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广校生源滑坡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杰钦[1](2019)在《湖南省湘西州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在世界减贫历上称得上是个传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等三大攻坚战,把精准脱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写进我国“十三五”规划经济工作内容,要求从过去的“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群“不愁穿、不愁吃,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三方面有基本保障”,全国所有贫困县(市)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要贯彻落实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破解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湘西州J市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地带,是国家级贫困县级市,也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本文基于基层扶贫开发实践视角,以精准扶贫与开发性扶贫等思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J市6个乡镇8个样本贫困村的贫困农户进行近一个半月的实地调查,从贫困农户基本信息、开发性金融扶贫实施情况、政策实施满意度等方面对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开发性金融扶贫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的主要调查内容有:(1)通过实地深入调研剖析了 J市的基本市情、贫困规模和贫困特征,并归纳整理了开发性金融扶贫具体实施情况及成效,并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致贫原因、金融扶贫及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学术文献,为后文对开发性金融实施效果和贫困户对其满意度评价等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估框架;(2)构建开发性金融扶贫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基于贫困户的视角,借助李克特量表赋值量化,尝试从贫困户对开发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几个大表现面的实施情况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满意度等方面,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综合分析评价;(3)通过实地入户调查与农户访谈,了解并总结贫困户的基本特征及其致贫原因,归纳分析贫困户对开发性金融扶贫的知晓情况和参与程度;(4)通过实地调研,综合分析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J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对策建议主要从整合社会各界扶贫力量,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积极出台政策以完善激励体系,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贫困户的基本素养等几方面努力,扬长避短,加强贫困地区上的扶贫开发。
周琎[2](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认为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武飞[3](2017)在《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践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之根本。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我国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务农已不再是简单的维持生计的手段,而是一种受社会崇尚和尊重的终身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实证研究法以及问卷访谈法的研究方法,以期对临漳县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首先对国内的农民培训状况做了文献综述。然后对我国新型农民的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临漳县开展的“送教下乡”和“阳光工程”活动,从中总结经验:第一是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第二是严格考勤管理,设立组长负责制,每节课点名,严格请销假制度,将考勤结果计入学员档案,与毕业成绩认定挂钩。通过该县农广校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和取得的效果,分析其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的不足之处,如一是学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个别学员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上足课时;三是由于条件限制,培训工作开展比较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通过对临漳县农民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和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出适合临漳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本研究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一、强化政府行为,政府首先要加大统筹力度,同时财政上也要给予支持;二、教师是主要培训力量,因此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三、培训模式要多样化、灵活化,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培训学习中;四、针对不同的人群,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实践场所等,以得到农民们的认可。
李世超[4](2015)在《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提高国民高等学历教育水平与素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经历了相同的起步、发展、繁荣的历史演变,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也面临着相同的改革、调整与提高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在政策导向、机构设置、招生管理、课程开发、内容设计、实施方式、教学质量、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与现代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并成为了社会课题和成人教育界的研究责任。本文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主要涉及普通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成人教育函授站(教学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企事业培训机构、民办高校等教育机构开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述研究现状与研究规划。第二部分,分析了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历史成就,规划成为“初步创立时期、持续发展时期、繁荣稳定时期、震荡调整时期”四个阶段。第三部分,分析了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状,重点分析了招生状况、教学状况、管理状况等现实情况。第四部分,分析了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源素质偏低,工学矛盾突出,教学内容不符合成人特点;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缺乏有效管理,流于形式、质量低下等问题都亟待解决。第五部分,研究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招生工作是基础、优化教育教学是核心、优化教学管理是关键、优化教育质量是根本的论断。也就是说,着眼于优化招生过程,多渠道宣传,提高招生数量,划分结构层次,提升竞争力;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一体化监管,完善管理制度;深化教学改革,推行跟踪评价管理,提升教育远期质量。第六部分,结论。
李健琪[5](2013)在《对农广校招生工作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针对阻碍农广校招生工作的诸多因素,要调整招生目标;拓展招生领域;拓宽办学层次;加大联合办学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用活、用足招生政策;创新招生机制。
