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国际风险投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婷[1](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李国正(Kuo-Cheng Lee)[2](2021)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文中指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是中国大陆吸引台湾青年赴陆“创业、就业、实习”以实践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旨趣为探讨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示范点)的政策执行上是否能体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精神,扩大吸引台青西进;促进台青融入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生活;并进一步对台湾青年的政治偏好产生影响。本文实地访查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共20处国台办授牌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示范点),透过访谈前述青创基地之营运管理团队和进驻基地之台籍青年,分析中国大陆各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状况,以及分析个别青创基地或不同区域的两岸青创实践工作成果。本文另以电子问卷形式调查于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实习、就业、创业之台籍青年对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社会生活的观感以及其政治态度。研究发现:(1)北京、上海、江苏地区两岸青创基地吸引台湾青年进驻创业、就业、实习的人数极少。多数基地营运出现困境,除零星具持续发展潜力的案例外,前述地区之两岸青创基地已出现退场、低度运作甚至与进驻台青发生纠纷等现象。(2)两岸青创基地政策及惠台措施并非台青西进发展的主要考虑因素,影响台青西进与否的主要因素为中国大陆经济与市场潜力。(3)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的社会融合影响、政治偏好影响尚不显着。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架构、第二章建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架构与实践分析指标,据此设定两岸青创基地之理想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第三章分类评述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现况以及落实政策目标的程度。第四章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第五章总结两岸青创基地的发展与挑战、两岸青创基地对台湾青年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展望。
丁辉[3](2020)在《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要素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签署了巴黎协议,同意把控制气温上升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共同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预测应对气候变化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其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大量的新建基础设施需求而带来的气候资金短缺问题尤为显着。气候投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因此,本论文尝试研究与气候投融资政策有关的要素,为政策制定部门、监管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和学者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供参考。通过文献回顾和调研成果,论文提出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建设的八个基本要素,包括:(1)定义和范围、(2)政策目标和需求、(3)机构框架、(4)政策评估体系、(5)气候投融资的标准、(6)气候金融工具、(7)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及(8)激励机制。覆盖范围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定义政策体系的区域范围(全球、多边、双边、全国、区域、省市)以及用户层面(政府、企业或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定义涉及碳排放和气候适应有关的行业和项目类型。政策目标是在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制定的排放或适应目标,受国家中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影响(如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政策框架涵盖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把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适应的外部价值内部化(如财政补贴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同时包括开展气候投融资政策有关的金融工具监管政策和投资审批和核准的约束性或鼓励性政策。机构框架包括直接涉及气候投融资政策的有关政府部门。气候投融资标准包括开展气候投融资各项工作的标准或指引性文件,包括统计标准、金融工具筛选标准、气候效益评估标准等因素。气候投融资工具包括与股权、债权和风险管理有关的工具。激励机制包括健全的统计体系和对气候友好投资者的引导,也包括对气候额外性较强的项目进行政策性支持的激励,引导投资者识别和避免对气候变化有负面影响的投资。从定义方面,论文考虑气候金融的概念应当扩充到“气候投融资”,既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投资,也包括有关项目的融资;概念的延伸是本研究的一项创新。“气候金融”从概念上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有关的融资活动,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使用。尽管从理论上,广义的“气候金融”可以涵盖企业的气候投资及风险管理,但从政策层面上气候金融往往只涉及金融管理部门,不利于投资有关的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如中国财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的相关司局)。因此,气候投融资既能够更直观地整合和体现气候投资和气候金融概念,也能够更好地调动投资和金融有关政府部门逐步建立的政策体系。气候投融资的项目类型应当包括所有具有社会效益的低碳和适应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与封存、节能和终端燃料转换等低碳技术,同时也包括高效使用水资源、抵抗极端气候的建筑、防洪工程、农作物的改良、能够抵御风暴和火灾的林业管理模式、协助物种迁移的土地走廊等适应技术。部分低碳技术在不需要政策支持下能够实现商业投资,如部分居民节能、工业节能技术和部分水电项目。所有低碳项目在一定的政策情景下都能够达到商业回报,但是大部分适应项目往往只能够体现社会效益并没有完善的商业模式,依赖政策性投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需要区分不同类型项目的商业化情景,避免政策缺失,同时防止过度的政策支持为商业可行的项目带来暴利现象。在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方面,政府应当建立评估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第三方进行事前评估,在规则内以市场化手段进行事中和事后评估;论文建立低碳项目现金流分析模型,并以海上风电和海堤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大部分低碳和适应项目都有非常长的生命周期,使用商业贴现率评估不利于项目现值,往往是进行气候投资决定的主要障碍。论文回顾和研究了商业和社会贴现率的构成,提出使用商业和社会贴现率差额产生的价值作为基础制定公共部门支持水平。部分低碳项目的财务价值取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碳排放的价格,本文提出应用实物期权模型对项目经济可行性进行动态分析,并对煤电项目的富氧燃烧碳捕集改造进行研究,并利用该模型评估了钢铁行业碳捕集改造的期权价值。在气候投融资标准建设要素方面,本文在政策制定思路上建议气候投融资标准借鉴绿色金融体系经验、充分融入绿色金融体系。但同时气候投融资需要有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和明确的政策导向,例如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如何更高效率地调动有限的政策资源。本文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议区分“气候投融资统计”和“气候投融资激励”,前者考虑所有具有气候效应的投资和融资项目,同时重点引导投资者支持具有引领作用的项目,对于气候投融资激励,论文建议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优先的项目产生额外减排量,实现真正的额外性,因此建议在气候投融资标准建设中强调项目质量,重点参考项目的示范属性、创新属性和社会意义。在风险管理方面,本文回顾了国外企业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对企业和系统性气候风险的政策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是气候投融资的重要发展动力,论文建议政策引导企业根据市场环境预测和制定中长期的内部碳价格,有利于降低投资的气候风险,并研究如何向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披露。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重点研究了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的部分关键要素,包括定义与范围、政策评估体系、气候投融资标准和气候风险管理体系。由于研究时间的局限性,许多关键要素仍然需要未来政策制定者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部分创新性建议如额外性评估与政策的结合、期权战略价值的实现仍需要更深入研究,并通过实践论证。
刘济浔[4](2020)在《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文中认为创业活动正强劲地涌现于世界各地,新创企业正成为活跃的经济体。这些新创企业遍及整个市场经济,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变革,改变了市场结构,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然而,新创企业因其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新进入者缺陷叠加,失败率居高不下,提高创业决策的有效性和新创企业的存活率,不仅事关创业团队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提高全社会创业资源利用率的最佳办法。为此,本研究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活动中浮现的创业机会为切入点,以效果逻辑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引入感知性创业控制这一构念并构建“创业条件感知-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决策逻辑”的理论模型,研究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的决策,证明了感知性创业控制在创业决策逻辑与创业条件感知之间发挥着显着的中介效应,以及不同群体的创业者特征呈现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还采用纵向的案例研究法建立了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模型,证明了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长期共存。本文首先研究了创业条件的感知对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发现包括三个方面:持续增加的环境不确定性将导致创业者主动寻找替代方案,增加机会的搜索和利用的范围,从而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而持续减弱的环境不确定性将导致创业者聚集和专注于已有的特定技术和市场,从而减小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资源短缺将激发创业者的智谋,主动增加创业机会的搜索和利用的范围,从而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持续增大的利益相关方压力将导致创业者聚集和专注于已有的特定技术和市场,从而减小了感知性创业控制。不过,环境不确定性感知的作用要稍弱于资源短缺感知和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的影响。同时,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变化又决定了创业决策逻辑的选择:增加的感知性创业控制促进采用效果推理决策逻辑;减小的感知性创业控制促进采用因果推理决策逻辑。本文还通过创业者特征的三个维度刻画了草根和精英两个不同群体的创业者在创业决策逻辑选择的异同。具体来说,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增强创业者发现机会并调整创业机会的范围增加感知性创业控制,创业者学习能力也会强化创业者获得资源的能力并强化灵便性和实验,从而更多使用效果决策逻辑;创业者的先验知识有助于形成创业机会的认知框架并与外部资源提供者形成战略同盟,也会强化创业者的创业控制的感知并增加效果决策逻辑的使用机会;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也有助于增加对不确定环境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强化创业者的创业控制的感知,并最终通过社会网络实现上下游联盟,更有利于效果逻辑使用。本文还运用过程研究视角,研究了新创企业运用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动态性。结果表明,创业者对效果或因果逻辑关系的采用会随着其在企业创建过程的感知性创业控制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发现对将决策逻辑视为稳定趋势,并认为这种稳定采用某一决策逻辑是由创建时的条件(例如经验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挑战。研究发现,因果逻辑和效果两种决策逻辑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同时在初创企业的早期阶段基于灵活应变的效果决策会更加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创企业本身的发展,其对技术、产品、市场和创业的成熟度持续增加,它将过渡到更多的基于计划的因果决策逻辑,即便如此,两种逻辑在新创企业的某一阶段仍会共存,只是使用频次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构建新创企业决策的静态和动态模型,揭示了新创企业成败的根本原因,推进了不确定性条件下创业决策逻辑的理论化和操作化。首先,研究提出并认证了“感知性创业控制”的概念、测量和中介作用,一方面将效果逻辑理论的可承担损失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感知性行为控制融合起来,同时应用这一概念拓宽了对效果和因果决策逻辑的条件和动因的理解,它不仅包含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外,还包括了组织内部环境,即资源短缺的感知和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确定为影响效果和因果逻辑的条件,提示了决策逻辑的作用机制。其次,阐明了因果逻辑决策和效果决策逻辑之间的关系。因果逻辑作为完备性为代表的预测性决策和效果逻辑作为启发式为代表的适应性决策,在实际的创业决策中混合并存。该混合逻辑同时使用效果和因果关系,而主导逻辑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支持并详细阐述了关于新创企业创业决策情境依赖的见解。第三,本研究还研究了包括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先验知识和社网络在内的创业者特征对创业决策逻辑的调节机制,特别是通过比较草根和精英创业的异同,为提高创业过程的透视化和创业活动的可管理性,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创业激励政策提供直接依据。
