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提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黄震方,黄睿,侯国林[2](2020)在《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在对新文科内涵及其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要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运用潜在冲突指数(PCI)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金课"建设的基本标准和主要路径。研究强调,应按照新文科理念和要求推动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构建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彰显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融合相关学科和现代科技的全新课程体系与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按照人才培养与课程目标具有高阶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性、课程设计与考核评价具有挑战度、教学过程与课程学习具有互动性、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具有优良性、教学制度与教学模式具有先进性和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具有丰富性的"六性一度"标准,重点建设五类旅游管理类本科"金课",营造包容性旅游课堂,培养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的旅游行业精英。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谭晓玲[4](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马丽卿,罗俊[5](2016)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乡村旅游教育实践研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新常态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今,传统的旅游教育实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笔者以舟山群岛为旅游实践基地,采用现代化旅游教育实践模式来分析和解决旅游业和旅游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具体对策。
杜昌建[6](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华萍[7](2014)在《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2年发表的旅游教育相关文献进行精确检索,对三十多年来有关旅游教育研究的五个热点问题,如旅游教育发展研究、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课程与专业建设、实习和旅游实践教学、学生和师资队伍研究进行评述和总结,并对我国旅游教育研究提出研究展望。
唐纪平[8](2014)在《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旅游业已成为海南拉动经济和带动就业效果明显、发展势头最强劲的重要产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对基层旅游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且对中高层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从海南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来看,海南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与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日益严重的“供需错位”问题,且已严重制约了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和服务于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探讨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问题必须以本地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趋势为依据。本文在对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等进行深入调研与访谈基础上,对海南各类型旅游企业共发放了75份问卷,并对旅游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比较分析和借鉴了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论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构建了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对海南旅游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了海南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科学界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海南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海南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并从市场调研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海南旅游市场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和知识等,第四章比较分析了国外旅游类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指出了海南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校企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国际教育理念匾乏和产学研链条尚未形成等缺陷;第五章,在前文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胡文君[9](2011)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文中认为当前,全世界的旅游事业都在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铮铮向荣是一种大的趋势,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旅游方面的人才,既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求有着谦和的服务态度和超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尽管需求种种,旅游企业却只是单纯的考虑旅游人才所能创造出来的价值与利润,并不考虑如何培养旅游行业专门人才,所以,这种人才供给十分需要旅游教育机构,即高等院校的大力配合,因此,高等院校承担了培养旅游行业专门人才、为旅游市场供应优秀旅游专门人才的任务,其中,在这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毕业之后的工作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因如此,也发现了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在这当中,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实习模式问题较为突出。文章引言部分对本文选题缘由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分别做了简要概括。总之,本文将以人的认识规律和体验式教学的相关理论等专业知识为指导,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资料,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进行详细论述。
吕品晶[10](2010)在《中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实践教学是旅游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和学生未来出路问题。关于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议题,多年来一直是产学研三方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实践教学所涵盖的见习、考察、专业实习、研究性实习、社会实践几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目前旅游教育实践教学现状,从学校、企业、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我国目前旅游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引入国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的成功范例,进而试图寻找出即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又是基于我国国情、各院校具体情况的旅游实践教学发展策略。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我国旅游教育实践教学的策略。
二、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新文科及其对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建设要求 |
1.1 新文科的建设内涵 |
1.2 新文科对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的建设要求 |
1.2.1 以新理念为课程建设引领 |
1.2.2 以新需求为课程建设导向 |
1.2.3 以新品质为课程建设主线 |
1.2.4 以新文化为课程建设内涵 |
1.2.5 以新融合为课程建设手段 |
1.2.6 以新模式为课程建设重点 |
2 旅游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
2.3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3 旅游管理类专业“金课”建设的标准与路径 |
3.1 旅游管理类专业“金课”的建设标准 |
3.2 旅游管理类专业“金课”的建设路径 |
3.2.1 围绕新的目标需求优化课程体系 |
3.2.2 围绕一流课程标准打造旅游“金课” |
3.2.3 围绕提升课堂效果改革教学方法 |
3.2.4 围绕提升教学能力加强师资建设 |
3.2.5 围绕激发教学动力改进管理制度 |
3.2.6 围绕一流课程建设完善政策保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问题讨论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乡村旅游教育实践研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目前旅游教育实践环节的问题剖析 |
三、构建现代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
