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赵橙[1](2018)在《书写性别:唐人笔下的若干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及唐代的女性形象,认为唐代女性地位较高、自由开放的言论长期在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然近年来随着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对叙述文本的日渐重视,已有学者开始反思上述此种单一、片面化的论断,要求重新审视支配唐代女性行为及其形象的社会性别意识。在此脉络下,本研究即从观念史的角度出发,思考错综复杂的唐代女性形象与文本书写、性别话语间的关系问题。第一章以官方编修的史着文本为中心,厘清唐初史官是如何选取、改写前代遗留下来的史着文本的,并经由此洞悉那些见载其中的女性形象与官方意志主导下的性别论述两者间的内在逻辑。通过考察,本研究发现官方对历史女性的性别叙述依违于礼法之间:一方面,国家关注前代女性的守贞、忠烈之举,并对之作进一步的重塑与阐发,期望能借此构建本朝的正统形象,引导当世妇人建立起对从一而终妇德观以及新建王朝的普遍认同;但另一方面,官方的性别话语并不尽然是礼法中妇德规范的复刻,诸如“内外有别”、“内言不出阃外”等原则并不严格为其遵照。第二章以唐代在室女性墓志为例,透过志文中的“溢美之词”剖析士族男性眼中堪为矜式的女子形象。本研究认为父兄对为人女者所寄予的性别期待围绕门户意识交错着礼法与人情两大因素,映射出士族家庭中“男女平权”与“男尊女卑”并存的两性关系实践:一方面,为适应婚配从人的需要,在室女被冀望通过妇德女仪的训练,养成贞淑婉顺的性别气质,具备基本的才学素养但勿使之妨害女工或流于阃外;另一方面,她们也享受着家人在物质与情感上的欢宠与怜爱,拥有和兄长一同修习诗书经典的机会,并与之同被视作家族孝道伦理的承担者与践行者。第三章主要围绕唐传奇中的狐精故事文本,探析作为个体的文人是如何去塑造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性别隐喻。追溯狐精这一意象在历史上的衍化轨迹,本文发现唐代是女狐发展成妖冶魅人形象的关键阶段。唐人笔端的女狐形象糅合了男性情感、欲望以及门第、礼法观念等诸多因素。在家庭之外,狐女是明媚美艳、主动轻佻的欢场女子的象征,然由于出身之微寒低贱,她们无法受到礼法之庇护;而其一旦进入家庭,狐女本身的淫邪面向消泯于无形,取而代之的是德性的张扬。这一集美女与贤妇、迷人的外貌与令人称许的德行于一身的女狐内涵,恰彰显的是文士们游移在情、欲、理之间的时代挣扎。综观之,唐人笔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主要视书写者所用的文体类型、所持立场、被书写者的身份阶级属性而定,在门第、礼法等社会观念与情感、欲望等个体意识的投射下显现出纷繁复杂的样貌。
石欣[2](2018)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研究》文中提出古代女性创作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流传作品为数不多,却是千百年来古代女性心路历程的生动展现,我们也借此得以探析她们的生存状态。其中,她们传世的文学经典作品虽如和璧隋珠,却令整个古代女性创作史熠熠生辉。古代女性作家及作品在现代已得到了高度重视,但相关的经典研究仍旧较少。本文即以古代女性创作的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历程。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缘由,对“经典”“经典化”“文学经典”“女性文学经典”进行了概念鉴定。此部分还论及了目前学界关于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的经典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等。第一章考察了古代女性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历程变迁,并选取古代男性经典作品为参照,对女性经典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说明。古代女性文学经典作品质量比肩男性,数量上却天差地别,究其原因,还得回归到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古代女性是被压迫的群体,在封建文化的长期浸染下,她们自觉地接受了男性给予她们的角色定位,甘心成为贤妻良母,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创作一事不甚在意。在礼教兴盛的明清,投入文学创作的女性虽多,但思维的局限影响了作品质量,加上对优秀作品推崇力度不够,导致了经典的缺失。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古代女性作品经典化的内外因。从内因上说,作品自身的经典特质是其走向经典化的第一步。具体来看,涉及了批判力度、女性心理、创新、情感、艺术魅力多个方面,这些闪光点不仅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思维,更成就了女性作品的超越性特质。从外因上说,文化教育是她们创作的前提,而文学批评活动扩大了作品的可阐释空间,能让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感,这对作品的推广极为有利。读者积极接受作品,并进行文学再创造活动,有利于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作品的经典地位。第三章选取了班婕妤、蔡琰、李清照、朱淑真四位女作家为代表进行个案研究。四位女作家才华横溢却命途多舛,她们作品各有特点,但经典化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笔者以时间为经线,对四位女作家的经典化之路作了一个较为详细地梳理,以期在个性研究中展现古代女性作品经典化的一般规律。结语总结了影响古代女性作品经典化的因素,阐述了古代女性经典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王文斌,赵朝永[3](2016)在《汉语流水句的空间性特质》文中研究表明流水句是汉语句法研究的一个难点,其症结在于目前学界对其本质特性尚缺乏足够的认知。本文从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流水句,通过对其重新界定和句段结构的分析,力图揭示其本质特性。研究发现,流水句带有明显的空间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块状性、离散性和可逆性,这是汉语空间性特质在句法层面的集中体现。