王亚娟[5](2020)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竞争活动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现实世界中,仅在一个市场进行销售或者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多个市场建立业务,当他们的竞争对手也这样做时,其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多市场联系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在多个市场上相遇。例如保险公司为顾客提供多种类型的保险,航空公司在多条航空线路为乘客提供服务,医药制造企业提供多种类型的药品,多元化公司例如海尔、格力等生产多种产品并在不同的区域市场销售等,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实行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可以看出,多市场企业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种普遍形式。虽然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绩效、企业竞争强度等的研究已经十分多,但是在多市场接触情景下的企业创新的研究却是十分少,Anand等(2009)和Theeke和Lee(2017)均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是有边界的,对于基于知识资源的竞争不再适用,需要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部分学者已经初步试探性分析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且主要集中在西方成熟市场的样本分析中,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在于的“相互克制”效应,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模仿效应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对企业创新产生了竞争效应,他们的研究对于多市场接触研究的理论逻辑产生了分歧。因此,在多市场接触的环境下,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如何?机制如何?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规制、制度环境、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多市场接触促进了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产品创新。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较少,并且一直存在理论解释的分歧,本文认为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机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在焦点市场上专利申请数量正相关。第二,关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主要存在两种机制,即合作机制和竞争机制,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殊性,多市场接触对于知识资源的影响“相互克制”效应不再起效,由于多市场接触所带来的熟悉性,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同时多市场接触的熟悉性也会增加企业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模仿的威胁,进而由于多市场接触的模仿学习所带来的竞争的加剧,加大了知识资源的竞争,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创新。通过对本文的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后发现,相比大型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小型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的积极作用更大。相比成熟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创业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的积极作用更大。相比专利申请较少的企业而言,多市场接触对专利申请较多的企业在焦点市场上的专利申请数量起到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三,考虑到不同情境下多市场接触可能对企业创新存在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考虑了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即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增加,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负向效应没有变得越强。但是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作用显着,发现多市场接触随着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创新增强。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减弱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创新。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显示,相比不具有高管海外背景的企业,高管海外背景增强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效应,说明高管海外背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企业要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本文的研究贡献可能有如下三点:本文以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性质和高管海外背景对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具体研究贡献如下:首先,本文验证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绩效和竞争强度等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些关系主要是探讨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下游产品市场的竞争和绩效,对于企业上游知识资源的竞争,很少有学者进行探讨,并且理论基础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例如Greve和Mitsuhashi(2004)从“多单元组织”理论和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视角出发,综合论述了多市场接触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专利。但是,Anand等(2009)和Theeke和Lee(2017)均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是有边界的,Anand等(2009)认为在探索(exploration)性活动中,企业更多地是通过模仿行为来减少不确定性,而不是寻求“相互克制”效应。Theeke和Lee(2017)认为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竞争领域和资源类型,这种效应仅发生在企业的下游活动(市场的进入与退出、产品价格等)中,对上游活动知识资源的竞争可能不会降低,因此可以看出,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的理论解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认为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比较复杂,对于知识资源来说,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效应不再起效,因为企业保护产权的动力更大,不再害怕其他竞争对手的报复威胁,多市场接触水平的增加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文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丰富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其次,梳理了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机制。目前仅有几篇国外文献实证检验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回答多市场接触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其中作用方式只是分散于几篇论文的理论阐述与假设推理中,并且阐述并不全面,更没有实证检验。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理论推演的方法,从知识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和制度理论出发,归纳总结出了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两种作用机制——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虽然由于数据获取问题,本文没有通过中介变量将其进行检验,但是本文通过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的一些其他特征,对以上两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目前的研究,本文对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的分类检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再次,本文将外部环境(环境规制、产权保护力度)、企业特征(企业性质)和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纳入到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中,并系统地分析了以上情景变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主要选择市场集中度(Jans和Rosenbaum,1997;Fuentelsaz和Gómez,2006;Haveman和Nonnemaker,2000;邓新明等,2019;曾伏娥和袁靖波,2016)、战略联盟(Chuang等,2018)、CEO任期(Stephan等,2003)、势力范围(Gimeno,1999;Gimeno,2015)、资源相似性(Grimm和Simon,2000;Young等,2000)、企业规模(Mas-Ruiz和Ruiz-Moreno,2011;Reeven和Penning,2016)等,很少将外部环境(产权保护制度、环境规制)、企业特征(企业性质)和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纳入到多市场接触的研究框架中。因此本文突破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行为研究的情景变量的选择,将以上情节变量纳入到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框架中,也是对多市场接触理论情景因素分析的一种扩展。最后,在中国新兴市场下检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效果以及情景因素。目前大多数多市场接触都是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的数据,例如美国航空业(Prince和Simon,2009)、西班牙的连锁酒店(Fernandez和Marin,1998)、美国的水泥业(Jans和Rosenbaum,1997)等,但是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与西方成熟经济体,在法律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较大。Domínguez等(2016)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等,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可能更难观察竞争对手的行为和进行企业内部协调。因此,基于西方成熟市场的数据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企业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本研究运用中国新兴市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出的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作用结果不仅是对多市场接触实证研究在不同经济体下的一个补充,而且对本土企业的实践来说更有参考价值。中国迅速的政治、经济和体制变革,伴随着相对不发达的要素和产品市场,也为探索多市场接触的作用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背景。
王瑞珍[6](2020)在《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投资机构有风险投资意向时,首先应对其该投资初选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而评估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投资的效果。因此,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拥有一套更加科学完善严密的且可操作性强的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关系到投资终选及投资成败。本文以X创新投资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终选阶段,对风险投资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进行应用研究。运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理论,对该公司现沿用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和已投资项目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投资项目的绩效回顾以及X创投公司绩效与规模接近的五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同业对比分析,结合对相关专家的走访查找出了X创投公司现沿用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每种传统财务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以及综合决策方法的比照探索,依据同类风险投资项目的行业性特征,建立了能够最大程度解决X创投公司现沿用项目投资决策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多维评价模型。将建立的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模拟应用于X创投公司拟投资的QC项目,通过将多维评价模型的决策结果和原有方法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多维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后,针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障碍逐一研究分析,从而形成严谨科学高效的保障措施。通过辩证的进行分析、归类、取舍和完善,发挥投资决策方法在企业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实现对症下药及时消除投资隐患,降低投资风险,提供资金利用率,增强创业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够为X创投公司以及与之存在类似问题的风险投资机构在项目投资决策时能提供参考和帮助,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钱芳[7](2020)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研究 ——以欧盟和北美为例》文中指出数字贸易、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迭代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多边规则发展滞缓,区域规则发展不均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差异大、协调难以及现有规则难以应对诸多新问题的困境。欧盟和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市场,欧盟和北美区域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各自为阵,差异较大。前者是单一市场立法特征下的规则模式,而后者是自由贸易区模式下对服务贸易总协定相关规则影响较深的规则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近几十年中一直发挥着对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形成和发展的引领作用。近几年,通过不断发展成熟,欧盟和北美区域规则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塑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力。