四、结论 |
(6)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
二、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
三、旅游管理课程与专业建设研究 |
四、实习与实践教学研究 |
五、学生与师资队伍研究 |
六、研究展望 |
(8)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经验总结法 |
2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人才培养模式 |
2.1.2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海南高校旅游类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分析 |
3.1 海南高校旅游类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简介 |
3.1.2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3.1.3 结论 |
3.2 海南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3.2.1 海南旅游类专业设置现状 |
3.2.2 海南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3.3 海南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
4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及其对海南的启示 |
4.1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成功经验 |
4.1.1 美国模式 |
4.1.2 澳大利亚模式 |
4.1.3 日本模式 |
4.2 国外旅游人才培养经验对海南的启示 |
4.2.1 明确培养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设置 |
4.2.2 以政府为主导,专业、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向导 |
4.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师生主体地位 |
4.2.4 鼓励旅游行业组织发展 |
4.2.5 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
4.2.6 政府搭桥,走校企合作及国际合作办学的道路 |
5 海南高校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5.1 明确海南高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5.1.1 旅游类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 |
5.1.2 旅游类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5.1.3 旅游类人才培养方式的完善 |
5.2 完善海南高校旅游类专业课程设置 |
5.2.1 设置并完善旅游类专业体系 |
5.2.2 优化海南旅游院校的课程体系 |
5.2.3 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课程设置 |
5.2.4 充实旅游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及教材 |
5.3 优化海南高校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方法 |
5.3.1 优化教学师资队伍 |
5.3.2 推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 |
5.3.3 推行灵活的教学方法 |
5.4 优化海南高校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 |
5.4.1 树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理念 |
5.4.2 提出“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实践教学体系 |
5.4.3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旅游实践教学的新内容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的创新之处 |
6.2.1 研究角度具有特色 |
6.2.2 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
6.2.3 应用方面的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习模式研究 |
(一) 实习模式概述 |
(二) 实习模式遵循的规律 |
二、国外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
(一) 国外开设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 |
(二) 国外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分析 |
(三) 国外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评价 |
三、国内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
(一) 国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 |
(二) 国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分析 |
(三) 国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类型评价 |
四、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
(一)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目前现状 |
(二)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存在问题 |
(三)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改进策略 |
(四)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重构的积极意义 |
(五)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重构的阻碍因素 |
(六) 吉林省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本科层次实习模式重构的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由来 |
(二) 研究现状 |
1. 相关文献综述 |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旅游实践教学的意义 |
一、中外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基本背景 |
(一)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 |
1. 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呈粗放型发展模式 |
2. 旅游高等院校涵盖全国各个地区,集中分布在中部、南部地区 |
3. 办学主体多样化、办学层次多元化 |
4. 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略显失衡 |
5. 注重旅游教育合作 |
(二) 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现状 |
1. 国外旅游教育呈现集约型发展模式 |
2. 行业协会作用突出,强调旅游教育与业界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
3. 重技能、重理论两大教育体系趋于融合 |
4. 办学目标国际化、市场化 |
5. 旅游教育研究逐渐向名校渗透 |
二、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分析 |
(一) 中国旅游实践教学现状 |
1. 认知见习 |
2. 随堂实习 |
3. 专业考察 |
4. 专业实习 |
5. 研究性实习 |
6. 社会实践 |
(二) 存在问题分析 |
1. 学校方面 |
2. 企业方面 |
3. 学生自身 |
三、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特点 |
(一) 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
1. 欧洲 |
2. 美国 |
3. 澳大利亚 |
4. 日本 |
(二) 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特点 |
1.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模式 |
2. 课程设置紧贴行业实际,注重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
3. 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师资队伍 |
4. 注重国际化的实践教学 |
5. 注重研究型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 |
四、我国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改善策略 |
(一) 学校方面 |
1. 加强学校自身对旅游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
2. 在实践模式上突破创新 |
3. 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
4.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
(二) 企业方面 |
(三) 学生自身 |
1. 在学生实习态度上,从被动的“我得实习”向积极的“我要实习”转变 |
2.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善于总结 |
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现代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J]. 黄震方,黄睿,侯国林. 旅游学刊, 2020(10)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5]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乡村旅游教育实践研究——以舟山群岛新区为例[J]. 马丽卿,罗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 [6]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7]我国旅游教育研究综述[J]. 华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5)
- [8]海南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唐纪平. 海南大学, 2014(08)
- [9]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D]. 胡文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中外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比较[D]. 吕品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