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管网规划布局技术推广

晋中市管网规划布局技术推广

一、晋中市管网规划布置技术的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康[1](2021)在《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污染物总量控制,而实施总量控制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总量分配。要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就需要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将总量控制目标具体分配至各污染源。因此,研究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模型,对改善水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汾河中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环境经济之间发展关系,合理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平性、可行性原则为基础,构建污染物总量分配体系,对污染物总量目标进行分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控制单元划分及水环境问题诊断按照《山西省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对汾河中游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明确污染源、入河排污口与河流水域之间的关系,基于汾河中游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行政区划及流域汇水特征,对汾河中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文峪河、潇河采用Arcgis水文分析功能,进行水陆控制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1)汾河中游流域共划分为7个水陆控制单元,其中干流5个,支流2个。2)汾河中游流域2015-2019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但仍属于劣V类水体,水质以氮磷污染为主,其中NH3-N为首要污染物。3)汾河中游流域2017年COD、NH3-N的入河总量分别为20850.25 t、4466.46t,主要来源于汾河太原B段控制单元。(2)汾河中游流域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选择COD、NH3-N作为计算因,利用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模拟,并采用公式法对汾河中游流域不同水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汾河中游流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65900.83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0172.11t、24498.22t、11230.5 t;NH3-N的水环境容量为3302.98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环水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506.25 t、1223.92 t、572.81 t。(3)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以首要污染因子NH3-N为总量控制因子,在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环境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2017年为基准年,选择容量总量的控制方式,通过“流域—控制单元—行政区—污染源”的三级分配体系,以公平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行行政区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采用信息熵对主观赋权的各分配指标权重进行修正,考虑不同组合权重方案下总量目标的二级分配,并利用基尼系数法对二级分配结果进行评估,表明以人口和GDP为主要影响因素时的分配方案基尼系数最小,分配方案最公平合理。在二级分配基础上,考虑排污单位的排污现状、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标准,构建线性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污染物总量目标的最优化分配,将总量目标分配至各污染源。

何佳音[2](2021)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下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长久以来都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巴黎协定》之后,中国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不仅是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目标,又是承担起责任的大国所应尽的一项国际义务。而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其倡导的绿色可持续理念可以很好的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果。尤其是在大学校园这种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绿地系统层级完善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可以很好的提升校园生态效益。本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以校园公共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与校园公共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明确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层级体系与主要功能,以及校园公共空间的主要发展趋势,即“城市化与社会化”、“多样化与复合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通过对二者的构成体系和功能需求进行对比,总结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规划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校园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确定了生态效益优先、整体系统完善、科学优化布局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原则。进而从提升校园生物多样性、实现科学的雨洪管理、改善与调节校园气候、提升文化与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归纳出了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策略。并通过对不同功能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特点研究,从场地层面归纳出了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的具体方法,通过最终的整合,形成多功能融合、多层级完善的校园公共空间体系。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设计实践研究。通过分析山西医科大学所在的晋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明确了以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为基础的优化原则,对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提出了加强生态修复,形成绿网系统,完善雨洪管理等总体目标。通过分析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园现状,结合公共空间优化的具体原则、策略、方法,提出构建山西医科大学校园生物多样性网络,美化校园生境,并采用规则网络式绿色雨水设施结构,均衡绿地整体布局,并加强公共空间的文化宣传功能,从而使其成为多元复合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本文希望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环境的研究,探索一条绿色基础设施中小尺度层面的规划设计道路,并为我国校园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使得风景园林学科能够更好的引导城市生态建设。