除欧盟和北美外,南方共同市场和东盟等其他地区也试图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领域形成区域经验。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些区域尚未形成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系,与欧盟和北美地区发展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且尚未成熟,故本文主要聚焦于欧盟和北美作为两大最具代表性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本文将研究目标定位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经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则在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裨益。同时,聚焦于欧盟和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对外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贸易条款及清单的谈判、对内地与港澳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升级以及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标的借鉴价值。本文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相关定义作了界定,同时梳理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金融服务是各类贸易和投资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其独特的基础设施特性以及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金融服务的特殊作用和重要价值。随着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金融服务贸易呈现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以各国国内法为主。内容各异的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滋生了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碎片化。无规制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安全造成了挑战,也为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创造了需求,催化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产生。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包含双边、区域、诸边、多边规则。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面临困境,难以及时满足不断发展的数字贸易和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需求。基于以上现状,本文将研究范围界定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出现了多边规则发展滞缓的现状,且多边规则对于涉及国家经济主权以及金融安全的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常常束手无策。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良法善治,需要通过规则的及时和有效供给解决金融服务贸易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进而梳理提出了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发展滞缓下的进路、两大引领模式欧盟与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和发展,以及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未来趋势究竟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和法治建设具有指引作用。从区域规则对多边规则供给的一般性论证出发,论述区域规则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以及区域规则的需求与供给,然后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以及规则冲突与协调的现实视角三个层面分析了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供给侧效应,以及与其他规则之间的关系。金融服务贸易的各类区域规则载体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被定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协定以及区域贸易协定三种概念。对区域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研究,首先需要厘清优惠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论述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存在基础、载体形式、多边框架下的合法性及区域法律制度供给侧效应等问题。《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经济一体化协议涵盖众多的服务部门。限制经济一体化协定进行歧视性的行业安排。不得提高与外部成员间的综合贸易壁垒,不得牺牲外部成员的准入程度和机会。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审查经济一体化协定是否符合多边服务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在多边框架内做了清晰的规定并安排了审核机制。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以结构的视角论述供给创造需求。国际法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萨伊定律。国际社会对于国际法的需求催生了国际法,国际法的自身发展又创造了国际社会对国际法的制度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区域集团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国际贸易规则对适应新发展的多边机制重塑的一种迫切需求,也是国际贸易规则在多边供给不足下的一种现实选择。区域规则拥有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合法存在的空间,同时兼具其自身的灵活性。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纪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则对多边规则具有弥补、引领和推进的作用。两大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即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两大区域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更是代表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区域规则模式。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和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曾对《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更是直接影响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相关规则的谈判。站在多边规则滞缓的现实视角,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对于推动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向前发展具有正向的作用。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是多边、诸边、双边规则的有效中间站,起着输送并引领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发展的关键作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系从发展伊始就存在两大派系,即欧盟和北美模式。欧盟和北美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市场,且各自皆有其金融监管的特色、原则和风格。两大派系的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各成一个体系,在沿着各自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为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贡献了智慧和经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跨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源于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实际上,北美区域向来是美国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试验区”,北美区域引领着各类美国参与的自贸协定中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同时又将该“试验区”的北美区域规则不断通过双边、跨区域、诸边机制进行规则的输出。区域一体化机制和世界贸易组织均将实现贸易壁垒的实质性削减作为主要目标。回顾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发展对于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演进提供了路径、共识和先验。除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作用,区域规则还影响了各国国内法关于金融行业开放及监管的规制。此外,多边规则具有强大的融解功能,区域规则与多边规则是动态发展的。欧盟与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虽然特性差异大,前者属于内部市场法下的规则体系,后者属于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范式,但是两者在金融服务贸易规则领域一直发生着诸多的互动和协调,影响着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塑。总体来看,回应了区域规则的供给侧效应,即结构调整提升法律制度发展的质量,改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良法善治,解决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痛点。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是区域规则的典型代表。受欧盟单一市场立法的影响,其规则架构、基本原则、指令的内国化、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国际法供给侧示范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除此之外,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同样深受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在规则内容与国际金融法的结合方面更为紧密。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现了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与国际贸易法的结合、硬法与软法的结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结合、立法与司法的结合、规则与配套机制的结合。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在于其内部市场立法特征,在于其类似内国法的修订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其克服法律滞后性尤其是在数字贸易及金融科技等方面,在于其克服国际法的局限性有效推动国际法的内国化,在于其融合区域各国法律、协调区域各国监管协作的能力。在欧盟法律体系中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包含各层级的相关法律文件。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法律渊源主要包含:欧盟条约、欧盟条例、诸多的欧盟指令等。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欧盟金融服务指令。欧盟在70年代开始陆续制定了诸多金融服务指令。可以说,数量众多的金融服务指令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法律渊源。同时,也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特色载体,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最重要的立法工具。金融服务指令的内容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监管等各领域。欧盟对转化成员国法的程序等施加了具体的规则要求。欧盟金融服务指令在国际法和国内法联结方面提供了区域经验。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是由其单一市场的立法特征所决定的。有学者将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两个层次四项原则:即第一层次的设立和服务自由原则;第二层次的最低限度协调原则、相互承认原则、母国控制原则。第一层级的原则旨在取消跨境金融服务的法律壁垒;而第二层级的三个原则旨在发挥市场机制,构建金融服务单一市场。基于欧盟单一市场的立法特征,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既涉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又涉及监管合作和协调;而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主要功能定位为推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本文认为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本原则,即设立、人员和服务自由原则,其中包括了欧盟基本法所赋予的人员、资本、服务、商业存在等的自由;第二种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相互承认原则,它是监管原则第二层的基本原则和母原则,第二层是母国控制原则、最低限度协调原则、一次性原则。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显着特性主要包括:规则框架的系统化;保障机制的强势性;数字贸易和信息数据规则的前瞻性;所涉刑事法律的统一性;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便利性。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主要特征就是其单一市场立法。单一市场立法特征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模式下的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差异所在。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呈现出内容齐全、结构严谨的特征,规则框架内部协调、调整有序。近年来,欧盟致力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数字贸易及信息数据转移方面的立法和成员国间的协调机制。欧盟通过制定《市场滥用条例》等具有直接适用法律效力的条例,在欧盟所有国家统一其有关市场滥用等刑事犯罪的法律。金融服务领域刑事法律规则的协调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独有特征。一直以来,欧盟通过贯彻落实其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统一和协调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并通过诸多保障机制以及数据一体化实现跨境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便利化。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欧盟金融服务贸易的法治体系,其中包括法律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近年来,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运行,更加关注金融服务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关注数字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发展,关注英国退出欧盟后对欧盟规则及其基础设施、金融公司和金融服务的重要影响,如金融机构的“统一护照”问题。