,目前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及时止血并进行液体复苏。传统的复苏液包括晶体液、人工胶体液、血液及血液制品,在救治失血性休克中虽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但远不够理想。本课题组致力研究的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以血红蛋白为氧载体,作为复苏液具有粒径小、使用前无需交叉配血、易于储存并且随时可得的特点。前期研究表明,其用于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救治在提高存活率,改善肠道微循环,缓解失血性休克导致的肺损伤,刺激骨髓造血等方面效果较好。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对缺氧十分敏感,而以人脐带血为原料的失血性休克复苏液对肝脏的影响缺乏系统性评价,故本课题针对肝脏这一重要脏器展开研究。目的:采用SD大鼠,建立失血性休克控压模型,探究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联合胶体液制备成的中、低两种不同浓度的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控压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1)Sham(假手术)组:仅行血管插管,不进行失血复苏操作;(2)HES(羟乙基淀粉)组:大鼠插管后,建立失血性休克控压模型,维持休克状态90min,随后用HES进行液体复苏;(3)2%PolyCHb(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组:复苏液采用浓度为20g/L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其余操作与HES组相同;(4)6%PolyCHb组:复苏液采用浓度为60g/L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其余操作与HES组相同。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分别在基础、休克、复苏后0h和复苏后1h记录肝脏组织表面的血液灌注量用以评估肝脏微循环。另取32只雄性SD大鼠按上述分组随机均分,插管后实时监测MAP、HR,并于基础、休克、复苏后0h记录此时MAP和HR值,复苏后6h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血样用于血气分析、ALT、AST、Hb、Hct以及Neu%检测,大鼠死亡后立即摘取肝脏组织,右叶肝脏研磨成组织匀浆用于检测ROS、GSH、SOD、T-AOC、TNF-α、HSP70、IL-6含量,每组中随机取4只大鼠摘取左叶肝脏组织固定于10%中性甲醛用于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测,另取4只大鼠摘取左叶肝脏作为病理学检测的Shock(休克损伤)组。结果:大鼠在失血过程中,MAP、HR不断下降,休克状态时血压维持在35±5mmHg,实验组大鼠均已达危重失血性休克,三种复苏液均能对危重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有效复苏,使复苏后大鼠血压回升至80 mmHg,且复苏液中PolyCHb浓度越高,升压作用越显着;复苏后6h血液中的Hb含量随输入复苏液中PolyCHb浓度的增加而升高,Hct、血气分析、ALT、AST三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HES组和2%PolyCHb组大鼠在复苏后1h内肝脏表面血流灌注量显着升高;输入含PolyCHb复苏液使肝脏组织产生的ROS和GSH相较于Sham组升高,总抗氧化能力HES组和2%PolyCHb组均有所升高;三组实验组相较于Sham组肝组织中Neu%、IL-6均有所升高,2%PolyCHb组肝组织TNF-α和HSP 70含量升高;从病理结果分析2%PolyCHb组大鼠于失血休克状态肝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更轻,肝细胞凋亡率更低。结论:浓度为20g/L和60g/L的PolyCHb复苏液均能有效复苏危重失血性休克大鼠,PolyCHb在复苏过程中具有升血压作用,且PolyCHb复苏液浓度越高,升压作用越显着;20g/LPolyCHb复苏液在恢复肝脏表面血流灌注,改善肝脏微循环和减轻失血性休克造成的肝组织病理损伤方面优于60g/L PolyCHb复苏液。

陈顺宏[7](2020)在《人参皂苷Rg1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观测人参皂苷Rg1(G-Rg1)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 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G-Rg1治疗(G)组。(I/R)组建立大鼠肝脏部分(70%)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G组在手术前两天给予G-Rg1 20mg/kg·d,分两次腹腔注射,I/R组及S组根据体重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术后1h、6h、24h采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并根据标本采集时间进一步分组为S1、S6、S24;I/R1、I/R6、I/R24;G1、G6、G24,每组7只,检测血清中天冬氨基转移酶(AST)及谷丙氨基转移酶(ALT)浓度,HE染色观察并评价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mRNA量,蛋白印记法检测GRP78、CHOP蛋白含量。[结 果]成功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与S组相比,I/R组血清ALT和AST浓度明显上升(P<0.01),肝脏组织损伤严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GRP78表达与时间相关,mRNA和蛋白量变化一致,1h升高(P<0.05),6h降低(P<0.05),24h 又升高(P<0.05),CHOP 则只在 6h 升高(P<0.05);G 组相比 I/R组,ALT、AST明显降低(P<0.01),组织损伤减轻,凋亡细胞减少(P<0.05);GRP78蛋白量在三个时间点均升高(P<0.05),CHOP蛋白减少(P<0.05)。[结 论]1.大鼠部分肝脏(70%)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简便的模型,可操作性强。2.G-Rg1预处理可以保护大鼠肝脏,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细胞凋亡。3.内质网应激参与了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调节肝脏功能的恢复。4.G-Rg1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相关。5.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的PERK-CHOP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发挥了作用。

江涛[8](2019)在《联合缺血预处理和雷帕霉素预处理在老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相对于年轻肝脏,老龄肝脏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损伤更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预适应处理以及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对老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年轻(8周龄)和老龄(60周龄)的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模型组(CON-IR)及假手术对照模型组(Sham)。同时在实验中进一步将老龄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IR模型组(CON-IR),缺血预适应处理的IR组(IPC-IR),雷帕霉素预处理的IR组(RAPA-IR),缺血预适应+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的IR组(IPC+RAPA-IR),3-甲基腺嘌呤应用的IR组(3-MA-IR),缺血预适应+雷帕霉素预处理+3-MA预处理的IR组(IPC+RAPA+3-MA-IR)。再灌注6小时后小鼠收集血液及肝组织,评估肝损伤程度;蛋白质印迹分析肝细胞自噬,Caspase-3(比色法)活性检验细胞凋亡。结果:结果显示,与年轻小鼠相比,老龄小鼠的肝脏IR损伤更为严重(P<0.05)。