李钻钻[3](2020)在《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全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是连接用户与发电厂的重要枢纽,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设计出最经济最优秀的变电站成了未来电网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地区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户用电需求已经远远大于目前电网的供电能力,要增加新的变电站,让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更完整的发展。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批复,山西晋中介休开发区220k V变电站新建项目初步确定了电压等级、主变远景设计规模和总体规模。本文根据具体的标准对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电气二次系统进行了完整的配置,确定了相关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确定。在考虑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山西省电网发展现状之后,对此地区进行正确的负荷预测,以这个为主要依据进行变电站接入系统的相关设计。2.变电站规模设计。上面确定了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可以确定变电站规模的设计,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3.系统的通信以及监控系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确定。对变电站的系统网络的几种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还包括具体的二次设备的选择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张晓锋[4](2020)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新校区为例》文中提出197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高校数量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办学环境逐步改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环境改善工作依然在全面推进,校园环境美化工程陆续展开,大规模校园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向前推进。高校教学环境改善过程中,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至关重要,能将城市文化传承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来,显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和。但是,高校校园规划设计通常需要考虑所在地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各类建筑风格等因素,否则很难融入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因此极有必要强化校园建设与发展概况分析,只有如此才能通过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彰显地域优势与特征。论文基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对全球各国各地区校园环境建设经典案例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对城市区域特征的研究,揭示了高校的发展变迁趋势,并从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到空间结构,阐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园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将高校校园建筑设计的方法与原则提出。论文全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内容、目的是本部分研究分析的重点,同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地域性建筑理论与高校校园设计相关理论。本部分对城市地域性的本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与城市地域性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重点阐述。第三部分,高校校园地域特色传承设计的策略和思路。这一部分主要是以建筑设计者的眼光、思维角度对高校校园设计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与表达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索,重点从历史人文、建筑格局、地域特征、生态环境等环地将具体的设计原则、思路提出。第四部分,实例分析,本部分以所选样本案例设计方案、整体构思及项目概况分析为切入点,阐述了高校的规划与设计应顺应自然、传承历史、建设适宜性、协调性的校园环境。第五章,为本论文的总结。

陈姝婕[5](2020)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许多生态问题中,城市洪涝灾害与径流污染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与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管理,解决雨洪问题成为不断发展的趋势。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中大面积绿地,成为城市中解决雨洪问题的突破口,将低影响开发措施与城市绿地结合,将城市绿地转变为调节水资源的海绵体的同时,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达到生态、美观、经济等多重效应。本文首先厘清低影响开发与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念,后对低影响开发的理论、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其是一种通过分散、源头式措施生态化、创新型的雨洪管理措施,目前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措施,且国内外发明了许多水文水力模型用于模拟。基于此总结得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流程与内容为:根据场地情况设定雨水控制目标,并系统规划设计低影响开发措施布局以及结构,后利用水文水力模型模拟验证和改进,最终确定方案。后对国内外相关低影响开发指导的公园实践进行整理,选择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中的五个设计要点,作为设计指导运用在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中。经过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得出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相应的设计目标、原则、流程、技术以及与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要点,对设计中所用到的SWMM模型进行相关概述。后以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为例,首要原则是城市安全的维护与河道的生态性、安全性保障,以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与城市综合公园功能、景观设计结合,合理组合布局低影响开发措施,并与景观和活动结合,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SWMM模型模拟,针对设计进行公园的雨洪控制和污染物削减效用的模拟,得出低影响开发措施发挥重要效用。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充分证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对减缓城市雨洪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期通过此设计方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城市绿色海绵体,构建功能复合、效益多元的城市公园绿地,将其作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国华[7](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杨建辉[8](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戚建刚,肖季业[9](2019)在《“煤改气”工程被“叫停”的行政法阐释》文中研究指明从本质而言,"煤改气"工程是国家行政机关履行治理北方地区大气污染公共管理职责的行政活动。"煤改气"工程以"叫停"而告终,表明这项行政活动存在合法性困境。作为行政活动的"煤改气"可以类型化为行政规划、行政协调、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给付和行政命令等六大类行政行为。由于"煤改气"中的行政规划缺乏综合性和滞后性、横向行政协调缺乏权威性以及与纵向行政协调缺乏同步性、行政指导变异为行政决定并缺乏灵活性、行政合同缔结过程存在公开竞争性不足与履行过程存在全面性不足、行政给付面临资金缺口与给付对象不精准、行政命令存在法律依据欠缺与过度侵害相对人权益现象,致使一项惠民工程变成"民怨工程"。从行政法教义学层面阐释"煤改气"工程被"叫停"的原因,揭示了该工程在行政法治上所存在的"病症",为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从行政法治层面来治理该工程提供了学理依据。