张莎莎[6](2012)在《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社会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一些教育家倡导并开展了乡村教育运动,希望借此改造农村,改变农民,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建国后国家大力倡导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开展了工农群众文化补习和扫盲运动。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为“三农”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通过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2008年湖北省也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华中农业大学承担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任务。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的调查,提出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本文实地考察了华中农业大学的襄阳、仙桃、汉南、广水、天门5所函授教学点的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对学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显示:发现学员普遍觉得年龄偏大,文化基础不高,工学矛盾问题突出,不同个体间学习能力差异大;尽管如此,学员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方式的总体评价表示满意,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表示认同。在访谈中,管理者们认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招生宣传不及时,疏漏许多生源;(2)生源结构复杂,流动性大;(3)学员学习存在功利性;(4)工学矛盾突出,学员难管理;(5)政府对学员毕业后的出路没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学员们认为:(1)学员基础差,学习存在困难;(2)迫切需要实践知识,但实践教学学时太少;(3)面授时间太短,知识有待进一步巩固;(4)教学形式单一,影响学员积极性。通过对函授教育培养中的问题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对策:(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灵活调整教学安排;(4)探索多种教学模式;(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员实践能力培养;(6)编写适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专业教材。同时本文还尝试提出对现有模式的创新,即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采用面授、自学、讨论和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学员采取“政府、乡镇、学校”的“三线管理”模式,对学员实施“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知能合一、渐进式职业素质培养,努力为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黄建强[7](2011)在《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会同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山区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自然和社会双重制约,贫困落后状况没有得到很大改观。我国山区资源丰富,并且很有价值,如森林资源对净化空气、吸收温室气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存储生物基因等都十分重要。山区农村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的行为主体。为此,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应向山区倾斜,加大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但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对山区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几乎还是空白。本文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和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山区会同县为个案进行研究,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了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方面研究的内容。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是会同山区农村实地结构式访谈获取的数据、会同县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会同调查大队住户数据,用这三种数据资料交叉分析验证,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背景、环境、主体、对象、供求和开发途径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对策。目的是探索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合理使用支农资金,满足山区农村建设和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消除农村贫困。通过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和供求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劳动力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但未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大;年龄分布呈“驼峰状”,即青壮年比例低,青少年和中老年比例高;总体学历水平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小;少数民族比重大。目前山区农村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季节性短缺与剩余并存,由于耕地质量、农业成本和劳动力不足等综合原因,少量耕地抛荒难以避免;如果将来继续实行传统农业,因年青人不愿加入务农队伍,随着中老年劳动力的退出,传统农业将后继无人,如果要发挥山区多种功能,高素质人才面临不足;以机械替代劳力,可以弥补将来劳动力的不足,并能制造剩余转移城市。通过对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对象和途径的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是所有开发主体中最有效的主体;农村耕地抛荒的底线是劳动力富余家庭是否愿意耕种那些低质量耕地;农村职业培训效率不高,干中学是农村留守人员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农村居住分散,生源少,山区农村教育投资效率低,医疗保健投资效率亦低;素质不高的中老年是务农主力,高素质劳动力兼农比例高;老年劳动力价值尤存,但开发不够;农村高素质人才不足和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提出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实行地势区域政策激励、产业化和干中学开发、移民开发、组织化整合和引进外部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以下对策:以法定形式划分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并实行差别政策;发挥山区多种功能,根据需求和供给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产业化干中学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具体对策;对高寒和偏远贫困地区实行全员移民或隔代移民的对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耕地抛荒的具体对策;对各类人员进行开发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1)通过对农村耕地抛荒与山区农村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了抛荒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农村劳动力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用之解释了农村劳动力略有剩余而雇工困难的矛盾;建立耕地抛荒百分比模型;(2)通过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研究,发现“干中学”是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建立了干中学与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以及产业化分工与技能学习模型;(3)首次以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且开发的重点是满足山区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山区人力资源或相关领域的许多理论依据和对策。根据边际效用曲线递减规律,提出了城乡人才进行交流的理论;根据山区经济的外部性和高生产成本性,提出了政府应对山区进行补贴,加大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理论依据;根据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必要劳动力与弹性劳动力概念,为政府实行科学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亮[8](2010)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培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提炼出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培训效率的问题。在对我国农民培训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成功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制度设计,进一步从我国农民培训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我国现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归纳和分类,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和市场运作类共三类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江苏姜堰模式属于政府工程型模式,带有政府强制性,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最广。河北定兴模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农民的培训,反过来农民通过培训,促使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又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陕西宝鸡模式要求的条件较高,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且距离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较多的地方较近。河北农大模式符合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各地和当地学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的创新之路。