在老龄小鼠IR模型中,IPC+RAPA联合预处理组小鼠与CON组、IPC组与RAPA组相比,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病理检查示肝组织结构Suzuki损伤评分较低(P<0.05),并且肝细胞Caspase-3的活性降低(P<0.05),肝细胞的凋亡减少(P<0.05);而单独应用缺血预适应(IPC)或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RAPA)的单独应用均未能显示同样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单独的IPC或RAPA处理未能显示对肝脏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P>0.05);IPC+RAPA组较其他组肝组织中LC3B II水平增加(P<0.05),同时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提示IPC+RAPA联合预处理增强了肝细胞的细胞自噬过程。最后,利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肝细胞细胞自噬,消除了IPC+RAPA组中对老龄小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但对单纯的肝脏IR损伤(CON)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我们发现,老龄小鼠较年轻小鼠会遭受更为严重的肝脏IR损伤,肝细胞自噬的过度抑制可能是其关键原因。缺血预适应联合雷帕霉素预处理可以通过促进肝脏细胞自噬恢复,有效减轻老龄小鼠肝脏IR损伤。

刘忠忠[9](2019)在《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辛伐他汀预处理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目的: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包括肝脏和肠道的热缺血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一个错综复杂并不可避免的病理过程,可导致肝移植预后不良。然而,目前改善肝脏IRI的手段有限。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预处理大鼠全肝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一个大鼠全肝热缺血30 min的模型模拟全肝IRI;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I对照组(IRI-Con组)和辛伐他汀预处理组(IRI-Sim组)。IRI对照组和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分别为大鼠建立全肝热缺血30min之前予以0.1%DMSO和1mg/kg辛伐他汀腹腔注射预处理;于再灌注6h和24h收集血液和肝脏标本以待下一步检测,每组两个时间点各6只(n=6)。结果:与IRI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组能显着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以及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增加了Kruppel样因子2(Kruppel-like factor 2,KLF2)及其下游保护分子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的表达(p<0.05);进一步发现辛伐他汀预处理能影响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脂质过氧化物(malondialdehyde,MDA)活性(p<0.05)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肝细胞凋亡水平并能减少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toll样4受体(toll-like receptor 4,TLR4)、CD68、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 a,TNF-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和IL-6表达(p<0.05)抑制炎症反应。结论:辛伐他汀预处理能通过KLF2介导的保护机制减轻全肝IRI;辛伐他汀可能作为一种潜在预防治疗的药物拮抗临床肝脏IRI。第二部分: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严重的肝脏IRI是导致肝移植近远期疗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优化心脏死亡(donors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供肝的质量减轻肝脏IRI是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供体辛伐他汀预处理优化大鼠DCD供肝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建立大鼠心脏停跳30 min模拟DCD供肝的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肝脏组(NP组)、正常肝脏冷保存组(CSP组)、DCD对照组DCD-Con组)和DCD肝脏辛伐他汀预处理组(DCD-Sim组)。NP组和CSP组均为无热缺血损伤的供肝;DCD-Con组和DCD-Sim组分别为大鼠建立心脏停跳热缺血30 min之前予以0.1%DMSO和1 mg/kg辛伐他汀腹腔注射预处理;除了NP组,其他三组均在UW液中冷保存24 h;之后四组全部通过常温复灌系统评价肝脏质量;在肝脏体外常温复灌1h内收集灌注液和组织标本用于研究检测,每组各6只(n=6)。结果:与DCD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预处理组能显着降低灌注液ALT和AST水平,增加胆汁和ATP生成以及减轻肝脏组织形态学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增加了KLF2及其下游保护分子磷酸化e NOS、TM和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p<0.05);进一步发现辛伐他汀预处理组能改善肝组织SOD和MDA活性(p<0.05)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减少HMGB1、TLR4、CD68、TNF-a、IL-1β、IL-6和ICAM-1基因水平表达(p<0.05)抑制炎症反应并且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Bax比值减轻肝细胞凋亡水平。结论:供体辛伐他汀预处理能通过KLF2介导的保护机制减轻DCD肝脏的IRI;以上数据表明辛伐他汀可为临床优化DCD肝脏质量提供潜在的保护效应。

张楠[10](2019)在《小檗碱对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文中提出目的:肝移植手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有效方法。然而在其手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目前,由于供体来源有限,扩大供体来源、增加边缘供肝利用率如脂肪变性供肝等变得极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脂肪供肝由于其本身病理学特点,对围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小檗碱是一种传统中药,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本实验旨在探讨小檗碱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研究小檗碱对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周龄,随机分为3组(n=6):正常组(Sham组,正常饮食12周);脂肪肝组(HFD组,高脂饮食12周);小檗碱组(HFD+BBR组,高脂饮食12周,第9周开始小檗碱灌胃200mg/kg,持续4周)。分别在喂养4、8、12周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浓度;12周后取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进一步实验,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D组,正常饮食12周,仅行开关腹操作);脂肪肝组(HFD组,高脂饮食12周,仅行开关腹操作);缺血再灌注组(HFD+IR组,高脂饮食12周,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小檗碱组(HFD+IR+BBR组,高脂饮食12周,于11周进行小檗碱灌胃200 mg/kg,持续7天,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毒胡萝卜素组(HFD+IR+BBR+TG组,高脂饮食12周,于11周进行小檗碱灌胃200mg/kg,持续7天,术前1天腹腔注射TG 20mg/kg,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6h后,采集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取肝组织进行HE病理学检测,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释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ip、CHOP、p-PERK、PERK、LC3、Beclin-1和p62的表达情况,反映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自噬彼此之间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内质网形态和自噬小体数量在各组中的变化情况。