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煤炭开采》总目录

2001年《煤炭开采》总目录

一、《煤矿开采》期刊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吴秀华[1](2021)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策略——评《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文中提出互联网信息时代来临,电脑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和手机。网络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毕竟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渠道广泛接受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自身观念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互联网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与心理陷阱,大学生若是不小心应对,就容易成为受害者,最终也会带来心理层面的伤害。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因此,从网络信息角度加强心理安全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然而,不少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缺乏社会交往和身体运动,反而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在开展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及其运动干预研究(17YB167)过程中,认为大学生对于智能手机与网络的高度依赖,

张海成[2](2020)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5年9月,西北实业公司被阎锡山集团接收。西北实业公司在接收初期延续实行抗战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职工薪酬管理体系是公司稳定经营的核心制度之一,公司于抗战前建立了技能薪酬体系即根据职工技术水平划分职工基本薪酬等级。公司职工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辅助薪酬和各种福利。公司接收工作完成后为了适应阎锡山的“兵农合一”政策,公司重新调整了职工薪酬规定。将工厂分类,职工编伙,按照工厂类别划分职工服役方式和制定相应的薪资标准。公司接收完成后公司职工薪酬管理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公司在整顿期间修建了大量的福利设施,设立了各种福利机构,加强了职工福利事业的建设,同时鼓励职工发明创造以求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种薪酬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伴随着内战的爆发,公司的薪酬体系发生了质变。公司资金拮据物资缺乏,为了节省物资保证生产,公司通过裁员、变更工资结算等方式哄骗职工,如公司的福利机构员工消费社原本为了利民便民,但最终沦为了聚敛职工仅有财富的工具。在内战环境中,阎锡山的剥削压迫更加严重,再加之物价飞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体系的先进性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压迫工厂职工的工具,职工的薪资水平也因此而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职工的生活。

牛志威[3](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洪榆峰[4](2015)在《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难是在矿产资源采掘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煤炭,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特殊的地质赋存条件以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使得煤矿的矿难事故成为我国资源型行业安全事故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始终是学术界、实业界以及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煤矿生产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和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从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来看,随着产量的不断攀升,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始终居高不下。上世纪90年代末,煤炭行业逐步开始通过调整矿区布局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组建大型煤炭企业使小矿逐步退出生产领域,从而达到遏制矿难频发的目的。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随着乡镇煤矿、小煤窑数量和产量的双降,我国矿山安全情况持续好转,2009年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1以下。然而,矿难这种社会顽疾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新特征:从宏观来看,矿难事态好转但始终遏而不止,且相对西方产煤大国依旧居高不下;从微观来看,近年来重、特大矿难事故的当年死亡人数占比稳中有升:2010-2014年分别为10.1%、10.4%、14.3%、24.6%、24.8%,而且隐瞒矿难、残杀无辜伪造矿难、受贿护黑等问题时有发生,已击穿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我国煤矿制度和技术设备层面的防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到位,遏止矿难要转入更深层次的一个新时期,即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更关注煤矿安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国内外安全文化成果和我国矿山安全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两点不足:首先,“安全文化”研究中“文化元素”缺失。目前众多研究成果中,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在学理定义上区别是明显和清晰的,但从实践层面探讨安全文化维度、形成机理、评价方式和建设方式等问题时二者界限模糊,仅局限于企业框架内来探讨安全文化问题,忽视了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的建构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作为“文化人”的社会文化本质属性,忽视了它们与其所处语境中的领域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矿业文化、法律文化等)和传统文化间隐性的、动态的、相互建构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正是这些“文化元素”的缺失,使得目前“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下的安全评估、安全整改、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效果边际化,形成了“讲时重视,建时轻视,忙时忽视”的矿山安全文化现状;其次,“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自然科学化”。