曾凤凰[4](2011)在《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镜花缘》是才学小说的典型代表,而才学小说以作者炫耀才学为最明显的特点,该特点则给翻译造成了困难。本文基于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林太乙的《镜花缘》英译本。宏观上主要分析林太乙对原作中大量为炫学而偏离主题的部分的处理。整体上看,这些偏离降低了《镜花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林太乙以目标读者为中心,对这些偏离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详译了中医、饮茶、算术和射箭的内容,而对大部分谈文论字和娱乐的内容则进行简要概括,做到详略得当,使其译文兼具趣味性和可读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在微观上从风格、语言和文化层面对译文加以分析:认为林太乙的译文偏向口语化,但是简洁有力。在遣词造句上,灵活多变,重在整体意义的把握,实现功能上的对等。在文化上,本文主要探讨了译者在创造文化语境上的努力及翻译度量衡、百才女姓名和四关典故时所采用的策略,认为林太乙在文化上主要采取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最后本文指出了译文中一些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这些出入主要是由印刷的错误、译者的误解、或者译者对原文的改动所造成的。总体说来,林太乙的《镜花缘》英译本简洁、通顺、准确,兼具趣味性与可读性,不失为一部佳译。其中林太乙对《镜花缘》偏离部分的处理以及“句译”为主的译法可以为今后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才学小说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杨暄冰[5](2010)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妇女地位的逐步提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以“女性”为概念的艺术活动,到九十年代,“女性艺术”这一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艺术方式得以提出。也就是说,当代的中国女性艺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并崛起,逐渐从文化艺术的边缘走向中心。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生物,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同步发展的,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含和美学价值,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呈现出许多问题,其中对女性艺术的误读和对性别身份的价值定位一直困扰着女性艺术家。例如:艺术是否有性别?过分强调女性性别身份与特征是否有悖于女性主义艺术的初衷?本文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进行的反思性研究。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说明了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现有的女性艺术的研究状况和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及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状况,分别从三点论述了相关概念以及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产生的背景,进而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描述;第三部分论述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研究特点,通过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研究,从而对其存在的困境与误区进行了分析与论证,以及阐述了当代艺术批评对当代女性艺术的解读与存在的误区;第四部分是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本章通过对历史学角度、文化学角度、社会学角度和艺术学角度的研究,进而得出艺术无性别之分的结论,对艺术而言过分强调性别是一个谬论;第五部分为结论,在反思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基础上,提出女性艺术必须有着思想主旨和明确的目标,她应有一个建设性的方向,只有这样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才能超越原有的女性艺术发展思路,才能真正将个性的自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曾艳红[6](2010)在《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自古被称之为“丝国”,丝绸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物质产品之一。古人在使用这些丝绸产品的同时,也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绚丽如霞的丝绸文化。中国自古又称之为“诗国”,人们创作了浩瀚若烟海的诗词歌赋,并以它们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桑蚕丝绸作为重要的生活内容,一直是历代诗词歌赋中的重要题材。在中国丝绸史上,唐代被称为“中国近世的黎明”,强盛的国力把唐代丝绸生产推到历史的一个高峰,兴盛的丝绸生产为唐人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唐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唐代的诗文直接取材于丝绸物事,如白居易的《缭绫》和《红线毯》、郑谷的《锦诗》、王建的《织锦曲》、张籍的《凉州词》、温庭筠的《捣衣曲》等,整首诗都咏唱着蚕桑丝绸的主题;另一方面,诗意的表达形求于“趣”。唐诗中如李商隐绮丽的诗风、温庭筠缕金错采的词风,韩偓“香奁体”的格调都表现了晚唐文学审美趣味中的雅兴与奢华,而以丝绸为代表的奢侈和繁华用品正是这种繁缛诗风出现的物质基础。