KDEL是内质网标记蛋白,LC3B是膜型自噬体的标记物,通过KDEL和LC3B双标免疫荧光法观察内质网和自噬小体的共定位情况。FAM134B是内质网自噬标记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质网自噬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HFD组与HFD+BBR组在各时点甘油三酯浓度明显升高;肝功能指标损伤严重;肝细胞内出现脂肪空泡。与HFD组相比,HFD+BBR组12周末甘油三酯浓度下降;肝功能指标数值下调;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减少。相较于SD组,其余各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肝功能损伤加重,氧化应激指标显着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增多,HE病理学检测显示肝细胞结构破坏,出现脂肪变性,炎症因子在脉管处聚集;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强,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内质网扩张成囊泡状,呈脱颗粒状态,自噬小体数量增加;双标免疫荧光显示KDEL与LC3的共定位增强,免疫组化显示FAM134B的表达明显增加。给予BBR预处理后,肝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减轻,HE病理学检测显示肝细胞脂肪空泡减少,炎性因子减少;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下调,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内质网形态得到改善,自噬活动减轻;双标免疫荧光法发现KDEL与LC3共定位减轻,免疫组化显示FAM134B表达水平降低。然而TG预处理使BBR保护作用消失。结论:小檗碱预处理可减轻肝组织脂肪化程度。同时,小檗碱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内质网自噬,缓解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二、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综述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1.1 引言
    1.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2.1 无氧代谢、酸中毒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2 细胞内Ca~(2+)超载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3 线粒体通路在HIRI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
        1.2.4 氧化应激在HIRI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机制
        1.2.5 炎症反应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6 其他炎症介质
    1.3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4 HIRI中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类型
        1.4.1 细胞凋亡(apoptosis)
        1.4.2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
        1.4.3 细胞焦亡(pyroptosis)
        1.4.4 自噬(autophagy)
    1.5 HIRI的预防和治疗
        1.5.1 药物预防与治疗
        1.5.2 抗凋亡治疗
    1.6 器官移植过程中的肝保护
        1.6.1 缺血预处理(IPC)和缺血后处理(IPost C)
        1.6.2 离体肝脏机械灌注
        1.6.3 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
        1.6.4 亚低温机械灌注(sub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SNMP)
        1.6.5 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
    1.7 总结与展望
第2章 CCN1敲低通过抑制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及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2.3.2 病理检测
        2.3.3 TUNEL检测
        2.3.4 Western blot
        2.3.5 总RNA提取
        2.3.6 试剂盒检测TNF-α、IL-6、MPO、AST与ALT
        2.3.7 细胞培养
        2.3.8 病理TUNEL检测见在体实验部分
        2.3.9 Weston blot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0 总RNA提取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1 Elisa检测TNF-α与 IL-6见在体实验部分
        2.3.12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GlycoCEST在体定量检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糖代谢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前言
    1.1 肝脏代谢检测的研究现状
    1.2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
    1.3 CEST糖代谢检测的研究现状
    1.4 T1mapping、T2mapping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2 试管模型配置
    2.3 动物实验准备
    2.4 试管模型的磁共振扫描
    2.5 实验动物的磁共振扫描
    2.6 后处理方法
    2.7 统计方法
第三章:实验结果
    3.1 试管实验结果
    3.2 动物实验
第四章:讨论
    4.1 试管模型实验
    4.2 缺氧前后对比
    4.3 禁食前后对比
    4.4 缺血再灌注前后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实验创新点
    5.3 实验不足
    5.4 实验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六章:综述 在体组织糖代谢成像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速效救心丸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1.1.1 速效救心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1.2 速效救心丸对冠心病的影响
        1.1.3 速效救心丸对脑缺血的影响
        1.1.4 川芎嗪与冰片的药物相互作用
    1.2 HIF信号通路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预防作用与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2.2.4 饲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2.3.2 心肌缺血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2.3.3 心脏切片的HE染色
        2.3.4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2.3.5 心肌样品处理方法
        2.3.6 蛋白印迹检测法