王茜[10](2019)在《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对我国现在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表明,“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快小城镇特别是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本文对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分析了晋中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晋中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主要分析了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昔阳县大寨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太谷县阳邑“三农”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田森番茄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灵石县静升特色小镇的建设基本条件、主要优势、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等。在通过对晋中市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分析之后,找出了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以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建设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建设的速度缓慢、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晋中市管网规划布置技术的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中市管网规划布置技术的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容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水环境容量
        2.1.2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
    2.2 技术方法
        2.2.1 水环境容量计算
        2.2.2 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
3 研究区概况及水环境系统分析
    3.1 流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水文气象特征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水功能区划与控制单元划分
        3.2.1 水功能区划
        3.2.2 控制单元划分
    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3.1 水质评价指标与方法
        3.3.2 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
        3.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4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负荷核定
        3.4.1 污染物排放状况调查
        3.4.2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物排放汇总
    3.5 小结
4 汾河中游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4.1 汾河中游水质模型构建
        4.1.1 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4.1.2 水质模型的构建
        4.1.3 模型参数率定
        4.1.4 模型验证
    4.2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
        4.2.1 控制因子及水质目标
        4.2.2 设计水文条件
        4.2.3 水质综合降解系数
    4.3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4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4.4.1 基础资料合理性分析
        4.4.2 计算条件合理性分析
        4.4.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4.5 动态水环境容量分析
        4.5.1 不同水文期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5.2 不同控制单元河段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6 小结
5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
    5.1 总量控制指标与控制目标的确定
        5.1.1 基于EKC曲线的汾河中游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5.1.2 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5.1.3 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
    5.2 基于TMDL的NH_3-N总量一级分配
    5.3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NH_3-N总量二级分配
        5.3.1 分配模型
        5.3.2 分配系数的确定
        5.3.3 基于信息熵的权重确定
        5.3.4 污染物总量初始分配结果
        5.3.5 方案公平性评估
        5.3.6 污染物总量二级分配结果
    5.4 基于线性规划的NH_3-N总量三级分配
        5.4.1 分配模型
        5.4.2 分配方案
    5.5 方案合理性对比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下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校园公共空间建设的相关研究
        1.2.2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环境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1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研究
        2.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征
        2.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与层级体系
        2.1.3 绿色基础设施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作用
        2.1.4 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2.2 校园公共空间理论研究
        2.2.1 校园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功能
        2.2.2 校园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
    3.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规划建设的研究
        3.1.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3.1.2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校园规划建设的可行性
    3.2 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3.2.1 校园环境孤立于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3.2.2 校园绿地功能单一导致综合效益薄弱
        3.2.3 灰色基础设施主导的校园气候适应性差
    3.3 绿色基础设施与校园公共空间的共同点
        3.3.1 同构的层级形式
        3.3.2 相似的功能需求
    3.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下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趋势
        3.4.1 从单一的服务性绿地到基础设施复合体
        3.4.2 将消极雨洪管理转变为绿色海绵体
        3.4.3 突破孤立的内部空间成为城市综合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原则与策略
    4.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原则
        4.1.1 生态效益优先
        4.1.2 整体系统完善
        4.1.3 科学优化布局
    4.2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4.2.1 提升校园生物多样性
        4.2.2 实现科学的雨洪管理
        4.2.3 改善与调节校园气候
        4.2.4 提升文化与教育功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5.1 基于生物多样性提升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5.1.1 校园生物多样性网络的构建
        5.1.2 校园生物多样性提升具体方法
    5.2 基于雨洪管理的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5.2.1 校园绿色雨水设施网络的构建
        5.2.2 校园公共空间雨洪管理优化具体方法