对于解决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止步不前问题,欧盟的金融服务法治建设对于重塑新时代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具有重要的路径和经验价值。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点是“开放”,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早已基本完成设立和服务自由化目标,进阶为协调和法治运行阶段。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立法活跃度高于北美区域规则,组织机制保障了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立法活动。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是另一极具代表性的区域规则。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起步较早,是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之外的第二大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系,同时与欧盟规则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曾直接影响并作用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相关规则。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体系历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墨加协定》两代。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起源于双边,融合于多边规则,成熟于区域规则,运用于诸边规则。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在与欧盟规则的冲突中相互影响,在诸边谈判中,不断相遇、冲突、协调、整合,逐步形成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共识。可以说,北美区域是美国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要根基和规则前沿。研究北美区域贸易规则和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离不开对美国贸易政策以及美国国内贸易政策决策机制层面的研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依然深深根植于美国贸易政策之中,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重燃热情。其中的原因,正是来自于贸易保护政策在历史上对美国经济振兴尤其是工业化及高新技术发展中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的“美好回忆”。在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前,美国的一些贸易协定都涉及金融服务。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起源于双边自贸协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成熟于区域自贸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发展于《美墨加贸易协定》。同时,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由于其属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特征,不断在美国的双边以及其主导的大型贸易协定中输出。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法相类似。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方面,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类似情况”标准,到《美墨加协定》标准的主要核心国民待遇对象的非歧视性原则,后者在“类似情况”的界定方面更加清晰。市场准入原则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章节没有专列市场准入条款,而是在第1403条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第1404条跨境贸易中加以纪律约束。《美墨加协定》第17.5条专门设定了市场准入条款,原则上规定了数量限制的纪律。透明度原则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411条规定了提前向所有利害方通过官方出版物、其他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公布拟采取的任何普遍适用的措施等具体规定,《美墨加协定》第17.13条规定了相关措施的透明度和行政管理纪律,在利害关系人的程序和实体权利方面比前者更加具体和细致。审慎例外原则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允许“合理”的审慎目的的措施,《美墨加协定》通过明确列举扩展了“审慎原因”的范围并做了限制性条件,采纳了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附件》第2条国内法规(a)款关于审慎例外的规定。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美墨加协定》金融服务章节的附件三突显出互惠和对等原则的趋势,呈现北美区域规则向双边规则收缩的现象。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显着特性主要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立法模式;创新负面清单模式的特色;关注投资者权利的特征;东道国和母国管理权的平衡。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领域已经形成了除欧盟模式外的另一种最主要的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源自于其自由贸易协定的立法模式。在数据转移、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准入、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等规则方面处处体现了对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和自由化的价值取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创新了不符措施清单的立法技术,对于降低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提升缔约方的措施管理及透明度水平具有重要的制度创新价值。关注金融服务投资者的权利是历代北美金融服务规则的特色,符合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强国的政策需求。尤其是在《美墨加协定》对申请和审批措施管理的程序性规定的强化后,这一特色更为凸显。此外,东道国和母国的管理权是一个矛盾体,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逐步形成了两者相平衡的特色。《美墨加协定》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改为21世纪高标准的新协定以支持互惠贸易。这一协定还将成为特朗普政府美国贸易协议的模板,影响美国的双边、区域、诸边及多边贸易协定。最新的《美墨加协定》被评价为引领了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进入新的规则标准阶段。尤其是在数据本地化限制、审慎例外的明确性、跨境服务规则的改变、措施管理的透明度,特别是负面清单的制定技术等方面。相比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美墨加协定》对数量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更广。欧盟模式有其高标准,但由于经济联盟和政治联盟的起点较高,对于其规则的整体性移植具有土壤适应性的问题。而《美墨加协定》所代表的北美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更具有制度的灵活性。然而,《美墨加协定》中毒丸条款等设置,对域外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与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一体化机制纪律中对于不得牺牲外部成员准入程度和机会的原则发生了背离,值得警惕。本文的立足点是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中国的启示。欧盟和北美区域是世界最大金融市场,其规则体系引领着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风向标。欧盟和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引领着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重塑。长期以来,这两大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各成一体、发展迥异,又能够以差异化模式共存于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之下。同时,也一直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掌握规则的话语权,在双边、诸边经贸协定中不断输出其所代表的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这些趋势集中在数据存储和传输、个人信息保护、监管合作、措施管理透明度、审慎例外明确化、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以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安全的平衡、东道国和母国管理权的平衡。欧盟和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在中国对外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条款及其保留措施的谈判,对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升级,以及国内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及监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启发意义。截止目前,商务部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公布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7个,涉及国家和地区25个。作为目前中国签订的开放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首次设立了金融服务专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谈判高标准的自贸协定提供了参考和经验。此外,韩国与美国和欧盟分别都已签订了自贸协定,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国迈进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条款设置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似。在支付和清算系统、透明度条款、数量限制规则方面标准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标准。但是跨境金融服务、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新金融服务、自律组织等条款的缺失,使得《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仍低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对于第二代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美墨加协定》标准而言,《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金融服务条款在数据存储和移动、透明度和措施的管理、跨境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区域规则对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升级具有借鉴价值。对内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属于国内不同关税区间的自由贸易协议。一是并未单独专设章节,二是条款规则参照《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范式,总体上看,较为落后和粗糙。此外,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附件与《美墨加协定》等负面清单范式差别较大。对于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展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加强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体系化;二是金融服务涉及措施的管理模式上,加强措施清单的制定技术和国际对标;三是借鉴欧盟经验在原有侧重内地对港澳开放的范式下,转变为内地和港澳单一市场的建设。因其系国内不同关税区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一特殊属性,朝着单一市场发展值得期待。对于国内关税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欧盟模式对于促进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监管的合作和协调具有一定的启示。通过国内自贸试验区对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发展趋势进行压力测试。提升国内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措施的管理和透明度,逐步改善营商环境,形成具有推广作用的金融服务措施管理标准和最佳实践。《美墨加协定》加强了对金融服务措施的管理和透明度的程序以及实体要求,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程序和实体权利的保护趋势明显,体现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于金融服务市场主体的关注。国内自贸试验区在金融服务相关申请、材料补充、通知、流程管理、反馈机制等方面除了现有阶段的一站式服务这类便利化措施外,还应当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提升措施管理的标准和透明度,制定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管理最佳实践并积极加以推广。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一是在形式上应参考《美墨加协定》附件等趋势,以行业及各项不符措施为分类标准。二是在条目上对接国际标准。在制定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时运用国际投资者熟悉的体例和话语体系,主动融入国际规则标准。三是建议单独制定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负面清单,与国际规则高度对接。欧盟在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中的诸多保障机制在国内自贸试验区的土壤中更具适应性,同样值得借鉴。