        2.3.7 数据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2.4.2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关键指标的影响
        2.4.3 速效救心丸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2.5 讨论
第3章 冰片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3.2.4 饲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3.3.2 速效救心丸中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3.3.3 心肌缺血动物造模与分组给药
        3.3.4 心脏切片的HE染色
        3.3.5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方法
        3.3.6 心肌样品处理方法
        3.3.7 蛋白印迹检测法
        3.3.8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速效救心丸中冰片含量的测定与给药剂量的确定
        3.4.2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3.4.3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关键指标的影响
        3.4.4 冰片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第4章 冰片对大鼠肝肾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与饲养条件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置
        4.3.2 动物分组与给药处理
        4.3.3 肝肾转运体MRNA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
        4.3.4 转运体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
        4.3.5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冰片对肝肾转运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4.2 冰片对肝脏转运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5 讨论
第5章 论文总结
    5.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CD103+DCs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及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肝动脉栓塞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初步观察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D103+DGS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CD103+DCS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表及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5)ADSC-CM对小型猪腹腔镜肝IRI合并部分肝切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腹腔镜微创技术简介
        1.1.1 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简介
        1.1.2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应用
        1.1.3 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客观评价
        1.1.4 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方向
    1.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2.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2.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治疗
        1.2.3 探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
    1.3 间充质干细胞概述
        1.3.1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1.3.2 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与定义
        1.3.3 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
        1.3.4 间充质干细胞作用机制
        1.3.5 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1.4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
        1.4.1 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
        1.4.2 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治疗作用
        1.4.3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
        1.4.4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临床应用
    1.5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试验器材
        2.1.3 试验药品及试剂
    2.2 方法
        2.2.1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2.2.2 改良后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2.2.3 改良后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评估
        2.2.4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提取制备
        2.2.5 小型猪腹腔镜下肝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切除模型的建立
        2.2.6 腹腔镜建立肝缺血再灌注合并部分切除模型的安全性监测
        2.2.7 小型猪ADSC-CM对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
        2.2.8 小型猪ADSC-CM对肝组织形态学观察
        2.2.9 小型猪ADSC-CM对肝脏酶谱的影响
        2.2.10 小型猪ADSC-CM对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2.2.11 小型猪ADSC-CM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2.2.12 小型猪ADSC-CM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2.2.13 小型猪ADSC-CM对肝再生的影响
        2.2.14 小型猪ADSC-CM成分检测
        2.2.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形态比较
    3.2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3.2.1 表面抗原的鉴定
        3.2.2 成骨分化能力的鉴定
        3.2.3 成脂分化能力的鉴定
        3.2.4 成肝分化能力的鉴定
    3.3 改良后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评估
        3.3.1 增殖能力的比较
        3.3.2 迁移能力的比较
    3.4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提取制备
        3.4.1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提取