    5.3 基于气候调节改善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5.3.1 提升校园林木覆盖率,植物控制日照辐射
        5.3.2 增加校园绿地面积,营造校园舒适微气候
    5.4 基于文化教育功能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方法
        5.4.1 加强公众参与决策,提升公众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意识
        5.4.2 与当地法规政策整合,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5.5 本章小结
6 案例实践-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校园公共空间优化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晋中市概况
        6.1.3 区域规划背景
    6.2 校园现状分析
        6.2.1 校园概况
        6.2.2 校园资源分析
        6.2.3 校园现状问题总结
    6.3 绿色基础设施导向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空间优化
        6.3.1 校园绿地连接城市绿地网络
        6.3.2 构建多廊道校园生物多样性网络,美化校园生境
        6.3.3 采用规则网络式绿色雨水设施结构,科学管理雨水资源
        6.3.4 均衡绿地整体布局,提升校园气候适应性
        6.3.5 加强公共空间的文化宣传功能
    6.4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2.1 电力系统现状
    2.2 负荷预测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2.4 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
    2.5 主要设计原则与方案
    2.6 主要经济指标
第3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3.1 站址方案
        3.1.1 站址自然条件
        3.1.2 工程地质
        3.1.3 水文条件
        3.1.4 气象条件
    3.2 站址的条件分析比较
第4章 电力系统一次
    4.1 建设规模
    4.2 电气主接线
    4.3 主要设备选择
        4.3.1 短路电流计算
        4.3.2 主要电气装置的确定
        4.3.3 导体的确定
    4.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4.6 站用电及照明
第5章 电力系统二次
    5.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1.1 系统概况
        5.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5.1.3 22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5.1.4 11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5.1.5 其它
    5.2 调度自动化
        5.2.1 调度关系
        5.2.2 远动信息
        5.2.3 远动系统方案
        5.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和纵向加密认证设备
        5.2.5 关口电能计量设备
        5.2.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5.2.7 远动信息通道
    5.3 通信部分
        5.3.1 概述
        5.3.2 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5.3.3 系统通信部分
        5.3.4 通道组织
        5.3.5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中继距离及长度计算
        5.3.6 站内通信部分
    5.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5.4.1 设计基本总原则
        5.4.2 监控功能
        5.4.3 系统网络
        5.4.4 接口要求
        5.4.5 设备配置
    5.5 元件保护方面
    5.6 交直流电源设备
        5.6.1 系统的结构
        5.6.2 交流电源部分
        5.6.3 直流电源方面
    5.7 非关口电能计算设备
    5.8 二次设备组屏
        5.8.1 二次设备相关
        5.8.2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5.8.3 柜体统一要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校园建筑发展文化背景
        1.1.2 校园建筑发展社会背景
    1.2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概况
        1.2.1 国外规划设计综述
        1.2.2 国内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地域性建筑理论与高校校园设计相关理论
    2.1 地域性相关理论
        2.1.1 地域性
        2.1.2 地域特色
        2.1.3 地域特色影响因素
    2.2 地域性建筑理论
        2.2.1 广义的地域主义
        2.2.2 狭义的地域主义
    2.3 高校校园设计相关理论
        2.3.1 城市规划视角
        2.3.2 城市设计视角
第3章 高校校园地域特色传承设计的策略和思路
    3.1 整体策略
        3.1.1 环境融合
        3.1.2 文化延续
        3.1.3 凸显和谐
        3.1.4 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
    3.2 设计思路
        3.2.1 规划适宜自然环境
        3.2.2 建筑中的历史文脉延续
        3.2.3 空间与城市格局融合
        3.2.4 景观适合周边环境
第4章 实例分析—以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新校区为例
    4.1 新校区项目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2 新校区规划原则与总体思路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设计思路
    4.3 新校区整体设计思路
        4.3.1 设计理念
        4.3.2 设计原则
    4.4 新校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方案
        4.4.1 区位因素
        4.4.2 功能分析
        4.4.3 空间要素地域性分析
        4.4.4 建筑形式地域性分析
        4.4.5 交通状况
        4.4.6 景观分析
        4.4.7 竖向设计分析
        4.4.8 综合防灾分析
    4.5 新校区建设方案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背后造成的水环境问题
        1.1.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政策导向
        1.1.3 城市综合公园应用低影响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4 成都市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解析
    2.1 基本概念阐述
        2.1.1 低影响开发
        2.1.2 城市综合公园
    2.2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2.1 低影响开发缘起、发展与实践
        2.2.2 低影响开发的内涵和外延
        2.2.3 低影响开发目标与原理
        2.2.4 低影响开发相关理论
    2.3 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
        2.3.1 低影响开发技术构成
        2.3.2 低影响开发主要技术
        2.3.3 低影响开发水文水力模型
        2.3.4 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流程与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国内外建设研究及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建设研究进展
        3.1.1 国外建设研究进展
        3.1.2 国内建设研究进展
    3.2 案例分析
        3.2.1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3.2.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3.2.3 新加坡碧山洪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3.2.4 法国马丁路德金公园
        3.2.5 加拿大多伦多雪邦公园
    3.3 本章小结
4 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
    4.1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目标
        4.1.1 低影响开发设计目标