北京京郊模式结合京郊实际,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民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对国外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新兴经济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欧模式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东亚模式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北美模式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新兴经济体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众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实现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与我国情况相类似。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比较,总结出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具有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借助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做一总结,并进一步发现我国农民培训仍存在专门立法空缺、管理制度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和监督评价落后的问题。从需求变化看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趋向于现代农业,具体表现为种植业趋向标准化,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并向非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供需均衡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也反映在结构上。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较低,政府在培训中的行为与农民期望有所差距,培训内容及形式供求错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4)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培训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农民培训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于新型农民培训对象首先从青年农民且以务农为主的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选择。政府部门在组织培训时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长短,多安排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并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对农民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对于新型农民培训提出了“一部法律、两个部门、多种机构、几类模式”的制度安排。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以政府主导类为主,说明我国农民培训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储诚炜[9](2010)在《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特定群体,弱质性农业特点和历史传承积淀下来的身份定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相比较,其滞后性显现无疑,也正因为如此,对其进行教育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而言,其教育的正当性毋庸置疑,而时处“三农”问题破解和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人的发展才是社会根本发展”命题的逻辑框架下,其教育的迫切性又理所当然。古人云“三十年仁政乃成”,也就是说,治理国家者施行仁政,解决民生问题,三十年是一个可以显示出效果的时间区段。而中国传统的“六十花甲子”更是一个标志成熟的时间,所以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历史,系统整理和分析农民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总结其教训,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路径,从理论角度对之加以深入研究,这对如何持续发展农民教育,推进农村改革步伐,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遵循纵向梳理的历史范式,以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衍进为线索,在对史料的分解和综合之中,提取农民教育事件中的教育因素和显着特征,并努力通过对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对比,划分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总结阶段性特征,形成前后一致且自成逻辑的农民教育发展历史。试图立足于客观立场以思辨性方式评价各阶段农民教育得失,且在系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做理性分析。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农民教育研究状况,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并界定农民教育相关概念。开宗明义,表达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立足于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以及农民教育概念的初步形成。中国古代农民教育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占比例不高,而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则更多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行道德教化。20世纪30年代,受西方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一场以改良农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致力于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民主化的角度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第三章:农民文化扫盲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以扫盲识字运动为切入点,分析该运动中的农民教育成效;立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从“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的论断中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内在价值,力求探讨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改造、人的改造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并在农民利益、土地制度变迁与文化逻辑视野下去研究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在人民公社组织体制下农民教育面临着教育与被教育、理想追寻与现实困境的冲突,农民教育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学习运动、“四清运动”、知识青年下乡运动等历史阶段;“农业学大寨”时期大寨精神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想寄托,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是其明显的特点;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制度惯性和教育困境是探索过程中的深层次考量要素。第五章涉及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历史起点,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下,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初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农民技能培训的各种类型入手,着重分析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对电视媒体在农民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估和审视。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分析计划经济、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诱致之间的关系,阐述市场导向下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培育的历史必然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客观状况也敦促在理论上必须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的关系做出回答。在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上,对目前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做系统的概括。第六章论述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三农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农民教育无疑是解决其现实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论证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探讨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和农民素质结构的内在要素;从社会和谐角度出发,讨论农民教育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公民社会视野中的农民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基础上的文化问题,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第七章在前六章的基础上,系统回顾新中国的农民教育发展历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对比和总结中试图总结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基本特点是教育内容不断变化,教育理念循序衍进,教育手段趋向多样,教育对象范围扩大。从国民特性视角、发展路径视角和教育本质视角分别总结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新中国六十年农民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从职业教育、全面教育到国民教育是一个目标递进的演化过程;农民教育是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命题博弈中施教主体的角色调整和定位的历史,农民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施教主体参与、赋权与退出的博弈过程;立足于利益逻辑的角度,着重探讨农民教育历史中内在诉求、外部推动和历史契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比较视野中分析后发劣势、后发优势和农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第八章分析目前农民教育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并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农民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挑战,并从层次、模式、内容和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立足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历史的角度,从现代化路径、改革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和农民教育问题,进行农民教育体制改革和综合治理,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从根本上确保农民教育改革顺利推进。