        3.4.2 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的浓缩
    3.5 腹腔镜建立肝损伤模型安全性监测结果
    3.6 血液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3.6.1 白细胞(WBC)
        3.6.2 中性粒细胞(NE)
        3.6.3 淋巴细胞(LY)
    3.7 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3.7.1 肝脏病理结构观察结果
        3.7.2 肝脏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3.8 术后肝脏酶谱检测结果
        3.8.1 谷丙转氨酶(ALT)
        3.8.2 谷草转氨酶(AST)
        3.8.3 碱性磷酸酶(ALP)
        3.8.4 乳酸脱氢酶(LDH)
        3.8.5 总胆红素(TBIL)
        3.8.6 总蛋白(TP)
    3.9 肝组织氧化应激检测结果
        3.9.1 丙二醛(MDA)
        3.9.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9.3 过氧化氢酶(CAT)
        3.9.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3.9.5 髓内过氧化物酶(MPO)
    3.10 炎症反应水平检测结果
        3.10.1 血清炎症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3.10.2 肝脏组织炎症相关基因水平检测结果
    3.11 肝细胞凋亡水平检测结果
        3.11.1 肝脏组织凋亡相关酶活性检测结果
        3.11.2 肝脏组织凋亡相关基因水平检测结果
        3.11.3 肝脏组织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3.11.4 肝脏组织Fas和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11.5 肝脏组织TUNEL染色结果
    3.12 肝脏再生水平检测结果
        3.12.1 血清再生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3.12.2 组织再生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3.12.3 组织再生相关蛋白检测结果
        3.12.4 肝脏组织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13 小型猪ADSC-CM成分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ADSCs培养方法的改良
    4.2 ADSC-CM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基础
    4.3 ADSC-CM对小型猪肝脏功能的影响
    4.4 ADSC-CM对小型猪氧化应激的影响
    4.5 ADSC-CM对小型猪炎症反应的影响
    4.6 ADSC-CM对小型猪细胞凋亡的影响
    4.7 ADSC-CM对小型猪肝脏再生的影响
    4.8 小型猪ADSC-CM成分分析的探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失血性休克
        1.2.2 液体复苏
        1.2.2.1 晶体液
        1.2.2.2 人工合成胶体液
        1.2.2.3 血液及血液制品
        1.2.3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1.2.4 失血性休克与肝损伤
        1.2.5 液体复苏与肝损伤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基本生理指标和肝功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2.4 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的建立
        2.2.5 复苏液的制备
        2.2.6 实验分组
        2.2.7 大鼠生理指标、血气和肝功的测定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失血性休克大鼠失血量及其所占大鼠血容量百分比
        2.4.2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6h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
        2.4.3 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
        2.4.4 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6h血气分析
        2.4.5 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6h血液中ALT和AST活性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微循环变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2.4 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的建立
        3.2.5 复苏液的制备
        3.2.6 实验分组
        3.2.7 实时监测大鼠血压、心率
        3.2.8 激光散斑对比成像技术监测记录大鼠肝脏微循环的变化
    3.3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监测肝脏表面微循环过程中大鼠血压、心率变化
        3.4.2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监测大鼠肝脏表面微循环血流灌注图像
        3.4.3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监测大鼠肝脏表面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产生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4.2.3 主要仪器设备
        4.2.4 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的建立
        4.2.5 复苏液的准备
        4.2.6 实验分组
        4.2.7 大鼠肝脏组织取样
        4.2.8 10 %肝组织匀浆的制备
        4.2.9 指标测定
        4.2.9.1 大鼠肝脏组织中蛋白浓度的测定
        4.2.9.2 大鼠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测定
        4.2.9.3 大鼠肝脏组织中还原型GSH含量的测定
        4.2.9.4 大鼠肝脏组织T-AOC的测定
        4.2.9.5 大鼠肝脏组织ROS、TNF-α、IL-6和HSP 70的测定
    4.3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6h大鼠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及抗氧化应激物质的变化
        4.4.2 失血性休克复苏后6h大鼠肝脏组织中炎症物质及抗炎症物质的变化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病理结构变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5.2.3 主要仪器设备
        5.2.4 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的建立
        5.2.5 复苏液的准备
        5.2.6 实验分组
        5.2.7 大鼠肝脏组织取样
        5.2.8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检测
        5.2.8.1 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
        5.2.8.2 大鼠肝脏组织Tunel染色
    5.3 图像采集及结果分析
        5.3.1 图像采集
        5.3.2 数据分析
    5.4 结果
        5.4.1 肝脏组织HE染色结果
        5.4.1.1 肝脏组织损伤判断标准
        5.4.1.2 肝脏组织损伤评分结果
        5.4.1.3 病理描述
        5.4.2 肝脏组织Tunel染色结果
        5.4.2.1 肝细胞凋亡百分率
        5.4.2.2 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统计结果