目前对于安全文化的研究,无论是系统性的理论、方法探讨还是局部性的实践对策分析,大多是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显微镜下通过“企业文化”与“人”的相互剥离方式来探讨企业安全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与事故率间的关系,均是基于实践定向论从某个历史截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将安全文化看作自变量,人因失误看作因变量的实证研究模式来观察、探讨安全心理和行为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因素。于是乎,矿难事故的发生则被视为了一条以安全文化为起点,人因事故发生为终点的一维事故链,事故链上的关键因素——人的文化社会属性被抛弃。这种自然科学化的文化研究范式,将安全文化视为一个外显的客观因素,由外至内影响着人的心理,决定着人行为的安全与否,忽视了语境的重要性,忽视了煤矿生产从业人员自出生之日起,就处于相同(或相似)的历史、民族、民俗文化和不同的家庭、个人、社会文化交织的意义世界中这样一个事实,忽视了文化刺激意义对于人来说的差异性、动态性和重构性特征,由此得到的量化性成果虽受宠于学界,但在业内的信效度却有待商榷,目前企业安全文化在矿难遏而不止现状当中的力不从心,佐证了该问题的客观存在。本文认为,文化是一个统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宽泛的、核心的概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不断从其生存的社会文化意向性世界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和资源,因而文化刺激意义和安全心理的多样性、多维性是现实必然,并且二者之间是相互建构关系。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是一脉相承但又有区别的两组文化体系,前者包容后者,但远远不止于此,应是一个宽泛的、宏观的社会性安全文化概念,并且安全文化不是因安全而文化,而是以文化促安全,蕴含在文化刺激意义之中的安全心理是安全得以矗立的基石,安全文化的生命力需以领域文化、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为底蕴和滋养,“安全”中的“人”出了问题,必然是作为“文化人”的文化出了问题,应从更宽泛的视角重新审视“安全文化”中的“文化”,跨越“人为性”研究缺陷,转向“现实性”研究。简言之,目前矿难的研究已出现了人文转向趋势,即将研究视线由技术、制度、经济等“常规”转向了安全文化等“边际”,但仅关注到了安全文化的“自然科学表象”,忽视了“人文科学内涵”,安全文化建设者、重构者和承受者(矿主、矿工和监管者)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民俗、法律文化而孤立存在。尤其当下多元文化交融,基尼系数增大,新常态改革浪潮中社会分层及利益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和人们思想多元化选择,使得不同语境下不同类型企业中的不同从业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成为一种客观实在。煤矿从业人员在其生产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或一定目的从领域文化、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个性文化中选取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特定意义的解释来对安全文化进行意义赋予,从而塑成特殊的、个性化的安全文化心理和行为,而这种文化刺激意义作用下产生的安全文化心理,又会反向作用于同语境下不同文化的重构,续而影响后来者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基于以上观点,为了对目前安全文化多元和多样化趋势进行文化范式研究,还原安全文化缔造者、重塑者以及承受者作为“文化人”的生态本质,构建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更有效率的安全文化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边际成因”理论模型构建。目前的企业安全文化中,无论是安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物态文化都交汇于“文化人”本身,都是以探究“人因失误”为手段,防治“人因事故”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首先将思维从“企业安全文化”中抽离,用文化心理学的逻辑思维重新审视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即以重新解构“人因失误”与“人因事故”间的逻辑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文化和文化心理学等相关层面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将以往浅层、显性和普通的技术、经济、制度等矿难诱因归为“常规原因”,将深层次、隐性和催化矿难的文化刺激意义与安全心理相互建构的语境因素内因定义为“边际成因”,并对建国以来国内矿难事故“常规原因”的研究脉络及不足进行了系统化归类整理,在对“常规原因”与“边际成因”间的关系探讨基础上,论述了“边际成因”理论的内涵、特征、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并对“边际成因”与“常规原因”、“社会文化”间的关系及其研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论述。“边际成因”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本文探讨“边际成因”并不是试图挖掘或证实在“常规原因”之外还存在另一种矿难事故诱因,而是分析“常规原因”的人文社会文化内因,即原因的内因,探讨在“意义赋予→文化心理形成→刺激反应模式(文化行为)选择→实践活动结果→意义赋予”过程中从业人员对安全文化刺激内在固有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表现出来的符合该文化所规定的行为反应模式,通过挖掘“边际成因”,促进“常规原因”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以2009-2013年期间与笔者同文化语境下的曾发生过重、特大矿难事故的五家乡镇煤矿作为研究语境,选取了目前最受学术界所关注的三类“常规原因”(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以及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理念)作为研究对象,来对“边际成因”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在第三章利用行为经济学、因子分析法和意义解释学方法,从乡镇煤矿矿业史变迁的动态视角剖析了矿业文化语境下,矿主被动安全投入认知失调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投入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第四章,回望现实,以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Q方法论为主要手段,利用P样本中矿工、安全员、安监员、瓦检员和高校科研人员原始的、主观性的排序解释内容,客观性的呈现出社会主流文化意义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间的相互建构过程:第五章,将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的内因——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建立和持续,视为矿难“边际成因”之一,即首先在对企业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基础上,构建了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的新常态安全文化树形层次结构,并界定了“安全监管”和“安全监管者”概念,然后利用文献研究法对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依存的安全监管文化语境进行了国内外横向对比梳理,最后通过对中美两国传统文化孕育下的法律文化价值观差异性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难以形成和持续性效力低的文化心理内因,对中华儒学文化语境下的法律文化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的相互建构过程进行了诠释。文章最后,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完善的对策和建议,弥补了安全文化研究方式的不足,希望能引导矿山安全文化自觉,遏止矿难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