金龙坤[10](2009)在《农业职校发展战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点明了研究农校发展战略的目的、意义、背景以及研究方法等,简要界定了农业职业教育、农校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等概念,然后在以浙江农校的发展作为我国农业职校缩影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校发展取得的成果: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方向更加明确等,同时重点指出了我国农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传统观念的局限、招生生源的不足、办学投入的不足、办学基础的薄弱等外部问题;教育体制的制约、目标定位不明晰、办学形式的单一、专业设置的限制、课程结构的落后等内部问题。通过对我国农校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制约我国农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的特点,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农业职校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围绕农业职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对我国农业职校发展的战略的一般过程及其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探讨:先是从市场需求、产学结合、能力本位、创业教育、终身教育这五大视角为农校的发展战略的起点,三环发展理论作为发展战略的过程,六业统筹方法作为战略的实施策略,为发展战略的选择指明了方向、途径和方法,然后提出了多元化发展模式、差异化发展模式、联合经营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征和具体实施路径。最后结合一些农校的实际探索道路,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战略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通过本研究,在思想上、理论上提高了对农校核心竞争力及发展战略模式的认识,丰富并完善了农业职校发展战略的内涵,初步建立了富有农业职业教育特色的战略发展模式,为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农业职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农广校生源滑坡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广校生源滑坡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湘西州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开发性金融扶贫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空间贫困理论 |
2.1.3 社会资本理论 |
2.1.4 二元结构理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开发性金融 |
2.2.2 精准扶贫 |
2.3 开发性金融扶贫机理 |
2.3.1 开发性金融扶贫 |
2.3.2 开发性金融扶贫的独特优势 |
2.3.3 开发性金融扶贫路径分析 |
2.4 开发性金融扶贫的基本框架 |
2.4.1 开发性金融扶贫主体 |
2.4.2 开发性金融扶贫的核心焦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湘西州开发性金融扶贫的调查分析 |
3.1 湘西州的贫困状况及政策导向 |
3.1.1 湘西洲的基本境况 |
3.1.2 湘西州的贫困现状 |
3.1.3 湘西州脱贫攻坚的政策支持 |
3.2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数据来源 |
3.3 样本农户总体特征及致贫原因调查 |
3.3.1 样本市的基本情况 |
3.3.2 样本市贫困规模调查 |
3.3.3 样本农户总体特征 |
3.3.4 致贫原因调查 |
3.4 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实施的调查分析 |
3.4.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
3.4.2 棚户区改造项目状况调查分析 |
3.4.3 样本农户对产业扶贫的参与情况 |
3.4.4 样本农户参与教育扶贫情况分析 |
3.4.5 开发性金融扶贫满意度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州开发性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
4.1 开发性金融扶贫任务艰巨 |
4.2 产业扶贫根基较为单薄 |
4.3 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相对不足 |
4.4 贫困户扶贫政策知晓度不高 |
4.5 贫困户思想观念老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开发性金融扶贫的对策建议 |
5.1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扶贫 |
5.2 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
5.2.1 重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
5.2.2 充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
5.2.3 积极开展农村电商扶贫 |
5.3 出台政策完善激励体系 |
5.3.1 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 |
5.3.2 激励开发性金融机构 |
5.3.3 鼓励人才的返乡建设 |
5.4 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
5.4.1 提升农户扶贫政策知晓度 |
5.4.2 普及传播基础金融知识 |
5.5 提高贫困户的基本素养 |
5.5.1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
5.5.2 繁荣农村文化厚度 |
5.5.3 提高农户诚信意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湘西州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调查问卷 |
(2)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
1.1.1 选题的切入点 |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难点 |
7.2.1 创新点 |
7.2.2 难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概念 |
1.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
1.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概念 |
1.1.3 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 |
1.2 相关理论 |
1.2.1 和谐社会理论 |
1.2.2 乡村建设理论 |
1.2.3 人力资本理论 |
1.2.4 成人教育理论 |
1.3 研究背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国内文献综述 |
1.6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的思路 |
1.6.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 |
2.1 农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 |
2.1.1 从业人员性别构成 |
2.1.2 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
2.1.3 农业从业人员学历构成 |
2.2 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2.1“送教下乡”和“阳光工程”培训 |
2.2.2 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培训保障方面 |
3.1.1 政府扶持不够,培训经费不足 |
3.1.2 师资队伍不健全 |
3.1.3 宣传不到位 |
3.2 参训对象方面 |
3.2.1 适龄参训人员不足 |
3.2.2 参训人员文化层次偏低 |
3.3 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方面 |
3.3.1 培训内容不适用 |
3.3.2 课程时间不合理 |
3.3.3 跟踪服务不完善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评价与反思 |
4.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学实施 |
4.1.1 目标定位实用化 |
4.1.2 认定管理规范化 |
4.1.3 课程设置精细化 |
4.1.4 培训形式多样化 |
4.2 新型农民培训的教学评价 |
4.2.1 符合培训农民的条件 |
4.2.2 培训理念的更新 |
4.2.3 农民培训方式的创新 |
4.3 执法执纪到位 |
4.4 培训的成果 |
第五章 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政府行为 |
5.1.1 加大政府统筹力度 |
5.1.2 财政上予以倾斜 |
5.1.3 加强教育引导 |
5.1.4 引入社会力量 |
5.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5.3 确保生源 |
5.4 改善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 |
5.4.1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