伍缙[8](2019)在《A投资公司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兴起助推了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类企业在初创阶段面临的资金链紧张困难给风险投资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较弱,其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较差,现有投资公司中无论国有投资平台、混改平台或私有化平台,均存在内部风险管理策略不完善,项目尽调过程发现问题的能力差、商业模式分析不透彻、主要风险点判断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对具体风控要素把控不到位,风控能力较弱。A投资公司是由国有企业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既有国有资本的信用背书,又有民营资本的行业经验和工作效率,但和所有风险投资公司一样,拥有出色的风险管理水平才是其核心竞争力,如何切实提高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详细梳理了风险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管理理论,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当前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是建立好投研团队,做好投资标的的行业分析及基本面分析;制定好风险管理策略;据此作出投资决策;执行好风险投资指令;在投后做好对项目的跟踪、事后修正及项目退出后做好风险评价等。风险管理中要关注:调查时要深入了解项目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对项目的商业模式深入分析;对数据分析不能流于表面,要抓住主要矛盾;对行业理解要深入,要知道企业在发展到什么阶段的时候会遇到瓶颈;在单次投资成功后,要提防投资成功的锚定心理;在风险管理中要做压力测试;投资不能过于集中;设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及应急预案等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2个具体案例分别对A投资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时因投资决策失误和因投后管理失误等风险管理问题分别举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A投资公司要在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时,事前做好项目接洽时沟通中的风险管理,项目尽职调查时完成对标的公司组织架构、历史沿革、企业家背景等事项的深入考察,对标的公司的产品及商业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对标的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做好风险因素分析等;事中做好风险因素分析,并作出相关决策;投后阶段要进行专业化分工,打造全业务增值服务等。A投资公司的整体风险管理要做到项目接洽时加强对项目计划书可行性分析,考虑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尽职调查中由财务尽调、业务或市场尽调、法律尽调三个模块进行深入完整调查,并各自独立发表意见;投后管理时应提高管理意识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和管理架构,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等结论。由此,A投资公司以及与A投资公司类似的风险投资公司,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随经济大环境的好转取得更好的发展。
董屹宇[9](2019)在《风险资本、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变革和新兴业务不断兴起,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的阶段,技术创新已成为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项高度依赖于资本的投资过程,寻找与其相匹配的资本形态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风险资本能够在企业早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然而,如何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发挥我国风险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目标。以往文献在分析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时大多是基于整体行业或某类行业,忽视了不同类型行业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性。此外,现有研究对于风险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机制考察也不够充分,特别是由于风险资本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和难退出性,除了直接提供资金之外,它更有动机作为积极的投资者参与被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进而减少投资风险。但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在风险资本和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作用的行业间差异。那么,在考虑了行业特征和性质的差异后,我国风险资本对于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均能有效发挥促进作用?风险资本进入企业后是否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公司治理进而实现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效果?不同行业中具体的治理安排在风险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传导效应是否有所差异?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回答有助于厘清风险资本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风险资本充分发挥积极股东的治理效应,也对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2007-2015年中小板与创业板中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样本企业按照所处行业要素密集的差异性进行划分,即将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此基础上,本文同时考虑创新投入以及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产出,对不同行业中风险资本能否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两类创新产出水平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本文探讨公司治理是否是上述影响关系背后有效的作用机理。具体而言,先从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五个维度选择评价指标,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来衡量企业公司治理的整体水平和各维度的治理安排;再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对各行业中风险资本能否通过影响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或两类产出产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在不同行业中风险资本为促进技术创新而选择的具体治理安排的差异性,本文利用公司治理各分类指数,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中,各维度的治理安排是否在风险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对处于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企业而言,风险资本对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突破式创新产出和渐进式创新产出发挥的促进作用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而言,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风险资本仅能够对渐进式创新产出水平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风险资本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以及突破式创新产出水平;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风险资本同样对创新投入和突破式创新产出能够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对渐进式创新产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上市后的产出水平的影响。(2)在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中,风险资本均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公司治理综合水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即公司治理能够在风险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但是具体到创新投入以及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产出方面,公司治理在上述关系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3)将公司治理细分为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五个部分,并分别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中,上述治理部分是否在风险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将公司治理分类之后,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企业中,不同治理部分发挥的中介效应有所差异。(4)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五个治理部分中,风险资本对于企业渐进式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仅能通过提高企业股权治理水平来实现。对比三个行业,该行业中,风险资本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通过的治理维度数量最少。(5)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在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五个治理部分中,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股权治理水平和经理层治理水平实现。对比三个行业,该行业中,风险资本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通过的治理维度数量居中。(6)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在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以及信息披露五个治理部分中,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可以通过提升企业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水平实现。对比三个行业,该行业中,风险资本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通过的治理维度数量最多。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分析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时,从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视角展开研究。首先按照要素密集度对被投资企业所处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并对每类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风险资本对不同行业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这拓展了现有对风险资本相关研究的研究视角。(2)本文对技术创新进行细分,区分为创新投入、突破式创新产出和渐进式创新产出。先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两类创新产出的特征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风险资本在各行业中对上述创新的细分是否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丰富了风险资本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内容。(3)在对不同行业中公司治理的中介传导效应进行分析时,本文将公司治理细分为股权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以及经理层治理和信息披露五个维度。并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中,各维度的治理安排是否在风险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进行实证检验。这丰富了不同行业中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内容。(4)本文在构建公司治理综合评价指数时,采用熵权法对各层级指标权重进行分配。从而保证在不损失有关指标变量的基础上,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主观判断对公司治理综合水平和各维度治理水平的影响。这优化了公司治理指数的构建方法。
路媛媛[10](2019)在《宏观经济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了近10%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逐渐放缓,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6%,2008年GDP降为9.7%,到2010年又上升至10.6%,2017年再次下降为7.1%。由此可见,我国经济近十年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我国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各种政策,如“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一带一路”、“三去一降一补”等措施,这些政策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饶品贵等,2017)。那么,在面对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通过怎样的内部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已习惯于外延式发展模式的中国企业,如何转变发展模式,不仅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和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创新活动,不同于一般投资活动,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结果不确定性高等特征。另外,研究阶段费用化和开发阶段满足条件后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使其不仅是成本费用的组成部分,更是企业战略发展的体现。故创新活动不仅影响着企业短期收益,也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因此,基于中国当前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剖析企业创新规律、内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对切实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学界对于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现有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已有对创新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微观层面(Manso,2011;李春涛和宋敏,2010;余明桂等,2016;石晓军和王骜然,2017;周铭山和张倩倩,2016;Balsmeier et al.,2017;赵子夜等,2018)。虽然宏观层面的研究近几年也日益增多,但是大多是针对某一政策或制度环境对创新或研发投入的影响,如产业政策(余明桂等,2016;黎文靖和郑曼妮,2016;谭劲松等,2017;杨国超等,2017)、财政政策(Klette&Moen,2000;张杰等,2015;王刚刚等,2017;郭玥,2018)、金融环境(Hsu et al.,2014;唐清泉和巫岑,2015;钟腾和汪昌云,2017)等,较少考察宏观经济整体变动对创新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已有研究较少将管理层动机纳入宏观经济变动对创新的影响机制中,然而创新更多体现的是管理层的意志,当企业面临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层出于何种动机进行创新,不同的创新动机下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现有文献对此尚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探索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变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以期丰富宏微观交叉学科的研究。本文将宏观经济变动与微观企业创新行为相结合,从可预测性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不可预测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个维度,研究了其对创新的影响机制、作用路径及其经济后果,试图揭开宏观经济变动下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面纱,以期对规范企业创新行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共分七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边际贡献。