笔者选取了唐诗中一些具有意象特点的丝绸物事,借鉴名物研究的方法,通过细部的解读,勾勒出唐人的生活情景,探讨其在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从而揭示其在唐诗中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特征,以期对唐诗获得一个新的解读方式。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论了本选题的缘起、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述范围。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唐诗中的丝织物。对唐诗中所提到的丝织物进行释义,并对唐诗中丝织物描写的三个层面:作为物质的丝织物、作为审美参照的丝织物及作为诗歌意象的丝织物描写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唐诗中的丝绸物品。对唐人生活中由丝绸所制成的帷、幕、衾、帐、屏、扇的几种物品进行探讨,以它们在生活中存在过的痕迹来印证唐诗中的描写,以诗歌中的描写来寻找它们在唐人生活中存在过的痕迹。第三章,唐诗中的丝绸服饰。丝绸是唐代女性美的重要载体,是唐代官员服饰等级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唐代发达的舞蹈艺术的物质基础。第四章,唐诗中的丝绸工艺。捣衣、纺织、刺绣是形成丝绸美的几道重要工序,也是诗人笔下经常被题咏的对象。在诗人笔下,它们早已超出了物质层面的含义而被赋与了丰富的情感和精神意蕴。第五章,作家作品中的丝绸物事。以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作品中的丝绸物事为例,分析了唐诗中丝绸物事的存在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结语,总结全文,并指出本论题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柳登攀[7](2009)在《两晋女性作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晋女性作家是一个有自己特点的文学群体,在两晋,战乱纷飞,整个社会都充斥着男性的声音,文坛上也是以男性作家观点为标准;而两晋女性作家作为两晋女性的杰出代表,展现了女性在这一时代的特殊气度。其风貌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讲:林下风气、识见过人、擅长交际、多才多艺等。两晋女性作家气质高迈,影响着当时和后世男性对女性的认识,以及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她们的作品涉及诗、赋、颂、赞、表等多种体裁,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文风清爽,抒情真挚而不滥加渲染,说理明白而不苦苦相逼;在宗教游仙和文学视镜等方面,两晋女性作家与当时男性不同,表现出对家庭依赖和对感性世界执着等特点。两晋女性作家得益于两晋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在家庭中得到的良好教育,在她们身上体现着女性的自主意识和文学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张鹏[8](2008)在《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浅析 ——以兴平小城镇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意义重大。但在“国际式”的侵袭下,千城一面,城镇问题凸显,大有使小城镇住区个性消失殆尽之势,特色城镇备受期待。与此同时,居住空间的文脉是城镇住区人文特色的主要体现,但传承现状异常严峻。本文以县级市兴平为例,来破解关中小城镇居住空间文脉传承的密码。以人居环境的视角,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关中普通人民对居住空间的理解、感受、以及自然环境的评价和生活的体验,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理论,总结出:居住空间文脉体现的是空间本土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既体现为:对外在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为传统文化、生活的空间性继承,即对现实生活的反作用。而空间要素的“适应性”可概括为对“绿色、人性、尊重历史传统和美”的追求。这些构成了本土居住空间文脉的核心,并被自然传承着。但这种传承在社会物质基础薄弱、政府意识行为缺失,以及社会个体和学界缺位的情况下,缺陷众多。于是,本文提出在“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和弹性”的原则下,摆正各种关系,发挥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探求居住空间文脉的内容含义——把准时代脉搏,定位符合本域族群和谐发展的居住空间文脉——建立整体模型——实现其和谐社会的功能”的过程,实现居住空间文脉的“有组织”传承。并得出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绿色、人性、尊重传统和美”的设计方法,并认为其文脉传承的评价是不只体现场所,更是精神。
龙迪勇[9](2008)在《空间叙事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它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然而,把叙事这一重要现象正式纳入研究的视野,却是非常晚近的事。20世纪60年代末,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正式诞生。应该承认,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建立的理论模式,使人们能够对叙事作品复杂的内部机制进行细致准确的解析,而不至像以前那样因缺乏分析工具而只能流于对情节、人物等大范畴作粗糙的描写。当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也相当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研究对象仅限于叙事虚构作品,而放逐了历史、传记乃至图像叙事作品等;二、它在不同程度上隔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局限性。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旨在超越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后经典叙事学”又开始在西方兴起。