5.4.2 创新培训模式 |
5.4.3 建立多样化管理模式 |
5.5 保证农民学习质量 |
5.5.1 提高农民的认可度 |
5.5.2 针对不同人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5.5.3 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场所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4)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历史成就 |
一、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历史发展 |
(一) 初步创立时期(1986—1991年) |
(二) 持续发展时期(1991—1998年) |
(三) 繁荣稳定时期(2000—2005年) |
(四) 震荡调整期 (2005年至今) |
二、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就 |
(一) 提高了邢台市整体学历水平,提升全民素质 |
(二) 办学方式趋于开放,构建了完善的教育体系 |
(三) 为邢台市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了新路,积累了经验 |
第二章 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状 |
一、成人教育机构 |
二、招生规模 |
三、教育教学管理 |
四、学习形式 |
第三章 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存在问题 |
一、招生方面 |
(一) 生源质量下降 |
(二) 招生市场混乱 |
二、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
(一) 工学矛盾突出 |
(二) 教学内容不符合成人特点 |
(三) 教学形式单调 |
(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三、办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
(一) 教育行政管理不严格 |
(二) 办学单位自身管理不科学 |
四、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 |
(一) 生源质量不高,教学难度大 |
(二) 教学要求不高,质量难保证 |
第四章 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趋势 |
一、优化招生是基础 |
(一) 加强成人招生宣传,提高民众关注度 |
(二)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协调可持续发展 |
二、优化教育教学优化是核心 |
(一)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
(二) 转变教育层次 |
(三) 重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 网络化教学 |
三、优化教学管理是关键 |
(一) 实施一体化监管 |
(二) 完善校内管理制度 |
四、优化教育远期质量是根本 |
(一) 规范办学程序,加强监督管理 |
(二) 改革教学方法 |
(三) 加快建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评估体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对农广校招生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阻碍农广校招生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 |
1.1 是竞争学校增多 |
1.2 行政干预弱化 |
1.3 学校面向基层, 农村干部注重生产实践 |
1.4 宣传不到位, 招生活力不足 |
1.5 有校名无校舍, 学校竞争力不强 |
2 搞好招生工作的对策 |
2.1 调整招生目标 |
2.2 拓展招生领域 |
2.3 拓宽办学层次 |
2.4 加大联合办学力度 |
2.5 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教学环境 |
2.6 用活、用足招生政策 |
2.7 创新招生机制 |
(6)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 |
1.3.2 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3.3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3 基本概念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路线设计 |
2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探索与实践 |
2.1 韩国新村运动 |
2.1.1 兴建村民会馆,对农民进行“精神启蒙” |
2.1.2 建立“新村指导员研修院”,培养“新村领袖” |
2.1.3 统筹各种培训体系,加强农民农业技术教育 |
2.1.4 根据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实施不同层次农民教育 |
2.2 民国乡村教育运动 |
2.2.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 |
2.2.2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 |
2.3 新中国高等教育面向农村的探索与实践 |
2.3.1 自学考试通向农村 |
2.3.2 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 |
2.4 小结 |
3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
3.1 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3.1.1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
3.1.2 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 |
3.1.3 组织管理和经费来源 |
3.2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 |
3.2.1 专业论证与设置 |
3.2.2 培养方案制订与课程设置 |
3.2.3 教学大纲与主干教材编写 |
3.2.4 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 |
3.2.5 招生情况 |
3.3 函授学员学习状况调查 |
3.3.1 样本基本情况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调查 |
3.4.1 人才培养方式总体评价 |
3.4.2 不同教学点的比较分析 |
3.5 函授教育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3.5.1 学习效果的总体评价 |
3.5.2 不同教学点的比较分析 |
3.6 小结 |
4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管理者角度 |
4.1.1 招生办法不完善 |
4.1.2 生源结构复杂,流动性大 |
4.1.3 学员学习存在功利性 |
4.1.4 工学矛盾突出 |
4.1.5 政府对学员毕业后的出路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 |
4.2 学员角度 |
4.2.1 学员基础差,学习存在困难 |
4.2.2 实践教学少,学员需求大 |
4.2.3 面授时间短,知识有待进一步巩固 |
4.2.4 教学形式单一,影响学员积极性 |
4.3 小结 |
5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5.1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方式的比较 |
5.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5.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
5.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
5.2.3 灵活多样执行教学计划 |
5.2.4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5.2.5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5.2.6 加强专用教材建设 |
5.3 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思考 |
5.3.1 学校培养目标与学员自身定位的偏差 |
5.3.2 转变观念,从“功利型学习”到“储备型学习” |
5.3.3 建立“政府+学校+乡镇”的三线管理模式 |
5.3.4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为学员搭建“创业、兴业”平台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方式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一村一名大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C:“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D:“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访谈提纲 |
附录E:访谈资料 |
致谢 |
(7)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会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3.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环境 |
2.1 山区农村自然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 |
2.1.1 地形地貌多变且区域内差异显着 |
2.1.2 地质构造复杂导致地质灾害严重 |
2.1.3 土壤分布地带性明显且耕地质量低 |
2.1.4 资源丰富且开发潜力大但保护责任重 |
2.2 山区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 |
2.2.1 山区农村人口密度低且居住分散 |
2.2.2 山区农村少数民族比重大且风俗习惯独特 |
2.2.3 山区农村封闭性大且思想观念保守 |
2.3 山区农村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 |
2.3.1 经济结构多元化且农林比重大 |
2.3.2 经济基础差且底子薄 |
2.3.3 劳动力跨省跨县转移而就地转移少 |
2.3.4 农业商品化程度低 |
2.3.5 宜机耕地少且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
2.4 山区农村法律政策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影响 |
2.4.1 农村法律政策大环境 |
2.4.2 山区农村法律政策环境 |
2.4.3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律政策环境结论 |
2.5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结论 |
第三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与供求 |
3.1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 |