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本章首先回顾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其次,梳理并评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文献基础。第三章为宏观经济变动与创新现状分析。本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经济政策变动情况以及我国宏观研发投入和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在创新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经济发展对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章首先,考察了经济发展形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和代理水平下经济发展形势对创新影响的选择效应;然后,分析和检验了经济发展对创新影响的机制和可能路径,即外部市场机制和内部资源配置机制,产品市场需求路径、金融市场融资成本路径、金融化挤出路径和规模扩张挤出路径;最后,检验了经济发展对创新可持续性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经济发展对创新在特定分位点的边际效应。研究发现:(1)总体上,创新表现为逆周期性,即经济发展形势越好,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越少。(2)创新逆周期性存在选择效应,即在非国有企业和较低公司治理水平的企业中更加显着。(3)创新逆周期性是通过内部资源配置机制中的“金融化”和“规模扩张”对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4)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创新可持续性发展,即经济增长越快,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越快,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5)创新逆周期性并未显着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率,即创新绩效不高;同时,分位数回归显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中的非发明专利的逆周期性均呈现出随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发明专利的逆周期性随分位数增大呈现倒U型趋势。第五章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章将管理层动机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对创新影响的分析框架中,首先,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从经济后果角度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与创新投入产出率的关系,以证实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代理动机”机制;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选择效应,并对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代理成本和内部控制进行分组,以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后,进一步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可持续性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越多,但是创新产出仅仅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增加,这说明企业存在策略性创新的动机。(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是基于管理层的“代理动机”,表现为更低的创新投入产出率和企业价值;(3)分组检验发现,创新投入产出率在高代理成本企业和低内部控制质量企业中更低。(4)从发展趋势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负面影响。第六章研究了宏观经济变动对创新影响的经济后果。本章遵循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理论逻辑,试图通过经济后果的检验,进一步论证其影响机制,即从政府资源配置角度检验经济发展对创新影响的经济后果,以证实导致创新逆周期性的短视行为的内在机制,从信息中介分析师角度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的经济后果,以证实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创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形势越好,创新性越强的企业并未获得政府补贴的支持,且该效应在非国企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显着。该结论说明了政府在经济发展繁荣期,并未对创新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而强化了企业的短视行为,导致了创新逆周期现象的存在,也印证了第四章的机制分析。(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分析师对创新行为的关注,且该效应在高研发强度和创新持续时间长的企业中更加显着。该结论说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创新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进而引起了更多分析师的关注,该结论与第五章的机制分析相一致。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相关政策建议和研究不足。本文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扩展了宏观经济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本文从宏观经济整体变动的两个维度,即可预测性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不可预测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考察了其对创新的影响,弥补了既有研究仅从某一特定宏观经济因素(如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研究其对研发投入或创新影响的不足。第二,深化了宏观经济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研究。本文从市场机制、管理层动机、政府职能和信息中介等角度着重分析了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弥补了现有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分析不够清晰的缺陷,深化了宏观经济对企业创新决策行为影响机制和路径的研究。第三,分析了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边际效应。本文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边际效应,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了经济发展对创新在特定分位点的边际效应,并得出创新投入和非发明专利的逆周期性随分位点增大而增大,而发明专利则表现为倒U型的结论。该方法更加清晰的认识了创新变动的边际效果,弥补了OLS回归因剔除异常值,而损失掉重要的信息,从而可能影响估计结果的不足。第四,发挥了一定政策启示作用。本文得出创新具有逆周期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创新是基于管理层代理动机的核心结论,并证实了创新的逆周期性是因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更加短视,将更多资本配置到风险小、收益快的非创新领域,对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管理层出于代理动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增大时进行策略创新,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创新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为管理层进行策略式创新提供了更为隐蔽的条件。该结论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在经济发展繁荣期,建立长效创新机制,避免企业短视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启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不仅要看到经济政策在维持经济平稳发展中所发挥积极,还要重视由于频繁颁布或调整经济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引发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而言,面对宏观经济的变动需要客观认识企业创新动机,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2002年国际风险投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国际风险投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两岸关系研究的路径:以经促统 |
1.2.2 对台工作的政策受众与场域:台青与两岸青创基地 |
1.2.3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经济治略与社会融合理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章节安排 |
1.4.5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目标与理论建构 |
2.1 分享经济机遇 |
2.1.1 以经促统 |
2.1.2 对台工作配合发展中国大陆经济 |
2.2 深化经济社会融合与促进政治认同 |
2.2.1 化敌为友与社会整合 |
2.2.2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观与实践 |
2.2.3 从融合到认同 |
2.2.4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两岸青创基地三阶段政策目标 |
2.3 两岸青创基地政策执行与政策影响评估指标建构 |
2.3.1 两岸青创基地分类 |
2.3.2 政策执行力1:营运理念 |
2.3.3 政策执行力2:台湾青年进驻状况 |
2.3.4 台青意向先期调查结果 |
2.3.5 台青问卷调查指标 |
2.3.6 “分享机遇”评估指标:台青发展状况 |
2.3.7 “社会融合”评估指标 |
2.3.8 “政治偏好转变”评估指标 |
第三章 两岸青创基地运作现况 |
3.1 两岸青创基地分布 |
3.2 台青进驻状况 |
3.3 两岸青创基地类型与发展现况 |
3.3.1 天使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2 企业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3 园区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4 空间型两岸青创基地 |
3.3.5 实验型两岸青创基地 |
3.4 小结:两岸青创基地的营运挑战与转型 |
3.4.1 分享机遇效果衰退:两岸青创基地招募台青成果进入高原期 |
3.4.2 营运模式具经济吸引、社会融合发展潜力案例 |
3.4.3 其他两岸青创基地的转型 |
3.4.4 青创基地营运困难,但26条对台措施政策补助门坎过高 |
第四章 两岸青创基地的融合发展作用:台青意向调查 |
4.1 受访者基本数据 |
4.1.1 两岸青创基地是否真的接触到台湾青年世代? |
4.2 两岸青创基地对台青融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影响 |
4.2.1 台青赴陆发展理由 |
4.2.2 发展阶段 |
4.2.3 创业挑战 |
4.2.4 是否准备撤离大陆市场? |
4.3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态度 |
4.3.1 归属认知 |
4.3.2 他我之隔 |
4.3.3 对31 条与26 条对台措施的观感 |
4.3.4 最不适应中国大陆的主要因素 |
4.4 两岸青创基地与台青的政治态度 |
4.4.1 统独观点 |
4.4.2 国族认同 |
4.4.3 投票行为与政党偏好 |
4.4.4 厘清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4.5 小结 |
4.5.1 两岸青创基地接触到更多长期在陆的“资深台青” |
4.5.2 市场前景是台青赴陆发展的主要考虑 |
4.5.3 创业台青发展阶段与主要挑战 |
4.5.4 两岸青创基地吸纳人文、艺术设计领域的基层就业台青 |
4.5.5 台青发展挑战与回流与否与中国大陆景气较为相关 |
4.5.6 两岸青创基地不是影响台青政治态度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两岸青创基地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论化与实践的启示 |
5.1 经济劝诱 |
5.2 社会融合 |
5.3 政治偏好转化 |
5.4 后新冠肺炎时期台青的迁徙与两岸青创基地政策的可持续性 |
5.4.1 大陆仍具吸引力,但吸引、融合台青相关政策配套需更细致 |
5.4.2 强化“青创基地经理人”、“台湾媒介团体”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清单汇总表 |
附录2:两岸青创基地经营团队问卷 |
附录3:两岸青创基地台湾青年问卷 |
致谢 |
(3)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
1.1.2 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1.1.3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架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综述 |
2.1 气候投融资概念内涵 |
2.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研究 |
2.2.1 政策制定研究 |
2.2.2 与气候投融资相关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
2.2.3 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2.3 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 |
2.3.1 气候效益评估 |
2.3.2 经济性评估 |
2.4 气候风险管理研究 |
2.5 小结 |
3.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3.1 国际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 |
3.1.1 国际气候投融资体系概述 |
3.1.2 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
3.2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的经验 |
3.2.1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
3.2.2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要素 |
3.3 中国气候投融资体系发展现状 |
3.4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要素分析 |
3.4.1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的管理体制 |
3.4.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的关键问题 |
3.4.3 利益相关方对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要素的意见 |
4. 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方法 |
4.1 国外政策评估制度 |
4.1.1 日本政策评估制度 |
4.1.2 英国政策评估制度 |
4.1.3 美国政策评估制度 |
4.1.4 欧盟政策评估制度 |
4.2 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体系构想 |
4.3 气候投融资政策的额外性评估 |
4.3.1 气候投融资政策额外性评估的框架 |
4.3.2 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讨论 |
4.3.3 绿色债券的额外性讨论 |
5.气候投融资政策制定的经济要素 |
5.1 制定气候投融资激励政策考虑的经济因素 |
5.2 气候投融资项目贴现率的研究 |
5.2.1 贴现率研究的意义 |
5.2.2 商业气候项目贴现率的确定 |
5.2.3 社会气候项目贴现率的确定 |
5.2.4 贴现率的创新:递减的贴现率 |
5.2.5 通过降低贴现率促进气候投融资:案例分析 |