曹令军[5](2012)在《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恰似一条割不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上。自晚清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是一个绵延不绝的体系。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被动、屈辱的对外经济开放进程。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成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外经济开放历时170多年,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国家演变成全方位开放的国家。对外经济开放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赢得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回顾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历程,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和优化对外经济开放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水平,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1章是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有关对外经济开放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进而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简单概括。第2章至第3章研究晚清对外经济开放。第4章至第7章研究中华民国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第8章至第10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经济开放。第11章分析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对中国从1840年到201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并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在对中国对外经济开放进行全景式勾勒和概括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坚持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是一个国家抓住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清政府因为历史眼光的局限性,错失重大历史机遇,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只能黯然淡出历史舞台。1978年实行的对外经济开放,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中国的发展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赞叹。(2)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是: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3)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文化氛围、军事因素、技术因素、法律因素等等。(4)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5)对外经济开放必须与国内改革同步。如果只有对外开放,没有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既难以深入,也不可能持久。清政府向欧美派出留学生的时候,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留学生只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结果当留学生开始剪辫子、穿西装时,清政府认为留学生政治上已经不可靠,将留学生全部撤回。清政府甚至对百日维新运动镇压,拒绝进行改革,开历史的倒车,最终被历史无情淘汰。1978年开始的对外开放,具有留学经历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既要改革也要开放。可以说,对外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如果没有国内的配套经济和政治改革,是难以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6)对外经济开放要注重技术学习和制度学习的协调发展。技术的长远发展必须有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作为根本保障。南京国民政府和清政府一样喜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过分注重技术的模仿,惰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建立了西方的宪政制度,但是本质上还是独裁统治,而这注定南京国民政府逃脱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中国1978年开始的对外经济开放,既有技术层面的学习,也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学习。在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说,保证了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又好又快发展。(7)对外经济开放实际上就是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通过对外经济开放,通过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学习和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就中国来说,都是开放在前,改革在后。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外经济开放的领域和路径设计。通过对外开放,中国逐步从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向分工合作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过渡,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不断迈进,中国制造誉满全球。通过对外经济开放,中国真正摆脱了贫穷落后,避免了落后挨打的悲剧。实际上,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也是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与之相适应。中国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开放也必然需要扩大和深化。以传统制造加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客观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西方国家一直在对其不断调整和优化。对中国来说,粗放型和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就中国来说,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对外经济开放水平,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主动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本文力图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创新:(1)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历史和进程进行全景式描述和概括。