        4.1.2 城市综合公园多功能实现
    4.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4.2.1 低影响开发设计原则
        4.2.2 生态性原则
        4.2.3 系统整合原则
        4.2.4 因地制宜原则
        4.2.5 美观实用原则
        4.2.6 以人为本原则
    4.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流程
    4.4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技术手段
        4.4.1 渗透技术
        4.4.2 储存技术
        4.4.3 调节技术
        4.4.4 转输技术
        4.4.5 截污净化技术
        4.4.6 城市综合公园低影响开发技术体系构建
    4.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SWMM模型构建
        4.5.1 SWMM模型概述
        4.5.2 SWMM模型功能
        4.5.3 SWMM模型原理
        4.5.4 SWMM模型构建流程
    4.6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要素设计
        4.6.1 地形
        4.6.2 水体
        4.6.3 建筑
        4.6.4 广场和园路
        4.6.5 土壤
        4.6.6 植物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实践——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概况
        5.1.2 项目位置
        5.1.3 上位解读
    5.2 现状解读
        5.2.1 气候水文条件
        5.2.2 现状交通分析
        5.2.3 周边用地分析
        5.2.4 内部用地分类
        5.2.5 现状水系分析
        5.2.6 汇水条件分析
        5.2.7 文化特色分析
        5.2.8 SWOT分析
    5.3 设计愿景
        5.3.1 设计定位
        5.3.2 设计原则
        5.3.3 设计目标
        5.3.4 设计依据
    5.4 设计策略
        5.4.1 低影响开发策略
        5.4.2 活动设计策略
    5.5 总体设计
        5.5.1 功能分区
        5.5.2 规划结构
        5.5.3 总平面图
        5.5.4 鸟瞰图
        5.5.5 分区设计
    5.6 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
        5.6.1 目标确定
        5.6.2 竖向设计
        5.6.3 径流分析
        5.6.4 排水分析
        5.6.5 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
        5.6.6 雨水管网设计
        5.6.7 低影响开发设施详细设计
        5.6.8 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确定
        5.6.9 SWMM模型分析
    5.7 其他专项设计
        5.7.1 生态系统构建
        5.7.2 水系设计
        5.7.3 道路交通设计
        5.7.4 植物景观设计
        5.7.5 服务设施规划
        5.7.6 灯光照明设计
        5.7.7 园区活动策划
        5.7.8 公共艺术与标识体系设计
    5.8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煤改气”工程被“叫停”的行政法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与方法
二、“煤改气”中的行政行为之类型化
    (一) “煤改气”中的行政规划
    (二) “煤改气”中的行政协调
    (三) “煤改气”中的行政指导
    (四) “煤改气”中的行政合同
    (五) “煤改气”中的行政给付
    (六) “煤改气”中的行政命令
三、“煤改气”中行政行为合法性困境之分析
    (一) “煤改气”中行政规划面临的困境
        1.行政规划缺乏综合性
        2.行政规划出现滞后性
    (二) “煤改气”中行政协调面临的困境
        1.横向行政协调缺乏权威性
        2.纵向行政协调缺乏同步性
    (三) “煤改气”中行政指导面临的困境
        1.行政指导变异为行政决定
        2.行政指导缺乏灵活性
    (四) “煤改气”中行政合同面临的困境
        1.行政合同缔结过程存在公开竞争性不足现象
        2.行政合同履行存在不全面现象
    (五) “煤改气”中行政给付面临的困境
        1.行政给付面临资金缺口
        2.行政给付对象不精准
    (六) “煤改气”中行政命令面临的困境
        1.行政命令存在法律依据欠缺现象
        2.行政命令存在过度侵害相对人权益现象
四、结语

(10)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特色小镇的涵义
        2.1.2 特色小镇的特点
        2.1.3 城市区域核理论
        2.1.4 “田园城市”理论
        2.1.5 产业集群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2.3 研究述评
3.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分析
    3.1 晋中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1.1 晋中市产业发展现状
        3.1.2 晋中市城镇化发展水平
    3.2 晋中市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分析
        3.2.1 资源禀赋型特色小镇——昔阳县大寨特色小镇
        3.2.2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太谷县阳邑“三农”特色小镇
        3.2.3 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田森番茄特色小镇
        3.2.4 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镇——灵石县静升特色小镇
    3.3 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总结
        3.3.1 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
        3.3.2 明确定位,突出特色
        3.3.3 以特色为主打进行产业链延伸,建设多功能的特色小镇
        3.3.4 完善小镇内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4.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特色小镇建设不够全面,缺乏整体性
    4.2 资金短缺,特色小镇建设速度缓慢
    4.3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4.4 建设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4.5 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5.本文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本文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5.2.2 丰富融资方式,引导多渠道投资
        5.2.3 政府主导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5.2.4 加大对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
        5.2.5 加强环境污染监控,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四、晋中市管网规划布置技术的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D]. 张富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下的校园公共空间优化途径研究[D]. 何佳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李钻钻.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新校区为例[D]. 张晓锋.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2)
  • [5]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D]. 陈姝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8]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煤改气”工程被“叫停”的行政法阐释[J]. 戚建刚,肖季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晋中市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D]. 王茜.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晋中市管网规划布局技术推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