“后经典叙事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在分析文本时,更为注重读者和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二、重新审视或者解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概念;三、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跨媒介研究。但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偏重的都是时间维度上的研究,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正是有感于这方面研究的贫乏,我才试图在本论文中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导论)、与叙事文本有关的空间问题(第一、二、三章)以及作为空间艺术的图像作品的叙事问题(第四、五章)。在导论中,本文指出: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但在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者。现在,叙事学是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时候了。事实上,叙事学研究在今天确实面临一个“空间转向”问题,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创作实践层面。如果再不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既无法达到理论上的完整与自洽,更无法解释并解决20世纪以来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新问题。空间叙事学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导论还从叙事活动、叙事文本、阅读活动、图像叙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论文的前面三章都是对由语言文字这一时间性叙事媒介构成的叙事文本所涉及到的空间问题的探讨。应该承认,媒介对于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可以用来叙事的媒介多种多样、变化莫测,但无可否认,语言文字仍是主要的,也是最好、最适用的叙事媒介。然而,语言文字是时间性媒介,它不适合表现空间。可人类的创造性冲动之一,即是要突破媒介表现的天然缺陷,用时间性媒介去表现空间。第一章主要论及时间性叙事媒介空间表现现象出现的内在心理机制,并从语言的符号性本质这一角度分析了空间表现的类型及其特质。第一章着重的是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接下来的两章则分别结合文本,对主要在现代小说中出现的作为“技巧”的“空间叙事”与作为“结构”的“空间形式”分别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二章指出:在很多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家那里,“空间”已经成为一种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技巧或手段,他们不仅仅把空间看作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第三章则对作为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的“空间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具体分析了现代小说中几种主要的空间形式类型:套盒式、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空间并不是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那样的空间,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这种“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正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论文的最后两章涉及图像叙事问题。第四章探讨了图像叙事的本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单幅图像叙事的三种模式。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都有着一定的时间脉络。但摄影家、画家等将事物以图像的形式从生活之流中移出,这就造成了图像的“去语境化”存在。由于去语境化(失去和上下文中其他事件的联系),由于在时间链条中的断裂,图像的意义开始变得漂浮和不确定起来。我们只有给图像恢复或重建一个语境,只有把空间性的图像重新纳入到时间的流程之中,才能达到“摹仿”动作,也即达到叙事的目的。因此,空间的时间化正是图像叙事的本质。对单独一幅图像来说,根据其各自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可以概括出它们叙事的三种模式: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五章通过具体考察故事画,探讨了叙事图像与叙事文本之间那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方面:图像对文本的模仿或再现问题。故事画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性图像,即:其叙述对象不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件,而是存在于其他文本中的“故事”。如果说故事画模仿的文本是对现实或想像中发生的事件的叙述的话,那么故事画本身则是对已在文本中叙述过的“故事”的叙述——叙述中的叙述。西方艺术史上这种叙事性图像模仿叙事文本的倾向一直持续到19世纪。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叙事史简直就是图像模仿文本的历史。这是一种彻底的文本中心主义,是由古希腊肇其端的理性主义或“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