        5.4.2.3 肝脏组织Tunel染色图示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6.1 结论
    6.2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英语缩略词
    二 硕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会议摘要
    三 硕士在学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学术会议
致谢

(7)人参皂苷Rg1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模型建立附图
第二部分 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人参皂苷Rg1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人参皂苷Rg1在肝脏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内质网应激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联合缺血预处理和雷帕霉素预处理在老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
    1.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1.4 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与Caspase-3 活性测定
    1.5 实验相关技术
        1.5.1 实验用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建立技术:
        1.5.2 小鼠眼球后静脉丛取血及血清分离技术:
        1.5.3 小鼠腹腔注射技术:
        1.5.4 肝脏单细胞悬液制备及细胞蛋白提取技术:
        1.5.5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技术:
        1.5.6 Caspase-3 活性(比色法)检测技术
        1.5.7 肝组织细胞病理学分析与Suzuki肝损伤评分:
    1.6 实验相关耗材与设备
    1.7 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老龄加重肝IR损伤
    2.2 单独的缺血预适应(IPC)或雷帕霉素(RAPA)药物预处理无法减轻老龄小鼠肝IR损伤
    2.3 缺血预适应联合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IPA+RAPA)明显减轻老龄小鼠肝IR损伤
    2.4 缺血预适应联合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IPA+RAPA)促进老龄小鼠肝IR损伤后细胞自噬
    2.5 缺血预适应联合雷帕霉素药物预处理(IPA+RAPA)诱导自噬减轻老龄小鼠肝脏IR损伤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老龄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部分切除手术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手术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衰老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细胞能量代谢
        2.炎症反应
        3.细胞自噬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肝移植现状
    1.2 DCD肝脏存在的问题
    1.3 KLF2
    1.4 KLF2 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1.5 研究假设
2 第一部分辛伐他汀预处理在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3 第二部分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小檗碱对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小檗碱对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试剂
        1.1.3 实验设备
        1.1.4 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1.1.5 标本采集与制备
        1.1.6 检测指标与方法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1.2.2 血清肝功能指标
        1.2.3 肝组织病理表现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小檗碱对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设备
        2.1.4 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模型
        2.1.5 标本采集与制备
        2.1.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1.7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肝功能检测
        2.2.2 HE染色结果
        2.2.3 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
        2.2.4 肝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情况
        2.2.5 肝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2.2.6 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
        2.2.7 肝组织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与自噬标记蛋白定位表达情况
        2.2.8 肝组织内质网自噬标记蛋白表达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小檗碱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微循环功能的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CCN1敲低通过ERK通路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刘环秋.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GlycoCEST在体定量检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糖代谢变化[D]. 陈丽花. 汕头大学, 2021(02)
  • [3]速效救心丸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陈琳. 湖北大学, 2020(02)
  • [4]CD103+DCs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春泽. 山东大学, 2020(11)
  • [5]ADSC-CM对小型猪腹腔镜肝IRI合并部分肝切除保护作用的研究[D]. 焦智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6]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的影响[D]. 谢思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人参皂苷Rg1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D]. 陈顺宏.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8]联合缺血预处理和雷帕霉素预处理在老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江涛. 南京医科大学, 2019(04)
  • [9]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忠忠. 武汉大学, 2019(08)
  • [10]小檗碱对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D]. 张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肝细胞糖原对缺血再灌注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