3.1.1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性别分布 |
3.1.2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年龄分布 |
3.1.3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学历分布 |
3.1.4 山区农村三类人才分布 |
3.1.5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产业分布 |
3.1.6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民族分布 |
3.1.7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结论 |
3.2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 |
3.2.1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现状 |
3.2.2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
3.2.3 山区农村社会管理人才供给 |
3.2.4 山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供给 |
3.2.5 山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供给 |
3.2.6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 |
3.3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需求 |
3.3.1 山区农村功能变化 |
3.3.2 山区农村社会管理人才需求 |
3.3.3 山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需求 |
3.3.4 山区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需求 |
3.3.5 山区农村一般人员需求 |
3.3.6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需求结构 |
3.4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求综合分析 |
3.4.1 山区农村耕地抛荒与农村劳动力 |
3.4.2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供求均衡 |
第四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 |
4.1 个人-人力资本载体 |
4.1.1 自我开发优势 |
4.1.2 自我开发特点 |
4.1.3 人力资源自我开发的方式 |
4.1.4 人力资源自我开发结论 |
4.2 家庭-人力资源开发的自然组织 |
4.2.1 家庭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2.2 家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
4.2.3 家庭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4.3 山区农村组织 |
4.3.1 山区农村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 |
4.3.2 山区农村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
4.3.3 山区农村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4.4 山区各级政府 |
4.4.1 政府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4.2 政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4.3 政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4.5 农村外组织 |
4.5.1 农村外组织与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4.5.2 农村外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
4.5.3 农村外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4.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相互关系及其整合 |
第五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象 |
5.1 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 |
5.1.1 山区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研究 |
5.1.2 山区留守青少年开发研究 |
5.1.3 山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5.2 山区农村留守中青年人力资源 |
5.2.1 山区农村留守中青年人力资源研究 |
5.2.2 山区农村留守中青年开发研究 |
5.2.3 山区农村留守中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5.3 山区农村留守老年人 |
5.3.1 山区农村留守老年人研究 |
5.3.2 山区留守老年人开发研究 |
5.3.3 山区留守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第六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
6.1 山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
6.1.1 劳动力转移 |
6.1.2 教育投资 |
6.1.3 医疗保健投资 |
6.2 山区农村产业化和干中学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政府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 |
6.2.3 产业化及干中学模型的建立 |
6.2.4 产业化和干中学开发人力资源优势 |
6.3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激励 |
6.3.1 激励的作用 |
6.3.2 山区农村激励理论 |
6.3.3 村干部激励 |
6.3.4 其他人员激励 |
6.4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组织化 |
6.4.1 人力资源组织化理论 |
6.4.2 山区农村组织类型及运行 |
6.4.3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组织化创新 |
第七章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论与对策 |
7.1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论 |
7.1.1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结论 |
7.1.2 山区人力资源供求结论 |
7.1.3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结论 |
7.1.4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对象结论 |
7.1.5 山区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结论 |
7.2 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7.2.1 基于山区农村环境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7.2.2 基于产业化干中学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7.2.3 基于耕地抛荒调动农民积极性对策 |
7.2.4 基于山区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 |
7.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样本与数据说明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评述 |
2.1 农民和新型农民 |
2.1.1 农民 |
2.1.2 新型农民 |
2.2 培训和农民培训 |
2.2.1 培训 |
2.2.2 农民培训 |
2.2.3 我国农民培训的分类 |
2.3 模式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3.1 模式 |
2.3.2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4 相关理论评述 |
2.4.1 农村教育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农村社会学理论 |
2.4.4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
3.1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 |
3.1.1 我国农民培训的政策与措施 |
3.1.2 我国农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
3.1.3 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成效 |
3.2 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
3.2.1 培训组织及时 |
3.2.2 供给主体多元 |
3.2.3 培训内容多样 |
3.2.4 动员发动不足 |
3.2.5 培训质量不高 |
3.3 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
3.3.2 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
3.3.3 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
3.3.4 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
3.3.5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现有模式分析 |
4.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4.1.1 政府主导类模式 |
4.1.2 政企配合类模式 |
4.1.3 市场运作类模式 |
4.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
4.2.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中的基本经验 |
4.2.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
4.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典型模式有效性分析 |
4.3.1 江苏姜堰政府工程推广型模式 |
4.3.2 河北定兴主导产业推进型模式 |
4.3.3 陕西宝鸡专家大院服务型模式 |
4.3.4 河北农大职业教育培养型模式 |
4.3.5 北京京郊田间学校参与型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
5.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5.1.1 西欧模式 |