赵逵夫[10](2003)在《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对古典文献学的特点及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作了深刻的阐述 ,认为对材料的全面掌握和正确解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突破与重大进展的基础 ,而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则是保证。各门学科有各门学科的特点 ,文献学理论更接近于技术性方法论 ,它可以印证哲学的结论 ,给哲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 ,但不能要求它成为哲学的分支。其次 ,本文对自己在宋前戏剧、敦煌文学、简帛、诗赋等方面的文献学研究工作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最后论述了文学学与学术规范的关系问题。对当前的古代文学研究与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书写性别:唐人笔下的若干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与篇章架构 |
第一章 历史女性:唐代国家意志主导下的性别叙述 |
第一节 忠烈之妇:家国的认同意识 |
第二节 守贞之妇:礼法与人情的悖离 |
第三节 闺谏与母训:妇人的政治德性 |
第四节 女性才学:与男性对话的可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实女性:墓志文类中所见的士族女性观——以在室女墓志为讨论中心 |
第一节 禀识柔范:性别气质之养成 |
第二节 在室资孝:门户与阶层认同 |
第三节 雅好篇什:家教中的平权模式 |
第四节 作嫔君子:在室女的生命归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学女性: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性别隐喻 |
第一节 狐的符瑞化与精魅化 |
第二节 闺门之外: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情色欲望 |
第三节 闺门之内:唐代狐精故事中的礼法妇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目的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选题价值 |
五、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散落在男性文海中的古代女性文学经典 |
第一节 古代女性文学经典创作概况 |
一、古代女性文学经典作品简史勾勒 |
二、古代女性文学经典的量与质 |
第二节 古代女性文学经典作品匮乏原因 |
一、社会背景 |
二、自身思想的禁锢 |
三、明清女性经典作品的缺失 |
第二章 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成因 |
第一节 古代女性经典作品的本质特征 |
一、批判的力度 |
二、女性特有心理的呈现 |
三、题材的开拓与形式的创新 |
四、直叩人心的情感 |
五、独有的艺术魅力 |
第二节 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建构的外部助力 |
一、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化教育 |
二、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有力助推——男性文人 |
(一)文学批评 |
(二)文学再创造对经典形成的推动 |
第三章 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班婕妤《怨歌行》经典化历程 |
一、魏晋南朝:广受喜爱,经典初立 |
二、隋唐至明清:平稳传播,地位稳固 |
三、近现代:论争扩大,经典升温 |
第二节 蔡文姬五言《悲愤诗》经典化历程 |
一、东汉至南朝:经典之确立 |
二、宋至明清:经典之波折 |
三、19世纪20年代至今:经典之巩固 |
第三节 李清照词作经典化历程 |
一、宋元:小有名气,毁誉相间 |
二、明清:炙手可热,终成大家 |
三、现当代:研究热点,备受关注 |
第四节 朱淑真作品经典化历程 |
一、宋元:《断肠》初成,鲜为人知 |
二、明清:平稳上升,饮誉其时 |
三、现代:赞赏揄扬,经典回温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3)汉语流水句的空间性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汉语流水句的界定 |
2. 流水句研究:进展与问题 |
3. 汉语流水句的空间性表征 |
3.1 流水句具有块状性 |
3.2 流水句具有离散性 |
3.3 流水句具有可逆性 |
4. 结论 |
(4)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rudite Novels |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ing Hua Yuan |
1.3 Theoretical Basis |
1.4 Research Purposes and Approaches |
Chapter Two The Macro-analysis of Lin Taiyi's Translation of Jing Hua Yuan |
2.1 The Impacts of the Digressions on Jing Hua Yuan |
2.2 Digressions Deleted in the Translation |
2.3 Digressions Reproduced in the Translation |
2.4 A Brief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 Micro-analysis of Lin Taiyi's Translation of Jing Hua Yuan |
3.1 The General Style of the Translation |
3.2 The Analysis from the Lexical Perspective |
3.3 The Analysis from the Syntactic Perspective |
3.4 The Analysis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
3.5 Disputed Translation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个人简历 |
(5)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对女性艺术的研究状况 |