5.3 基于项目层面的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 |
5.3.1 海上风电案例 |
5.3.2 海堤工程气候适应项目案例 |
6. 气候投融资标准及工具 |
6.1 金融市场投融资工具及资金来源概述 |
6.2 绿色金融标准及对发展气候投融资的启示 |
6.3 潜在气候投融资工具及其政策意义 |
6.3.1 气候债券 |
6.3.2 气候信贷 |
6.3.3 气候基金 |
6.3.4 气候股权融资 |
6.3.5 环境权益市场 |
7. 气候风险管理 |
7.1 气候风险概述 |
7.2 通过保险转移气候风险 |
7.2.1 环境保险背景 |
7.2.2 气候风险保险 |
7.3 市场主体气候金融风险管理 |
7.3.1 金融监管部门气候风险管理路径:以英国央行为例 |
7.3.2 保险公司气候风险评估框架 |
7.3.3 企业责任投资与信息披露回顾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8.1.2 气候投融资政策评估方法 |
8.1.3 气候投融资标准及潜在工具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件: 气候投融资金融机构与能源企业领导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2.1 创业决策逻辑的内在机理 |
1.2.2 创业决策逻辑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提出创业决策核心构念 |
1.4.2 揭示创业决策机制 |
1.4.3 阐明创业决策变化规律 |
1.4.4 甑别创业者的特征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创业理论 |
2.1.1 创业机会视角 |
2.1.2 企业成长过程视角 |
2.1.3 创业决策逻辑 |
2.1.4 创业理论述评 |
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1 感知的行为控制 |
2.2.2 创业自我效能感 |
2.2.3 感知性创业控制 |
2.2.4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
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1 网络结构 |
2.3.2 社会资本 |
2.3.3 创业生态系统及新创企业 |
2.3.4 社会网络理论的述评 |
2.4 技术创新理论 |
2.4.1 创新战略及过程管理 |
2.4.2 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组织 |
2.4.3 技术创新的组织惰性 |
2.4.4 技术创新与组织述评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主要假设 |
3.1 创业条件感知与感知性创业控制 |
3.1.1 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 |
3.1.2 创业资源约束的感知 |
3.1.3 利益相关方压力的感知 |
3.2 感知性创业控制与创业决策逻辑 |
3.2.1 感知性创业控制相关的关键概念 |
3.2.2 感知性创业控制与创业决策 |
3.3 不同群体创业者的特征差异及其影响 |
3.3.1 创业者的学习能力 |
3.3.2 创业者的先验知识 |
3.3.3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 |
第四章 量表开发与实证研究 |
4.1 研究样本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样本 |
4.2 量表开发与变量测量 |
4.2.1 新量表的开发 |
4.2.2 成熟量表的选用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3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4.4 研究假设的验证 |
4.4.1 创业条件感知作为自变量 |
4.4.2 感知性创业控制的中介作用 |
4.4.3 创业者特征的调节效应 |
第五章 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性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过程视角 |
5.1.2 案例选择 |
5.1.3 数据收集 |
5.2 数据编码 |
5.2.1 创建决策事件列表 |
5.2.2 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编码 |
5.3 分析战略 |
5.3.1 案例内两种逻辑的应用 |
5.3.2 案例间两种逻辑的比对 |
5.3.3 两种逻辑的共存与交互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创业条件客观不确定性的影响 |
6.1.1 基于事件的决策 |
6.1.2 基于创业机会的决策 |
6.1.3 基于感知性控制的决策 |
6.2 创业者特征主观不确定性的影响 |
6.2.1 创业者特征和精英与草根创业 |
6.2.2 精英与草根决策逻辑差异的表现 |
6.2.3 精英与草根决策逻辑差异的根源 |
6.3 创业决策逻辑的动态性模型 |
6.3.1 混合决策逻辑 |
6.3.2 转换触发条件 |
6.3.3 动态决策模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理论贡献 |
7.1.1 提出创业决策的核心构念 |
7.1.2 发展创业决策逻辑的混同模式 |
7.1.3 提出创业者的跃升路径 |
7.2 实践应用与展望 |
7.2.1 助力创业政策制定 |
7.2.2 提示创业教育本质 |
7.2.3 为创业者建言指路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建议 |
7.3.1 研究数据与样本 |
7.3.2 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创企业及其决策逻辑》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多市场接触的相关研究 |
一、多市场接触的定义、分类与研究层次 |
二、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 |
三、多市场接触的影响因素 |
四、多市场接触的作用效果 |
五、多市场接触作用效果的情景因素 |
六、文献评述 |
第二节 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一、企业创新的内涵与分类 |
二、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 |
三、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基础观 |
二、组织学习理论 |
三、制度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 |
第一节 研究视角的选择与研究构思 |
一、知识资源竞争的特殊性 |
二、“相互克制”效应的边界 |
第二节 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基本假设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的选择 |
二、市场选择 |
三、数据来源 |
四、变量的说明 |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估计方法 |
二、多市场接触基本假设的检验 |
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多市场接触下企业创新的合作与竞争 |
二、企业类型在合作机制中作用 |
三、创新水平在竞争机制中作用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说明 |
二、变量的说明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估计方法 |
二、实证检验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市场接触影响企业创新的情景因素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
一、外部环境: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
二、外部环境: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作用 |
三、企业特征: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
四、高管特征:高管海外背景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说明 |
二、变量的说明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估计方法 |
二、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研究贡献 |
第三节 管理启示 |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相关理论 |
2.1 风险投资相关理论 |
2.1.1 风险投资的含义 |
2.1.2 风险投资的阶段划分 |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2.2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
2.2.1 传统财务投资决策方法 |
2.2.2 综合决策方法 |
2.3 多维决策基本原理 |
2.3.1 多维决策特点 |
2.3.2 多维决策规则 |
2.3.3 多维决策属性 |
第三章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X创投公司基本概况 |
3.1.1 组织构架 |
3.1.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基本流程 |
3.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现状 |
3.2.1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 |
3.2.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
3.2.3 X创投公司已投资项目运行现状 |
3.3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决策绩效分析 |
3.3.1 X创投公司已投资项目绩效回顾分析 |
3.3.2 X创投公司绩效同业对比分析 |
3.4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
3.4.2 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4.3 投资决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X创投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目标和原则 |
4.1.1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目标 |
4.1.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
4.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选择 |
4.2.1 传统财务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局限性 |
4.2.2 综合决策方法的局限性 |
4.2.3 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的特点 |
4.2.4 实施多维评价模型的必要性 |
4.3 风险投资多维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1 评价指标与项目决策方法之间的关系 |
4.4.2 传统项目投资决策采用的评价指标 |
4.4.3 现有风险投资项目决策采用的评价指标 |
4.4.4 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项目评价指标 |
4.4.5 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5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权重和评分方法 |
4.5.1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4.5.2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评分方法 |
4.5.3 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指标评分方法 |
第五章 X创投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应用分析 |
5.1 拟评价项目介绍 |
5.1.1 QC项目基本情况 |
5.1.2 QC项目股权结构 |
5.1.3 QC项目所处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 拟评价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
5.2.1 评价指标分析 |
5.2.2 项目综合评价 |
5.2.3 多维评价模型决策结果 |
5.3 多维评价模型模拟应用结果分析 |
5.3.1 X创投公司现行投资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
5.3.2 投资决策方法对比分析 |
5.4 应用多维评价模型的实施障碍和保障措施 |
5.4.1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实施障碍 |
5.4.2 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多维评价模型的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研究 ——以欧盟和北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梳理 |
一、金融服务的相关定义与功能定位 |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特征与评估 |
三、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效应与风险 |
第二节 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与问题 |
一、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发展进程 |
二、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法律架构 |
三、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存在的问题 |
四、对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与阐释 |
第二章 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供给侧效应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纪律约束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三种机制的厘清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纪律的文本表述 |
第二节 区域规则的需求与供给 |
一、萨伊定律对区域规则的借鉴与启示 |
二、区域规则需求的回应和供给的裨益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溯源与流变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功能与局限 |
第三节 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价值考量 |
一、优化与升级其他金融服务贸易规则 |
二、因应贸易壁垒与规则碎片化的问题 |
三、放大区域金融服务贸易的整体效应 |
第四节 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与其他规则的互动 |
一、多边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区域规则的融解 |
二、欧盟与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冲突协调 |
第三章 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 |
第一节 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概述 |
一、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立法特征 |
二、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法律渊源 |
三、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运行发展 |
第二节 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 |
一、设立和提供服务自由原则 |
二、相互承认原则 |
三、母国控制原则 |
四、最低限度协调原则 |
五、一次性原则 |
第三节 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显着特性 |
一、规则框架的系统化 |
二、保障机制的强势性 |
三、数据规则的前瞻性 |
四、刑事法律的统一性 |
五、跨境规则的便利性 |
第四节 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新发展及评述 |
一、聚焦于消费者与投资者保护的趋势 |
二、数字贸易与信息数据一体化的趋势 |
三、国际金融机构软法标准的引入趋势 |
四、英国脱欧后的影响及欧盟规则评述 |
第四章 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 |
第一节 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概述 |