5.1.2 东亚模式 |
5.1.3 北美模式 |
5.1.4 新兴经济体模式 |
5.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
5.2.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主要因素分析 |
5.2.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共同特征 |
5.3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全力支持,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 |
5.3.2 明确投资主体,利用经济手段确保经费来源 |
5.3.3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培训体系 |
5.3.4 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
5.3.5 严格教师准入,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 |
5.3.6 实施岗位规范,健全我国农民职业资格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
6.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趋向 |
6.1.1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标准化 |
6.1.2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规模化 |
6.1.3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非农化 |
6.1.4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系统化 |
6.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
6.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给总体评价 |
6.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
6.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 |
6.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
6.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3.1 制度因素 |
6.3.2 市场因素 |
6.3.3 自身因素 |
6.3.4 技术因素 |
6.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变量设定 |
6.4.3 模型运行结果 |
6.4.4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分析 |
7.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
7.1.1 适用性原则 |
7.1.2 有效性原则 |
7.1.3 可持续原则 |
7.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
7.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 |
7.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投资机制分析 |
7.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分析 |
7.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效率分析 |
7.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
7.3.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
7.3.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
7.3.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具体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收录证明 |
发表论文 |
(9)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薄弱环节 |
1.3.4 研究难点和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农民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1.5.1 教育与农民教育 |
1.5.2 农民、农村与农业 |
1.5.3 农民教育、农村教育与农业教育 |
1.5.4 农民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 |
1.5.5 农民工教育 |
第二章 近代社会奠定的农民教育基础和思想积累 |
2.1 近代农民教育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
2.1.1 历史绵延:传统社会农民教育历史的传承 |
2.1.2 西学东渐: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
2.1.3 时代诉求:“教育救国”理念的现实映照 |
2.2 多样性实践模式与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
2.2.1 多样性施行模式 |
2.2.2 多元化农民教育思想 |
2.3 近代民主化视野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的农民教育 |
2.3.1 雏形初现:综合性、“大农教”思想的初步形成 |
2.3.2 身体力行:农民教育旗帜下的知识分子的启蒙与践行 |
2.3.3 历史期待:农民教育基础的奠定与未尽的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文化扫盲教育与农民思想改造运动 |
3.1 50 年代扫盲识字运动全面展开 |
3.1.1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制约:扫盲识字运动的发轫和开端 |
3.1.2 知识普及基础上的民智开启与文化启蒙 |
3.1.3 “扫盲大跃进”的泛政治化色彩与激进主义 |
3.1.4 “文化翻身”视角下和革命语境中的农民扫盲识字运动 |
3.2 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的农民思想改造 |
3.2.1 思想滥觞: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
3.2.2 调整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 |
3.2.3 政策约束:社会改造中的人的改造 |
3.2.4 土地制度变迁视阈中的农民心理和农民教育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的农民政治教育 |
4.1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政治教育的探索 |
4.1.1 体制依存: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悖论 |
4.1.2 精神操练: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和“四清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1.3 政治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农民教育 |
4.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民政治教育 |
4.2.1 大寨精神的政治语境和理想寄托 |
4.2.2 科技要素、农民力量和合作逻辑 |
4.3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时期农民教育的理性反思 |
4.3.1 制度惯性 |
4.3.2 教育困境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蓬勃兴起 |
5.1 系统工程:农民技能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
5.1.1 绿色证书工程 |
5.1.2 农科教和“三教合一”模式 |
5.1.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
5.1.4 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
5.2 工具载体:依托机构和媒介工具的独特作用 |
5.2.1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5.2.2 电视普及状态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
5.3 体制诱因: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5.3.1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5.3.2 市场化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和农民利益驱动 |
5.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教育、职业转换和身份更替 |
5.4 体系建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
5.4.1 国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借镜 |
5.4.2 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建构 |
第六章 新时期农民素质教育新的发展 |
6.1 破解“三农困境”中的农民教育 |
6.1.1 深层次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发展要求冲突下的“三农”困局 |
6.1.2 基于非农合作和教育合力基础上的破解途径 |
6.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
6.2.1 “新旧”之辩: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
6.2.2 层级递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 |
6.2.3 价值趋向:新型农民的“现代性”价值取向与农民素质结构要素 |
6.3 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农民教育 |
6.3.1 农村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 |
6.3.2 人的和谐与农民教育 |
6.4 农民民生问题、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教育 |
6.4.1 社会转型时期的目标博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农村视角观察 |
6.4.2 教化与治理:民生之计、“维稳”和农民教育 |
第七章 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迁逻辑 |
7.1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特点 |
7.1.1 教育内容不断变化 |
7.1.2 教育理念循序衍进 |