1.2.2 主要文献综述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2.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状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
2.1.2 女性艺术与女性主义艺术 |
2.2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产生的背景 |
2.2.1 中国妇女运动的产生、社会背景及特点 |
2.2.2 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概况 |
2.3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
2.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八五”美术思潮下的女性艺术 |
2.3.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女性意识的发展 |
2.3.3 二十一世纪: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研究的特点 |
3.1 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研究 |
3.1.1 女性艺术的话语方式 |
3.1.2 中国式的当代女性艺术 |
3.2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存在的困境与误区 |
3.3 当代艺术批评对当代女性艺术的解读 |
3.3.1 解读的内容 |
3.3.2 存在的误区 |
4. 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 |
4.1 从历史学角度来看艺术与性别身份的关系 |
4.1.1 女性身份生成的历史溯源 |
4.1.2 “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艺术史 |
4.2 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艺术与性别身份的关系 |
4.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性别观念 |
4.2.2 女性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
4.3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与性别身份的关系 |
4.3.1 女性身份与社会角色的冲突 |
4.3.2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
4.4 从艺术学角度来看艺术与性别身份的关系 |
4.4.1 艺术的本质与女性艺术的关系 |
4.4.2 艺术创作与女性艺术的关系 |
4.4.3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女性艺术的关系 |
4.4.4 女性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与社会职责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女性艺术编年纪事(1844——2002 ) |
附录2 西方女性主义年表(1949——1995) |
后记 |
附图 |
(6)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机罗杼绮满平川—唐诗中的丝织物 |
第一节 唐诗中的丝织物 |
第二节 唐诗中丝织物描写的文化意蕴 |
第二章 烛晃垂罗幕,香寒重绣衾--唐诗中的丝绸物品 |
第一节 帷与幕 |
第二节 衾与帐 |
第三节 屏与扇 |
第三章 锦衣罗袂逐春风--唐诗中的丝绸服饰 |
第一节 女性的“罗衣” |
第二节 男子的“紫袍” |
第三节 舞人的“罗袖” |
第四章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唐诗中的丝绸工艺 |
第一节 捣衣 |
第二节 纺织 |
第三节 刺绣 |
第五章 诗裁锦绣借光辉--作家作品中的丝绸物事 |
第一节 白居易的丝绸题材 |
第二节 温庭筠的丝绸物事 |
第三节 李商隐的帘幕世界 |
结语 |
附录一 唐诗中的丝绸物事一览 |
附录二 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7)两晋女性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南朝宋到唐初编纂《晋书》 |
二、盛唐至元 |
三、明、清两代 |
四、现当代 |
第一章 自主意识的勃兴 |
第一节 两晋时期社会与文学背景 |
第二节 两晋女性自主意识的勃兴 |
第二章 两晋女性作家的风貌 |
第一节 聪明雅惠,有识见 |
第二节 林下风气,有风度 |
第三节 擅长交际,范围广 |
第四节 多才多艺,重融通 |
第三章 两晋女性作家的作品 |
第一节 两晋女性作家作品梳理 |
第二节 两晋女性作家作品的内容特点 |
第三节 两晋女性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 |
第四节 两晋男女作家作品比较 |
第四章 两晋女性作家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两晋女性作家的地位 |
第二节 两晋女性作家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浅析 ——以兴平小城镇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的目标 |
1.1.2 小城镇意义重大 |
1.1.3 小城镇问题的解决方法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际式”居住空间的反思 |
1.2.2 关中小城镇住区的现形 |
1.3 居住空间文脉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
1.3.1 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
1.3.2 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
1.4 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论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框架 |
1.5.1 研究方法和理论 |
1.5.2 论文框架 |
1.6 基本概念的阐述 |
第二章 关中小城镇居住空间特征调查 |
2.1 关中与兴平 |
2.2 兴平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调研 |
2.2.1 调研的目的 |
2.2.2 调研的说明 |