根据时间顺序,把对外经济开放分为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重要阶段。对这170年对外经济开放进程和历史进行概括,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有益的探索。(2)对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开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对外开放的研究,当前最重要的是梳理基本历程,要从整体上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既需要研究时间更需要新的研究视角。(3)对1840—2010年这170年的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进行研究总结,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经济开放提供政策建议。(4)对中国向外国派遣留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全文对留学生派出的类别、留学生如何管理服务、留学生学习专业、留学生本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服务提供建议。

王俊秋[6](2008)在《浅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优势显着,又好又快地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从意义、条件、认识等方面对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高健[7](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章建[8](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安文超[9](2013)在《基于SVM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及防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用传统方法对其进行预测有很大缺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智能方法和技术也逐渐渗透到了类似于突出预测的一些问题中,其中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值等实际问题,并且具有良好的分类识别效果,已被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的模式识别和预测预报中。为此,本文提出以现场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引入支持向量机建立学习模型,实现突出危险性的分类预测。由于突出影响因素众多,不易区分突出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便获得影响突出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从原始样本中提取关键的特征指标。通过关键指标选取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样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其中整个模型的训练及测试过程在MATLAB平台下完成,并调用了LIBSVM软件包中的部分函数进行仿真程序的设计。另外,本文从支持向量机自身核函数选型以及参数优化的角度,对模型分类准确性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验证基于径向基(RBF)核函数更适合用于煤矿的突出分类预测。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交叉验证法和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进行寻优,证明遗传算法能够在两个参数优选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测试效果。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预测方法建立五阳煤矿南丰扩区76、78采区的区域危险性预测模型,测试结果与实际突出危险性情况相符。因此,该支持向量机模型可被用于采区未知区域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另外,本文结合“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针对五阳煤矿提出以瓦斯预抽为主的防突措施。最后,通过超前钻孔进行防突措施有效性分析和检验。为实现该矿今后的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提供方向。

二、《煤矿开采》期刊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开采》期刊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 研究目标
第二章 西北实业公司发展历程及职工概况
    2.1 西北实业公司的发展过程
        2.1.1 西北实业公司的筹建及发展
        2.1.2 抗战时期的西北实业公司
        2.1.3 抗战胜利后的西北实业公司
    2.2 抗战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概况
        2.2.1 职工来源
        2.2.2 职工数量
        2.2.3 职工团体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标准的顶层设计
    3.1 国民政府制定的各类职工薪酬法令
    3.2 阎锡山对不同分配制度的考量
    3.3 阎锡山战时用人策略
        3.3.1 纳入“兵农合一”政策
        3.3.2 重视技术人员
        3.3.3 满足工人最低生活需求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工资
    4.1 西北实业公司接收初期职工薪资
        4.1.1 接收初期职工基本薪资
        4.1.2 接收初期职工辅助薪资
    4.2 接收完成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资
        4.2.1 华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4.2.2 日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4.2.3 工人基本薪资
        4.2.4 职工辅助薪资
    4.3 抗战后公司职工的薪资水平
    小结
第五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福利
    5.1 集体福利
        5.1.1 公司设施性福利
        5.1.2 公司培训性福利
        5.1.3 公司文娱性福利
        5.1.4 公司服务性福利
    5.2 个人福利
        5.2.1 职工储蓄
        5.2.2 职工抚恤
    5.3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事业的局限
        5.3.1 职工福利规定及办法存在缺陷
        5.3.2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经费严重短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矿山安全研究中“人因失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事故致因理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2 安全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3 安全文化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4 文化心理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4.1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复兴和文化心理学的诞生
        1.4.2 文化心理学解读