7.1.3 教育手段趋向多样 |
7.1.4 教育对象范围扩大 |
7.2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 |
7.2.1 国民特性视角:厘清国民性特点基础上的针对性教育 |
7.2.2 发展路径视角:教育改革的特殊性和农民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
7.2.3 教育本质视角:政府的农民教育政策与农民的自我教育 |
7.3 新中国60 年农民教育发展基本规律 |
7.3.1 职业教育、全面教育与国民教育的目标递进 |
7.3.2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 |
7.3.3 内在诉求、外部推动与历史契机的利益逻辑 |
7.3.4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农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农民教育发展现实困境和未来展望 |
8.1 农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8.1.1 体制性障碍 |
8.1.2 结构性问题 |
8.1.3 现实性挑战 |
8.2 多维视角下农民教育的创新路径 |
8.2.1 层次创新 |
8.2.2 模式创新 |
8.2.3 内容创新 |
8.2.4 方法创新 |
8.3 现代化路径和改革模式创新中健全合理的农民教育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农业职校发展战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1.1 基于农业职校办学实践的目的 |
1.1.2 基于农业职校理论发展的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农业职校发展 |
1.2.2 有利于开创农村职业教育新局面 |
1.2.3 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
1.2.4 有利于农村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 |
1.3 研究背景 |
1.3.1 全面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命题的确立 |
1.3.2 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背景下的新三农问题 |
1.3.3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1.3.4 三农问题的新解决,中央连续出台的1号文件精神 |
1.3.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新形势 |
1.4 研究综述 |
1.4.1 高等学校的实证性研究 |
1.4.2 政府部门的改进性研究 |
1.4.3 农业学校的有效性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5.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5.3 研究优势 |
1.6 概念界定 |
1.6.1 发展战略模式 |
1.6.2 农业职校教育 |
1.6.3 农校核心竞争力 |
2 我国农业职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农业职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1 农校的创建期 |
2.1.2 农校的发展期 |
2.1.3 农校的红火期 |
2.1.4 农校的低谷期 |
2.1.5 农校的复苏期 |
2.2 农业职校发展取得的成果 |
2.2.1 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 |
2.2.2 办学方向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 |
2.2.3 教学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
2.2.4 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农业职业教育特色鲜明 |
2.3 制约农业职校发展的问题 |
2.3.1 制约农业职校发展的外部问题 |
2.3.2 制约农业职校发展的内部问题 |
2.4 农业职校的发展趋势 |
2.4.1 淡化统一性,突出多样性 |
2.4.2 淡化主导性,突出主体性 |
2.4.3 淡化学科性,突出职业性 |
2.4.4 淡化学术性,突出实践性 |
2.4.5 淡化校园性,突出企业性 |
2.4.6 淡化终结性,突出终身性 |
3 国外农业职校的发展研究及其启示 |
3.1 国外关于农业职校发展的研究 |
3.1.1 加拿大的农业职校的CBE教育模式 |
3.1.2 美国农业职校中的合作教育 |
3.1.3 澳大利亚的农业职校教育 |
3.1.4 法国农业职校的校企合作 |
3.1.5 英国农业职校的校企合作 |
3.1.6 德国农业职校的双元培训制 |
3.2 国外农业职校发展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3.2.1 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农业职校的发展 |
3.2.2 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农业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
3.2.3 创建灵活、高效的农业职教体系 |
3.2.4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报考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
3.2.5 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
3.2.6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
3.2.7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
4 农业职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4.1 农业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4.1.1 办学指导思想 |
4.1.2 特色或骨干专业 |
4.1.3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
4.1.4 管理能力 |
4.1.5 学习和创新能力 |
4.1.6 外部协调 |
4.2 农业职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4.2.1 外在表现为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
4.2.2 内在表现为特色化办学 |
4.2.3 特色化办学究其实质即是塑造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
4.3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 |
4.3.1 选择合理视角,找到农业职校战略发展的切入点 |
4.3.2 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剖析农业职校战略发展的内外环境 |
4.3.3 甄选发展战略,设计农业职校战略方案 |
5 农业职校发展战略的一般过程及模式 |
5.1 农校发展战略的起点——视角理论 |
5.1.1 市场需求的视角 |
5.1.2 产学结合的视角 |
5.1.3 能力本位的视角 |
5.1.4 创业教育的视角 |
5.1.5 终身教育的视角 |
5.2 农校发展战略的过程——三环发展理论 |
5.3 农校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六业统筹方法 |
5.4 农校发展战略的模式 |
5.4.1 农业职校的多元化战略模式 |
5.4.2 农业职校的差异化战略模式 |
5.4.3 农业职校的联合经营战略模式 |
6 农业职校发展战略的实践与个案分析 |
6.1 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的实践——浙江乐清农校 |
6.1.1 坚持"一业为主,两翼拓展,内引外联"的办学指导思想 |
6.1.2 领导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 |
6.1.3 适应市场需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
6.1.4 坚持举农民教育的旗帜,走综合发展的路子 |
6.1.5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
6.1.6 乐清农校多元化发展取得的成果 |
6.2 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式的实践——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6.2.1 科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战略 |
6.2.2 提升效益,保证职校良好运转 |
6.2.3 建立愿景,实现教职工共同目标 |
6.3 农业职校的联合经营战略模式的实践 |
6.3.1 集团式教育联合体模式——辽宁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
6.3.2 兼并升格模式——上海农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农广校生源滑坡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湘西州J市开发性金融扶贫调查研究[D]. 杨杰钦. 湖南大学, 2019(07)
- [2]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3]临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 武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4]邢台市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研究[D]. 李世超.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1)
- [5]对农广校招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 李健琪. 中国农业信息, 2013(21)
- [6]湖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函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 张莎莎.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7]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省会同县为例[D]. 黄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8]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9]新中国农民教育发展研究[D]. 储诚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10]农业职校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 金龙坤.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滑坡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