2.2.3 调研的内容 |
2.2.4 调研的体验 |
2.2.5 调研成果 |
2.3 兴平关中小城镇住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小城镇住区传统式居住空间形式解析 |
3.1 三合院住宅 |
3.1.1 早期的三合院居住空间 |
3.1.2 上世纪90 年代后的三合院居住空间 |
3.2 独院居住空间 |
3.2.1 传统的独院居住空间 |
3.2.2 扩大面积的独院空间 |
3.2.3 具有城市内涵的独院空间 |
3.2.4 独院空间的演变趋势 |
3.2.5 本土别墅 |
3.2.6 外来别墅 |
3.3 传统式居住空间 |
3.3.1 空间构成要素 |
3.3.2 建筑技术特征 |
3.4 传统式居住空间的聚落肌理 |
3.4.1 居民需求的分析 |
3.4.2 聚落肌理的类型 |
3.5 传统式居住空间文脉的自然传承 |
3.5.1 文脉自然传承的核心 |
3.5.2 文脉自然传承的特点 |
3.5.3 文脉自然传承的缺陷 |
第四章 关中小城镇住区传统式居住空间文脉成因及传承模型 |
4.1 居住空间文脉成因浅析 |
4.1.1 时间与空间的演进 |
4.1.2 文化与现实的交融 |
4.2 现代小区居住空间本土文脉的自然传承特征 |
4.2.1 多层组团居住空间的发展 |
4.2.2 组团居住空间的演变 |
4.2.3 组团居住空间的尝试 |
4.2.4 小区或组团居住空间的评价 |
4.3 居住空间文脉传承“一般性模型”的建构 |
第五章 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 |
5.1 文脉传承的设计目标 |
5.2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基本原则 |
5.2.1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基调 |
5.2.2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原则 |
5.3 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和评价 |
5.3.1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操作过程 |
5.3.2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设计策略 |
5.3.3 “有组织”文脉传承的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空间叙事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
一、国外叙事与空间问题研究综述 |
二、叙事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 |
三、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 |
四、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
第一章 时间性叙事媒介的空间表现 |
一、“六根互用”:感觉世界的整体性 |
二、“意识剧院”:经验的共存性与相继性 |
三、“出位之思”:时间性媒介如何表现空间 |
第二章 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
一、《故园》:神圣空间 |
二、《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空间作为时间的标识物 |
三、《伤心咖啡馆之歌》:空间变易与叙事进程 |
四、《墙上的斑点》:意识的流动与叙事的支点 |
第三章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 |
一、叙事的困境 |
二、叙事与空间形式 |
三、空间形式的类型 |
第四章 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 |
一、图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
二、图像叙事的本质 |
三、图像叙事的模式 |
第五章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 |
一、叙事:语词与图像 |
二、故事画:图像对文本的模仿 |
三、叙述中的叙述:故事画的符号学分析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和论文有关的成果 |
后记 |
(10)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献学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
二 西北师大学术传统与我对宋前戏剧的关注 |
三 敦煌文学的文献学研究 |
四 地下出土文献的意义与我对简帛的研究 |
五 文献学与诗赋研究 |
六 文献学与学术规范 |
四、苏蕙《回文璇玑图》的文化蕴含和社会学认识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书写性别:唐人笔下的若干女性形象研究[D]. 赵橙.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2]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研究[D]. 石欣.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3]汉语流水句的空间性特质[J]. 王文斌,赵朝永. 外语研究, 2016(04)
- [4]林太乙英译《镜花缘》研究[D]. 曾凤凰.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5]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反思性研究[D]. 杨暄冰. 西北师范大学, 2010(06)
- [6]唐诗丝绸物事及其意象研究[D]. 曾艳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7]两晋女性作家研究[D]. 柳登攀.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8]关中小城镇住区居住空间文脉传承浅析 ——以兴平小城镇住区为例[D]. 张鹏. 长安大学, 2008(08)
- [9]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 [10]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J]. 赵逵夫. 中国文化研究,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