一、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政策背景 |
二、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脉络梳理 |
三、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架构体例 |
第二节 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基本原则 |
一、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原则 |
二、市场准入原则 |
三、透明度原则 |
四、审慎例外原则 |
第三节 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显着特性 |
一、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立法模式 |
二、负面清单创新模式的立法技术特色 |
三、对金融服务投资者的权利保护倾向 |
四、东道国和母国管理权相平衡的导向 |
第四节 北美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新发展及评述 |
一、保险规则的政策差异趋势 |
二、审慎监管及透明度的发展 |
三、数字贸易规则的变化趋势 |
第五章 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总体趋势的评述 |
一、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溢出趋势 |
二、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价值多元趋势 |
三、审慎例外和国际软法标准的融合化 |
四、国际法义务和国内法措施有效联结 |
五、普遍关注投资者与消费者权利保护 |
第二节 对外自贸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建议 |
一、对外自贸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评析 |
二、对外自贸协定金融服务贸易谈判的关注焦点 |
第三节 内地与港澳CEPA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升级 |
一、CEPA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现状与发展 |
二、欧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对CEPA的借鉴 |
第四节 国内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对标 |
一、区域金融服务贸易规则新标准的压力测试 |
二、国内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贸易规则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A投资公司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投资主体 |
2.1.2 风险投资特征 |
2.1.3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
2.1.4 风险评估方法 |
2.1.5 风险管理 |
2.1.6 风险规避工具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关于风险投资业务的研究文献 |
2.2.2 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 |
2.3 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
2.3.1 当前风险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流程 |
2.3.2 当前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 |
第3章 A投资公司投资决策及投后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3.1 A投资公司概况 |
3.1.1 A投资公司基本情况 |
3.1.2 A投资公司组织构架 |
3.1.3 A投资公司风控问题调查方法 |
3.2 A投资公司风险管理中投资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分析 |
3.2.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3.2.2 深圳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
3.2.3 深圳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退出及收益情况 |
3.2.4 深圳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3.3 A投资公司风险管理中投后管理失误的典型案例分析 |
3.3.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3.3.2 标的公司业务情况 |
3.3.3 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
3.3.4 标的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
3.3.5 A投资公司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做出的项目风险分析 |
3.3.6 A投资公司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做出的投资决策 |
3.3.7 A投资公司该投资项目现状分析 |
3.4 对两个投资案例进行风险管理分析总结 |
3.4.1 事前风险管理分析 |
3.4.2 事中风险管理分析 |
3.4.3 投后风险管理分析 |
第4章 A投资公司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
4.1 项目接洽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
4.2 尽职调查中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
4.3 投后管理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风险资本、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2.1 技术创新 |
1.2.2 风险资本 |
1.2.3 公司治理 |
1.2.4 生产要素以及要素密集度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综述 |
2.1.1 风险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综述 |
2.1.2 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综述 |
2.2 风险资本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的研究综述 |
2.2.1 风险资本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的动因研究 |
2.2.2 风险资本对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
2.3 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
2.3.1 所有权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3.2 董事会结构与运行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3.3 经理层激励制度设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4 有关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研究综述 |
2.4.1 行业差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2.4.2 有关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3.1 技术创新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3.1.1 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制度背景 |
3.1.2 企业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
3.1.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3.2 风险资本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3.2.1 我国风险资本产生的制度背景 |
3.2.2 风险资本理论基础 |
3.2.3 我国风险资本发展现状 |
3.3 公司治理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3.3.1 我国企业开展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 |
3.3.2 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3.3.3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行业差异性视角下风险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4.1.2 资本密集型行业中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4.1.3 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风险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 研究设计 |
4.2.1 主要变量选择 |
4.2.2 模型设计 |
4.2.3 样本与数据 |
4.3 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5章 公司治理发挥中介效应的分行业有效性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风险资本对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 |
5.1.2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5.1.3 风险资本、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公司治理指数构建 |
5.2.2 中介效应及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设计 |
5.2.4 样本与数据 |
5.3 实证检验结果 |
5.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2 资本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3 技术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小结 |
第6章 公司治理细分维度的中介效应行业差异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样本与数据 |
6.3 实证检验结果 |
6.3.1 劳动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6.3.2 资本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6.3.3 技术密集型行业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对被投资企业的政策建议 |
7.2.2 对风险资本机构的政策建议 |
7.2.3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宏观经济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贡献 |
2.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周期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实物期权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行为文献回顾 |
2.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行为文献回顾 |
2.2.3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回顾 |
2.2.4 简要评述 |
3.宏观经济变动与创新现状分析 |
3.1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现状分析 |
3.3 我国研发投入现状分析 |
4.经济发展对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4.2.2 经济发展对创新影响的选择效应 |
4.3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模型设计 |
4.3.3 变量定义 |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5 经济发展对创新影响机制检验 |
4.6 进一步分析 |
4.6.1 经济发展对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 |
4.6.2 经济发展对创新投入产出率的影响 |
4.6.3 分位数回归 |
4.7 稳健性检验 |
4.7.1 替换宏观经济变量 |
4.7.2 变换模型 |
4.8 研究结论 |
5.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模型设计 |
5.3.3 变量定义 |
5.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5 经济政策不确定对创新影响机制检验 |
5.5.1 代理成本分组检验 |
5.5.2 内部控制分组检验 |
5.6 进一步分析 |
5.6.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 |
5.6.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创新可持续性 |
5.7 稳健性检验 |
5.7.1 替换宏观经济变量 |
5.7.2 变换模型 |
5.8 研究结论 |
6.宏观经济变动对创新影响的经济后果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政府补助 |
6.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与分析师跟踪 |
6.3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模型设定 |
6.3.3 变量定义 |
6.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回归结果分析 |
6.5 进一步分析 |
6.5.1 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与政府补助的差异性分析 |
6.5.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创新与分析师跟踪差异性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变换变量 |
6.6.2 变换模型 |
6.7 研究结论 |
7.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2002年国际风险投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2]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上海、江苏之两岸青创基地为例[D]. 李国正(Kuo-Cheng Lee). 北京大学, 2021(09)
- [3]中国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的要素研究[D]. 丁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新创企业决策逻辑的研究 ——基于感知性创业控制的视角[D]. 刘济浔.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5]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 ——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王亚娟.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X创投公司风险投资项目决策方法应用研究[D]. 王瑞珍.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7]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规则研究 ——以欧盟和北美为例[D]. 钱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A投资公司风险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伍缙. 南昌大学, 2019(01)
- [9]风险资本、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要素密集度行业差异性的研究[D]. 董屹宇.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2)
- [10]宏观经济变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 路媛媛.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