        1.4.3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品质
    1.5 文献研究综述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创建基于矿难治理国情的“边际成因”理论
    2.1 我国矿难事故总体情况
        2.1.1 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2.1.2 矿难事故总体概述及新时期的新特征
    2.2 矿难“常规原因”的系统化梳理
        2.2.1 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2.2.2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2.2.3 人文学科领域中的矿难研究
        2.2.4 “常规原因”国内研究趋势横向比较
    2.3 文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矿难事故“边际成因”理论建立
        2.3.1 “边际成因”内涵和特征
        2.3.2 “边际成因”的几个关键问题
        2.3.3 “边际成因”的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主被动安全投入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行为经济学假设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评价
        3.3.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3 权重比例问卷检验
    3.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问卷结果分析
        3.4.1 “边际成因”理论视角下的认知失调解读
        3.4.2 问卷结果实证解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的意义过程文化观研究
    4.1 Q方法论理论综述
    4.2 当代矿工安全文化心理特点
    4.3 矿工不安全心理因素调查
        4.3.1 Q汇论的构建
        4.3.2 Q样本和P样本的选择
        4.3.3 Q分类(排序)及数据分析
    4.4 意义过程文化观视野下的感知调查结果分析
        4.4.1 F1(Factor 1):境遇型因素
        4.4.2 F3(Factor 3):内生型因素
        4.4.3 F2(Factor 2):缺陷型因素
        4.4.4 F1、F2、F3三因素横向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管者“自主安全监管”的意义文化系统观研究
    5.1 新常态语境下安全文化边际效应问题
        5.1.1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解读
        5.1.2 安全文化边际效应研究模式探讨
    5.2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管文化语境梳理
        5.2.1 美国
        5.2.1.1 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5.2.1.2 美国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5.2.2 澳大利亚
        5.2.2.1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5.2.2.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监管文化内核特征及其制度化
        5.2.2.3 澳大利亚安全文化内涵
        5.2.3 中国
        5.2.3.1 “全能型”政府监管模式(1949-1978年)
        5.2.3.2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的萌芽(1978年-90年代末)
        5.2.3.3 “有限监管”法制理念不断深化(90年代末至今)
        5.2.4 国内外安全监管文化内核差异性溯源
    5.3 中美安全文化内核差异的意义文化系统观比较
        5.3.1 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与传统法律文化间的关系
        5.3.2 中美自主安全监管价值观差异的传统法律文化溯源
        5.3.2.1 法律与宗教伦理
        5.3.2.2 法的精神的差异
        5.3.2.3 法律本位的差异
        5.3.2.4 法律价值观的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基本观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6.2 本研究的结论
    6.3 煤矿安全文化完善建议
    6.4 本研究的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5)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整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内容安排与主要创新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内容安排
    1.3.3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鸦片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40—1894 年)
2.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2.1.1 国际局势
    2.1.2 国内局势
2.2 对外贸易由顺差转逆差
    2.2.1 西方列强的特权
    2.2.2 对外贸易形势逆转
2.3 对外资金交流日益频繁
    2.3.1 银行业
    2.3.2 保险业
    2.3.3 商业
    2.3.4 航运业
    2.3.5 工业
    2.3.6 外债
2.4 技术引进方兴未艾
    2.4.1 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
    2.4.2 矿冶技术的引进
    2.4.3 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引进
    2.4.4 科技人才的引进
    2.4.5 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2.5 “苦力贸易”规模空前(1840—1911 年)
    2.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2.5.2 “苦力贸易”的输出方式
    2.5.3 “苦力贸易”的运输过程
    2.5.4 “苦力贸易”的输出范围
    2.5.5 “苦力贸易”的影响和后果
2.6 对外经济开放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2.6.1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6.2 民族资本企业的步履维艰
    2.6.3 农产品商品化逐渐加速
    2.6.4 工商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6.5 新兴工商业城市发展壮大
    2.6.6 对外经济开放在屈辱中起步 第3章 甲午战争后的对外经济开放(1895-1911 年)
3.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概述
    3.1.1 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3.1.2 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3.2 主权矮化下的对外贸易
    3.2.1 对外贸易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3.2.2 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
    3.2.3 对外贸易逆差扩大
3.3 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3.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
    3.3.2 清政府外债
3.4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
    3.4.1 技术引进
    3.4.2 管理方法的引进
    3.4.3 科技人才的引进
    3.4.4 向日本和美国派遣留学生
3.5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影响
    3.5.1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3.5.2 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提速
    3.5.3 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3.5.4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3.5.5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变本加厉
    3.5.6 清政府实行主动性对外经济开放 第4章 北洋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12-1927 年)
4.1 国内外局势扫描
    4.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1.2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4.2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4.2.1 增开商埠
    4.2.2 减少进口,扩大出口
    4.2.3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2.4 力争关税自主权
    4.2.5 收回对外贸易主权的努力
    4.2.6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4.3 利用外资反被外资利用
    4.3.1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快速增长
    4.3.2 北洋政府的外债
4.4 对外技术交流蓬勃发展
    4.4.1 技术引进全面展开
    4.4.2 引进泰罗制管理方法
    4.4.3 中国留学生成为引进人才的重点
    4.4.4 技术出口势单力薄
    4.4.5 继续派遣留学生
4.5 人口外迁波浪式前进
    4.5.1 人口外迁的动因
    4.5.2 人口外迁的输出方式
    4.5.3 人口外迁的运输过程
    4.5.4 人口外迁的范围
    4.5.5 人口外迁的影响和后果
4.6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评价
    4.6.1 农产品商品化继续发展
    4.6.2 国家经济平稳发展
    4.6.3 催生了行业革命
    4.6.4 依然受制于西方列强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对外经济开放(1928-1936 年)
5.1 国内外环境鸟瞰
    5.1.1 “产业合理化运动”和经济大危机
    5.1.2 建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2 对外贸易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5.2.1 废除协定关税,实现关税自主
    5.2.2 废除领事裁判权
    5.2.3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5.2.4 对外国商品恶意倾销进行限制
    5.2.5 易货偿债政策和出口贸易管制
    5.2.6 对外贸易曲折中前进
5.3 西方列强用金融大棒施加影响
    5.3.1 西方列强对华投资快速增长
    5.3.2 南京国民政府重树国家信用
5.4 高度重视对外技术交流
    5.4.1 技术引进力度大
    5.4.2 管理方法引进不尽人意
    5.4.3 人才引进走向正规化
    5.4.4 继续向外国派遣留学生
5.5 对外经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5.5.1 经济在曲折前进
    5.5.2 农村经济波动发展
    5.5.3 民族工业发展受限
    5.5.4 城市化进程相对落后
    5.5.5 重技术模仿轻制度学习 第6章 抗战时期对外经济开放(1937-1945 年)
6.1 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内外局势
    6.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6.1.2 日本侵华压缩国内市场
6.2 实行战时对外贸易管制政策
    6.2.1 实施对外贸易管制
    6.2.2 执行易货偿债政策
    6.2.3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6.2.4 对外贸易一波三折
6.3 西方列强扩大在华影响力
    6.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6.3.2 巨额外债购买武器
6.4 高度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发明
    6.4.1 克服困难引进技术
    6.4.2 推广成本会计制度和行政三联制
    6.4.3 人才引进更加规范
    6.4.4 放宽条件鼓励留学
6.5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点和影响
    6.5.1 战时贸易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6.5.2 美国加强对华控制
    6.5.3 对外贸易垄断加速官僚资本膨胀
    6.5.4 民族工业衰退明显
    6.5.5 对外经济开放受限于战争也服务于战争 第7章 内战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6-1948 年)
7.1 国内外环境分析
    7.1.1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7.1.2 国共两党开始打内战
7.2 对外贸易纳入世界贸易体系
    7.2.1 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7.2.2 实行贸易管制政策
    7.2.3 出口贸易相对繁荣
7.3 美国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7.3.1 美国成为最大的对华投资国
    7.3.2 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债权国
7.4 对外技术交流继续进行
    7.4.1 技术引进满足于低水平模仿
    7.4.2 管理方法引进缺乏动力
    7.4.3 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7.5 对外经济开放的影响和特征
    7.5.1 战争制约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
    7.5.2 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7.5.3 美国霸占中国市场
    7.5.4 对外经济开放大起大落 第8章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49-1956 年)
8.1 国内外局势的综合比较
    8.1.1 两大敌对阵营的形成
    8.1.2 学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8.2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8.2.1 建立新型外贸体制和机构
    8.2.2 外贸重点发生转变
    8.2.3 外贸由长期逆差转变为顺差
    8.2.4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
8.3 对外资金交流形式多样
    8.3.1 从苏联和东欧引进大量外资
    8.3.2 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界限模糊
    8.3.3 举借外债缓解资金不足压力
8.4 对外技术交流更加深入
    8.4.1 大量引进成套设备
    8.4.2 从苏联引进管理方法
    8.4.3 引进大批科技人才
    8.4.4 技术出口极其微弱
    8.4.5 派遣留学生工作的起步
8.5 对外劳务交流走上正常化
    8.5.1 从对外移民到劳务输出
    8.5.2 劳务输出成为外援的一部分
8.6 对外经济开放走进新时代
    8.6.1 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8.6.2 对外贸易起点很低
    8.6.3 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8.6.4 工业部门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8.6.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8.6.6 对外经济开放开创新纪元 第9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开放(1957-1977 年)
9.1 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综合考察
    9.1.1 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
    9.1.2 国内政治环境恶劣
9.2 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
    9.2.1 对外贸易重点发生转移
    9.2.2 提出“大进大出”口号
    9.2.3 实行“以进养出”战略
    9.2.4 对外贸易遭受冲击
    9.2.5 建立基地扩大出口
9.3 对外资金交流速度下降
    9.3.1 引进外资进展缓慢
    9.3.2 利用外债从重视到抛弃
    9.3.3 对外援助作用巨大教训深刻
9.4 技术引进工作重点转向西方国家
    9.4.1 技术引进曲折发展
    9.4.2 形成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
    9.4.3 留学生工作的恢复与摸索
9.5 印尼华侨回迁和“伊塔事件”
    9.5.1 印尼排华导致华侨回迁
    9.5.2 中苏边境“伊塔事件”
9.6 对外经济开放的作用和反思
    9.6.1 加速了经济发展速度
    9.6.2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9.6.3 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9.6.4 经济开放与国内政治稳定相辅相成
    9.6.5 外债规模要保持合适比例
    9.6.6 对外援助要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第10章 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对外经济开放(1978-2010 年)
10.1 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
    10.1.1 苏联解体和 WTO 成立
    10.1.2 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
10.2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10.2.1 积极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0.2.2 不断创新对外贸易方式
    10.2.3 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10.2.4 实行鼓励出口政策
    10.2.5 商品结构日趋合理
    10.2.6 中国制造誉满全球
10.3 对外资金交流前所未有
    10.3.1 大规模引进外资
    10.3.2 大手笔对外投资
    10.3.3 充分利用外债
    10.3.4 对外援助增强了中国的辐射力
10.4 对外技术交流走上快车道
    10.4.1 技术引进前所未有
    10.4.2 技术出口规模大增
    10.4.3 管理方法从引进到创新
    10.4.4 多种形式引进科技人才
    10.4.5 留学生派遣规模化、常态化
10.5 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旅游蓬勃发展
    10.5.1 对外劳务输出增长惊人
    10.5.2 移民主体发生改变
    10.5.3 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10.6 对外经济开放的历史进程划分
    10.6.1 主动探索期
    10.6.2 高速发展期
    10.6.3 全面提升期
10.7 对外经济开放的伟大成就
    10.7.1 成就中国 30 多年经济发展奇迹
    10.7.2 对外贸易的作用日益凸显
    10.7.3 对外援助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10.7.4 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10.7.5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0.7.6 技术引进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10.7.7 对外经济开放的路径和模式 第11章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制约因素和经验教训
11.1 对外经济开放的特征
    11.1.1 从被动屈辱到主动可控
    11.1.2 从任人宰割到实现双赢
    11.1.3 从学习西方到中国特色
    11.1.4 从漠视华侨到重视华侨
    11.1.5 从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
11.2 对外经济开放的制约因素
    11.2.1 国际环境
    11.2.2 国内环境
    11.2.3 文化氛围
    11.2.4 军事因素
    11.2.5 技术因素
    11.2.6 法律因素
11.3 对外经济开放的经验教训
    11.3.1 对外经济开放要持之以恒
    11.3.2 对外经济开放要稳中求进
    11.3.3 对外经济开放要防范风险
    11.3.4 对外经济开放要内外兼顾
    11.3.5 对外经济开放要精心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目录

(6)浅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意义
    (1) 保障能源安全。
    (2) 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
    (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煤炭循环经济面临的形势
    (1)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2)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防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 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3 抓住机遇, 大力发展煤炭资源循环经济
    (1) 借鉴国内外经验。
    (2) 政策扶持、理论指导和社会共识渐趋有利。
    (3) 充足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发展空间。
    (4) 煤炭综合开发能力显着增强。
4 对加快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2) 依靠科技创新,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3) 进一步强化管理, 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4) 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形成促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7)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概况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一、新疆方志数量
        二、新疆方志类型
        三、新疆方志名称
        四、新疆方志体例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一、《出关志》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三、道安《西域志》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一、隋唐西域佚志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一、宋元西域方志
        二、明代西域方志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小结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一、多收御制诗文
        二、门类独特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三、版本系统复杂
        四、同书异名混乱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二、新方志的兴起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一、设局修志未成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二、编纂体例特点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一、史料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方志学价值
    小结
结语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一、西域古方志
    二、清代方志
    三、新疆乡土志
    四、民国方志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SVM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及防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2 选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预测模型综述
        1.3.2 人工智能方法在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突出影响因素的特征选择
    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2.2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发展过程
        2.2.1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条件
        2.2.2 煤与瓦斯突出的发展过程
    2.3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2.4 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1 地质条件指标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4.2 煤体结构及力学性质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4.3 瓦斯参数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2.5 基于灰熵关联分析的区域预测特征向量提取
        2.5.1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2.5.2 突出影响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计算
    2.6 本章小结
3 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
    3.1 统计学习理论
        3.1.1 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习理论
        3.1.2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
        3.1.3 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3.2 支持向量机基本理论
        3.2.1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3.2.2 软间隔线性支持向量机
        3.2.3 核函数及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3.3 支持向量机快速学习算法(SMO 算法)
        3.3.1 QP 优化算法
        3.3.2 含两个拉格朗日乘子的 QP 求解法
        3.3.3 拉格朗日乘子的启发式搜索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 SVM 的突出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参数优化方法
    4.1 训练样本集的选取
    4.2 核函数的选择
    4.3 SVM(RBF 核)的参数优化
        4.3.1 CVSVM(RBF 核)参数寻优
        4.3.2 GASVM(RBF 核)参数寻优
    4.4 本章小结
5 五阳煤矿突出区域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5.1 五阳煤矿 3#煤层总体情况
    5.2 突出危险性指标测定
        5.2.1 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
        5.2.2 五阳煤矿主要煤体的破坏类型
        5.2.3 煤层坚固性系数的测定
        5.2.4 煤体瓦斯放散初速度测定
    5.3 基于 PCASVM(RBF 核)模型的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5.3.1 五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样本选取
        5.3.2 突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5.3.3 基于 PCA 支持向量机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模型
    5.4 五阳煤矿 3#煤层区域防突措施选择及效果检验研究
        5.4.1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5.4.2 区域性防突措施
        5.4.3 超前钻孔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煤矿开采》期刊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策略——评《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J]. 吴秀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1(12)
  •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D]. 张海成. 河北大学, 2020(08)
  • [3]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4]文化心理学视角下矿难边际成因研究[D]. 洪榆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4)
  • [5]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D]. 曹令军. 湖南大学, 2012(11)
  • [6]浅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J]. 王俊秋. 中州煤炭, 2008(06)
  • [7]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8]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9]基于SVM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及防突技术研究[D]. 安文超. 中国计量学院, 2013(03)

标签:;  ;  ;  ;  ;  

2001年《煤炭开采》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